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腹膜后纤维化

合集下载

腹膜后纤维化的MRI表现_附4例报告_

腹膜后纤维化的MRI表现_附4例报告_

经验交流腹膜后纤维化的MRI 表现(附4例报告)付 旷13,卜丽红1,王景林1,周 力2(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磁共振室,2.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MRI 表现。

方法 本组经手术证实3例,穿刺活检1例。

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2.5岁。

4例均作MRI 平扫,3例作CT 检查,2例作MRI 增强扫描。

结果 腹膜后纤维化早期,MRI 呈稍长T 1稍长T 2信号,中度强化;腹膜后纤维化晚期,MRI 呈稍长T 1稍短T 2信号,延迟期轻度强化。

结论 MRI 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中图分类号]R81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905(2004)03-0294-02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 )是一种少见病,其主要病变在腹膜后,常压迫腹主动脉、髂动脉、下腔静脉、输尿管等结构,产生相应症状。

该病原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药物、肿瘤、感染、外[1,2]。

本文对4例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资料和MRI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5~60岁,平均52.5岁。

4例中3例经手术证实,1例经穿刺活检证实;2例有下腹部及腰部疼痛,3例有肾积水。

病史2~11个月。

1.2 检查方法4例均作MRI 平扫,其中2例作MRI 增强扫描,3例作CT 扫描。

1例作超声检查。

MRI 检查使用德国SIE ME NS harm ony 1.0T 超导成像仪。

使用体部相控阵线圈,屏气T 2WI haste 序列:TR =1000ms ,TE =60ms ;屏气T 1WI flash 序列:TR =108.4ms ,TE =4.8ms 。

层厚8mm ,层间距0.8mm 。

2 结果211 病变部位1例腹膜后纤维化位于腹主动脉前方,3例腹膜后纤维化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及两侧方。

腹膜后病例讨论

腹膜后病例讨论

CT增强检查
病例资料2
男,66岁 贫血,右上腹疼痛
平扫
强化
鉴别诊断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间隙肿瘤
原发肿瘤 淋巴瘤 转移瘤
腹膜后其他病变
腹膜后纤维化
病因不明
特发性(70%) 继发性(30%):与某些药物(甲基麦角新碱)、邻近炎性
病灶、创伤、肿瘤、动瘤手术等有关
发病率:1:200000。男性多见,40-60岁
腹膜后淋巴瘤
多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并存盆腔、肠系膜、纵隔或表 浅部位的淋巴结增大及脾受累
可单独发生 CT:软组织密度,可融合,坏死囊变多见,轻度强化 邻近血管及器官可被推移或包绕
腹膜后转移瘤
多见于腹主动脉旁,单发或多发结节,边缘清楚, 可融合呈分叶状
CT平扫:软组织密度,密度可不均 CT增强检查:轻度或明显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腹膜后病例讨论
病例资料1
女,40岁 发现腹部肿物3年余 PE:脐周可及约6cm×5cm×4cm肿物,边界清楚,无压痛,
移动性欠佳 B-US示:腹膜后肠系膜下动脉水平的下腔静脉、腹主动
脉周围均可见界限清楚的条索状中等回声肿物,范围至双 侧髂总动静脉延续至髂内动静脉水平,双侧肾动脉未累及
CT平扫
临床上有非特异性背痛腹痛,身体不适和体重下 降
好发于大血管周围为本病的特点,一般不累及主 动脉后壁
病理:反应性的炎性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手术 为灰白色质硬的纤维斑块
腹膜后纤维化
病变范围:多位于中央,肾水平下方,达髂总动脉分叉水平 包绕而不是推移邻近器官:输尿管、下腔静脉、主动脉、胰
腺、肠系膜等 CT平扫:边界清楚,软组织密度肿块 CT增强检查:明显强化或不均匀中度强化(视其成分有别),

腹膜后纤维化有哪些症状?

腹膜后纤维化有哪些症状?

腹膜后纤维化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腹膜后纤维化症状,尤其是腹膜后纤维化的早期症状,腹膜后纤维化有什么表现?得了腹膜后纤维化会怎样?以及腹膜后纤维化有哪些并发病症,腹膜后纤维化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腹膜后纤维化常见症状:背痛、低热、疲乏、下腹痛、胀痛*一、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者多见,约占2/3。

男性发病较多见,是女性的2~3倍。

临床上分为发病初期、活动期和纤维板块收缩期3期。

1.疼痛初起可无症状,以后可出现疼痛,多发生于腰部或下背部并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区、外生殖器或大腿的前内侧。

疼痛为钝胀痛,开始为单侧,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双侧痛。

2.亚急性炎症表现如下腹痛、肾区压痛、低热、白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疲乏不适、厌食、恶心呕吐以及体重下降等。

3.腹部肿块大约1/3的病人可在下腹部或盆腔触及肿块。

4.压迫症状 75%~80%的病人出现输尿管部分或完全梗阻的表现,如肾盂积水、尿路刺激征、少尿或无尿、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氮质血症等。

压迫淋巴管和下腔静脉可引起下肢水肿,但少见。

偶见压迫小肠或结肠而发生肠梗阻者。

静脉肾盂造影是最具诊断价值的方法,可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①肾盂积水伴有上部输尿管扩张迂曲。

②输尿管向中心移位。

③输尿管受外部压迫的征象。

晚期双肾可均不显影。

*二、诊断本病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极易误诊。

诊断往往在一些模糊症状出现后数月甚至数年才能作出。

病人常因腹膜后广泛纤维化、输尿管与大血管受压出现肾积水或肾功能不全时才就诊,而延误治疗。

当出现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痛、腰背痛,伴有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肾功能受损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及时行影像学检查,以早期正确诊断。

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已有应用CT引导细针抽吸来诊断本病获得成功的报告,也可经腹腔镜活检或剖腹探查。

此外在诊断本病时还应注意两点:1.是否为系统性硬化症的局部表现。

腹膜后纤维化可以是系统性硬化症的一部分,8%~15%的病人同时伴有其它部位的纤维化及相关疾病,如:盆腔纤维化、挛缩性肠系膜炎、Riedel甲状腺炎、眶后的纤维假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纵隔纤维化等。

腹膜后纤维化所致急性肾衰竭1例报告

腹膜后纤维化所致急性肾衰竭1例报告

4 Brc ia X, e—W z e e D s r H, t 1 N w me i ehg c d a u r sB, e mu s e . e d - a
cat a et o s m i ii ahc boi[ ] R vM d l em ns f yt o ti f rs J . e e r s e cd p i s
68 ~68 . 4 8
2 付 旷, 丽红 , 王景 林 , .腹膜后 纤维化 的 MR 表现 : 等 I 附 4例报告 [ ] J .哈 尔滨 医科 大 学学报 ,0 4 3 ( ) 24 2 0 ,8 3 :9

25 9.
3 Mo e d o ah c r tp rtn a b o i p a p ig o i n y S I i p t i eo e i e l h ss r o i f m tda n ss
a e u to er p rtn a b o i. e iw o i ah - s a r s l fr t ei e lf r ss a r ve ft p to o o i s
gn s n soi i s J . m Sc N p r ,9 7 8 eei adasc t n [ ] JA o eho 19 , : s ao l
体征 , 双下肢 未见水肿 , 尿量200~350 m / 。 0 0 L d 既往肺 结 核病史 3年 , 抗痨治疗后好转 , 青霉素 、 链霉素 、 磺胺类药物
过 敏 史 。 血 红 蛋 白 19g L U 1. m lL,C 0 / ,B N 9 1m o / r
现腹膜后间隙软组织 占位 , 因而是 P F的主要的影像学 方 R
法 , T检查往往有呈软 组织 密度的腹 膜后肿 物 , 变范 围 C 病 从肾血管水平 至盆 腔均 有可 能受 累 , 往往 包绕 腹 主动脉 , 包绕或压迫输尿管引起 肾积水 , 尽管如 此开放 手术病理 活

刘振珍腹膜后纤维化ok

刘振珍腹膜后纤维化ok

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主要适用于改善输尿管 梗阻和其他器官阻塞症状,一般可行输尿管松解 内移术、输尿管松解加大网膜包裹、输尿管内逆行 双J 管置入,肾功能严重受影响者可施行肾移植术。 有时为了明确诊断,可行穿刺活检术或手术活检术 等。


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主导理论有 Mitchinson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认为IRF、炎性腹 主动脉瘤及动脉瘤周围腹膜后纤维化三者组成慢性主 动脉周围炎(CP)的疾病谱。三者有共同的组织病理 学特征。 包括主动脉外膜和外膜周围的炎症、中层变薄及内膜 的动脉粥样硬化。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存在一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 蜡样质的混合物,病理状态下蜡样质从破裂的斑块逸 出,经主动脉或髂总动脉变薄的动脉壁进入主动脉周 围组织,由巨噬细胞传递给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如T或B细胞)作为一种抗原被淋巴细胞识别并产生 抗体,过度的局部免疫反应引起慢性主动脉周围炎 此外有HLA-DRB1*08研究表明,CP与HLA-DRB1*03 及等位基因相关,而HLA-DRB1*03等位基因与自身 免疫性疾病相关;HLA-DRB1*08等位基因与免疫介 导性有关,故认为CP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观点越 来越受到大家重视

进展期症状
累及门静脉或脾静脉-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 曲张和腹腔积液 累及髂总动脉-由于静脉血流缓慢,易出现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 累及肠系膜上下动脉-肠缺血 累及淋巴系统-淋巴回流受阻,引起蛋白丢失 性肠病或吸收障碍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为 1.炎性反应:炎性指标以ESR升高最为突出,病情 缓解则ESR下降。故目前认为其为评价疾病活动和 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 2.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以及肌酐 清除率的下降(往往出现中晚期梗阻性肾病患者中) 3.其他:贫血、血小板升高、r球蛋白增高、碱性磷 酸酶升高等

腹膜后纤维化(腹膜后纤维变性)

腹膜后纤维化(腹膜后纤维变性)

腹膜后纤维化(腹膜后纤维变性)【病因】(一)发病原因约2/3的腹膜后纤维化发病原因不明,临床上将其称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另1/3病例的发病原因可能与某些药物、肿瘤、外伤或手术、出血、尿外渗、辐射、非特异性胃肠炎症(如Crohn病)、阑尾炎、憩室炎,各种感染(如结核、组织胞浆菌病、梅毒、放线菌病)等因素有关,故称为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二)发病机制1.致病因素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可能与腹膜后纤维化有关。

(1)自身免疫缺陷:临床资料表明,有8%~15%的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可同时伴有腹膜后以外的纤维化,其病史中有硬皮病、嗜伊红细胞增多症、结节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Riedle甲状腺炎、硬化性胆管炎、纵隔纤维化和眶后纤维假肿瘤等疾病,提示腹膜后纤维化可能是系统性硬化性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也表明本病可能与免疫缺陷有关。

(2)药物副作用:自1964年Grahacn报道服用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methysergide)的病人发生腹膜后纤维化以来,类似的病例报道相继见于文献中。

长期服用者,其腹膜后纤维化的发生率可达10%~12.4%。

此外,β受体阻滞药(心得安)、抗高血压药物(甲基多巴、利血平、肼苯哒嗪)、止痛药(阿斯匹林、非那西汀)等药物也可诱发本病,但它们与腹膜后纤维化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感染与炎症:早在1948年Ormond就认为本病是一种腹膜后炎症,而Mathisen等则提出腹膜后纤维化可能与腹腔脏器和下肢病毒感染有关,综合文献中报道,与腹膜后纤维化相关感染和炎症有:结核、梅毒、放线菌病和各种霉菌感染等特异性感染;憩室炎、阑尾炎等非特异性感染;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管炎等与免疫因素有关的炎症性疾病;炎性肺损伤、血栓性静脉炎、胰腺炎等其它炎症性疾病亦可致腹膜后纤维化。

1例广泛腹膜后纤维化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体会论文

1例广泛腹膜后纤维化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体会论文

1例广泛腹膜后纤维化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439-01【关键词】腹膜后纤维化;慢性肾衰竭;护理腹膜后纤维化(retm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

是由于腹膜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引起腹膜后广泛纤维化使腹膜后空腔脏器受压而发生梗阻[1]。

我科于2010年11月收治一例广泛腹膜后纤维化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后,肾功能逐渐恢复,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护理体会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孙××,女,63岁,因“反复双侧腰部疼痛伴少尿6月余”于2010年11月26日入院。

入院后血生化示“肌酐412μmol/l”,全腹部ct检查示“腹膜后广泛纤维化;双肾皮质明显变薄,双肾重度积水”,ect检查示“左肾功能重度损害,右肾功能中度损害”。

结合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后纤维化”。

充分术前准备后,于2010年12月03日行经尿道膀胱镜双侧输尿管d-j管置入术,术中左侧顺利置入输尿管d-j管一根,右侧无法置入。

术后尿量仍少,2010年12月09日复查血肌酐为399μmol/l。

于2010年12月10日行右侧永久性经皮肾造瘘术,手术顺利。

术后经精心治疗和护理,2010年12月17日复查血肌酐为170μmol/l。

患者于2010年12月18日出院。

2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患者平素身体健康,从未住过院,更未曾想过自己需要手术,心理毫无准备,对手术甚至有恐惧感。

第一次手术后效果不甚理想,需要二次手术,患者更加紧张、焦虑。

而第二次手术后患者需终身带肾造瘘管生活,会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一时无法接受。

我们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关怀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安全性和手术对挽救生命的必要性,手术的目的、过程,麻醉方法,手术医生们的技术水平,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尽可能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压力,以使患者思想稳定,配合治疗。

腹膜后纤维化资料PPT课件

腹膜后纤维化资料PPT课件

2019/4/17
腹膜后纤维化 A、B.横轴位增强CT扫描示腹主动脉及髂血管周围的轻度强化的软组织块 影,包绕血管生长;血管与腰大肌的脂肪间隙消失,其内充满软组织团块 影(箭,A);肿块呈叉状沿左右髂总动脉生长(箭头,B)。
2019/4/17
(A)
• •
(B)
55岁男性,病史:炎性腹主动脉瘤 CT增强扫描横轴位(A)及冠状位(B)图像示,包 绕腹主动脉瘤生长的边界不清、不规则形的低密 度软组织团块影。ຫໍສະໝຸດ 2019/4/17• • •
64岁男性病史:腹部疼痛 腹部增强CT断层扫描显示腹膜后不规则软组肿块影,腹主动脉轻度受压上 移; CT引导下取活组织病检证实为转移瘤,来源于膀胱的移行上皮癌,后者经 膀胱镜检查证实。
2019/4/17
35岁
男性 艾滋病毒携带者,自述腹部疼痛、发热,痰培养及胸 片考虑肺结核 腹部CT增强断层扫描示腹膜后主动脉旁的软组织密度团块影,边 界尚光整;活检证实为良性的感染性淋巴结病变。
2019/4/17
临床表现
• 症状多趋向于隐匿性,患者可有非特异性的腰骶部鈍痛, 下腹痛,全身疲乏不适,厌食,恶心,呕吐和体重下降等, 重者甚至无尿。 • 下腔静脉受累狭窄至一定程度可出现下肢及阴囊水肿或下 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 本病最易受压的器官是输尿管引起尿路梗阻,最常见的症 状是肾功能不全或肾绞痛。
2019/4/17
2019/4/17
• 出院诊断:腹膜后纤维化
2019/4/17
CASE2
1340313
• 男性 58Y Z住院号 0693110 • 反复腹痛20余天,发现肾功能异常10余天
2019/4/17
2019/4/17
• 出院诊断:肾功能衰竭;腹膜后纤维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 • CT引导下取活组织病检证实为转移瘤,来源于膀胱的移行上皮癌,后者经
膀胱镜检查证实。
2020/9/20
35岁Leabharlann 男性 艾滋病毒携带者,自述腹部疼痛、发热,痰培养及胸片考 虑肺结核 腹部CT增强断层扫描示腹膜后主动脉旁的软组织密度团块影,边
。 界尚光整;活检证实为良性的感染性淋巴结病变
2020/9/20
(优选)腹膜后纤维化
2020/9/20
• 出院诊断:腹膜后纤维化
2020/9/20
CASE2 1340313
• 男性 58Y Z住院号 0693110 • 反复腹痛20余天,发现肾功能异常10余天
2020/9/20
2020/9/20
• 出院诊断:肾功能衰竭;腹膜后纤维化
2020/9/20
CASE3 1738525
2020/9/20
(A)
(B)
• 55岁男性,病史:炎性腹主动脉瘤
• CT增强扫描横轴位(A)及冠状位(B)图像示,包绕
腹主动脉瘤生长的边界不清、不规则形的低密度 软组织团块影。
2020/9/20
• 64岁男性病史:腹部疼痛 • 腹部增强CT断层扫描显示腹膜后不规则软组肿块影,腹主动脉轻度受压上
• 然而,该病的IVP表现缺乏特异性,输尿管向内侧偏移被 认为是腹膜后纤维化在IVP上的典型的间接征象,但是此 现象也可出现于20%的健康人群.
• 此外,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的程度取决于腹膜后纤维化 的发展阶段及其严重程度,在该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并不一 定出现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
2020/9/20
• 1 .特发性:约占2/3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或过敏性 疾病有 关。近年来日本研究发现可能是全身性疾病IgG-4相关疾病 的腹膜后表现。
• 2 .继发性: 占1/3,可能与恶性肿瘤,腹主动脉瘤、感染、 外伤和手术,药物, 炎症,放射线治疗。
2020/9/20
病理表现
• 早期大量不成熟的胶原纤维形成胶原纤维网,内 见炎症细胞和呈纤维细胞浸润,组织液丰富。 • 中期炎症细胞逐渐减少成纤维细胞增多。 • 晚期胶原纤维呈玻璃样变性,细胞成分减少,组
• 腹膜后纤维化本身一般不会引起局部骨质破坏,如果出现 骨质破坏,则可能继发于潜在的恶性肿瘤
2020/9/20
增强扫描 +C
• 软组织的强化程度与纤维化的进程相对应 • 急性期病灶呈明显强化,CT值约增加20-60HU。 • 慢性或晚期病灶呈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2020/9/20
• 现今的影像技术不足以鉴别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及继发于恶性肿瘤、炎症及其它原因的腹膜后纤 维化,诊断主要还是通过开放性活检及腹腔镜活 检证实。
• 症状多趋向于隐匿性,患者可有非特异性的腰骶部鈍痛, 下腹痛,全身疲乏不适,厌食,恶心,呕吐和体重下降等, 重者甚至无尿。
• 下腔静脉受累狭窄至一定程度可出现下肢及阴囊水肿或下 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 本病最易受压的器官是输尿管引起尿路梗阻,最常见的症 状是肾功能不全或肾绞痛。
2020/9/20
膜后肿瘤引起双肾积水,置入双J管,3月前再次出现血肌 酐升高至300umol/L左右,尿量减少。
2020/9/20
2020/9/20
2020/9/20
• 出院诊断:慢性肾衰;腹膜后纤维化
2020/9/20
概述
• 腹膜后纤维化(RPF)是一种为少见的疾病,是由于腹膜 后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引起腹膜后广泛纤维化,使腹膜后 空腔脏器受压而发生梗阻,属于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症。
2020/9/20
CT表现:
• 平扫表现为腹膜后肾门至腹主动脉分叉水平软组织密度肿 块,密度与肌肉相近,边缘清晰或模糊,呈对称性或非对 称性。
• 病灶以腹主动脉为中心,位于其前方及两侧,背侧少见。 其前缘界限清晰,后缘界限不清。
• 可包绕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及输尿管,引起输 尿管扩张。甚至整个肾脏被包绕其中。
T2WI示腹主动脉旁的低信号的软组织肿块(箭,A-C)
2020/9/20
• • 50岁男性腹膜后纤维化病史 • T1WI压脂像上显示炎性腹主动脉瘤及炎性腹膜后纤维化,MRI显示腹主
动脉旁的软组织肿块,包绕主动脉生长,腹主动脉并未受压移位,未 离开脊柱,肿块侵犯累及右侧输尿管;增强扫描图像上显示纤维化病 灶明显强化,与活动性炎症的进程相一致。
实验室检查
• C反应蛋白、ESR、CR升高
2020/9/20
影像学检查
• IVP(间接征象) • CT/MRI
2020/9/20
静脉肾盂造影(IVP) : 输尿管侵犯三联征
• ①肾 积 水 伴 输 尿 管 扭 曲、 扩 张 • ②输尿管向中间偏移 • ③ 外 源 性输 尿 管 压 迫
2020/9/20
MRI

腹膜后纤维化的信号特征与纤维化的进程相
对应。
• 早期病变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呈等低信 号,病灶膜性强化,DWI呈稍高信号。
• 中晚期T2WI信号逐渐减低,呈等低信号,增强动 脉期及静脉期无明显强化。
2020/9/20
A
B
C D
• 59岁男性活检证实为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原发灶不明 • A-D,冠状位(A、B)及横轴位(C、D),T1WI及稳态自由进动
• 男性 6 6Y 住院号 0708115 • 患者两年前因“双下肢水肿,阴囊水肿”入院,查上腹部CT
提示:后腹膜见片状软组织阴影,包裹血管,输尿管。当 时行双侧输尿管置双J管及右侧髂静脉支架植入。
2020/9/20
2020/9/20
CASE4 1752211
• 女 63Y 住院号0748897 • 尿量减少1年余,肉眼血尿伴尿量减少4天 • 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量减少,至当地医院查考虑腹
• 对于恶性腹膜后纤维化来说,转移性癌细胞广泛 转移至纤维斑块,因此开放式手术活检对建立诊 断是有必要的
2020/9/20
腹膜后纤维化 A、B.横轴位增强CT扫描示腹主动脉及髂血管周围的轻度强化的软组织块影, 包绕血管生长;血管与腰大肌的脂肪间隙消失,其内充满软组织团块影(箭,
A);肿块呈叉状沿左右髂总动脉生长(箭头,B)。
织液减少,纤维组织包裹附近血管和输尿管等器 官。
2020/9/20
流行病学
• RPF的发病率约二十万分之一,大多发生于40—60 岁的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之比约2-3:1;无种 族差异;约2/3%为特发性的,1/3为继发性的,罕 见的儿童及家族性发病的报告也曾被报道过。
2020/9/20
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