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汽车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汽车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

2、市场竞争格局激烈
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目前,国内汽车品牌众多,包括自主品牌、 合资品牌以及进口品牌等。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推出各种优 惠活动,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同时,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也异常激烈,各大品 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利润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营销现状及创新分析可以看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 费者需求的变化,汽车企业必须加大营销创新力度,提高自身竞争力。在营销 创新方面,数字化营销、社交化营销和个性化营销是重要的方向。然而,当前 创新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通过采用合 适的营销策略和实施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营销效果。
3、消费者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厂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深入了解 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和心理诉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其次,加强与 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及时收集和处理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以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汽车厂商还可以通过增值服务、延保服务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 面的售后保障。
4、政策支持
为了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加大对 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扶持力度,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 汽车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此外,政府还可 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供购车补贴等手段,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的车型。
三、结论与展望
以某知名汽车企业的营销创新为例,该企业采用数字化营销策略,通过大数据 分析精准定位目标消费者群体,实现了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该企业在社交媒体 平台上积极与消费者互动,定期发布与目标消费者相关的新产品信息、技术解 读等内容,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该企业还通过个性化营销策略, 为不同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成功地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 度。

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纯电动乘用车是以电力为能源的一种新兴车,纯电动乘用车的发动机主要用电能,是一种无污染,低消耗的环保型车。

一、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发展现状从新能源汽车历年销量变化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整体汽车市场的份额逐渐提升,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为136.7万辆,较上年增加16.1万辆,同比增长13.35%,占整体汽车市场的份额为5.4%。

从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历年销量变化情况来看,2018年以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渐退坡,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历年保持在100万辆的年销量水平。

2020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24.6万辆,较上年增加18.6万辆,同比增长17.55%。

数据显示:从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在不同级别城市推广的结构占比情况来看,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在四线、五线城市占比分别是16.90%、9.28%;在三线城市占比43.01%,二线城市占比15.70%,新一线城市占比12.09%,一线城市仅占比3.03%。

分地区来看,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主要推广区域为华东地区,其次是华中地区、华南地区。

2020年,华东地区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的推广占比达到34.06%;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在华北地区、华南地区的推广占比分别是22.48%、19.96%;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在华北地区的推广占比16.3%。

从上汽通用五菱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全国各地区销售结构占比来看,上汽通用五菱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主要推广区域为华东地区,其次是华南地区、华中地区。

2020年,华东地区上汽通用五菱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的推广占比31.72%,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上汽通用五菱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的推广占比分别是27.57%、21.29%。

2017-2020年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周平均点火天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周平均点火天数从2017年的3.3天逐渐增加到2020年4.9天;上汽通用五菱车辆周平均点火天数明显高于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周平均点火天数从2017年的3.0天逐渐增加到2020年5.5天。

【洞见研报】研报速读: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22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洞见研报DJyanb

【洞见研报】研报速读: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22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洞见研报DJyanb

2022年7月【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总体市场市场分析010203一汽大众10.8%比亚迪汽车6.8%上汽大众5.9%长安汽车5.5%吉利汽车5.3%一汽丰田4.8%东风日产4.7%广汽丰田4.7%上汽通用4.6%特斯拉中国4.0%其他42.9%6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占比产量(万辆)轿车MPV SUV 微客合计6月份108.67.9103.5 2.1222.15月份82.7 5.878.5 2.4169.5同期73.17.170.9 2.8153.9同比48.5%11.6%45.9%-25.5%44.3%环比31.3%35.0%31.8%-12.4%31.0%累计491.939.0491.315.81038.0同期累计452.547.6455.216.5971.8同比8.7%-18.1%7.9%-3.9%6.8%产量(万辆)BEV PHEV NEV 6月份44.412.256.65月份33.69.843.4同期18.8 4.122.9同比135.5%199.7%146.9%环比32.2%23.9%30.3%累计198.153.5251.6同期累计92.617.5110.1同比113.9%205.6%128.5%零售销量(万辆)BEV PHEV NEV 6月份42.410.853.25月份26.89.336.0同期18.7 4.323.0同比126.1%151.1%130.8%环比58.2%16.9%47.6%累计174.550.2224.8同期累计84.017.1101.1同比107.8%194.4%122.5%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4.3万辆,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43.5%,6月零售环比增速处于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值。

1-6月累计零售926.1万辆,同比下降7.2%,同比减少71.5万辆,其中3-5月同比下降103.1万辆影响较大。

•6月,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散发局面得到有效遏制,全国确诊病例较5月的7042例相比下降了88%,各地的经销商4S店客户进店和成交都基本恢复正常。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特点与趋势展望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特点与趋势展望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特点与趋势展望摘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全球产业升级。

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纯电动乘用车“哑铃型”市场结构改善、自主品牌一家独大、个人购车需求持续释放、非限购城市消费潜力加速释放、造车新势力增速放缓等特点。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在《积分办法》的引导下,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将延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发展趋势1引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2022年,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1]、供应链断供风险持续[2]、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一些全新特点,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的最新形势,总结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的最新特点,对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最新发展特点2.1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延续快速发展势头2022年,在全国多地出台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3] ,新能源汽车供给持续改善多款重磅车型陆续上市,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不断提升叠加消费者对油价上浮预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热度持续提升,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2.2 纯电动乘用车“哑铃型”结构得到改善2022 年纯电动乘用车市场高低两端占比较高的“哑铃型”结构得到改善。

2022年1-8月,纯电动乘用车中A00级乘用车销量占比降至28.1%,虽然在宏光 MINI EV、奔奔 E-Star、奇瑞小蚂蚁等车型的带动下A00级销量继续保持正增长,但由于A00级市场规模上限约110万辆,而且2021年总销量已经超过80万辆,2022年A00级市场与其他细分市场相比增速明显放缓,导致其在纯电动乘用车中的占比降低。

2023年1-4月我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2023年1-4月我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2022年1-4月我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调研中心了解:依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今年前四月,乘用车市场连续去年的快速增长走势,销量累计596.98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4.7%。

其中,MPV和SUV销量高幅增长,推动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长,而轿车市场增长较慢,三个市场的销量比例为1:2:7。

MPV增长最快份额突破一成MPV市场是今年以来乘用车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今年前四月,MPV市场销量由去年同期的41.01万辆提升至63.21万辆,同比攀升54.1%,其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突破一成,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至10.6%。

新车是其增长的主旋律。

在新车五菱宏光S销量的带动下,五菱宏光领涨整个MPV市场,并且霸主地位进一步稳固。

据宇博智业了解,今年前四月,五菱宏光销量同比攀升67.7%,由16.10万辆提升至27.01万辆,在MPV市场的份额高达42.7%,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此外,自主的东风风光、北京威旺M20、长安欧力威等新车进入市场,也推动了自主MPV销量整体增长,并且在自主MPV畅销车型中均占有一席之位。

而欧诺、菱智、景逸等畅销车前四月也有20%以上的增长。

SUV市场“高烧不退”份额近两成据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市场现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了解到,持续火热的SUV市场,今年照旧“高烧不退”,前四月销量由85.79万辆提升至117.28万辆,同比攀升36.7%,其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已靠近两成,为19.6%,对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1个百分点。

新车也是自主品牌增长的主旋律。

如福特翼虎、翼搏、长安CS35、奔腾X80、奇瑞瑞虎5等新车进入市场,且在市场上热销,推动SUV整体增长。

而除了新车以外,助力SUV整体增长的还有持续攀升的哈弗H6,今年前四月,其销量增长近六成,由5.90万辆增至9.43万辆,领涨整个市场。

轿车份额跌破七成消费升级明显而轿车市场增速相对较低,今年前四月销量同比仅增 5.8%至416.49万辆,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跌破七成,至69.8%,较去年同期下跌5.8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2024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汽车销售量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下面是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详细分析。

一、总体情况:2024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达到了1883.2万辆,同比增长了32.37%,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产量达到了1868.0万辆,同比增长了32.44%。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

二、销售结构:2024年,乘用车销售量达到了1372.1万辆,同比增长了33.17%。

其中,轿车销售量为1147.1万辆,同比增长了36.23%;SUV销售量为170.6万辆,同比增长了47.90%;MPV销售量为54.4万辆,同比增长了19.60%。

与此同时,商用车销售量达到了511.1万辆,同比增长了29.56%。

三、品牌竞争: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品牌竞争激烈。

中国自主品牌继续保持了市场主导地位,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中,上海汽车、一汽、广汽等品牌表现突出,销售量均超过了百万辆。

与此同时,外资品牌也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大众、丰田等品牌销售量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四、政策影响:2024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汽车消费。

首先,取消了购车限制政策,进一步放开了汽车销售市场。

其次,实施了补贴政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了一定的补贴。

此外,中国政府还鼓励汽车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

五、市场变化: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首先,消费者对汽车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品牌和质量好的汽车更加青睐。

其次,消费者对环保性能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

此外,互联网购车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电商平台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六、未来发展: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发展也充满了希望。

市场定位中国乘用车市场细分趋势分析

市场定位中国乘用车市场细分趋势分析

市场定位中国乘用车市场细分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乘用车市场逐渐成为全球乘用车市场的重要一部分。

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使得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市场定位成为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策略。

本文将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细分趋势以及企业在市场定位中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市场细分趋势分析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中国乘用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细分趋势。

下面将从车型细分、品牌细分以及消费者细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车型细分在中国乘用车市场,车型细分是市场定位的重要方面。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细分车型有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豪华车、SUV等。

每个细分车型有着不同的消费群体和需求特点,针对不同的车型细分制定相应的市场定位和策略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2. 品牌细分乘用车市场中的品牌细分也是市场定位的重要考量因素。

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的态度和喜好有所差异,因此企业需要在品牌定位上做出精准的选择。

国内品牌、合资品牌、进口品牌等在市场定位上存在着不同的竞争优势和定位策略,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选择适合的品牌定位。

3. 消费者细分中国乘用车市场消费者群体广泛,消费需求多样化。

从年龄、性别、经济实力等维度来进行消费者细分是企业进行市场定位的重要手段。

不同细分消费群体对车型、品牌、配置等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偏好,企业需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细分制定个性化的市场定位策略。

二、企业的市场定位策略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细分趋势,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市场定位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 差异化定位差异化定位是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策略。

通过独特的产品特点、服务或定价策略,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例如,一些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豪华汽车,以迎合中高端消费者对品质和豪华感的需求,从而实现差异化定位。

2. 专注定位专注定位是企业在市场细分中迅速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现产能全面过剩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现产能全面过剩
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的更多内容可以考虑:
1.汽车技术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和培训系统 提升教育和培训系统。通过改进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加强对汽车技术的培养,培养更多的汽车工程师和技术人才。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技能培训。
2. 汽车企业投资培训中心/实验室,提升员工技能,促进行业发展 加强企业内部培训。鼓励汽车企业投资建设培训中心或实验室,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更新。通过内部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电动车发展势头
1. 销售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我国自2015年以来电动车销量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电动车销量达到142万辆,同比增长3.1倍,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85%。这一增长趋势表明电动车在我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不断巩固。
2. 政策支持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动车发展,在补贴政策的引导下,电动车市场稳步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投入达到137亿元人民币,这对于电动车的成本降低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eveloping new energy vehicles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
02
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
1. 政策刺激和支持措施我国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免费停车、用电优惠等政策措施,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并使用新能源汽车。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03
技术创新是关键
技术创新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传统的汽车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推动了汽车产业的进步和转型升级,成为促使我国汽车产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关键要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8 国产乘用车季度销量(辆)
快速发展期
退潮期
小排量购置税政策
丨<3>
厂家库存压力缓解、渠道库存压力加重
• 2018年末国产乘用车厂家库存相较于2018年年初减少了约5.3万辆,但仍高于2016年年末水平; • 主机厂在第四季度主动减产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 • 2018年末库存激增至236万,相比2017年增长66%,经销商压力巨大;
2016-2026年国产轿车大小级别占比(%)
11.74
13.50
丨<11>
轿车细分市场情况
• 2018年中型和中大型轿车因合资及豪华品牌产品优势凸显而销量有所增长,分别达到217万辆和65.8万辆; • 前十大车型中,朗逸、轩逸和捷达占据销量前三.其中轩逸表现优异,增幅达17.2%; • 改款后的英朗因小排量三缸发动机仍处于市场培育期原因而导致巨大跌幅,但同门车型科沃兹的销量大涨进行了弥补;
丨<9>
产品结构往趋同方向发展
• 自主品牌SUV产品占比提高2%、轿车提高1.8%,对SUV车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 合资车企在大力投放SUV产品和布局MPV产品线后,产品比例有所上升,但轿车仍占据66.7%的份额;
2014-2018年自主品牌产品结构
2014-2018年合资品牌产品结构
SUV
轿车
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分析
目录
1. 总体市场回顾 2. 乘用车市场回顾 3. 新能源市场回顾 4. 市场展望
丨<2>
2018年国产乘用车市场高开低走,全年负增长
• 2018年国产乘用车销量达2377万辆,同比下跌4.17%; • 中国乘用车市场在过去十年整体保持快速增长,但因宏观环境影响出现过几次波折; • 伴随中国经济“软着陆”和行业集中转型过渡,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负重而行;
注:观致(322.3%)、电咖(3494.5%)
丨<8>
自主品牌销量、市场份额出现下滑
• 2018年自主品牌销量达1005万辆,同比下降5.7%,除美系外其余国外派系均有销量上升; • 占比方面,自主品牌下跌0.8%,欧系和日系较大幅度上升;
2011-2018年国别派系销量(辆)
2011-2018年国别派系销量占比(%)
MPV
丨<10>
2018年轿车份额增长稳定
• 2018年国产轿车销量达1174万辆,同比下跌2.2%,但在乘用车市场占比达48.7% ; • 预计未来轿车销量将缓慢增长,2018至2026年CAGR为2.6%; • 紧凑型将继续主导轿车市场,微型轿车份额下跌;
2016-2026年国产轿车销量(百万辆)
2018年国产乘用车车企销量(辆)
Top 10 Sales Group
Bottom 10 Sales Group
丨<7>
自主品牌占据销量增幅榜前五
• 2018年仅14家车企实现正增长,上汽乘用车、比亚迪、吉利集团、宝马增长率超20%; • 负增长车企平均下跌19%,自主占绝大部分;
2018年国产乘用车车企销量变化率(%)
2018年分城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别销量表现
2017-2018年城市级别销量占比(%)
数据源:保监会、整理
丨<5>
目录
1. 总体市场回顾 2. 乘用车市场回顾 3. 新能源市场回顾 4. 市场展望
丨<6>
大众集团销量第一,吉利排名上升至第四
• 大众集团以411.9万辆销量称雄国产乘用车市场,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位居第2、3位; • 前十大车企中自主车企占4席。吉利集团销量表现优异,排名上升三位; • 日系品牌销量整体上升,美系车企销量下滑严重;
2017-2018年国产豪华车分品牌销量(辆)
2011-2018年国产乘用车厂家库存(辆)
2016-2018年国产乘用车批发Vs.零售(辆)
△ 2016: 0.96 mn. △ 2017 : 1.42 mn. △ 2018: 2.36 mn.
数据源:中汽协、保监会、整理
丨<4>
一二线城市实现增长,其他级别城市或地区销量下降
• 2018年仅中国一线城市汽车消费同比上升,二线及以下城市或地区因受宏观经济因素和购房热潮等影响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 一线至三线城市占比提高,四线及以下城市或地区占比下降;
2016-2026年国产SUV销量(百万辆)
2016-2026年国产SUV大小级别占比(%)
14.44
10.07
丨<13>
SUV细分市场情况
• 细分市场方面,中大型SUV因车型不断增多而整体销量和占比也出现较快增长; • 前十大SUV车型中,自主品牌SUV产品出现普跌现象而日系SUV领涨,其中奇骏和逍客分别上涨12.6%和14.7%;
2017-2018年细分市场销量与结构
2018年Top10车型
丨<12>
SUV遇到短期瓶颈
• 2018年国产SUV销量达1007万辆,同比下跌近2.4%,占乘用车比重达42.4%; • 预计未来SUV销量因车企产品拓展而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18至2026年CAGR为4.8%; • 紧凑型将继续主导SUV市场,中大型份额将逐步提高;
2017-2018年细分市场销量与结构
2018年Top10车型
丨<16>
国产豪华车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幅放缓
• 国产豪华车全年销量达206.5万辆,同比增长16.5%; • 奥迪称雄国产豪华车市场,奔驰、宝马分列第2、3名。沃尔沃销量增幅第一,达44.4%; • 豪华车占国产乘用车比重不断上升,2018年达8.7%;
2016-2026年国产MPV销量(百万辆)
2016-2026年国产MPV大小级别占比(%)
2.02 1.67
丨<15>
MPV细分市场情况
• 紧凑型MPV销量下滑严重,中大型SUV实现微增。整体MPV市场有较强的消费升级趋势; • 前十大MPV车型中,五菱宏光继续保持总销量第一的位置,但相较于2017年下滑25%; • 宋Max表现抢眼,凭借14.1万辆的销量挤进前三,本田两款MPV平均涨幅达25%以上进入前十;
2017-2018年细分市场销量与结构
2018年Top10车型
丨<14>
MPV处于产品转型期
• 国产MPV销量跌至167万辆,跌幅超2017年达20.5%; • 中大型MPV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销量达46.7万辆,份额也上升至28%; • 自主MPV产品目前处于更新迭代期,预计2020年起销量将回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