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适应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研究

【摘要】幼儿早期是适应能力逐渐形成的关键期,是各种适应能力建立的巩固的阶段。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幼儿一周内已经基本学会一日生活常规,而且情绪稳定。一个月后,幼儿已经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遵守游戏规则,初步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在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应该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有利的环境,幼儿园也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使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关键词】幼儿幼儿园入园适应

一、入园适应的重要性

国内许多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幼儿早期的适应能力的强弱,将影响他将来对任何社会新环境的适应。中山大学广州北校区幼儿园教研组曾经研究并撰写了《3-6岁幼儿适应行为分析》,他们为了解幼儿适应行为发展水平,制订适合不同年龄组别幼儿的教学活动,进而为下一步开展幼儿挫折教育作理论与数据上的准备,对本园部分3-6岁幼儿的适应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论:3-6岁幼儿适应行为的发展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年龄越小百分比越高,反映了在此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适应性越差。

由此可见,幼儿早期是适应能力逐渐形成的关键期,是各种适应能力建立的巩固的阶段。幼儿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在园生活,就可能表现为哭闹,产生分离焦虑。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症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因此应重视、加强和全面培养刚入园幼儿的适应能力,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教育方式和切实可行的训练机会,以促进和提高幼儿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入园适应的现状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并不怎么哭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很多由妈妈带大的孩子从很小开始参加很多小朋友组成的游戏组,一周有好几次社会活动,适应能力比较强。另一方面,她们的入园准备很充分。

而在当今,我国多数地区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很少,不习惯集体生活,易于形成孤僻、自私等不良性格。入园后,幼儿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内心的安全感被打破,心理上会产生种种不适应。

其次,现在的“工作型”、“享乐型”父母越来越多,有的家长迫不及待地想让孩子提前入园,幼儿入园的年龄从3周岁变为2周岁,幼儿入园适应也变得愈加困难。幼儿入园的适应期让家长们更加烦心,于是好多家长使尽了一切“战术”:物质引诱、精神恐吓,软硬兼施。有的家长常常骗着孩子去幼儿园或送到幼儿园后乘孩子不备,偷偷溜走。这样孩子只会大哭大闹,加剧他们内心的恐惧。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幼儿入园时过分焦虑,孩子哭了没有?肯不肯吃饭?有没有受欺负?分离时,父母的难舍难分、焦虑的表情、担忧的目光通过微妙的亲子互动,传递给了幼儿。在陌生的情景中,幼儿对环境的判断更多是参考父母的反应,这就导致了家长和幼儿的分离焦虑及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互相强化,造成恶性循环。

其实,幼儿家长的焦虑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有些幼儿教师对新入园幼儿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声称:“让他哭好了,哭够了就不会再哭了。”所以经常会在幼儿园的角落,看到那些哭得都喘不过气来的新生。但是我国许多发达地区的幼儿园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新生入园适应,并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例如有些幼儿园就有专门的新生入园适应方案,他们在幼儿园里特别划出一小区域,为新生适应区,并邀请新生家长与幼儿一起参观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等等。这一切都是与招生工作紧密结合,并有序开展的。我对本幼儿园的幼儿入园适应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在设计观察记录表、整理观察日记的基础上,也对案例进行了深入评析,展示了幼儿入园适应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教师采取的对策,希望从中找到更好的办法帮助幼儿快乐地度过入园适应期。

二、个案分析:

人物:陈家仪,女,出生于2003年5月10日

简历:出生在苏州,一周岁后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仪被送到老家江苏海安,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爷爷奶奶都顺着她,在家里比较娇气。但爷爷奶奶对

家庭教育比较重视,比较注重对她自理能力的培养,所以小仪性格开朗,不爱哭闹,自理能力强,身体素质好。

刚入园的小仪和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哭闹,经过教师和家长一段时间的帮助和引导,她终于顺利地度过了入园适应期……

第一周:逐渐熟悉环境

第一天:惶恐、新奇

案例:因为我园是常年招生,小仪是学期中途入园的。

入园第一天是半日亲子活动。教师来园接待时蹲下身子与小仪交谈。她很快被活动室内各区域的活动吸引了注意力,但是当奶奶和妈妈消失在她的视线外时,她便会开始小声哭泣并急切地寻找。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了,教师牵着小仪的手与其他幼儿一起来到了户外大型器械旁,鼓励她与幼儿一起游戏。小仪很快投入进去,忘记去担心妈妈和奶奶的消失。十一点,小仪要离开了,教师和全体幼儿对她说:?拜拜,明天见.?她也高兴地和教师他们说:?再见!?评析:从儿童心理的发展来看,孩子出生三个月以后到一周,虽然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并开始逐渐脱离自闭期,但作为独立人格的自我意识还没产生,感觉运动机能尚未成熟。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一切方面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是依赖性很强的年龄期。

等孩子过了一岁,能够步行了,可以用言语进行简单的交际了,于是,增强了与外界接触的愿望。他们愿意走出房间,走出院子,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并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开始了家庭以外的社会生活。到了三岁左右,还随时表现出想自己作主的愿望和倾向。这个时期可以称为早期独立期或社会期。

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上幼儿园前由家人看着,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要想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接受各种能力的锻炼,最好的办法是送进幼儿园,让他在集体生活中体验到友爱,互助,关心别人的乐趣,并且为了服从集体,还逐渐学会约束自己。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上了幼儿园懂事了,有规矩了。

一般来说,孩子从没有离开过母亲或家人,突然上幼儿园会感到恐惧,怕生,不愿意上幼儿园。但是,只要家长坚持送,及时鼓励,再加上幼儿园本身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吸引,一般孩子会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愿去到愿意去。小仪从小由祖父母抚养,比较娇气,不曾离开过爷爷奶奶,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突然“失去”亲人,内心感到恐惧、无助,表现得很不安,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孩子一去幼儿园就有情绪,每次要哭闹一番,且持续的时间较长,那就表明孩子的自我意

识发展不充分,年龄虽然到了四岁,进入独立期,而自我意识发展的某些指标仍处于三岁水平以下。有这种现象的孩子往往和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娇惯有关。

但是小仪生活在农村,自由活动空间比城市幼儿大,而且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较多,使她逐渐适应了离开父母的守护,为今后上幼儿园打下了基础。所以性格开朗,不爱哭闹的小仪第一天入园并没有太强烈的反抗与焦虑情绪,很愿意与教师接触,并对其他幼儿的游戏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对策:1、入园后,教师应重视幼儿情感的培养,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如幼儿期触觉最为发达,教师不妨多与幼儿肌肤相亲,亲亲幼儿的额头,拍拍小脑袋,拉拉小手。这样幼儿把教师当作陌生环境的保护者,减少了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如果想让幼儿信任你,就必须用爱心来打动幼儿。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记住幼儿的名字,让幼儿由认同感,消除和教师之间的隔膜。教师还要通过开展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在游戏中转换角色,与幼儿进行身体接触,让幼儿放松紧张的心情,和老师更加亲近。特别是早上入园时,教师除了进行晨检外,不管幼儿高兴还是哭闹,都应该给她一个拥抱,这种身体的接触对新生来说非常重要,能使她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老师更加亲近。

2、精心设计活动室环境

幼儿生活在幼儿园里,不可避免地要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幼儿的活动室,让环境说话,调动幼儿的兴趣。而且环境不能是固定不变的,要随着幼儿的发展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富有变化的环境要求教师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不断地留心观察幼儿的兴趣,用心的来创设环境。特别是针对新入园的幼儿,看着眼前花花绿绿的世界,可以暂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短暂地忘记与家人分开的焦虑心情。所以,教师此时尽可能带小仪全面认识幼儿园的游戏,至始至终都牵着她的手,带她去观察各个活动区域,并带她户外活动,希望在幼儿园里找到一个她非常喜欢的活动,而使她乐意再次来幼儿园。

第二天:不知所措

案例:“我要玩滑滑梯”小仪8:25入园,教师主动和她打招呼并拥抱她,进入活动室后,她观望了一下四周,见其他幼儿都在各自游戏着,就嘴角下垂、眉头紧缩着小声哭了起来。这时教师把她搂到怀里问:?小仪,你怎么啦???我要玩滑滑梯。?她告诉教师。教师稍一沉思后,亲切地对她说:?好啊!那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出去玩滑滑梯吧。?于是教师把午饭前的二十分钟户外活动的时间提前到了此刻。重新回到活动室后,小仪仍没有参加其他区域游戏。

上午音乐活动时,教师带着幼儿们去二楼活动室。小仪来到活动室,看了看音乐老师,又看了看周围陌生的环境,这时她又哭了起来,而且越哭越大声。教师忙说:?小仪,我们和大家一起唱歌好吗??她却不停地摇头,一直重复着一句话?我要玩滑滑梯?。这时教师果断地把她带出了活动室,没有参加音乐活动。

吃早点前,幼儿分批进入卫生间小便、洗手,小仪也跟着进去了。教师让她先观察别人是怎么洗手的,然后再让她自己洗。小仪挤出了皂液,两手搓了起来,很快她又把手冲干净了,没有甩手,手水淋淋地就抽了一张手纸擦起手来。教师夸她能干,并鼓励她说:?小仪,下次你如果记得把手甩干,边说‘一、二、三’,再擦手就更好了。?教师说着边示范起来,并告诉她水如果滴到地上会让小朋友摔跤的。说完教师带她到柜子前拿了她自己的毛巾盒,并示意她拿了一个杯子到桌边坐下。

上午自选区域活动时,小仪无所事事,跟随教师到处走动。教师到音乐表演区示范转扇子时,她很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教师回答:?这是扇子。可以用来跳舞的。?说着教师把扇子递了过去,她拿着看了看又扔了回去,说:?我不要玩。?接着她嘴一翘,一脸不高兴地小声哭了起来,并不断重复着一句?我要玩滑滑梯?。教师这次没有顺着她的意思,建议她在各区域活动中选一项活动,她表示愿意去数学区串珠。教师微笑着说:?你要串一条漂亮的项链,对吗??她使劲地点头,说:?是的,我要串一条漂亮的项链给你戴!?旁边一男孩递给她一个管子,说:?你没有串这个。?她看了看,立刻拿了过来,但没有表示感谢。区域活动后,教师总结时特意拿出小仪串的?项链?,在集体面前表扬了她。

午饭前,小仪已经能自己洗手了。她刚一坐下,教师便对她说:?小仪,你的手洗得真干净啊!为了不让小虫子飞进去,我们一起来把手握起来吧。?于是她很快握起了小手。阿姨说:?小朋友请用。?她还是不动手吃饭,教师见她低着头,一脸的不开心,于是走过去喂了她一口,说:?啊!你的嘴巴原来有这么大,可以装得下这么多的饭菜啊,你想不想来试试??说完把调羹递给了她。

评析:1、幼儿入园首先要学习集体生活常规,幼儿学会遵守常规后,就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对一个从没有离开过奶奶的农村孩子来说,离开农村是一个飞跃,离开精心照顾她的奶奶的身边,更是一个变化,一下子让她很难适应这个变化。所以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过度中,她显得异常不安,甚至有时哭泣,她忧虑、惧怕、无助,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做。

2、社会适应能力上,小仪从一入园就寻求与成人,特别是与教师的接触,

但是在集体环境中表现得还不够积极愉快,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即情感适应性较弱。所谓情感适应性是指个体具备一定的与其年龄相仿的对于他人情感的识别能力及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幼儿的情感适应性问题是较为敏感的问题,由于多数情况下,幼儿在离家离开父母后的情绪状态中,他们需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对于他们都是一个个挑战,他们特别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依托。小仪在音乐活动时看到外教后哭,经后来了解不是因为她害怕外人,而是因为她不知道下面应该做什么,而不安地哭。如果小仪的自我情绪的表达能力已经具备的话,就会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传递正确的信息给教师以达到她的目的,并且在游戏时接受同伴的建议时,也能够对同伴表示感谢。

3、学习适应能力上,小仪初次尝试到数学区串珠,并得到教师极大的鼓励,她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发挥主动性,而幼儿的主动性是需要教师来调动的。刚入园的幼儿面对各种各样的材料可能会无从选择,这时候就要教师引导幼儿去操作其中的某种材料。这种改变个性以消极迎合外界环境的适应方式,为的是不被排斥,是较低级的适应形式。此时,我们创设适宜的环境来让幼儿去适应,当幼儿随着新的刺激物增多而不断地去适应时,幼儿的适应能力的发展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这是一种保持个性积极参与外界环境的活动,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成长,这是适应的高级方式。我们最终所要的也就是幼儿的这种行为方式。

对策:1、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开始教他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行为规则,当然要求的程度应该逐步提高。这是因为进入新的环境,面临新的要求,幼儿需要有相应的对付办法,教给行为规则就是教给他们适应集体生活的技能。否则,各个幼儿在家中养成的习惯不同,来到一个班上,如果不是一开始就提出统一要求,任其各行其是,集体生活常规不易建立,对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的能力也没有好处。幼儿初入园,一般不会独立行动,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个别活动都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教师把一日生活常规的要求贯穿在各项活动中,幼儿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大多数幼儿能在几天内初步学会。而班级的生活常规建立起来,为幼儿创造了一种有条理、比较安逸的气氛,能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教师在一天之中把基本的生活常规都教给了小仪,让她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洗手,什么时候应该把双手握起来,她再也不会因为不知所措而惊慌哭泣。

2、以兴趣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幼儿是独立活动的个体,强行使其适应只会

引起更极端的适应不良:懦弱或叛逆。教师提倡以兴趣去激励幼儿,鼓励幼儿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在其中体验操作,尝试快乐,增加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良好情绪,教师再给予鼓励,形成良性循环。当小仪对扇子好奇发问时,教师趁机让她尝试;当她开始留意数学区串珠时,教师又引导她去参与游戏,这一切都是在企图找到她的兴趣。

第三天:尝试自立

案例:“我要自己吃”今天午饭吃芹菜炒肉丝,小朋友都在吃了,小仪却看着碗里发呆。教师走过去,亲切地说:?宝贝,你看小朋友吃得多香啊!你也吃一点吧???我不吃!?她很固执地摇摇头。教师于是先让她为大家发毛巾,又对她说:?小仪,你当小老师,我们去看看哪个小朋友吃得最香!?教师牵着她的手,边看边问小朋友为什么要吃芹菜炒肉丝,好不好吃?同时还表扬了几个吃得好的幼儿。当走到最后一张餐桌时,教师轻轻地问:?小仪,你这个小老师也和大家一起吃,好吗??她低着头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把嘴凑到教师的耳边,小声说:?我要自己吃!?后来,她虽然只吃了一小碗,但教师仍然表扬了她:?小仪有了新的进步,老师也为你高兴。到了明天,小仪又能多吃一点了,是不是??评析:幼儿不能独立吃饭,并不是幼儿本身的问题,而往往是家长没有放手让幼儿去尝试造成的。入园后,幼儿都是自己吃饭,没有人喂,这是一个很好的让幼儿自己学习吃饭的时机。

对策:1、小仪个性较强,自尊心也较强,好胜不服输。对于这样的幼儿可以采取激励的手段,及时鼓励她,以增强她的自信心。教师运用了这种方法使小仪自己想吃饭,而不再需要人哄着吃饭。

2、教师采用“以儿童教育儿童”的方法,利用其他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进行示范,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往,让小仪建立羞耻心和荣辱心。

第四天;留恋往返

案例:“你还画啊,不回家啦?”16:30,放学了。可是小仪还跑去阅读区,一会儿又跑到教师身边。教师带她去穿衣后正要帮她戴围巾,她又小声哭了起来,说不愿意戴围巾。这时她家人还没来,她便又跑回活动室,对刚才和她一起画手指点画的幼儿说:?你还画啊,不回家啦??接着又跑去娃娃家,好象在观察什么。教师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娃娃家。?这时爷爷来接她了,她呜咽着被带走。

评析:小仪离园时不停地在室内走动,好像要把所有好的东西都记在脑海里

带回家。显然,对于这个集体,小仪已经有了初步的依恋感,她在离去时会有隐隐的不舍,所以两次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

从小仪的眼神和话语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想去娃娃家玩。其实早在入园第一天,她就特别关注娃娃家内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了该区域的游戏规则。她为什么会开始渴望进入娃娃家呢?原因是纷繁而复杂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她的情感需要使她想参与这个游戏。新生入园,刚离开亲人的怀抱、温馨的家庭,情感依恋的对象转移到老师身上,而娃娃家是幼儿园里唯一一个有家庭氛围的区域,而且环境布置得极为温馨。

对策:1、注意个别差异,加强细化教育。要研究幼儿是否适应幼儿园生活,就要了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适应能力,这当然起源于观察,它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关键。四岁幼儿的行为大多是真情流露,没有虚掩,这正是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好时机,观察了解细致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找到正确的方法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促进其适应能力的提高。当小仪在离园时向娃娃家内张望时,教师随即给予鼓励,而非对她说:“你该回家了,你别再去那儿玩了!”

2、加强家园联系。小仪哭着被带走后,教师觉得奇怪。第二天与其家长面谈时才了解到,原来小仪怕坐三轮车,前两天离园时显得非常不安,甚至哭泣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加强家园联系,教师才能更好地针对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排除一切不利因素,这对幼儿适应在园生活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周:寻求与同伴的交往

案例:上午自选区域活动时,她选择去美工区手指点画。画好后她自己去洗了手,然后跑去了娃娃家。她拿起电话听筒对一旁的青青说:?电话响了!?青青接过听筒听了一下又递给她,说:?是你爸爸。?说完青青走开,她就又接过听筒挂上了电话。她在娃娃家转了一周,说:?娃娃家真好看!?后来她又拿来一个薯片罐往娃娃嘴里倒,边说:?吃薯片,宝宝。?接着她又去用手拨弄小床两边的帐子。后又来到厨房拿了一叠碗到水池边,对另一个幼儿说:?把碗刷一下。?放下碗后又从桌上拿了一把刀,问:?水果呢??她找来半个苹果,用刀切了起来,切好后给娃娃吃了。她又抱起娃娃,揉它的手,后又放下,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起来。接着又跑到床边摇着娃娃入睡,一会儿又抱起娃娃,说:?宝宝睡醒了。?这时候,其他幼儿都在各自忙自己的,没有人理会她,所以她就抱着娃娃跑出娃娃家,在活动室内穿梭。教师叫住她,说:?哦,你的宝宝她睡醒啦?刚睡醒最好

不要抱到外面来哦,她会感冒的。?这时,收玩具的音乐响起,她把娃娃送回小床上,并帮它盖上了被子。

评析:小仪已经开始在娃娃家的游戏情景中,寻求与同伴的交往。但是幼儿五六岁之前,比较自我中心,缺乏必要的专心和合作技巧,但却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另外加上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只是以独立或平行游戏为主,幼儿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联合游戏较少。即使游戏中彼此有一定的联系,说笑、互借玩具,这也只是偶然的,没有组织的,只是幼儿游戏中社会交往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我们看到小仪尝试与其他幼儿一起游戏,分享玩具,但是并没有共同的目的,明确的分工,还只是各玩各的,幼儿之间的交流很少。

此外,小仪入园来已经从只寻求与教师的接触向也与同伴接触转变。她越来越多地观察同伴的行为表现,并尝试融入同伴的游戏中去。同伴给予了她归属感和爱的需要,也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她的行为发展,即同伴是范型。儿童还没有足够评定自己行为的能力,于是就常常把同伴的行为作为衡量自己的尺码。所以小仪在同伴的影响下,自觉地把娃娃送回小床上,而且替他盖上了被子。促使她收拾娃娃家玩具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对这个区域本身有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在支配她主动去收拾玩具。

对策:1、创设游戏情景,用游戏激发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主动结交朋友。因为幼儿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交往是在游戏情景之中发生的,正是因为我园活动室有了娃娃家这一区域,小仪才能在这个区域内最先开始寻求与同伴的交往。

2、利用小群体活动或游戏的形式,给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学习与人沟通与合作的初步技巧。布鲁纳和其他人的研究指出:“当儿童在3或4个人的小组中,无论有没有成人的情况下,谈话最容易出现。在周围情景中出现了某些有趣的事的时候,儿童最有可能加入到谈话中去”。并且由于幼儿常常说话语句不连贯,在过大的集体中,不仅胆小的幼儿不敢说,爱说的幼儿也很难有耐心听别人讲下去,而常常互相打断对方。因此利用小群体活动或游戏的形式可以给幼儿提供交好的交流机会。通过交流,幼儿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权利,从而克服自我中心,促进幼儿的游戏向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发展,以利于他们的健康的成长。

3、利用同伴的榜样作用,逐步强化幼儿使用玩具的规则意识,并让他们学习其他区域的玩具整理。

第三周:学会学习

案例一:3月14日,十点左右,小仪从外面体育活动回来,准备上语言活动。这时她看到了正好来园参观的妈妈,妈妈和她打招呼后便走出了活动室,而小仪当坐到地垫上时便哭了起来。她哭喊着要妈妈,要回家。教师把她抱了出去,她妈妈也闻声赶了过来。到了妈妈的怀里,她还是不停地哭着要回家。于是教师陪同她和妈妈来到户外滑滑梯那里。这里是她平常最喜欢玩的地方,但是她还是在妈妈的怀中不肯离开妈妈。教师又带她去骑小车,把她引到远处,让她妈妈走了才带她回活动室。当她发现妈妈不在时,她又开始大哭。吃饭时,教师故意让她发毛巾给幼儿,但是她还是哭,教师喂了两口饭给她,但是她因为哭了太久而吐酸水吐了出来。于是教师给她边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边喂她吃饭。吃完饭她很安静地看了一会儿书就睡觉了。

评析:小仪入园已两个星期,本来她在园的情绪已基本稳定,而现在因为母亲的突然出现,她情绪出现了很大的波动。她母亲长年不在家,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另外,她母亲急切地想知道女儿所在园的设备条件及适应情况,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的这些担忧、焦虑会强化幼儿的焦虑。小仪见到久违的母亲又想想自己已经在幼儿园了,于是更加伤心,此时此刻只想紧紧抱住母亲,哪儿都不想去,什么都不愿意吃。

对策:1、要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的焦虑,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相信老师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放心,孩子才可以安心,并积极配合幼儿园作好入园准备工作,帮助孩子顺利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没有特殊原因,家长不要去幼儿园探望幼儿,以避免引起幼儿的情绪波动,影响幼儿正常的在园生活。

2、坚持送孩子入园。家长应该具备理智的爱,为了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狠狠心”,坚持送孩子入园,不要犹豫,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家长的妥协只能延长孩子不适应的时间。

案例二:3月15日,10:05开始自选区域活动,小仪去了音乐区,但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旁观状态。10:25她来到数学区,玩?拼小熊?。当还有最后一件衣服未拼上去时,她开始不耐烦,试了好几件衣服都太大,终于找到了目标,但她却把反面朝上放了进去,然后又左右放倒了,所以始终放不进去。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这时音乐响起,她问教师:?收玩具了吗??教师回答:?是啊,你听听。?于是她整理好所有拼搭木块,放进盒子,把它送回了盒子?10?的家。

评析:四岁幼儿对外界刺激物的反映是敏感的,所以玩具的多变性,刺激了幼儿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小仪从教师引导去数学区串珠,到自己去娃娃家,现在她又开始自己选择更多、更有趣的游戏,而不再整天局限于娃娃家内。

对策:1、教师投放材料时,注意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同一个发展目标区域内,教师准备了多种材料,是孩子从游戏中有更多的全面接触的机会,而且这些材料在每一周都有变化,不是固定的。

2、每次小仪新进入一个区域或操作一项新材料,教师都会悄悄地在一旁观察,必要时加以鼓励,从没有让她半途而废,因此她每天都敢于去尝试新玩具。教师还在游戏结束后,注意观察、引导她整理玩具,她已经学会了整理每个区域的玩具,而非只愿意整理娃娃家的玩具。

第四周:遵守规则

案例:“老师,我要去医院玩。”3月22日,自选区域活动时,小仪去了积木区,但过了一会儿她跑来和老师说:?老师,我要去娃娃家。?,3月25日,自选区域活动时,她积极举手,表示很想去数学区。过了不久,她对老师说:?老师,我想去医院玩。?得到教师的同意后,她很高兴地跑去医院。她穿起了?白大褂?,把听诊器往脖子上一挂,等待病人来看病。不一会儿,一个幼儿抱着娃娃看病来了,她用听诊器在娃娃的胸口移来移去,很认真地检查起来。看完病,她还主动领着那个幼儿去药房取药。

评析:学会学习是从会玩开始,学会玩就是学会操作玩具,包括良好的操作习惯和熟练的操作行为以及操作结束后得到的成就感。培养幼儿好学从激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开始,我园教师根据幼儿感兴趣的点与幼儿一起创设了“医院”这个区域,接着培养幼儿专注、任务意识、遵守操作玩具的规则,进行分组研究,深入研究医院中幼儿各自感兴趣的方面。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小仪也很快投入进来,她主动要求去“医院”玩,并且在玩中找到了快乐。

区域活动的规则之一就是幼儿换区域时要经过教师的同意,这是为了控制各区域的活动人数。小仪想换区域活动时,已经知道要向老师说一下。这一行为看起来很普通,但是这反映出了她已经有了很强的规则意识。

对策:1、创设新区域后,先让幼儿随意(自由玩),从中观察了其发展起点,然后给予个别的引导和指导。

2、让幼儿在操作玩具后,自己提出该区域的活动规则。这样幼儿会自觉地遵守规则,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些规则。长久以后,幼儿会把这种意识迁移到以

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四、对幼儿入园适应的思考

(一)幼儿入园的种种不适应

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幼儿园与家长都有责任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适应期,使幼儿能够愉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面对幼儿的入园焦虑等不适应问题,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不少幼儿不愿意、甚至害怕上幼儿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情感不适应。表现在依赖性强,感情上不满足,有不安全感,离不开父母。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情感的不适应,其次是新的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孩子从出生到幼儿园之前的几年里,一直是生活在以血缘为基础,以母爱为主题的亲情氛围中。他们在家里享受人间最大的快乐,然而现在要被送入幼儿园,不仅要面对新的环境,还要和很多陌生人相处,心理上就会产生严重的恐慌,缺乏安全感,表现为恋母情节严重,甚至担心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妈妈,出现“暂时性分离焦虑”现象,在行为上则以哭闹的形式表达。

2、生活不适应。表现在应该做的事不会做(如不会吃饭、上厕所等);作息时间与家里不同,表现出规则意识不足。

生活规律的改变是幼儿不愿上幼儿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入园前,幼儿在家自由自在生活,饿了就吃,想玩就玩,起居没有规律。上了幼儿园后,早上要按时上幼儿园,中饭点心要自己吃,游戏活动也有规定时间,这就使幼儿感到很不习惯,因而不愿意上幼儿园。

3、人际交往不适应。表现在不会交朋友,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与需求。

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角度来看,3、4岁儿童的交往范围还主要停留在家庭中。他们的友谊概念还很淡薄,交往意识不强,较少感受到交往、维持长期友谊关系的乐趣,他们交往的乐趣更多的在于共同的活动,而非感情的联系。尤其是在今天的独生子女时代,幼儿在家里有好吃的一个人吃,有好玩的一个人玩,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入园后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幼儿产生一些矛盾,甚至为此

争抢东西。因此,幼儿入园初期较少与同伴共同活动,也体验不到交往的乐趣,使幼儿很不愿意上幼儿园。

(二)满足需要,促进幼儿入园适应

这些导致幼儿不愿入园的种种不适应,其实都是因为幼儿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应,”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们体验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更多地像波浪式地演进,各种不同的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例如,婴儿时期主要是生理需要,后来才产生了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青少年时才产生尊重需要,等等。幼儿入园年龄大都在2-4岁,这一时期占优势的主要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1、安全需要

到了两三岁,幼儿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从爸爸妈妈的怀抱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小集体。对于从未离开过家的幼儿来说,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中生活,会感到恐惧和无所适从,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安全需要急需得到满足。面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以下思考:

(1)入园前加强幼儿对环境的熟悉程度。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入园前,带孩子去幼儿园看看,各个教室走走、玩玩,和老师拉拉手,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这样可以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能提高他的安全感,并产生想到幼儿园的愿望。

(2)帮助孩子建立“幼儿园脚本”,就是让孩子在认知上接受幼儿园的一系列行为方式、行为模式及交往规则。

幼儿在3岁左右的时候就形成了有关的关于事件的图示。比如孩子知道在电影院看电影和休息日去快餐店的表现肯定应该是不同的;在外婆家的表现和在自己家中的表现可以有所不同。孩子进入幼儿园时也会意识到这里的活动规则与其它地方不同。这种不适感既可以激发孩子的信息加工能力,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同时也会增加孩子对这个环境的不适应感和无助感。所以,对幼儿园“新生”我们会鼓励家长在孩子入园的前几天在园内陪伴孩子活动。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后,如果有他信任的人在旁边,他就能安心,然后大胆地探索新环境。尽管很多家长有陪伴的愿望,却又怕要一直陪下去难以脱身。其实,如果处理得当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逐渐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后,会对新玩具新朋友感兴趣,

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对家长的依赖自然减少。两三天后,我们的家长就开始“撤”了,有的孩子会哭一两声,但马上就拉着他所信任的老师的手,安心地玩去了。适应慢的孩子反倒是那些家长忽而来忽而去,没有得到充分安全感的那部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在有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接受老师,适应与其他小朋友共同活动的生活场景,适应幼儿园环境,适应幼儿园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则,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规则的主人,才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以致将来学校的生活。

(3)建立科学的一日常规和作息制度。

幼儿园的常规对幼儿来说应该是积极的,幼儿一般都能够愉快的接受。新生入园后,老师要用积极的语言描述常规,并讲解示范,这是常规培养的基本方法。应该向幼儿解释理由,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进行适当的行为训练,一是有助于常规的形成,二是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幼儿园提出的要求,使他们知道现在是在上幼儿园,老师的要求和父母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并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另外,把一日活动中集中的活动时间分成小块的活动时间,做到动静交替,室内室外交替。

2、归属和爱的需要

幼儿出生后的头几年生活在家庭中,已建立起和家人的亲情,后被送进幼儿园,幼儿暂时失去了母亲的爱,感觉自己没有了家。怎样满足幼儿归属和爱的需要,我从以下两方面论述:

(1)塑造一个慈母形象,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

幼儿在陌生的环境里,最容易缺乏安全感,而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则是形成安全感的基础。教师应该自觉地把老师和母亲的角色统一起来,而且突出慈母角色,对幼儿充满慈母之情,施以慈母之爱。在和新生的接触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话语、疼爱的眼神,使幼儿更加亲近教师、喜爱教师,进而感到幼儿园的教师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爱,幼儿园就想家一样温暖。

(2)帮助幼儿结交朋友。

3、4岁的幼儿开始喜欢结交朋友,由于家中没有年龄相近的同伴,他们格外盼望着与小朋友一起玩。在幼儿彼此接触的过程中,又因家庭环境及幼儿性格的差异,刚刚涉世的幼儿缺乏与同伴交流的经验,很容易表现出“合群”与“不合群”。幼儿的“合群”与“不合群”主要取决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因此,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教他们懂得爱,并学会给予爱。懂得爱就是让幼儿体验爱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给予爱时所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幼儿产生尊敬、感激之

情。学会爱,即教他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例如,邻居家小伙伴有了伤痛,要教育幼儿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关心和同情。幼儿是否具有一颗爱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交友是否成功。另外,父母还应该多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引导幼儿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差距,学习同伴的长处,与同伴分享玩具和食品,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体验交往的乐趣,培养互助的精神,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

老师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幼儿之外,更多的应该用游戏激发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主动结交朋友。如把喜欢与人交往的孩子和害羞的孩子坐一起,老师和他们玩“好朋友”的游戏,让小朋友自我介绍,然后再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让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家猜他的名字。等大部分幼儿都比较熟悉后,又可以玩“猜猜谁不见了”的游戏,让小朋友一个个的藏起来,大家猜。这样幼儿很快就会熟悉了,可以互相叫着名字,像老朋友一样。在幼儿有了很多新朋友后,幼儿园在他们眼中不再是单纯的幼儿园了,他们会给幼儿园赋予很多涵义,如幼儿园的老师就跟妈妈一样;幼儿园的玩具比我家的好;我家没有幼儿园那么多朋友;我要像在幼儿园一样和小朋友一起睡觉等。

(三)幼儿园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幼儿入园适应

1、制定新生入园适应方案,促进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我园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有值得借鉴之处。我园对外常年招生并制定了专门的新生入园适应方案,首先通过开放式的亲子活动与招生结合,后让幼儿分批入园。正式入园前,我园安排幼儿与家长来园进行体验活动,第一天新生由家长陪同来园参与游戏活动,第二天来园参加半日活动,第三天才是正式入园,家长只是接送幼儿,不再陪在其身边。幼儿园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较为完善的新生入园适应方案,以促进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2、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真正做到家园合作。

新生入园后,除了幼儿有分离焦虑,家长同样也会存在分离焦虑。他们每次在接送时都会向教师询问幼儿在园的情况,而这个时段又是老师特别忙碌的时候。因此,我园每一位幼儿都有一本《家园日记》,教师每天把幼儿在园的一日情况(包括情绪、进餐、入睡、学习活动、同伴交往等)记录在上面,让家长清楚地知道幼儿在园的表现,使他们对幼儿园、对教师、对幼儿放心。另外,《家园日记》有一部分是需要家长每天填写的,包括幼儿在家的进餐、入睡及学习活动,还要家长记录幼儿所说的当日在幼儿园最开心的一件事,当然家长还可以在

反馈栏里写上自己的意见和问题。这样,在家长接送幼儿时,教师和每个家长只进行简短的交流沟通,避免在这一环节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而且,《家园日记》也把家庭与幼儿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教师和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各方面的需求,进而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幼儿更快地适应在园生活。

3、新生分批入园,形成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氛围。

有的孩子以前上过幼儿园,她本来是不哭的,看到周围二十多个孩子哭成一片,结果这孩子马上对幼儿园心生反感,再也不想去了。孩子们都有互相影响互相仿效的心理,如果她来到一个快乐而安详的环境,自会受到感染。幼儿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他们之间言语、行为上的表现,往往会影响到周围的同伴,而良好的适应能力也能在幼儿间产生积极的影响,带动全体幼儿共同提高和进步。幼儿分批入园,早入园的幼儿已经基本适应在园生活时,再进入一批新生,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使幼儿间形成互动,快速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参考资料】

[1] 李燕幼儿情绪智力的发展与培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118

[2] 许政涛走向学前教育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第一版 140

[3]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第二版 324

[4] 赵寄石赵寄石学前教育论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第一版 260

[5] 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443

[6]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上海学前教育网

如何缓解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如何缓解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即将来临的九月份是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小班的孩子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像这种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入园分离焦虑。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用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园双方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 父母如何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有入园的恐惧心理呢?首先要多和老师交流,看看你的宝宝是否在入园后有以下现象发生:(现象愈多,说明入园恐惧越严重)1.入园时哭闹,拉住家里人不放手 2.在幼儿园里特别乖,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 3.入园后经常生病或有不明原因的肚疼、头疼等情况。 4.从不在幼儿园大便或经常将大、小便弄在衣服上。 5.在园有尿频的现象或腹泻的现象。 6.在园不和小朋友玩耍,不参加集体活动,表情淡漠。 消除宝宝的入园焦虑,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宝宝作好入园准备 家长可以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去参观,让宝宝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活动,玩耍,对幼儿园有一点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尤其要鼓励孩子去玩一下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如滑梯等。让宝宝对幼儿园有一个直观的美好印象,平时也可以有意识的多和宝宝讲讲幼儿园开心、快乐的事,可以和宝宝子玩“幼儿园”游戏。使宝宝对幼儿园充满向往。 二、积极配合 宝宝入园后,如果哭闹严重,前几天家长可以多陪宝宝一会儿,当他在游戏中玩得高兴时再离去。另外,家长可根据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宝宝的生活,培养宝宝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以积极的言行影响宝宝 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宝宝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宝宝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从而产生害怕幼儿园的心理,拒绝进入幼儿园,所以爸爸妈妈要不让自己焦躁的心情影响孩子,应当坚信:上幼儿园是宝宝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宝宝的成长有很多好处。因此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宝宝:“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老师很爱他们”,帮助宝宝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家长切记不可当着宝宝说:“看你这么调皮,送你到幼儿园去,叫老师好好收拾你”“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

毕业论文吴伟丽(幼儿园入园适应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幼儿教育论文 学生姓名:吴伟丽 学号: 专业:学前教育 年级: 指导教师:陈老师 完稿日期: 2016/05/07 浅谈幼儿教育论文 目录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2) 正文 (2) 一、新时期下的教学改革 (3) (一)幼儿教育的新师资力量 (3) (二)早期教育理念的打破以及创新 (3) 二、专业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 (4)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使幼儿教育科学化 (4) (二)智力开发背后不可或缺的心灵教育 (5) (三)独立自主的教学能力培养 (7) (四)幼儿教师---教育实践的反思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9) 浅谈幼儿教育论文

写作提纲 【摘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幼儿教育时期就是人生中的这个最佳时期。注意孩子开发多元性,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心灵上接近孩子的心理世界,通过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水平。通过对幼儿教育进行区域性的教学,打破传统幼儿教学的思维。进行反思性教学,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幼儿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学前教育者所必须拥有的素质。 【关键词】教学改革,智力开发多元化,自主能力培养,心理教学,反思性教学,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专业化,科学化 【正文】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就开始睁眼看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经过2-3年的家庭教育,就开始融入属于自己的群体,所以说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学校教育的工作不可磨灭,而幼儿教育正是这个教育系统的开端,是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尤其对于现在‘全托’现象越来越多,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人生影响在不断的减少。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不是无理可据,幼儿教师的社会责任大大增加。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以及科学化已经成为教育者热烈探讨的问题。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提高幼儿教师科学教学素质以及培育创新思维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新生入园须知

幼儿园新生入园须知 亲爱的家长:欢迎您的孩子进入花田双语幼儿园学习,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这份资料是向您介绍孩子入园的一些注 意事项,希望您能仔细阅读,并与我园密切合作,共同 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幼儿。 一、开学初,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幼儿初次来园,因环境、人员的变化,分离焦虑的不安心理,会有不适或哭闹,希望家长信任老师,能够坚持送孩子入园。坚定的送园意念会让幼儿更早的接受新的环境,减少幼儿的适应时间。为了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幼儿园生活,初入园时孩请家长从以下方面配合我们的工作: 入园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和教师,消除陌生感。入园初,请家长将孩子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情况如实介绍给老师,入园后,应经常利用接送孩子的机会和电话等各种方式了解孩子在园生活、游戏、交往等方面的进步和不足,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配合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由于初次的集体生活,孩子会感到紧张和疲劳,甚至不安,请家长准时接孩子。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责备老师或不让孩子入园。尽量安抚孩子,不责怪孩子,离开时和孩子道别,并温柔而坚定地告诉他,您会准时接他回家,然后坚定地离开。只有恰当对待孩子入园后的不适应,信任老师,才能尽快解决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的问题。 二、在日常生活中希望您协助的事项:

1、我园作息时间:入园7:30――8:00,离园5:00之前。为了保证孩子安 全,如委托别人接孩子,被委托人,应年满十八岁以上,并提前打电话告之本班教师。 2、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在家也能自理生活,如刷牙、洗脸、穿衣 服、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 3、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专注能力,请事先培养幼儿规律的起居及良好 的生活习惯,晚间不宜超过九点入睡,做到入园不迟到。 4、如孩子因病、事请假,请提前知会本班教师。 5、孩子入园应穿着简便、舒适、便于活动,便于穿脱,不穿带有危险隐患的衣 物(带长绳,金属等)。年龄较小的幼儿,请为孩子多准备两套衣裤,以备更换。每月底清洗幼儿卧具,并根据季节变换更换卧具。 6、为安全起见,请家长不要让孩子携带玩具、贵重物品、危险物品入园。幼儿 来园前家长应注意查看幼儿的书包及口袋,如发现有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铁钉、小颗粒物、钉锥、弹子、碎玻璃等危险品)应立即取出,并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7、幼儿进餐时间谢绝接孩子。 8、如果幼儿需要吃药,请在药包上写明药量、服药时间、次数,签上孩子姓名, 交给教师,我们不会给幼儿喂服没有签名的药物。幼儿如对某种食物、药物过敏,请事先告知教师。 三、家园联系: 1.您可以打电话或微信本班的老师直接交流。教师上班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未能联系到老师,请给幼儿园打电话,由园长转告班上老师,或过会再打来。

幼儿园新生入园活动方案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幼儿园新生入园活动方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New kindergarten admission program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幼儿园新生入园活动方案 新生入园活动方案金色的九月,我园又迎来一批活泼可爱的孩子,我园采取逐步过渡、循序渐进的教育策略,开展亲子活动。帮助幼儿及家长熟悉幼儿园的内外环境,减少幼儿开学入园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为幼儿顺利进入幼儿园、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奠定基础。 具体安排如下: 亲子活动:多彩的童年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喜欢上幼儿园。 2、增进幼儿与教师间的感情和家园间的联系。 活动时间:9月1日(上午) 参加对象:小班、托班幼儿及家长。(以小班制的形式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 8:00——8:20接待家长、幼儿来园,请家长配合老师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班级、床铺、毛巾、茶杯等等。 活动内容一:来园区域游戏

准备材料:娃娃家材料、桌面建构材料、各种智力玩具等。 过程与指导: 1、观察、稳定幼儿来园时的情绪变化。 2、引导幼儿愿意上幼儿园,结识新同伴,体验大家一起游戏的乐趣。 3、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标记,熟悉活动室、盥洗室、、午睡室等环境。 8:20——8:40 问候时光:宝宝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和小动物打招呼,一声声“你早!我来了”让宝宝冲破第一次紧张的自我防线,增强自信心,在集体面前让大家认识“独特的他”。 8:40——9:00 快乐时光: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惟妙惟肖地讲故事。 9:00——9:20点心时光:宝宝们自己洗小手、用毛巾擦手、吃点心,吃完点把盘子、杯子、垃圾送到各自的家中。 9:20——9:40运动时光:亲子游戏。 活动内容二、集体游戏:小动物运西瓜 材料准备:小动物头饰四个、皮球四个、网兜四个、奖品若干。 游戏过程与指导: 一、了解游戏的名称、方法和规则。 1、故事导入:

幼儿教师该如何做好幼儿新生入园工作

幼儿教师该如何做好幼儿新生入园工作 【导读】在开学之际,面对环境变化,幼儿有不同程度的害怕、胆怯、不安、无助、焦虑、哭闹等不良情绪或行为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幼儿此起彼伏的哭闹声,幼儿教师该如何做好幼儿新生入园工作呢? 小班幼儿入园前,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入园后,他们来到陌生的幼儿园,面对陌生的面孔,生活规律的改变,很多事情都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能像在家里过着无拘无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面对这些变化,幼儿有不同程度的害怕、胆怯、不安、无助、焦虑、哭闹等不良情绪或行为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幼儿园生活,这对幼儿入园阶段乃至一生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开学之际,面对幼儿此起彼伏的哭闹声,幼儿教师该如何做好幼儿新生入园工作呢? 一、期初正确对待幼儿的各种不良情绪,做好新生入园安抚工作,是小班幼儿入园以后的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1、活动室的布置以及玩具的投放 小班幼儿喜欢色彩明亮耀眼、外形夸张逼真的图案,童话故事中的小白兔,树林里的小鸟,天空中的红太阳、河里的小鱼……都是他们喜欢的形象。而这些图案他们虽然知道但只能在小人书或电视上看到。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就将活动室布置好,并注意材料、色彩及图案的选择和搭配,让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就看到一个新鲜而美丽环境,从而萌发上幼儿园的愿望。 再则,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并投放适宜的玩具,比如拖拉玩具、串珠玩具、娃娃家玩具、积木积塑、幼儿自带玩具等。让幼儿愉快的置身于既好玩又有利于幼儿智力发展的玩具世界中,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认识与交往,分散与排除依恋家长的情绪和行为。继而喜欢幼儿园的环境与同伴,就不会再因孤单和无助而哭闹了。玩具的种类可以少,但同类玩具的数量要多(自带玩具除外),防止幼儿因为争夺玩具而发生更大的纠纷。 2、每天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用微笑面对幼儿 小班的幼儿之所以喜欢小兔子却害怕大灰狼,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小兔子的形象很温驯,而大灰狼的形象很狰狞。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一听到“大灰狼来了”就会本能的叫喊、躲避。试想:孩子们入园后每天面对的都是老师凶巴巴的面孔,相信他们会象讨厌大灰狼一样讨厌老师的,更不要说喜欢幼儿园了。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情绪与表情很重要——你的表情是高兴的,孩子们也会因为受到你的感染而开心,而你的笑脸更会让孩子们感到你的友好、善良而愿意和你接近。所以,也许你不漂亮,但你可以用微笑来点缀你的脸庞,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孩子,用自信、善意的微笑缩短你和孩子心灵的距离。 3、给幼儿以母亲般的拥抱和亲吻 小班幼儿入园时均只有三周至三周半的年龄。入园前,他们已习惯了在父母亲的怀抱里撒娇、发嗲等的生活方式。而入园后,这一可靠而又安全的屏障不复存在。所以在幼儿无助或伤心惶恐而闹情绪时,牵牵他们的小手,及时的给孩子们一个热情而母性的拥抱,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对他说:妈妈是不是这样爱你的啊?老师也象妈妈一样爱你。这种具体而又直观的形体语言不仅能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教师母亲般的关爱,而且能让那些还来不及转变自己的角色的孩子无助的心灵暂时得到安慰,使他们感到即使离开了父母亲的怀抱,他们依然是安全的。从而在心理上对教师建立起一份信任,愿意和教师一起参加教育活动。在某些时候,对于哪些爱哭闹流眼泪的胆怯内向的幼儿来说,这一举措比说一大堆安慰的话更实用。 4、适当的运用注意转移或冷处理的方法 针对小班幼儿的情绪较容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幼儿哭闹不止时,引导幼儿去注意一样新鲜的物品、好玩的玩具或是其他幼儿劳动成果等:“你今天的衣服真美,它是什么颜色的呀”,“你看,天线宝宝正在找你做朋友呢”,“呀,这珠珠项链真好玩,我们也来串一条吧”……利用外界刺激转移并中断幼儿依恋家长的心理。而对于个别任性的幼儿,不妨让他呆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且安全的地方,告诉他:大家可爱不喜欢

幼儿入园适应性行为的研究

幼儿入园适应性行为的研究 山西省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王京 关键词:适应行为年龄性别独生子女 1.引言 人生是一个不断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从而也适应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心理活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是个体实现良好的自我适应和对环境的适应,这是个体进而改造环境和实现自我的前提。适应行为(adaptive behavior)是指个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性,即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 现在适应问题是广大心理学家极感兴趣且心理学各领域之综合课题。而我们主要针对2——4岁的幼儿。在各个领域内,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主要是在成人和青少年身上进行的,因此,其仅仅揭示了成人和青少年适应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认为,人类个性的形成,幼儿阶段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影响。因此,把研究重点放在幼儿身上有更深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对幼儿入园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是一项很重要且很有必要的工作。同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施行,独生子女人口大量增加,在这部分幼儿中,依赖行为和适应性缺乏的倾向日益严重,将对我国未来社会的人才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这给我们课题提出了现实问题。即使从近处着眼,2——4岁幼儿在不远的将来,将走上人生独立的第一步—进入小学学习,全面的适应能力考验将迅速降临在他们的身上,因此,了解和研究该阶段幼儿适应性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规律,可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实际参数和教育培养目标。基于上述资料,本研究确定了四个目标:第一,探讨幼儿的适应行为由于年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差异,年龄是否直接影响幼儿的适应行为;第二,探讨幼儿的适应行为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第三,儿童是否独生子女与入园适应困难有无直接的关系;第四,影响幼儿适应行为的其他因素。 2.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采用自然观察法,被试按照年龄,班级分为四组,托班,小一班,小二班,小三班。 考察指标 考察指标主要参考《幼儿园管理》中指定的幼儿入园适应量表。在进行考察时,需要连续每日对被试入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1)幼儿与家长分开时的表现(2)接受劝慰的情况(3)消极情绪持续时间(4)参加活动的情况(5)有无特殊表现 评分:每一项纪录中有三个观察选项,选a为“1”分,选b“2”分,选c”3”分。 被试取样 被试取自长治市某幼儿园幼儿28名,被试情况分布如表一 表一幼儿适应性研究被试情况

幼儿园新生入园手册(实用版)

新生家长通知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欢迎您的孩子来到我们幼儿园。从此,我们之间将架起一道重要的桥梁,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将付出所有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来伴随孩子们度过成长的每一天。 为了使您更加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有以下各项事宜请您关注: 一、请在入园前一周带你您宝宝到妇幼保健所进行入托体检, 并于报到时一并将体检表、化验单、儿童保健记录本、预防接种登记本带到幼儿园,交给保健医,以便我们随时登记。 二、请为小朋友准备四张一寸彩色照片、两张生活照片来园, 以方便我们为幼儿制作标识用。 三、请办理入园报道申请时,带好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幼儿 户口本复印件、第一个月的托费。

四、新入园的时候,请家长每日在孩子的书包内放两套衣服。 当孩子出汗或弄脏衣服时可以及时替换,以防感冒、着凉。 五、开学前,请家长将幼儿的被褥晾晒,被罩、床单进行清洗; 开学时,请家长在这类用品中绣上幼儿姓名,以免弄混或 丢失。 六、为了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请不要给孩子带零食来 幼儿园,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对身体不利。 七、如果您的孩子身体不适,有药需要医生来喂,您须在药盒 上写明孩子的姓名、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并亲手交给本班教师,本班教师会协助保健医按时给孩子喂药。 八、如果您的孩子因某种原因不能来园,请您及时向老师请假, 以便我们了解幼儿情况,做好考勤工作。 九、由于小朋友年龄较小,而且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新的环境, 孩子们哭闹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班级老师工作,每天送幼儿入园时不要在幼儿园逗留,请您相信我们,我们会用爱心照顾好每一位孩子。 十、我们的联系方法有多种,请家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形式与 教师进行沟通。例如:各班级博客、电话、幼儿成长记录

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园适应方案范本

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园适应方案范本 一、制定方案的目的 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总会不同程度的缺乏安全感产生分离焦虑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够在这个特殊 的时期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就是帮助他们摆脱焦虑在短时间内适应幼 儿园的生活因此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结合幼儿园的绿色教 育的理念幼儿园精心设计了小班幼儿《新生入园适应方案》 二、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主要关注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幼儿园与家长建立起相互理解、支持及合作的关系;二是家园合力帮助孩子建立起对幼儿园的信任感及安全感适应方案的实施主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五天的活动目 标层层递进:第一天的活动“走进幼儿园”达成目标:认识幼儿园环境――第二天的活动“幼儿园里真快乐”达成目标:认识幼儿园里的人――第三天的活动“大力士爸爸”“我爱彩虹伞”达成目标:感受幼儿园里一起游戏真快乐――第四天的活动“抱抱”要求家长将幼儿交给老师暂时离开班级活动结束时家长在老师创设的“和爸爸妈妈抱一抱”的情境中回到班级达成目标:在一定时间内离开爸爸妈妈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同样很愉快、很幸福――第五天的活动“温暖的家”要求家长完全将孩子交给老师同时邀请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参与到适 应活动中来与弟弟妹妹互动达成目标:幼儿园是个快乐的大家庭我喜欢自己上幼儿园整个五天的适应活动在孩子们与老师和同伴在一起 的幸福体验中告于段落相信这样一个方案的实施一定会帮助孩子尽

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节奏喜欢幼儿园的老师、小伙伴最终愉快的在幼儿园生活 三、方案的具体时间安排及幼儿分组情况 下面请家长记录 适应周时间安排:8月27日―8月31日共计5天 各班级幼儿的安排: 为了便于家长、教师、幼儿之间的交流班级随机将幼儿分成AB 两组 A组活动时间:每天上午8:30――9:30 B组活动时间:每天上午9:30――10:30 幼儿分组的具体名单会在各个园的大门进门处张贴公示家长可以在下午办理入园手续时查阅、确认 四、家长参与活动的注意事项 为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好的效果幼儿园对家长带幼儿参与活动有一些建议和要求请大家积极配合: 1.请家长按照分组情况分别于每天的8:30、9:30准时到各个园参与活动 2.每天上午到幼儿园时一定按要求在指定的地点做好登记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或者不能按时参加活动一定要提前向班级 老师请假 3.带幼儿参加活动时给幼儿穿轻便的、适合运动的服装鞋子要易于穿脱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给孩子戴一顶遮阳帽

幼儿园新生入园体验活动方案(范文2篇)

幼儿园新生入园体验活动方案(范文) 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来了解和认同幼儿园的办园思想,使大家在相同价值观的引领下,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与活动,使家园得至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提早来幼儿园适应环境,熟悉老师,熟悉同伴,从而帮助孩子积累一些集体生活的经验,体验幼儿园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喜欢幼儿园的情感。让家长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教的工作,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些基本环节,帮助家长有目的的在入园前为孩子做好各种入园准备。 2020年8月20日-8月26日 幼儿园 园长、副园长 全体老师 第一阶段:招生宣传(7月17日-8月20日)宣传招生工作,做好新生的回访工作,争取让有意向的家长都报名参加体验活动。 第二阶段:准备时间(8月15日-8月20日)做好参与活动的新生分班工作,确保每个孩子信息完善;做好家长的通知工作,物投放的准备。 第三阶段:进园体验时间(8月21日6月25日)体验具体安排: (8月21日)第一天: 8:00-8:20接待家长、幼儿来园,教师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

安排物品摆放,给幼儿戴号码牌。幼儿自主选择桌面玩具、积木进行自主游戏。 8:20-8:50问候时光,温馨早餐,家长陪同孩子进餐,餐后宝宝们相互好,让宝宝们冲破第一次紧长的自我防线,增自信心,在集体面前让大家认识“独特的他”。 8:50-9:00快乐时光:老师们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惟妙惟肖地讲故事。(在家长和老师引预下,有序入厕)9:00-9:530亲子游戏 9:30-9:50宝宝们有序喝水如厕。 9:50-10:10快乐间操 10:10-10:30点心时光:宝宝们自己洗小手,用毛巾擦手,吃点心,吃完点心把盘子、杯子、垃圾送到各自己家中。 10:30-10:45教育活动《点名》 老师海点一名幼儿,其他幼儿和家长齐声说“某某某我们喜欢你” 小朋腋之间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下,拉拉手,抱一抱,互相认识一下。 10:50-11:20宝宝们有序喝水入厕,做午餐前准备。 11:30-12:00午餐时光 8月22日(第二天) 8:00-8:20接待家长、幼儿来园,教师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安排物品摆放,给幼儿戴号码牌。幼儿自主选择桌面玩具、积木进行自主游戏。

幼儿入园不适应症地认识与对策

幼儿入园不适应症的认识与对策 一、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含义 幼儿入园的不适应主要是由于环境和人际的陌生导致基本需要的暂时性缺失造成的。幼儿从出生伊始其主要生活环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关怀与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安全感。当他第一次离开家,从自我中心的生活环境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面临一种新环境时,这种安全感会被打破,心理上会产生种种不适应,受他们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及生活经验的局限,有些孩子会出现初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和入园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适应困难。 二、入园不适应的行为表现 1、情感不适应。依赖性强,感情上不满足,有不安全感,离不开父母,情绪不稳 定,在行为上表现则是哭闹或情绪异常。 2、生活不适应。原来会做的,入园后不会做(不会吃饭、不会入厕、不睡觉);作息时间与家里不同,表现为规则意识不足。

3、人际交往不适应。不会与老师、小朋友交流,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与需求。这种状况要持续一段时间,有的幼儿需要几天,有的幼儿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来适应。 4、整天哭这常表现在入园后1~2天,幼儿看到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而且不论他怎么寻找、呼唤,亲人也不出现。这时,他会感到恐惧,整天哭。 5、一阵一阵地哭这表现在入园后2~3天,这时幼儿基本上接纳了老师和小朋友,对环境也不再陌生、紧张,只是在外界干扰,如:听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家等带有刺激的词,勾起他想家的情绪时哭一阵,不愿意午睡时哭一阵。 6、.偶尔哭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能参与游戏、吃饭、喝水、睡觉等基本活动。但听到或看到别的幼儿哭时,也会跟着哭几声。 7、早晚接送时哭多数幼儿经过前面几个阶段,情绪基本稳定了,只是早来园、晚离园时会哭。 8、恐惧、紧张、缄默这类幼儿通常表现为一言不发,做任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9、恋物这类幼儿通常会从家中带一件喜欢的物品,一直拿着不愿意放手,如果老师要求他放下,他会用哭闹来反抗。

幼儿入园适应

内容摘要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随着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幼儿都出现入园不适应现象。本文围绕本人在幼儿园实习时观察到的几个案例展开,以入园不适应的幼儿为观察、分析、研究的对象,探讨幼儿入园不适应的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儿入园不适应的表现,然后对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班新生入园适应 目录: 引言: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随着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幼儿而言,入园是他们生活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入园前一天他们还生活在熟悉温暖的家庭中,处于被关照、被重视的家庭中心地位,是家中的太阳、宝贝、小皇帝,家长总是以孩子为中心,自然的形成了一种孩子对家长的绝对依恋和依赖。而到幼儿园后,幼儿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及素不相识的保教人员,一切都难以接受,剧烈变化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小班新生在入园的头一个月,会产生入园不适应现象,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哭,此外还会出现憋尿、憋大便、喝水少、吃饭难、拒绝玩幼儿园的玩具、不参与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等多种不适应行为。有些孩子的大声哭闹会传递给情绪不稳定的个别孩子,使其他孩子也加入哭闹行列。而面对幼儿表现出来的种种不适应现象,在我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教师视而不见,有的无从下手,有的处理得不恰当,在幼儿的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幼儿的入园适应进行分析,了解其入园不适应表现及原因,探讨促进幼儿适应的不同策略,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一适应期,从而提高幼儿的心理适应能力,为其更好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析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

小班新生入园寄语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班新生入园寄语 欢迎您的孩子来到我们中房锦绣小哈佛幼儿园。从此,我们之间将架起一道重 要的桥梁,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我们将付出所有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伴随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天。为了使您更加 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有以下各项事宜提醒您注意: 一、请您每日在孩子的书包内放套衣服。当孩子出汗或弄脏衣服时可以及时替换,以防感冒。 二、开学时,请家长在孩子床上用品中绣上幼儿姓名,以免弄混或丢失。 三、为了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请不要给孩子带零食来幼儿园,否则会 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对身体不利。 四、如果您的孩子身体不适,有药需要保健教师来喂,您须带上孩子在医院看 病的病例卡,并在药品盒上写明孩子的姓名、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并亲手交 给保健教师,她按时给孩子喂药。 五、如果您的孩子因某种原因不能来园,请您及时向老师请假,以便我们做好 孩子的考勤工作。 六、由于小朋友年龄较小,而且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新的环境中,孩子们哭闹 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班级老师工作,每天送幼儿入 园时不要在幼儿园逗留,请您相信我们,我们会用爱心照顾好每一位孩子。 做好刚入园孩子的准备工作 一、父母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 、开学之初几天,幼儿容易产生不适应的反应,请家长多多以正面的方式介绍幼儿园的长处,别以威胁吓唬的方式劝说幼儿,以免对幼儿园产生不良印象。 、当幼儿不停的哭泣,请尽量安抚他,让他知道您了解他的感受,而不责怪他。不应以食物诱导,不宜吃糖果喝水,防止呛到。 、当您离开时务必和幼儿告别,并温柔坚定的告诉他,放学时准备接他回家,让他有温暖、安全的感觉。 二、接送幼儿时注意事项 、幼儿每天入园时间根据接送卡上时间为准,无特殊情况不提早接回幼儿,以免影响幼儿正常活动。每天来园必须在校医处进行晨检,并帮助幼儿放好自 己的物品。

浅析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

浅析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 发表时间:2013-05-28T09:19:52.7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4月总第80期供稿作者:◆杨淑琴 [导读] 要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主动与孩子交流情感,从而形成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 ◆杨淑琴甘肃省高台县光彩幼儿园734300 摘要: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随着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幼儿都出现了入园不适应现象。本文围绕本人在幼儿园工作时观察到的几个案例出发,以入园不适应的幼儿为观察、分析、研究的对象,探讨了幼儿入园不适应的现象。 关键词:小班新生入园适应 一、幼儿入园不适应的表现 1. 不愿入园,情绪不稳 这种情况是由于家庭到幼儿园环境因素的巨大变化引起的,环境的突变使幼儿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有的幼儿不愿出家门,一接近幼儿园就哭闹,紧抓家长的手不放;有的在睡觉、吃饭、游戏、上课时哭闹不止;有的紧紧抓住第一位接待他的教师,老师到哪里他也到哪里,一旦老师离开他的视线范围,他就会哭闹。 2. 行为散漫,生活不习惯 有不少小朋友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帮着做,有些则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这些孩子到了幼儿园后,在自理能力方面表现得很差。 3. 任性专横,强占霸道 有的幼儿在家任性惯了,入园后与其他幼儿争抢玩具,稍不如意就厮打别人,具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和破坏行为,以自我为中心。 4. 不言不语,单独活动 有的幼儿经常呆坐,不与其他小朋友游戏、说话,老师跟他交流,他也一言不发,像是什么也没听见。集体活动、游戏时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参与,对所有的一切都不关心。 二、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1)家庭环境封闭。幼儿与父母朝夕相处,没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可以长期接触,长期如此,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性就会过强。特别是现在不少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把幼儿关在家里,不让他与外界接触,导致幼儿适应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范围变得狭窄,幼儿见到陌生人、到陌生环境就哭。(2)家庭教养方式。在有些家庭中父母工作比较辛苦,生活压力比较大,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有时候会将自己的情绪迁怒于孩子。另外,家庭教养方式还会影响幼儿自控能力的形成和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 2.幼儿园因素 有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有些非专业的教师,他们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对幼儿的特殊心理没有充分了解,对社会适应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孩子刚入园不适应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不需要采取专门的措施去应对。 3.个体因素 (1)幼儿自理能力的强弱也是影响其社会适应的原因。有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强,而有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会自己进餐,不会穿脱衣服,大小便还需要老师帮忙。(2)有些幼儿性格比较内向,不能与别的幼儿进行友好的交往,很少参与集体活动,经常单独活动。 三、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策略 1.家长应采取的策略 (1)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要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主动与孩子交流情感,从而形成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多与孩子游戏和交流,故意与孩子争抢玩具,帮助孩子积累简单的道理和行为规则。 (2)给孩子提供社会性发展的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对亲人的依恋一方面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幼儿成长过程中接触社会的程度有关。幼儿如果平时较少接触家庭成员以外的人,较少参与外界的活动和接触外界的事物,在面对陌生人、陌生的环境时就更易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 (3)家长对孩子入园要有正确的态度。每个初入园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体验分离焦虑带来的痛苦。家长的态度要坚决,不要把宝宝的哭闹看得太严重,因为你的犹豫会强化他的哭闹行为。妈妈一定要坚定地对着他说声“再见”,然后毫不迟疑地离开。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安静下来。只要按时在下班后来接他,他就会知道你会守信,他就不会为你的离去而感到焦虑万分。 2.幼儿园应采取的策略 (1)更新幼儿教育理念,掌握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幼儿与教师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以人为本。不同的孩子,适应情况不同,对幼儿的影响也各异,老师要明白关注某些问题的重要性,不能将关注幼儿的主体性停留在口头上。 (2)全面了解幼儿,给幼儿以安全感。教师和幼儿间的良性关系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给幼儿提供亲切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助于转移或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 (3)采用更多的幼儿入园适应策略。要教给幼儿社会交往的简单技能。对于幼儿交往中出现的好事例,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也可用情景表演的形式重现出来。这样,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相信在幼儿园中也会感到愉快和有趣。 总之,解决新入园孩子的入园适应是整个学前教育的“序曲”,要根据这一时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他们顺利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期。

幼儿园新生入园登记表(改)

**幼儿园新生入园登记表 分配班级:________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以上信息如有变更请家长及时与所在班级教师联系更新) 幼 儿 信 息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年龄 籍贯 家庭住址 入园体检证明 有□ 无□ 保健手册 有□ 无□ 接种本复印件 有□ 无□ 校车接送 是□ 否□ 家长信息和 紧急联系人信息 姓名 与幼儿关系 工作单位 手机 座机 保 健情况 1.是否有过入厕训练: 是□ 否□ 2.是否会自己穿脱衣服:是□ 否□ 3.午睡是否有特殊习惯:是□ 否□ 4.是否能够自己吃饭: 是□ 否□ 5.是否挑食:是□ 否□ 喜食____________ 厌食____________ 6.有无过敏食物:有□ 无□ 过敏食物为_________________ 健康状况 您的孩子曾患过哪种疾病(请在疾病名称上打“√”) 水痘 肝炎 肺炎 哮喘 胃病 肾病 骨折 风疹 白喉 麻疹 外伤 贫血 抽筋 皮肤病 腮腺炎 心脏病 癫痫病 百日咳 高热惊厥 扁桃体发炎 不适应集体生活 其它(请写明疾病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无过敏症:有□ 无□ 过敏物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无漏接种防疫针:有□ 无□ 漏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 保健医审核签字: 收费标准 押 金 管理费 伙食费 被褥费 出纳审核签字: 被褥标准 枕头 特殊告知事项及要求: 家长签字:__________

入园协议 为保证幼儿在园期间健康成长,保证幼儿园工作正常进行,家长须遵守以下相关要求:1、入园幼儿有任何疾病史(如过敏史,心脏病、哮喘、癫痫病等),家长需要主动提前告知幼儿园,便于幼儿园给予特殊关照,避免发生意外,否则因此发生的一切后果家长自负。请家长根据幼儿情况如实填写以下相关内容:(请在相应的格内打∨) 幼儿患病情况无有说明 有无各种过敏史 有无各种心脏病 有无癫痫、哮喘、高热惊 厥史 有无其他不适集体生活 疾病 (为了确保幼儿在园生活的健康和安全,请您确认以上信息填写准确无误) 2、接送孩子:遵守作息时间,入园时间早7:30——8:30分之间入园。为保证孩子安全,早晨家长将孩子亲手交给本班老师,晚上接孩子离园时必须和老师说再见。如委托别人接孩子提前打电话告知本班老师。不要让孩子无故缺席、迟到,孩子因各种原因不能来园,请事先向本班老师做好请假工作。 3、为安全起见,请家长不要让幼儿携带贵重物品、危险品入园。入园前请家长注意检查幼儿的口袋,如发现有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铁钉、钉锥、弹子、小颗粒物、碎玻璃、各种发卡等物品)应立即取出,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 4、幼儿发热37度以上、缝针、骨折未愈、哮喘发作期,均不能入园。凡患有传染病的幼儿,一律按市防疫站儿保所规定进行隔离,期满后由医院证明方可入园。 5、缴费情况:家长应严格遵守幼儿园的收费规定制度来缴纳幼儿的费用。来园一天以上的幼儿(包括一天)缴纳一个月的管理费,一天不来园的幼儿缴纳半个月的管理费。 6、幼儿在园期间发生磕碰小伤、肿痛、蚊虫叮咬等状况,幼儿园可提供简单的辅助治疗。如需要医院治疗、意外造成所产生的费用,应由幼儿园与家长协商后共同来承担。 7、如果家长发现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期间出现任何受伤害情况,须24小时之内到幼儿园投诉,否则幼儿园不予受理。 幼儿姓名: 家长(幼儿监护人)签名: 长飞幼儿园: 年月日此协议一式两份,幼儿园、幼儿家长各执一份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如何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环境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如何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环境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环境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季节,清晨,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新入园的幼儿哭喊着不愿入园,他们紧抱着大人的腿,或拼命的撕扯着大人的衣服,躲闪着老师伸出的双手,仿佛老师是吃人的怪物。幼儿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容易出现依恋家人、不愿入园、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害怕、胆怯、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应症”,那么,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呢?一、做好新生入园的接待工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园第一天的接待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入园第一天的孩子,心情往往会很紧张,甚至害怕,会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不放松,这时的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笑脸迎接幼儿,亲切的摸摸孩子的头,脸或者亲亲他、抱抱他,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很喜欢他,这样紧张会消除很多的。 二、找准哭因,因人施教,对症下药面对幼儿不停的哭闹,有的教师可能会不知所措,无计可施,我觉得对待幼儿啼哭的办法就是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由于性格、家庭教育的不同,幼儿啼哭的原因、情况也尽不相同。这就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止住幼儿的哭泣。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因对环境陌生、不适应集体生活而哭闹的幼儿,哭起来声音往往较小,低声哭泣,教师应多注意在行动上亲近他,给他以安慰、满足他的社会需要,让他熟悉集体成员,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三、

适当的精神鼓励激发幼儿入园的积极性新入园的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都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及时给幼儿适当的精神鼓励,会大大增强教师的吸引力,诱惑力,幼儿对教师依恋情感会更强。幼儿入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如:对入园不哭闹的幼儿,在他们的小脑门上贴上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最后,教师对入园活动进行小结,大张旗鼓的表扬按时入园、不哭闹的幼儿。这样,不仅给其他幼儿树立了榜样,而且,融洽了师幼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增进了幼儿对教师的依恋。总之,幼儿教师要具备一颗博大的爱心,包容之心,对待幼儿要亲切、有耐心,精心准备与幼儿的每一个活动,努力缩小与家园之间的距离,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就能使幼儿逐渐喜欢幼儿园,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园新生入园活动方案

幼儿园新生入园活动方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幼儿园新生入园活动方案 新生入园活动方案 金色的九月,我园又迎来一批活泼可爱的孩子,我园采取逐步过渡、循序渐进的教育策略,开展亲子活动。帮助幼儿及家长熟悉幼儿园的内外环境,减少幼儿开学入园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为幼儿顺利进入幼儿园、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奠定基础。 具体安排如下: 亲子活动:多彩的童年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喜欢上幼儿园。 2、增进幼儿与教师间的感情和家园间的联系。 活动时间:9月1日(上午) 参加对象:小班、托班幼儿及家长。(以小班制的形式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 8:00——8:20接待家长、幼儿来园,请家长配合老师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班级、床铺、毛巾、茶杯等等。 活动内容一:来园区域游戏 准备材料:娃娃家材料、桌面建构材料、各种智力玩具等。 过程与指导: 1、观察、稳定幼儿来园时的情绪变化。 2、引导幼儿愿意上幼儿园,结识新同伴,体验大家一起游戏的乐趣。 3、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标记,熟悉活动室、盥洗室、、午睡室等环境。

8:20——8:40 问候时光:宝宝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和小动物打招呼,一声声“你早!我来了”让宝宝冲破第一次紧张的自我防线,增强自信心,在集体面前让大家认识“独特的他”。 8:40——9:00 快乐时光: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惟妙惟肖地讲故事。 9:00——9:20点心时光:宝宝们自己洗小手、用毛巾擦手、吃点心,吃完点把盘子、杯子、垃圾送到各自的家中。 9:20——9:40运动时光:亲子游戏。 活动内容二、集体游戏:小动物运西瓜 材料准备:小动物头饰四个、皮球四个、网兜四个、奖品若干。 游戏过程与指导: 一、了解游戏的名称、方法和规则。 1、故事导入: 2、教师介绍游戏的名称、方法和规则。 二、示范:由两位教师示范游戏的玩法,并指导规则。 三、家长和幼儿合作开展竞赛。 1、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分成一组,四组为一轮开展竞赛。 2、在一定时间内每组成员抬着“西瓜”,将它运到篮子里。以先到为胜出,可以获奖品。 重点指导:家长和孩子要共同配合,同时将“西瓜”运到篮子里。 9:40——10:00温馨时光:宝宝和老师说再见。通过家长填写亲子家园和互动交流,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教育情况,使教师初步地对

幼儿入园适应问题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文档资料

幼儿入园适应问题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每年八九月份,许多宝宝要开始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了,他(她)将进入成长过程中一个崭新且有重要意义的阶段,也将面临全新的挑战――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与此同时,一场“全家总动员”也开始了,家长们也需要从心理和行动上做好准备。家长如果提前对幼儿入园初期不适应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有大 致了解,就能结合宝宝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她)进行训练,使宝宝入园的适应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一、幼儿入园初期不适应的表现 (1)哭闹。幼儿入园初期不适应的表现中,最常见的是哭,有的孩子哭声很大,影响他人且面红、眼红,有的孩子只是小声哭泣,很少数孩子会伴有强烈的肢体动作,如踢腿蹬地,胡乱挥舞手臂和抱着亲人或老师不松开等,一般发生在亲人刚离开时。 (2)依恋。依恋某个老师,要求老师牵手,抱抱,老师走到哪跟到哪,要求老师陪伴午睡、吃饭等;依恋自带物品,将家里带来的玩具、妈妈的衣服、自己的被子等长时间抓在手里或抱在怀里。 (3)不合群。不哭不闹,能正常进餐和午睡,但不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独自坐在角落不吭声,或自己玩玩具。 (4)不能正常进餐。进餐时间自己不能吃东西,也不让人喂,吃得很少。

(5)不能正常午睡。午睡时间哭泣或坐在、躺在床上不肯睡觉。 二、幼儿入园初期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孩子入园出现的种种不适应表现,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焦虑。哭、对老师和自带物品的依恋都是焦虑情绪的表现。幼儿在两岁左右,已经与主要抚养者建立起亲密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依恋”,亲子依恋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当主要抚养者在身边时,幼儿能够更勇敢地探索世界。而入园意味着与主要抚养者的分离,有的孩子不明白这种分离是暂时的,以为父母不会回来了,“不要我了”,从而产生紧张、不安、焦躁。另外陌生环境、陌生人、不同的作息习惯、活动规则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也会使幼儿产生焦虑,从而哭闹、拒吃拒喝、午睡不正常。 (2)自身能力发展水平。幼儿动作、语言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入园适应过程。如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不完善,不会自己拿勺子吃饭,又不愿让不熟悉的人喂饭时,就可能产生焦虑情绪,从而拒绝进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弱,遇到困难或情绪沮丧时不知道如何向老师描述,无法快速获得老师的帮助,从而引起哭闹等反应。 (3)自我情绪调节。幼儿年龄虽小,但已经可以对自己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当他们感到不舒服、紧张时,会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