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朱淑真写的诗集锦

朱淑真写的诗集锦朱淑真,她的诗作受到市民的激赏,却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烧(据魏仲恭《断肠诗集序》)。
她显然是英年早逝的“问题美女作家”。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朱淑真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春归五首·其一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片片飞花弄晚晖,杜鹃啼血诉春归。
凭谁碍断春归路,更且留连伴翠微。
春归五首·其五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平畴交绿蔼成阴,梅豆初肥酒味新。
门外好禽情分熟,不知春去尚啼春。
东马塍·一塍芳草碧芊芊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春日杂书十首·其八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一年妙处清明近,已觉春光大半休。
点检芳菲多少在?翠深红浅已关愁。
恨春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樱桃初荐杏梅酸,槐嫩风高麦秀寒。
惆怅东君太情薄,挽留时暂也应难。
中春书事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乍暖还寒二月天,酿红酝绿斗新鲜。
日烘春色成和气,风弄花香作瑞烟。
莺舌似簧初学语,柳条如线未飞棉。
金杯满酌黄封酒,欲劝东君莫放权。
春归五首·其三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狼籍花因昨夜风,春归了不见行踪。
孤吟茕坐清如水,忆得轻离十二峰。
代谢人见惠墨竹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纷纷桃李皆凡俗,四时之中惟有竹。
非惟苍悴列风轻,对之自觉清人肉。
羡君年少多才艺,笔墨潜偷造化力。
扫出一枝爰惠我,清阴翠色惊满幅。
嗟我得之喜何似,贪夫忽获珠盈斛。
朝夕捧玩不知疲,如在太白楼上宿。
遽令标轴挂壁间,劲节直日长目前。
不必溪边寻六逸,不必林间访七贤。
岂使阎本与王维,独擅古今称神师。
又有屏间名浪得,误墨成形何足奇。
未若一笔扫一枝,渭川移来人莫疑。
珍藏欲默默不得,命牋索笔成新诗。
诗穷纸满意不尽,馈笔无语愧才稀。
会魏夫人席上·其二·“雪”字韵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香茵稳衬半钩月,来往凌波云影灭。
弦催紧拍捉将遍,两袖翻然做回雪。
春园小宴·春园得对赏芳菲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春园得对赏芳菲,步草黏鞋絮点衣。
朱淑真最著名的20首诗

朱淑真最著名的20首诗
朱淑真是中国现代女诗人之一,其作品以浪漫、抒情为主题,常常表达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感悟。
以下是朱淑真最著名的20首诗:
1. 《蝶恋花》
2. 《思君如梦千寻恨》
3. 《水调歌头·一阵风吹来》
4. 《东篱乍见》
5. 《鸳鸯湖上春浦月》
6. 《模惊鸟浦月逐人斜》
7. 《十幅百步图·鹊笼传情》
8. 《云山禅林独携幽》
9. 《两情缘·浓烟淡信》
10. 《谢冕题长信桐谣》
11. 《蜀道行三首》
12. 《浣纱千织雾裁裁》
13. 《渔家傲·江湖用尽真情》
14. 《如意仙子板子敲》
15. 《水调歌头·半夜砧声起海风》
16. 《思儿行》
17. 《爱情个个篇中绝》
18. 《柳絮飞残阳正好》
19. 《青楼搅后玉英弄》
20. 《祭联理‧长信谢冕故友墓》
这些诗作展示了朱淑真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写作风格,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感受和思考。
朱淑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回忆了从前的欢会与离别,过片又转入对昨夜梦会的追 思。“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梦魂之中, 水云之间,与伊人喜结丝萝(夤缘,当据《广韵》释为 连也),绸缪纤绻,悄然无语。梦中欢情,正如水云渺 渺,倏忽即逝,一觉醒来,“愁恨又依然”如故。回思 梦中幽欢,面对眼前寒衾,展转反侧,倍觉凄凉,懊恼、 嗟呀、哀叹,全然无济于事,于是从那饱受创伤的心灵 深处发出了绝望的哀鸣:“天易见,见伊难!”词在绝 然痛语中戛然作结,尤如凄厉的旋律达到高潮时而弦绝 声止,虽然曲终韵歇,但那哀痛的余音却经久不息地震 荡在人们的灵府空间。这首词从春景凄寒起笔,转入 “忆前欢”时却反接以闺中的寂寞和送别的感伤;过片 以后折入梦境的回顾和思索,最后回到现实,以痛绝之 语作结,由此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 。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 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 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 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 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这首词写失恋的悲愁,充满作者心灵深处 的凄厉哀鸣。朱淑真在少女时期曾有过一段自 由婚恋的幸福,可是后来由父母主婚,强嫁一 俗吏,志趣难合,遂愤然离去。这棒打鸳鸯散 的忧伤,这琼枝错插、忍遭摧损的隐痛,萦盘 郁结于心,使她在恨、愁、悲、病、酒五字生 涯中凄然以终,她的《断肠诗》、《断肠词》 真实地铭刻着她心灵上的伤痕。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 作家之一。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 栖居士,祖籍浙江海宁路仲,世居桃村。工诗, 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南宋淳熙九年 (1182)有一个名叫魏仲恭的人,将朱淑真的 残存作品辑录出版,并为之作序。序文开头说: “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 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 岂泛泛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女诗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仕宦之家。
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
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
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
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生前曾自编诗词集(《写怀二首》“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死后散佚。
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宛陵魏仲恭(端礼)辑为《断肠集》十卷,未几钱唐郑元佐为之作注,并增辑后集七卷(一本把第七卷厘为两卷,作八卷)。
此外尚有《断肠词》一卷行世。
朱淑真诗,以清汪氏艺芸书舍影元抄《新注朱淑真断肠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民国徐乃昌影元刻本(简称元刻本)、清光绪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遗著》本(简称武林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等。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
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也有被认为是欧阳修所写。
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
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
”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
”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
朱淑真,她的诗作受到市民的激赏,却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烧(据魏仲恭《断肠诗集序》)。
她显然是英年早逝的“问题美女作家”。
朱淑真最有名的诗

朱淑真最有名的诗
摘要:
一、朱淑真简介
二、朱淑真的诗歌创作
三、朱淑真最有名的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四、诗作主题及艺术特点
五、对后世的影响及评价
正文:
朱淑真是中国宋代的一位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清新脱俗、婉约柔美的风格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她的作品主题丰富,既有山水田园的描绘,也有对生活、爱情、哲理的思考。
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既有继承传统的一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创新。
朱淑真最有名的诗作当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这首诗是朱淑真夜游时触景生情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秋夜将晓时走出篱笆门,迎着凉爽的晨风欣赏自然景色的心情。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银河落地”、“夜泊牛渚怀古”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艺术上,这首诗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魄,又有婉约柔美的情感。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朱淑真的代表作之一。
朱淑真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她的诗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启示。
同时,她的诗歌也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朱淑真最出名的十首诗

朱淑真最出名的十首诗
根据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朱淑真的作品中,以下十首诗较为出名:
1.《武陵春·春晓》:春晓月朦胧,残梦压花香。
2.《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6.《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7.《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8.《蝶恋花·梦泽湖春游》:梦泽湖春游,花影压堤洲。
9.《菩萨蛮·秋思》:秋思浩然,水风清淡,夜色凄凉。
10.《青玉案·元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些诗歌展现了朱淑真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和感悟,既有清新婉丽的山水田园诗,也有幽怨凄美的忧愁诗。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朱淑真的才情与哀愁。
朱淑真

生查子·元夕 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 朱淑真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 天飞絮东风恶,幸有荼蘼与海棠。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 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 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论女诗人朱淑真的形象

论女诗人朱淑真的形象朱淑真(1906-198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诗人。
她创作丰富多样的诗歌,以其独特的声音与独立的思想闻名于文坛。
本文将通过探讨朱淑真的诗歌主题、格律风采以及诗人形象等方面,来论述她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朱淑真的诗歌主题朱淑真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抒发,也有对人生感悟的深入探索。
她的诗歌常常以观察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感受。
例如,在她的著名诗作《秋闺怨》中,她借助秋天的景象,抒发了女性婚后孤寂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奈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二、朱淑真的格律风采朱淑真善于运用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的笔调来展示她的情感。
她的诗歌常常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表达思想,同时运用鲜明的比喻和意象。
例如,在她的诗作《春风之梦》中,她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具体的景物来展现春天的美丽画面,这种形象化的表达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三、朱淑真的诗人形象朱淑真的诗人形象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也体现在她的个人经历和性格中。
她是一位热爱自由的女性,她坚持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抒发方式,追求自由与真实。
她的作品反映了她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在一个封建社会中,她以自己的方式为那些被压抑的女性发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坚持和勇气使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总结:朱淑真作为一位女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了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她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同时她的格律风采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也使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朱淑真的诗人形象体现了她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她的坚持和勇气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尤为难能可贵。
因此,朱淑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淑真
朱淑真,钱塘人。
幼警慧,善读书。
早失父母,嫁市井民家。
其夫村恶可厌,淑真抑抑不得志,作诗多忧怨之思。
题《圆子》云:
“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
纵有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
”
盖自伤其非偶也。
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
淑真有《元夕·生查子》云: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又诗云:
“火树银花触目红,极天歌吹暖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经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
味此诗词,淑真殆不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