动物世界丰富多彩的通讯方式
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奇妙的动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能够用口语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动物世界的图片和视频。
2.教学素材:动物故事书籍、动物卡片。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每个学生有一张桌子和椅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动物世界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各种奇妙的动物。
2.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3.口语练习:教师给出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口语表达。
例如:“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4.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5.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6.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对话。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的清晰度、流畅性和准确性。
3.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作品,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亲身体验动物世界的奇妙。
2.开展动物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阅读动物故事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奇妙的动物世界》这节口语交际课,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的奇妙,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比如,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动物世界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动物的奇妙之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动物的通讯方式探秘》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动物的通讯方式探秘》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之间的通讯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自己的发现。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动物之间的通讯方式。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动物通讯方式的图片和视频。
2.实物:几种常见的动物模型。
3.记录表:用于记录幼儿的观察发现。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动物之间的通讯吗?它们是怎么交流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秘一下动物的通讯方式。
2.讲解与讨论(1)讲解动物通讯方式的种类师:动物之间的通讯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声音、动作、气味等。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通讯方式的例子。
(2)讨论每种通讯方式的优缺点师: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每种通讯方式有什么优点和缺点?3.实践操作(1)观察动物模型,发现通讯方式(2)记录观察发现师:请大家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在表格上,可以用文字、图画等方式。
4.分享与交流(1)分享观察成果师:请大家把自己的观察成果分享给小组其他成员,一起交流讨论。
5.拓展延伸(1)介绍更多动物的通讯方式师: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动物通讯方式,还有很多其他动物的通讯方式。
我给大家介绍几种。
(2)讨论保护动物通讯环境的重要性师:动物之间的通讯对于它们的生存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的通讯环境,让它们能够更好地交流。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动物的通讯方式,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有很多种。
希望大家能够关爱动物,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下面请大家谈谈对本节课的看法和收获。
六、作业1.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更多动物的通讯方式,分享给班上的小朋友。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一种动物的通讯方式,下节课分享给全班同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幼儿理解不同动物通讯方式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之间的联络

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之间的联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动物世界》第四章《动物之间的联络》,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如声音、动作、气味等;学习动物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沟通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并能举例说明。
重点:掌握动物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动物联络方式图片、教学PPT、视频资料。
幼儿准备:彩笔、画纸、动物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里的蚂蚁,引导幼儿关注蚂蚁之间的协作搬运食物。
(2)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蚂蚁是怎么告诉同伴找到食物的吗?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络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动物卡片,讲解不同动物的联络方式,如声音、动作、气味等。
(2)教师结合PPT,讲解动物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如蜜蜂采蜜、蚂蚁搬家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动物联络方式图片,让幼儿分组讨论并说出图片中的动物是如何联络的。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认真听讲,学会尊重他人。
4. 课堂互动(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物联络”游戏,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声音,体验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动物之间的联络2. 内容:(1)动物联络方式:声音、动作、气味等(2)动物合作与互助:蜜蜂采蜜、蚂蚁搬家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注明该动物的联络方式。
幼儿园大班教案 动物之间的联络 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之间的联络教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动物之间的联络。
你们知道吗?动物们也会像我们人类一样,通过各种方式来交流和沟通。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比如说,猫咪会用尾巴的摆动来表示它们的情绪;狗狗会用眼神和叫声来传递信息;鸟儿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动物之间的联络具体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吧!二、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1. 视觉通讯我们来说说动物们通过视觉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你们知道吗?很多动物都有非常敏锐的视力,它们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动物的动作、表情和姿态来了解对方的情绪和意图。
比如说,猫咪在看到老鼠逃跑时,会迅速地追上去;而当猫咪发现老鼠没有动静时,就会停下脚步,等待老鼠出现。
这就是猫咪利用视觉通讯来捕猎的过程。
2. 听觉通讯除了视觉通讯,动物们还可以通过听觉来传递信息。
比如说,狗狗在听到主人的呼唤时,会立刻跑过去;而当狗狗听到陌生人的声音时,就会变得警惕起来。
这是因为狗狗能够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特征,从而判断出对方的身份。
一些鸟类也具有很强的听觉能力,它们可以通过歌声来吸引异性或者警告同伴。
3. 嗅觉通讯我们来说说动物们通过嗅觉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你们知道吗?很多动物都有非常灵敏的嗅觉,它们可以通过闻对方的气味来了解对方的身份和性格。
比如说,狗妈妈在闻到小狗的味道时,就知道这些小狗是自己的孩子;而在闻到陌生狗的味道时,就会保持警惕。
一些昆虫也具有很强的嗅觉能力,它们可以通过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来进行通讯。
三、动物之间的互动1. 亲情互动动物们之间也会有亲情互动。
比如说,猫妈妈会在小猫出生后一直照顾它们,直到它们长大成熟;而狗妈妈则会在小狗出生后一直保护它们,直到它们学会独立生活。
这种亲情互动不仅体现了动物们的互助精神,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的温暖和关爱。
2. 合作互动除了亲情互动之外,动物们还会进行合作互动。
比如说,猴子们会一起搬运食物和建造栖息地;而大象们则会一起寻找水源和保护领地。
《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一等奖

《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一等奖1、《口语交际奇异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一等奖【教育目标】1、在互动的语言环境中,能简要叙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异。
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好玩的事说清晰。
培育学生合作交际力量。
2、在情境中感受到沟通、合作的乐趣。
激发学生表达的自信。
在沟通中共享动物给人们带来的欢快。
【教学重点】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异,能简要叙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说清晰,培育学生合作交际力量。
【教学重点】能简要叙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课前预备】学生:通过观看、上网、阅读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奇异。
可针对一种动物进展全面的了解,做好头饰。
教师:1、多媒体课件。
2、袋鼠头饰。
【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今日,教师想跟大家聊聊朋友。
前不久,我熟悉了一群新朋友,他们听说今日我们要在这里上课,也想来看看。
我就跟他们说那得问问我的学生同不同意。
假如你们同意的话朝教师笑一笑。
你们看,他们来了!(播放课件)2、你们觉得我的朋友怎么样?3、听:我的动物朋友还有话跟你们说。
(课件)二、示范交朋友1、师: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可多啦!你们瞧,我们这里快变成动物王国了。
我们可得趁这个时机多交几个新朋友!师:你好,我是袋鼠妈妈,你是谁?生:我是师:我能和你交个朋友吗?生:师:那我们握个手吧!小动物们我是怎么交到朋友的?生:自由说。
师:我信任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动物,确定能交到好多朋友。
你们想让身边的小动物们熟悉你吗?那么就让他们来熟悉我们吧!(播放课件)生:自由交新朋友。
2、反应:你们都交到新朋友了吧!向大家说说你的新朋友是谁?再请他和大家打声招呼!三、自我介绍1、师:小动物们,想要让新朋友熟悉了解自己,光是让他知道我们的名字够吗?你们还想告知新朋友什么?生:自由说。
2、总结:在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样子,再说说自己的生活习性。
3、教师示范:大家好,我是袋鼠妈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通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通讯》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方式进行交流的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激发对动物通讯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动物的通讯方式。
2. 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通讯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动物通讯的意义。
2.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动物通讯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动物的图片。
2. 实物素材:动物模型、声音道具等。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邀请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动物的名字。
1.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是怎样交流的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方式吗?2. 基本概念讲解:2.1 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动物的通讯方式,如动作、声音、气味等。
2.2 引导幼儿观察实物素材,让幼儿亲身体验动物通讯的特点。
3. 小组讨论:3.1 请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的通讯方式。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4. 实践活动:4.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动物的通讯场景。
4.2 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角色扮演过程中的通讯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动物通讯的乐趣。
5.2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精神。
6. 课后作业:6.1 让幼儿观察家里的宠物或周围动物,记录它们的通讯方式。
6.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通讯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分析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的课后作业结果,评估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动物通讯方式的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动物的通讯方式。
2. 邀请动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了解动物的通讯方式和原理。
动物世界中的沟通与信号传递

动物世界中的沟通与信号传递动物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生物的奇妙地方,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和信号传递。
这些方式不仅仅是为了交流信息,还可以用来表达情感、警示危险或者寻找伴侣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动物世界中的沟通和信号传递的例子,带你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
一、视觉信号视觉信号是动物世界中最常见的一种沟通方式。
许多动物通过改变身体颜色、姿势或者展示特定的标志来传递信息。
例如,蝴蝶的翅膀颜色和花纹可以用来吸引异性或者警示天敌。
同样,孔雀通过展示华丽的尾巴来吸引雌性,这是一种视觉信号的典型例子。
二、声音信号声音信号是许多动物用来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
鸟类通过鸣叫来表达自己的存在和领地。
狗通过不同的吠声来传达不同的意思,例如警告、寻求注意或者表达兴奋。
海豚和鲸鱼则通过鳍的敲击、尾巴的拍打或者尖叫声来进行交流。
三、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在动物世界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动物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来传达信息。
例如,蚂蚁通过释放信息素来引导同伴寻找食物或者警示危险。
许多动物也通过分泌特定的气味来吸引异性或者标记自己的领地。
四、触觉信号触觉信号是一种通过接触传递信息的方式。
例如,蜜蜂通过触摸同伴来告知蜂巢中的食物位置。
许多动物也通过触摸来表达友好或者攻击的意图。
例如,狗会用鼻子亲近主人来表达亲密感,而猫则会用爪子轻轻地抓住主人的手来表达撒娇。
五、电信号电信号是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信号传递方式,主要存在于一些水生动物中。
例如,电鳗通过释放电流来定位猎物和警告天敌。
电信号也被用于一些鱼类之间的交流,它们可以通过电信号来辨别同种或者寻找伴侣。
六、行为信号行为信号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行为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例如,狮子通过咆哮来显示自己的威严和领地。
一些猿类动物通过摇晃树枝或者大声叫喊来警告其他群体。
许多动物也通过特定的舞蹈或者动作来吸引异性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
总结:动物世界中的沟通和信号传递方式多种多样,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交流。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通讯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通讯动物的通讯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有趣和重要的研究领域。
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通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警示危险、寻找伙伴或者进行社交互动。
本次大班科学活动将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动物的通讯方式,并通过实践和观察,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活动准备:1. 图片和视频:准备一些关于动物通讯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可以展示动物的声音、动作、化学信号等。
2. 模拟器官:准备一些模拟动物声音、动作的工具,如动物叫声音盒、动物形状的手套等。
3. 实地观察:到附近的公园或者动物园进行观察,观察动物之间的交流方式。
活动步骤:第一步:介绍动物的通讯方式(10分钟)首先,给孩子们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让他们观察不同动物之间的通讯方式。
可以展示包括声音、动作、化学信号等多种形式的通讯方式。
通过引导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和讨论动物为什么需要通讯,以及它们通过什么方式进行通讯。
第二步:听音辨动物(10分钟)使用模拟器官,播放一些动物的叫声,例如狗、猫、鸟类等。
让孩子们尝试辨认不同动物的叫声,并与图片进行匹配。
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动物通过叫声进行通讯的方式。
第三步:模拟动物动作(15分钟)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动物的特殊动作,例如蜜蜂的舞蹈、猩猩的摇动树枝等。
然后,分发动物形状的手套,让孩子们模拟动物的动作,并尝试与其他孩子进行通讯。
观察孩子们互动的过程,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动物会用这样的动作进行通讯,不同动物之间又有什么差异。
第四步:游戏:动物通讯比赛(20分钟)准备一些动物通讯的挑战,例如通过画画、写字、画符号等方式,让孩子们模拟动物的通讯方式来传达信息。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通讯比赛。
比赛结果可以根据准确性、创意性和团队合作来评判。
第五步:实地观察(30分钟)带领孩子们去附近的公园或者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观察和记录动物之间的通讯方式。
可以观察动物的叫声、身体语言、群体行为等。
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和观察动物之间的细微差别。
第六步:总结和展示(15分钟)回到教室,帮助孩子们总结他们在观察中得到的发现,并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世界丰富多彩的通讯方式
所谓“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如果将语言视为一种交流工具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动物之间也存在着“语言”,而且这些“语言”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只不过有些动物在相互沟通时,并非和人类一样采取声音或者手势作为通讯方式。
正因为动物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远远超出了“语言”所能涵盖的范围,所以动物学家更乐意使用“通讯行为”这一词汇。
听觉通讯,最直接的语言是声音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青蛙或蟾蜍的鸣叫,在夏夜的池塘边,怎一个喧闹了得!声音作为最普通、最直接也最为广泛应用的通讯手段,所表达的含义主要在于吸引雌性,以及保卫领域。
以牛蛙为例,雌雄牛蛙各有特殊的鸣声,可以相互唱和,而当雄蛙的领地被其他雄蛙占据时,它们会发出另外一种声音加以警告,如果侵犯者仍不退却,一场厮杀在所难免。
利用声音作为通讯手段,大多出现在较为高等的动物中,其中人类关注最多、研究最为深入的是鸟类利用声音进行的沟通。
世界上约有1.2万种鸟类,其中哑巴鸟极其罕见。
不同
于蛙类单调而吵闹的声音,鸟鸣包含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它们在与同伴、配偶、子女等不同对象交流时,所发出的声音也有区别,甚至不同种鸟类有时也可互通“语言”。
在一个区域内生活的几种鸟类,所发出的报警信号常常会趋于相似,比如大山雀、蓝山雀、燕雀、乌鸫就可“听懂”相互之间发出的警报。
我们或许为了英语考试而头疼,为了听不懂原版动画片
中的日语而遗憾,甚至同在中国,一些地方的方言也并不容易理解。
方言造成沟通隔阂,并非仅仅困扰着人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种鸟类,也会因为方言不同而无法沟通。
北美松雀的北部亚种和西部亚种,分别生活在北美不同地区,由于地理上的隔绝,经过长期演化,属于同一物种的北美松雀在“语言”上也产生了隔阂。
动物学家甚至利用鸟类的方言,重新划归它们的分类地位:直嘴夏威夷管舌鸟曾被认为是单一种,生活在夏威夷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后来人们发现,不同岛屿上的鸟彼此之间互不往来,而且各有各的土语,于是原先的1个物种被划分出了5
个新种来。
视觉通讯,用光和色彩说话
宁静的夏夜,我们散步在林荫小道,常会见到星星点点飞
舞的亮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它们就是动物之中利用光进行通讯的代表――萤火虫。
分布于北美洲东部和中部的一种萤火虫,利用光线进行的对话极其严格而标准:其雄虫在低空飞舞,每隔5.8秒发光一次,雌虫与之呼应,在雄虫发光之后的2秒发光,发光的时间长短,和呼应所空的间隔,每次都准确无误。
雄虫一旦获得雌虫的应答,便知道对方在说:“来接近我吧,你是受欢迎的。
”随后只要雌虫不断发出应答的信号,雄虫就会不断靠近,直到与之交配。
光信号的长短,有助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之间相互区分,以免造成找错对象的尴尬。
视觉通讯除了吸引异性之外,还具有示警的效果。
我国特有的普氏原羚、藏原羚,非洲草原的瞪羚,北美洲的叉角羚,统一特征就是它们的臀部都有显眼的一大块白斑。
当这些怯弱的羚羊们发现捕食者的时候,就会竖起尾部展示这块白斑,一来告诫同伴敌害临近,二来在疾速奔跑中利用白斑的晃动迷惑敌人。
化学通讯,气味相投
若说到动物之间的沟通,有人难免会想到宠物狗的“恶习”──牵着小狗出门散步,它们四处闻来闻去,寻找各种电线杆、树坑和墙角,抬腿撒尿。
这当然怨不得小狗主人的调教
无方,因为包括狗在内的所有犬科动物都有这个“毛病”。
哺乳动物使用尿液和粪便来“说话”是最普遍的现象了:狗用尿液彰显自己的存在,其他同伴嗅一嗅就会知道留下标记的狗的性别、年龄、体型、“到此一游”的时间、下次见面的可能性;猫科动物会喷尿到岩石、树干上;獾可以用粪便标记自己的地盘。
利用排泄物进行通讯,可以归为“化学通讯”的领域之中,除排泄物之外,以腺体分泌物来传递信息,在动物之中也比较普遍:大熊猫抬起屁股,后肢使劲扒着树干,将肛周腺分泌物蹭在树上(人工养殖的大熊猫依然保持蹭屁股的习性);羚羊将眶前腺分泌物涂抹在灌丛或草丛之上。
尿液的作用也可看作是利用腺体分泌物的一个特例而已。
动物用于进行化学通讯的分泌物,被统称为信息素,除了吸引异性和标注领地之外,也可起到示警、号召同类聚集等作用。
昆虫是信息素的使用大户──雌性舞毒蛾靠信息素,可以把400米以外的雄性吸引过来;一只雌松叶蜂关在田间笼中,甚至可以招引11000多只雄松叶蜂。
在昆虫之中,如蝉或蟋蟀一般利用声音通讯的毕竟是少数,更多昆虫使用信息素进行化学通讯。
对于体型小巧的昆虫,化学通讯可以传递到更远处,也可以在种类繁多的近亲之中,区分出与自己种类完全相同的异性。
接触通讯,身体触碰的交流
猴子之间互相“挑虱子”的情形,在动物园或者科普影视中,都是十分常见的吧,这种理毛行为就是接触通讯──靠身体接触说话。
灵长类都有理毛行为,包括我们自己,有时也很乐意为好友梳头。
梳理毛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找虱子或是吃盐粒儿,而是一种超越语言形式的交流,传达彼此接受、友好或者顺从的信息。
灵长类间的肢体语言最多,它们互相倚靠、接吻、舔舌、拥抱、轻轻抚摸或拍打,达到彼此间的交流和互通。
饲养在笼子中的虎皮鹦鹉,经常向人展现彼此之间的“恩爱”:雌雄一对虎皮鹦鹉经常相互倚靠在一起,时不时地接吻,好不甜蜜!其实鸟与鸟之间的接吻、用喙梳理羽毛等接触,都是在表达自己的善意和友好。
有些养鸟人为了“讨好”宠物鸟,也会特意去挠鸟的头部,这时鸟大多会表现出惬意的模样。
挠、梳理或者抚摸,是人类和宠物们沟通的常用方式之一。
低等动物中也有接触通讯的例子:雄螳螂被雌螳螂咬断
了头,却反而刺激和加快它们之间的交配;与螳螂近似,雌狼蛛在交配时也有吃掉雄性的习惯,因此当雄性狼蛛在接近雌性时,会格外小心地进行试探,以接触通讯的方式告诉对方:“我是来讨你欢心的,不要吃掉我啊!”
电通讯,以电流为语言
“你电到我了!”这一句逐渐流行开来的话,实际表述的是对方的眼神或者气质,令自己有所触动,若是归类,这里说的“电”应当算作视觉通讯。
而动物之间的电通讯,用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电流!这种通讯方式,只有一些特殊的动物才会选用,比如电鳗。
用电流进行沟通,自然要有放电器官。
电鳗的放电器官在尾部,可输出高达800伏特的电压,它们能够在身体周围制造电场,感知附近的事物,并与同类进行交流。
电鳗放电频率、放电时间、放电间隔、电场强度等等的不同,都暗示着不同的“说话”内容。
在谈情说爱的季节,雄性电鳗的放电频率明显增加,放电间隔变短,似乎在告诉异性:“我太兴奋了,来找我吧,我为你尽情放电!”捕猎的时候,电鳗会改变电量输出,以极高的频率和极大的电量放电,通知同伴前来聚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