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土的强度理论.

合集下载

土体破坏与强度理论培训讲义PPT95页

土体破坏与强度理论培训讲义PPT95页
27
§5.2 抗剪强度测定试验 一、三轴试验 1、试样应力特点与试验方法 2、强度包线 3、试验类型 4、试验条件与现场条件对应关系 有机玻璃罩
橡皮膜 压力水
轴向加压杆
顶帽
压力室


透水石
排水管 阀门
量测体变或孔压
28
§5.2 抗剪强度测定试验 一、三轴试验
1、试样应力特点与试验方法
特点:
试样处于轴对称应力状态。竖向应力z一般 是大主应力;径向与周向应力总是相等r=, 亦即1=z;2=3=r=const
§5.1 土体破坏与强度理论 §5.2 抗剪强度测定试验 §5.3 应力路径与破坏主应力线 §5.4 抗剪强度指标
1
§5.1 土体破坏与强度理论
一、土的强度特点 二、土的强度机理 三、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2
§5.1 土体破坏与强度理论
一、土的强度特点
材料的强度是材料抵抗外荷载的能力, 其数值等于作用在其上的极限应力。
z 1
大主应力: 1 p r
σz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
小主应力: 3 p r
σx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
圆心: p ( x z ) / 2
半径:
r
(
x
z
)
/
2 2
2 xz
莫 尔 圆:代表一个单元的应力状态; 圆上一点:代表一个面上的一对应力与
p ( 1 3 ) / 2
q ( 1 3 ) / 2 r
❖ 绘制各围压下破坏状态的应力莫尔 圆,画出它们的公切线—强度包线, 得到强度指标 c 与
寻找破坏偏差应力(σ1-σ3)f的方法
❖ 取峰值对应的偏差应力
❖ 规定的轴向应变值(通常取
c

5土的抗剪强度Ⅰ

5土的抗剪强度Ⅰ

5 土的抗剪强度Shear strength of soilPPT: soilfoundation@ (password:foundation)周葆春博士副教授Email:zhoubcxynu@1土的抗剪强度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是土的主要力学性质之一。

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剪应力和剪切变形,土体具有抵抗剪应力的潜在能力——剪阻力(Friction Resistance),它随着剪应力的增加而逐渐发挥,剪阻力被完全发挥时,土体就处于剪切破坏的极限状态,此时剪应力也就到达极限,这个极限值就是土的抗剪强度。

如果土体内某一部分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在该部分就开始出现剪切破坏。

随着荷载的增加,剪切破坏的范围逐渐扩大,最终在土体中形成连续的滑动面,土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而丧失稳定性。

因此,土体是由于受剪而产生破坏,土的强度问题实质上就是土的抗剪强度问题。

抗剪强度理论是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土体稳定分析的基础。

2土的强度特点1. 碎散性:强度不是颗粒矿物本身的强度,而是颗粒间相互作用(主要是抗剪强度(剪切破坏),颗粒间粘聚力与摩擦力);2. 三相体系:三相承受与传递荷载(有效应力原理);3. 自然变异性:土的强度的结构性与复杂性。

工程中土体的破坏类型土压力问题→挡土结构物破坏边坡稳定问题→各种类型的滑坡地基承载力问题→地基的破坏核心→强度理论3挡土结构物的破坏京光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路。

基坑深16m,双排钢筋混凝土密布桩支护,桩径1.0m。

1995年6月某日凌晨1时5分,基坑支护桩突然断裂,断裂部位在基坑底面以上,其高度不等,但两端头部位较高,中间接近基坑底面,造成长达40m的边坡大塌方,基坑边缘的两层工棚滑入基坑,造成2人死亡,17人受伤。

4时许,继续倒塌的支护桩又导致2个移动式办公室倒塌。

倒塌的工棚原为小卖部、仓库、材料库和工人宿舍,事故伤亡者多为外地民工。

4平移滑动崩塌旋转滑动流滑唐家山堰塞湖位于中国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其下游距北川县城3.2公里。

土力学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理论讲义PPT

土力学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理论讲义PPT
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1)整个摩尔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平衡状态 (2)摩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切点为A)——极限平衡状态 (3)摩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破坏状态
2、摩尔—库伦破坏准则
根据Mohr-Coulomb破坏理论,破坏时的 Mohr应力圆必定与破坏包线相切。
答:M-C理论中τf = tanф + c是随正应力的增大而
增大的,不是一个定值,也不等于τmax。
最大剪应力理论假设材料沿τmax所在截面滑移而 发生屈服破坏。
土的破坏点不一定在τmax作用面上,破坏面与σ1 作用面的夹角:αf=45º+ф/2,不是45º。只有当 ф=0时,破坏面才是τmax作用面,这是特例。
❖ 固结不排水试验(CU试验) Consolidated Undrained shear test (CU) 抗剪强度指标:ccu cu
❖ 固结排水试验(CD试验) Consolidated Drained shear test (CD) 抗剪强度指标: cd d (c )
5. 优点和缺点
❖ 优点:
1
σ3>σ3f 弹性平衡状态 σ3=σ3f 极限平衡状态 σ3<σ3f 破坏状态
3 f
1tg
2
45
2
2c
tg
45
2
滑裂面的位置
与大主应力作用面夹角:α=45 + /2 45°+/2
1f 3
c
O
3
破裂面
f c tan
2 90
2
2 1f
总结:Mohr-Coulomb破坏理论的要点
对于:砂土>粘性土;
高岭石>伊里石>蒙特石 • 粒径的形状(颗粒的棱角与长宽比)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题1. 土力学的基本概念-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其应力、应变、强度和稳定性等问题的学科。

- 土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土的力学性质、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土的强度理论、土的压缩性、土的渗透性、土的固结理论等。

2. 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颗粒组成、密度、孔隙比、含水量、饱和度、渗透性等物理性质对土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 土的颗粒组成包括粘土、粉土、砂土和砾石等不同粒径的土粒。

3. 土的力学性质- 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土的压缩性、剪切强度、弹性模量、塑性指数、液限、塑性指数等。

-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荷载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与土的孔隙比、含水量、颗粒组成等因素有关。

4.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描述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力与应变之间关系的曲线。

-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

5. 土的强度理论- 土的强度理论是研究土体在外力作用下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应力条件。

- 常见的土的强度理论有摩尔-库仑强度理论、特雷斯卡强度理论等。

6. 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荷载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与土的孔隙比、含水量、颗粒组成等因素有关。

- 土的压缩性可以通过压缩试验来测定,包括一维压缩试验和三维压缩试验。

7.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土体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与土的孔隙结构、颗粒大小和形状有关。

- 土的渗透性可以通过渗透试验来测定,包括恒水头渗透试验和变水头渗透试验。

8. 土的固结理论- 土的固结理论是研究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由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而导致体积减小的过程。

- 土的固结过程可以分为主固结和次固结两个阶段。

9. 地基基础的类型和设计原则- 地基基础的类型包括浅基础、深基础、桩基础等。

- 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包括均匀分布荷载、防止不均匀沉降、确保结构安全等。

10.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土力学——土的强度理论

土力学——土的强度理论

莫尔应力圆与库仑强度线相切的应力状态作为土的破坏准则 (目前判别土体所处状态的最常用准则)
根据极限平衡条件可以用来判别一点土体是否
已发生剪切破坏
确定土单元体的应力状态(x,z,xz)
计算主应力1, 3: 1,3x 2z (x 2z)24x 2z
判别是否剪
切破坏:
• 由3 1f,比较1和1f • 由1 3f,比较3和3f
土单元是否破坏的判别
方法一: 由3 1f,比较1和
1f
1 f 3t2 g (4 5 2)2 ct(g 4 5 2)

f=c+tg
c
O 3
1f
1= 1f 极限平衡状态
f

c
粘土

库仑定律:土的抗剪强
度是剪切面上的法向总应
力 的线性函数
f tan f tanc
c:土的粘聚力
:土的内摩擦角
二、土体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摩擦力的两个来源 1.滑动摩擦:土粒间表面的粗糙所产生的摩擦 2.咬合摩擦:土粒间互相嵌入所产生的咬合力
粘聚力:由土粒间的胶结作用和分子引力等因素形成 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摩擦力:颗粒大小、土的初始密度、土粒级配、土粒形
所以,该单元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在剪切面上 f 1 290 45 255
1 2 13 1 2 13 co 2fs 2.7 k5 Pa
1 213si2 n f 10.1k8Pa
库仑定律
f
tanc11 .3k5Pa
第五章 土的强度理论
土的抗剪强度 1.库仑定律 2.土体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3.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 4.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剪切试验方法(直剪,三轴,无侧限,十字板) 不同排水条件下剪切试验成果*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主要有两种:摩尔-库伦理论和塔努达克斯理论。

1. 摩尔-库伦理论:
摩尔-库伦理论是最广为接受的土的抗剪强度理论之一。

它假设土体是由许多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摩擦力。

当土体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土体内部就会发生剪切破坏,这时剪切破坏面的形状就取决于内摩擦角。

摩尔-库伦理论的公式为:
τ = c + σ tanφ
其中,τ为土体的抗剪强度; c为土体的内聚力;σ为剪应力,即水平方向的应力;φ为土体的内摩擦角。

2. 塔努达克斯理论:
塔努达克斯理论通过分析土体内部的颗粒间力学作用关系,将土体分成多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应力状态和内部摩擦力。

塔努达克斯理论认为,土体的强度与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和内摩擦力有关。

其公式为:
τ = c' + σ tan(φ'-α)
其中,τ为土体的抗剪强度;c'为粘聚力;σ为剪应力,即水平方向的应力;φ'为土体的内摩擦角;α为土体颗粒的倾斜角。

这两种理论在工程实践中都有应用,选择哪种理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土的强度理论与强度指标

土的强度理论与强度指标

第二节 土的强度理论与强度指标一、抗剪强度的库仑定律(剪切定律) 1776年 法国学者土体发生剪切破坏时,将沿着其内部某一曲面产生相对滑对,而该滑动面上的剪应力就等于土的抗剪强度。

1776年 法国学者在法向应力变化范围不大时,根据砂土的试验,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关系近似为一条直线,这就是抗剪强度的库仑定律。

无粘性土:ϕστtg f ⋅=粘性土:c tg f +⋅=ϕστ式中:f τ:土的抗剪强度,Kpa ;σ:剪切面的法向压力,Kpa ;ϕtg :土的内摩擦系数;ϕ:土的内摩擦角,度;c :土的内聚力,Kpa 。

ϕσtg :内摩擦力。

库仑定律说明:(1)土的抗剪强度由土的内摩擦力ϕσtg 和内聚力c 两部分组成。

(2)内摩擦力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成正比,其比值为土的内摩擦系数ϕtg 。

(3)抗剪强度指标:土的内摩擦角ϕ和内聚力c 。

无粘性土的c =0,内摩擦角(φtg )主要取决于土粒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土粒交错排列的情况;土粒表面越粗糙,棱角越多,密实度越大,则土的内摩擦系数大。

粘性土的内聚力c 取决于土粒间的连结程度;内摩擦力(φσtg )较小。

二、土的抗剪强度的构成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则由内摩阻力和粘聚力两个部分组成。

内摩阻力包括土粒之间的表面摩擦力和由于土粒之间的连锁作用而产生的咬合力。

咬合力是当土体相结滑动时,将嵌在其它颗粒之间的土粒拔出所需的力,土越密实,连锁作用越强。

粘聚力包括有原始粘聚力、固化粘聚力及毛细粘聚力。

原始粘聚力:由于土粒间水膜受到相邻土粒之间的电分子引力而形成的,可以恢复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固化粘聚力:由于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而形成的,不能恢复。

毛细粘聚力:由于毛细压力所引起的,一般可忽略不计。

三、土的强度理论-极限平衡理论(莫尔~库仑破坏标准)1910年摩尔提出材料的破坏是剪切破坏,且:)(στf i =得到了一条曲线,称为摩尔包线。

1).莫尔~库仑破坏理论:以库仑公式φστtg f ⋅=+c 作为抗剪强度公式。

第5章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第5章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①整个摩尔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圆I) 表明通过该点任意平面上的剪应力都小于相应面上的抗剪强度,故该点 没有发生剪切破坏,而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②摩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圆II) 表明剪应力正好等于相应面上的抗剪强度,因此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③抗剪强度包线是摩尔圆的一条割线(圆III) 表明该点某些平面上的剪应力已经超过了相应面的抗剪强度,故该点早 就破坏,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该点任何方向上的剪应 力都不可能超过土的抗剪强度。
§5 土的抗剪强度 §5.2土的强度理论
3、有效应力的库伦定律与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
由于有效应力原理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只有有效应力的 变化才能引起强度的变化,因此上述库伦公式改写成:
f ' tan ' c ' c ' ( u) tan '
其中:c′—土的有效粘聚力(kPa)
′—土的有效内摩擦角(°) τ f —剪切破裂面上的剪应力,即土的剪切强度(kPa)
§5 土的抗剪强度 5.2土的强度理论
综上所述,摩尔—库伦关于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归纳为一下几点,如下图所示: ① 土的抗剪强度随剪切面上法向应力的大小而变化 ② 土的剪切破坏只有在土的摩尔园与库伦定律所表达的抗剪强 度线相切是方能发生 ③ 土的剪切破坏面的方向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45°+φ/2 ④ 按摩尔—库伦理论,未考虑中主应力σ2 对抗剪强度影响
4
+
τ2 xz
θ
=
1 tan-1 2
2τxz σz - σx
§5 土的抗剪强度 5.2土的强度理论
三、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取微元体的上三角为隔离体,如下图所示: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表头:教学内容设计及安排第一节土的抗剪强度与极限平衡原理【基本内容】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注意:土体受荷作用后,土中各点同时产生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其中法向应力作用将使土体发生压密,这是有利的因素;而剪应力作用可使土体发生剪切,这是不利的因素。

因此,土的强度破坏通常是指剪切破坏,所谓土的强度往往指抗剪强度。

一、库仑定律库仑(Coulomb )根据砂土的剪切试验,得到抗剪强度的表达式粘性土的抗剪强度表达式2式中 τf ―― 土的抗剪强度,kPa ;σ ―― 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kPa ; ϕ ―― 土的内摩擦角,o ;c ―― 土的粘聚力,kPa 。

c 和ϕ 称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上两式为著名的抗剪强度定律,即库仑定律,如下图:【讨论】:土的抗剪强度不是一个定值,而是剪切面上的法向总应力σ 的线性函数;对于无粘性土,其抗剪强度仅仅由粒间的摩擦力(σ tan ϕ)构成;对于粘性土,其抗剪强度由摩擦力(σ tan ϕ)和粘聚力(c )两部分构成。

二、土的抗剪强度影响因素摩擦力⎭⎬⎫⎩⎨⎧咬合摩擦滑动摩擦 影响因素⎪⎪⎪⎩⎪⎪⎪⎨⎧土粒级配土粒表面的粗糙程度土粒的形状剪切面上的法向总应力土的原始密度 粘聚力⎭⎬⎫⎩⎨⎧颗粒之间的分子引力土粒之间的胶结作用 影响因素⎪⎪⎩⎪⎪⎨⎧土的结构含水量矿物成分粘粒含量【注意】:c 和ϕ 是决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对某一土体来说,c 和ϕ 并不 是常数,c 和ϕ 的大小随试验方法、固结程度、土样的排水条件等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3三、土中某点的应力状态现以平面课题为例分析土中某点的应力状态设作用在单元体上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σ1和σ3,在单元体上任取一截面mn,mn平面与大主应力σ1作用面成α角,其上作用有剪应力τ和法向应力σ。

根据楔体abc静力平衡条件可得这就是莫尔应力圆:圆心O――[1/2(σ1+σ3) , 0]半径——1/2(σ1-σ3)【讨论】:土中某点的应力状态可用莫尔应力圆描述即莫尔应力圆上每一点都代表一个斜平面,该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α。

四、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把莫尔应力圆与库仑抗剪强度包线绘于同一坐标系中(如下图),按其相对位置判别某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1.应力圆Ⅰ与强度包线相离,即τ<τf ,该点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2.应力圆Ⅱ与强度包线在A 点相切,即τ=τf ,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应力圆Ⅱ称为极限应力圆。

此时,该点处于濒临破坏的极限状态。

43.应力圆Ⅲ与强度包线相割,即τ>τf ,该点处于破坏状态。

实际不能绘出。

莫尔-库仑破坏准则:把莫尔应力圆与库仑强度包线相切的应力状态作为土的破坏准则,即莫尔-库仑破坏准则。

根据土体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建立某点大、小主应力与抗剪强度指标间的关系。

【讨论】:上两公式是等价的。

上两公式即为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式。

对于无粘性土,c =0,有⎪⎭⎫ ⎝⎛+=245tan 231ϕσσo⎪⎭⎫ ⎝⎛-=245tan 213ϕσσo依图可分析出: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α f 为:【讨论】:剪破面并不产生于最大剪应力面,而与大主应力作用面成45°+ϕ / 2的夹角。

【例题先自习后讲解】【例】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上的大主应力为430kPa ,小主应力为200kPa 。

通过试验测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 =15 kPa ,ϕ =20o 。

试问①该单元土体处于何种状态?②单元土体最大剪应力出现在哪个面上,是否会沿剪应力最大的面发生剪破?【解题思路】①利用极限平衡条件式判别。

比较σ1f ~ σ1,如果σ1>σ1f →土体破坏,如果σ1<σ1f →土体稳定。

见右图。

也可比较σ3f ~ σ3,可画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直线参考。

②利用定义判别,即比较与大主应力作用面成45°+ϕ / 2面上的τ与τf ,③比较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成45°面)上的τ与τf 。

【提问答疑】【本节小结】归纳总结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复习思考】1.何谓土的抗剪强度?粘性土和砂土的抗剪强度各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说土的抗剪强度不是一个定值?影响抗剪强度的因素有哪些?53.土体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是不是剪应力最大的平面?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成什么角度?【课后作业】6教案表头:教学内容设计及安排第二节土的剪切试验方法【基本内容】一、直接剪切试验适用范围:室内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仪器:直剪仪直剪仪分类:分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的试验方法简介:通过杠杆对土样施加垂直压力p后,由推动座匀速推进对下盒施加剪应力,使试样沿上下盒水平接触面产生剪切变形,直至剪破。

通常取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σ下进行剪切,求得相应的τf。

绘制τf -σ曲线。

【讨论】直剪试验为何要取四个原状土样?破坏强度τf的判定:较密实的粘土及密砂土的τ-△l曲线具有明显峰值,如图中曲线1,其峰值即为破坏强度τf;对软粘土和松砂,其τ-△l曲线常不出现峰值,如图中曲线2,此时可按以剪切位移相对稳定值b点的剪应力作为抗剪强度τf。

7直剪仪特点:构造简单,试样的制备和安装方便,且操作容易掌握,至今仍被工程单位广泛采用,。

【讨论】直剪仪的不足:①剪切破坏面固定为上下盒之间的水平面不符合实际情况;②试验中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不能量测土样的孔隙水压力;③由于上下盒的错动,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

二、三轴剪切试验适用范围:室内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仪器:三轴剪力仪三轴剪力仪分类: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三轴剪力仪组成:主要由压力室、加压系统和量测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试验原理:先对土样施加周围压力,达到所需的σ3;逐渐施加轴向压力增量△σ,直至试样剪破。

轴向为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剪破面方向与大主应力作用平面的夹角为α f:σ1=σ3+△σ,α f=45o+ϕ /2;按试样剪破时的σ1和σ3作极限应力圆,它必与强度包线相切;三轴试验至少需要3~4个土样,分别在不同的周围压力σ3作用下进行剪切,得到3~4个不同的破坏应力圆,绘出各应力圆的公切线,由此求得抗剪强度指标c、ϕ值。

三轴试验特点:①能够严格控制试样排水条件,量测孔隙水压力,从而获得土中有效应力变化情况;②试样中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③仪器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试样制备较麻烦。

此外,试验在σ2=σ3的轴对称条件下进行,这与土体实际受力情况可能不符。

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适用范围:测定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强度仪器: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试验原理:通过转轮对圆柱形试样施加垂直轴向压力,直至土样产生剪切破坏;作出一个极限应力圆,σ3=0,σ1=q u ;【讨论】对于饱和软粘土,其强度包线近似于一水平线;ϕu =02uu f q c ==τ 试验特点:①仪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8②可代替三轴试验测定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强度。

饱和粘性土的强度与土的结构有关,当土的结构遭受破坏时,其强度会迅速降低,工程上常用灵敏度S t 来反映土的结构受挠动对强度的影响程度。

'u ut q q S =式中 q u ――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q u '――重塑土(指在含水量和密度不变的条件下,使土的天然结构彻底破坏再重新制备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

根据灵敏度可将饱和粘性土分为三类:低灵敏度土 1<S t ≤2 中灵敏度土 2< S t ≤4 高灵敏度土 S t >4土的灵敏度愈高,其结构性愈强,受挠动后土的强度就降低愈多。

四、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范围:现场测定饱和粘性土的不排水强度和灵敏度 仪器:十字板剪切仪试验特点: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挠动少等特点第三节 不同排水条件时的剪切试验成果*【基本内容】一、总应力强度指标和有效应力强度指标τf =σ tan ϕ + c若垂直法向应力σ为总应力,计算出的c 、ϕ为总应力意义上的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称之为总应力强度指标。

根据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和固结理论,抗剪强度取决于剪切面上的法向有效应力式中 c '、ϕ '――土的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有效应力强度指标确切地表达出了土的抗剪强度的实质,是比较合理的表达方法。

二、不同排水条件时的剪切试验方法及成果表达1.不固结不排水剪(UU)三轴试验中:施加σ3、△σ直至剪破的整个过程不允许试样排水固结,使土样含水量不变,称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简称不排水剪。

9直剪试验通过试验加荷的快慢来实现是否排水。

施加垂直压力之后,立即施加水平剪力,并在3~5min之内剪破,称之为快剪(Q)。

如果有一组饱和粘性土试样进行不排水剪试验,分别在不同σ3下剪切至破坏,破坏时的主应力差相等,强度包线是一条水平线。

即ϕu =02.固结不排水剪(CU)三轴试验中:在施加σ3时打开排Array水阀门,使试样完全排水固结。

然后关闭排水阀门,再施加△σ,使试样在不排水条件下剪切破坏,称为固结不排水剪(CU)。

直剪试验中:剪前使试样在垂直荷载下充分固结,剪切时速率较快,尽量使土样在剪切过程中不再排水,这种剪切方法为称固结快剪(CQ)。

将总应力圆在水平轴上左移u f即得有效应力圆,如图。

总应力强度线可表示为有效应力强度线可表达为三轴试验中:使试样在σ3作用下排水固结,再缓慢施加轴向压力增量△σ,直至剪破,始终保持试样的孔隙水压力为零,称为固结排水剪(CD),简称排水剪。

直剪试验中:施加垂直压力σ后待试样固结稳定,再以缓慢的速率施加水平剪力,直至剪破,即整个试验过程中尽量使土样排水。

该试验方法称为慢剪(S)。

排水剪试验,总应力圆就是有效应力圆,总应力强度线就是有效应力强度线。

表5-1 剪切试验成果表达【讨论】对于同一种土,分别在UU、CU或CD三种不同的排水条件下进行试验,如果以总应力表示,将得到完全不同的试验结果;但无论何种排水条件,都可获得相同的c '、ϕ',它们不随试验方法而变。

三、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10首先根据工程问题的性质确定分析方法,进而决定采用总应力强度指标或有效应力强度指标,然后选择测试方法;由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确定的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c '和ϕ'宜用于分析地基的长期稳定性,例如土坡的长期稳定性分析,估计挡土结构物的长期土压力,位于软土地基上结构物地基长期稳定分析等;对于饱和软粘土的短期稳定性问题,则宜采用不排水剪的强度指标c u;一般工程问题多采用总应力分析法【工程经验】若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而地基土的透水性和排水条件不良时,可采用不排水剪和快剪强度指标;如果地基加荷速率较慢,地基土的透水性好(如低塑性的粘性土)以及排水条件又较佳时(如粘性土层中夹砂层),则采用排水剪或慢剪强度指标;如果介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或建筑物竣工以后较久荷载又突然增加,则采用固结不排水剪或固结快剪强度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