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狄浦斯王》看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合集下载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审美特征——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审美特征——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审美特征——以《俄狄浦斯王》为例《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一部著名悲剧作品,该剧展现了人类命运的无奈和悲剧性。

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被看作是不可抗拒的力量,人类无法摆脱。

首先,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审美特征在于强调命运的威力和决定性。

在《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注定,并不断被命运的力量推动。

无论他如何努力逃避和挣扎,最终都无法逃脱注定的悲剧结局。

命运被描绘成一种无情而不可逆转的力量,人的努力和意志都是微不足道的。

此外,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审美特征还表现在对命运的深度思考和探讨上。

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不仅是人无法抵挡的力量,也是一个存在于人类生活和行动中的普遍现象。

剧中的角色对命运的态度、对命运的解释和思考,展示了对命运本质的深刻认识。

《俄狄浦斯王》中的角色们不仅面对自己的命运,也在对命运的思考中引发了对道德、责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最后,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审美特征还体现在对悲剧结局的追求上。

在古希腊悲剧中,悲剧结局往往是命运的惩罚和教训,也是观众审美体验的一种重要部分。

在《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最终被发现是父母亲生子,糊涂的真相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结局,而观众也透过这个结局获得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总之,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审美特征通过深度地探讨命运的威力和决定性,宿命论的观念,对命运的深度思考和对悲剧结局的追求,展示了古希腊悲剧独特的审美价值。

而《俄狄浦斯王》作为古希腊悲剧的一部代表作,通过对命运的描绘和探讨,使观众得以感受到命运的无奈和悲剧性,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触动。

简述俄狄浦斯王的主题

简述俄狄浦斯王的主题

简述俄狄浦斯王的主题《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著名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所写的一部悲剧作品,其主题是命运、自由与权力的较量。

本文将围绕此主题展开分析。

首先,命运是《俄狄浦斯王》的主题之一。

剧中的主角俄狄浦斯曾被预言其会杀死父亲并与母亲结婚生子,这些预言最终都成为了现实。

人们无法逃脱他们的命运,这在《俄狄浦斯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剧中人物的命运受到神的支配,在人们的眼中,神祇是最不可侵犯的力量,这就是古希腊社会里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无论如何都要承受他的命运,即使他已经知道自己将要犯下的罪行,也无法逃避。

其次,自由也是本剧的主题之一。

底比斯国王克里翁非常热衷于自由,也很崇尚让人们活得自由自在,因此他为自己的城邦建造了一个广场,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自由的思想。

尽管克里翁一再表达着让人们保持自由,但最终自由并不能逃脱命运的牵制。

俄狄浦斯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他想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自由,这表明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由的珍视。

最后,权力也是《俄狄浦斯王》主题之一。

在古代希腊,国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克里翁国王在他所掌握的权力方面是要求最严格的。

尽管克里翁国王认为他可以通过他的权力来保护国家和公民的自由,但在命运的成分面前,他的权力也许只是一种虚幻的幻觉。

当俄狄浦斯控制着底比斯国王的权力时,他值得信赖,他以其直觉和智慧化解了一系列问题,但是,当真相被揭开时,他的权力变得空洞和荒诞了。

总而言之,命运、自由与权力是《俄狄浦斯王》的主题之一。

该剧揭示了人类经历的苦痛、拯救和不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故事,它教育我们必须遵循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在正确的时刻优雅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是著名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所写的悲剧作品。

作品中描绘了主人公俄狄浦斯为了揭开神谕所言的谜团,结果却引发
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家族的灭亡。

在作品中,命运被描述为一种
无法避免的力量,即使人们试图逃避也无济于事。

这种宿命论的题材
在古希腊戏剧中非常常见。

作品从一开始就揭示出命运的重要性。

俄狄浦斯出生时,他的父
亲拉伊奥斯带领全城庆祝,但是神使特留伊从未接到比较好的预言。

拉伊奥斯最后决定,将俄狄浦斯留在山上自生自养,并割掉了他的脚踝。

从那时起,命运便掌控了俄狄浦斯的命运。

无论他去哪里,无论
他做了什么,他似乎无法改变任何事情。

就像他的生命旅程已被预定。

在另一方面,索福克勒斯也描绘了人们的行动可以影响他们的命运,但这些影响通常是微不足道的。

虽然被视为一种宿命,但俄狄浦
斯的强烈欲望探究哪些事情引起了茫然的疾病导致他最终不能逃避现实,而这最终导致了他自己不可避免的厄运。

因此,在《俄狄浦斯王》中,命运的力量与人的自由意志紧密相关。

“宿命”与“自我意志”之间的不断交错,虽然无论是神谕、疾
病还是自我探求,都似乎是受限制的,但却反映出古希腊人对于"命运"的理解和措施:对于在人与外界制约中"自由选择"之后,人的行动所
面临的必然后果,一种无奈与暗示的表达。

论《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运观1

论《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运观1

论《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命运观陇东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2011062117 韩露摘要:希腊悲剧常常以表现人的努力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作为主题,因此又被称为命运悲剧。

在希腊悲剧中命运作为主人公的强势对立面出场,并且使主人公遭受值得同情的挫折以至毁灭,其意义在于诱导观众内心深处恐惧和哀怜的情感。

《俄狄浦斯王》即属于此类作品。

关键词:希腊悲剧;命运观;俄狄浦斯王;挫折与毁灭;恐惧与同情一、关于命运观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命运为:“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是生来注定的。

”[1]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命运女神被描绘成盲目的形象,她们的意志即使是拥有极大权力的主神宙斯也无法扭转。

古希腊人把命运看作神秘的,至高无上的和主宰一切的,并因之诞生了希腊悲剧这样表现命运主题的不朽艺术。

在解析希腊悲剧所展现的命运观之前,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存在于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命运形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古希腊人具有着强烈的宿命思想。

柏拉图宣称"神是至善的",[2]认为世人应乐于接受神所安排的命运;而诗人厄庇卡耳摩斯也说"凡人应作凡人的想法,不应作神的想法。

"[3]西西里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在其哲学巨著《论自然》中谈及命运的时候说:"有一条控制一切的法则,它一直伸过那笼罩万物的天宇和无边无限的大地。

"[4]由以上的引文可见,古希腊人对于命运是抱着十分敬畏的心理。

当古代世界从单纯转变到反思,就从相信诸神到相信命运。

古希腊人宿命思想的产生是与希腊哲学思想的成熟分不开的,我们认为在希腊人逻辑体系中对于"目的因"的特殊重视是导致这种宿命思想的直接根源。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外在目的论的典型代表。

他们否认事物发展的客观因果性和规律性,认为自然界的事物之所以成为它们存在的那个样子,是由于神的有目的的安排;事物都是由某种理性产生的,并为某种有用的目的而存在。

而后来的亚里斯多德则把目的规定为事物本身的一种内在决定性,即内在目的论。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以《俄狄浦斯王》为例《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被后世尊为悲剧典范。

这出“命运悲剧”通过描写正直善良的英雄俄狄浦斯在与命运的斗争中遭到无可避免的毁灭,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勇于斗争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眼中命运的无可捉摸、难以抗拒。

命运观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概念,它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支配人的神秘力量,是前定的个人、民族或国家的走向和完成。

在古希腊神话中,女神摩伊拉便是这种神秘力量的化身。

在俄狄浦斯出世之前,神谕便指出他将来必定杀父娶母的命运,于是无论是他父母还是俄狄浦斯本人,从一开始就尽力去逃脱这种命运。

然而俄狄浦斯所做的每一项努力,非但没有使他逃离这种厄运,反而一步步走向命运的最终结局。

作者并没有指出这种命运的原因,在他看来,神谕决定一切,命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

剧中的俄狄浦斯是正义勇敢的英雄,他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拯救了整个忒拜城;他失手杀死了老国王,并不是出于有意;他娶自己的亲生母亲,是全忒拜城人民的意愿。

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在俄狄浦斯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他并没有刻意犯下罪过,相反他一直在逃避预示他命运的神谕。

善良的他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离开了科任托斯,为了拯救城邦竭力追查凶手,知道真相后为了保全城邦,他有戳瞎双目请求流放。

纵观整部戏剧,俄狄浦斯并没有过错,只是悲剧的宿命使他始终无法逃脱。

本剧故事情节按照两条线索进行发展。

开始忒拜城产生瘟疫,民众向俄狄浦斯乞援。

为了拯救忒拜,俄狄浦斯必须找出凶手,将其清除。

所以,整部戏剧以俄狄浦斯追查凶手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

然而在追查杀害拉伊俄斯的凶手的同时,暗含着俄狄浦斯寻找自我的过程。

从为了拯救忒拜,神示要求清除污染开始,就暗示着俄狄浦斯就是忒拜城祸根,标志着俄狄浦斯开始追查凶手即是开始一步步查明自己的身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进行。

在后来报信人和牧人的证实下,俄狄浦斯终于追查到凶手就是他自己,他就是那个逃不开弑父娶母的悲剧命运而要被清除的污染。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以《俄狄浦斯王》为例《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剧本。

《俄狄浦斯王》戏剧,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

他步步与命运抗争,最终也难以逃出命运的魔掌,不知不觉弑父娶母,犯下大罪。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剧本。

《俄狄浦斯王》戏剧,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拉俄斯和王后伊奥卡斯特的儿子。

国王和王后从特尔斐太阳神庙得到了神谕。

国王长大后,俄狄浦斯会杀父娶母。

为了避免厄运,国王命令他的仆人把婴儿扔到城外的山林里。

当他在山林中看到这个可爱的男婴时,他把它送给了科林斯人。

俄狄浦斯成了科林斯国王的养子。

长大后的俄狄浦斯得到将“将杀父娶母”的神谕后,便离开了科林斯。

在一个三岔路口遇一辆马车,双方发生争执,失手杀了一位老人。

他来到底比斯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被拥立为王,并娶寡后为妻。

后来, 瘟疫笼罩整个忒拜城, 神说须找出杀害国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

经过追查,自己就是凶手。

他便刺瞎双眼,自我放逐。

在古希腊时期,限于对科学水平的认知,人们坚信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无法解脱。

于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以及神或英雄与不可改变的命运进行着积极地抗争,最终大都以失败告终,但人和命运抗争所放出的光芒,是伟大和耀眼的。

悲剧《俄狄浦斯王》就是一部典型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代表作,也是命运悲剧的最高诠释。

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司,反复背诵着一个谜语:什么动物有时四只脚,有时两只脚,有时三只脚,脚最多的时候最软弱;但凡猜不出谜语又要出入城门的人都要被她吞掉。

后来狄浦斯猜中了正确答案,谜底是“人”。

斯芬克斯羞愧万分,跳崖而死。

埃及也有狮身人面像,却来源于埃及神话传说,它是法老雷吉德夫根据他父亲胡夫而建造的。

在心理学上,“俄狄浦斯情结”概念,它来自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研究,他认为在儿童早期性发育阶段会产生对父母中异性的爱恋和同性的排斥,他将男孩爱恋母亲、排斥父亲的现象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即“弑父恋母情结”,女孩反之,相应概念是“恋父情结”。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命运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命运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命运《俄狄浦斯王》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美狄亚》并称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古希腊悲剧源自对酒神奥尼索斯崇拜和祭祀酒神的颂诗合唱队的民间歌舞,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产物,虽大多取材于神话,带有迷信和命运观念却也真实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斗争。

亚里士多德曾这样定义,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乘客人和命运的冲突。

”在索福克勒斯笔下诞生的悲剧形象颇多,俄狄浦斯是传世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其作品结构复杂、布局巧妙,被誉为“戏剧节的荷马”,《俄狄浦斯王》也同样被后人视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古希腊悲剧中,神话、命运的作用格外显著,《俄狄浦斯王》更是讲述了“神谕”下的主人公始终无法逃脱命运安排的悲惨故事。

刚出生的俄狄浦斯因为生父拉伊奥斯得知他长大后会弑父娶母而被钉穿脚踵扔到荒郊野外,却阴差阳错被科林斯的国王收养。

成人后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将会弑父杀母的预言,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亲生父母的他与命运做出了第一次抗争——逃离了科林斯,却未曾想到,这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的悲剧命运。

在逃离养父母去往忒拜城的路上,他被人欺辱,一怒之下杀掉了四个人,其中便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忒拜国国王拉伊奥斯,预言的上半部分在冥冥之中已经发生。

不久,俄狄浦斯凭借其聪明才智打败了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百姓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妻子,即他自己的生母。

俄狄浦斯毫不知情自己已然应验了弑父娶母的预言,还与生母孕育了两个孩子。

为了平息瘟疫,他遵照神的指示寻找杀害前国王的凶手,结果真相大白,自己便是杀了父亲娶了母亲的罪人。

悲愤不已的他选择刺瞎双眼,自我放逐。

《俄狄浦斯王》是一曲宏大的命运交响乐,主人公的不屈意志最终还是逃不过既定命运的毁灭。

故事是悲剧的,在一次次人与命运的抗争中,个人坚强勇敢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既定的悲惨命运的冲突典型而富有意义。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概述《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在追寻自己身世真相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命运的摆布,最终走向悲剧结局。

本文将从不可抗力、自由意志和命运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不可抗力的力量在《俄狄浦斯王》中,不可抗力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一开始,预言告诉俄狄浦斯他将会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而这个预言成为了他命运中的一部分。

尽管他试图逃避,但他的举动实际上成为命运的推动力。

不可抗力的力量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俄狄浦斯的父王拉奥斯曾试图通过将他绑在婴儿床上丢弃在野外来阻止预言的实现,然而,这一举动最终成就了命运的安排。

这种命运之力超越了人们的意愿,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命运仍然会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

自由意志与命运尽管命运在《俄狄浦斯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作品也强调了自由意志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

俄狄浦斯虽然受到命运的支配,但他的行动也有一定的自由度。

他决定调查自己的身世并揭露真相,这表明他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对于命运的塑造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作品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对话,即俄狄浦斯与逃避预言的克里昂之间的对话。

克里昂认为命运不可抗拒,而俄狄浦斯则表示他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和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对话体现了主人公对自由意志的坚持,同时也展示了对命运的挑战。

命运的惩罚在《俄狄浦斯王》中,命运并不总是仁慈的。

俄狄浦斯逐渐揭开真相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他陷入了巨大的内心痛苦之中。

这也成为了他的惩罚,他不得不承受自己行为的后果。

此外,作品中还有诸多不幸的情节,如俄狄浦斯的爱妻玛利亚自杀,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死亡。

这些不幸事件的发生无疑是对俄狄浦斯的惩罚,他与自己抗争的结果正是导致他最终命运的损失。

总结《俄狄浦斯王》通过展示一个人与命运的斗争,深刻探讨了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尽管不可抗力在人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作品也强调了个体的选择和行动对于命运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 俄狄浦 斯王》 中,这种偶 然性具体体现在个 人意
是 这 么 干 的 ,他 预 先 宣 布 自己 的 决 定 , 向 我 们 证 明 ,我 们 志 对命 运 的激 烈 反抗 中 。这 里 既有 俄 狄 浦 斯 的反 抗 , 也包 括 无 力 与 他 抗 争 , 也 无 力 躲 避 ; 同 时 在 嘲 笑 我 们 的 软 弱 、笨 他 父 亲忒 拜 国王拉 伊 俄 斯 对命 运 的 抗争 。当 拉伊 俄 斯 得 知神 拙 以及 从 我 们 失 败 的 抗 争 中 体 味 恶 意 的 快 感 。 ”毫 无 疑 谕 : 他 的儿 子 将会 犯 下 弑 父娶 母 的 可怕 罪 孽 。于 是 拉伊 俄 斯 问 ,在 希 腊 人眼 中 ,命运 是无 法 抗拒 的 。 在 俄 狄浦 斯 生 下后 ,用 铁 丝 穿 困他 的双 脚 , 命仆 人 将 这婴 儿 《 狄 浦 斯 王 》 的故 事发 生 在 古 希腊 的忒 拜城 。忒 拜城 丢 弃 在荒 山野 岭 。从 拉 伊 俄斯 将 刚 出生 的儿 子丢 弃 时 , 就可 俄 国 王拉 伊俄 斯 因无 子 ,便 请 求 阿 波 罗 赐给 一 个 儿子 ,阿 波 罗 以看 出他 是 在 极 力躲 避 命 运 ,在 同命运 抗 争 。然 而 仆 人 的好
腊 悲 剧 命 运 观 的几 点看 法 。


命 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 数 ,是 一 种 无 法 抗 拒 的 力 量 , 它 不 以 人
希 腊 的命 运 观 用 最形 象 的 方式 图解 出来 了 。 二 、 命 运 是 无 常 的 , 充 满 了 偶 然 性 ,具 体 表 现 为 个 人 意 志 和 命运 的激 烈 冲 突 古 希 腊 神 话 中 的 命 运 三 女 神 , 克 罗 托 负 责 纺 生 命 之
性地看待命运 ,认识 自 ,走向积极 乐观的人生 。 我 关键词 :俄狄 浦斯王 古希腊悲剧 命运观
人 类 对 命 运 的 思 考 ,往 往 是 文 学 作 品永 恒 的 现 实 性 话 斯 国 王和 王 后 是 自己 的亲 生父 母 。 可是 俄 狄浦 斯 万 万没 想 到 题 。 在 古 希 腊传 统 悲 剧 中 , 命 运 的 超 现 实 性 、 神 秘 性 和 必 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 了他人生悲剧 的步伐 。他离开养父 然 性 ,更 有 着 令 人 生 畏 的 力 量 , 以至 于 人 们 常 常 会 从 中 得 母 , 朝 忒拜 城 走 去 ,在 一 三岔 路 口受到 了一伙 路 人 的凌 辱 , 出 人 生 是 命 中注 定 的结 论 。 的 确 ,古 希 腊 悲剧 在 诞 生 时 , 怒 之 下杀 了四 个人 ,其 中就 有 他微 服 私 访 的亲 生 父 亲— —

从 《 俄狄 浦斯 王》 看古希腊 悲剧的命运观
。沈 佳 玉
摘 要: ( ( 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 范,它充分展现 了古希腊悲剧的不朽魅力 ,给读者 留下了无穷无尽 的思考。
其 中的命运观更是深邃 而广 阔;命运是 必然的,又是偶然的,它的最终实现是人 自身行为的结果;它启 示人们理
命 运 , 命 运 不 但 是人 甚 至 是 神 也 不 能 抗 拒 的 ,他 对 命 运 深 前王 之 后 , 自己 的生 母— —伊 俄 卡 斯 忒 为妻 ,还和 她 生 育 了 信 不 疑 。 索 福 克 勒 斯 认 为 ,命 运 观 念 是 与 人 类 天 才 之 歌 颂 两 男 两 女 四个 孩 子 。 俄 狄 浦 斯 就 这 样 成 为 了 弑 父 娶 母 的 罪 交 织 起 来 的 ,人 是 在 生 活 派 给 他 的 范 围 中 一 切 物 质 价 值 和 人 ,可他 自己对 此却 毫 不知 情 。 俄 狄 浦 斯 在 得 知 神 示 后 , 就 一 直 想 最 大 限 度 地 改 变 精神价 值之创造者 与建树者 ,他 对命运是信而 存疑 ;而欧 里 庇 得 斯 则 认 为 决 定 命 运 的不 再 是 神 明 ,而 是 人 自 己 的行 “ 父 娶 母 ” 这 一 命 运 , 却 最 终 未 能 逃 脱 命 运 的 残 酷 定 弑 为 ,他 对 命 运 疑 而 不 信 。 由此 可 见 , 古 希 腊 三 大 悲 剧 作 家 律 ,他 的竭 力 抗 争 都 在 无 意 识 中 实 现 了 神 示 的全 部 内 容 。 对 命 运 的 理 解 既有 相 似 之 处 又 有 明 显 差 异 。在 这 里 ,笔 者 因 此 ,命 运 是 以一 种 不 可 改变 的 方 式 制 约 一 切 的 力量 , 是 俄 想 着 重 就 索 福 克 勒 斯 的 《 狄 浦 斯 王 》 来 谈 谈 自 己对 古 希 超 越 于 人 的 意 识 和 能 力 的必 然 。 《 狄 浦 斯 王 》把 这 种 古 俄
的 意志 为 转 移 古 希 腊 人 相 信 人 和 神 都 是 有 命 运 的 。 在 古 希 腊 神 话
中 ,有 三 个 专 司 命 运 的神 , 她 们 在 人 出 生 时 就 给 了他 们 善 线 , 拉 克 西 斯 决 定 生命 之 线 的 长 短 ,阿 特 洛 波 斯 负 责 切 断 或 恶 的 命 运 , 并 且 监 察 神 与 人 的 一 切 犯 罪 行 为 。在 犯 罪 者 生命 之 线 。从 相 关 的 神 话 中 我 们 知 道 , 命运 之 神 最 初 并不 受 到 惩 罚 之 前 ,她 们 决 不 停 止 可 怕 的 愤 怒 。车 尔 尼 雪 夫 斯 具 备 邪 恶 性 质 。但 在 《 狄 浦 斯 王 》 中 , 命 运 不 再 是 具 体 俄 基 曾这 样 评 价 希 腊 人 眼 中 的 命 运 : “ 运 好 像 一 个 喜 欢 表 的 神 ,它 的性 质 也 发 生 了变 化 , 由 于许 多 偶 然 的 因素 , 它 命 现 自 己 的 威 力 的任 : 权 势 人 物 , 常 常 预 先 对 他 打 算 加 害 令一 个 无 辜之 人 遭 受 到 巨大 的 不幸 。 陛的 的人 说 , ‘ 就 预 备 那 样 干 ,你 倒 试 试 来 阻挡 我 ’, 他 就 我

就 与 命 运 结 下 了 不 解 之 缘 。 埃 斯 库 罗 斯 认 为 ,一 切 悲剧 冲 年 迈 的 忒拜 国国 王拉 伊 俄 斯 。到 忒 拜城 后 ,因猜 破 女妖 斯 芬 突 的根 源 , 乃 是 既 不 依 存 于 人 又 不 依 存 于 神 的一 个 因 素 一 克斯 的谜 语 ,解 救 了 忒拜 人 ,被 忒 拜 人 民拥 戴 为王 ,并 娶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