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吸引技术对难愈性创面治疗

合集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愈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已及治疗效果。

方法:将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诊治的50例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诊治时间均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所有患者均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50例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中42例患者经过一次负压封闭引流术即创面修复,肉芽组织新鲜、平坦、无水肿以及渗出物的出现;另其余8例患者在经过第2次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成功修复创面。

50例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治疗时间为15~20天,平均治疗时间为(17.22±0.25)天。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能够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及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疼痛感值得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VSD;难愈性创面;修复;临床应用;疗效【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062-02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icacy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in refractory wound repair,Tian Xinli, Jiang Bo, Yan Hong(corresponding author).Plastic burn surger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Sichuan 64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rapeutic effect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wounds. MethodsFifty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wound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plastic and burn 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8.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ique. The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wounds were observed by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ique.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Results Forty-two of the 5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wound healing underwent one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hat is, wound healing, granulation tissue fresh, flat, no edema and exudates; the other 8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repaired after the second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he treatment time of 5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wound healing was 15-20 days, and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was(17.22±0.25) days. Conclusion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wound healing,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wounds.【Key words】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Refractory wounds; Repair;Clinical application; Curative effect.临床上,难愈性创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患者会因为病程长、痊愈性难,治疗心理压力大等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

改良VSD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改良VSD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 .8 96 %)a d1 ae fh o t l ru 4 .3 ,wt ttt a iee c e e nte ( n 3csso ec nr op(33 %) i s ii l f rnebt e m P<O0 ) N gt ebceil utrs eedtce t og h asc df w h .5 . eai atr l e r e td v ac u w e i 9csso eipoe ru 7 .0 n 1 ae fh m rv dgop(6o %)a di 1 ae fh o t l o p(34 %) i ttt a ieec ew e h m ( t n n 0csso ecnr u 4 . t og r 7 ,wt s iil df rn eb tente P<O0 ) h asc f .5 .
[ s at 0bet e T xlr teefc o poevc u el gdang V D)o e atr on s Ab t c] r jci oepoe h f t f m rv au m sai riae( S v e i n nrf c yw ud .Meh d 6 ainswt r o to s 1p t t i e h
术 。比较治疗 后两 组患 者引流 管发 生堵管 、 面细菌 培养转 阴 、 创 创面 肉芽生 长情况 的差 异 。 果 结 例 ( 1 4 肉芽组织 生长 良好 , 4 . %) 9 两组 比较 , P<O0 , 均 . 差异 具有统 计学 意义 。结论 5
广应 用 。
改 良组发 生堵 管 3 ( . %) 对照 组 例 96 8 ,
[ 键词 ] 难愈 性创 面 ; 关 负压封 闭引 流技术 ; 理 护
[ 中图分类号] R 7. [ 43 6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232 1)603—2 [O ] 1. 64i n 6 188. 1. .1 6188(020—050 D I 0 99 .s. 7-2 3 02 6 5 3 s 1 2 00

应用VSD技术治疗16例骨科复杂难愈创面的护理

应用VSD技术治疗16例骨科复杂难愈创面的护理
3 0 ai r n。
方式制作的容易 消化 的食 品 , 少吃些油腻与煎炸 的食品 。六是 不能吃酸渍 ( 不包括糖醋味 ) 、 盐腌 、 霉变 、 烧烤 、 烟 熏等食 品 , 不
吃含有色素 、 香精等食品 , 不喝烈性酒等。 七是适当运用 中医饮
食疗法 。手术后的 胃癌患者 , 常常会 出现 口舌 干燥 与舌 红少苔 等症状 , 因此 可以多吃些藕 汁与绿 豆汤等具有 滋阴生津功能的 甘凉食 物。 化疗期 间 , 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 , 机体的 白
果无不适反应 , 翌 日可 给患者适量 的清流质饮食 , 术后 第 3天
五 是要 注意 不 吃 难 消 化 的食 品 , 宜多吃些通过煮炖与蒸等烹饪
可以给全量流质饮食 。 这时的饮食原则为 : 不吃刺激性食物 , 少
食多餐 , 不吃胀气 以及过甜的食 物。 就餐以后需要平 卧 2 0 ai r n
[ 3 ] 张馨胃 癌 2 5 例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阴 . 齐鲁护理杂志, 2 0 0 8 , 1 4
( 1 3 ) : 8 3 — 8 4 .
[ 4 ] 许 夕霞 , 宿 桂霞 , 魏敬 秒. 老年 胃癌手 术患 者心理 状态 分析 与护
理[ J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 0 0 4 , 1 3 ( 7 ) : 9 2 9 — 9 3 0 .
二是让 胃癌患者每天要摄入足量 的蛋 白质。胃癌对机体的营养
【 2 ] 马萍 , 王春慧. 胃癌患者心理个性的分析及护理对 策[ J 1 . 实用医药杂
志, 2 0 0 5 , 2 2 ( 1 2 ) : 1 1 1 3
消耗很大 , 尤其 是蛋 白质 。所 以 , 胃癌患者应该吃一些瘦 肉、 豆 类食 品以及鸡蛋等高 蛋 白食物 。三是多吃些 富含维生素 的食 物, 其 能够保护机体细胞 间质结构 的完 整性 , 还能够 阻断亚硝 酸胺与 亚硝酞胺 等物质的产 生 , 进 而达到 防癌的作 用; 富含维 生素 A的食物可 以维持机体上皮组织 的正常结构 , 有效刺激人 体免疫系统并充分调 动人体抗癌 的积极性。四是食用富含淀粉 与蛋 白质的主食 ,精制糖所提供 的总能量要控制在 1 0 %之 内。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VSD)治疗难治性创面的护理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VSD)治疗难治性创面的护理
7月开始利用封 闭式 持续 负压 吸引术 ( S ) 疗这 类患 者 VD 治 3 , O例 取得 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现将其治疗 中的护理体会报告
如下。
行 了个体 营养 状况评估 , 强饮食 指导 , 加 鼓励患 者进高蛋 白、 高维生素类食物 和蔬菜 、 果 。术后 忌辛辣 刺激性 食物 , 水 3~
人 的医用泡沫 P A块 明显 瘪陷 , V 薄膜 下无 液体 积 聚 , 引流瓶 负压指示处 于紧缩状 态 , 中心 负压 为 5 6 P … 。引 流管 0~ 0k a
堵 管 时用 5 l Or 注射 器抽 取 0 9 N C 溶 液 注 入 管 腔 反 复 冲 n .% aI
12 材料 : . 选用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 有限公 司生产 的维斯第 敷料 ( 含多侧孑 引流管 ) 规格 1 mx1 i m。美国 3 L , 5e 0t n×1c M 公 司生产具有单 方向透气功 能的医用 聚氨酯薄膜 , 规格2 m 0c
者从 心理 上接受 V D治疗。 S 3 12 术前宣 教 : .. 训练 患者床上大 小便 , 防止 术后产生 尿潴
5d 以半流质为主 , 嘱其少 食多餐 , 以后逐步过度到普食。 3 22 使用 V D术后 : .. S 护理人 员需严格 观察 以下 内容 , 并做
相应处理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22 1 观察引 出物 的性状 和数量 : . . . 膜下引流管 管形是否存 在 ;S V D护创材料是否塌陷 ; 负压源 的负压是否在 正常的范 围 内。引流过程 中瘪陷的膜恢复原状 , 薄膜 凸起 , 下有 积液或有
目前软组织缺损 的治疗依 旧十分 困难 , 主要采 用一期 清 创闭合创面 , 药治疗二期 闭合创 面或采用 皮瓣修 复覆盖创 换 面等 。大 的软组织 缺损一期 清创闭合创 面往往 难 以实现 , 不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及护理策略探讨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及护理策略探讨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及护理策略探讨难愈性创面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创面难以愈合的情况,常见于慢性创伤、糖尿病患者或放疗后。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应用负压技术,促进创面的愈合。

本文将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疗效及护理策略。

首先,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可以有效地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利用负压作用可以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减少创面局部水肿,促进组织再生与修复。

同时,负压还可以清除创面分泌物,减少感染风险。

研究表明,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次,对于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策略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术前的准备工作。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创面的大小、位置、深度等情况的评估,以及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血液循环情况和感染风险等。

其次是术中的操作技巧。

护士需要了解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好封闭袋的安装、负压设备的设置和调试等关键技术。

同时,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状况、血压、心率等。

如果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如过敏、失血等,护士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最后,是术后的护理。

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定期观察,包括创面的颜色、形状、渗出物等情况的变化。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创面进行合理的清洁和换药,确保创面的清洁和干燥。

护士还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控制、饮食调理、心理支持等进行综合护理。

总之,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方法,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准备工作、操作技巧和术后护理。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创面的变化,做好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vsd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vsd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vsd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在外科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采用具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醇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对皮肤缺损软组织创面进行覆盖和填充,并用生物半透膜封闭,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然后接通负压源,通过可以随意控制的负压状态来对创面愈合起到积极作用的新型手术方法。

在外科治疗中,VSD主要应用于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术后愈合不佳的伤口、严重烧伤创面及糖尿病足、腿溃疡等。

例如,在骨科中,VSD技术可用于治疗各种软组织缺损和骨组织感染。

在烧伤科,VSD技术可用于治疗各种烧伤创面,如深度烧伤、感染性创面等。

VSD技术的优点包括:
1. 促进创面愈合:通过负压引流,可以减轻创面水肿,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2. 减少感染机会:VSD技术可以有效地封闭创面,减少外界细菌的入侵,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3. 减轻疼痛:VSD技术可以减轻创面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方便易行:VSD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不需要多次换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总之,VSD技术在外科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各种创面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对难愈创面治疗的研究及护理进展赵茜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对难愈创面治疗的研究及护理进展赵茜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对难愈创面治疗的研究及护理进展赵茜发布时间:2023-06-19T02:40:57.81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赵茜[导读]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为近年来难愈创面主要治疗手段,保障创面处于负压状态,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再生,确保其足局部处于无菌条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操作特异性,为充分体现临床优势,治疗期间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前海人寿广西医院广西南宁 530200摘要: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为近年来难愈创面主要治疗手段,保障创面处于负压状态,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再生,确保其足局部处于无菌条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操作特异性,为充分体现临床优势,治疗期间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关键词:VSD封闭负压吸引术;难愈创面;治疗;护理进展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为临床深部引流重要措施,最初由上世纪90年代初,由德国学者提出,在感染性创面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反馈。

于1994年率先引入到我国,作为临床常用辅助引流手段,在急慢性复杂创面应用中取得较好疗效反馈[1]。

考虑VSD封闭负压吸引术独特治疗理念,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过程中护理依赖性较大,完善临床护理模式,对提高VSD封闭负压吸引术疗效具有重要影响[2]。

1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概念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主要操作原理是借助高分子泡沫材料,在难愈创面与负压引流装置之间承担中介,因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较强可塑性,可分担高负压引流,促使其均匀分布在医用泡沫材料上,到达引流区各个区域,隔绝外界细菌侵袭,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发生,稳定负压状态[3]。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临床应用优势明显,无需每日换药,可减轻换药期间患者疼痛,有效降低护理负担;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可减少抗生素药物的应用,避免耐药情况发生,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4-6]。

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针对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反馈,已成为当前阶段创面管理主要措施[7]。

VSD负压密封引流技术在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VSD负压密封引流技术在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Ku mig 6 0 3 , hn n n 5 0 1 C ia
【 bt c】 O jcv T v tao e li f to cnnos aum— ss dc sr v um— e i rng,S ) A s at r bet e onei tnt ic ee s f otuu vcu ast lue(a u s n d i eV D i i sg i h cn a f c i l ie o c l a g aa

w , H N N nJN Y u C E a ,I u—m iZ io—sn .IQn , I G Z og— u. h it f l t o i lfK n i dclClg , e,HUXa og i D N h n y n TeFr —a i e H s t u mn Mei ol e L g s f a d pa o i g a e
中心负压装置 。 13 方法 . 患者人 院后 先行 常规清创换 药 , 并取感 染创 面脓 性
皮 肤软组织感染创 面 1 例 。男 9 , 7 ; 6 例 女 例 年龄 2 ~ 0 , 1 7 岁 平 均 3. 。车祸 伤 5例 , 物砸 伤 4 , 尿病足 感染 3 , 55岁 重 例 糖 例 骨 折 后 自行 中草药包敷 感染 2例 , 痛风性关 节 炎感染 破溃 1 , 例 类 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激 素治疗 后足 背皮 肤坏死感 染 1 。创 面分 例
织鲜活平整 , 以直接 游离缝合 并配合植 皮 , 口封 闭 , 予 创 移植皮肤 基本 成 活。3例 感染 重皮肤软 组织缺损较 多者行 临近皮 瓣移植覆 盖
后配合常规换 药并成活。结论
V D能较好 清除创 面的分泌物和坏死 组织 , S 刺激 肉芽生长 , 助于控制创 面感染 , 有 明显缩短 皮肤软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SD负压吸引技术对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摘要】总结了60例采用负压密闭引流(vsd)技术[1]对难愈性创面的治疗。

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后,采用vsd负压材料进行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改善局部血运,促进肉芽生长,再配以游离植皮、皮瓣转移等方法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vsd;难愈性创面;治疗
【中图分类号】r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147-01
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4月采用vsd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难愈性伤口创面60例。

年龄12~95岁,男性33例,女性27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术后骨外露21例,糖尿病足创面溃疡13例,脉管炎患肢溃疡6例,肌腱外露10例,需长期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难愈性创面5例,下肢静脉曲张难愈性创面5例。

2 材料和设备
vsd敷料:由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其型号分为
5cm×5cm×1cm;15cm×5cm×1cm;15 cm×10cm×1cm三种。

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内含有多侧孔引流管;
半透性粘帖薄膜:英国s&n公司生产,具有单方向透气功能的透明薄膜,主要成份为聚氨酯和丙烯;
三通接头:在各引流管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负压源:可使用vsd专用吸引机、床头中心负压装置或交替使用普通电动吸引机持续吸引。

治疗方法:对创面进行严格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止血彻底。

如有骨外露,予行外露的皮质表面钻孔数个,钻透双侧皮质以增加肉芽组织覆盖的速度。

按创面的轮廓修剪vsd材料,根据创面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vsd敷料,把敷料紧帖创面(必要时可缝合伤口边缘的皮肤和vsd敷料),以半透生物膜封闭伤口(达到密封效果),再以硅胶管通过三通管连接负压装置持续吸引。

时间为5-14天,平均约9天。

从而改善局部血运,促进血芽生长。

2期再配以游离植皮、皮瓣转移或直接缝合治愈创面。

3 注意事项
医患沟通及心理指导治疗:做好病情及vsd负压吸引治疗过程的解释工作,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配合并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术前做好局部护理,必要时备皮。

术中彻底清创及止血。

注意术后观察体温及创面周围皮肤情况。

注意有否发热,局部皮肤有否红肿、渗液。

注意观察vsd敷料有否皱缩,有否漏气,有否变硬,有否渗液于边缘聚积。

并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引流液常规4小时清倒一次(注意避免引流液返流)。

对vsd敷料变硬的处理:如前48小
时变硬可以从引流管中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泡vsd敷料使其重新变软。

如48小时后变硬,引流管中已无引流液持续流出,此时不做处理。

vsd敷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有时会透过半透膜发出臭味,敷料上出现黄绿色,绿脓色,灰暗色等污秽的颜色,这并非创面的坏死组织所致,不会影响vsd的治疗效果,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如出现漏气、堵塞需及时发现并处理。

最常见的漏气部位为引流管的系膜处,以及三通接头处,皮肤褶皱处,边缘有液体渗出处。

有时可见引流管中有一段变干的引流物堵塞管腔,并因此截断了vsd敷料负压源,甚至使负压鼓起,不见管型,这时逆行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泡,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解除阻塞。

注意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

对负压装置的检查,负压是否保持于0.02~0.04kpa[2]。

vsd
敷料鼓起,不见管形,常见的原因除了引流管堵塞外,还应考虑负压源异常。

如中心负压压力不足或表头损坏,引流管受压迫,打折等。

应根据具体情况立即处理。

注意适当的功能锻炼,避免血管栓塞、褥疮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配以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类饮食从而促进创面早日愈合。

4 结果
对60例患者治疗1-2个疗程,每个疗程5-10天。

结果如下:39例游离植皮愈合,5例直接缝合愈合,12例皮瓣转移愈合,4例因多次引流堵塞、漏气或清创不彻底而导致效果欠佳。

住院时间10~41天,平均18天。

5 讨论
vsd技术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等[3]于1992年用于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国内由裘华德于1994年率先引进使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4~5]应用其治疗多种急慢性皮肤软组织缺损
或促进移植皮肤成活,均取得良好效果。

vsd负压吸引应用护创材料填塞机体皮肤或软组织缺损感染坏死后形成的创面。

传统的点状引流改为全方位引流。

同时通过全密封材料使与护创材料相接触的创面处于全表面封闭负压引流状态。

有利于排出腔隙内的渗液、液化坏死组织及改善微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减少因创面与外界环境接触而引起感染的机会。

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是一项疗效确切的技术,明显优于常规伤口换药治疗。

负压封闭术在骨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转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难愈性创面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裘华德,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1998,22(3):119-120
[2] 陈巧玲,禤焕霞,黄萍.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观察及护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0):114
[3] fleischmann w,st recker w,bombelli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1993,96(3):488~492
[4] herscovicid jr,sandersr w,scaduto jm,et
al.vacuum-assisted wound closure(vac therapy) for themanagement of patient swith high-energy soft tissue injuries[j].j ort hop trauma,2003,17(10):683~688
[5] 许诺,袁周洲,王国栋,等.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1):4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