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族:女人的天下 男人的天堂
丽江古城旅游感悟700字(最新)

美丽的雪山脚下,有一座小小的古镇,它恍若天堂——它的名字叫丽江。
那个美丽的季节,那次美丽的相遇,使我爱上了它。
伴着春天的晨光,我们来到丽江古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风水大风车,它悠悠地转动,带出片片淡淡的水雾,在早晨温暖的阳光中,水雾散发着彩虹般的光彩,迷离而醉人。
随着人流往古城窄窄的石板小路走去,嘿!路两旁是大大小小精致的店,每家店都是富有纳西风情的瓦房。
路中心有一条小溪,溪水沿着街道在潺潺地流淌着,溪岸种着依依的`垂柳,溪上架着座座小桥,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丽江绝美的景色还非晚上不可。
当夜幕降临,黛瓦飞檐间串串灯笼高悬,灯火,溪水处处流光溢彩,古城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透过夜色的面纱,你会发现这里有时尚也有古朴,有很HIGH 的酒吧,流浪的歌手;也有寂静的茶楼,淡泊的茶客。
这时坐在屋顶,唱一首《荷塘月色》,别提多美了。
当歌声飘进云端,当银色的灯火熄灭,走进房间,拉开窗帘,星光不见了。
夜,多么宁静,多么优美,多么清雅!丽江古城,一次美丽的邂逅,它的清新淡雅,它的文化内涵,它的悠久历史就在我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我深深地爱上了它!丽江——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
前往丽江的途中,导游滔滔不绝地介绍丽江风土人情:在这里男人不用干活,家中之事全由女人来做,男人只要琴棋书画烟酒茶样样精通,每天就是弹琴、下棋、看书、画画,再抽烟、喝酒、泡茶,日子过得真是愉快而轻松啊!丽江人以胖为美、以黑为荣,而且,这里男人必须戴眼镜,否则很难嫁出去(戴眼镜表示有文化,圈越多越好)。
虽然是男人的天堂,但男人的地位很卑微,老婆任打任骂,绝对不能还手,一惹老婆生气,随时会被拖下去打五十大板。
不过你觉得只要能享福,管卑微不卑微,那也由你去。
我们到丽江时,已是黄昏时分,走进古城,放眼望去,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小河里的水清澈透明,深绿的水草不停地顺水飘动,像要流走似的,如依依惜别的人挥动着丝巾。
水流缓缓,水上是一座座小桥,不管是木桥,还是石桥,不管是通往一家小店的桥,还是通往一条大街的桥,上面总是人来人往,随便往哪座桥上一站,前面都是重重叠叠的桥。
风韵云南9320;——纳西族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云南纳西族

风韵云南⑨——纳西族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云南纳西族本文话题:云南纳西族母亲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纳西纳西族一、女人地位高待遇低现代社会里恐怕再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女人能有纳西族这样崇高的地位了。
这是一个崇拜母性的民族。
比如我们经常说“生日快乐”,而纳西族痛恨这样的语言,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生日不是为生的这人设置的,而是为生产人的母亲设计的,这一天是母亲的难日,所以不应该是快乐的。
再比如一大家子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最重要的位置,一定是女人的;一大家子开会的时候,包括男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说话,但当女人张嘴的时候,包括男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要赶紧闭嘴;男人即使买一包烟,也要向女人讨钱。
和纳西族一样崇拜女性的,还有景颇族。
各位女性看客们别羡慕,这样的日子咱过不来。
要知道纳西女人为什么能够做天下?因为这是她们干出来的:比如说杀猪宰牛这样的活计吧——一头200斤的大肥猪,一个手执尖刀的纳西女人,保证能在15分钟之内把肉剔得干干净净,把皮剥得光光溜溜的。
而把这头猪交给纳西男人,那么30分钟之后,保证猪还在嗷嗷之叫。
所有外面的田间农活、所有里面的家务活,百分之百的都是纳西女人做的。
想争天下的汉族女人们,能遭得起这个罪么?咱还是老老实实的坐好那“半边天”得了哈。
纳西是女人的天下,更是男人的天堂。
男人们抽烟、喝酒,八十年代以后兴起了打麻将,打得天昏地暗,一直打到纳西女人们做好了饭喊他们回家吃。
“桥下女人匆匆过,桥上男人悠悠坐”是纳西最常见的现象(我们丽江的导游是纳西男人,他承认纳西是女人的天下,但认为男人也是要干一些活的,比如盖房子,比如跟着马帮赶马。
)二、“走婚”的摩挲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摩挲人人口极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没有得到发展,但却被云南的旅游业炒得沸沸扬扬,并不是因为他们沾了美丽的泸沽湖的光,而是因为他们有“走婚”的习俗。
所谓“走婚”(说白了就是咱这儿的“滥来”,但在摩挲人眼里,这是婚姻的传统文化,不属于道德范畴,更于婚姻法无关),体现了摩挲人“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观念,哪个男人看上一女人,就在晚上摸到女人家里,并且要把帽子挂在门外(这是“已有男人”的标识,省得再有别的男人撞车),一番云雨过后,鸡打鸣了,男人就戴上帽子从哪儿来还回哪儿,没有哪一个男人要为谁生下的孩子负责,摩挲女人也压根没想过要跟哪个男人讨个说法,她们就自个儿辛辛苦苦的养孩子,家里不断的有男人来,孩子在自己家里看到哪一个男人,一律称为“舅舅”。
东巴文化

东巴,即东巴文化,也指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
东巴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东巴文化包括图画象形文字,包括东巴经还有东巴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还有东巴的各种道场就是祭祀活动,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质的很多内涵在里头,所谓东巴文化就是指的这么一个文化体系。
东巴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
纳西族,自称“纳”,“纳西”,“纳汝”。
晋、唐史籍称“摩沙”或“摩些”。
分布在云南丽江、中甸、维西、宁蒗及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地。
语言属汉藏语系或藏缅语族彝语支。
纳西族主要聚居地云南省丽江,为国内惟一的纳西族自治县。
这里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丽江古城,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独特而丰富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丽江东巴文化学者兰伟:“象形文字从它的造字以及整个发展的情况来看,它是从图画逐步发展演变成现在的东巴文字,所以现在的东巴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一个东巴文字都是很美的一幅画。
在东巴舞中,有很多舞蹈都是模仿动物的动作而形成的。
据《东巴舞谱》记载,纳西最古老的舞蹈源于金色青蛙的跳跃。
如今在丽江西北部山区仍然保留着一种古老舞蹈《勒巴舞》。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歌以歌八厥”。
而《勒巴舞》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拿着牛尾巴跳的,它分别模仿大象、鹰、猴、蛙及虎,并使之形成了一套连贯的舞蹈动作。
《牦牛戏老虎》是根据纳西民间的一个典故改编而成的动物舞,舞蹈分为颂经、牦牛戏老虎等几个部分。
主要讲述了两只猴,分别代表人类最早的两个家族,一族崇拜老虎、一族崇拜牦牛,两家族为此发生争执的故事。
东巴神谱则是纳西人的图腾,在神谱里有神保佑他们,“青蛙、飞螺、大鹏鸟修曲、战神优麻、吉祥双鱼”等等数不胜数。
一个民族想要强大,首先它必须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能够很快地繁衍后代。
据说纳西人迁徙到生息的土地,看到青蛙的繁殖能力是最强的,就把青蛙选作他们的繁殖之神,飞螺是一只长着翅膀的海螺,它是海神,亦是一种东巴用的法器,大鹏鸟修曲、战神优麻、双鱼则分别是保护、勇气和吉祥的象征,从古至今许多木雕艺术反映的正是这些神的传说,这些神谱木刻构思缜密,线条流畅优美,图案栩栩如生。
纳西族的女人与男人

纳西族的女人与男人女人当家,男人赋闲是古城特有的风俗,最具民族特色。
独特的妇女服饰是古城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当我们走在茶马古道上,看见了一个脚步蹒跚纳西阿奶,她头戴蓝色带沿解放帽,身着长褂围腰式服装,腰间系百褶围腰,褂子过膝,宽腰大袖女人当家,男人赋闲是古城特有的风俗,最具民族特色。
独特的妇女服饰是古城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当我们走在茶马古道上,看见了一个脚步蹒跚纳西阿奶,她头戴蓝色带沿解放帽,身着长褂围腰式服装,腰间系百褶围腰,褂子过膝,宽腰大袖,外加坎肩,我们给她说:想给她拍个照,她大方地答应了,也没有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不像有的地方,只要一说照像,立刻伸出手,拿钱来,少了还不行。
最有特色的是,纳西妇女的羊皮披肩,上面缀有两个大的圆布圈,以丝线绣成图案,四周又缀七个小的圆布圈,俗称“披星戴月”。
“披星戴月”是纳西民族勤劳善良的象征,也是今日丽江旅游不可多得的风景线。
已婚妇女一般头上扎一头巾,上盖头帕,未婚妇女只戴头帕。
衣服多为蓝、黑、白三种颜色,稍绣花边,坎肩为紫色或藏青色,朴素大方。
妇女最忙,这是古城人给我们的第二印象。
她们肩扛背驮,摆摊设点,主内忙外,勤劳当家。
在古城留心观赏,你会发现妇女干的活和男人一样,在菜市上几个妇女屠宰一头猪,在街上拉一板车很重的货,织麻、卖菜、开车、当户等样样都是一把好手。
她们面色红润,眼睛大,轮廓漂亮,她们健康、热情、率直,“娶个纳西婆胜过十头骡”的俗语是对纳西族妇女最好的赞美。
顾彼得在《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也不无赞叹:纳西妇女“高大结实,胸宽大,臂力强。
她们自信、果断、勇敢,她们是当家人,是家庭繁荣的唯一基础。
娶个潘金妹(纳西姑娘)就获得了人生保险,余生可以过安闲懒散的日子了”。
最悠闲的是男人,这是古城人给你的第三印象。
你常看到他们背手慢步游逛,妇女的能干造就了男人有更多时间去发展文化和领略美好的事物。
纳西人中,文人辈出,令人目不暇接,像方国瑜、王丕震、周霖、周凡,吴积仁等都是丽江的大学问家。
西双版纳的魅力之行

西双版纳的魅力之行一、真有趣称呼:版纳的姑娘都叫“骚哆哩”,小伙子都叫“猫哆哩”。
因此,胖导游都称我们为:“骚哆哩们”!傣族的婚俗:傣族是母系社会,女人的地位高于男人,婚俗也是女娶男嫁。
青年男女确定恋爱关系后,男方要到女方家做三年苦力,砍柴、割橡胶树、干农活、淘沙金。
以前每个人都要做满三年,现在有些变化,戴眼镜的只做一年半,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知青教会了傣族人种植橡胶树,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老人说,戴眼镜的人有知识,做三年苦力太浪费了。
苦力未做满前,小伙子只能睡在姑娘家的客厅了当“厅长”;做满苦力后,女方家就会选择良辰吉日,大宴宾客,举行婚礼,男方家则要陪臵不菲的嫁礼。
所以傣族人是重女轻男,生了女孩要欢庆,男孩是“赔钱货”,生了男孩就悄无声息。
地位和责任是一致的。
有人说傣族山寨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结婚后,女主外男主内,农活都是女人干,男人只煮饭带小孩,与汉族恰恰相反。
设计科学的住房:傣族人的家,以前是竹楼,现在则多数是木结构,都是两层,一楼放杂物,二楼住人。
一楼支撑的柱子都设计成方形,是为了避免蛇爬上楼(因为蛇是爬不上方形柱子的,如果是圆形柱子就糟糕了,嘿嘿);整个一楼没有看到一颗钉子,柱子与梁之间用木头塞紧,能抗6、7级地震,因此设计得非常科学。
“一脱二摸三不看”:到傣族人家里作客,有三个“注意事项”:一脱二摸三不看。
“一脱”是指上楼要脱鞋;“二摸”是指摸“幸福柱”,客厅正中间有一根柱子,是“幸福柱”(即顶梁柱,听说还开过光,用红布包裹的就是),摸摸它,既是对主人的祝福,也会给自己带来福气;“三不看”是指主人家的卧室是万万不可观看的,因为在傣族人心目中,家人和祖先的灵魂都在卧室中,外人是不能打扰的(另外,千万不要摸小孩的头,因为傣族人认为小孩的头上有灵光,摸了就没了)。
二、基诺族版纳住着56个少数民族中最后被确认的一种——基诺族(只有西双版纳才有),因为男的要到山上耕种,女的要在家里织布,所以男的叫“阿力”,女的叫“阿布”。
走过丽江

初冬时节,从塞北草原一直向南,汽车、飞机再汽车,几经周折,我们终于踏上了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路。
头顶着青蓝色的高天,沐浴着温和的阳光,徜徉于街巷中,那古朴的二层小楼,那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纳西古国。
面对如织的人流,那些经营者显得从容自如,不骄不躁,态度温婉,话语温和,让每一个游客都感到恬静舒适。
偶尔还有一两个身着蓝色粗布衣衫头戴红军八角帽的纳西族老者神态自若步履悠闲地从身边走过,让我们感到新奇。
倒是新旧城交界处那盘巨大的水车对面的电子屏幕才让我们感到现实的存在。
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他以为给古城加了城墙就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太不吉利了,他可不想被谁困住,于是丽江就成了我国古城中少有的没有城墙的城市。
其实,就纳西族所居住的地理位置而言,它背依海拔4000多米的玉龙雪山,位置偏僻,交通又极不发达,基本上属于人迹罕至的荒蛮之地,修不修城墙已经没多大的必要了,况且就人口稀少的纳西古国来讲要想守疆固土太难了,假如真要有一个外族来侵略,岂是一个城墙所能抵挡得了的?明知败而战还不如摆出一副和善的姿态,不修城墙,对外人不设防,岂不更明智?于是,历史上的纳西族还基本上没受到大规模的打击,因此他们才得以延续,文化才保持的如此之好,这也正是古纳西国统治者的聪明所在。
纳西族以黑为贵以胖为美,为此纳西族称小伙子叫胖金哥,女子叫胖金妹。
这大概是他们觉得经常下地劳动就会晒的很黑,这样的人一定健康,而胖女人更容易顺产,生的孩子更多的缘故吧。
当然这样的审美观都已成了历史,今天的胖金妹们不会再去追求黑皮肤了,你看那些纳西族导游不是也撑起了太阳伞吗?在丽江有一句流行话叫男人的天堂女人的世界。
何以这样呢,这是因为纳西族实行男主内女主外,脏活累活和种地收割都是女人的事,男人除了上山打猎剩下的就是琴棋书画烟酒茶了,男子们享受了如此的悠闲生活,但同时也失去了家庭主人的地位,凡事都是女人做主的。
2019年高中日记大全-云之家,山之子

还有一条道——云南人把它叫做“三色道”,哪三色呢?是白、黑、绿,这三色分别代表三种东西:白是海洛因,云南的土质很适合毒品的生长;黑是军火,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条道路为抗日部队输送军火立下汗马功劳,也由于这个,云南夜市也卖军火——摆着来卖,近几年这种现象才好一点;绿是翡翠,云南盛产翡翠,也流行赌石,在当地有句话:“一刀富,一刀穷。”你用大价钱买下一块石头,一刀下去,若内藏有翡翠,你就一夜暴富了;若一刀下去,里面什么也没有,你就亏了大发了。
话说翡翠是怎样被发现的呢?据说以前有个走马帮的汉子,有一次在走马帮的途中发现货物不稳,就随手捡了一块石头垫着,回家后他就把这块石头丢在院子的角落里,几天后,他无意中发现石头上有一块绿色的斑,于是就把石头切开,就这样翡翠就被发现了。
这一路上我学会了许多有趣的称呼,如彝族男的是“阿老表”,女的是“阿表妹”;白族男的是“阿鹏”,女的是“金花”,但你到大理千万别想着拉近关系,叫男的为“阿鹏哥”,因为这是白族女子对心上人的昵称,如果你这样一叫很容易引起误会;纳西男的是“胖金哥”,女的是“胖金妹”。称,纳西女一般都是膀大腰粗的,因为生活中的粗活都是由她们来干的。如果一个男人向他妻子要钱去创业,其妻子就会不高兴,不会给钱,若是出去玩,就会给钱,所以纳西男的只会琴棋书画烟酒茶。
纳西族实行的是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就是说如果男方娶了女方,而女方有妹妹的话,那么女方的妹妹也成为男方的老婆;一样如果女方嫁给了男方,男方有弟弟的话,那么弟弟也成为女方的老公。
有句话是这样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纳西人学普通话。”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发音改不过来,将“苹果”说成“屁股”,这还不算,他们通常把“吃”叫做“干”,我们说的“吃饱了吗?”在这里是“肚子干大了吗?”,回答“干大了。”就是吃饱了的意思,不过可千万别说“搞大了”。再说回苹果的事,去那边买苹果,因他们的发音不准,“吃不吃苹果”“吃苹果”就变成“干不干屁股”“干屁股”了。
作文:“胖金妹”和“胖金哥”

“胖金妹”和“胖金哥”
“胖金妹”和“胖金哥”
云南是一个拥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地方,我们这次旅游的地方----丽江就有一个民族叫“纳西族”!
纳西族的人是“以胖为美,以黑为美”,象车上的苗条姐姐,一到那里就成了“丑八怪”。
那边男的都叫“胖金哥”女的都叫“胖金妹”!据导游姐姐所述的那边是男人的天堂,可也是女人的天下。
为什么这样说呢?ok,让我来当一次讲解员吧。
纳西族的女人可厉害了,家里家外样样都是能手。
而男的呢?整天就是烟酒茶的,说是什么越懒惰越好。
这就是什么男人的天堂,可又怎么是女人的天下呢?因为纳西族的女人是一家之主,女人和别人说话时男人不能发言,要不就会被女人打呢。
而且他们是男嫁女婚的,是男人嫁到女人家里去,女方还要给男方陪嫁品-----这好象变成了“女尊男卑”了。
云南十八怪里面说道:女的杀猪比男的还快。
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
我们这次的云南之行,一共了解了差不多上十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但印象最深的要数纳西族了。
可爱的纳西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江纳西族: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七彩驿站推荐阅读》
来到丽江,经常听到一句话,这里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指的是纳西族男人一生只做七件事:琴棋书画烟酒茶”,而纳西女人开门也有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我不知道现在的纳西人是否还继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那便是纳西女的“披星戴月”:一块青蛙形象的背垫,上面还有七个圆形的图案,青蛙是纳西人的图腾,七个圆代表北斗七星。
木府展示的过去纳西族女儿家闺房的情景,墙上挂的就是披星戴月的羊皮披肩
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这是纳西族的传统服装,而羊皮披肩是
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
据说每家有女孩子的,都会养头黑山羊羔,到时候用整块的黑山羊皮做披肩,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一字排列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
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像这个季节早晚都很凉,背后的黑羊皮垫很暖和。
勤劳的妇女
“披星戴月”也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辛勤劳动,以示勤劳之意。
纳西族妇女劳动时,不习惯用肩挑,多是喜欢用背驮,因此披肩又可当垫肩使用。
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睛”,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的产物。
纳西族是羌族的后裔,据说,纳西族的男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因为娶个纳西婆,胜赛十头骡,以前纳西族由女人外出打工、干活,哪家男人抛头露面了,便是这家女人的耻辱。
所以,在纳西族里,所谓的美女,就是身强力壮、肤色黝黑、能干活的女人。
纳西女人从体力活到小生意,从收拾田地到杀猪,从缝补衣服到生火做饭,样样都能干,而男人们则舒散犹闲,弄乐写字去了。
丽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
丽江男人对种花、养鸟、写字、画画、打麻将有着特别的嗜好和特别多的时间,而纳西女人一年当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懒觉。
古城里的年轻MM更多是为了招揽客人故意穿成这个样子
更多丽江旅游资讯及攻略点击
当然现在的社会自然也不比从前了,很多纳西族男人也要务农干体力活。
但是纳西族女人依旧是十分辛苦的,但她们同样也很幸福,无怨无悔支撑起一个家庭,无论是在白沙还是束河,猫猫见到不少上了年岁的纳西老阿妈,脸上那种容易得到满足的神情让人印象深刻,也许因此能轻易启及幸福吧,不禁想起了爱因斯坦说的“苦痛来自于外界,坚强则来自于内心”。
永远勤劳的女性
走在丽江的街道上,一条清清的小溪,一座座风格不一的小桥,一条一排排独具特色的民居,这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情画中,身披七星戴月的女子的身影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画面的某个角落,然而很多都是为招揽客人故意打扮成这个样子,每当此时,眼前总是若隐若现地浮现出白沙老阿妈那纯朴本分自然的神态,那些依旧深藏在村落乡间的未曾有改变的对生活的安分,对土地的安分,才是这片土地最宝贵的财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