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橘颂》—最早咏物诗公开课(课堂PPT)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橘颂》课件 鄂教

7、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⑴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⑵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8、翻译下列句子。 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⑵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9、概括上面这一段的段意。
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 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 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 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 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 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 祖”。
home
拓展延伸
1.屈原作为一个爱国、追求崇 高人格的诗人.借橘的特性表达 了自己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 国情感。那么,古今中外还有哪 些人具有“橘“的精神品质?
home
1.后皇:皇天后土。
BACK
嘉:美,或释为生育。 2.徕:同“来”。服: 服习南国水土。
BACK
曾(céng):通“层”。 曾枝,层层枝叶。 3.剡(yǎn)棘:尖刺。 橘枝有刺。
BACK
4.圆果:指橘子。抟 (tuán):通“团”,指 橘子长得圆美。
BACK
5.青黄杂糅:橘子皮色 有青有黄,相互错杂。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பைடு நூலகம்home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 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 “颂”。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屈原青 少年时代,也有人以为作于放逐江南 时期。清姚鼐“疑此篇尚在怀王朝初 被谗时所作”,似更符合诗中“闭心 自慎,不终失过兮”等句透露的诗人 境遇。
home
后皇嘉树1, 橘徕服兮2。 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92022/1/192022/1/191/19/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92022/1/19January 19,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92022/1/192022/1/192022/1/19
橘颂渔父ppt课件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作品导读
《橘颂》的地位和特点:
1、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篇咏物之作。
2、是托物言志方法的极大成功,被称为咏物 之祖。堪称咏物诗的楷模。为中国古代的 托物言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关于屈原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屈 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 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从他开始,中 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作品精读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30)。行比伯夷 (31),置以为像兮(32)。
注释:
(30)师长:效法、学习。
(31)伯夷:人名。殷末孤竹君的长子,周灭殷 后,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古人认为伯夷、 叔齐是富有节操的高洁之士。孔子:“古人中的贤
人。”孟子也说:“伯夷,眼睛不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
听不好的声音……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作品精读
愿岁并谢(26),与长友兮(27)。 淑离不淫(28),梗其有理兮(29)。
注释:
(26)岁:岁月。并谢:一齐凋谢。这句是说随着季节的 变化,树木百草都已凋谢,但橘树却不凋谢。
注释: (6)素荣:白花。(7)纷:繁茂的样子 (8)曾:通“层”,重叠。剡(yǎn):锐利。这句说橘
八年级语文橘颂1(PPT)4-3

屈原
(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 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 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开创了新诗体“楚辞”。代表作有: 《离骚》、《九歌》、《天问》、《九章》 《招魂》等。
用镁或铝还原B?O?得到粗硼。将粗硼分别用盐酸、氢氧化钠和氟化氢处理,可得纯度为 ~ %的棕色无定形硼。 [] 、最纯的单质硼用氢还原法制得:使氢和 三溴化硼的混合气体经过钽丝,电热到K,三溴化硼在高温下被氢还原,生成的硼在钽丝上成片状或针状结构。 、由镁粉或铝粉加热还原氧化硼而得。 [4] 主要用途编辑 构成生命 硼元素是; 游学加盟品牌 游学加盟品牌 ;核糖核酸形成的必需品,而核糖核酸是生命的重要基础构件。 夏威夷大学宇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詹姆斯-斯蒂芬森称:“硼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可能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使核酸稳定,核酸是核糖核酸 的重要成分。在早期生命中,核糖核酸被认为是脱氧核糖核酸的信息前体。” [] 工业用途 硼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矿物,主要用于生产硼砂、硼酸和 硼的各种化合物以及元素硼,是冶金、建材、机械、电器、化工、轻毛、核工业、医药、农业等部门的重要原料。时下,硼的用途超过种,其中玻璃工业、 陶瓷工业、洗涤剂和农用化肥是硼的主要用途,约占全球硼消费量的/4。中国硼矿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硼矿产品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建设需求,7年国内硼砂产 量约为4万吨,进口硼矿产品4.7万吨,大量依赖进口,因此充分了解世界硼矿产品市场情况就显得相当重要。 单质硼用作良好的还原剂,氧化剂,溴化剂, 有机合成的掺合材料,高压高频电及等离子弧的绝缘体,雷达的传递窗等。 硼是微量合金元素,硼与塑料或铝合金结合,是有效的中子屏蔽材料;硼钢在反
应堆中用作控制棒;硼纤维用于制造复合材料等;含硼添加剂可以改善冶金工业中烧结的质量,降低熔点、减小膨胀,提高强度硬度。硼及其化合物也是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八上《橘颂》PPT课件 (二)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翻译: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 适应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 度啊。)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 你专一的意志啊。)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 喜啊。)
湖北省秭归县
2.《楚辞》
《诗经》之后,战国后期,南方产生 了以屈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形成了 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二座高峰。
楚辞的本义是楚国的歌词。楚辞渊 源于中国江淮流域的楚地歌谣,它大量 使用楚国的方言口语,描绘楚国的名山 大川、奇花异草和风俗习尚,充满了奇 异的想象和炽热的情感。述橘 树俊逸动人的外美。
第二部分为5-9节,从对橘树的 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 热情讴歌。
《橘颂》所讴歌和追求的的思想 品格及精神:
“深固难徙,受命不迁”的坚定 意志和爱国情怀。
“秉德无私,廓其无求”的政治 品格。
“闭心自慎,淑离不淫”的政治 修养。
《橘颂》通过赞美橘树,表现了 屈原对“受命不迁”、“秉德无私” 、“闭心自慎”品德精神的敬仰和爱 慕,充满着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坚贞不 渝、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
橘颂
屈原
一、教学目的
• 1. 了解屈原的生平、文学创作 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2. 了解《楚辞》的产生及艺术 特点;
• 3. 深切领会《橘颂》所讴歌和 追求的思想品格及崇高精神;
• 4. 体会本诗所体现出来的咏物诗 的特点 。
二、屈原与《楚辞》
• 1.屈原生平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 278),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丹阳 (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贵族。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自幼勤 奋好学,胸怀大志,曾任楚国左徒、 三闾大夫等职。主张举贤任能,彰 明法度,联齐抗秦,限制贵族特权。 他的主张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和 诬陷。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 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 南。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痛心于 国家衰败,终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 城后,投汨罗江自尽。
翻译: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 适应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 度啊。)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 你专一的意志啊。)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 喜啊。)
湖北省秭归县
2.《楚辞》
《诗经》之后,战国后期,南方产生 了以屈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形成了 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二座高峰。
楚辞的本义是楚国的歌词。楚辞渊 源于中国江淮流域的楚地歌谣,它大量 使用楚国的方言口语,描绘楚国的名山 大川、奇花异草和风俗习尚,充满了奇 异的想象和炽热的情感。述橘 树俊逸动人的外美。
第二部分为5-9节,从对橘树的 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 热情讴歌。
《橘颂》所讴歌和追求的的思想 品格及精神:
“深固难徙,受命不迁”的坚定 意志和爱国情怀。
“秉德无私,廓其无求”的政治 品格。
“闭心自慎,淑离不淫”的政治 修养。
《橘颂》通过赞美橘树,表现了 屈原对“受命不迁”、“秉德无私” 、“闭心自慎”品德精神的敬仰和爱 慕,充满着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坚贞不 渝、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
橘颂
屈原
一、教学目的
• 1. 了解屈原的生平、文学创作 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2. 了解《楚辞》的产生及艺术 特点;
• 3. 深切领会《橘颂》所讴歌和 追求的思想品格及崇高精神;
• 4. 体会本诗所体现出来的咏物诗 的特点 。
二、屈原与《楚辞》
• 1.屈原生平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 278),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丹阳 (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贵族。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自幼勤 奋好学,胸怀大志,曾任楚国左徒、 三闾大夫等职。主张举贤任能,彰 明法度,联齐抗秦,限制贵族特权。 他的主张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和 诬陷。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 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 南。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痛心于 国家衰败,终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 城后,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橘颂—最早咏物诗公开课共33页文档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周 恩来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屈原橘颂—最早咏物诗公开课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屈原橘颂—最早咏物诗公开课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语文:6.28《橘颂》课件(1)(鄂教版八年级上册)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 重啊。 )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 无所私求啊。)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 渡而不随波逐流啊。)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
不犯过失啊。)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 地相比啊。)
四、朗诵欣赏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一 作“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六、艺术特色
• 1.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 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 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 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 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 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 又融汇古今。所以宋刘辰翁又 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 2.独特的语言风格 《橘颂》一篇,虽以兮字为 叹,但为严格工整的四言 体制,一反楚歌体制,一 反楚歌之风,一反屈原诗 作上天入地的一贯浪漫风 格,先铺陈写实,咏物托 志,后直抒胸臆,直歌述 志,颇有中原诗歌之风, 与《诗经.周南》、《诗经. 召南》中的一些诗作相似, “显然是受《诗经》艺术 手法的影响。”(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翻译:
橘 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 适应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 无所私求啊。)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 渡而不随波逐流啊。)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
不犯过失啊。)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 地相比啊。)
四、朗诵欣赏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一 作“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六、艺术特色
• 1.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 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 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 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 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 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 又融汇古今。所以宋刘辰翁又 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 2.独特的语言风格 《橘颂》一篇,虽以兮字为 叹,但为严格工整的四言 体制,一反楚歌体制,一 反楚歌之风,一反屈原诗 作上天入地的一贯浪漫风 格,先铺陈写实,咏物托 志,后直抒胸臆,直歌述 志,颇有中原诗歌之风, 与《诗经.周南》、《诗经. 召南》中的一些诗作相似, “显然是受《诗经》艺术 手法的影响。”(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翻译:
橘 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 适应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语文:6.28《橘颂》课件(1)(鄂教版八年级上册)

湖北省秭归县
2.《楚辞》
《诗经》之后,战国后期,南方产生 了以屈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形成了 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二座高峰。 楚辞的本义是楚国的歌词。楚辞渊 源于中国江淮流域的楚地歌谣,它大量 使用楚国的方言口语,描绘楚国的名山 大川、奇花异草和风俗习尚,充满了奇 异的想象和炽热的情感。
3.屈原主要作品
六、艺术特色
• 1.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 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 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 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 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 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 又融汇古今。所以宋刘辰翁又 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 2.独特的语言风格 《橘颂》一篇,虽以兮字为 叹,但为严格工整的四言 体制,一反楚歌体制,一 反楚歌之风,一反屈原诗 作上天入地的一贯浪漫风 格,先铺陈写实,咏物托 志,后直抒胸臆,直歌述 志,颇有中原诗歌之风, 与《诗经.周南》、《诗经. 召南》中的一些诗作相似, “显然是受《诗经》艺术 手法的影响。”(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 结成知己啊。)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
有文理啊。)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 良师啊。)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 我为人的榜样啊。)
五、内容赏析
《橘颂》四句一节,共九节, 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1-4节,重在描述 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 第二部分为5-9节,从对橘树 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 的热情讴歌。
翻译:
橘 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 适应当地的水土。)
屈原《橘颂》优秀课件PPT

屈原主要作品
屈原留存下来的作品 研究者多认为有 《离骚》、 《天问》、 《九歌》(11篇)、 《九章》(9篇)等。
《橘颂》的来历
选自组诗《九章》。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 《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早在汉代以前, 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晏子春秋》 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深 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 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 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 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问题
如果要你写橘树,你会怎么写?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徕:同“来”)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 地的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
弗朗索瓦·拉伯雷 《巨人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
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被喻为“人类文 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屈原
《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意思是说:父亲看 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 “平”,字名叫做“原”。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 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 “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 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所以名“平以法天”, 字“原以法地”。“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 天的象征;“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 征。
《悲回风》则流露了一种低徊缠绵的忧苦之情。
诗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29
4
屈原主要作品
屈原留存下来的作品 研究者多认为有《离
骚》、 《天问》、 《九歌》(11篇)、 《九章》(9篇)等。
2021/3/29
5
《橘颂》的来历
选自组诗《九章》。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
《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早在汉代以前,
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晏子春秋》
故事:
▪
①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
②屈原与划龙舟的故事
▪
托物言志—— 从屈原的《橘颂》说起
▪
2021/3/29
1
《橘颂》选自《楚辞.九章》
《诗经》之后,战国后期,南方产生了以屈 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形成了中国诗歌史 上的第二座高峰。
楚辞的本义是楚国的歌词。楚辞渊源于 中国江淮流域的楚地歌谣,它大量使用楚国 的方言口语,描绘楚国的名山大川、奇花异 草和风俗习尚,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炽热的 情感。
▪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6.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深
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
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
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
2下021/3了/29 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6
2021/3/29
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2021/3/29
13
二、内在品质:
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 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其有理 (即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 自立、豁达正直)
2021/3/29
14
《橘颂》讴歌的的思想品格及精神:
▪ “深固难徙,受命不迁”的坚定意志和 爱国情怀。 “秉德无私,廓其无求”的政治品格。 “闭心自慎,淑离不淫”的政治修养。
2021/3/29
8
内容赏析
《橘颂》四句一节,共九节,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1-4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 外形美。 第二部分为5-9节,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 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
2021/3/29
9
赏读,感受橘的内外美。
2021/3/29
10
思考题
▪
问题1:请问诗中那几
句讲了橘的生长习性?
▪ 《橘颂》通过赞美橘树,表现了屈原对 “受命不迁”、“秉德无私”、“闭心自
慎”品德精神的敬仰和爱慕,充满着热爱
祖国的情怀和坚贞不渝、绝不同流合污的 精神。
2021/3/29
15
一、描绘了橘树了俊逸动人的外形。 第一层:整体介绍:橘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第二层:精描细绘,橘树的根、叶、花、果。
▪ 2. 橘子“精色内白”“纷緼宜修”,屈原也是形貌 昳丽,内心高洁。
▪ 3. 橘树“独立不迁”,“苏世独立”,“横而不 流”。屈原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 醒”,宁葬鱼腹,也不以皓皓之身蒙世俗之尘。
▪ 所以说,橘树实质上就是屈原人格的写照。
2021/3/29
17
▪
屈原的名句及故事
▪ 诗句:
朗 诵 欣 赏
7
解释下列的词语
1.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徕:同“来”) 2.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迁:迁徙) 3.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曾:通“层”,重叠) 4.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杂糅:错杂) 5.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内白:皮肉洁白)
6.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纷緼:香味芬芳) 7.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慎:谨慎) 8.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少:年轻) 9.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淑离:孤寂的样子) 10.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像:榜样)
2021/3/29
2
深入认识屈原
▪
奇文郁起——屈原的诗歌
▪ 战国中期,长江之滨诞生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又因屈原的诗歌 创作而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具有浓厚地方 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新诗体——楚辞。
2021/3/29
3
二、屈原与《楚辞》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
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 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 贵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 爱国诗人。。自幼勤奋好学,胸怀 大志,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等 职。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联 齐抗秦,限制贵族特权。他的主张 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和诬陷。楚 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后顷 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屈原 的政治理想破灭,痛心于国家衰败, 终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投汨 罗江自尽。
(用原文回答)
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2021/3/29
11
一、外形美: 叶——绿 花——素 枝——曾 棘——剡 果——型抟、色精、内白
2021/3/29
12
▪ 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 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 “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 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 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 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 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 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 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 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 赞美之情。
叶
绿
花
素
枝
曾
棘
剡
果
圆抟、色精、内白
二、热情讴歌橘树的内在精神和表达
自已向他学习的愿望。
▪ 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屈原热爱乡土的感情和坚守 节操的高尚品质,那么橘与这些品质有什么相同点 呢?
▪ 1. 橘“受命不迁”、“深固难徙”,屈原生在楚国, 长在楚国,日夜为楚国操劳,一心只希望楚国发展、 希望家乡繁荣,从无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