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异同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二、现代主义设计特点
1.功能主义特征.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具体建筑有: ①六面建筑; ②以柱支撑整个建筑的结构特征,幕墙架构的产生; ③标准化的原则; ④反装饰主义立场; ⑤中性色彩计划.] 3.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基 本反对在图版上、在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现代主义设 计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 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勒-柯布西耶作品
朗香教堂
马赛公寓
1
9 2
萨
9 1
沃 依
9 3
别
0公
年 间
寓
米斯·凡德洛(1886-1969,法国)
提出了“少则多”的设计原则. 他终生追求所谓的单纯建筑, 主张“少则多”,达到甚至可以 违反功能要求的现代主义设 计,从而把现代主义的功能主 义基础变成一种变相的形式 主义.另外,他一向认为设计 教育的核心应该是非政治化、 以建筑为中心的.
著名的 巴塞罗那椅
美国现代主义先驱----弗兰克·赖特
他具有70年的独立设计经验,他本人 的风格从自然主义、有机主义、中 西部草原风格、现代主义,到完全追 求自己热爱的美国典范,每一个时期 都对世界建筑界造成新的影响和冲 击.他的设计具有相当大的个人表现 成分,他的探索基本可以说是个人的, 非社会化的,艺术型的.
这座建筑是丹麦的建筑师约恩·乌松于1957年设计,建成于1973年。因为它位于悉 尼市的贝尼朗岛,临近海洋,建筑师就把它设计成象一艘乘风破浪的大帆船,具 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象征手法也运用得比较成功,从而使这一建筑成为澳大 利亚悉尼市的重要标志。乌松也因为这一建筑设计,赢得了国际方案竞赛的头等 奖。
谈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异同参考模板

谈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异同参考模板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异同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审美观念,将形式与功能相结合,使产品或环境具有美感和实用性。
在设计领域里,现代主义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两个重要的流派。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设计风格的异同。
一、理念与思维方式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简洁、实用和功能性,追求形式的纯粹性和简约性。
设计师们认为,通过去除多余的装饰和繁杂的细节,可以突出产品的功能和形式,达到效率和美感的完美结合。
现代主义设计注重材料和构造上的真实性,追求“形式即功能”的原则。
而后现代主义设计则更关注情感和个性表达。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认为,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应该反映在设计中。
他们强调设计的独特性和个性化,通过采用多种风格、材料和色彩来表达不同的主题和意义。
后现代主义设计注重文化、历史和社会的融合,打破传统的限制和框架。
二、外观和形式现代主义设计追求简洁明了的外观和形式,强调几何形状、直线和曲线的结合。
设计师们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来表达产品的结构和形式美。
他们强调构成要素的重要性,追求整体与细节的和谐。
现代主义设计通常呈现出干净利落和功能性强的外观。
后现代主义设计则更加多样化和变化多端。
设计师们追求设计的独特和创新,在形式和颜色上更加大胆和丰富。
他们常常使用非常规的形状、复杂的曲线和抽象的图案,以及丰富的色彩和纹理。
后现代主义设计可以是复杂和混乱的,也可以是富有个性和戏剧性的。
三、文化和历史背景现代主义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是对传统的艺术和设计观念的反叛。
它受到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的影响,追求实用性和效率,强调现代化的理念和审美标准。
现代主义设计在建筑、家居和工业设计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后现代主义设计则是在20世纪后期兴起的。
它反对现代主义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化,倡导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表达。
后现代主义设计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和后现代文化的影响,试图打破传统的限制和规定,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
浅谈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区别

浅谈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区别发布时间:2022-09-07T02:04:30.900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2月第3期作者:韩勇[导读] 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构筑物,各个时代有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韩勇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重庆 402560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构筑物,各个时代有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如古罗马建筑、罗曼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中的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区别和特点。
古典主义建筑,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是本着形式的规则,可以不受特定的限制而成立。
设计和解读古典主义建筑就像学习和理解一种语言,融入一个文化传统或社会结构。
它意味着形式规则和头脑中所接受的更广泛的结构相互结合。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是每天观察着形式规则的各个层面和图解,起先只是简单地通过日常事务,通过表达和讨论来接触建筑,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社会化地和它们相接触,欣赏他们,观察它们,讨论它们。
尽管这些古典规则和图解从来没有被展示过,它们已经和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促使这些内涵的规则呼出水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古典主义规则的定义开始,当它们涉及到许多多细节的时候,便会有许多的版本和修改。
对于那些认为这些规则的冻结的、单一的观点,一直保持着晦涩难懂,属于抽象性的尝试。
在设计师和诵读着的心目中,尽管古典规则常常会依赖建筑材料的发展,它其中也有很多变化的部分。
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系统是一个边缘模糊的领域,正如社会法规一样,古典规则也一直被频繁地修改着。
古典主义建筑正是对不断变化的规范的体现,它们是古典规范的产品同时也是创造者。
古典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一是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点,冲上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恪守古罗马的古典规范。
二是总体布局、建筑平面和里面造型强调主从关系,突出轴线,讲究对称。
常用穹顶统帅整幢建筑物,使之成为全局之中心,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性的横3段式和竖3段式的立面构图手法(当然须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卢浮宫东立面的横3段比例自上而下1:3:2)。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是什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是:1、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2、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
3、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
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4、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后现代主义风格特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现代主义风格引领设计潮流已近一个世纪。
从威廉·莫里斯为“红屋”设计的家具、到麦金托什设计的直背餐椅、从赖特的“流水山庄”、到格罗皮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
都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
然而,现代主义在完成它特定的使命后走下了历史的神坛,后现代主义成为主流设计。
究竟后现代主义有什么样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2、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3、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16-后现代主义设计

“塞拉皮斯”椅,菲利普· 斯达克,1985
• “开放椅”,毛里 佐· 佩雷加里,1988
• 木质座椅,里卡 多· 布鲁莫, 1993~1996
六、建筑风格
运用建筑设计特别是后现代主义 建筑的造型特点、装饰细节及其他设 计语汇进行设计,使其具备建筑的形 式和风格。
• 组合咖啡具,格雷 福斯,1983
• 巴西议会大厦,奥斯卡· 尼迈耶尔,1958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流派
(一)讽刺古典主义 (二)潜伏古典主义 (三)原教旨古典主义 (四)现代传统主义 (五)标准古典主义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产品设计
一、高技术风格 二、过渡高技术风格 三、反设计集团 四、“孟菲斯”设计集团利福尼亚市水晶教堂, • 菲利普· 约翰逊,20世纪60年 代
• 西格莱姆大厦图片
(五)迈克尔· 格雷夫斯
• 格雷夫斯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奠 基人,也是著名的“纽约五人组”的成员 之一。他在设计上讲究装饰的丰富、色彩 的绚丽和历史风格的折衷。 • 1982年,他设计建造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的公共服务大楼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 作。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山崎实 1962~1976
(九)尤恩· 伍重
尤恩· 伍重是丹麦后现代主义建筑设 计的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澳 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2007年,悉尼 歌剧院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单,伍 重也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位仍在世时作 品即被列入保护名单的建筑设计师。
伍重说这一灵感 来自被削下来的橘子 皮
三、反设计集团
(一)阿契佐姆集团 (二)阿契米亚工作室
四、“孟菲斯”设计集团
(一)“孟菲斯”集团的创立 它的创始人是埃托尔· 索特萨斯 (二)“孟菲斯”集团的设计理念 第一,开放的设计思想。 第二,对功能的新解释。 第三,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 第四,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 第五,装饰不是罪恶。 第六,提出新的产品设计目标。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与联系艺术学概论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和文学流派,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并且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影响。
现代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创新、反传统、反理性,以及对个人主观感受和情绪的表达。
在现代主义作品中,形式、技巧和内容常常进行大胆的实验和革新。
例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等都是现代主义的代表流派。
而后现代主义则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其背景是对现代主义反叛以及后工业社会、消费文化的来临。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多元、折衷和混合,它吸收了多种文化和艺术风格,并且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规则。
后现代主义强调开放性、反思性和对话性,对于全球化、文化同质化和大众文化等问题也有着深刻的关注。
尽管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首先,两者都强调创新和实验,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规则和形式。
其次,两者都关注个体和社会的边缘群体,对于社会不公和不平等有着强烈的批判意识。
此外,两者都受到科技和文化变迁的影响,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变化。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现代主义对于形式和内容的革新为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提供了基础。
而后现代主义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革新的范围和深度,将其引入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领域。
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个艺术流派,共同构成了20世纪艺术和文化的重要篇章。
谈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异同

谈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异同摘要:本文主要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以及主流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对比了这两种设计风格的异同,同时论述了这两种主义水火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说现代主义是一个硬币的正面,那后现代主义就是硬币的反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后现代主义不仅仅是现代主义的逆向继承,这两种主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理性主义;以人为本;形式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都源于建筑设计。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贵族服务的,也只有贵族才能有财力享受这一殊荣,因为建筑设计的服务对象无非就是君王、教会和国家。
有为西方学者说的好“穷人是不配享有设计的”,设计作为一种增值服务本该就是为富人服务的。
从20年代前后开始,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股势力,掀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新建筑运动。
尽管当时这个新建筑运动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是这次运动的主流思想是与现代主义的思想非常一致的。
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便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的传达设计等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单纯追求理性而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产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感到厌倦,越来越受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
一、什么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设计,所以这里我也用建筑论述我自己所理解的现代主义风格。
我觉得现代主义最主要的内容是设计为大众;强调功能性;反装饰;理性主义;经济主义;批量标准生产。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赏析

设计主张:线条和色彩 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 许独立存在。只有用最 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 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 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绘 画。 设计元素:红、黄、蓝 几何化图形(横竖结构) 蒙德里安
《海堤与海· 构成十号》, 1915年,布上油画,荷 兰奥杜罗,库拉穆勒美 术馆藏。海面重复的波 浪,以及波光的闪烁变 化,被提炼为诸多由水 平和垂直的短线交叉而 成的十字形。这些十字 形,朝着上下左右四方 连续地排列。线的长短 不一呈现出线状图形的 充满节奏的颤动 。
帕特· 切尔 餐桌 美国 1981年 帕特· 切尔 美国 1982年 沙发 沙发靠背采用了不对称的方法,在黄、桔红、紫 相间的颜色衬托下,具有浓郁的巴西风情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 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 义确定性的策略。
Saltzman House
Richard Meier(1967~1969)
孟菲斯集团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面对工业文明的种种危机现象,西方意识形态领 域出现了一股非理性的、反物质文明的思想潮流, 这反映了人们在工业社会中寻找精神坐标的需求。 受年轻人以人为核心的自我装饰、热衷于时髦产 品、追求艳俗的色彩和新奇的快乐所影响。其设 计观也暗示着一种颠覆性、玩世不恭的视觉语言。
阿诺和罗杰斯 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 1976年
“SM2000”型直接驱动电唱机
意大利设计师马内奥•波特设计的金属椅子
雷蒙· 罗维 哈里克拉福特收音机 20世纪40年代末
完
House Ⅱ
比较迈耶和艾森曼,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70年代 末,他们的作品从形象上来看还是非常相似的,艾森 Peter Eisenman(1969~1970) 曼的住宅二号与迈耶的萨斯曼住宅非常相似,都带有 明显的风格派的影子,把现代主义中的一些经典手法 运用的非常娴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异同
摘要:本文主要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以及主流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对比了这两种设计风格的异同,同时论述了这两种主义水火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说现代主义是一个硬币的正面,那后现代主义就是硬币的反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后现代主义不仅仅是现代主义的逆向继承,这两种主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理性主义;以人为本;形式
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都源于建筑设计。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贵族服务的,也只有贵族才能有财力享受这一殊荣,因为建筑设计的服务对象无非就是君王、教会和国家。
有为西方学者说的好“穷人是不配享有设计的”,设计作为一种增值服务本该就是为富人服务的。
从20年代前后开始,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股势力,掀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新建筑运动。
尽管当时这个新建筑运动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是这次运动的主流思想是与现代主义的思想非常一致的。
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便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的传达设计等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单纯追求理性而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产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感到厌倦,越来越受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
一、什么是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
筑。
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设计,所以这里我也用建筑论述我自己所理解的现代主义风格。
我觉得现代主义最主要的内容是设计为大众;强调功能性;反装饰;理性主义;经济主义;批量标准生产。
像在1910年,格罗佩斯就开始提出探用工业手段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为大众的住宅,同时也提出构件的建筑方法的设想。
还有一位现代主义大师,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公寓就是明显的功能主义的,六个面,反装饰的。
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的公寓。
二、后现代主义的诞生
后现代主义设计不是一种具有明确宗旨的设计风格,而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
首先提出的一整套关于建筑的思想体系和设计方法,决定了后现代主义风格首先表现在建筑设计上,而后再影响到其他领域。
其方式一是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股发展的潮流和一种时尚的象征,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则是这一时尚的代表,同时又跨越了设计领域的界线,成为其他设计领域的设计师。
二是建筑师认为产品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同样投入极大的热情,从而带动了其他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
三、现代主义诞生的背景
现代主义设计是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等欧洲国家,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二战以后通过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一场国际性运动。
它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提出艺术与科技象相结合的“机器美学”,反对因袭传统,厌恶附加装饰,强
调功能主义,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进行设计。
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1-1
工业革命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欧美等西方国家工业技术迅速发展,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到装饰艺术运动,都试图通过回避机器,甚至反对工业化来寻找新时代设计方法和风格,结果不仅没有挡住工业设计的发展,而且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不少设计师在正视显示的前提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来为现代社会服务。
现代主义设计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先发端于建筑设计,然后波及到艺术及设计领域。
四、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20世纪西方设计领域相继出现了两大流派:即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时尚。
”这种风
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
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
1919年包豪 1-2 斯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
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
许多现代主义者,从德国的贝伦斯、格罗佩斯到美国的米斯、赖特、法国的柯布西耶都以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作为自己从事设计和创作的依据。
后现代主义首先出现在建筑领域,是发端于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特别是对现代主义理性的反叛。
在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日渐衰落的情况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开始逐渐盛行。
受60年代大众文化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表现出对现代主义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主义风格强调设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
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追求个性化。
在设计中常把夸张变形的,或是古典的元素与现代的符号以新的手法融合到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及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
五、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风格上更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
例如哈桑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对二者的部分进行了如下比较:
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
当代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
第二、具象转向抽象。
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
1-3
第四、创造高于审美。
西方自古代开始其艺术创作的传统就是求真,注重对客观外物的真实刻画和记录描写,但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开始让人们发现物质的东西并不是那么重要了,人们因为经济发展变得异化了,变得心理变态了,变得心灵扭曲了,上帝死了,人们没有了精神支柱,孤独无依无靠,信仰缺失,唯利是图,于是作家开始在作品中寻找活着的意义,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挖掘主体心灵世界深处的意识的流动。
现代主义文学的这个转向与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科对人的意识的专注也有一定的关系。
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
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
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内容上上: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形式上: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实质上: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而我认为所谓的现代主义的经典名言“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的设计理论其实是一种脱节,与时代的脱节。
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只有多元化、差异化的产品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现代主义可以说是不与时俱进的脱节思想必会遭到后现代主义前卫思想的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