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坝(埋石)施工方案
埋石混凝土施工方案

埋石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确定施工区域和起止点。
同时,还需与设计方进行沟通,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2.施工前的准备还包括对所需材料进行统计和采购,包括水泥、骨料、砂浆等,确保材料配比正确,并提前准备好所有所需工具和设备。
二、基础处理1.在施工区域的起始点和终点处进行标线,并根据设计要求挖掘基坑。
根据土质情况,施工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和填筑工作。
2.在基坑内进行基础处理,包括对土壤进行夯实和均匀处理,使其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模板搭设1.根据设计要求,搭设相应的模板,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模板的搭设应保证结构的平整、垂直和水平性,并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模板支撑点。
四、钢筋布置1.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在模板内进行钢筋的布置。
钢筋的布置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保证其与模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确保混凝土的充实性和质量。
2.钢筋的连接点应进行焊接或打结,以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五、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的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搅拌和浇注。
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充实性,避免空洞和不均匀收缩。
2.在浇筑完成后,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养护,包括覆盖保湿膜、定期浇水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六、石材铺设1.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湿膜后,进行石材的铺设。
铺设前需要对石材进行清洗和测量,确保石材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石材的铺设要求平整、垂直和水平,须进行精确的对接和拼接。
铺设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石材表面的污染和杂物。
七、排水设施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在埋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进行排水设施的安装。
包括防水层、排水沟、雨水井等。
安装前需进行水平检查和压力测试,确保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八、总结和验收1.完成埋石混凝土施工后,需进行总结和验收工作。
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形成相关的报告。
2.进行验收时,需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方案进行评估和检查。
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流程

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流程英文回答:Embankment Concrete Gravity Dam Construction Process.Embankment concrete gravity dams are a type of concrete dam that is constructed by placing concrete in layers on an embankment of compacted earth or rockfill. The embankment provides stability and support for the dam, while the concrete provides strength and impermeability.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n embankment concrete gravity dam typically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1. Site preparation.The first step is to prepare the site for construction. This includes clearing the area of vegetation and debris, and excavating the foundation to the required depth.2. Embankment construction.The embankment is then constructed by placing layers of compacted earth or rockfill on the prepared foundation. The embankment is typically built up in lifts of 6 to 12 inches, and each lift is compact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density.3. Concrete placement.Once the embankment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the desired height, the concrete is placed in layers on the embankment. The concrete is typically placed in lifts of 6 to 12 inches, and each lift is allowed to cure before the next lift is placed.4. Curing.The concrete is cured by keeping it moist for a periodof time. This allows the concrete to gain strength and achieve its full potential. The curing period typicallylasts for 28 days.5. Grouting.Once the concrete has cured, it is grouted to fill any voids or cracks in the concrete. Grouting is typically done by injecting a cement-based grout under pressure into the concrete.6. Completion.The dam is now complete and can be put into service. The dam will be monitored regularly to ensure that it is performing as expected.中文回答: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工艺流程。
自密实埋石及堆石混凝土坝施工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面清理→模板安装→埋石砼浇筑→伸缩缝处理→砼拆模养护。
1)施工准备在施工区周围设置挡水围堰和开挖周边排水沟以及采取集水坑抽水等措施,阻止场外水流进入场地,并有效排除积水。
2)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必须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按砼伸缩缝间距设放样桩。
测量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应工作经验,并要持证上岗。
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设置防护设施,以免被破坏。
3)基面清理基面验收合格后,将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清除,处理完毕再浇筑砼。
基岩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砼前,必须先铺一层2-3cm厚的水泥砂浆,砂浆水灰比应与砼的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施工工艺保证砼与基岩石结合良好。
4)模板制安模板制作:用标准木板拼接,局部曲线面根据平面展开图用木板加工制作。
模板安装:安装模板前,按结构物外形设计尺寸测量放样,多方向设立控制点,以便校正。
架模时,将模板钉固在木支撑上,再将木支撑支承到坚固的地面上。
5)砼浇筑砼浇筑的主要施工工艺:拌和→运输→振捣→养护。
砼料拌和集中在拌和场搅拌,拌和时间t=2~3分钟,出口采取相应的砼缓溜设置。
砼和石料水平运输用双胶轮车运抵工作仓面。
严禁直接从高处往下倾倒砼,入口与仓面垂直距离控制在1.5m以内,若垂直距离过大,必须设溜槽或溜筒缓置。
埋石砼埋石率为15%~20%。
设计有要求时可放至30%~40%。
施工时,应先铺一层砼放一层块石,再振捣密实至块石沉入砼中,不得先摆石,再灌砼。
埋石用块石尺寸不得大于一次浇筑砼块体最小尺寸的1/3。
要求质地坚硬新鲜,无风化或裂缝,饱和抗压强度大于300kg/cm2,清洗干净。
浇筑时,先铺一层100~150mm厚的砼打底,再铺上石料。
石料铺放要均匀排列,使大头向下,小头朝上,且石料的纹理与受力方向垂直。
石料间距一般不小于100mm,石料与模板或槽壁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以确保每块石料均被砼包裹。
石料铺放后,继续浇筑砼,每层厚约200~250mm,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避免接触模板和石料。
埋石砼施工方案

埋石砼施工方案
一、前言
埋石砼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施工方式,通常用于地下管道、污水处理厂等工程中。
本文将介绍埋石砼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埋石砼施工的基本原理
埋石砼施工是将石子与混凝土相结合,形成一种具有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特性的新型材料。
通过埋石砼施工可以在地下工程中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三、埋石砼施工的施工流程
1. 材料准备
在进行埋石砼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混凝土、石子、水泥等材料,并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搅拌。
2. 埋石砼施工
(1) 基础处理
在进行埋石砼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清理、整平等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2) 石子敷设
将预先处理好的石子敷设在基础上,形成一层均匀的石子层。
(3) 混凝土浇筑
在石子层上浇筑混凝土,确保石子充分沉实,形成坚固的结构。
3. 养护
对埋石砼施工后的结构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埋石砼施工的注意事项
•施工前需对基础进行细致的检查和处理,确保基础坚固平整。
•混凝土的配比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石子的摆放均匀,避免出现空鼓或裂缝。
•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养护,确保埋石砼结构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五、结论
埋石砼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施工方式,通过合理的施工流程和细致的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工程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埋石混凝土施工方案

埋石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前言
埋石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道路铺设材料,其施工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案和流程。
本文将从材料准备、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埋石混凝土施工方案。
二、材料准备
1.混凝土材料:选择合格的水泥、石子和砂等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
进行配比。
2.埋石材料:选择硬度适中、表面光滑的石子,并经过清洗和筛分处
理。
3.辅料:包括混凝土添加剂、脱模剂等。
三、施工工序
1.基础处理:清理施工现场、确定标高控制点等。
2.模板搭设: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模板,保证道路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标
高。
3.混凝土浇筑:先浇筑一层混凝土,然后在其表面铺设埋石,最后再
浇筑一层混凝土。
4.埋石铺设:将清洗过的埋石均匀铺设在混凝土层上,按要求的密实
度进行敲打。
5.养护保养:保持混凝土充分养护,以确保其强度发挥到最佳。
四、质量控制
1.材料检验:对混凝土和埋石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查。
2.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执行,保证工序的顺利进行。
3.现场监测: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验收程序: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确保道路质量符合设计标准。
五、总结
埋石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重要的道路建设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
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只有全面考虑设计、材料和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道路的平整、坚固和耐久。
埋石砼施工方案

埋石砼施工方案一、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地处理→基坑开挖→模板安装→泄水孔的布置→块石混凝土的浇注→养护→拆模→修整、交验。
二、作业方法模板制作:用标准钢模拼接,局部曲线根据平面展开图用钢模加工制作。
模板安装:安装模板前,按结构物外形设计尺寸测量放样,多方向设立控制点,以便校正。
浇筑埋石混凝土时,石料和模板间距不得小于15cm,并振捣密实,振捣是应尽量避免与石头模板接触,用石量不得大于基础体积的25%。
石料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0Mpa,C20埋石砼基础浇筑时应严格控制其宽度、厚度、强度、块石所占体积比例等技术指标。
浇筑完成后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基础验收合格后将基岩(基础)面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砂砾石)清除,处理完毕再浇筑混凝土。
基础浇筑前,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若基础面为岩石层必须先铺一层2-3cm厚的水泥砂浆,砂浆水灰比应与混凝土的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与基岩面结合良好。
砼统一为商品砼(元泰商砼),汽车罐运送至现场,泵送至仓面。
严禁直接从高层往下倾倒混凝土,入口与仓面垂直距离控制在1.5m以内。
埋石混凝土埋石率按不能大于设计要求(25%)。
施工时,应先铺一层混凝土放一层块石,再振捣密实至块石沉入混凝土中,不得先摆石,再灌混凝土。
石料铺放后,连续浇筑混凝土,每层厚约200-250mm,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避免接触模板和石料。
如此逐层铺石料以及浇筑混凝土,直至最终层面,包管石料顶面有不少于100mm厚的混凝土掩盖层。
振捣棒插入平面布点和振捣时间要达到规范的要求,确保振捣充裕。
埋石混凝土浇筑时分缝,连续浇筑时要将施工缝洗濯干净,铺上一层与混凝土标号想砼的水泥砂浆,连续浇筑混凝土及铺放石料。
闽江上游尤溪流域防洪工程(尤溪县埔头段)C1标段C20片石砼施工方案伸缩缝施工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先在分缝处按设计厚度与模板一期安装上沥青木板。
混凝土收仓完毕后12-18小时内即开始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铺盖草帘保湿,在正常温度下养护7天后可除去覆盖。
埋石砼施工方案

埋石砼施工方案埋石砼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埋石砼工程,施工面积为XXX平方米,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地面开挖、基础工程、石砼浇筑、抹平整、养护等。
施工时间为XX天。
二、施工准备1. 资料准备:准备好施工图纸、材料清单等工程相关资料。
2. 设备准备:准备好挖掘机、打桩机、搅拌机、水泵等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
3. 材料准备:准备好钢筋、水泥、砂子、碎石等施工所需的材料。
三、施工步骤1. 地面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进行地面开挖,开挖深度为XXX米,开挖宽度为XXX米。
清除开挖区域的杂物和碎石。
2. 基础工程:在开挖好的地面上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首先在基础底部进行垫层处理,铺设一层砂子,厚度为XX厘米。
然后进行打桩工作,打入定位桩和支撑桩以固定基础的位置和稳定性。
最后进行钢筋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框架设置好并进行绑扎。
3. 石砼浇筑:在基础工程完成后,进行石砼浇筑工作。
首先进行配料,按照水泥、砂子、碎石混合比例进行搅拌,确保石砼质量。
然后采用抽水泵将石砼输送到浇筑区域,利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和排气,确保石砼充实、均匀和紧密。
4. 抹平整:石砼浇筑完成后,利用抹光机进行抹平整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要求进行抹平,确保石砼表面平整、光滑。
5. 养护:石砼抹平整后,进行养护工作。
首先进行湿养护,覆盖砂布,并定期喷水保持湿润。
在石砼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干养护,保持表面不受外界影响。
四、安全措施1. 遵循安全施工规范,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2. 各个工序之间要做好交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施工区域。
4. 机械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以上是本次埋石砼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全方位考虑了施工的各个方面,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道沟埋石混凝土浇筑施工专项方案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曲靖市水利水电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3月6日三道沟水库重力坝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1.概述三道沟水库重力坝坝高约35m,长约82m,重力坝主要混凝土量:C15堆石混凝土方量为16563 m 3,C20面板混凝土1862.00 m 3,共分 1#、 2#、3#坝段。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计划,拟在2016年3月26日~2018年1月24日前全部完工。
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宜采取分层分块施工。
2.施工布置2.1施工道路布置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内交通条件,右岸已初步具备上坝条件,但左岸需从库区修临时便道上坝,为了提高混凝土浇筑速度,拟利用大坝开挖的渣料在坝基下游外侧修建一条临时运输道路,宽度5米,并随大坝浇筑高度的升高而提高。
2.2施工机械布置根据工程需要,可适时在大坝下游架设塔式起重机QTZ1250一台,覆盖半径范围可达60米,最小起吊重量4T。
完全可以满足整个坝段施工。
3.混凝土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通过原材料的控制,在原材料合格及配合比确定的情况下,施工过程中我部将严格按照合同文件的技术条款并严格执行如下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107—87;(7)《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2006;(8)《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120—84;(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1/T5144—2001;(10)《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1/T5150—2001;(11)《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1/T5169—2002;(12)《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1/T5 T5151—2001;(13)《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1/T5100—1999;(14)《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1/T5110—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坝体混凝土浇筑 (2)1.1坝体施工的整体安排 (2)1.2混凝土入仓方式选择 (2)1.3混凝土分层分块原则 (3)1.3.1分层、分块原则 (3)1.3.2分层、分块方法 (3)1.4运输及吊运设备选择 (3)1.4.1塔吊的选型及布置 (3)1.4.1.1塔吊的选型 (3)1.4.1.2塔吊的布置 (4)1.4.2自卸车、反铲的选型 (4)1.5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6)1.5.1施工工艺流程 (6)1.5.2施工方法 (6)1.5.2.1基面验收 (6)1.5.2.2仓面准备 (7)1.5.2.3测量放样 (7)1.5.2.4支立模板 (7)1.5.2.5钢筋制安 (10)1.5.2.6止水片加工及安装 (10)1.5.2.7混凝土、块石入仓 (10)1.5.2.8混凝土铺料及平仓 (11)1.5.2.9混凝土振捣 (12)1.5.2.10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12)1.5.2.11混凝土养护及保护 (13)1.6质量控制措施 (13)1.6.1块石的埋放控制 (13)1.6.2混凝土的拌制控制 (13)1.6.3混凝土铺料间隔控制 (14)1.6.4混凝土裂缝控制 (14)1.6.5混凝土温度控制 (14)1.6.6块石、混凝土入仓控制 (15)1.7坝体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5).8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5)1. 坝体混凝土浇筑1.1坝体施工的整体安排在2018年10月初,底孔部位坝基开挖完成后,利用预留土坎挡水,进行底孔坝段的混凝土浇筑,浇筑到814.00m度汛高程。
截流并完成导流底孔浇筑后,进行左岸剩余坝基及基坑的二期开挖,完成后开始进行坝体混凝土的浇筑;2019年3月底,完成814.00m度汛高程以下坝体混凝土的浇筑。
2019年3月底,完成814.00m度汛高程以下溢流坝段面板及消力池抗冲耐磨混凝土的浇筑。
坝体上、下游面板混凝土随坝体埋石混凝土同步浇筑,取水口、交通桥等混凝土施工与坝体混凝土同步进行,2019年10月底,完成坝体全部混凝土的施工;2019年11月底完成导流底孔的封堵。
1.2混凝土入仓方式选择本工程由于受现场条件和工期限制,同时大坝下部坝体混凝土量较大,月高峰浇筑强度较高。
采用塔机吊运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浇筑强度较低,很难满足度汛安排和工期计划要求;采用有轨运输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不能将混凝土和块石运输至各个坝段,而同一个仓内的混凝土和块石都要经多次转运,生产效率过低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经过综合考虑,确定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和塔机吊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
坝体下部利用开挖的临时道路并结合坝肩预留马道,利用大坝开挖的渣石铺设道路,根据现场地势分别设置于左、右岸的上游侧;道路随坝体混凝土的不断上升,利用开挖期预留的马道并砌筑浆砌石加固回填,采用自卸汽车直接拉运块石和混凝土入仓,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铺料。
坝体上部、溢洪道、消力池、取水口、消力池等部位采用塔机吊运卧罐进行混凝土施工。
在大坝下游布置塔机2台,分别位于左、右岸坡的马道平台上;1#塔机位于右岸834.37m高程平台上,2#塔机位于左岸820.6m高程平台上。
1.3混凝土分层分块原则1.3.1分层、分块原则(1)根据温控的要求,大体积浇筑层厚控制在3.0m,小体积混凝土控制在2.0m。
(2)根据机械入仓强度,确定单个仓位混凝土的最大浇筑面积。
(3)结合构筑物结构体型,尽量避免造成“尖角”。
(4)为保证外观质量,采用半悬臂式定型大型模板,浇筑层高为3.0m。
(5)为提高混凝土整体性,同一个坝段同一高程实行通仓浇筑。
1.3.2分层、分块方法(1)闸墩混凝土根据闸墩结构拟定为3.0m一层,其它异型结构根据实际体型合理分层。
(2)坝体混凝土坝体结构属大体积混凝土,底部约束区按1.5m一层,其余混凝土浇筑拟定为3.0m一层,特异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
浇筑块基本上按坝段划分,大面积的坝段根据浇筑能力可分成几块,以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1.4运输及吊运设备选择1.4.1塔吊的选型及布置1.4.1.1塔吊的选型本工程的材料吊运、模板安拆等均需通过塔吊进行,根据现场情况及吊运重量,选用2台STT553塔吊。
该塔吊最大起重量为24t/3.8m,端部起重量为3.6t/80m,本机具有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性高,抗疲劳和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本工程选用60m臂长,端部起重量为8.6t,能满足材料、模板吊运需要。
块石、混凝土吊运采用3m3卧罐。
1.4.1.2塔吊的布置两台塔吊分别位于左、右岸坡的马道平台上;1#塔机位于右岸834.37m高程平台上,2#塔机位于左岸820.6m高程平台上。
为保证塔吊的施工安全,防止臂杆相互碰撞,1#塔吊高度为24m,2#塔吊高度为36m,保证两台塔吊在施工中有4.0m的高度差。
1.4.2自卸车、反铲的选型考虑到现场道路坡度较大,混凝土及块石运输车辆选用20t双桥自卸汽车。
块石、混凝土铺料选用CAT320C反铲,斗容1.2~1.6m3。
图1.4-1 STT553塔机结构及参数图图1.4-2 STT553塔机平面布置图1.5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1.5.1施工工艺流程图1.5-1 坝体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框图1.5.2施工方法1.5.2.1基面验收在施工区周围设置挡水围堰、开挖周边排水沟以及采取集水坑抽水等措施,阻止外来水流入施工区内,并有效排除施工区内积水,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组成的验收小组对建基面进行验收。
1.5.2.2仓面准备建基面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仓面准备,将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清除(混凝土仓面凿毛或冲毛完成)并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和其他杂物;处理完毕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再测量放样支立模板。
1.5.2.3测量放样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进行,按设计坐标及结构物外形设计尺寸进行测量放样,多方向设立控制点,以便进行校正。
测量过程中,对测量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设置防护设施,以免被破坏。
1.5.2.4支立模板本工程采用的模板种类有:组合定型钢模板、拼装钢模板、悬臂大模板、异形模板、墩柱模板等。
1)模板施工的技术要求①工程所用的模板均满足构筑物的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要求;②所用的模板均能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与相对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③模板和支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做到标准化、系列化、装拆方便;本工程所用模板面板厚度选用4.0mm钢板。
④模板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混凝土表面的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⑤模板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进行安装,设置控制点,并标注高程,以利检查、校正;⑥模板的面板均涂刷脱模剂进行处理,且对钢筋及混凝土无污染;⑦模板的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要求较高的部位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安装允许偏差,应满足GB50204-92的有关规定。
2)悬臂大模板悬臂大模板采用钢结构制作,安装速度快,适用于混凝土表面平整且面积较大的部位;因为支撑结构设在仓外,特别适合埋石混凝土坝体部位,为混凝土快速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悬臂大模板面板尺寸3.0×4.0m,采用P3015模板拼装组成,背部支架采用型钢制作,其结构见下图所示。
图1.5-2 钢构悬臂模板结构示意图-1图1.5-3 钢构悬臂模板结构示意图-23)半悬臂模板半悬臂模板用于交通桥墩柱、溢流坝段导墙,消力池边墙等大模板不便安装部位,支撑结构可根据构造物不同采用对拉和外支形式;其纵横向围楞均用φ50mm双钢管焊接而成,两钢管间净距为16mm,采用φ14圆钢作拉条加固。
具体尺寸根据结构物进行调整,其结构见下图所示。
图1.5-4 钢构半悬臂模板结构示意图-1图1.5-5 钢构半悬臂模板结构示意图-21.5.2.5钢筋制安钢筋在加工厂集中制作,采用平板车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进场的钢筋必须“三证”齐全,未经抽样试验合格者不得使用。
加工前,检查其表面是否洁净、无损伤、有油污铁锈等;有损伤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表面的油污、铁锈加工前清除干净。
技术人员按照施工图纸提前编制钢筋下料表,钢筋加工按钢筋下料表执行。
钢筋加工下料必须准确,弯钩弯折值加工符合规范规定,加工后的允许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
加工好的钢筋分类挂牌堆放,作好防雨防潮措施,必要时搭设防雨棚。
钢筋安装时,其接头采用现场绑扎与焊接两种形式,钢筋直径在25mm以下者可采用绑扎接头。
接头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的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允许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钢筋与模板间设同强度混凝土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1.5.2.6止水片加工及安装1)止水片的制作本工程的铜片止水在作业面附近施工平台上,采用成型机连续压制整体成型,鼻子空腔内按设计要求填塞橡胶棒和泡沫板。
为防止水泥浆或砂浆进入止水铜片鼻腔内,止水铜片端部和底部采用塑料粘胶带进行密封。
2)止水片的安装趾板和垫层混凝土在坝体埋石混凝土浇筑前之前先行施工,周边缝止水铜片在趾板混凝土浇筑前埋设。
按测量放样的止水铜片位置,在趾板钢筋上焊接止水铜片保护筋,每条止水铜片设上下两排保护筋。
面板止水铜片嵌设在侧模中依托侧模固定,在钢筋网上焊接止水铜片固定支架和保护钢筋,防止止水移位和变形。
如发现止水片不平整,不干净或有砂眼和钉孔,不能安装使用或处理合格后再安装。
止水铜片的衔接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式,其搭接宽度不小于20mm,咬接和搭接部位必须双面焊接。
1.5.2.7混凝土、块石入仓混凝土在右岸拌合站集中拌制,塌落度及温度等测试合格后,根据浇筑部位不同分别采用自卸汽车或搅拌罐车运至运送至浇筑现场,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在25min内;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及工程进度考虑,采用挖掘机、吊罐等方式入仓浇筑。
用于埋石混凝土中的块石,必须为湿饱状态,抗压强度大于300kg/㎝2。
选择新鲜、完整的岩块,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应冲洗干净,不能留有树根、杂草等污物,所有进仓块石表面应处于湿润状态。
所选取的块石粒径控制在20cm~120 cm之间,且20 cm~50 cm的块石与50~120 cm的块石分开堆放或者分开适时埋入混凝土中,在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埋石率。
块石经过电子秤称重,采用自卸汽车或吊罐运至仓面,采用挖掘机铺设,辅以人工码放。
1.5.2.8混凝土铺料及平仓本工程采用自卸汽车直接拉运块石和混凝土入仓,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铺料,根据仓面大小不同采用“平铺法”和“台阶法”。
1)“平铺法”铺料对于仓面面积不大的部位,混凝土采用平铺法铺料。
铺料顺序由低到高,先行填坑,再按顺序铺料。
有廊道、钢管或埋件的仓位,卸料时,廊道、钢管两侧均匀上升,其两侧高差不超过铺料层厚50cm,一般铺料层厚采用25~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