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认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增强政治认同

论政治认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增强政治认同
论政治认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增强政治认同

论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及增强政治认同的途径

【摘要】: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权力运作方式产生的一种肯定、接纳、赞同的情感体验。它反映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体现着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利益诉求。建立高度的政治认同,既是执政党维持其执政合法性,实现政治稳定、政治和谐的关键,也是增强公民政治忠诚感、归属感,提升公民政治素质、坚定公民政治信仰的需要。

关键词:政治认同;政治合法性;政治稳定;途径

一、政治认同的重要性

何谓政治认同?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在《政治学》一书中,在对城邦政治的合法性进行分析时指出:“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进而他又指出:“一条适用于一切政体的公理,一邦之内,愿意维持其政体的部分必须强于反对这一政体的部分。”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还是“愿意维持其政”,都是在表明人们对政治的一种认同状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指出: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由此可知,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归属感,既表现为对由政府、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方式等所构成的政治系统及其政治统治状态的信任、理解、赞同和支持,也表现为对为政治系统奠基的政治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的信念和信仰。简言之,政治认同就是人们对政府或政权及其意识形态体系的信任或信仰。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现象,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获得合法性的基础,也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基础。

(一)、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获得合法性的基础

政治合法性问题,是任何政权都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竭力加以证明和维护的重要问题。所谓政治合法性,就是指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简单而言,就是政府实施统治在多大程度上被公民视为合理的和符合道义的,当大多数民众认为政府实施统治是正当的,也就是政府具有合法性的时候,民众对政府的统治会自觉加以服从。对统治者而言,合法性意味着“统治的权利”,即权威性;对被统治者而言,合法性则意味着自愿接受统治者的统治与治理,即自愿性。两者归结到一起,政治合法性都指向被统治者的政治认同。因而,政治系统要获得政治合法性,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获得民众的政治认同。

(二)、政治认同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

政治认同是把社会成员组织在一起的重要凝聚力量,政治稳定是每一个政治体系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这种意愿即政治认同。政治统治应该符合民意,而民意实质上就是公民的一种政治认同情感。政治统治除了需要制度、法律等,同时还必须获得公民广泛的心理和情感的支持。“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说明了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政治认同对政治稳定能起到深度支持作用。

1、政治认同的程度与政治稳定呈正相关的关系。

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种:认同、疏离和对抗。从政治认同的程度或状态分析,政治认同分为认同与不认同。如果再细致的区分,它又分为高度认同、基本认同、虚假认同、低度认同、不认同等形式。对于政治共同体来说,政治认同的程度与范围关系到政治系统的持续与社会秩序的稳定,高度的认同可以使政治共同体的规则在公民群体间受到真正意义上的遵守,使之在面对利益分化与资源整合的现实条件下,宽容对待差异,共同体验和谐。高度认同是公民对政治统治的热情而又广泛的支持,但是在人类政治生活中,高度认同一般是不容易达到的,也是比较罕见的。在政治生活中,期待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全体一致,任何时候都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基本认同就成了政治认同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认同形式。虚假认同或危机性认同是公民对政治认同度比较低的一种状态,其中政治冷漠是危机性认同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政治冷漠是指对政治参与的疏远和逃避,是一种消极的政治情感。政治不认同即政治系统的成员对该政治系统根本不支持的问题。政治认同度高低是政治稳定的感应器和风向标,政治认同度对政治发展具有一种评价预警功能。人们对政治系统看法,是政治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中,看法或政治感情的状态,也许是对其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最重要的测试。

2、政治认同内容制约着政治稳定发展走向

政治认同虽可以促进政治稳定,但不是无条件的,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政治认同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还有质的区分。政治认同的内容可分为健康或不健康的内容,所谓健康的内容是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内容,公民认同健康的内容属于理性认同。所谓不健康的内容是不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内容,而公民认同不健康的内容则属于盲目认同或盲从。另外,政治认同主体本身也有一个数量问题,政治认同的类型可分为少数人的认同与多数人的认同,多数人的认同一般被称为民意。但是,被称为民意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也可能出现托克威尔所说的“多数人的暴政”。例如,二战时期的法西斯政府就是符合了当时所谓的“民意”,在大多数公众高度政治认同情况下而“合

法”上台的。“政府只建立在民意之上;这个原则既应用于最自由和最得民心的政府,也应用于最专制和最渎武的政府。”因此,我们对待政治认同问题要进行深入地思考,不仅要看到政治认同的量,而且还要看到其质的内容。

3、政治认同形式决定着政治稳定的质量

政治稳定有静态与动态、刚性与柔性之分,而动态与柔性的政治稳定才是高质量的政治稳定。从政治认同产生形式分析,政治认同可分为消极认同与积极认同。

消极认同是在制度和权力等外力强制作用下产生的,消极认同即服从,而服从是在外在力量的作用下发生的,是在不可抗拒力的作用下出现的,它是一种不情愿的或不自觉的顺从,而顺从可能是个人或整个群体纯粹出自机会主义的结果,是一种虚情假意的奉承,也可能出自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言听计从,也可能由于个人的软弱和束手无策,不可避免地加以忍受的结果。消极认同作用下的政治稳定是表面层次的,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政权崩溃等剧烈的社会不稳定的出现,这是因为政治认同具有潜隐性。政治认同作为一种政治情感,它往往埋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有时候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可能危机四伏。政治认同有时还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政治认同有虚假认同等多种形式,人们从外观也很难察觉或捕捉到,只有透过各种各样纷杂的表象才有可能发现公众内心的那份政治情感。积极认同是发自人内心而自觉产生的,它是作为主体的人做出的决定和选择,是基于自身的主动意志而产生的认同,积极认同即自觉认同。积极认同也大多属于理性认同、心理认同,积极认同的对象则是权威。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衡量政治运行状态好坏的重要工具,公民的政治认同本身就是一把标尺,在不同时代去衡量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发展状况。如果社会结构发展变化了,公民政治认同的内容与方式等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二、增强政治认同的途径

增强政治认同,既是执政党维持其执政合法性,实现政治稳定、政治和谐的关键,也是增强公民政治忠诚感、归属感,提升公民政治素质、坚定公民政治信仰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

(一)、加强经济建设:构筑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因而,经济的发展对政治认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源泉。邓小平对此明确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

产力发展”。

1、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众政治认同度普遍提高。但是我们仍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不能以此为借口来反对公有制为主体、鼓吹私有化,否则将使社会的性质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危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2)、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症结,推进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要推动政府角色的调整和转变。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要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使政府职能从“划桨”向“掌舵”、从“全能”向“有限”转变,从而使市场经济逐步完成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的转变。

2、必须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要破除官员考核标准的“唯GDP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方面存在着“唯GDP主义”的倾向,导致了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重复盲目建设、资源严重浪费、收入分配失衡、发展难以持续等种种不良后果。因而,要破除官员考核标准的“唯GDP主义”,确立能够提高民众幸福感和政治认同的官员考核新标准。

(2)、要重视技术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3)、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强民主建设:构筑政治认同的政治保障

实现充分的民主政治,既是民众政治认同的现实体现,同时也是民众政治认同的政治保障。因而,在政治方面,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政治参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通过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式消除各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以构筑民众政治认同的政治保障。

在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一次把国家的一切权力交由人民掌握,

从制度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但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政治体制还不完善,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腐败问题还严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政治体制,进一步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1、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时俱进地拓展人民当家作主的渠道,扩大民众政治参与,实现我国民众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法制化。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必须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但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的规范与约束,民众的政治参与最终可能会落空。

2、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因而,消除腐败的土壤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构筑政治认同的理念基础

当代中国,构筑民众的政治认同,除了需要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外,还离不开一定的思想理念基础,而这需要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般认为,意识形态是政治合法性或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和来源。统治阶级要维持统治,必须加大传播主导政治思想,灌输主导政治价值观念的力度,实现与社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信仰体系的大众化,深化民众对政治统治、社会制度、政治秩序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构建起政治认同的理念基础。

在当前条件下,为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必须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制度,如法规保证制度、领导与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财政支持制度、传媒宣传制度、考核评估制度等。马克思主义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都是来自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最终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加强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教育。一方面,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要通过加强群众史观的教育,使领导干部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正确的群众观与权力观;另一方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要通过加强群众史观的教育,树立历史主体观念,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理念。

(四)、加强社会建设:营造政治认同的良好社会环境

当代中国,构筑民众的政治认同,还需要通过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营造民众政治认同的良好社会环境。“民生”即“人民的生计”。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政府应该履行的最基本责任。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涉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到民众的政治认同。

1、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1)、在初次分配中不断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例,落实最低工资制,真正做到劳有所得,劳有应得。

(2)、在二次分配中提高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劳动者比重,逐

步形成向中低收入劳动者群体倾斜的分配机制。政府应通过运用财税金融杠杆和国有资源,调节初次分配差距过大的现象;通过减免和调整税费让利于民,并促使企业形成提高劳动者报酬的税收激励机制;推进和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进一步优化个人所得税制设计,通过转变税制模式、完善税制要素、调整征管方式等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抑制高收入过快增长、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和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从而有效调节收入分配。

(3)、要坚决扼制垄断行业的垄断性收入过高过快增长的现象。政府要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拓宽社保投资渠道,增加包括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在内的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数,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2)、对就业困难人员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特殊和适度的救济和补偿,使劳动者在就业、失业、养老状态下,以及患病、工伤、生育等特殊情况下,都得到社会保障。

(3)、加强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建设,推进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信息化。

3、要针对当前不同就业困难群体采取不同积极政策。

(1)、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安排。政府要通过继续加大从基层选拔公务员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险的接续办法、简化毕业生的就业程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切实解决像薪酬待遇、社会保险、户口档案、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强化服务培训,创造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

(2)、要统筹做好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帮扶措施,尤其是要畅通劳动者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主体之间、不同层级之间自由流动的职业通道。

(3)、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等,解决民众所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书目

[1][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 要性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企业发展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的两种表现方式,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下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推进企业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从过去单纯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到目前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的两种表现方式,同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我们必须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态势和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企业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解决人们的政治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是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手段。其基本特点有:一是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和阶级性。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为实现党的革命目标奋斗。二是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坚持一切为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启发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理论性概念是借鉴时代发展的先进观念,结合企业实际产生的新理念,在长期工作中所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一种价值取向。企业文化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主要内容有:精神文化(包括组织目标、精神文明建设、企业形象等);制度文化(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理念、规章制度等);物质文化(包括企业建筑物、设备、荣誉牌匾等)。企业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广大员工共同努力,不断地提高员工文化素质,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和发展企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阿伦特论革命与政治自由

阿伦特引用的丹麦女作家凯伦. 布里森(Karen Blixen,笔名Isak Dinesen) 的话说“你如果能把苦难放进一个故事中,叙述出来,你就可以承受任何苦难。”[注1]在布里森那里,阿伦特看到了“说故事”和“意义”的特殊关系,“说故事揭示意义,但无须犯错误去限定意义。”布里森关于说故事的想法中包含着一种“哲理”,那就是,“如果谁的生活故事无法叙述,那么他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因此,“象讲述故事一样去生活,把生活中的行为当作是为了实现生命的故事,”这本身就可以成为生命意义的所在。有了这个意义,人生的“成功”和“失败”也就不再重要了。 “说故事”和“意义”的特殊联系也包含在阿伦特对革命的理解之中。阿伦特把革命理解为一种揭示某种特定意义的“故事”,作为历史叙事的革命,它的意义必须,也只能在它充满偶然性的展开中去形成。1963年,阿伦特的《论革命》一书出版后,雅士伯在同年5月16日给阿伦特的信中写道,他在书中看到了阿伦特的“悲剧想象力”,“说到底,那是你的悲剧想象力,它使你没有绝望,它是一种人类悲剧的想象力。”这种人类悲剧的想象力包含了“对政治自由的洞见和热爱人类尊严的勇气。”[注2] 早在《论革命》之前,阿伦特在《极权帝国主义》(1958)一文中就已经对反抗极权的匈亚利1956年革命提出了这样的悲剧解释。匈亚利革命是一个“真正的事件,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因为“就在它上演这出悲剧时它的伟大已经不可动摇。”阿伦特把匈亚利革命称作为“一场苍凉而崇高的悲剧,”不仅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自由希望所受到的悲壮挫败,而且因为自由的失败,反倒使自由成为“照亮”黑暗的光芒。[注3]阿伦特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条件》中再一次以悲剧的想象力去看待匈亚利革命,她写道,“匈亚利革命让全世界看到,尽管它失败了,尽管它看上去结果惨烈,但它的政治热忱并没有死亡。只要匈亚利悲剧让世人看到这一点,就算它一无所成,它的牺牲就没有白费。”[注4] 在“革命”中,阿伦特看到的最重大的意义就是,雅士伯指出的“政治自由”。 以悲剧的眼光看待和思考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这成为阿伦特论革命,乃至她整个政治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悲剧意识帮助阿伦特对革命的复杂性,对革命的希望和失败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成为她政治理论思考

认同与承认

认同与承认 集群且多元,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西方学者关于这一议题的学术性争论,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总括起来看,普遍主义的基本理论预设在于公民身份不可争辩的唯一性,并据此主张消解公民的民族身份;而文化多元主义虽然部分地反对普遍主义,但强调公民身份的最高地位并将民族身份置于次要的位置然而普遍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多民族国家中的公民身份和民族身份其实是一体的两面,而不是处在连续统的不同位阶上的两个不同身份。在多元社会中,多元政治的存在本身就势必要求建立一个能够包容多元的制度架构和法律规范,而在这样一个具有利益表达功能的包容性架构下,民族群体显然应该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而不是被剥离掉政治属性的文化集团。本文从相关争论的整理与综述入手,分析了整合多民族社会的不同方案。 关键词:认同承认政治多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

集群且多元,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如何组织和维系这个集群且多元的社会,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一直试图通过公民身份的制度安排将社会成员从集群化状态打碎到原子化的境地,继而通过国族建构实现民族国家的构建。在这种普世性或普遍主义政治的治下,民族国家普遍地通过破坏少数民族身上先前就存在的那种独特的民族观念而谋求建立共同的民族观念,全体的人民断绝过去所有的一切地域、语言、宗教与社会的认同,而能以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缔造一新的民族。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和由此而来的争论实际上可以被视为一个关于集群化还是原子化的争议,而围绕承认政治展开的讨论则将这种争议在更深入的层面还原到集群化的面向上来。在这方面,东西方都经历了一个思考、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而追寻、解读这样一个思想和历史的过程,对于理解当下的中国民族问题及其处理的路径,都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

政治自由的本质_功能及实现

【政治哲学与政治价值(笔谈)】 政治自由的本质、功能及实现Ξ 赵 玲 〔摘要〕 政治自由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作为自由在政治生活领域的现实表现,政治自由是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利。政治自由对现实政治生活具有强烈的批判功能和价值引导功能,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自由的实现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性工程。 〔关键词〕 政治自由 本质 功能 民主 法治 〔中图分类号〕B82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539(2008)0120040202 一、政治自由的本质 在人类追求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孟德斯鸠是第一个明确使用“政治自由”概念的思想家,他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政治自由的本质,“政治自由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1],这点明了政治自由是在法律限度内的自由。这一规定后来被资产阶级学者沿用,并被马克思肯定:“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2]政治自由应以法律为内在依据,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离开了法律,政治自由就会变为任性。当然,法律只是在“必须”的、“他律”的层面上约束主体,而政治自由作为主体的政治价值诉求,不应当仅仅是被动的、他律的,而应渗透主体的自觉,体现人的自主性要求。 自由的实质是自主,没有自主自由便失去动力与活力。政治自由是主体对政治生活的自主状态,是主体对自己政治生活的自我做主,其目标在于打碎禁锢人身自由的各种枷锁而实现自我治理。“政治自由就是人民处理全民的、国家的事务的自由。”[3]政治在本质上不应是靠少数精英政治智慧维系的曲高和寡之物,而应当是人民的事务。人民应当通过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使自己真正成为主人。积极而有效的政治参与活动既可以防止专制与集权,又能够维护个人的其他权利。那么,政治自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马克思曾将公民的政治自由归纳为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结社和集会的自由、普选的自由和平等的公民权等等。20世纪初,列宁也深刻地认识到工人阶级对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性,他将政治自由规定为集会、言论、结社、出版、罢工等内容。 综上所述,政治自由是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参与、影响、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实现选举和被选举、言论、结社、集会、宗教信仰等诸项自由,实现自我治理与自我发展的政治权利。 二、政治自由的政治功能 自由具有主动性、超越性特征,它要通过一系列自我批判的辩证否定过程扬弃自我,使之成为现实。所以,政治自由既体现了公民对民主权利的诉求,也蕴涵着公民对自己政治生活的能动安排。这种安排既是对旧的政治生活范式的批判,也是对更好的、更进步的生活范式的企盼与能动追求。 政治自由与民主具有内在一致性。历史经验表明:政治自由是民主得以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民主必然要以对公民自由的保障为目的,以政治自由为内容。抛弃政治自由的民主就会沦为形式的民主,最终会走向个人独裁或多数人的暴政。政治自由衡量、评判、捍卫着民主。它赋予民主以独立、自治精神的主体。这种主体既对公共生活事务有着强烈的参与精神,又对个体独立性、私人生活领域有着清醒的认知。只有这样的主体才能积极开展政治活动,造就具有文明气息的政治生活状态;才能清晰地界定公权力的阈限,使之免于滥用。同时,政治自由肯定了公民的平等地位、主人地位及行使政治权利的资格,这就使其能够自由地发表看法、平等交流、交换意见,这既是民主的标志与原则,更是民主健康成长的路径。此外,民主的实质是人民主权,这就肯定了人民对政治权力享有监督与制衡的权利,这种权利既是民主的条件,也是政治自由的内容。列宁就曾建议道:“应该有更多种多样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和方法,来杜绝毒害苏维埃政权的一切可能性。”[4]没有监督的自由,权力就会异化,政治自由就会丧失。 04 Ξ本文是王岩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自由的意义

自由的意义 自由是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曾经给出了他们的看法。各种不同的看法,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立场以及思维方式的产物,就是到现在,关于自由,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多少年过去了,尽管自由的释义没有形成定论,但是关于自由的讨论,不断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 什么是自由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而认识自由、追求自由,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体制下,人们对于自由的理解是有所差异的。比如,卢梭认为,自由即在于意志上没有任何束缚,自由不仅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志,也在于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黑格尔认为,自由是根据对必然的认识而行动,是理性存在与感性存在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康德认为,体现人的尊严就是人的自由;马克思认为,自由不在于随心所欲,而在于自由的必然性,自由就是认识必然。 但是,对于自由的理解的差异不管有多么大,我们都可以说,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而且,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无论如何探讨自由,我们都不能忽视人这个主体,尤其是人的思想的自由。我大致浏览了一下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法学家约翰·密尔的著作《论自由》,这本书被认为是自由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被评价为“对个人自由最动人心弦、最强有力的辩护”。在《论自由》中,约翰?密尔专门用一个章节来讨论了思想自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可以说,所谓“自由”,就是我们思想的产物,是人类在经历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后逐渐积累下来的。对于没有思想的人,他无法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或者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说,他不能认识必然,那么不管是约束还是自由,对于他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平常所讨论的自由,大多是表现在一个人的实际行为上的。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行为毕竟是由一个人的思想所控制和决定的,再复杂的行为与实践,都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所以,思想的自由是十分重要的。 思想的自由有一个很重要特点,那就是每个人思想自由的权利,是任何人都无法限制甚至剥夺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比如我们在面对某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理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尽管这条定理被很多人所接受,但是不同的想法依然会存在,不管是对还是错。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让那些反对的人都去支持这个定理,但这只是发生在行为层面上的支持,在思想层面上,他依旧可以去怀疑这个定理。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尤其是在科学的发展上。比如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演变中,在当时,所谓的权威们可以限制不同声音的传播,甚至去迫害有不同看法的人,但他们根本不可能去剥夺反对者思想的自由,因为反对者仍然可以怀疑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者举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有个人因为某件事犯了罪,我们可以根据法律给他加上相应的罪名,把他关进监狱里,让他身体活动的范围受到限制,表面上看起来“他没有了自由”,但就算是在监狱里,他依旧可以思想,可以有各种好的或者坏的想法,而且没有人可以不让他去思想,除非他被判了死刑,结束了生命。 相应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觉得,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浅析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政治认同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149658.html, 浅析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政治认同的培养 作者:胡姝旸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106期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政治认同,就是要认同中国现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首先要坚定教师自身的政治认同,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并重视学生个体的需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它的目标是培养有立场、有理想,有思想、有理智,有自尊、守规则,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纯粹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个体在面对当前、以至未来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特别是困难和挑战情况下,能在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意志品格。学科素养必须经历“特定学习方式”后才能形成,其中的政治认同,指的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包括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等多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决定国家、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从而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其他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 学生基于自身的阅历和认知,在政治认同方面尽管比成年人会少了某些偏见和固执,但也因此多了迷茫和困惑。政治课教师如何依托思想政治课教学这一阵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呢?笔者认为应抓好如下方面: 首先,政治教师应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政治教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承担者。长期以来,政治教师扮演的角色颇为尴尬,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材的、社会现实的、高考指挥棒的。但其中自身的原因也不容推脱。 当前,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历史的经验表明,转型社会往往经历急剧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正经历调整和转变,社会问题丛生,极易引发人们的不满情绪。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即将踏进的社会既有新鲜感、也难免有困惑、担忧,抑或还有抵触和反感,极易演变为对社会的不满、对国家的不满。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成就,以自身的政治认同去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升学生对国家政治体系的认同程度。比如,在讲《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政治制度,必然会讲到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也必然会谈到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谈到当前社会存在的阴暗面。政治教师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宣讲,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分

对照政治纪律品德作用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照政治纪律品德作用四个方面存在的 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站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对照政治纪律品德作用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欢迎大家阅读! 【对照政治纪律品德作用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1】按照”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对照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查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市委若干规定、县委十二条规定精神的情况,“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自中央八项规定、省九条规定、市若干规定、县委十二条出台以来,乡党委迅速组织乡村干部,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并部署安排学习教育活动,发挥了全乡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尤其是精简文件简报、简化会议会风、控制公务接待方面下苦功夫、真功夫,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没有发、没有开,可合并的坚持合并,公务接待严格标准,严控经费支出,腾出了更多的时间用于推动工作落实,较好的转变了乡村两级工作作风。但对照”两学

一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在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市委若干规定、县委十二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 1、党的政治纪律方面。一是工作不够深入。工作中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仍然存在,工作实效没有深入挖掘,工作的受益面没有最大化。年初定指标,月初下任务,当中缺乏常态化管理、跟踪督查,工作效果往往不佳。二是纪律执行不严。面对党的政治纪律,认识不深,执行不严。在”两学一做”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欠缺,不敢讲真话,怕动真碰硬,流行做“老好人”。在工作纪律中,一些同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自由散漫。在作风建设中,对散漫主义行为,对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有损班子团结的言行,批评教育不够、严肃纠正不力。三是服务意识不强。缺乏担当、不敢负责、求稳怕乱、不接地气、疏远群众、回避矛盾、心浮气躁等“慵、懒、散、浮”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四是党风廉政建设有待提高。 2、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市委若干规定、县委十二条规定方面。一是观念认识不够。存在等观望的心态,认为是一阵风,又是形式主义,思想观念没有发生转变,思想意识不足,干部作风问题一度严重存在,上班时间玩电脑和手机、不分时间场合打牌、超标公务接待等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整治落实不够。在执行上级规定上尽管积极组织落

解读政治认同概念

政治认同概念解读 摘要:政治认同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古今中外政治思想家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更是当代政治学理论研究和政治发展方面的重要课题。因此,政治认同的 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中外学者提出的政治认同概念加以介 绍、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界定政治认同概念应有的视角,并对 政治认同的概念做出了界定。 关键词:政治认同视角界定 人类社会对政治认同这一命题的关注,可以说自政治这一社会现象产生之初,或者说政治学创立之时就已经开始了。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在《政治学》一书中,在对城邦政治的合法性进行分析时指出:“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进而他又指出:“一条适用于一切政体的公理,一邦之内,愿意维持其政体的部分必须强于反对这一政体的部分。”①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还是“愿意维持其政”,都是在表明人们对政治的一种认同状态。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也曾提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其民矣。”②孟子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亘古不变的政治发展定律,所揭示的就是政治认同对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作用。 到了近现代,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类政治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文化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各国的政治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政治认同的功能 日益突显,以及政治心理学、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政治认同问题更加受到政治学者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政治认同呢? 这是当代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当代政治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也对政治认同的概念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做出了界定。 一、国内外关于政治认同概念的主要观点 一般认为,政治认同的概念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特﹒A﹒罗森堡姆最早提出的。罗森堡姆在1976年出版的《政治文化》一书中指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 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③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体系、过程和政策》中把政治认同归于政治文化范畴之中,他认为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政治情感,并提出了政治认同意识和政治认同感等问题。 我国学者对政治认同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大致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关于政 治认同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马振清先生在《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一书中认为:“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是政治认同。”

论政治认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增强政治认同

论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及增强政治认同的途径 【摘要】: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权力运作方式产生的一种肯定、接纳、赞同的情感体验。它反映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体现着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利益诉求。建立高度的政治认同,既是执政党维持其执政合法性,实现政治稳定、政治和谐的关键,也是增强公民政治忠诚感、归属感,提升公民政治素质、坚定公民政治信仰的需要。 关键词:政治认同;政治合法性;政治稳定;途径 一、政治认同的重要性 何谓政治认同?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在《政治学》一书中,在对城邦政治的合法性进行分析时指出:“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进而他又指出:“一条适用于一切政体的公理,一邦之内,愿意维持其政体的部分必须强于反对这一政体的部分。”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还是“愿意维持其政”,都是在表明人们对政治的一种认同状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指出: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由此可知,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归属感,既表现为对由政府、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方式等所构成的政治系统及其政治统治状态的信任、理解、赞同和支持,也表现为对为政治系统奠基的政治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的信念和信仰。简言之,政治认同就是人们对政府或政权及其意识形态体系的信任或信仰。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现象,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获得合法性的基础,也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基础。 (一)、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获得合法性的基础 政治合法性问题,是任何政权都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竭力加以证明和维护的重要问题。所谓政治合法性,就是指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简单而言,就是政府实施统治在多大程度上被公民视为合理的和符合道义的,当大多数民众认为政府实施统治是正当的,也就是政府具有合法性的时候,民众对政府的统治会自觉加以服从。对统治者而言,合法性意味着“统治的权利”,即权威性;对被统治者而言,合法性则意味着自愿接受统治者的统治与治理,即自愿性。两者归结到一起,政治合法性都指向被统治者的政治认同。因而,政治系统要获得政治合法性,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获得民众的政治认同。 (二)、政治认同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

政治认同内涵理解

政治认同概念理解 从词源上来讲,政治认同的概念由政治和认同组成,这两个词本身都具有很复杂的含义,两者组合在一起的含义也就显得更加模糊不清了。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哲学都对这一议题有所探讨,在这些研究中,政治认同总是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社会认同、合法性等词汇混杂在一起。从语义上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区分相互之间的差异和关联,是准确理解政治认同及其现实影响的根本。 政治认同和合法性都是用来表示一个特定政权及统治者获得民众支持和拥护程度的概念,两者之间有很多共性。通常认为,政治认同是合法性的一部分,是政权合法性的情感来源和社会情感基础。按照马克斯·韦伯经典的三分法,合法性有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三种基本类型。除了法律和制度外,对传统文化和超凡领袖个人魅力的认可也都是合法性的来源之一。阿尔蒙德对于合法性来源有经典的分析:“一个传统的社会中,合法性可能取决于统治者的世袭地位,取决于在制订和执行法律时遵守某些宗教习俗,以及取决于这些决策的范围和内容。在一个现代的民主政治体系中,合法性将取决于他们在竞争性的选举中是否获胜,取决于他们在制订法律时是否遵守规定的宪法程序。”可见,是否遵守宪法程序和法律制度只是合法性的来源之一,民众对于这些宪法程序和制度形成的态度就是政治认同,因而政治认同可以视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要义。总而言之,政治认同是合法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政治认同是合法性的前提,政治认同在合法性建立的过程中占有最为基础的地位。 国家认同是与政治认同联系最紧密的概念,但是这两者并非完全重合。在内容上政治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在认同对象上政治认同不限于国家,范围超出民族国家。从认同的内容来看,国家认同由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组成,政治认同只是国家认同的一部分。从认同的客体来看,政治认同的范围要大于国家认同,只有当政治认同的实体是现代国家,或者把国家定义为广义上的政治实体的时候,国家认同才等同于政治认同。但是除了民族国家以外,超国家组织或者地区性组织也是政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主体。 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原本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议题但是由于现代国家多数都是民族国家,民族认同成为国家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国家认同又与政治认同具有重合的部分。这样,民族认同也就与政治认同联系在一起。民族认同是一种文化认同,而非政治认同。从源起上来说,民族认同是一种自然性社会认同。尽管对于民族的认定存在很大的争议,客观特征认定或者主观认同构建的界定方式都不尽如人意,但是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成为本族与他族区分的边界,以及由此会形成共同的集体认同,因而民族认同相比构建出来的政治认同更具有自然社会属性。 社会认同是一个较为宽泛和复杂的概念体系,是连接个体心理和社会结构功能的重要理论工具。这个概念被不同的学科领域反复使用、不断更新,甚至出现了很多误导。就内容来说,社会认同的概念有四种含义:基于个人的认同

加强思想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思想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安定区委紧紧围绕“创新班子、实干班子、和谐班子”创建活动,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全局性任务常抓不懈,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各级班子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一、做法与成效 (一)抓住理论武装这个根本,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把学习理论与贯彻中央、省市区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相结合,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了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坚持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各种新知识相结合,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了决策能力和指导实际工作的水平。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理论学习的意见》、《关于建立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实施意见》,健全和完善了理论学习考试考核、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带头讲学、干部脱产学习和在职自学等制度,将理论学习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考评、使用的重要依据,激发了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内在动力,打造了一批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加快了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步伐。 (二)抓住“三创建”这个载体,围绕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创新班子、实干班子、和谐班子”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区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全区各级领导班子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作风得到明显改进,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三创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各乡镇(街道)、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创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和下属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把“三创建”活动纳入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综合考核,确保了“三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解决突出问题。重点围绕部分领导班子和领导

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调查与调研分析

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调查与调研分析 所谓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政治认同有助于政治体系及其制度获得合法性、提高其制度化的程度,这是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条件,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程度越高,政治体系就越稳定;政治认同能使政治过程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参与,使政治体系的决策得以贯彻落实;政治认同有助于成员产生对政治体系的普遍信任感,具有重要的凝聚作用。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密切相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同时关于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调查,我们班组织展开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制认同状况的调查,总共分为三组,分别对100名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和研究。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形式发放问卷,我组共发放了28份,其中男生19人,占68%,女生9人,占32%。基本上所有调查对象都为非党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考虑了样本的年级以及地域的差异,其中12级的有26人,11级的有28人。 本次调查通过excel表格汇总,进行分析数据。发现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一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解主要是靠学校政治课的理论学习,极少数人事通过相关书籍和刊物来了解和认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了解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答正确,在调查的28个人中,只有18人能够正确无误的选择出答案,正确率仅仅只有63%。对于第三题在意识形态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有86%的大学生表示赞同或基本赞同,只有14%的学生表示不赞同这一说法。关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这一观点的认同度为89%,其中39%是坚定不移,50%的人表示基本认同。在第9题中,对于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54%的学生能够合理的回答,说明现在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还不是非常了解,并且不能够正确的分析出,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区别。值得庆幸的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发展大多数表示乐观积极的态度,只有极少数认得学生表示不关心。另外,关于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份额占的比较多的理由是社会本身制度没什么问题,只是在落实环节上出现差错。另外有的同学认为是当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所造成。在最后一个问题上,可以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度政治认同出现偏差,缺失和危机的现象因素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不佳,社会利益分化,理论与现实反差巨大,缺乏政治实践活动,政治参与的知识与技能薄弱以及个人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政治心理不成熟。 原因分析

论斯宾诺莎的政治自由思想

论斯宾诺莎的政治自由思想 邱羽 12法11 12031030 西方政治思想史纵贯两千多年,思想丰富,人物众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份重要历史遗产。它透过历史的烟云,把握思想文化的脉络,可以帮助人们察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国家运行的某些共同规律。包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内的西方文化,是人类社会重要历史阶段上的文明成果,虽有其没落、阴暗的一面,当仍留下现代文明的闪闪光点。 自由有着丰富的内涵,人们从要求摆脱奴隶的羁绊到要求消灭各种物质和精神的枷锁,从探索内心自由到追求行动自由,从要求个人自由到要求社会自由,从倡导经济自由进而倡导政治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17、18世纪的自由主义者主要从自然法原则出发,建构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时,要按照自身的理想和要求来设计政治制度,所以,它主要是为建立什么样的政权提供理论依据和辩护。 荷兰共和国成立以后,荷兰资产阶级思想上的革命任务在于进一步反对封建贵族和宗教势力,争取宗教信仰和思想自由。由此,斯宾诺莎提出重视宣传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17世纪的荷兰在历史上是经济繁荣、科学和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战争、革命、教派林立和宗教纷争的社会动乱时代。经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思想的洗礼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渲染,使斯宾诺莎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带有明显的现代特征。斯宾诺莎直接继承自然科学和新教革新的成果,进行近代自由民主思想的启蒙。希伯来的神秘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自然哲学、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新哲学、自然法理论与契约论思想是斯宾诺莎思想的主要和直接来源。斯宾诺莎对这些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他强调了个人主义与理性的自律,理性对情感的克服,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个人主义与社会秩序和谐相处等,这些哲学思想构筑了其独特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基础。把该思想应用于政治实践领域中就是倡导一种积极自由,在契约理论前提下建立的民主国家是自由得以实现的最好理想,而非一种专制主义政体,保留了人的思

加强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加强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解放思想、不 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党员干部也 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学习、终生学习。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是提高修养的必要前提。对于机关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决 策水平、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中,结合共青团工作和单位工作 实际,坚持以整顿工作作风、树立共青团形象为重点,做到“人人都是一面旗帜,个 个都是共青团形象”,明确加强学习、改进作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政 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深刻把握重要思 想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各种理论品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学习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素质。 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党员干部的挑战,因此,党员干部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 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 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深入研究我们要怎样为群众办实事,怎样快速 地去实现小康社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做到知行合一。 为了避免政治理论学习中“空对空”——不着边际地泛泛而谈,避免“照搬照读”宣 言式地说教,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搞应付等现象,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确定学习内容,注重突出了“三个结合”。一是注重学习与了解党的知识相结合。二是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避免学习时带着两只耳朵听,无事一身轻现象。三是注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在这中间,思想政治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广义的素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它包含了人本身物质的和精神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一切方面。具体可划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美学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许多方面。在主必个方面中思想素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的性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面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目前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课既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及重大任务,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目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同时好是我国学校教育与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了它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 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等素质教育

任务;数、理、化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任务;音、体、美分别承担的素质教育方面多,任务重大。它的内容决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学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则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有信心和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目前现实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艰巨性 由于目前现实生活中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使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模糊,经常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有时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目前学校教育仍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接受,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也还未能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因此便会出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现象。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深的。随着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贯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相信全党全社会将对思想政治工作重新加以重视,这必将会为学校思想政治课完成素质教育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洗澡运动与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合法化重构——对建国初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政治意义的解读

洗澡运动与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合法化重构——对建国初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政治意义的解读 内容摘要:“洗澡”作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核心阶段,本质上是共产党建构自身政治合法性的一种权力技术。正是通过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方式的洗澡,共产党实现了对知识分子记忆的重构,进而成功完成了知识分子尤其是民主知识分子由“身归”到“心归”共产党的过程,也使得共产党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得到了知识分子的广泛认同。 关键词: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政治认同权力技术 一 认同重构一直是社会政治变迁研究中的重要命题,尤其是对于在社会变迁中产生的新型政权来说,如何建构社会各阶层对其政治合法性的认同,直接关涉到新的统治合法性的确立与否。这种情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产党政权来说同样如此。而所谓的政治认同,按照罗森堡姆在《政治文化》一书中的说法,“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或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理理理(p.69)如果说罗森堡姆的界定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有形的团体归属感的话,那国内学者马振清先生的表述则体现了政治认同的心理归属特点。在马的理解中,“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如如(p.110)在笔者的认识中,归属感的强烈与否能够反映出人们对政治合法性的认可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如如如(p.188)由此可见,确立广泛的政治认同对任何一个新政权的生存都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以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共产党来说,政治认同建构的重要性变得更为突出。共产党政权机构的建立,为政治认同建构提供了团体归属感的组织基础,实现了人们“身归”共产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共产党政权心理认同的行成。相比于团体归属感来说,心理归属感的形成更为复杂,相应而言,心理认同的建构也更为艰难。 目前,有关共产党政权政治认同建构的具体情形,并未被当代史研究者所重视。少量的研究仅散见于人们对其他问题的分析中,尤其是关于土地改革的研究中。孙立平先生通过对“诉苦”富有创建性的分析,指出“诉苦”作为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的意义。孙的研究认为“诉苦,不仅建立消极的国家形象——把苦的来源归结于万恶的旧制度,也同时建立了积极的国家形象:农民起来诉苦、斗争是国家的发动(作为国家的代表的工作队是动员农民的最重要形式);而农民敢于起来诉苦、斗争,是因为有国家撑腰。”的的的(p.154)由此形成一个“诉苦——阶级意识——翻身——国家认同的逻辑过程”。因此也可以认为,“诉苦”本身就是共产党政权在乡村建构其政治认同的一种权力技术。土地改革使农民感恩共产党,以此形成了对共产党政权的政治认同。然而,相比于乡村社会,共产党在城市建构政治认同的困难程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知识群体的存在使得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灌输比较困难,尤其是如何重构旧社会过来的大量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则尤为复杂。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建国初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已有很多成果。①但这些研究存在某些共同顷向,即往往是从政策梳理方面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过程进行了全景式展现,对于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