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与恒功率变量泵
恒功率泵原理

恒功率泵原理恒功率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泵类设备,其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保持泵的功率恒定,从而在流量发生变化时保持能量的稳定输出。
恒功率泵是工业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各个行业,如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恒功率泵的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首先,了解恒功率泵的原理对于正确应用和维护该设备至关重要。
恒功率泵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来保持泵的功率恒定。
在流量增加时,电机降低转速以保持功率不变;在流量减小时,电机增加转速以维持功率稳定。
这种控制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泵的效率,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次,恒功率泵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化工行业,恒功率泵常用于输送各种液体原料和化学品,如酸碱溶液、溶剂等。
通过恒功率泵的控制系统,可以确保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流量和压力始终稳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石油行业,恒功率泵常用于原油采掘和输送过程中,保证油井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
另外,在食品和制药行业,恒功率泵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用于输送各种液态食品和药品,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产量的稳定。
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恒功率泵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一些制造商已经开始研发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的恒功率泵,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远程监控。
这些新型恒功率泵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一些研究机构还在探索恒功率泵与其他能源设备的整合,如太阳能、风能等,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能效比和环保性能。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恒功率泵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原理简单而重要,应用范围广泛且不断发展。
深入了解恒功率泵的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该设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对恒功率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
函授大专液压传动试题

液压传动(高起专)综合测试1一、名词解释1. 局部压力损失(5分)参考答案:局部压力损失: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接头、突然变化的截面以及阀口等处时,液体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急剧发生变化,产生漩涡并出现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造成的压力损失2.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5分)参考答案:当活塞靠近端盖时,增大液压缸回油阻力的装置3. 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5分)参考答案:在溢流阀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调定以后,阀口开启后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溢流量的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或启闭特性。
4. 液体的黏性(5分)参考答案:液体的粘性: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由于分子之间的内聚力而产生的一种阻碍液体分子间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
二、填空题1. 所谓基本回路,就是由有关的___液压元件___ 组成,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典型油路。
(2分)2. 液压泵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将机械能转换为___液压能___ ,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动力元件。
(2分)3. 直动型溢流阀可分为___锥阀式___ ,___ 球阀式___ ,___ 滑阀式___ 三种形式.(6分)4. 液压缸的五大组成部分___缸筒组件___ ,___ 活塞组件___ ,___ 密封装置___ ,___ 缓冲装置___ ,___ 排气装置___ .(10分)三、判断题1. 齿轮泵的吸油口制造比压油口大,是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2分)参考答案:正确2. 温度升高时流体的黏度减小;压力变大时流体的黏度变大(2分)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3. 油箱设计时,吸油管和回油管应该尽量靠近些(2分)参考答案:错误4. 三位五通阀有三个工作位置,五个通路(2分)参考答案:正确5. 如果不考虑液压缸的泄漏,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只决定于进入液压缸的流量参考答案:正确四、问答题1. 过滤器有哪几种类型?分别有什么特点?(8分)参考答案:①表面型过滤器:过滤精度与铜丝网层及网孔大小有关。
;压力损失小;构造简单,流通能力大,清洗方便,但过滤精度低。
恒压与恒功率柱塞泵区别

恒压与恒功率柱塞泵区别2009-06-11 21:58dancer77582008-05-03 09:40压力补偿变量泵和恒压泵有区别吗??如果有的话他们分别的原理是怎么样的,,有资料可以上传一下吗??,分别说明这两种泵最好了包括泵内部的结构图,,液压原理符号解释,以及变量特性曲线,恒压变量泵是在达到泵平身的设定压力后才开始变量,此时流量下降成陡线下降.这个比较好理解但是压力补偿是个什么意思,,,怎么个补偿法???我在也在论坛搜索了一下,感觉还是比较迷惑,所以特在此求助,希望大家可以帮帮忙,,,谢谢了!~!~sycscom2008-05-03 15:36我们通常说的恒压泵就是压力补偿变量泵啦,一回事!补充一下,严格说压力补偿泵范围更广,但通常说的压力补偿变量泵就是恒压泵新j2008-05-03 17:40压力补偿变量泵应是恒功率变量泵,与恒压变量是两种不同变量形式的泵,常见的YCY为恒功率泵,PCY为恒压变量,原理百度下吧。
dancer77582008-05-04 08:41谢谢两位的帮忙我又查了下,压力补偿泵的变量特性曲线和恒功率的变量泵相近我觉得这个PCY的恒压变量泵我觉得叫限压泵更合适一点,,呵呵..就象教材上的那个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sycscom2008-05-04 09:00三楼说的恒功率泵的确也属于压力补偿泵,但现在一般都没有压力补偿泵的这个叫法的,要么恒压泵,要么恒功率泵,或恒流量泵,等yuezhenju2008-05-04 10:18那柱塞泵和注射泵有人知道各自的原理图吗?谢谢恒源液压2008-05-11 08:25按教科书说法,压力补偿变量就是恒功率变量,这种油泵在到了设定压力后,随着压力的升高,流量会随之减少。
所以功率接近恒定。
闫波2008-05-11 11:19 就象我们在液压专业内通常所说的压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一样(它包括工作压力,二次压力,负载压力,超调压力等等),压力补偿似乎也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所有缘于压力的变化而产生的流量或其它参数变化的,都应该称为压力补偿.我认为,对于泵而言,所有以压力作为输入信号,自动通过变量机构使流量发生变化的,都应该属于压力补偿变量泵(如通常所讲的恒压泵,恒功率泵,负载敏感泵等等).当然,这样的定义不应该由我这样一个搞应用的人所下.正如6楼所讲:“按教科书说法,压力补偿变量就是恒功率变量”.我理解,派克所谓“带标准压力补偿器”的变量泵,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恒压变量泵.力士乐在变量泵的解释中,并没有哪些是或哪些不是“压力补偿”的说法.shenduowen172008-08-28 12:45根据PARKER给出的压力——流量曲线可知,当流量一旦调定,其流量随压力的变化有很少的变化。
恒功率恒压泵变量机构原理分析及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813.2014.06.009恒功率恒压泵变量机构原理分析及研究王中伟1,2,周圣人1,2(1.四川宜宾普什驱动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宜宾644000; 2.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摘要:该文以A11V-LRD 恒功率恒压泵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压力切断和恒功率两种控制方式工作时的协同关系,重点研究了其内部变量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依据原理分析所得的推理结果与测试台做试验得出的数据十分符合。
关键词:恒功率;变量泵;变量机构;工作原理中图分类号:TH13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13(2014)06-0032-03The Principle Analysis and Study of Pump Variable Mechanismwith Constant Power and Constant PressureWANG Zhong-w ei1,2,ZHOU Sheng-ren1,2(1.Sic hua n Yibin Pushdrive Co.,L td.,Yibin 644000,China; 2.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11V-LRD constant power and constant pressure pump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troduced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when the two control mode of cut -off pressure and constant power work together. Mainly studied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its internal variable institu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analysis, the inferenc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obtained by test bench.Key wo rds: constant power;variable pump;variable mechanism;working principle0 引言恒功率控制的目的是使泵的输出动力具有自动调节性质,保证原动机总是工作在恒功率输出的最佳工况,提高原动机效率。
力士乐A10VSO-DFLR变量泵的控制原理档

力士乐A10VSO-DFLR(恒压/流量/功率控制)变量泵的控制原理
我的问题已经提出好几天了.无人回帖.可能是我对问题的叙述不很清楚.最近几天我琢磨了一下,对于功率阀的调节原理,我先试着分析如下.是我个人的理解,请诸位指正.
功率阀相当于一个压力无级可调的(比例)溢流阀,它可无级地改变着进入流量调节器弹簧腔的压力P H.压力的无级可调是通过泵斜盘改变功率阀调压弹簧的压缩量X来实现的(泵斜盘带动拨杆改变功率阀套的位置,进而改变功率阀调压弹簧的压缩量X), 压缩量X与泵斜盘倾角β成反比.
在泵进入恒功率控制期间,流量调节器控制阀芯的位置也有3个.
压力P H作用在控制阀芯的右端(见图1),以形成一个对抗反力,与作用在控制阀芯左端的泵出口压力P P相平衡,使控制阀芯保持在中位(平衡位置),在此状态下,泵的斜盘倾角不变.
功率阀所决定的压力P H与泵压力P P应该是同比例变化(升降)的.并且P H的变化要比P P 的变化滞后一点时间.
当泵压升高时,P P先将控制阀芯向右推离中位(平衡被破坏),并进入泵变量缸的无杆腔使泵的斜盘倾角β变小(流量减小), 随着倾角β的变小,功率阀调压弹簧的压缩量X则变大,阀的开启压力P H随之升高,升高了的P H又将控制阀芯推回中位恢复平衡状态.如此循环下去,
控制阀芯连续的经历由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用一位网友的话讲,就是控制阀芯在“中位振荡”),便实现了恒功率控制.
当泵压降低时,则会出现相反的过程.
恒功率控制始于起点的调整压力,终于切断点的限位柱(即死档铁).
不知我分析的对不对,请各位点拨.。
力士乐A10VSO-DFLR变量泵的控制原理档上课讲义

力士乐A10V S O-D F L R 变量泵的控制原理档
力士乐A10VSO-DFLR(恒压/流量/功率控制)变量泵的控制原理
我的问题已经提出好几天了.无人回帖.可能是我对问题的叙述不很清楚.最近几天我琢磨了一下,对于功率阀的调节原理,我先试着分析如下.是我个人的理解,请诸位指正.
功率阀相当于一个压力无级可调的(比例)溢流阀,它可无级地改变着进入流量调节器弹簧腔的压力P H.压力的无级可调是通过泵斜盘改变功率阀调压弹簧的压缩量X来实现的(泵斜盘带动拨杆改变功率阀套的位置,进而改变功率阀调压弹簧的压缩量X), 压缩量X与泵斜盘倾角β成反比.
在泵进入恒功率控制期间,流量调节器控制阀芯的位置也有3个.
压力P H作用在控制阀芯的右端(见图1),以形成一个对抗反力,与作用在控制阀芯左端的泵出口压力P P相平衡,使控制阀芯保持在中位(平衡位置),在此状态下,泵的斜盘倾角不变.
功率阀所决定的压力P H与泵压力P P应该是同比例变化(升降)的.并且P H的变化要比P P的变化滞后一点时间.
当泵压升高时,P P先将控制阀芯向右推离中位(平衡被破坏),并进入泵变量缸的无杆腔使泵的斜盘倾角β变小(流量减小), 随着倾角β的变小,功率阀调压弹簧的压缩量X则变大,阀的开启压力P H随之升高,升高了的P H又将控制阀芯推回中位恢复平衡状态.如此循环下去,控制阀芯连续的经历由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用一位网友的话讲,就是控制阀芯在“中位振荡”),便实现了恒功率控制.
当泵压降低时,则会出现相反的过程.
恒功率控制始于起点的调整压力,终于切断点的限位柱(即死档铁).不知我分析的对不对,请各位点拨.。
浅谈变量泵选用

浅谈变量泵选用常见的变量柱塞泵有恒压变量泵、恒功率变量泵、负载敏感变量泵等。
对于要求压力接近或相同,流量变化较大的液压系统,如节流调速系统、泵保压系统、要求快速响应的中位常闭换向阀系统、蓄能器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和电液比例换向阀系统等,一般应采用恒压变量泵作为动力源,避免采用定量泵-溢流阀系统和旁路节流调速系统,以降低溢流或旁流流量损耗。
恒压变量泵的主要特征是:在系统压力达到泵的设定压力前为定量泵特性;达到设定压力时,泵的流量随负载需要自动调整;无负载时,泵的流量自动降至0,但其输出压力维持恒定。
国外中高压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广泛采用恒压变量泵。
对于负载缓慢增加、平均功率较小或接近最大压力的行程较小的液压系统,如大多数压机,一般应采用恒功率变量泵作为动力源,对平均速度影响不大,但可以大幅减小装机功率。
恒功率变量泵的主要特征是:在系统压力达到泵的变量压力前为定量泵特性;达到变量压力时,泵的流量随负载增加自动减小,但压力/流量乘积大致为常数。
变量转折压力和压力/流量乘积(功率)均可根据需要调整,是应用最广泛的变量泵之一。
对于功率较大、负载缓慢增加且有较长保压时间要求的系统,也可采用恒压恒功率变量泵。
对于要求分别具有不同压力、不同流量的多执行器系统,可采用双压、双流量恒压变量泵或负载敏感变量泵。
双压、双流量恒压变量泵的输出特性可调整为相当于2台不同压力、不同流量的恒压变量泵,利用泵上附设的电磁阀来转换工作状态,适合于双执行器系统。
负载敏感变量泵的输出特性为:在泵的额定压力和流量范围内,其实际输出压力和流量能同时随负载需要自动调整;无负载时,泵的流量自动降至0,且输出压力较低,适合于多执行器系统。
由于上述2种泵能同时降低压力和流量损耗,故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将获得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带指出,对于零流量时输出压力较高的各种恒压变量泵,不影响系统功能时最好仍设置卸载回路,因这类泵在高压零流量时的功率损耗和磨损均大于零压全流量时的功率损耗和磨损。
A10V恒功率带LS控制、压力切断油泵的恒功率调节

请假大家一个问题:以力士乐A10V泵为例,同时具有LS,PC和恒功率阀,我的问题是如何在试验台上调定恒功率阀的起调压力呢?恒功率阀的第二级弹簧需不需要调节?如何调节?游勇这个比较复杂。
A10V..DFLR的恒功率控制是用双弹簧来实现,一般在出厂时己调好,功率曲线不能改变。
所需工具较多:1. 手动溢流阀安装在油泵出口作负载;2. 流量计及压力表。
步骤如下:1. 把X口及P口连接;2. 手动溢流阀全开;3. 油泵起动;4. 手动溢流阀加压直至恒功率控制的起点压力;5. 调整泵体上的恒功率阀,直至流量计显示流量开始发生变化;6. 完成。
需要检测泵出口流量的变化来判断恒功率阀的调定压力是吧,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流量变化多少才能认定恒功率阀的压力已经调定到指定值了呢?谢谢补充一下第五步恒功率阀的调节方法。
1、将一级弹簧顺时针向里调节(感觉调到起调压力以上即可)。
2、将溢流阀调至起调压力向上一点。
3、回调一级弹簧至起调压力。
至此一级弹簧调节完毕(在此过程中流量应保持在最大流量)4、将溢流阀压力向上调节,取出不同的几组P、Q数据(P应大于起调压力)做出P-Q曲线,调节二级弹簧使其尽量接近恒功率曲线。
调节过程较为繁琐,出厂时基本已调节好,若非出现故障一般不要调节。
需要检测泵出口流量的变化来判断恒功率阀的调定压力是吧,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流量变化多少才能认定恒功率 ...当压力上升到一级弹簧控制的起调压力后流量才会发生变化的。
也就是说自下而上调节溢流阀当流量开始减小时的压力即为一级弹簧控制的起调压力!|补充一下第五步恒功率阀的调节方法。
1、将一级弹簧顺时针向里调节(感觉调到起调压力以上即可)。
2、将 ...通过观测流量的方式可以设定一级弹簧的调定值;那么对于二级弹簧的调节,如果在试验台上取几点的话,这样耗费的时间是不是会很长?如何根据测的几组PQ数据来调节二级弹簧呢?魏兄能不能在详细描述一下呢?谢谢lcg750 发表于 2012-8-4 11:20通过观测流量的方式可以设定一级弹簧的调定值;那么对于二级弹簧的调节,如果在试验台上取几点的话,这 ...您选用泵的说明书上应该有该泵的P-Q曲线(如若没有可以根据起调压力及最大排量自己绘制),选用一个点(起调点之后的)调节就可以,调定后另外再选择一个远一点的点验证一下,偏差不要太大就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压阀
晋梁由封 配抽盘缸体| 柱塞
/刻度盘 变量活塞
娈童竟作 下法兰
传刼轴 法兰盘 泵体 泵壳 回程盘
-
变童先
PCT
恒压变量
动轴中心线转动,通过中心弹簧将柱滑组件中的滑靴压在变量头(或斜盘)上。
这样,柱塞 随着缸体的旋转而作往复运动,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
这种变量型式的泵, 输出压力小于调定恒压力时,全排量输出压力油, 即定量输出,在
输出油液的压力达到调定压力时,就自动地调节泵流量,以保证恒压力,满足系统的要求。
泵的输出恒压值,根据需要,在调压范围内可以无级调定,泵的结构见图
6,该结构将输出
的压力油同时通至变量活塞下腔和和恒压阀的控制油入口,当输出压力小于调定恒压力时, 作用在恒压阀芯上的油压推力小于调定弹簧力,
恒压阀处于开启状态, 压力油进入变量活塞
上腔,变量活塞压在最低位置, 泵全排量输出压力油;当泵在调定恒压力工作时, 作用在恒 压阀芯上的油压推力等于调定弹簧力,
恒压阀的进排油口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使变量活塞上
下腔的油压推力相等,变量活塞平衡在某一位置工作,若液压阻尼(负载)加大,油压瞬时 升高,恒压阀排油口开大、进油口关小,
变量活塞上腔比较下腔压力降低、
变量活塞向上移
动,泵的流量减小,直至压力下降到调定恒压力,这时变量活塞在新的平衡位置工作。
反之,
若液压阻尼(负载)减小,油压瞬时下降,恒压阀进油口开大,排油口关小,变量活塞上腔 比较下腔油压升高,变量活塞向下移动,泵的流量增大,直至压力上升至调定恒压力。
液压原理符号
10Q
50
10
调压范围
P (MP 弟 3175~云$
主体部分(参见结构剖)由传动轴带动缸体旋转, 使均匀分布在缸体上的七个柱塞绕传
YCY14-1B :斜盘式压力补偿变量(恒功率)柱塞泵 /马达
结构剖视
YCY14-1B :斜盘式压力补偿变量柱塞泵 /马达
法兰盘
传动轴 n
儆艮活塞
h
1
〜刻度盘 变量活塞
h
下法兰
d
.弹簧套 内弹賛
卯弹賓
g
上4兰
卜、封师
V 限位s 钉
回程盘喪量头
就翩母
II 1
\
口
工作原理
变量倚性曲线 櫃压原理符号
5 8
12
主体部分(参见结构剖)由传动轴带动缸体旋转, 使均匀分布在缸体上的七个柱塞绕
传动轴中心线转动,通过中心弹簧将柱滑组件中的滑靴压在变量头(或斜盘)上。
这样,柱 塞随着缸体的旋转而作往复运动,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
压力补偿变量泵的出口流量随出口压力的大小近似地在一定范围内按恒功率曲线变化。
当来自主体部分的高压油通过通道
⑻、(b )、(c )进入变量壳体下腔(d )后,油液经通道(e )
分别进入通道(f )和(h ),当弹簧的作用力大于由油道(f )进入伺服活塞下端环形面积上 的液压推力时,则油液经(h )到上腔(g ),推动变量活塞向下运动,使泵的流量增加。
当 作用于伺服活塞下端环形面积上的液压推力大于弹簧的作用力时,
则伺服活塞向上运动,堵
塞通道(h ),使(g )腔的油通过(i )腔而卸压,此时,变量活塞上移,变量头偏角减小, 使泵的流量减小。
调节流量特性时,可先将限位螺钉拧至上端,根据所需的流量和压力变化范围, 调节弹
簧套,使其流量开始发生变化时的初始压力符合要求,
然后将限位螺钉拧至终级压力时的流
100
0(%)
40
25
15
YCY
压力补偿
31.5
量不再发生变化,其中间的流量与压力变化关系由泵的本身设计所决定。
BCY14-1B :斜盘式电液比例控制变量柱塞泵/马达结构剖视
BCY14-1B :斜盘式电液比例控制变量柱塞泵/马达匕例电殍
变量活塞变量壳体下隆兰
柱塞]滑靴刻度盘
传动迪袪兰盘泵悔泵盍
工作原理
变量特性曲
线
液压原理符
号
主体部分(参见结构剖)由传动轴带动缸体旋转,使均匀分布在缸体上的七个柱塞绕传动轴中心线转动,通过中心弹簧将柱滑组件中的滑靴压在变量头(或斜盘)上。
这样,柱塞随着缸体的旋转而作往复运动,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
BCY14-1B 型电液比例控制变量泵,是利利用流量一一位移一一力反馈”的原理设计
的,是CY14-1B 型轴向柱塞泵中一种新的变量型式,是靠外控油压来控制变量机构,并利用输入比例电磁
铁的电流大小来改变泵的流量,输入电流与泵的流量成比例关系。
该泵控制灵活、动作灵敏、重复精度高、稳定性好,能方便地实现液压系统的遥控、自控、无级调速、跟踪反馈同步和计算机控制,适用于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电液比例控制变量泵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当比例电磁铁1输入电流为零时,先导
阀芯3在反馈弹簧6的作用下被推到上端,此时外控油进入变量活塞7的上下两腔,由于
上腔面积A'大于下腔面积A,变量活塞被推向最下位置,变量头8的偏角为零,泵的排量
也为零。
当输入电流增大时,先导阀芯3在电磁力的推动下向下移动,从而使先导阀的上
阀口打开,变量活塞7上腔通过控制边与回油腔接通,上腔压力降低,变量活塞向上移动,变量头偏角增大,泵的排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变量活塞的移动又通过压缩反馈弹簧作用在先导阀芯上,将先导阀芯推到平衡位置,变量活塞即维持在某一确定的平衡位置上,泵的排量
也维持在某一定值。
反之,当输入电流减小时,先导阀芯在反馈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通向回油腔的阀口减小,进入上腔的阀口增大,由此上腔压力Pc'增大,变量活塞向下移动,直至电磁力等于反馈弹簧力时,先导阀芯又回到平衡位置,使Pc' • A = Pc变量活塞又
在一个新的位置上平衡。
当输入电流不变时,若由于负载或其它原因引起变量活塞上移或下降时,则变量活塞的该位
移变化量,通过反馈弹簧作用在先导阀芯上,改变先导阀的开口,使变量活塞的上腔压力升
或降低,以抵抗负载力的变化,最终使变量活塞回到与输入电流相对应的位置上,即保持排
量不变。
扰。
BCY14-1B 变量泵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滞环H1<5% ,重复精度HR<3%,非线性度
HLI<5%, 分辨率H A 1<2%,频响f-3dB > 1.5MHz(160 、250BCY 泵),
f- 3dB > 3MHz(25、63BCY 泵)。
BCY14-1B 泵的外控油压力与泵的工作压力有关,在额定工况下,一般所需外控压力推荐按下表。
若使用的工作压力较低,外控油压力也可相应降低。
对于外控油供油量,若用户要求泵流量在Qmax0所需的时间为t秒,则推荐外控
由于实际工况往往并不要求流量在之间变化,而是在某一选定的流量下左右变化,因此实际所需外控泵流量可大大减小。
BCY14-1B 泵的起始电流(死区)的大小,一般调节在150~250mA ,最大控制电流
一般为650~800mA 。
BCY电液比例泵的进出油口方向,与其它变量形式泵的进出油口方向正好相反,即从轴端看,顺时针旋转(正转泵)时进油口在右侧,出油口在左侧。
为了便于本厂出厂试验时的调试,最好请用户设计时选用反转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