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解酒方剂

合集下载

解酒药方

解酒药方

解酒药方一、治酒醉、嗜睡,或疲倦乏力,舌质红,舌苔黄厚,尿黄,可用清热解酒法。

药方:枳椇32克,绿豆50克,苦丁茶3克,陈皮10克,救必应12克,茅根25克,自寇仁5克(后下),佩兰8克(后下),甘草8克。

煎服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服。

可连服3-5剂。

二、治饮酒过多或醉酒,症见头痛、头晕、步行不稳或胡言乱语,舌质红,舌苔黄厚而秽,满口酒气。

可用清热醒酒法。

药方:葛花25克,鸡蛋花15克,黄芩8克,石菖蒲20克,生石膏30克,胆南星8克,郁金12克,鸡骨草18克,苍术10克,蜜枣3枚。

用法同上。

三、治饮酒过多造成痔疮出血,症见大便后出血,或肛门痔核痒痛红肿,尿黄,舌质红,舌苔黄秽厚腻。

可用解滔清热消痔法。

药方:枳棋子15克,葛花12克,生地20克,赤芍10克,枳壳5克,黄芩8克,地榆12克,槐花12克,甘草8克。

出血较多者,可加用田七粉4克,分2次吞服。

用法同上。

同时忌辣椒、咖哩、酒等。

四、凡饮酒后出现胸痛、咳血(痰中带血),舌质红,舌苔黄,为酒毒伤肺。

可用解酒保肺之法。

药方:北沙参12克,麦冬10克,枳棋子15克,葛花12克,百合8克,赤芍9克,生地20克,田七粉5克(分2次吞服)调仙鹤草15克,甘草10克。

用法同上。

如痰多可用川贝研粉,每次用3克和田七粉吞服。

五、凡饮酒后出现腰痛、尿中带血,为酒毒伤肾。

可用解酒护肾之法。

药方:生地15克,雷公根20克,虎杖20克,葛花12克,枳棋子15克,茅根20克,大蓟、小蓟各15克,蜜枣5枚。

如尿血较多,可另用田七粉5克(分2次吞服)。

用法同上。

一般服药3-5剂,症状可消失。

六、凡长期饮酒,造成眼花、视力减退或视物模糊,为酒毒伤目,多为慢性酒精中毒造成的弱视。

可用解酒毒明目之法。

药方:杭菊花15克,木贼草10克,蝉衣6克,杞子12克,密蒙花8克,枳棋子15克,葛花10克,牡丹皮8克,生地15克,泽泻12克,甘草6克。

用法同上。

应戒酒。

七、凡饮酒后,造成胃痛、泛酸或胸闷呕吐,舌质红,舌苔黄厚,甚则出现大便色黑如柏油状的胃出血症状,为酒毒伤胃。

解酒的食物:推荐几个中药解酒方

解酒的食物:推荐几个中药解酒方

解酒的食物:推荐几个中药解酒方醉酒会对肝脏、肠胃造成损害,对此中医药有治疗之道。

长期饮酒的人,容易滋生湿热,进一步损伤内脏,需要清理肝经湿热,这时可以用茵陈、黄芩、荷叶等中药。

长期饮酒的人易患胃病,如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用枳壳、陈皮、焦楂曲、莱菔子等可和胃气。

虽然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内脏损伤及改善症状,但中医师还是奉劝饮酒爱好者要适可而止,过度饮酒必伤身。

下面提供一些解酒方:1、保肝解酒方枸杞子12克、山茱萸10克、葛根15克、枳子12克、茵陈15克、黄芩12克、荷叶6克、景天三七12克。

主治: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细胞损伤等。

功用:解酒、保肝。

每天2次煎服,连服一个月左右,复查肝功能及做肝脏超声波。

2、养胃解酒方炒白术12克、薏苡仁30克、枳子12克、藿香12克、紫苏梗12克、制半夏12克、枳壳12克、白蔻仁6克、陈皮6克、焦楂曲12克、莱菔子10克。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功用:解酒、养胃。

每天1剂,煎服2次,连服一个月左右。

3、清肠健脾解酒方炒白术12克、薏苡仁30克、淮山药15克、白扁豆15克、芡实15克、枳子12克、葛根15克、黄连6克、马齿苋15克、枳壳12克、青陈皮6克、焦楂曲12克。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功用:解酒、清肠、健脾。

每天1剂,煎服2次,连服一个月左右。

4、清胰解酒方柴胡12克、黄芩12克、炒白术12克、炒白芍12克、虎杖15克、枳子12克、葛根15克、黄连6克、延胡索12克、枳壳12克、郁金12克、徐长卿12克、焦楂曲12克。

主治:急慢性胰腺炎等。

功用:解酒、清胰。

每天1剂,煎服2次,连服一个月左右。

中药治疗酒精依赖药方组成

中药治疗酒精依赖药方组成

中药治疗酒精依赖药方组成:葛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三十多味中药组成,每日一剂,水煎至200ml,分两次口服。

疗效较佳。

一般一之两个疗程即可戒除酒瘾,是酒精依赖患者采用中药戒酒的最佳选择。

想要彻底戒酒,最好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动物内脏、瘦肉、花生、大多数种类的蔬菜、麦麸、牛奶等。

如果习惯,不妨在早上喝点燕麦粥,因为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中午很低,喝酒很容易醉酒,早晨喝点燕麦粥,能够帮助降低中午喝酒的欲望;同时,粥类还能够保护胃黏膜。

需要注意的是,B族维生素不会贮藏于体内,多余的会完全排出体外,因此,戒酒的人必须每天补充B族
维生素。

酗酒者大多营养不良。

因此,最好暂时每天摄取150克蛋白质;吃大量的鱼、鸡、鸭或肉类;还可以
依各人的喜好,加上动物肝脏。

专家还为戒酒的人开出了每日的戒酒秘方:每天吃少量高蛋白的食物,在每一餐的中间,补充强化牛奶,或加上蛋、酵母、卵磷脂、钙及镁;午餐吃绿色蔬菜沙拉,晚餐在此基础上浇一匙植物油;每餐饭后吃两三颗综合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B片、500毫克以上的维生素C;每天早餐之后吃维生素A、D、E胶囊。

『解酒』中药方:中药解酒有良方

『解酒』中药方:中药解酒有良方

『解酒』中药方:中药解酒有良方现代人酒席应酬颇多,盛情难却之下,觥筹交错之间难免会多饮几杯,而多饮伤肝造成身体不适,中医称为“酒毒”。

为了对付酒毒,缓解饮酒过度出现的症状,历代医家摸索出许多有效方药。

1.【葛根】《食疗本草》中指出:“葛根蒸食之,消酒毒。

”治酒醉不醒,可用葛根煎汤取汁饮。

2.【葛花、菊花】葛花为葛藤未开放的花蕾。

《滇南本草》载:“葛花解酒醒脾,治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精伤胃,解酒毒。

” 《药鉴》载:“解醉汉昏迷,以菊花煎汤”。

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服,可治饮酒过量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若加菊花同煎解酒效果尤佳。

3.【高良姜】《本草纲目》中记载,本品有解酒毒的功效。

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4.【竹茹】《药品化义》载其治“酒伤呕吐”。

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可治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5.【桑椹】《本草纲目》中载:“捣汁饮,解中酒毒。

”。

解酒时可取鲜桑椹150克,捣汁饮用。

6.【藕片,梨汁、麦冬】将生藕片和梨去心皮打汁约100克饮用,还可加麦冬一起打汁,效果更好,用来治宿醉。

7.【橘皮】《圣济总录》载:“用橘皮汤可治疗饮酒过度”。

可以橘皮30克,煎汤饮。

8.【五味子】《大明本草》载:“止渴除烦热,解酒毒”。

可取本品10~12克,水煎服。

还有一些家庭简易解酒小偏方。

(1)豆汤解酒:用绿豆、红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缓解酒精中毒症状;(2)芹菜适量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可解酒醉后头痛脑胀,颜面潮红等症;(3)酒醉后有恶心呕吐者,可取一小块生姜含于口内,可止呕吐;(4)豆腐中的氨基酸能解乙醇的毒性,饮酒时宜多以豆腐菜肴作下酒菜,食后可促进酒中的乙醇迅速排泄;(5)生甘蔗汁可解酒毒;(6)生白萝卜500克,洗净榨汁,代茶饮服,每次一杯,饮2次至3次,有解酒和消酒气功效;(7)取荸荠10多只洗净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最适宜于解饮高粱酒等烈性酒醉者。

独特中药解酒方

独特中药解酒方

独特中药解酒方独特中药解酒方1.石膏汤:石膏12克,葛根10 克,干姜6克,水煎服。

2.盅酒汤:枳棋子10克,干姜2 克,砂仁1克,水煎服。

3.葛花解酒汤:葛花10克,砂仁10克,白蔻10克,青皮10克,神曲6 克,白术6克,干姜6克,泽泻6克,陈皮5克,人参5克,云苓5克,猪苓 5克,木香2克,水煎服。

4.枳葛饮:枳棋子5克,葛根5 克,水煎服。

止吐解酒的中药1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

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2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

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3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

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4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

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5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

五味子10~12克水煎饮服可解酒。

6 肉豆蔻味辛温,有收敛止泻,温中行气、消食之功。

取肉豆蔻1 0~12克煎水饮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饱胀,呕吐等症。

7 乌梅性味酸、涩、平,有敛肺、涩肠、生津之功效。

取乌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8 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补血、润肠作用。

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饮用。

9 白豆蔻性味辛温,具有化湿健胃,温中止呕,行气宽满的功效。

取白豆蔻10~12克水煎饮服,可除醉酒引起的呕吐。

10 白茅根性味甘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

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

流传千古的解酒妙方有时候人难免会喝多,为...

流传千古的解酒妙方有时候人难免会喝多,为...

流传千古的解酒妙方有时候人难免会喝多,为...流传千古的解酒妙方有时候人难免会喝多,为了帮助大家学会用中药解酒,缓解各种酒后的不适,笔者从古医书中选取了一些简便实用的方药,供大家选用。

这些方药主要适用于急性轻中度酒精中毒,对于中毒较深,出现休克、昏睡等表现的,需要尽快就医。

醒酒方:主要适用于缓解酒后的种种不适。

神仙醒酒方(源自《万氏养生四要》):取葛花、赤小豆花、家葛根(澄粉)、白豆蔻去壳,研末,每次服用时取末煎服。

葛花解酒汤(源自《滇南本草》):葛花、厚朴、神曲、藿香、麦芽、白芷、柴胡、枳壳,用淡竹叶水煎服。

烦热明显的,加栀子;胃寒较重的,加砂仁。

醒酒单方:葛花或葛根煎服,不拘时候,酒解为度。

柑皮洗净焙干,捣为散,每服散。

或取枳木具子(杵碎),葛花,水煎,待药液凉后服。

酒病治方:包括以消酒食、消痰湿、消酒毒、消酒积为主要作用的一系列方药。

橘皮醒酲汤(源自《饮膳正要》。

酲,指喝醉了神志不清):香橙皮、陈皮、檀香、葛花、绿豆花、人参、白豆蔻仁、盐。

水煎服,治疗酒醉不解,呕噫吞酸。

葛花解酲汤(源自《脾胃论》):白豆蔻仁、缩砂仁、葛花,干姜、神曲(炒黄)、泽泻、白术各,橘皮(去白)、猪苓(去皮)、人参(去芦)、白茯苓,木香,青皮(去瓤)。

水煎服,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饮酒防醉方:此类方服之可增大人体对酒的耐受量。

在不得不饮酒的场合,可以事先服用,减少醉酒。

益脾丸(来自《御药院方》):专助饮酒不醉,又益脾胃。

葛花、小豆花、绿豆花、木香,上药研为细末,加白蜜制为丸。

以上一些小方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传统医药瑰宝能帮助大家减少醉酒。

当然,要真正减少醉酒,避免损害身体健康,主要还需节制饮酒,牢记切莫贪杯。

酒鬼必备的解酒妙方星星论道

酒鬼必备的解酒妙方星星论道

酒鬼必备的解酒妙方*星星论道
这里给喜欢喝酒的朋友们介绍一款中药的解酒方剂,很简单。

在喝酒前喝上一杯,可以有效的预防饮酒中毒。

葛花15克枳具子15克炒栀子10克猪苓30克茯苓30克神曲10克
其中,葛花和枳具子都具有解酒毒的作用;
炒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猪苓,猪苓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

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具有利尿排毒的功效。

茯苓,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渗湿利尿。

神曲具有消积的功效。

以上的中药按比例熬成汤汁,以备喝酒前饮用。

提示:用中药解酒,仍然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属于下下策。

因为不管你如何解毒,大量饮酒肝脏仍会受到伤害。

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养生锻炼,提高脏器的新陈代谢水平。

中药解酒方剂

中药解酒方剂

工具/原料•高良•草豆蔻•茯苓•青皮•橘皮•檀香•花•人参•绿豆花•白蔻仁等多位中草药方法/步骤1.豆蔻良汤:高良12克,草豆蔻15克,茯苓30克,人参30克,青皮12克。

理气除胀,降逆止呕,解酒。

用于饮酒过度,呕逆不止,心腹胀满。

2.橘皮醒酒散:桔皮(去白)500克,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

健脾醒酒。

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3.橘皮汤:皮(去白,浸炒)30克,根30克,甘草30克,石膏(打碎)30克。

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4.解酒散:根15克,薄荷1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盆硝8克。

解酒。

适用于饮酒过度。

5.人参汤:人参60克,白芍30克,瓜蒌30克,枳实30克,生地30克,茯神30克,根30克,甘草30克,酸枣仁30克。

益气安神,清热除烦,解酒。

用于饮酒过多,大热烦躁,言语错谬及房劳。

6.百杯丸:沉香15克,红豆15克,根15克,皮15克,甘草15克,丁香18克,砂仁45克,白豆蔻60克,干30克。

理气,和胃,解酒。

用于钦酒过多,胸膈滞闷,呕吐酸水,胃腹疼痛。

7.百杯散:甘遂30克,花30克,橘皮30克。

理肠胃,解酒毒。

适用于饮酒过多,停酒,胸膈痞闷,饮食不快及一切酒病。

注意事项•切勿盲目乱搭配中草药•酒后请勿驾车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饮料之一,每逢聚会,亲戚朋友畅谈举杯,既增添许多喜庆气氛,也促进彼此之间的友情交流。

但是一高兴,难免饮酒过量,引起呕吐、胃痛、头痛等不适反应,甚至导致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

因此,饮酒时应当尽量避免过量,一旦过量则应当尽快解酒。

据有介绍说,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本身就是食品,许多食物也都有治病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物和中药都可以用来帮助解酒。

中药解酒可用酸枣、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还可用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也甚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原料•高良姜•草豆蔻•茯苓•青皮•陈橘皮•檀香•葛花•人参•绿豆花•白蔻仁等多位中草药方法/步骤1.豆蔻良姜汤:高良姜12克,草豆蔻15克,茯苓30克,人参30克,青皮12克。

理气除胀,降逆止呕,解酒。

用于饮酒过度,呕逆不止,心腹胀满。

2.橘皮醒酒散:桔皮(去白)500克,陈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葛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

健脾醒酒。

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3.橘皮汤:陈皮(去白,浸炒)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石膏(打碎)30克。

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4.解酒散:葛根15克,薄荷1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盆硝8克。

解酒。

适用于饮酒过度。

5.人参汤:人参60克,白芍30克,瓜蒌30克,枳实30克,生地30克,茯神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酸枣仁30克。

益气安神,清热除烦,解酒。

用于饮酒过多,大热烦躁,言语错谬及房劳。

6.百杯丸:沉香15克,红豆15克,葛根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丁香18克,砂仁45克,白豆蔻60克,干姜30克。

理气,和胃,解酒。

用于钦酒过多,胸膈滞闷,呕吐酸水,胃腹疼痛。

7.百杯散:甘遂30克,葛花30克,橘皮30克。

理肠胃,解酒毒。

适用于饮酒过多,停酒,胸膈痞闷,饮食不快及一切酒病。

注意事项•切勿盲目乱搭配中草药•酒后请勿驾车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饮料之一,每逢聚会,亲戚朋友畅谈举杯,既增添许多喜庆气氛,也促进彼此之间的友情交流。

但是一高兴,难免饮酒过量,引起呕吐、胃痛、头痛等不适反应,甚至导致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

因此,饮酒时应当尽量避免过量,一旦过量则应当尽快解酒。

据有介绍说,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本身就是食品,许多食物也都有治病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物和中药都可以用来帮助解酒。

中药解酒可用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还可用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也甚佳。

取绿豆适量,用温开水洗净,捣栏,开水冲服或煮汤服,或将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盐1.5克,煮汤服,也有解酒的效用。

食醋解酒可用食醋烧1碗酸汤,或用食醋50克,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下。

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有机酸在人体胃肠内相遇可起反应,降低乙醇浓度,从而减轻酒精的毒性。

豆腐解酒饮酒时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

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醇代谢物乙醛的毒性,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水果蔬菜解酒鲜橙、甘蔗、生梨、西瓜等鲜果榨汁饮服,可以解酒;另外,蔬菜里面,可将鲜藕捣成藕泥,取汁饮服。

还可用白萝卜汁加红塘,每次饮用一杯。

酒精中毒轻者,可生吃荸荠50~100克,若中毒严重,将荸荠捣烂滤汁200毫升,加少量冰糖水1次灌服。

糖水盐水解酒中医认为,白糖润肺生津,可解口干燥渴,能治中虚脘痛。

服用适量的白糖水,能稀释胃中酒精浓度,减少酒的吸收。

糖分吸收后使血糖浓度增加,酒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使酒精在体内代谢和排出加快,达到醒酒解酒的目的。

此外,口服淡盐水,也可达到稀释胃中的酒精和降低血中酒精浓度的作用。

解酒中药偏方酒可入药,《黄帝内经》早有记载。

少量饮之,能通经络,活血脉,解疲乏,对身体有益;多饮则会“酒醉”、“中酒毒”,现代医学称为酒精中毒,对身体十分有害。

中医学浩瀚的药海中,能治疗酒精中毒的方药不胜枚举。

今将常用药物中,具有解酒毒作用的部分中药简介如下:葛花别名葛条花,系葛藤的花,始载于《名医别录》。

其性凉味甘,入脾、胃经,能解酒止渴。

治酒醉,烦渴,取本品l0~15克,煎服;若预防酒醉,可煎汤代茶。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头痛心烦,胸膈痞塞,手足颤摇,小便不利,大便泄泻。

以葛花解酲汤(《兰室秘藏》)治之。

木香1.5克,人参4.5克,猪苓4.5克,茯苓4.5克,橘皮4.5克,白术6克,干姜6克,神曲6克,泽泻6克,青皮9克,砂仁15克,白豆蔻15克,葛花15克。

煎服。

高良姜别名风姜、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

味辛性温,入脾、胃经。

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的功效。

《大明本草》有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解酒毒,消宿食的记载。

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15克,煎服。

若寒甚,可与法夏、生姜、香附同用。

白茅根别名茅根、茅草根等。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甘,入肺、胃、膀胱经。

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

《本草纲目》有止吐衄诸血及解酒毒的记载。

本品可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吐血、衄血、急性肾炎水肿、黄疸等症。

若解洒,可用本品15~30克,煎服,鲜品倍用。

若治饮酒太过,伤及胃络所致胃出血,可与仙鹤草、地榆、蒲黄同用,或单用。

以鲜品效果为佳。

丁香别名公丁香,始载于《药性本草》。

温味辛,入脾、胃、肾经。

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效。

常用于胃寒所致呕吐、呃逆及肾虚阳萎等证。

《大明本草》有治冷气、杀酒毒的记载。

治饮酒所致呕吐、身寒等证,可单用,或与人参、生姜、法夏、柿蒂配用。

预防酒精中毒,可用本品3~5克,泡茶饮。

桑葚别名桑果、桑枣、桑葚子等,始载于《新修本草》。

其性寒味甘,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润肠通便,以及解酒的作用。

《本草纲目》谓其捣汁饮,能解酒中毒。

本品可治眩晕、失眠、消渴、便秘,及风湿关节炎。

解酒可取鲜品100克,捣汁或煎服;若烦渴甚,可与麦冬、玉竹、天花粉等配合。

芦根别名苇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其性寒味甘,入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止呕、利尿的功效。

治热病烦渴、胃热呕秽、肺热咳嗽等证。

酒热烦渴、呕秽,可用本品30~60克,煎服。

或用芦根饮:芦根15克,竹茹9克,粳米50克,生姜5片,水煎,当茶饮。

《新修本草》谓其能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等证。

淡竹叶别名碎骨子、山鸡米等,始载于《本草纲目》。

其性寒味甘淡,入心、胃、小肠经,有清热除烦、利尿的作用。

可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等证。

治酒热烦渴,小便不利,可用本品30~50克,煎服;或与菊花、薄荷同煎,当茶饮可预防酒醉。

茶叶始载于《本草图经》。

其性凉味苦甘,入心、肺、胃经。

具有清头目、除烦渴、助消化、利尿解毒的功效。

可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痢疾等证。

本品有红、绿茶之分,用时任选。

酒醉可用本品泡浓茶饮;或与菊花、金银花同用。

本品含茶碱,能利尿,抗过敏,能解除支气管痉挛及胆管平滑肌痉挛,对饮酒所致之过敏症,如荨麻疹,尤其适宜。

乌梅别名酸梅、干枝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其性温味酸,入肝、脾、肺、大肠经。

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

主要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泄、消渴、蛔厥,以及便血、崩漏等。

因其味酸能化生津液,可用于酒热烦渴等证。

实验证明,本品有抗过敏作用,对饮酒所致过敏,如荨麻疹尤为适宜。

本品可单用,每次30克,煎服;或与生地、麦冬、葛根、花粉同用。

白茅根:性味甘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

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

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

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

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

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甘蔗汁配方:新鲜甘蔗400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止呕。

用于醉酒后干呕、口干等。

橘皮醒酒散配方:桔皮(去白)500克,陈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葛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

功效与主治:健脾醒酒。

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橘皮汤配方:陈皮(去白,浸炒)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石膏(打碎)30克。

功效与主治: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石膏汤配方:石膏15克,葛根100克,生姜100克(切细)。

功效与主治:治饮酒过多,大醉不醒。

五豆汤配方: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250克,干葛500克,甘草500克,贯众500克。

功效与主治:专能解酒毒,止烦渴,能发小儿豆疮不出,并治糖尿病疮疡解酒散配方:葛根15克,薄荷1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盆硝8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

适用于饮酒过度。

人参汤配方:人参60克,白芍30克,瓜蒌30克,枳实30克,生地30克,茯神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酸枣仁30克。

功效与主治:益气安神,清热除烦,解酒。

用于饮酒过多,大热烦躁,言语错谬及房劳。

豆蔻良姜汤配方:高良姜12克,草豆蔻15克,茯苓30克,人参30克,青皮12克。

功效与主治:理气除胀,降逆止呕,解酒。

用于饮酒过度,呕逆不止,心腹胀满。

百杯丸配方:沉香15克,红豆15克,葛根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丁香18克,砂仁45克,白豆蔻60克,干姜30克。

功效与主治:理气,和胃,解酒。

用于钦酒过多,胸膈滞闷,呕吐酸水,胃腹疼痛。

百杯散配方:甘遂30克,葛花30克,橘皮30克。

功效与主治:理肠胃,解酒毒。

适用于饮酒过多,停酒,胸膈痞闷,饮食不快及一切酒病。

甘草葛花汤配方:甘草30克,干葛花30克,葛根30克,砂仁30克,贯众30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毒。

适用于饮酒过度,胸膈痞闷者。

千盅酒丸配方:枳椇子60克,白附子20克,砂仁20克,炮姜20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