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腰硬联合麻醉在糖尿病孕妇剖宫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糖尿病孕妇剖宫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01
糖尿病孕妇的生理变化可能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分布,从而
影响麻醉效果。
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02
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可能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根据个
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
03
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可能影响麻醉效果,需要综合考虑手术需
求和孕妇的安全。
麻醉效果优化策略
个性化麻醉方案
根据糖尿病孕妇的生理变化和个 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操作方法
穿刺点
选择L2-3或L3-4间隙作为穿刺 点。
麻醉平面的调节
通过调节注药的速度和量来控 制麻醉平面的高低。
体位
孕妇取左侧卧位,向左侧倾斜 30°。
操作步骤
首先进行硬膜外穿刺,然后通 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蛛网膜下 隙阻滞针,注入局麻药。
术后镇痛
术后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连接 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
03
麻醉风险
评估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如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
抑制等。
母婴安全
评估麻醉对胎儿和产妇的影响, 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紧急剖宫产。
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血糖波动
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波动可能导致麻醉风险增 加。
麻醉药物选择
选择适合糖尿病孕妇的麻醉药物,以减少不良反 应。
产妇合并症
产妇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可能增加麻 醉风险。
安全性保障措施
术前准备
术前对糖尿病孕妇进行全面的检查, 包括血糖、尿糖、尿酮体、肾功能、 心电图等,以评估麻醉风险。
麻醉管理
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量,以及合 理的用药途径和方法。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孕妇的血压、心率、呼吸、 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胎儿的心率和 胎动情况。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摘要】剖腹产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术后镇痛对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

本研究旨在比较剖腹产术后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

研究方法采用对照试验,通过记录镇痛效果指标来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腰硬联合麻醉在镇痛效果上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

讨论部分分析了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及可能的机制。

临床应用方面建议在剖腹产术中优先选择腰硬联合麻醉。

风险评估部分探讨了可能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本研究结论是腰硬联合麻醉在剖腹产术后镇痛中具有更好的效果,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麻醉方式的应用。

总结指出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及局限性。

通过本研究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比较,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临床决策依据。

【关键词】剖腹产、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比较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临床应用、风险评估、本研究结论、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剖腹产是目前常见的一种产科手术方式,对于一些产妇来说是必需的选择。

在剖腹产手术过程中,术后的镇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提高手术后恢复的舒适度。

目前在剖腹产的术后镇痛中,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是两种常见的镇痛方式。

腰硬联合通过在腰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可以有效阻断神经传导,达到止痛的效果。

而硬膜外麻醉则是通过在硬膜外腔内注入麻醉药物,达到镇痛的目的。

目前对于剖腹产术后镇痛效果采用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这两种方式的比较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比较剖腹产术后采用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为产妇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管理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剖腹产术后采用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

通过对两种麻醉方式在镇痛效果上的比较分析,探讨哪种方式更适合在剖腹产手术中使用,以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统 并 发症 l I l 。 给 西 地 兰 3mn后 B l/ m g H 0次 /iiP 1 0i p1O6 mH , R 9 0 m n , 9次 / i, a rn SO 9%, 时患者 意识 清醒 , p 1 此 能正 确 回答 问题 。 氧观察 lmn测 脱 O i, B 1/ m H , R10 / i, 1 / nS O 9%。评判病 情 p12 0 m gH 0 次 mn P2 次 mi,p 0 7
负 荷 晶体 液 30~50 L 全 部 取 ~间 隙硬 膜 外 穿 刺 , 功后 硬 0 0m 。 。 成
膜外 组 向头 侧 置 人硬 膜 外 导 管 3r, 醉 药 均 为 05 布 比 卡 因 , e 麻 a .%
硬膜 外 负 荷 量 为 1 ~2m 5 0 L;腰 硬 联 合 麻 醉 组 将 腰 穿 针 轻 轻 置 人 硬 膜 外 针 内 ,见 有 脑 脊 液 流 出 时 将 2 L布 比卡 因 lm m O g注 人 , 1 ~1s 右 完 成 , 出 腰 穿 针 , 硬 膜 外 腔 置 管 3m 备 用 ,m n 0 5左 取 于 c 3i 内完 成 , 平 卧 位 ( 取 发生 仰 卧 位低 血 压 者 右 侧 抬 高 l 5度 )脊麻 给
围术期 每隔 2 5 i 刷新 一 次监 测记 录 ,并 根 据体 征 的微 小变 化 、 ~ mn
出血 量 、 量及 时调 整用药 剂 量 、 液 速度 , 征波 动值始 终 被稳 定 尿 输 体
在 <0 2 。手术 历经 4 5 i,45 h3mn 1:0手术顺 利 结束 , 手术 从 患者 左 脑
重和孕 周无差 别 ( P>0 5 o . 0 1 麻 醉方法 . 2l 观 察指标 - 3
① 蛛 网膜 下 腔 注 药 时 麻 醉 起 效 时 间 ; 针 刺 法 测 定 T 0 阻 用 1(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多巴胺是一种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心脏功能不全等疾病。

在剖宫产手术中,往往需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来麻醉患者,但这种麻醉方式会导致血压下降和心脏负荷增加。

通过预先使用多巴胺来增强心脏功能,可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手术前30分钟到1小时,将5-10μg/kg的多巴胺溶液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预先给予患者。

预注射多巴胺后,可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效果:多巴胺预注射可以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提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腰硬联合麻醉会导致交感神经阻滞,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

多巴胺可以通过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从而预防或减轻麻醉期间的低血压症状,降低心脏负荷,保证血流稳定。

多巴胺预注射可以降低术中需要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

腰硬联合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物,多巴胺的应用可以减少这些药物的使用量。

由于阿片类药物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和呼吸抑制作用,过量使用会增加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风险。

通过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可以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多巴胺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焦虑程度。

剖宫产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紧张和恐惧的经历,焦虑和紧张可能会导致手术的困难和并发症的发生。

多巴胺的应用可以增加患者的乐观情绪和自信心,缓解焦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在使用多巴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的选择和监测,以避免多巴胺的不良反应,例如心律失常等。

多巴胺的应用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在术后进行相应的观察和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分析
具有可 比性 。
1 . 2产 妇 治 疗 方 法
S P S S 1 3 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 方
法 进行检验 , 实验结果采用 ( s ) 表示 。
2结 果
对 在我 院接受 治疗 的 1 0 0例分娩产妇资料进行分 析 , 将这些 产妇 随机 ( 根据产妇分娩的 日期 , 单、 双) 分组 。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 统方 法进行麻醉 , 实验组产妇运用腰 硬联合麻 醉 , 比较 两组产妇 的临床麻醉效果 。 由以上表 格我们 可以清楚 知道 , 本次 实验中 , 两组产 妇不 同 的麻醉方式在产妇分娩镇痛均取得 良好效果 , 实验组产妇镇痛效
1 资料 与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产 程及时间 、 镇痛起效时 间等指标 。医护人员采用胎心监护仪对 产妇及 胎儿 心率进行严 密监测 , 然后医院聘请专业人员对新生儿
进行 A p g a r 评分 。 对在我 院 自接受治疗 的 1 0 0例分娩产妇资 料进行 分析 , 将这 1 . 4统计学处理方法 些产妇 随机 ( 根据产妇分娩 的 日期 , 单、 双) 进行 分组 , 每组有产妇 实验 中 , 医护人员对产妇分娩 过程中搜集和记录 的数据利用 5 0名 。这些产妇均为女性 , 产妇 的年龄在 l 9 ~ 3 4岁之 间 , 她们 的 平均年龄 为 2 8 . 4岁。产妇孕周在 3 7 ~ 4 2周之 间 , 且她们均具备 经 阴道 自然分娩 的条件 , 无椎 管内麻醉禁忌症 . A S A 1 — 2级。两组产 妇之间年龄、 家庭情况、 产妇妊娠期等临床指标经统计学分析 P > 0 . 0 5 ,
的1 0 0 例 分娩产妇 资料 进行分 析 , 将这些产妇随机 ( 根据产妇分娩 的 日期 , 单、 双) 进行分组 , 每组有产妇 5 0 名。 对照组产妇

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3 讨论
硬膜外 间隙后用 7 撑腰椎 穿刺 针 , 确定脑脊 液流 出后 回抽顺
利后 , 0 1mls 度匀速 向头侧端 注入局部 麻醉药 。对 照 以 . / 速
腰一 硬联合麻 醉是近 年兴起 的一种 椎管 内阻滞 技术 , 其
综合 了脊髓麻醉及硬膜外麻醉的优点 , 具有时 间灵活 、 于术 便
有 可 比性 。
1 2 方法 : . 两组均采用腰 一 联合麻 醉 , 硬 具体 方法为术前 3 O 分钟 常规 注射 l 地西 泮 ,. a Omg 0 5ng阿托 品。观察 组采用 腰

注: 与对照组相 比 , ①P< .5 O0
硬联合麻 醉 , 经

行腰椎穿刺 , 当确定穿刺针进 入
2次/ , d 口服 ; 抗生素静脉及 口服总疗程 1 。治 疗组在抗 生 4d
腔腹膜 炎。 由于其发生部 位深藏于盆腔 , 症状轻重 不一 , 临床 常缺乏确诊 手段 。急性 盆腔 炎性 疾病 常选用 抗生 素治疗 , 但
素应用的同时服用笔者 自拟 的急性 盆腔炎方 , 药物组成 : 柴胡
吉林医学 2 1 02年 7月第 3 3卷第 l 9期

41 7・ 3
的 R(+) 型镜像体 ]具有较小的心脏毒性 , , 中枢神经系统和 心脏毒性均 明显低于 布比卡因 , 能产生感 觉 、 运动分 离现象且 不引起致命性 的心律 失常 J 。本研究结果显 示罗哌卡 因用于 腰 一硬联合麻 醉, 与布 比卡 因在镇 痛效 果和 肌 肉松 弛效果 方 面 比较无显著差异 ( 0 0 ) P> . 5 。但 罗哌 卡因 的感觉 阻滞起 效 时间较短 , 不 良反应较少 。综 上所述 , 且 罗哌卡 因与 布比卡因 用于腰 椎麻醉下剖宫 产手术 都 能达到 满 意的麻 醉效果 , 罗 但 哌卡因不 良反应 少 , 不易透过胎盘屏 障 、 对产妇 的血流动力学 影 响较轻等 , 值得推广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的安全性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的安全性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3 观 察 组 术 中 出 血 量 及 输 液 量 高 于 对 照 组 ) ( < 0 0 ) 2组新 生儿 Ap a n评 比无 统计 学 P .5 , g r5mi
合征 , 可将 手 术床 摇 为 向左 倾斜 2 。 O。
1 5 术 中 观 察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病 例选择 .
麻 醉 后 如 收 缩 压 降低
3 或 降 低 至 O
1 0mm ( 0 Hg 1mm =0 1 3k a 为低 血压 , 录 Hg . 3 P ) 记
2组术 前均 常规 肌 注 苯 巴 比妥钠 1 0mg 阿 托 0 、 品 0 3mg . 。术 前 已用 大 量 镇 静 、 眠 、 压 等 药 物 冬 降
者免 用术 前药 。
1 3 麻 醉 方 法 .
表 1 。观察 组 平 面高 于 T6者 ( 平 面 ) 高 6例 , 中 2 其
观 察 组 较 对 照 组 达 到 满 意 麻 醉 平 面 所 需 时 间 短 、 痛 更 完 善 、 肉更 松 弛 ; 对 全 身 的 影 响 , 中 用 镇 肌 但 术
药 量 、 血量 及 输 液 量 对 照 组 均 少 于 观 察 组 ( P O 0 ) 结 论 出 均 < .5。
但 对血压等有一定影响 , 根据 产妇具体情况谨慎选用 。 应
张 培 张 图 强 ,
(. 1 彭泽县 妇 幼保健 站麻 醉科 ;2 彭 泽县 医院麻 醉科 , 西 彭泽 3 2 0 ) . 江 3 7 0
摘 要 :目的
影 响。结果
探讨 腰一 硬联合麻醉用 于妊 高征 剖宫产的效果及 安全性 。方法
将8 6例需 行剖 宫产术 的产妇 随机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朱娟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朱娟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朱娟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本文所选8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6月所收治,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选择硬膜外麻醉,实验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麻醉效果。

结果:在麻醉药总量、痛觉最高平面以及麻醉起效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临床应用麻醉会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最近几年临床对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接受剖宫产术的患者来讲,可供选择的麻醉方法较多,如全身麻醉剂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等[1]。

局部麻醉的优势比较明显,如并发症少、对重要脏器感染小等,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如腹肌松弛不理想,镇痛不完善等,会让产妇的应激反应显著增加。

采用全身麻醉则需要应用大剂量的麻醉药物,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会让新生儿Agpar评分降低,让新生并发症增加[2]。

最近几年,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等椎管内麻醉开始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中。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具体情况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所选8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6月所收治。

纳入标准:首次剖宫产,存在剖宫产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I-II级。

排除标准:过往存在剖宫产史;伴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妊娠糖尿病;凝血系统异常;心、肺、肝、肾严重异常。

随机将80例孕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

对照组孕妇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1±3.3)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为(40.3±0.8)周。

实验组孕妇的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28.7±3.1)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为(40.6±0.5)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产妇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麻醉期间的寒战、呕吐、恶心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产妇的低血压发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

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时间更快速,能缩短手术时间,让胎儿娩出时间加快,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临床应用效果
对于剖宫产手术来讲,术前给予有效的麻醉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要求起效时间快速,同时也要求麻醉用药对产妇和胎儿没有不良影响[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6.6±3.7)岁;孕周37~41w,平均孕周(38.5±
2.4)w;体质量50~84kg,平均体质量(64.5±17.5)kg。

实验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7.1±2.3)岁;孕周36~42w,平均孕周(38.4±2.7)w;体质量54~78kg,平均体质量(65.0±16.6)kg。

排除肝肾疾病产妇、高血压产妇、心脏病产妇以及糖尿病产妇。

全部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全部产妇在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同时建立静脉通路,并对脉搏氧和度、心电图、血压等进行监测。

及时注入350~500ml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术前分别给予不同的麻醉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麻醉前产妇选择左侧卧位,经L2~3间隙穿刺,硬膜外穿刺完成后,在产妇产侧置管3cm,同时注入2ml 2%利多卡因试验剂量,对产妇进行5min观察,如果不存在腰麻迹象,则应增加剂量8~15ml,要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

实验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产妇选择左侧卧位,选择B-D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经产妇L3-4椎间隙穿刺,完成穿刺后选择25G腰穿针,从产妇硬膜外18G穿刺针针孔穿透硬脊膜,直到蛛网膜下腔,对脑脊液进行观察确认畅通之后,注入1.2mL0.75%布比卡因,利用脑脊液稀释成等比重液体3mL,注射速度控制为45~55s,同时在硬膜外内头侧置管3cm,之后患者选择平卧位,
对麻醉平面进行调节,并将其控制在T6以下。

1.3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在娩出新生儿1w后给予Apgar评分;另外对两组产妇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统计。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的手术情况和分娩情况比较实验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两组产妇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期间的寒战、呕吐、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产妇的低血压发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剖宫产手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分娩手段之一。

在剖宫产手术前,对产妇实施有效的麻醉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让剖宫产手术能顺利实施,让母婴安全得以保证,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

在对剖宫产麻醉方法进行选择时,应该综合考虑产科的手术方法和生理特点,而且麻醉方法不能影响母婴的安全。

在临床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等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2]。

硬膜外麻醉的麻醉起效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不能完全阻止,另外局部麻醉的用药量大。

临床中在遇到胎儿窘迫产妇时,临床医生为了让胎儿能更快娩出,则在阻滞没有完善时就进行剖宫产手术,进而导致产妇进行牵拉疼痛,同时也会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3]。

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则能有效弥补硬膜外麻醉存在的不足。

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麻醉针内针技术,操作比较方便简单,同时能让产妇术后头痛发生率降低。

另外腰硬联合麻醉在完成硬膜外穿刺后,经过硬膜外针的引导将腰穿针放入,当流出脑脊液后在给予局部麻醉药注入,从而让穿刺解剖层次更加明了、清楚,让蛛网膜腔下阻滞的成功率提高,让硬脊膜反复穿刺能有效减少[4]。

在穿刺损伤硬脊膜后,可能导致局部麻醉药流入蛛网膜下腔,所以麻醉医生要对麻醉平面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对硬膜外腔的用药量进行严格控制。

本研究结果见前文详述,与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时间更快速,能缩短手术
时间,让胎儿娩出时间加快,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宁平,潘志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1:37-38.
[2]谢鹰.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33:110-111.
[3]梁尚辉.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5-46.
[4]屈海波.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7:3877-38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