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究概论

新药研究概论
新药研究概论

新药研究概论

(Outline of Drug Research )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前药进入体内后需转化为原药再发挥作用

B.软药是易于被代谢和排泄的药物

C.生物电子等排体置换可产生相似或相反的生物活性

D.先导化合物是经各种途径获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合成前体

2.下列具有正诱导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COOH B.–Cl C.–CH3D.–OH 3.下列具有负诱导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COO-B.–CH=CH2C.–CH2R D.–CHR2 4.同时具有正诱导效应和正共轭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NO2B.–O–C.–CN D.–OH

5.同时具有负诱导效应和负共轭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CHO B.–CH3C.–OCOR D.–NHCOR

6.同时具有负诱导效应和正共轭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COOH B.–CF3C.–NH2D.–CONH2

7.胆碱酯酶抑制剂吡斯的明的软性季铵类似物是

A.B.C. D.

N CH3O

O

N(CH3)2

++

N

CH3O C

O

N+(CH3)3

+

N

CH2OCOC(CH3)3

O C

O

N(CH3)2

+

N

CH2COC(CH3)3

O C

O

N(CH3)2

8.通常前药设计不用于

A.增加高极性药物的脂溶性以改善吸收和分布

B.将易变结构改变为稳定结构,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C.消除不适宜的制剂性质

D.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

9.醇类原药修饰成前药时可以制成

A.酰胺B.肟C.亚胺D.酯10.胺类原药修饰成前药时可以制成

A.酰胺(通常为肽键)B.酯C.醚D.缩醛

11.新药研发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之,获得NCE

B.临床前研究,获得IND

C.临床试验(或临床验证),获得NDA

D.上市后研究,临床药理和市场推广

12.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A.先导化合物是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合成前体

B.将两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先导物或药物组合成新的分子,称作孪药

C.外围电子数目相同或排列相似,具有相同生物活性或拮抗生物活性的原子、基团或部分结构,即为经典生物电子等排体

D.软药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内起作用后,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性的化合物

13.下列何者是从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产生先导物

A.南美洲古柯叶中的局麻物质可卡因

B.抗过敏药异丙嗪的镇静作用

C.百浪多息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为磺胺

D.由HIV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及其三维结构设计出HIV蛋白酶抑制剂类抗艾滋病药物14.下列哪个可以看作是硬药

A.普鲁卡因B.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C.依那普利D.舒他西林15.以现有临床药物为先导物,将其副作用作为新的治疗作用来强化,开发出新的治疗药物,有很多成功先例。其一如下

A.缩氨硫脲的合成中间体异烟肼B.黄花蒿中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C.由组胺的促进胃酸分泌作用研究出西咪替丁D.磺酰脲类降血糖药

二、填空题

1.范围包括、、、和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2.氢化物置换规则是指:从周期表中的第列起,任何一个元素的原子与一个或几个氢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其化学性质,由其所含的原子数目的不同而有差别,但都依次与其邻近的较族元素相似。

3.按Topliss决策法,对芳环进行优化时,若苯环4-Cl取代使活性增强,则下一步应合成苯环取代的化合物;若苯环4-Cl取代使活性减弱,则下一步应合成苯环取代的化合物;若苯环4-Cl取代后使活性不变,则下一步应合成苯环取代的化合物。4.药物进入体内到产生药效,要经历、和三个重要相。

5.药物具有、和的基本属性。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属性是由药物的所决定的。

6.先导化合物是指具有,但又存在一些需通过开发类似物来克服的缺陷的化合物。

其和构成了药物分子设计的两个大体阶段。

7.组合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

8.组合化学同时制备含众多分子的,当构建块的数目以代数级数增加时,所生成的库容量则以增加。组合化学与技术结合,可极大地加快先导物发现和优化的速度。

9.组合化学库的规模大小,即库中含有的化合物数目多少,取决于和。若以N 表示化学库规模,n表示投入构建块的步骤数,若每步投入相同构建块数b,则N =。若每步投入不同构建块数a,b,c,…则N=。若为多组分缩合反应,一步完成,投入构建块(即各组分)数a,b,c,…则N=。

10.组合合成的主要方式有和,合成策略可大致分为和。

11.能够与DNA或信使RNA发生特异性结合,分别阻断核酸的转录或翻译功能,阻止与病理过程相关的核酸或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互补链称作,是以为靶点的药物,其作用的基础是原则。

12.抗体导向的酶促前药方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药设计策略,目的是提高药物作用的部位特异性,其中常用的酶有、和。

13.药物分子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构思和理论的规划,构建具有的的分子操作。14.新药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①;②;③;④。

15.分子的、和构成了药物分子设计方法的策略基础。

16.药物合成的因其与目标药物结构的相似性,或有相同的配置,会呈现与终产物相似或相同的活性,成为发现先导物或有效药物的途径之一。

三、名词解释题

1.molecular drug design

2.rational drug design

3.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 (CADD)

4.lead compound

5.combinatorial chemistry

6.virtual screening

7.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8.bioisosteres

9.Topliss决策法

10.t win drug

11.p rodrug

12.s oft drug

13.h ard drug

四、问答题

1.以吗啡为先导化合物,采用剖裂法对其进行结构简化和作用优化,产生了一系列合成镇

痛药。从吗啡的结构出发,简析此过程。

2.药物分子设计过程可大致分为哪两个阶段?简述药物分子设计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3.简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有哪些途径。

4.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是先导物的重要来源,举例说明由此获得先导物并对其进行优化的研究过程有哪些特点。

5.就新药研发而言,组合化学研究与传统药物化学手段比较,有何区别?

6.简述组合生物合成(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的基本原理。

7.简述组合生物催化(combinatorial biocatalysis)的基本原理。

8.简述设计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时应有哪些考虑。

9.以内源性活性物质的生物化学为基础进行合理药物设计,是药物分子设计的有效方法。

举出几个成功典型事例对此加以说明。

10.举例说明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

11.应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进行先导化合物优化,取得过并正在取得广泛成功。举例对其发展和应用加以说明。

12.举例说明孪药设计的目的和方式有哪些。

13.何谓前药原理?前药应具备哪些特征?制备前药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14.举例说明前药修饰可以达到哪些目的。

15.软药与前药有何区别?软药和硬药有何区别?

16.举例说明如何设计软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B 5.A 6.C 7.C 8.D 9.D 10.A 11.D 12.C 13.A 14.B 15.D

三、填空题

1.植物;动物(包括人体);微生物;海洋生物;矿物

2.四;氢;高

3.3,4-Cl2;4-OCH3;4-CH3

4.药剂相;药代动力相;药效相

5.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化学结构

6.预期的治疗价值的生物活性;发现;优化

7.组合化学库的合成;高通量筛选;化学库编码及解析

8.化合物库;几何级数;高通量筛选

9.投入构建块的次数;每次投入构建块的个数;b n;abc…;abc…

10.固相合成;液相合成;平行合成;混分合成

11.反义寡核苷酸;核酸;碱基配对

12.碱性磷酸酶;糖苷酶; -内酰胺酶

13.预期药理活性;新化学实体

14.确定药物作用靶标;建立活性评价系统;发现先导化合物;优化先导化合物

15.多样性;互补性;相似性

16.中间体;药效团

四、名词解释题

1.molecular drug design 药物分子设计:通过科学的构思和理论的规划,构建具有预期药理活性的新化学实体的分子操作。

2.rational drug design 合理药物设计:以药物作用靶点的三维结构和生物化学功能为基础进行药物设计的方法,包括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和基于机理的药物设计(mechanism-based drug design)。

3.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 (CADD)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各种理论计算方法、逻辑判断过程和分子图形模拟技术,根据累积的大量有关结构和功能的资料,设计新药物分子。

4.lead compound 先导化合物:是指具有预期的治疗价值的生物活性,但又存在一些需通过开发类似物来克服的缺陷的化合物。先导物虽具有确定的药理作用,但因其存在的某些缺陷,如药效不够高,选择性作用不够强,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合理,生物利用度不好,化学稳定性差,或毒性较大等,并非都能直接药用,但作为线索物质却为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前提。

5.combinatorial chemistry 组合化学:是指将一系列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结构的构建块,彼此间经过系统地、重复地、共价地连接,同时产生多样性分子实体的巨大排列(化合物库);

经过群集的高通量筛选发现生物活性化合物;再确定活性化合物结构的一种新药研究方法。

6.virtual screening 虚拟筛选:对组合化学设计的化合物库,或商业提供的化合物库中的化合物,用计算机筛选方法对成药的各种因素加以初步判断,剔除那些不能成为苗头的化合物,进而用分子对接或药效团搜寻方法筛选出可能有活性的分子,这种方法称为虚拟筛选(Virtual screening),或称in silico筛选。

7.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基于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以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特别是其活性中心的三维结构为出发点,应用高效计算机技术,设计出可与大分子相互识别并较好结合的小分子。基于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理念和方法构成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8.bioisosteres 生物电子等排体:是指一组原子或基团因外围电子数目相同或排列相似,而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并具有相关物理、化学性质的分子或基团。常用于先导物优化时进行类似物变换。

9.Topliss决策法:是一种根据线性自由能相关原理设计和优化先导物的方法,本质上是一价生物电子等排基团的变换。此法不用回归分析,在受体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只需通过对合成的第二个化合物与第一个化合物的活性进行比较,就可决定第三个化合物的设计。该方法是Topliss 发明的,通过仔细分析取代基的电性、疏水性和立体性的综合性

质,根据其相似程度,绘制成演变的树状表,故称Topliss 决策树。

10.twin drug 孪药: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先导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接,缀合成的新分子,

是拼合原理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11.prodrug 前药:泛指一类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出活性物

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它常常特指将活性药物(原药)与某种无毒性化合物(或称暂时转运基团)以共价键相连,生成的新化学实体。合成前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原药的药学、药代动力学的缺点,例如水溶性低,脂溶性低,化学稳定性低,选择性差,刺激性或疼痛,难以忍受的气味、味道等。

12.soft drug 软药: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内起作用后,

经预料的和可控的、通常为一步反应的代谢作用,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性的化合物。软药设计的目的在于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指数和安全性。

13.hard drug 硬药:即不能或不易被机体代谢或需经过多步氧化或其他反应而失活的药物,

基本以原形排出。硬药设计的目的是防止药物代谢失活,或产生毒性代谢物。

五、问答题

1. 吗啡进行结构简化的剖裂过程可表述如下:

Methadone Pethidine Pentazocine Levorphanol Morphine

CH 3CH 32CH

3

CH 3

O OC 2H 5

3CH 2CH=C(CH 3)23

3

3

2. 药物分子设计过程可大致分为先导物的发现和先导物的优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有

机地交互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药物的基本属性(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是由其化学结构决定的。因此,构建化学结构就成为创制新药的基础和起始点。而药物分子设计正是实现构建新药化学结构的主要手段。

3. 先导化合物的产生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基于受体结构及

其生物化学作用机理进行分子设计(包括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的结合;药物的活性代谢物;药物合成的中间体;现有临床药物的副作用;反义寡核苷酸;筛选(包括虚拟筛选)。可重点举例说明。

4.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如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体内的活性成分及矿物有效成

分,往往有新颖独特的结构类型和药理作用,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如植物黄花蒿中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Artemisinin ),喜树含有的抗癌生物碱羟基喜树碱

(Camptothecin),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的抗癌药紫杉醇(Paclitaxel),南美洲古柯叶中的局麻物质可卡因(Cocaine),微生物培养液中分离出的多种天然抗生素,桔青霉菌培养液中得到的降胆固醇药洛伐他汀(Lovastatin)等,就曾分别是蒿甲醚(Artemether)、拓扑替康(Topotecan)、紫杉特尔(Taxotere)、普鲁卡因(Procaine)、半合成抗生素、氟伐他汀(Fluvastatin)等研发时的先导物。由天然生物活性物质获得先导物并对其进行优化的研究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常常可以发现新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但又往往表现出作用不够强或选择性不够高的特点,所以通过优化要达到作用强化及减低毒副作用的目的。例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rythromycin)具有强效抗菌作用,也有明显的刺激胃肠道副作用。研究表明Erythromycin在胃酸的催化下,6位羟基与9位羰基形成半缩醛,继之与12位羟基生成缩酮。缩酮是产生胃肠道刺激和丧失抗菌作用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缩酮的形成,将6位羟基甲基化,得到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临床应用表明Clarithromycin降低了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且因脂溶性增加,提高了口服生物利用度,化学稳定性好,因而改善了抗菌作用。②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新颖的结构类型,可提供新的分子多样性。但因生源的关系,大多数结构复杂。因此优化的过程还要达到保留必需结构,简化其他结构的目的。例如对Cocaine 进行优化时,将其爱康宁结构简化,得到了结构简单、作用优良的Procaine。③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资源有限,有效成分含量很低,且具有地域性差异。人工合成是其来源的更好保障。因此优化的结果应是能以较低成本方便地合成出来的化合物。例如以阿托品(Atropine)为先导物得到的一系列合成抗胆碱药;以吗啡(Morphine)为先导物得到的一系列合成镇痛药。

5.传统的药物合成,每次制备并评价一个化合物;组合化学的特点是在同一时刻实施相同类型的反应,制备出多个群集分子,这些化合物或呈混合状态制备,或以单个化合物方式存在。这样形成的化合物库,再进行群集的高通量筛选。因而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相配合,构成了发现及优化先导化合物的新途径。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传统药物开发是针对靶点,仔细地一次选择一粒子弹,然后进行大量的实验工作以提高该子弹命中靶心的能力;而组合化学则是向着靶点一次射出数千发子弹,然后寻找射中靶点的那些子弹。6.组合生物合成(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整合了基因重组技术与组合化学策略,将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酶系编码的基因,通过不同组合方式,如混合、匹配、交换或突变,实现基因重组,并克隆到不同的生物体中,如微生物细胞中。由于产生了多种变异的酶系,会催化生成新的代谢产物,使该微生物产生多种本不存在的物质,即非天然的天然物质,实现分子的多样性。

7.组合生物催化(combinatorial biocatalysis)将生物催化和组合化学结合,借助于重组的酶或微生物作用,将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或天然产物,进行重复的酶反应和微生物反应,并与有机合成和筛选相结合,在温和条件下,做到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合成,优化各种复杂的先导化合物。

8.①应用碱基配对原则(A-T,G-C),实现与靶基因的互补;②长度以15~25个碱基为宜,既保证作用的选择性,又具有较高透膜性;③对核酸进行结构修饰,包括改变磷酸二酯基、脱氧核糖、碱基和末端的结合物等,以提高对核酸酶的抗性,增加稳定性。9.以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为出发点,以与其生物作用相关的酶或受体为药物作用靶点,常可提供酶抑制剂类及受体激动剂类或拮抗剂类药物的先导化合物。这一领域

构成了目前合理药物设计的主体,不乏成功典例。例如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及其天然底物的结构研究出ACEI类降压药物;由组胺H2受体的功能和组胺的结构而最终设计出H2受体拮抗剂类抗溃疡药物;由GABA氨基转移酶催化GABA代谢的机理而设计出GABA氨基转移酶抑制剂类抗癫癎药物;由5-HT的作用及其受体亚型的功能研究出5-HT1受体激动剂类偏头痛治疗药物;从肽白三烯的结构与作用出发,设计出L TD4拮抗剂类抗过敏和抗哮喘药物等等。

10.例如人免疫缺陷病毒蛋白水解酶(HIV protease)是治疗艾滋病的重要靶点。HIV蛋白酶的三维结构已经解析清楚,在水解蛋白肽键时,酶分子中的两个天冬氨酸残基(Asp 25和Asp 25′)与被水解的肽键的羰基氧原子形成氢键,两个异亮氨酸残基(Ile 50和Ile 50′)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水又与肽链的羰基形成氢键,构成了HIV蛋白水解酶履行水解功能时的结构特征(图a)。

O

H H

N H H

N N

H

O R1

O R2O

Ile50Ile50'

Asp25'

(a)(b)

根据酶在催化水解过程的上述复合物的结构,如果设计的化合物能与这些氨基酸残基相结合,就能够阻止该酶的催化功能。取代的环脲分子(图b)有两个羟基与天冬氨酸结合,脲基的氧原子履行结构水分子的氧原子作用,与异亮氨酸结合,苯环增加了与酶分子疏水腔的结合。由于该化合物具备了与HIV蛋白酶结合的必要的原子和基团,呈现有强效的抑制作用(K i = 0.27 nmol/L)。有趣的是,根据自由能变化与离解常数的关系式ΔG= -2.303RTlg K d,计算出结合能为56 kJ/mol,这与基于酶分子与该抑制剂结合时功能基的贡献计算得到的结合能为58 kJ/mol非常相近,表明这种设计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基本是一致的。

11.生物电子等排体是指一组原子或基团因外围电子数目相同或排列相似,而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并具有相关物理、化学性质的分子或基团。对其发展和应用,可从几个阶段加以举例说明。①在氢化物置换规则基础上发展的经典生物电子等排体的应用。例如将正常代谢物尿嘧啶的5位H原子用其电子等排体F原子代替,得到的5-氟尿嘧啶,成为抗代谢物类抗肿瘤药。②更加看重药理作用机理和化合物理化性质的非经典生物电子等排体的应用。例如中枢神经系统重要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羧基被其环状电子等排体置换后得到的二氢蝇蕈碱(Dihydromuscimol)和硫代蝇蕈碱(Thiomuscimol),均为GABA-A受体的强效激动剂。③结合QSAR研究,对电子等排体的某种性质给以定量描述,如等疏水性、等电性、等立体性、等构象性电子等排体的应用。例如经典电子等排体F、Cl、Br、I的电性参数σm、疏水性参数π、立体性参数Es各不相同,F:σm = 0.34,π = 0.14,Es = 0.78;Cl:σm = 0.37,π = 0.71,Es = 0.27;Br:σm = 0.39,π = 0.86,Es =

0.08;I :σm = 0.3,π = 1.12,Es = -0.16。因此可认为F 、Cl 、Br 、I 为等电性等排体,Cl 、Br 为等疏水性等排体,四者皆不是等立体性等排体。 OH

H 2N O O N OH H 2N S N OH H 2N

GABA Dihydromuscimol Thiomuscimol

12. 孪药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将两个相同作用的药物,或同一药物的两个分子,拼

合在一起,产生更强的作用或协同作用,或降低毒副作用,或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例如由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和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缀合成副作用较小的贝诺酯(Benorilate )。二是将两个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拼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或联合的作用。例如由泼尼松龙(Prednisolone )和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 )缀合成抗肿瘤药泼尼莫司汀(Prednimustine ),选择性提高,毒性降低。孪药设计的方式也有两种。一是采用制备前药的手段,使孪药进入体内后裂解为两个原药,例如上述贝诺酯。二是在体内不裂解的方式,例如将血管扩张剂肼屈嗪(Hydralazine )与β受体拮抗剂拼合起来,综合了两者作用的普齐地洛(Prizidilol )。 O

O O

N H O CH 3CH 3O

N N NHNH 2O H N OH CH 3CH 3CH 3

Benorilate Prizidilol O HO O O O

OH N Cl

Cl

Prednimustine

13. 应用前药概念,通过制备前药使药效潜伏化的药物设计原理即为前药原理。前药应具备

的特征有:原药与载体一般以共价键连接;前药可在体内断裂形成原药,此过程可以是简单的酸、碱水解过程或酶促转化过程;前药应无活性或活性低于原药;前药与载体分子应无毒性;前药在体内产生原药的速率应是快速动力学过程,以保障原药在作用部位有足够的药物浓度,并应尽量减低前药的直接代谢。制备前药的方法依原药和载体分子的结构而定,一般来说,醇类可采取形成酯、缩醛或缩酮、醚等;羧酸类宜形成酯、酰胺;胺类可采用形成酰胺、亚胺、偶氮、氨甲基化等形式;羰基类则可通过Schiff’s 碱、肟、缩醛或缩酮、噁唑啉、噻唑啉等的形成来制备前药。

14. 原药经前药修饰后可达到增加脂溶性以改善吸收和分布,例如氨苄西林(Ampicillin )的

前药海他西林(Hetacillin ),生物利用度提高;提高作用部位特异性,例如左旋多巴的前药谷氨酰左旋多巴,选择性地扩张肾脏血管;提高化学稳定性,例如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 )的双酯前药,在水溶液中20℃存放5年仍是稳定的;消除不适宜的制剂

性质,例如氯霉素极苦,但其棕榈酸酯前药无苦味;延长作用时间,例如雌激素的酯类和烯醇醚类前药,产生长效作用;增加水溶性,例如地西泮的开环前药在水中可稳定自由溶解。

15.软药与前药的共同点是进入体内后都可按预期方式发生代谢。区别在于软药本身有活性,代谢的结果是失活;而前药本身无或低活性,代谢的目的是活化。软药与硬药都是有效药物,不同的是软药在体内呈现药理作用后,极易被代谢失活(毒),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毒性;而硬药基本不经历代谢过程以原形排出。

16.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设计软药:①硬药的软性类似物来设计软药,例如抗真菌药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的毒性较大(LD50=103 mg/kg),其电子等排体置换的软性类似物N-吡啶鎓甲醇十四碳酰酯,毒性大为降低(LD50=4110 mg/kg)。②用控释内源性活性物质作为天然软药,如氢化可的松乙酸酯-3-螺噻唑烷;③以无活性代谢物为先导物设计软药,例如以芬太尼(Fentanyl)的侧链羧酸化代谢产物(无镇痛作用)为先导物,将其羧基酯化得到的瑞芬太尼(Remifentanil)是超短时阿片类镇痛药,减少了产生呼吸抑制的危险。

N+C13H27 Cl-N+O C13H27 Cl-

O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N-吡啶鎓甲醇十四碳酰酯

O O

CH3

H3C

氢化可的松乙酸酯-3-螺噻唑烷

H3C

N

O N

R

R=C6H5Fentanyl

R=COOH 无活性代谢物H3C

N

OCH3

N

O

OCH3

O

O

Remifentanil

新药开发概论论文——前期工作

新药开发概论论文——前期工作 作者:专业:学号: 摘要 第二章前期工作;科研选题概念;科研选题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选择;识的问题;选题包括:;确定本科研的目的确定研究方向选择研究对象;科研的意义;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和关键;其意义在于科研选题是否恰当关系到整个科研工作的成;新药开发的选题;就是选择创造一个新的物质制成可以治疗某种疾病的物;选题是否得当,往往是新药开发能否成功的 1.科研选题概念 科研选题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选择和确定尚未认识而必需探索和认识的问题。——确定科研方向,提出科学问题,并确定科研课题。选题包括:确定本科研的目的、确定研究方向、选择研究对象。 2.科研的意义 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其意义在于科研选题是否恰当关系到整个科研工作的成败与成果水平 的高低。 3.新药开发的选题

就是选择创造一个新的物质制成可以治疗某种疾病的物质。选题是否得当,往往是新药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它也直接影响产品开发的前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科研选题的步骤 确定方向及目标、问题调研、课题选择、课题论证。课题决策选题本身是一项科研工作,选题是培养和提高科研人员研究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5.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要做到科学选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需要性原则——最基本原则 选题的五项原则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1.需要性原则规定着研究的根本方向,这为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服务;

《新药研究概论 》期末复习题

湖州师范学院《新药研究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一小题2分,共24分) 1.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2.疫苗(Vaccine)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的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活载体,感染因子等。 3.亚单位疫苗:是指将病原体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除去无效物质,提取其有效抗原部分制备的一类疫苗,经提取、纯化,通过化学合成,制成不同的亚单位疫苗。 4.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 5.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基因置于真核表达元件的控制下,构成重组表达质粒DNA或RNA,将其直接注入动物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系统合成抗原蛋白,从而诱导宿主产生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6.灭活疫苗:由完整的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即要使病原体充分死亡,丧失感染性或毒性,又要保留其免疫原性。 7.多价疫苗(polyvalent vaccine):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同一种微生物中的多个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8.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的基因导入原核或真核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分泌保护性抗原肽链,提取肽链加入佐剂制成。该类疫苗安全性好,副反应小(有害的反应原少),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但研发、生产成本高,免疫原性较差,需多次免疫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9.多联疫苗(mixed vaccine):利用不同的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获得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一针多防,可减少劳动力和动物应激。 10.单价疫苗(univalent vaccine):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同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个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11.同源疫苗:采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制备,应用于同类动物免疫接种的疫苗。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12.异源疫苗:采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如犬在接种麻疹疫苗后,能产生对犬瘟热的抵抗力。或采用同一种中一种型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13.临床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作用的量的规律的科学,也着重探讨药物、机体以及环境等因素对药效的影响。7.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14.药时曲线:是根据血中药物浓度与时间关系制成的曲线。它反映血药浓度的变迁情况及维持时间,用以判断药物的疗效及毒性。 15.血药浓度:plasma concentration.指药物吸收后在血浆中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

《新药研究与开发》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是( A ) A核糖体B线粒体 C液泡D三者均不对 2.药物广义上分为天然药物和( B ) A中药 B化学合成药物 C生物制品D三者均是 3.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称为( B ) A基因组B基因C基因片段 D三者均不对 4.《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的注册药品包括( D ) A新药 B进口药品 C仿制药 D三者均是 5.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称为(C) A细胞生物学B生物技术 C分子生物学D三者均是6.前药一般在体外的活性( A ) A较小或无活性B较强C无活性 D三者均是 7.药物的基本属性是( A ) A安全B有效 C可控性D三者均是 8.GCP的中文全称是( B ) A《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B《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C《药品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D三者均不对 9.网络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D ) A疾病-疾病网络 B疾病-药物网络C药物-药物网络D三者均是10.文献检索方法中工具法不包括(B) A顺查法B追溯法C倒查法D抽查法 11.检索方法中的顺查法查找的文献其时间顺序是( C ) A由近到远 B没有规律 C由远到近D三者均不

对 12.依赖性试验一般分为(D ) A神经药理学试验 B躯体依赖性试验 C精神依赖性试验D三者均是13.仿制药是指其他国家批准上市的药品,并且其( A ) A已有国家标准B未建立国家标准C正在建立国家标准D三者均不对 14.前体药物可分为载体前体药物和( A ) A生物前体 B基因前体 C蛋白前提D三者均是 15.GLP的中文全称是( A )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B《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C《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D三者均不对 16.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包括治疗用生物制品和( C ) A生物疫苗 B单克隆抗体 C预防用生物制品 D三者均是 17.药品标准物质包括( D ) A标准品B对照品 C对照药材D三者均是 18.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称为( B ) A药品注册B新药注册申请 C药物注册 D三者均不对 19.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标定单位是( B )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C国家药检所D三者均可 20.新药研究的选题须着眼于( D ) A唯一性 B新颖性C优越性D三者均是 2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管理主线是( C ) A新药的生产注册 B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 C新药的注册管理D三者均是 二、名词解释 1.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新药研究与开发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是( A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液泡 D三者均不对 2.药物广义上分为天然药物和( B ) A中药 B化学合成药物 C生物制品 D三者均是 3.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称为( B ) A基因组 B基因 C基因片段 D三者均不对 4.《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的注册药品包括( D ) A新药 B进口药品 C仿制药 D三者均是 5.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称为( C ) A细胞生物学 B生物技术 C分子生物学 D三者均是 6.前药一般在体外的活性( A ) A较小或无活性 B较强 C无活性 D三者均是 7.药物的基本属性是( A ) A安全 B有效 C可控性 D三者均是的中文全称是( B ) A《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C《药品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D三者均不对 9.网络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D ) A疾病-疾病网络 B疾病-药物网络 C药物-药物网络 D三者均是 10.文献检索方法中工具法不包括( B ) A顺查法 B追溯法 C倒查法 D抽查法 11.检索方法中的顺查法查找的文献其时间顺序是( C ) A由近到远 B没有规律 C由远到近 D三者均不对 12.依赖性试验一般分为( D ) A神经药理学试验 B躯体依赖性试验 C精神依赖性试验 D三者均是

13.仿制药是指其他国家批准上市的药品,并且其( A ) A已有国家标准 B未建立国家标准 C正在建立国家标准 D三者均不对 14.前体药物可分为载体前体药物和( A ) A生物前体 B基因前体 C蛋白前提 D三者均是的中文全称是( A )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C《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D三者均不对 16.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包括治疗用生物制品和( C ) A生物疫苗 B单克隆抗体 C预防用生物制品 D三者均是 17.药品标准物质包括( D ) A标准品 B对照品 C对照药材 D三者均是 18.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称为( B ) A药品注册 B新药注册申请 C药物注册 D三者均不对 19.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标定单位是( B )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C国家药检所 D三者均可 20.新药研究的选题须着眼于( D ) A唯一性 B新颖性 C优越性 D三者均是 2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管理主线是( C ) A新药的生产注册 B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 C新药的注册管理 D 三者均是 二、名词解释 1.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每个细胞内的基因总数即为基因组。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的组成以及组内各基因的精确结构、相互关系、表达调控的学科。 2.新药Ⅱ期临床试验及目的系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

新药开发概论习题集1复习进程

新药开发概论习题集 1

一、名词解释 1、新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的药品,若改变剂型、改变 给药途径和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则按新药管理。 2、CA:由美国化学会化学文摘社编辑出版的一种大型刊物《化学文摘》即 《Chemical Abstracts》,简称CA。 3、空白对照: 4、标准对照: 5、重结晶:是使用合适的溶剂,在较高的温度下溶解含有杂质的化学物质,然 后在较低温度下使其结晶析出,而使杂志留在溶液中的单元操作。 6、升华:具有较高蒸汽压的固体往往有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蒸汽,蒸汽遇 冷又直接变为固体的现象称升华。 7、药品注册: 8、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 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包括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 9、有效单体:指组成、结构、构型和晶体单一,理化性质明确,药理药效准确 可靠的纯化学物质(含量接近于100%)。 二、填空题 1、药主要包括、、。 中药、天然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 2、新药的选题和论证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市场、功能、效益

3、新药开发的三要素是指、、。 资金、设备、人员 4、化学药品筛选常用的三种方法是、、。 合理药物设计、群集筛选方法、应用受体技术开发新药 5、信息收集应遵循的三原则是、、。 6、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是、、。 符合法规要求、符合科学性、符合道德规范 7、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8、对照常用的方法是、、、。 9、度量液体体积常用的实验室仪器有、、、。 量筒、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 10、剂型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有效性入选法、安全性否定法、稳定性择优法、实用性淘汰法、经济性权衡法 11、工艺路线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理论推导发、分组分类法、相似类比法、实验对比法、综合择优法 12、药品申请分、、、四类。 新药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进口药品申请、补充申请 13、新药临床研究审批工作包括、、、、、、七个阶段。 原始申请、初审与抽样、注册检验、申请受理、审批与批准、退审、复审、重审 14、中药显微鉴别中,取样的方法有、、、、。

新药研制与开发复习题

改变给药途径的,按照新药管理。- 申报生产新药研制与开发复习题 1.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 2.中药、天然药物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3.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4.专利申报的条件: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 5.新药申报的程序:选题-研究方案设计-药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申报临床-临床试验 6.申报临床送检样品至少3 批,样品量至少为最小单位的1000 倍。 7.中药新药的质量标准中核心内容为:鉴别、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8.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制剂,其单一成份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90%以上,同时还需提供溶出度的试验资料。 9.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其有效部位的含量应占总提取物的50%以上。 10.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试验组)要求: 11. I期为20?30例,n期为100例,川期为300例,W期为2000例。生物利用度试验 为19?25 例。 12. 化学药品申报资料项目1 药品名称:包括通用名、化学名、英文名、汉语拼音,并注 明其化学结构式、分子量、分子式等。新制定的名称,应当说明命名依据。 13 .化学药品申报资料项目3 立题目的与依据:包括国内外有关该品研发、上市销售现状 及相关文献资料或者生产、使用情况的综述。 14. 化学药品申报资料项目10 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包括理化性质、纯度 检查、溶出度、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等。

15.前药、硬药、软药,各举一例。 前药:是指一些在体外活性较小或者无活性的化合物, 在体内经过酶的催化或者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其常常指将活性药物(原药)与某 种无毒性化合物以共价键相连接而生成的新化学实体。 前药的分类:一类是载体前体药物(carrier- pr odrug ,简称载体前药);另一 类是生物前体药物(biop recursors )。生物前体药物大部分不是人为修饰的,而是 在研究作用机制时,发现其作用过程是经体内酶催化代谢而产生活性物质。如非甾体 抗炎的作用下由亚砜转为硫化物形式产生抗炎活性。 前药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根据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性质,按治疗需 要进行化学改造;(2)进入机体后,不论是否需要酶的作用,要保证恢复原来的药 物分子;(3)本身不显示生物活性。 硬药:硬药是指具有发挥药物作用所必需的结构特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生物体内 不发生代谢或转化,可避免产生某些毒性代谢产物。 例如:骨吸收抑制剂双磷酸盐(bis phos pho nates)类药物是由焦磷酸经结构改造获得的。焦 磷酸在体外可与磷酸钙牢固结合,抑制磷酸钙晶体的生成和溶解,但由于焦磷酸盐在体内 到达病变位置前已被水解,因此体内无抑制骨吸收作用。对焦磷酸盐进行结构改造时发现 当以P-C-P键代替焦磷酸的P-O-P键时可得到双磷酸盐,它与焦磷酸盐有相似的活性,但 在动物或人体内都不经代谢,唯一的消除途径是肾排泄 软药:软药是容易代谢失活的药物,使药物在完成治疗作用后,按预先设定的代谢途径 和可以控制的速率分解、失活并迅速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药物的蓄积毒性, 这类药物被 称为软药。 它和前药是相反的概念。前药是指一些无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但是这些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代谢的生物转化,被转化为有活性的药物。 例如:镇痛药吗啡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吗啡葡萄糖醛酸具有更强的作用。临床上给癌症病

新药开发概论习题集1

一、名词解释 1、新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的药品,若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和 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则按新药管理。 2、CA:由美国化学会化学文摘社编辑出版的一种大型刊物《化学文摘》即《Chemical Abstracts》,简称CA。 3、空白对照: 4、标准对照: 5、重结晶:是使用合适的溶剂,在较高的温度下溶解含有杂质的化学物质,然后在较低温 度下使其结晶析出,而使杂志留在溶液中的单元操作。 6、升华:具有较高蒸汽压的固体往往有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蒸汽,蒸汽遇冷又直接变 为固体的现象称升华。 7、药品注册: 8、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 的技术要求,包括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 9、有效单体:指组成、结构、构型和晶体单一,理化性质明确,药理药效准确可靠的纯化 学物质(含量接近于100%)。 二、填空题 1、药主要包括、、。 中药、天然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 2、新药的选题和论证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市场、功能、效益 3、新药开发的三要素是指、、。 资金、设备、人员 4、化学药品筛选常用的三种方法是、、。 合理药物设计、群集筛选方法、应用受体技术开发新药 5、信息收集应遵循的三原则是、、。 6、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是、、。 符合法规要求、符合科学性、符合道德规范 7、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8、对照常用的方法是、、、。 9、度量液体体积常用的实验室仪器有、、、。 量筒、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 10、剂型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有效性入选法、安全性否定法、稳定性择优法、实用性淘汰法、经济性权衡法 11、工艺路线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理论推导发、分组分类法、相似类比法、实验对比法、综合择优法 12、药品申请分、、、四类。 新药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进口药品申请、补充申请 13、新药临床研究审批工作包括、、、、、、七个阶段。 原始申请、初审与抽样、注册检验、申请受理、审批与批准、退审、复审、重审 14、中药显微鉴别中,取样的方法有、、、、。 直接取样法、刮取法、研磨取样法、离心取样法、分离取样法 15、指出下列贮存条件的温度:阴凉处;凉暗处;冷处。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郑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20 年月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一、中药发展现状 (2)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2) 三、未来中药学的基本特征 (3) 四、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考 (4) 五、中药的不良反应多有几种原因引起 (5) 六、提高中药质量及管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7) 七、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是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的保证 (8) 八、小结 (9) 九、参考文献 (10)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论文摘要】理性看待中药毒性,合理应用中药。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毒性多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药物的滥用、乱用和误用,而合理用药就是有效、安全、经济的使用药物。总结追求安全有效目标的措施。【论文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方法 现今社会是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技术发展的高新化以及高新科技的产业化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一趋势将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试论世纪之交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及思考,以期加快中药新药创新的步伐。 中药是天然品,很多人认为是安全的,有些慢性病人喜欢多用中药,甚至常吃中成药。似乎认为有病治病,无病保安康,实际上并非如此。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中药也不能滥用。 一、中药发展现状 中药研究开发是国际热门课题,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制品(包括保健品等)的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日本是较重视中药研究开发的国家,年销售额达1500亿日元美国国会1994年批准了把草药列为《饮食补充剂》的法案之后,1997年又制定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草案),不再要求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复方混合制剂。德国在欧洲是传统药年销售额最大国家,达22亿美元。 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至今已有1 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四类各占40%,五类占2%。反映新药研制水平的一二类新药的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研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尽管如此,新药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占整个药品销售额10%以上,利润大约在20%以上。 中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已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已向美国FDA进行了首次的复方中药注册申请,并分别于1997年12月和1998年3月通过了“复方丹参滴丸”和“银杏灵”新药临床研究(IND)预审,实现了中药的历史性突破,随之而来将会有更多成熟的中药品种进入世界。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1、中药理论研究系统化没有理论,中医药学不可能存在到今天;没有理论,中医药科研教学等学术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中药理论除了中医的阴阳、脏象

《药物研究与开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研究与开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1620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n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先修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生物化学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药物研究与开发概论》是在学生掌握《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设,是对药物研发能力的提升,旨在提高学生在制药生产中再创新的能力,以满足生产和科研能力的需要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制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运用有机反应进行药物化学知识、药物合成知识、生物化学知识等进行药物合成设计、路线优化、药物评价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掌握药物从发现到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对药物从药学、药理学、毒理学、临床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等各方面进行多角度评价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物和药物评价发展概述,掌握药物原料药的药学研究、药物制剂的药学评价研究、药效学评价研究、安全性药理学研究、非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药物临床研究、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等理论; 4.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和制药能力,使学生掌握系统研究药物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达到培养规格中2. 4. 6.7.8所描述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讲授实践第1章绪论 2 2 0 第2章新药的药学评价 4 4 0 第3章新药临床前药理学评价 4 4 0 第4章新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 4 4 0 第5章新药临床的特殊毒性评价 4 4 0 第6章新药临床评价 6 6 0 第7章新药评价中的统计问题 2 2 0 第8章新药评价的组织管理 2 2 0 第9章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2 2 0 第10章上市药品再评价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新药的概念与分类,药品注册申请需完成的申报资料,我国新药评价与注册审批过程,理解发现新药的途径,临床用药与新药的发现,新药的发现与主观能动作用; 2. 熟悉新药评价的基本程序与内容,新药从有效到有用,临床前药理与临床药理的关系; 3.了解古代的新药评价,20世纪上半叶的新药评价,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药评价,20 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药评价,我国的新药评价工作;从新药发现方法的发展看药物评价的发展,从药学学科的发展看药物评价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新药评价的程序。 2. 教学难点:新药注册。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课堂讲授。

第一章 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

第二章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 第一节引言 新药的创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涉及了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分子药理学、药物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药物分析化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学。这些环节的有机配合,可以促进新药研制的质量与速度,使创制的新药更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 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是药物的基本属性。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属性是由药物的化学结构所决定的。 一.制药工业的特点: 1.质量要求高质量标准:企标高于国标。 药典:五年修订一次,法律 2900多种。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2.生产过程要求高。高温、高压、无菌、防火、防爆。 3.供应时间性较强。 既需一定量的储备,又需要常换以防过期,即超前性和必要储备。 4.品种多,更新快。 5.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附加值高) 高投入? 近年来,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虽然有显著的进步,但是成功率很低,就世界范围统计,创造一个全新药物需要从进行三期临床研究的2.5个候选药中得到,而新药上市则需要6.5个化合物进行临床一期的实验,为此,需要这21个进行了慢性毒性的化合物中选取,这又需要合成6200个化合物,这个过程需要13年,耗资大约3亿美元(1996年Nature) 成功率低的原因是: (1)要求新研制的药物比临床应用的药物性质更为优良,特别对难以治疗的和慢性疾患有更迫切的需求。例: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与衰老 相关的疾病、内分泌失调、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和病毒性疾病等。(2)判断疗效的时间长,同时对安全性也要求长时间的试验观察。例如,对慢性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生殖和围产期毒理等试验。 (止吐药孕期、安乃静、康泰克) 为了提高成功的概率,并尽量降低人力和物力的耗费,采用科学和理性的设计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节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和方法 一概念 新药:“西药”即化学药物,不包括中药。 国外:是指那些具有专利保护的全新结构的具药效的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y、NCE)或新复方制剂。

新药研究概论

新药研究概论 (Outline of Drug Research )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前药进入体内后需转化为原药再发挥作用 B.软药是易于被代谢和排泄的药物 C.生物电子等排体置换可产生相似或相反的生物活性 D.先导化合物是经各种途径获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合成前体 2.下列具有正诱导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COOH B.–Cl C.–CH3D.–OH 3.下列具有负诱导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COO-B.–CH=CH2C.–CH2R D.–CHR2 4.同时具有正诱导效应和正共轭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NO2B.–O–C.–CN D.–OH 5.同时具有负诱导效应和负共轭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CHO B.–CH3C.–OCOR D.–NHCOR 6.同时具有负诱导效应和正共轭效应的原子或基团是 A.–COOH B.–CF3C.–NH2D.–CONH2 7.胆碱酯酶抑制剂吡斯的明的软性季铵类似物是 A.B.C. D. N CH3O O N(CH3)2 ++ N CH3O C O N+(CH3)3 + N CH2OCOC(CH3)3 O C O N(CH3)2 + N CH2COC(CH3)3 O C O N(CH3)2 8.通常前药设计不用于 A.增加高极性药物的脂溶性以改善吸收和分布 B.将易变结构改变为稳定结构,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C.消除不适宜的制剂性质 D.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 9.醇类原药修饰成前药时可以制成 A.酰胺B.肟C.亚胺D.酯10.胺类原药修饰成前药时可以制成

A.酰胺(通常为肽键)B.酯C.醚D.缩醛 11.新药研发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之,获得NCE B.临床前研究,获得IND C.临床试验(或临床验证),获得NDA D.上市后研究,临床药理和市场推广 12.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A.先导化合物是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合成前体 B.将两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先导物或药物组合成新的分子,称作孪药 C.外围电子数目相同或排列相似,具有相同生物活性或拮抗生物活性的原子、基团或部分结构,即为经典生物电子等排体 D.软药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内起作用后,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性的化合物 13.下列何者是从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产生先导物 A.南美洲古柯叶中的局麻物质可卡因 B.抗过敏药异丙嗪的镇静作用 C.百浪多息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为磺胺 D.由HIV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及其三维结构设计出HIV蛋白酶抑制剂类抗艾滋病药物14.下列哪个可以看作是硬药 A.普鲁卡因B.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C.依那普利D.舒他西林15.以现有临床药物为先导物,将其副作用作为新的治疗作用来强化,开发出新的治疗药物,有很多成功先例。其一如下 A.缩氨硫脲的合成中间体异烟肼B.黄花蒿中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C.由组胺的促进胃酸分泌作用研究出西咪替丁D.磺酰脲类降血糖药 二、填空题 1.范围包括、、、和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2.氢化物置换规则是指:从周期表中的第列起,任何一个元素的原子与一个或几个氢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其化学性质,由其所含的原子数目的不同而有差别,但都依次与其邻近的较族元素相似。 3.按Topliss决策法,对芳环进行优化时,若苯环4-Cl取代使活性增强,则下一步应合成苯环取代的化合物;若苯环4-Cl取代使活性减弱,则下一步应合成苯环取代的化合物;若苯环4-Cl取代后使活性不变,则下一步应合成苯环取代的化合物。4.药物进入体内到产生药效,要经历、和三个重要相。 5.药物具有、和的基本属性。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属性是由药物的所决定的。 6.先导化合物是指具有,但又存在一些需通过开发类似物来克服的缺陷的化合物。

药物化学-02-第二章_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

第二章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药物的创制,就是构建具有预期药理活性的新药(新化学实体, New Chemical Entity)。其特点就是: 周期长,风险大,回报丰厚。 据统计:13年时间,3亿美元。这就需要对此工程整体有充分理智的认识,使整个研究工作建立在比较合理的基础之上,提高成功的概率,尽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的耗费。 涉及药学及生物学科、化学学科、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只有将这一系统工程中的各个环节统筹协调,合理安拍,才能使新药的研究和开发顺利进行,获得安全、有效、可控的药品,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药的创制也有过去的随机偶然发现,逐渐走向系统化,甚至可以通过药物分子设计(Molecular drug design)来简化和缩短药物开发过程。 第一节新药开发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the Approuch and Methods in Drug Research) ?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有重叠,但各有侧重。 ?研究阶段强调学术和技术意义。开发阶段则强调市场价值和经济意义。 ?新药的研究----新化学实体(NCE) ?新药的开发----药物 ?新药的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是发现新药,也就是要发现结构新颖的,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化学实体(NCE),这是一个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需要多学科的相互配合,其中包括药学、生物学科、化学学科和临床医学等学科。 化合物设计 药理,药效毒理, 药物代谢研究 化学,物理 等性质研究 定性,定量, 构效关系研究 生物,生物化学, 生物物理性质研究 生物评价 药物研究中中各研究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一药物发现的过程 新药的发现,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9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 9靶分子的优化 9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9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 ?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是新药研究的起始工作,影响靶分子确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用于治疗的疾病类型,临床要求,筛选方法和模型的建立。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许多与临床疾病有关的受体和酶被克隆和表达出来,更加方便了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靶点:受体(52%)、酶(22%)、离子通道(6%) 和核酸(3%)。已知靶点的数量约450个。 ?当导致疾病的病理过程中由某个环节或靶点被抑制或切断,即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靶点的选择是新药的起点。 但如何利用分子生物学来发现诸如酶和受体等新靶点,就显得十分重要。

新药开发概论

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在新药研究过程中,通过化合物活性筛选而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基础。 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亲和力:亲和力是指药物与靶标(组织、细胞、受体)的结合能力,亲和力的不同可以导致药物在体内选择性地分布,大都是特异性的,如碘对甲状腺组织有高度的亲和力。 HTS高通量筛选:指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试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结果数据,以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在同一时间检测数以千万的样品,并以得到的相应数据库支持运转的技术体系,它具有微量、快速、灵敏和准确等特点。 QSAR定量结构代谢关系:是研究药物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定量结构代谢关系研究是对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找出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量变规律,或得到构效关系的数学方程,为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ADME:即药物的体内过程,指机体对外药物的处置,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过程。 受体:指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生物大分子。药理学上的定义为能够与药物结合产生相互作用,发动细胞反应的大分子或大分子复合物。 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其定义是指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虚拟筛选(VS):也称计算机筛选,即在进行生物活性筛选之前,利用计算机上的分子对接软件模拟目标靶点与候选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两者之间的亲和力大小,以降低实际筛选化合物数目,同时提高先导化合物发现效率。 药物杂质:药物的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者影响药物的稳定性、疗效,甚至对人体的健康有害的物质。在药物的研究、生产、贮存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必须保持药物的纯度,降低药物的杂质,这样才能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代谢活化:化学物质本身无毒或毒性较低。但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后,形成的代

《新药研究概论》期末复习题

师学院《新药研究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一小题2分,共24分) 1.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2.疫苗(Vaccine)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的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活载体,感染因子等。 3.亚单位疫苗:是指将病原体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除去无效物质,提取其有效抗原部分制备的一类疫苗,经提取、纯化,通过化学合成,制成不同的亚单位疫苗。 4.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 5.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基因置于真核表达元件的控制下,构成重组表达质粒DNA或RNA,将其直接注入动物体,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系统合成抗原蛋白,从而诱导宿主产生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6.灭活疫苗:由完整的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即要使病原体充分死亡,丧失感染性或毒性,又要保留其免疫原性。 7.多价疫苗(polyvalent vaccine):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同一种微生物中的多个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8.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的基因导入原核或真核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分泌保护性抗原肽链,提取肽链加入佐剂制成。该类疫苗安全性好,副反应小(有害的反应原少),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但研发、生产成本高,免疫原性较差,需多次免疫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9.多联疫苗(mixed vaccine):利用不同的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获得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一针多防,可减少劳动力和动物应激。 10.单价疫苗(univalent vaccine):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同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个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11.同源疫苗:采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制备,应用于同类动物免疫接种的疫苗。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12.异源疫苗:采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如犬在接种麻疹疫苗后,能产生对犬瘟热的抵抗力。或采用同一种中一种型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13.临床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作用的量的规律的科学,也着重探讨药物、机体以及环境等因素对药效的影响。7.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14.药时曲线:是根据血中药物浓度与时间关系制成的曲线。它反映血药浓度的变迁情况及维持时间,用以判断药物的疗效及毒性。 15.血药浓度:plasma concentration.指药物吸收后在血浆中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

新药开发概论教案

新药开发概论教案 1.课程简介 《新药开发概论》分绪论、前期工作、工艺研究、质量研究、非药学研究概述和新药注册管理六章,概括地介绍了新药开发的基本技能、方法和规定。全书将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以中药为重点,突出共性,兼顾特点。本书可作为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使用教材名称:新药开发概论 主编:陈易彬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6-1 参考书目: 1.刘强. 新药研究思路与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01 2.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新药发现.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5 1.1教学目及任务 绪论主要介绍了新药开发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前期工作介绍了新药开发选题、信息收集与研究、研究方案与编制、新药开发论证与新药开发立项。工艺研究介绍了实验设计、实验技术、工艺试验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质量研究介绍了质量标准、药品标准物质和稳定性试验。非药学研究概述介绍了新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实验室评价和临床试验的一般要求。新药注册管理介绍了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试产、监测期管理、标准转正和技术转让的管理规定。 1.2学时分配 教材 课题授课周次授课课时课时累计章节 1 绪论 1 2 2 2 前期工作:选题 2 2 4 3 前期工作:信息 3 2 6 4 前期工作:方案、论证、立项 4 2 8 5 工艺研究:实验设计、技术概述 5 2 10

6 工艺研究:中药新药、生物制品 6 2 12 7 工艺研究:化学药品、新药成型7 2 14 8 质量研究:概述、质量标准8 2 16 9 质量研究:质量标准研究9 1 18 10 质量研究:药品标准物质、稳定性10 1 20 11 非药研究概述:新药有效性、安全性11 1 22 12 非药研究概述:新药临床实验12 1 24 13 新药注册管理:注册申请、注册分类13 2 26 14 新药注册管理:申报资料、临床审批14 1 28 15 新药注册管理:生产审批、监测、转正15 2 30 16 复习16 32 2.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2.1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药与新药的概论 第二节新药开发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新药开发的意义 第四节新药开发的管理 第五节新药开发成就简介 第六节新药开发概论课程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药与新药的概论 一、药 二、新药 第二节新药开发的基本过程 1.选题与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