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24年落实财政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拟立项后补助项目(第二批)的公示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24年落实财政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拟立项后补助项目(第二批)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4.10.11
•【字号】
•【施行日期】2024.10.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
正文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24年落实财政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拟立项后补助项目(第二批)的公示根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库管理办法》等要求,经省科技厅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2024年落实财政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拟立项后补助项目(第二批)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自2024年10月11日至10月16日(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将有关情况反馈至省科技厅,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提供书面材料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写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个人提出异议的,应签署真实姓名和有效联系电话。
匿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及电话: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胡燕琴*************。
监督电话:省科技厅机关纪委,*************。
通讯地址及邮编:昆明市北京路542号省科技厅大楼804室,650051。
附件:2024年落实财政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拟立项后补助项目
(第二批)清单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10月11日附件
2024年落实财政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拟立项后补助项目(第二批)
清单。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4.12.31•【字号】云财教〔2014〕455号•【施行日期】2014.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财教〔2014〕455号省直各部、委、办、厅、局,各州(市)财政局、科技局,各有关企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和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促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科技型企业发展,省级财政设立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转化基金”)。
为规范转化基金管理,按照《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云发〔2013〕8号)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1〕289号)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我们制定了《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技厅2014年12月31日附件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云发〔2013〕8号),促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引导社会力量和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省级财政设立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转化基金”)。
为规范转化基金的管理,根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1〕289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23年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23年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6.02•【字号】•【施行日期】2022.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23年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有关单位:2023年是实施《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加强基础研究有关精神,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做好2023年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立项资助工作,省科技厅认真研究制定了《2023年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现向社会发布。
请有关单位根据指南要求,认真组织项目申报。
一、申报基本要求(一)申报单位是在云南省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行管理规范、无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有较好科研基础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
(二)项目承担单位须将科研项目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每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按财政科技经费、自筹经费单独核算,专账管理。
(三)申报人条件和项目内容须符合指南有关要求,符合国家及省对科研诚信、生物安全、伦理等方面的要求。
二、申报流程要求(一)网上填报。
申报单位登录云南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https:///egrantweb/),注册单位账号并创建项目负责人账号,已有账号的直接登录。
项目申请人网上在线填报项目申请(选择基础研究计划下对应的项目类别),在线填报时间为2022年6月3日8:00至2022年7月21日18:00截止,逾期不予受理。
(二)项目依托单位和推荐部门审核。
项目依托单位和推荐部门在线审查、签署推荐意见后提交省科技厅(在线申报不需提交纸质材料)。
推荐部门在线审核时间至2021年7月22日18:00截止,逾期不予受理。
(三)涉密项目不通过网络申报。
按保密程序向省科技厅有关处室提交申报材料。
结肠镜和超声内镜对炎症性肠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价值

-662-Chia J GasAoextercC,2222,Voh25,Nv2结肠镜和超声内镜对炎症性肠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价值**缪佳蓉2南琼0文韵玲0朱云珍0雷梓4缪应雷込云南省消化病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1(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背景:超声内镜(EUS)能清晰显示肠壁层次结构,其用于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和活动性评估的价值尚处于探索阶段。
目的:探讨结肠镜和EUS在IBD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纳入2510年9月一ZU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活动期IBD病例,对其结肠镜和EUS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25例活动期IB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68例,克罗恩病(CD)37例。
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UC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严重度指数(UCEIS)和CD患者的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PD)均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s’708,s’=0.646;P<0.000)o EUS下UC肠壁多呈对称性增厚,平均厚度(4.46±0.84)mm,以黏膜层增厚为主;CD肠壁多呈非对称性增厚,平均厚度(426±0.00)mm,以黏膜下层增厚为主。
CD肠壁增厚较UC 显著,且更易发现直径>2mm的脉管结构和痿管。
UC患者黏膜层、黏膜下层厚度和肠壁总厚度均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o=0.720,o=0.628,o=0.670;P<0.000),CD患者各肠壁厚度参数与疾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结肠镜可诊断和评估IBD病情;EUS有助于鉴别活动期UC与CD,并可通过测量肠壁厚度评估UC疾病严重程度。
联合使用结肠镜和EUS可提高IBD的诊治效率。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Crohn病;结肠镜检查;内镜超声检查Value of Colonosccpy and Endosccpic Uarasenography io Diagnosis and Eveluahon of Disevse Severit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vse MIAO Jiaroog1,NAA Qiong1,WEN Yunling1,ZHU Yunzhea1,LLI Zt,MIAO Yinglea.1'Yum Institute f Diaestier Disease,Departmegi of Gastroenterolog;;tOr First OAfiC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o,Kimminy(650032);2Departmeni of PaOiolog;;U o First Afia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gtedotte;,KtgmtghCorrespondeyce to:MIAO Yinglei,Emai-:**************BacCgraund:Endoscopic ultrasonopraqhg( EUS)can Uisylag the different layers and structures of the intestinal waU, howeves,its veluc i n diaevosis and assessment of disease activity of inflammatore bowe-disease(IBD) is stiO in expdraUon.Aims: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odvoscopg and EUS in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disease severity of IBD.Methode:A retrospective sAdg was conducted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IBD aUmitted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of Kunming Medica-University from September242to September2419.The reselts and characteestics of colovoscopg and EUS were analyzed.Reselte:One huncPed and five active IBD patients were enrolled,incluUing68cases of ulcerative co/tis(UC)and30cases of Crohn's disease(CD).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endoscopic score oi UC(ulcerative co/tis endoscopic00©乂of severim,UCEIS)and CD(simple endoscopic score2)Crohn's disease,SES-PD)were both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sease severity((二0.728,s s二 0.646;P<0.000)2EUS showed symmetric waU thichening in UC and asymmetric waU thichening in CD,with the mean Ata-waU thichness of(4.46±0.C4)mm and(8.26±200)mm,respectivelg.In UC patients,significant thichening of the mucosa wasobserved;while in CD patients,thichening of the submucosal layw was predominant.Vaschlae structures(laraer than 2mm in diameter)and fistulas were more lidely to be found in CD.The thichness of mucosc,suUmucosc and the tota-waUDOI: 2.3969/j.imv.1008-2025.2222.2.024*基金项目: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222FE468(228)];昆明医科大学百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项目(622722454);云南省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H222242)#Emai-:55416252@&本文通信作者,Email:myldu@胃肠病学彳。
省级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发展现状研究

省级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发展现状研究郭鲁钢;刘彤;王世民;张经华【摘要】The paper carries out the study on joint fund of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There are five kinds of joint funds of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which are joint funds for cities, industry, enterprise, universities and co -funded project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 fund by studying the status of joint fund,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sever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joint fund.%对国内省级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设立情况进行研究.将联合基金分成面向地市的联合基金、面向行业的联合基金、面向企业的联合基金、面向大学的联合基金及联合资助项目等五种.通过主要联合基金现状的研究,分析相关基金的特点,提出设立省级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建议.【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2(032)021【总页数】4页(P200-203)【关键词】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科研管理【作者】郭鲁钢;刘彤;王世民;张经华【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100120;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9;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9;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11;F2041 引言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是自然科学基金的一种重要资助形式。
可溶性ST2对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和预后的评估

㊃综述㊃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面上项目冠心病易感基因与传统风险因子的联合运用研究[2018F E 001(-081)];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建立的探索研究(2020Y 0140)通信作者:冯磊,E m a i l :f n g j 2004@163.c o m 可溶性S T 2对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和预后的评估严泽锋1,冯 磊1,管志福2,吴孟娜1,邵 聪1,马琦欣1,毕千叶1,骆贝贝1(1.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检验医学科,云南玉溪653100;2.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西双版纳666100) 摘 要:心力衰竭通常是一种复杂且进行性的综合征,其具有高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特点,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一直是世界公共卫生负担较重的疾病之一㊂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易反复,心功能可迅速加重,预后较差,尽管目前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严重心力衰竭患者1年病死率依然高达50%㊂因此,寻找新型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对帮助诊断或鉴别诊断心力衰竭㊁判断预后㊁危险分层以及监测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㊂可溶性S T 2(s o l u b l eS T 2,s S T 2)由于不受年龄㊁性别㊁体重指数及肾脏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多项研究发现s S T 2作为新一代心力衰竭管理标志物,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㊁预后㊁监测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㊂关键词:心力衰竭;受体,白细胞介素;可溶性S T 2中图分类号:R 5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20)12-1126-06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20.12.013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受到损伤㊁压力㊁心肌重塑等因素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心功能下降,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以至于其不能够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㊁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1]㊂心肌梗死㊁高血压㊁主动脉瓣狭窄㊁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均可进展为心力衰竭,与此同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具有进行性进展的特征,即使处于稳定阶段病情依然可呈现进行性加重[2]㊂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中提出,发达国家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5%~2.0%,ȡ70岁人群患病率ȡ10%[3]㊂同时,该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患病率的持续增长以及急性发作的复发等原因导致住院率增加,这也是该疾病造成医疗保健系统高成本的主要原因[4]㊂欧洲国家和美国每年将近1%~2%的医疗预算用于心力衰竭㊂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 C C )/美国心脏协会(A H A )指南中提出,除依赖病史㊁体格检查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外,目前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分层主要依靠血浆生物标志物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N -t e r m i n a l p r o -B N P ,N T -p r o B N P )或B 型利钠肽(B -t y p en a t r i u r e t i c p e p t i d e ,B N P ),而血浆生物标志物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㊂可溶性S T 2(s o l u b l eS T 2,s S T 2)作为心肌纤维化的标志物被纳入其中,可提供有关危险分层的附加值,特别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Ⅱb 类,证据水平A )和慢性心力衰竭(c h r o n i ch e a r t f a i l u r e ,C H F )患者(Ⅱb 类,证据水平B )[5]㊂而在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s S T 2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多项生物标志物联合使用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6]㊂s S T 2代表了一种新的机械应力生物标志物,与心脏肥大㊁纤维化和心室功能不全有关㊂本文主要就s S T 2的生物学特性及在急㊁C H F 中的诊断㊁预后以及治疗方面的作用做一简述㊂1 可溶性S T 2的生物学特性S T 2是白细胞介素(I L )-1受体家族的成员㊂在2q 12号染色体上发现的S T 2基因以4种同种型表达,其中最重要的2个就是跨膜受体(S T 2配体或S T 2L )和可溶性受体(s S T 2受体)㊂1989年,T o m i n a ga 等[7]首先发现S T 2受体,早期研究表明S T 2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医疗作用,与肥大细胞和2型C D 4+T 辅助细胞密切相关;S T 2随后与各种类型的炎症疾病均有紧密联系,包括哮喘㊁肺纤维化㊁类风湿关节炎㊁血管疾病和感染性休克[8-12]㊂2002年W e i n b e r g 等[13]通过体外模型对心肌细胞进行机械牵拉,以此鉴定了s S T 2和S T 2L 的表达㊂2005年D íe z 等[14]发现I L -33可作为S T 2的受体配体,为S T 2信号提供了新的见解㊂S T 2作为I L -33的诱导受体,使其不能与介导抗纤维化和抗炎作用的S T 2膜受体结合,随着心肌牵张,被释放的I L -33与跨膜S T 2配体结合参与心脏保护信号传导,防止心肌纤维化和肥大[15]㊂s S T 2浓度的升高可以㊃6211㊃‘临床荟萃“ 2020年12月20日第35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D e c e m b e r 20,2020,V o l 35,N o .1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提示心肌细胞受到生物机械刺激,同时s S T2浓度变化标志着心肌细胞的肥厚和纤维化的程度,并且不受年龄㊁性别㊁体重指数及肾脏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16]㊂2s S T2与急性心力衰竭(a c u t e h e a r t f a i l u r e,A H F) 2.1s S T2与A H F的诊断 A H F是指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快速发展或恶化,是常见的临床急症,及时和准确地评估病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不良预后的关键因素[17]㊂J a n u z z i 等[18]研究发现A H F呼吸困难患者s S T2水平高于A H F无呼吸困难患者,在诊断A H F方面N T-p r o B N P优于s S T2,并未发现s S T2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诊断价值,但s S T2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㊂同样,D i e p l i n g e r等[19]研究也表明单独使用B N P和N T-p r o B N P可以对A H F患者进行诊断,且B N P和N T-p r o B N P是心力衰竭的唯一独立诊断标志物,两种标记物均提供相似的诊断信息,而单独使用s S T2不能作为诊断A H F的标准㊂M u e l l e r等[20]通过对无并发症的心力衰竭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 D)㊁肾脏疾病及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的s S T2血浆浓度研究,显示s S T2浓度的升高在上述不同疾病中并无特异性,不仅在心力衰竭,而且在其他几种非心脏疾病中,s S T2血浆浓度均升高,由此得出s S T2缺乏对心力衰竭诊断的特异性㊂同样,G r a k o v a等[21]认为s S T2在疾病诊断中缺乏特异性,但可在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㊂A l e k s o v a等[22]研究认为s S T2可协同B N P或N T-p r o B N P来判断区分急诊部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 c u t ed e c o m p e n-s a t e dh e a r t f a i l u r e,A D H F)的患者,当s S T2>70n g/m L时可诊断为A D H F,需进行住院治疗㊂综合以上观点,s S T2是否为A H F独立的诊断标志物还未能定论,s S T2并非A H F患者诊断的理想标志物,但对患者严重程度的判断可能具有潜在价值㊂2.2 s S T2与A H F的预后诸多研究显示,患者s S T2浓度与A H F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很大相关性㊂J a n u z z i等[18]研究表明,s S T2在A H F患者发病后30天内可以识别出高风险患者,且N T-p r o B N P 联合s S T2预测心力衰竭死亡风险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N T-p r o B N P㊂2008年的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 s S T2水平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 Y HA)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加重其s S T2浓度水平也显著增加㊂s S T2可预测A H F患者1年后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且终点事件的发生随患者s S T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23]㊂s S T2是一个独立于B N P和N T-p r o B N P的A H F患者预后指标,其与B N P或N T-p r o B N P联合使用能更好地预测A H F 患者远期死亡风险[24]㊂而对于早期A H F患者,其s S T2浓度改变还能有效预测患者1年病死率[25]㊂研究还发现,s S T2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㊁心血管死亡㊁再住院率[26]㊂此外,s S T2在心力衰竭方面反映出的风险不受N T-p r o B N P的影响,可以在N T-p r o B N P的基础上增加评估心力衰竭预后和改善心力衰竭危险分层的价值[27]㊂综上所述,s S T2水平可以准确描述疾病的严重程度㊁心肌肥厚以及纤维化程度,在A H F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状况的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联合B N P及N T-p r o B N P检测可识别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判断其危险程度和预后,是一个有效的预后生物标志物[28]㊂3s S T2与C H F3.1s S T2与C H F的诊断 C H F是多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始终是世界公共卫生负担较重的疾病之一[29]㊂所以,对C H F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其重要㊂研究发现C H F患者s S T2浓度与N T-p r o B N P㊁N Y HA呈正相关,且s S T2不受患者年龄㊁肾功能损害以及体重指数的影响㊂s S T2区分正常人与心力衰竭患者的R O C区线下面积(A U C)为0.815,单独应用s S T2及联合N T-p r o B N P区分N Y H A心功能ɤⅡ级与>Ⅱ级心力衰竭患者的A U C分别为0.743和0.810,联合使用s S T2有助于N T-p r o B N P更好地区分C H F患者,对诊断C H F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验证明其符合临床要求[30]㊂H u a n g等[31]通过荟萃分析也发现,s S T2对C H F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84和0.74,A U C为0.81㊂s S T2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目前并未明确,与B N P㊁N T-p r o B N P等生物标志物有部分功能性重叠,且相较于B N P㊁N T-p r o B N P缺乏特异性㊂因此,s S T2并不作为独立诊断C H F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但可作为N T-p r o B N P和B N P 的重要补充手段,联合使用可提高C H F诊断的全面性㊂3.2s S T2与C H F的预后国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患者s S T2表达水平的升高与心力衰竭的不良结局比如死亡和再住院风险相关㊂通过研究分析P R A I S E心力衰竭试验中的血清样本发现,严重的N Y H A I I I至I V级C H F患者s S T2水平的变化是患者病死率或是否进行手术移植的独立预测变量㊂随时间推移,s S T2血清水平的变化可独立于血浆B N P 和N T-p r o B N P为患有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提供预㊃7211㊃‘临床荟萃“2020年12月20日第35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20,2020,V o l35,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后信息,但其基线值水平并不能作为C H F患者的预后判定指标[32]㊂2011年K y等[33]研究也证实,当将s S T2和N T-p r o B N P的测量结果加入S e a t t l eR i s k 评分后,可有效改善C H F的风险分配,患者较高的s S T2浓度(>36.3n g/m L)与其日后较高的病死率或更高的心脏移植风险显著相关㊂另一项M e t a分析也发现,s S T2是门诊C H F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预测因子,s S T2可用于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分级[34]㊂E m d i n等[35]对4268例C H F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预测患者全因死亡㊁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最佳s S T2临界值为28 n g/m l,值得与N T-p r o B N P和高敏感肌钙蛋白T (h s-T n T)一起作为多标记研究的一部分㊂当在多变量建模时纳入性别㊁年龄㊁体重指数㊁左心室射血及s S T2等变量时,s S T2每增加一倍,患者全因死亡㊁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分别增加26%㊁25%和30%,s S T2的纳入能够更有效的对C H F患者进行预后评估㊂D a l a l等[36]通过多变量分析发现, s S T2是随访1年时不良反应的最强预测因子,且只有s S T2是独立预测因子,而N T-p r o B N P仅显示出一定趋势;在2年的随访中,s S T2具有更高的预后判断能力㊂A l b e r t o等[37]研究发现,s S T2在C H F中的循环水平与预后价值受年龄的影响均小于N T-p r o B N P和h s-T n T,s S T2可更准确的对C H F患者进行风险分层㊂此外,最近对开始血液透析的C H F 患者的一项研究表明,S T2与舒张功能障碍㊁病死率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有关[38]㊂G r a k o v a等[39]研究显示,在缺血性C H F和糖代谢受损的患者中,S T2水平的升高表明在随后12个月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较高㊂综合以上研究可发现,s S T2具有独立于其他生物标志物对C H F患者进行预后判断的运用价值,可进行危险分级,且较高的s S T2浓度对C H F的预后更具临床价值,在C H F 伴有其他临床疾病的患者中,s S T2仍具有预后判断价值㊂4s S T2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与监测G a g g i n等[40]对151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P R O T E C T(P r o B N P O u t p a t i e n t T a i l o r e dC h r o n i cH e a r tF a i l u r e)研究显示,高浓度s S T2的和使用低剂量β受体阻断剂的患者心血管风险最高,相反低浓度s S T2的患者与大剂量使用β受体阻断剂的患者心血管风险最低,因此患者体内s S T2浓度可用于指导临床β受体阻滞剂剂量的选择㊂s S T2的水平变化能够独立评估患者左心室重构的风险和预测左心室重构的逆转并进行监测㊂W e i r等[41]研究发现使用醛固酮受体抑制剂可以有效减缓s S T2浓度较高者的左心室重构,通过s S T2浓度的变化判断醛固酮受体抑制剂的治疗效果㊂O' M e a r a等[42]通过P A R A D I GM-H F试验[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 R N I)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 C E I)的前瞻性比较,以确定对心力衰竭全球病死率和发病率的影响]证明,在稳定的C H F 患者中,通过使用沙比特利/缬沙坦治疗可导致s S T2相比较使用依那普利治疗有更大幅度的减少,研究还发现,基线和1个月时s S T2水平的增加可以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㊂M o r r o w等[43]同样测量了服用沙比特利/缬沙坦与依那普利的心力衰竭患者第1㊁2㊁4㊁8周的s S T2基线水平,确定几何平均值的比率(时间点/基线),并将其作为沙比特利/缬沙坦与依那普利的比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沙比特比/缬沙坦导致s S T2浓度下降幅度明显更大㊂这一结果最早出现在第1周,第4周时依旧明显,s S T2降低了9%㊂目前为止,诸多研究均已证明,改善心室重构的药物能够降低患者血清s S T2浓度,尤其对初期s S T2浓度较高的患者影响更大,通过s S T2浓度变化可判断用药效果,对C H F患者的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㊂W u等[44]研究发现,健康志愿者中s S T2的参考变化值(R C V)远低于B N P和N T-p r o B N P的R C V,表明它可能是进行连续监测的更好的生物标志物㊂P i p e r等[45]评估和直接比较了稳定C H F人群中s S T2与N T-p r o B N P的R C V发现,与N T-p r o B N P 相比,s S T2的短期或长期变化均不显著,s S T2的R C V范围为31%至47%,而N T-p r o B N P的为52%至128%㊂标准的心力衰竭疗法可使平均N T-p r o B N P和B N P降低多达50%,但这种降低与其R C V值(52%~128%)变化相比并不显著,所以并不能反映心力衰竭疗法治疗成功与否㊂相反,如果s S T2降低>50%即可反映心力衰竭疗法的治疗成功,这是因为s S T2的相同变化高于其R C V(31%~ 47%),更有可能是由于临床干预而不是其本身的变异性导致㊂更说明了通过对患者连续监测来进行指导治疗中s S T2可能比N T-p r o B N P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㊂此外,最近对接受左心辅助装置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表明,在植入左心辅助装置后3个月,s S T2水平显著降低可表明促炎和促纤维化状态有所改善[46]㊂综上可见,s S T2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及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s S T2浓度水平的变化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用药㊁病情发展状况以及恢复情况的有效指导㊂㊃8211㊃‘临床荟萃“2020年12月20日第35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20,2020,V o l35,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现阶段s S T2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建议在现阶段已发表的临床研究中,主要使用3种市售E L I S A试剂盒测定患者的s S T2水平:P r e s a g e S T2测定法㊁M B L S T2测定法和R&D S T2测定法[47]㊂在C H F患者s S T2的研究中使用了上述全部3种测定法,而大多数A D H F患者的研究均使用P r e s a g e测定法㊂P r e s a g e测定法通过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 D A)认证并带有C E标记,而其他两种方法则是研究性检测方法㊂目前,这3种检测方法获得的s S T2血浆浓度水平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用这3种检测方法获得的已发表的研究报告的结果不能直接进行比较[45]㊂s S T2和B N P/N T-p r o B N P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差异㊂B N P/N T-p r o B N P主要反映急性状态,当心脏受到牵拉扩张时分泌显著增加,故在A H F及C H F急性失代偿时其测定值可达到极高水平㊂所有急性呼吸困难和疑诊AH F患者均推荐检测血浆利钠肽水平,以帮助鉴别A H F和非心脏原因的急性呼吸困难(I类推荐,A级证据)[48]㊂而s S T2反映的是一个持续和长期过程,反映了心肌纤维化的程度㊂心肌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主要表现为心室肥大和心肌纤维化㊂因此,s S T2水平持续升高反映了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的持续进展[49]㊂而此时正是需要强化应用可阻遏和延缓心肌重构尤其抑制纤维化药物的关键时机,故在指导药物治疗及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㊂研究显示,无论是A H F还是C H F,s S T2水平越高,预示患者心肌纤维化越重,在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㊂6小结与展望s S T2作为心肌纤维化标志物,在心脏机械应力作用下由心肌细胞和心肌纤维母细胞分泌,s S T2具有以下特性:①低生物变异性,不易受其他因素影响;②在实施心脏保护药物干预后s S T2水平显著降低;③s S T2水平的百分比变化值可以预测心力衰竭的病死率㊂对于C H F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不能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首要生物标志物,尚不能代替B N P和N T-p r o B N 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地位㊂但s S T2检测不受种族㊁性别㊁年龄㊁体重指数㊁肾功能变化等影响,可以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预测其病死率,同时与心脏结构改变有着密切联系,较目前广泛应用的B N P㊁N T-p r o B N P以及半乳糖凝集素3等有明显优势㊂此外,s S T2与心力衰竭的推荐治疗药物疗效有紧密联系,可用于监测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反应情况,为患者临床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参考,对患者的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㊂s S T2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在国内临床应用上并未像N T-p r o B N P和h s-T n T 等广泛,作为心力衰竭标志物其地位依旧不高,这也说明其临床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㊂主要体现在:①s S T2与各种类型的炎症疾病均有紧密联系,缺乏鉴别诊断其他非心脏性疾病的特异性;②在将s S T2纳入日常临床实践之前,缺少专门用于评估其在心力衰竭诊疗中相关阈值的研究数据;③现阶段常用的3种检测方法获得的s S T2血浆浓度存在较大差异,结果缺乏可比性㊂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仍缺乏一个针对心力衰竭诊疗监测的理想生物标志物,今后应注重s S T2联合其他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如B N P㊁N T-p r o B N P等的应用,建立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体系,以提高对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㊁预后判定及疗效评估的效能,使其达到更有效的临床应用效果㊂参考文献:[1] P o n i k o w s k iP,V o o r s A A,A n k e r S D,e t a l.2016E S C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a c u t e a n d c h r o n i ch e a r t f a i l u r e:T h e t a s k f o r c e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a c u t ea n d c h r o n i c h e a r tf a i l u r e o ft h e E u r o p e a n S o c i e t y o fC a r d i o l o g y(E S C)d e v e l o p e dw i t h t h e s p e c i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h eH e a r tF a i l u r eA s s o c i a t i o n(H F A)o f t h e E S C[J].E u rH e a r t J,2016,37(27):2129-2200.[2] K o s i b o r o d M,C a v e n p e r MA,F u A Z,e ta l.L o w e rr i s ko fh e a r t f a i l u r e a n dd e a t h i n p a t i e n t s i n i t i a t e do ns o d i u m-g l u c o s ec o t r a n s p o r t e r-2i n h i b i t o r s v e r s u s o t h e r g l u c o s e-l o w e r i n gd r u g s:t he C V D-R E A L s t u d y c o m p a r a t i v e e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 o u t c o me s i n n e w u s e r s of s o d i u mg l u c o s ec o t r a n s p o r[J].C i r c u l a t i o n,2017,136(3):249-259.[3] G r u s o nD,F e r r a c i nB,A h n sA,e t a l.T e s t i n g f o r s o l u b l e S T2i nh e a r t f a i l u r e p a t i e n t s:r e l i a b i l i t y o f p o i n t o f c a r em e t h o d[J].C l i nL a b,2017,63(1):141-145.[4] L e s y u k W,K r i z a C,K o l o m i n s k y R a b a sP.C o s to fi l l n e s ss t u d i e s i nh e a r tf a i l u r e: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2004-2016[J].B M CC a r d i o v a s cD i s o r d,2018,18(1):74-79.[5] Y a n c y C W,J e s s u p M,B o z k u r tB,e ta l.2017A C C/A H A/H F S Af o c u s e du p d a t eo f t h e2013A C C F/A H A g u i d e l i n ef o r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h e a r tf a i l u r e:ar e p o r to ft h e A m e r i c a nC o l l e g e o f C a r d i o l o g y/A m e r i c a nH e a r tA s s o c i a t i o nT a s kF o r c eo n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G u i d e l i n e s a n d t h eH e a r t F a i l u r e S o c i e t y o fA m e r i c a[J].C i r c u l a t i o n,2017,136(6):e137-161.[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2(4):196-225.[7] T o m i n a g aS I.A p u t a t i v e p r o t e i no fa g r o w t hs p e c i f i cc D N Af r o m B A L B/C-3T3c e l l s i sh igh l y si m i l a r t ot h e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㊃9211㊃‘临床荟萃“2020年12月20日第35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20,2020,V o l35,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p o r t i o no f m o u s ei n t e r l e u k i n1r e c e p t o r[J].F e b s L e t t e r s, 1989,258(2):301-304.[8] T r a j k o v i c V,S w e e t M J,X u D,e t a l.T1/S T2-a n I L-1r e c e p t o r-l i k e m o d u l a t o ro fi mm u n er e s p o n s e s[J].C y t o k i n eG r o w t hF a c t o rR e v,2004,15(2):87-95.[9] O s h i k a w aK,K u r o i w a K,T a g o K,e ta l.E l e v a t e ds o l u b l eS T2p r o t e i nl e v e l si ns e r a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s t h m a w i t ha na c u t e e x a c e rb a t i o n[J].A mJR e s p i r C r i t C a r eM e d,2001,164(2):277-281.[10] L e u n g B P,X u D,C u l s h a w S,e ta l.A n o v e lt h e r a p y o fm u r i n e c o l l a g e n i n d u c e da r t h r i t i sw i t hS o l u b l eT1/S T2[J].JI mm u n o l,2004,173(1):145-150.[11] K u r o i w a K,A r a i T,O k a z a k i H,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h u m a nS T2p r o t e i ni nt h es e r a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u t o i mm u n ed i se a s e s[J].B i o c h e m B i o p h y sR e sC o mm u n,2001,284(5):1104-1108.[12] B r u n n e r M,K r e n n C,R o t h G,e ta l.I n c r e a s e dl e v e l so fs o l u b l e S T2p r o t e i n a n d I g G1p r o d u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e p s i sa n d t r a u m a[J].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M e d i c i n e,2004,30(7):1468-1473.[13] W e i n b e r g E O,S h i m p o M,D e K e u l e n a e r GW,e t a l.E x p r e s s i o na n dr e g u l a t i o no fS T2,a ni n t e r l e u k i n-1r e c e p t o rf a m i l y m e m b e r,i nc a r d i o m y o c y t e sa n d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J].C i r c u l a t i o n,2002,106(23):2961-2966. [14] Díe z J,G o n zál e zA,Lóp e zB,e t a l.M e c h a n i s m so f d i s e a s e:p a t h o l o g i c s t r u c t u r a l r e m o d e l i n g i s m o r e t h a n a d a p t i v eh y p e r t r o p h y i nh y p e r t e n s i v eh e a r td i s e a s e[J].N a tC l i nP r a c tC a r d i o v a s cM e d,2005,2(4):209-216.[15] G a r b e r n J C,W i l l i a m sJ,K r i s t lA C,e ta l.D y s r e g u l a t i o no fI L-33/S T2s i g n a l i n g a n dm y o c a r d i a l p e r i a r t e r i o l a r f i b r o s i s[J].JM o l C e l l C a r d i o l,2019,1(28):179-186.[16]柴坷,王华.心力衰竭诊疗中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8,23(1):20-24.[17] F r e n c hB,W a n g L,K y B,e t a l.P r o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G a l e c t i n-3f o ra d v e r s eo u t c o m e si nc h r o n i ch e a r tf a i l u r e[J].J C a r dF a i l,2016,22(4):256-262.[18]J a n u z z i J LJ r,P e a c o c kW F,M a i s e lA S,e t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t h ei n t e r l e u k i n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T2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d y s p ne a:r e s u l t sf r o m t h e P R I D E(P r o-B r a i n N a t r i u r e t i cP e p t i d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D y s p n e a i n t h e E m e r g e n c yD e p a r t m e n t)s t u d y[J].A m C o l lC a r d i o l,2007,50(7):607-613.[19] D i e p l i n g e rB,G e g e n h u b e rA,H a l t m a y e rM,e t a l.E v a l u a t i o no fn o v e lb i o m a r k e r sf o r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a c u t e d e s t a b i l i s e dh e a r t f a i l u r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h o r t n e s so fb r e a t h[J].H e a r t,2009,95(18):1508-1513.[20] M u e l l e rT,L e i t n e rI,E g g e r M,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t h eb i o m a r k e r s s o l u b l eS T2,g a l ec t i n-3a nd g r o w t h-d i f fe r e n t i a t i o nf a c t o r-15w i t hh e a r t f a i l u r e a n do t h e r n o n-c a r d i a c d i s e a s e s[J].C l i nC h i m A c t a,2015,445(24):155-160.[21] G r a k o v aE V,K o p e v aK V,T e p l y a k o vA T,e t a l.P r o g n o s t i cr o l e o fS T2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h e a r t f a i l u r eo f i s c h e m i ce t i o l o g y a n d c a r b o h y d r a t e m e t a b o l i s m d i s o r d e r s[J].T e rA r k h,2019,91(1):32-37.[22] A l e k s o v a A,P a l d i n o A,B e l t r a m i A P,e t a l.C a r d i a cb i o m a r k e r s i nt h ee m e r g e nc yde p a r t m e n t:t h er o l eof s o l u b l eS T2(s S T2)i n a c u t e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a n d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t h e r e i sm e a t o n t h eb o n e[J].JC l i n M e d,2019,8(2):255-270.[23] R e h m a nS U,M u e l l e rT,J a n u z z i J LJ r,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 n o v e l i n t e r l e u k i n f a m i l y b i o m a r k e r S T2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c u t eh e a r tf a i l u r e[J].J A m C o l lC a r d i o l,2008,52(18):1458-1465.[24]J a n u z z i J L,M e b a z a aA,D i S o mm a S,e t a l.S T2a n d p r o g n o s i si na c u t e l y d e c o m p e n s a t e dh e a r t f a i l u r e: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T2c o n s e n s u s p a n e l[J].A mJC a rd i o l,2015,115(7):26B-31B.[25] B r e i d t h a r d tT,B a l m e l l i C,T w e r e n b o l dR,e t a l.H e a r t f a i l u r et h e r a p y i n d u c e d e a r l y S T2c h a n g e s m a y o f f e r l o n g-t e r mt h e r a p yg u i d a n c e[J].JC a r dF a i l,2013,19(12):821-828.[26] A i m oA,V e r g a r oG,R i p o l iA,e t a l.M e t a-a n a l y s i s o f s o l u b l es u p p r e s s i o no ft u m o r i g e n i c i t y-2a n d p r o g n o s i si na c u t eh e a r tf a i l u r e[J].J a c cH e a r tF a i l u r e,2017,5(4):178-185.[27] O'M e a r a E,P r e s c o t t M F,C l a g g e t t B,e ta l.I n d e p e n d e n tp r o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s e r u m s o l u b l e S T2m e a s u r e m e n t s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a r t f a i l u r e a n d a r e d u c e d e j e c t i o n f r a c t i o n i n t h eP A R A D I GM-H F T r i a l[J].C i r c H e a r tF a i l,2018,11(5): e004446.[28] T s i g k o uV,S i a s o sG,B l e t s aE,e t a l.T h e p r e d i c t i v e r o l e f o rS T2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 s a n d h e a r tf a i l u r e[J].C u r rM e dC h e m,2020,27(27):4479-4493.[29] B a y e s g A,N u n e z J,L u p o n J,e t a l.S o l u b l e S T2f o r p r o g n o s i sa n dm o n i t o r i n g i nh e a r t f a i l u r e:t h e n e w g o l d s t a n d a r d?[J].JA m C o l l C a r d i o l,2017,7(19):2389-2392.[30]戴谦,吴炯,郭玮,等.可溶性S T2的检测性能评价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5): 394-398.[31] H u a n g D H,H a oS,S h i J P,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s o l u b l es u p p r e s s i o no f t u m o r i g e n i c i t y-2f o r h e a r t f a i l u r e[J].C h i nM e d J,2016,129(5):570-577.[32] W e i n b e r g E O,S h i m p oM,H u r w i t zS,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s e r u ms o l u b l eS T2r e c e p t o r a s an o v e l h e a r t f a i l u r eb i o m a r k e r[J].C i r c u l a t i o n,2003,107(5):721-726.[33] K y B,F r e n c hB,M c c l o s k e y K,e t a l.H i g h-s e n s i t i v i t y S T2f o rp r e d i c t i o no fa d v e r s eo u t c o m e si nc h r o n i ch e a r tf a i l u r e[J].C i r c u l a t i o n:H e a r tF a i l u r e,2011,4(2):180-187.[34] A i m oA,V e r g a r o G,P a s s i n oC,e ta l.P r o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s o l u b l e s u p p r e s s i o n o f t u m o r i g e n i c i t y-2i n c h r o n i c h e a r tf a i l u r e:a m e t aa n a l y s i s[J].J a c c H e a r tF a i l u r e,2016,344(22):412-417.[35] E m d i n M,A i m oA,V e r g a r oG,e t a l.s S T2p r e d i c t s o u t c o m ei n c h r o n i c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b e y o n d N T-p r o B N P a n d h i g h-s e n s i t i v i t y t r o p o n i nT[J].JA m C o l lC a r d i o l.2018,72(19): 2309-2320.[36] D a l a l J J,D i g r a j k a rA,D a sB,e ta l.S T2e l e v a t i o ni nh e a r tf a i l u r e p r e d i c t i v e o f a h igh e a r l y m o r t a li t y[J].I n d i a nH e a r t J,2018,70(6):822-827.㊃0311㊃‘临床荟萃“2020年12月20日第35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20,2020,V o l35,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7] A l b e r t oA,J a m e s L,G i u s e p p eV,e t a l.C i r c u l a t i n g l e v e l s a n dp r o g n o s t i cv a l u e o f s o l u b l e S T2i n h e a r tf a i l u r e a r e l e s si n f l u e n c e d b y a g e t h a n N-t e r m i n a l p r o-B-t y p e n a t r i u r e t i cp e p t i d e a n dh i g h-s e n s i t i v i t y t r o p o n i nT[J].E u r JH e a r tF a i l, 2020,10(7):1668-1675.[38]S e oS M,K i mS H,K i m Y,e t a l.P r o g n o s t i c u t i l i t y o f s o l u b l es u p p r e s s i o no f t u m o r i g e n i c i t y2l e v e l a sa p r e d i c t o ro f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 s i n i n c i d e n t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J].I n t JM e dS c i, 2018,15(7):730-737.[39] G r a k o v aE V,K o p e v aK V,T e p l y a k o vA T,e t a l.P r o g n o s t i cr o l e o fS T2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h e a r t f a i l u r eo f i s c h e m i ce t i o l o g y a n d c a r b o h y d r a t e m e t a b o l i s m d i s o r d e r s[J].T e rA r k h,2019,91(1):32-37.[40] G a g g i nH K,S z y m o n i f k a J,B h a r d w a j A,e t a l.H e a d-t o-h e a dc o m p a r i s o n o f s e r i a l s o l u b l e S T2,g r o w t hd i f fe r e n t i a t i o nf a c t o r-15,a n dh igh l y-s e n si t i v et r o p o n i n T m e a s u r e m e n t s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h e a r tf a i l u r e[J].J A C C H e a r t F a i l, 2014,12(2):65-72.[41] W e i rR A,M i l l e r AM,M u r p h y G E,e ta l.S e r u m s o l u b l eS T2:A p o t e n t i a l n o v e lm e d i a t o r i n l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a n d i n f a r c t r e m o d e l i n g a f t e r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J].J A m C o l lC a r d i o l,2010,55(3):243-250.[42] O'M e a r a E,P r e s c o t t M F,C l a g g e t t B,e ta l.I n d e p e n d e n tp r o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s e r u m s o l u b l e S T2m e a s u r e m e n t s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a r t f a i l u r e a n d a r e d u c e d e j e c t i o n f r a c t i o n i n t h eP A R A D I GM-H FT r i a l(P r o s p e c t i v e c o m p a r i s o n o fA R N IW i t hA C E I t o d e t e r m i n e i m p a c t o n g l o b a lm o r t a l i t y a n dm o r b i d i t y i nh e a r t f a i l u r e)[J].C i r cH e a r tF a i l,2018,11(5):e004446.[43] M o r r o w D A,V e l a z q u e zE J,D e v o r eA D,e t a l.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b i o m a r k e r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c u t ede c o m p e n s a t e dh e a r tf a i l u r er a n d o m i z e d t o s a c u b i t r i l-v a l s a r t a n o r e n a l a p r i l i n t h eP I O N E E R-H Ft r i a l[J].E u r o p e a n H e a r tJ o u r n a l,2019,40(40):3345-3352.[44] W uA H,W i a n sF,J a f f eA.B i o l o g i c a l v a r i a t i o no f g a l e c t i n-3a n ds o l ub l e S T2f o rc h r o n i c h e a r tf a i l u r e:i m p l i c a t i o n o n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 t e s t r e s u l t s[J].A m H e a r t J,2013,16(5):995-999.[45] P i p e rS,d e C o u r c e y J,S h e r w o o dR,e t a l.B i o l o g i c v a r i a b i l i t yo f s o l u b l eS T2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t a b l e c h r o n i c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a n d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m o n i t o r i n g[J].A mJC a r d i o l,2016,118(1):9-15.[46] T s e n g C C S,H u i b e r s MMH,G a y k e m a L H,e ta l.S o l u b l eS T2i ne n d-s t a g e h e a r t f a i l u r e,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s u p p o r tw i t h a l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a s s i s td e v i c e[J].E u r JC l i nI n v e s t,2018,48(3):e12886.[47] B a h u l e y a n C G,A l u mm o o t t i l G K,A b d u l l a k u t t y J,e t a l.P r o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s o l u b l e S T2b i o m a r k e ri n h e a r tf a i l u r ep a t i e n t sw i t hr e d u c e de j e c t i o nf r a c t i o n-a m u l t i c e n t e rs t u d y[J].I n d i a nH e a r t J,2018,70(S u p p l1):S79-S84. [48] Q i n L,L i u X,L iY.C o r r e l a t i o no fs e r u m B N Pa n d E T-1l e v e l sw i t h c a r d i a c p u m p f u n c t i o n a n d v e n t r i c u l a r r e m o d e l i n g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a r t f a i l u r e[J].C e l lM o l B i o l(N o i s y l e g r a n d), 2020,66(3):125-131.[49] B a i J,H a nL,L i u H.C o m b i n e du s eo fh i g h-s e n s i t i v i t y S T2a n d N T-p r o B N Pf o r p r e d i c t i n g m a j o ra d v e r s e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e v e n t s i n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f a i l u r e[J].A n nP a l l i a tM e d,2020,9(4):1976-1989.收稿日期:2020-07-27编辑:王秋红㊃1311㊃‘临床荟萃“2020年12月20日第35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20,2020,V o l35,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现将《昆明市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八月二日昆明市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市本级各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和专业化程度,提高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行为,实现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昆明市深化财政综合改革创新财政管理制度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参照《云南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市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项目支出预算评审,是指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过程中,对预算单位申报的使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等进行审核、论证和评价。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本级部门预算管理过程中项目支出预算的评审。
部门预算编制单位为申报和编制本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而进行的前期工作,由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自行组织实施。
第四条市财政局是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职能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根据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工作,制定评审程序,合理安排评审业务,制定评审方案和评审计划,对社会专业机构出具的评审报告进行复核、审查并出具评审意见。
第五条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工作,由市财政局按照“统一组织、分部门实施、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原则,根据项目的特性筛选评审项目,并按照现行政策要求负责项目评审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财务验收办法(暂行)的通知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财务验收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1.04.25•【字号】云科财发[2011]11号•【施行日期】2011.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财务验收办法(暂行)的通知(云科财发〔2011〕11号)各有关单位:为加强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财务验收工作,规范科技经费管理使用,保障科技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和决算的真实、合法,根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省科技厅研究制定了《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财务验收办法(暂行)》,并于2011年4月13日经省科技厅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财务验收办法(暂行)第一条为加强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财务验收工作,规范科技经费管理使用,保障科技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和决算的真实、合法,根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凡经批准列入省科技厅各类科技计划的项目,均应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财务验收。
第三条财务验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讲求实效、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四条财务验收方式分为同步验收和前置验收。
(一)同步验收。
在项目验收的同时进行财务验收。
由省科技厅从科技计划项目财务专家库中抽取1-2名财务专家参加项目验收会议,财务专家对项目的经费决算书以及支出明细进行审核,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质询,形成财务验收结论。
(二)前置验收。
在项目验收前,由省科技厅组织财务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先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核查或审计,形成财务验收意见。
1.财务核查验收。
省科技厅组织3名财务专家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抽查会计资料,形成财务验收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云科基发【2009】12号2009-07-30昆明医学院及各附属医院:重新修订的《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和《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理事会章程》、第一届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理事会成员名单已经2009年7月2日云南省科技厅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07年7月发布的《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1.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2.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理事会章程3. 第一届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理事会成员名单二○○九年七月三十日主题词:联合专项科技文件通知抄送:省卫生厅省科技厅办公室(共印20份)2009年7月30日印发打印:尤泽恩校对:高阳一附件1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经云南省科技厅和昆明医学院共同协商,决定设立“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联合专项)。
为规范和加强联合专项项目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云南省科技厅和昆明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对联合专项的投资比例原则为1:4,云南省科技厅每年的出资额不少于200万元,昆明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每年筹集资金不低于800万元。
第三条联合专项主要支持昆明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开展临床医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培养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加强学科建设。
第四条联合专项项目等同于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并纳入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单项项目资助强度为10万元—20万元/项,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第五条联合专项在云南省科技厅的领导下,由昆明医学院负责具体运行和管理。
联合专项的日常管理由联合专项管理办公室负责,联合专项管理办公室设在昆明医学院科研处。
第二章申请条件第六条昆明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科技人员可按照本办法申请联合专项项目。
第七条申请者(申请项目的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每年拟投入所申请项目的研究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申请者同一年度只能向联合专项申请一项项目,连同在研的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含作为项目参与研究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同一年度参与申请的联合专项项目数也不得超过两项。
第八条联合专项项目(包括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未按期结题验收(包括延期)的项目负责人在该项目结题验收前,不得申请新的联合专项项目。
第九条作为联合专项项目的第一申请者,男性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女性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以当年联合专项项目受理截止时间为限,逐年逐月计算)。
已主持过2项以上(含2项) 联合专项项目的人员,不得以第一申请者的身份再申请联合专项项目。
第十条下列人员不得作为申请项目的负责人提出申请,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在读学生;——已退休科研人员;——申请单位的兼职科研人员。
第三章立项程序第十一条联合专项项目按照“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选出最优的项目申请予以立项。
第十二条联合专项项目采取集中受理申请的方式,具体受理时间和要求由昆明医学院发布通知。
第十三条申请者必须按规定格式实事求是地撰写《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
项目组所有成员须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不得代签和冒签,合作者所在单位必须在《申请书》上盖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公章。
第十四条申请者所在单位应负责对本单位的申请项目严格审查,保证申请书陈述内容的真实性,核对填写内容与简表录入内容的一致性,并完备所有签字、签章手续后,报送联合专项管理办公室。
第十五条联合专项管理办公室负责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
凡不符合申报条件、《申请书》撰写不合格或手续不完备的项目不得提交评议专家组进行评议。
形式审查结果应报送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针对申报项目实际情况,由昆明医学院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议专家组,分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议。
评议专家组名单须报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管理部门核准。
第十七条每个评议专家组由5名或7名专家组成,专家组中三分之一的专家将聘请联合专项理事会成员单位外的专家参与,坚持回避制度。
同行评议专家按以下条件确定:(一)学术造诣高、学术思想敏锐、知识面广、学风严谨、办事公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二)专业对口,知识结构合理,兼顾不同学术观点。
(三)必须承担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第十八条评审专家对提交评审的项目逐项独立提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审意见,并明确提出推荐或不推荐意见。
第十九条联合专项管理办公室根据评审统计结果当场向评审专家宣布,并将拟推荐的项目提交联合专项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在各单位张榜公示7天,公示栏内标注省科技厅与昆明医学院纪检举报电话。
第二十条评审工作应邀请省科技厅和昆明医学院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
第二十一条拟立项项目公示无异议后,由联合专项管理办公室将拟推荐立项的项目上报省科技厅备案审查。
第二十二条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管理部门对拟立项项目进行审核,报分管厅领导审批,经省科技厅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由省科技厅及省财政厅批准下达实施。
第四章项目管理第二十三条昆明医学院、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要协同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做好资助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昆明医学院负责资助项目的组织协调、跟踪管理、监督项目的实施及项目的后评估,并审批有关重要事项。
项目承担单位应将联合专项项目列入本单位科技计划,指定有关部门和专人负责管理,确保项目计划实施、条件落实,并做好经费管理、结题评议、成果管理等工作。
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联合专项项目的计划实施和经费使用、阶段进展情况的报告、结题总结及提交有关研究成果。
第二十四条项目负责人接到批准立项通知书15日内,按通知要求,根据原《申请书》和专家评议意见,填写《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研究计划任务书》(以下简称《研究计划》)一式六份,承担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章后,送昆明医学院审核后,报省科技厅批准(《研究计划》分存省科技厅二份,昆明医学院二份、所在单位一份、项目负责人一份)。
第二十五条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应及时开展研究工作。
凡涉及降低研究目标、减少研究内容、终止计划实施、延长研究期限、提前结题等变动,均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经项目承担单位签署意见后,报昆明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审批,并送省科技厅备案。
项目延期经联合专项管理办公室批准,一般为半年,特殊情况最多可延期一年,项目只能延期一次。
超过一年的按终止计划实施办理。
第二十六条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不得因申请新的项目,而退出在研项目。
第二十七条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变更的,按下列规定备案或审批:(一)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经调出、调进单位协商同意,可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
在原单位完成研究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经双方单位签署意见报联合专项管理办公室备案;若调入单位具备条件(不包含省外单位),也可将项目转到调入单位继续研究,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经双方单位签署意见报联合专项管理办公室审批,并送省科技厅备案。
(二)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代理或更换。
遇特殊情况(如出国、病休)离岗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所在单位可从项目组成员中安排合适人员代理,并报昆明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备案;离岗超过一年(含一年)的,须更换项目负责人,由所在单位将附有替换者简历、学术水平、研究能力等情况材料的报告送昆明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审批,并报省科技厅备案。
若无合适人选更换,按终止计划实施办理。
(三)项目组主要成员一般不得中途退出。
若确因出国、调离、病休等离岗一年以上者,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应及时调整补充相应人员,并报昆明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对研究计划执行不力或难以按期取得预期研究成果的项目,所在单位经检查评估后,提出建议予以终止的书面报告,报昆明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审批,并送省科技厅备案。
第二十九条研究计划执行中,项目负责人每年须填报《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执行情况表》(以下简称《执行情况表》),经所在单位管理部门审核,从项目申请批准的次年起,于每年2月28日前报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管理部门和昆明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各一式两份。
对不报送《执行情况表》或工作无进展、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暂停使用经费;三个月内能按规定补报、纠正者视情况继续使用经费;逾期不补报、纠正的项目,终止实施,并通报批评,三年内不受理该项目负责人的申请。
第三十条受资助单位每年对本单位获资助项目的执行和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认真填写《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年度综合统计表》(以下简称《统计表》),于每年3月31日前报昆明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一份。
对不按规定要求、时限报送《统计表》的单位,暂停使用所有资助经费。
4月10日前未报的,该单位当年申报项目不予受理。
第三十一条对联合专项项目采取逐项跟踪、抽查评估、滚动支持等办法加强管理。
项目立项后第二年起,每年由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管理部门或昆明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管理人员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需进行调查和后续支持的项目,经昆明医学院审核后,报省科技厅批准,通知项目负责人及承担单位。
第三十二条联合专项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按照《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提取联合专项到位资金的5%作为管理费,主要用于联合专项项目的评审、中期检查等管理工作经费。
第五章结题验收第三十三条联合专项项目实施期满后,由昆明医学院负责组织结题验收。
项目提前实施完成,可提前进行结题验收;需要延期结题验收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计划执行期满后15日内提出书面申请,送昆明医学院审批后,报省科技厅备案。
第三十四条项目负责人应在项目计划执行期满后1个月内,实事求是地认真填写《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书》和《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完成情况总结》(一式五份)、相关附件材料(一式两份),由项目承担单位审核后,报昆明医学院审查。
项目实施形成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软件、数据库等,均应标注“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助”字样和项目编号。
未标注的,不得作为项目验收的成果内容。
第三十五条项目验收的重点是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研究成果与创新性、项目负责人的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