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命运观的发展

合集下载

问向灵魂的深处—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及其演变的美学思考

问向灵魂的深处—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及其演变的美学思考

问向灵魂的深处—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及其演变的美学思考在古代希腊悲剧中,探索人类命运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古希腊悲剧家们通过深入灵魂的深处,以及对宇宙的认知,来解释人类的存在和命运,并逐渐演变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思路。

本文将通过剖析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及其演变,以及举出几个例子来阐释这一思路。

1.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在古希腊悲剧中,最主要的命运观念是宿命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生的命运是由神明预定的,人类只能被动地接受。

因此,戏剧中的主人公往往被迫面对命运的安排,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改变,终究注定是无法逃避的。

这种观念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比如厄瑞什忒俄斯被深爱着的伊俄那美伦母亲所害,以奥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等等。

另外一种命运观念则是自由意志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观念在悲剧中也得到了反映,比如奥狄浦斯为了找出杀害国王的凶手,不断地追问自己的过去,最终发现了自己曾经杀害了自己的亲父亲母,手里沾满了父母的鲜血。

这两种命运观念的并立在古希腊悲剧中十分显著,悲剧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不断为我们揭示着人类的存在和命运。

2. 古希腊悲剧的美学思路古希腊悲剧家们认为,人类的命运和宇宙的运行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引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思路。

这种思路认为,宇宙是有序的,而人类的存在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在这个宇宙中无论任何人类的存在,都无法改变宇宙自身的存在。

例如,在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中,主人公安提戈涅被迫执行灵魂的义务,不过这款游戏的很多人由此学到了什么,就是无论是什么命运,都是自己的控制,人们可以自主的选择。

3. 例子一:《奥狄浦斯王》和宿命论《奥狄浦斯王》是一部代表性的悲剧作品,它充分展现了希腊文化中的宿命论。

剧中的主人公奥狄浦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生母,杀了自己的生父。

最终,他意识到了这个真相,体现了宿命论对人类命运的不可避免性。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古希腊悲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关于命运的探讨更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古希腊悲剧家通过对命运的描写与诠释,深入探讨了人类对命运的理解与认知,并通过剧中人物的命运遭遇,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挣扎与无力感。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有着深刻的内涵,本文将从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命运的决定因素以及对命运的抗争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理解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首先,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源自于古希腊人对于宇宙秩序的理解。

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受到了某种力量的控制,这种力量被称为“命运”或“宿命”。

在古希腊悲剧中,这一命运力量常常作为一个超越人类的存在,决定了人类的遭遇与命运。

例如,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注定要杀父娶母,无论他多么努力地逃避,最终还是成为了这一悲剧命运的牺牲品。

古希腊悲剧家通过对命运的描绘,强调了命运对于人类的威力与不可抗拒性。

其次,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还涉及到了命运的决定因素。

在古希腊人看来,命运的决定因素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

除了上天的力量,还包括了神明的旨意、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的言行等等。

在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中,主人公安提戈涅因为履行了对自己的哥哥埋葬的义务,而引发了以命运为代价的一系列悲剧。

古希腊悲剧家通过对命运决定因素的描绘,使命运不再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存在,而是贴近人性的现实力量。

然而,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并非完全悲观与无力。

尽管命运具有决定性的特征,人类在面对命运时仍然可以展现出充满勇气与抗争的精神。

在古希腊悲剧中,主人公往往是那些在命运面前表现出抗争意识与坚持信念的人。

例如,在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受难记》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尽管被捆绑在岩石上,一系列的折磨着他,但他从未屈服于命运的压力,坚信人类具有自己独特的尊严与价值。

古希腊悲剧家通过对抗争与抗命运精神的描写,让人们看到了在命运面前依然可以保持坚持与勇气的可能性。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在古希腊的悲剧文学中,命运观念是一个核心的主题。

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到欧里庇得斯,这一观念在三位伟大的悲剧诗人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和独特的解读。

首先,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早期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俄瑞斯忒亚》,对命运观念有着深刻的洞察。

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中,命运往往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决定着人物的命运。

比如在《俄瑞斯忒亚》中,俄瑞斯忒亚家族的命运仿佛被一个不可逾越的诅咒笼罩,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摆脱悲剧的轮回。

然而,埃斯库罗斯并未将这种命运观念解读为宿命论,而是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

俄瑞斯忒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选择善恶的能力,他们的悲剧更多的是由于自己的选择而非命运的压迫。

相较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等作品中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命运观念。

他不再将命运看作是一种外在的、不可逆转的力量,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内在的、与个人选择和行动紧密相连的力量。

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中,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都是命运的自我创造者。

他们的行为和选择不仅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周围人的命运。

索福克勒斯的命运观念更多地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责任,将人的行动和选择提升到了决定命运的高度。

最后,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晚期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如《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和《海伦》展现了不同于前两位诗人的命运观念。

欧里庇得斯更加关注命运与个体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所引发的道德问题。

在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中,人物常常面临命运的困境,需要在道德和命运之间做出选择。

例如,《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中的伊菲革涅亚被阿伽门农家族的命运所束缚,但她仍试图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改变命运。

她的决定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但她的勇敢和坚持却成为了观众心中的胜利。

综上所述,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都深入探讨了命运观念,但他们对于命运的解读和理解各有侧重。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一、前言古希腊悲剧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命运观是其核心之一。

本文将从悲剧的定义、命运观的概念入手,探讨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并结合《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两个经典作品进行分析。

二、悲剧的定义1. 悲剧的起源古希腊悲剧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最初是为了向神明致敬而演出。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人类矛盾和冲突为主题,通过戏剧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艺术形式。

2. 悲剧的基本特征(1)主题:以人类矛盾和冲突为主题。

(2)结构:分为前奏曲、幕间休息和尾声三个部分。

前奏曲用于介绍背景和情节;幕间休息用于安排场景和时间;尾声用于总结全局。

(3)人物:通常有一个英雄角色,在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经历悲剧性的命运。

(4)情节:通常是由英雄角色的错误决策或行为引起的悲剧结局。

(5)语言:使用古希腊诗歌和戏剧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三、命运观的概念1. 命运观的定义命运观是指人类对于自身命运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

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通常是一种宿命论,即认为人类的命运已经注定,无法改变。

2. 命运观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在古希腊文化中,宿命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仰。

人们相信神明会决定每个人的生死和命运,而人类只能顺从神明安排。

四、《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1. 剧情简介《俄狄浦斯王》讲述了一个英雄角色俄狄浦斯在追查国王被谋杀案件时,发现自己就是凶手,并最终因此导致家庭灭亡和自己失明的故事。

2. 命运观的体现在《俄狄浦斯王》中,命运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俄狄浦斯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他在出生时就被预言会杀死自己的亲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其次,尽管他一直努力逃避这个预言,但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自己成为凶手和家庭灭亡的命运。

3. 命运观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在《俄狄浦斯王》中,宿命论对俄狄浦斯的性格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感到绝望和愤怒,并最终选择了盲目地摧毁自己和家庭。

五、《安提戈涅》中的命运观1. 剧情简介《安提戈涅》讲述了一个女孩安提戈涅为了守护自己兄弟埃波利斯而违抗国王禁令,并最终选择牺牲自己来保护家族荣誉和尊严的故事。

古代希腊史学的命运观

古代希腊史学的命运观

古代希腊史学的命运观古代希腊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运观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当代社会和未来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古代希腊史学中,命运观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关乎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古代希腊史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

从荷马史诗到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腊史学逐渐摆脱了神话和传说,走向了更为理性和客观的历史记载。

这一过程中,命运观也经历了从神明决定到人本主义的转变。

古代希腊史学的命运观强调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

在荷马史诗中,命运是由神明决定的,人类只能顺应天意。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希腊史学开始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

例如,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强调了人的行为对历史的影响,而修昔底德则进一步提出了“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古代希腊史学的命运观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古希腊,人类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这体现在诸多神话和传说中。

同时,希腊史学也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从《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时代到修昔底德的古典希腊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这种转变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处境的认识和改变命运的努力。

当代社会和未来仍可以从古代希腊史学中的命运观获得启示。

首先,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是希腊史学命运观的核心。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更加重视个体的权利和选择权,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

其次,古代希腊史学命运观提醒我们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应汲取古希腊的经验,寻求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最后,古代希腊史学命运观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在面对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适应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总之,古代希腊史学的命运观是一个深邃而富有启发性的概念。

它不仅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还强调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及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从这一角度来看,古代希腊史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智慧的源泉。

浅析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念的发展

浅析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念的发展

最摄人心 魄、 最有魅力 的因素。 命运悲剧就是 指主人公被 与生俱来地赋 予某种 悲剧 , 虽然他 抗争 、 反击 , 有 着追求 自由、 向往 美好的 愿望 ,但仍然摆脱 不了 已经注定 的命运 ,最 终被 摧 毁。古希腊最 著名的三大悲剧 家埃斯库 罗斯 、 索福克 勒斯 、欧里庇德斯 在其创作 中都 深刻地揭示 了命运 这一主题。人类从诞 生 以来 ,就 一直在与命运相 搏 斗。在一次次地 被命 运摧毁后 , 命运的面纱也逐渐被 人类揭开。从埃斯库 罗斯的《 阿伽 门农》 中无奈地 屈 服于命运打击 的女俘卡 珊德拉 , 到 索福 克勒斯《 俄 狄 浦斯王》 中充满对命运 的质疑与 反抗 而 自我放逐 的 俄狄浦斯王 ,再到面 对负心汉 宁可杀死亲儿也 要与 命运决裂的美狄亚 ,希 腊悲剧 中命运观有着 明显 的 发展变化。这种 变化 反映 了古希 腊人在最初 的探 索 中, 对人生命运理解的 变化。
部 曲中, 任何 人都不能逃脱神 的 旨意 , 阿伽 门农 的妻 子在复仇女神 的暗示下弑夫 ,而他 的儿子又依 照阿 波罗神的示意杀掉母亲为父亲复仇 。之后 , 在裁决俄 瑞斯忒亚是否应该 因杀母而被 判罪时 ,智慧女神 雅 典娜投出了关键的一票 , 俄瑞斯忒亚被判无罪。在长 达三部的悲剧 中 , 读者可 以看出 , 所 有人物的命运 都 操纵在神 的手中。而实 际上 , 悲剧的主角就是命运本 身, 甚至万神之主宙斯也无法摆脱命运的惩罚。埃斯 库罗斯认为 , 人 无法掌控命运 , 只能 消极 地任凭命运 摆布。 ( 二) 索福克勒斯 的悲剧作 品及其命运观 索福 克勒斯 比埃斯 库罗斯晚 2 0多年 出生 , 他 的 时代正 是 雅典 从奴 隶 民主 制 的巅峰 逐 渐衰 退 的 时 代, 他亲眼 目睹 了雅典被斯 巴达打败的过程。索福 克 勒斯对政治兴趣浓厚 , 一生支持民主运 动。他一 方面 为雅典的繁华所骄傲 ,一 方面又看 到了这种表面繁 华后 的虚空。他的悲剧作 品正描绘 了这 个时期雅典 的社会 风貌。他 留给后世 最著名 的作 品莫过于那部 集思想 性与艺术 性 于一体 的完美 悲剧 俄 狄浦 斯王》 。在他 的前辈埃斯库罗斯眼中 , 命运是公正的 , 人类 只能接受与顺从 ,而索福克勒斯 却大胆地质疑 了上 天安排 的公正 性 , 并与命运进行了抗争 。在埃斯 库 罗斯 的悲剧 作品 中, 英雄受苦 的原 因就是命 运 , 而 非他 本身有什么过错 。俄 狄浦斯王本 身没有犯过任 何错 误 , 他 只是 沿着人的伦常做 着合乎情理 的事情 , 然而命 运之手从来没有放 弃对他 的追逐 ,最终让他 走上了弑父娶母 的不归路。在埃斯库 罗斯的悲剧中 , 主人公 永远是积极向上 的 , 即便命 运已经安排好 , 他 们也 没有放弃对希望 的追 求。然而在 索福克勒斯笔 下, 主人公在最后 已经被 命运折磨 得悲观绝望 、 痛苦 哀号 , 他越积极就 离悲剧越近 , 他 的悲剧 让我们感到 恐怖 。不过 。 索福 克勒斯 并没有 陷入消极宿命论 , 而 是 肯定了人对于命运 的抗 争 , 推 崇了人的 自由意 志。 俄狄浦斯王是理想 的化 身, 勤政爱民。正 因为他的灭 亡, 昭示 了命运 的不公与非正义 , 也证 明了奋起反抗 命运 的合理性 。 ( 三) 欧里庇德斯的悲剧作品及其命运观 欧里庇 德 斯 是古 希 腊三 大 悲剧 家 中最 晚 的一 位 。那时 , 雅典 的奴 隶主 民主 制已经彻底衰落 , 老百 姓过 着贫 苦的生活 。他喜欢安静独立地思考人生 , 并 不热 哀于政治运动和公共 事务 ,长久 的思考使他 的 哲学 思想达到 了前几位 悲剧 家所没有 的高度。在流 传 下来的十几部作 品中 ,比较著名 的有 《 酒神的伴 侣》 《 希波 吕特斯》 《 特洛亚妇女》 和《 美狄亚》 。他的作 品更重视对人 的内心活动 的刻画 。 在《 美狄亚》 中, 美 狄亚 的一举一动都是 内心驱使 ,丝 毫没 有听从神意

古希腊命运观的发展——基于对普罗米修斯和宙斯的分析

古希腊命运观的发展——基于对普罗米修斯和宙斯的分析

浅谈古希腊人命运观的发展—基于对普罗米修斯和宙斯的分析管理学院杨然1102900028《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情节取决于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取神火的故事。

火是人类文明的根基,而宙斯却垄断了它,想叫人类长期处于黑暗和蒙昧之中。

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的苦难,并预见人类具有创造的才能,因此不顾天条偷火下凡,激怒了宙斯而被锁在高加索山受苦,普罗米修斯为了拯救人类,自愿承受痛苦。

普罗米修斯知道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知道宙斯的命运,宙斯虽为众神之神但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的主旨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即一切都是命运之神安排好的,可怕的不是命运带来的苦难而是命运本身,人类只能坦然面对。

作品中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并预见自己会受苦,同时还预见人类会拥有创造力,于是不顾一切地帮助人类摆脱黑暗与蒙昧,盗取圣火,激怒了宙斯,甘愿被锁在高加索山,每日承受切肤之痛。

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伟大的拯救者与殉道者。

普罗米修斯的行为是在和命运作斗争。

普罗米修斯是为了人类而受苦的,这是莫大的德行与善心,他本不是一个该受磨难的人物,但是命运弄人,普罗米修斯注定要遭此劫难,纵然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人类。

普罗米修斯是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他反抗的是命运。

然而,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不管普罗米修斯如何反抗重要在命运的控制之下。

但是面对命运,他又是坦然而从容的,正如作品中所写:“我既知道定数力量不可抵抗,就得尽可能忍受这注定的命运”。

这似乎又在告诉我们一条哲理,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与其抱怨不如淡然接受,然后去全力以赴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

作品中另一个人物是宙斯在作品中他是以一个反派出现的。

他下令将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让他受尽苦难。

事实上我认为宙斯也是个悲剧,纵然是众神之神也不得不匍匐在命运安排之下。

普罗米修斯是唯一知道他命运的人,但却是宙斯的敌人,宙斯虽知道未来会面对艰难但却无从改变,宙斯虽为宇宙的主宰但却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他也曾做出过反抗行为,他逼迫普罗米修斯说出自己的命运,但普罗米修斯拥有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与不受拘束的个性,他怎会说出宙斯的命运。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
答: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是一个核心主题。

在古希腊悲剧中,人物的命运往往受到冥冥中命运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悲剧人物最终难逃命运的藩篱,他们的悲剧更多是命运使然。

命运观作为贯穿古希腊悲剧的文学母题,其发展经历了由神到人、从信服到怀疑、从屈从到反抗的过程。

在第一时期,命运被具体化为不可反抗的神志。

在第二时期,命运被视作具有捉弄人性质的神秘力量。

即便人们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但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对不公正的命运发出质疑,必要时还可以向命运发出挑战。

在第三时期,人们对神志控制的命运产生了怀疑,不再相信神的意志和难以逃脱的命运,而是进一步强调人自身力量对命运的影响,企图逃离命运的樊笼。

以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为例,美狄亚是个热烈且疯狂的女子,她憧憬爱情却被爱所伤,最后宁可杀死自己的孩子,不惜带着尸体远走高飞。

她的命运观体现了对命运的反抗和挣扎。

总的来说,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深刻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存在和发展问题的深度思考,对西方精神和文化有深远影响。

现代人依然能够通过古希腊悲剧找到精神上的共鸣和联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命运观的发展
古希腊文学作品中,戏剧是成就较高的一种文学。

其中悲剧的成就又远远高于喜剧。

悲剧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树立了正统的地位,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取材于神话传说,是奴隶主贵族教化臣民的工具。

但是,在悲剧里具有一条鲜明的发展线索,那就是人类命运观的发展,从不得不顺从到奋起反抗的过程。

在希腊悲剧中,命运似乎构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命运成为了主宰一切人甚至是神的根源。

在希腊悲剧主人公的背后,总有某种既不依赖于人,又不依赖于神的神秘力量,这种无形的,然而又发挥着巨大作用的神秘力量,就是所谓的命运,故也把希腊悲剧划归为命运悲剧。

根据亚里士多德定义:“悲剧是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模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

戏剧的效果借引起怜悯与恐惧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所谓“命运”,其实质是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古希腊人限于思想及科学水平,无法认识。

不同的悲剧作家对命运的理解不尽相同,不同的作品对命运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念发展与内涵的变化。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杰作《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仅存的第一部。

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埃斯库罗斯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敢于为人类幸福而反抗众神之主宙斯的形象——普罗米修斯。

他对人类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并深深地同情着生活在愚昧中的人类,于是他给人类带去了知识,带去了火种,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将人们带入文明之城。

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惹怒了宙斯,宙斯下令将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让他终日
暴露在烈日和风雨下,任他喊叫,仿佛世界所有的角落都充满了这位为人类文明进步而牺牲自己的勇士悲怆的呼喊。

这部作品非常明确地塑造了悲剧的意义。

在这里面,不管是人还是神都是不容反抗的,神的力量不容超越,而人的力量微乎其微,面对命运,人只能顺从。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

剧本取材于古老的传说。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自己却毫无所知。

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示,俄狄浦斯千方百计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凶手就是他自己。

悲痛万分的王后伊俄卡斯忒自尽。

俄狄浦斯百感交集,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

《俄狄浦斯王》说明了希腊人对命运力量的敬畏,然而却开始了抗争。

即使俄狄浦斯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也在尽可能的避免悲剧的发生。

故事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悲剧,说明人类的自信心不够提升,对命运与神的力量仍有遵从与恐惧。

在《美独亚》的故事里,身为科尔喀斯公主的主人公美狄亚,为了爱情,抛弃富贵与权势,孤身与伊阿宋私奔。

而伊阿宋利欲熏心,竟然背信弃义,抛妻弃子与科任托斯公主结婚,国王也欲立即将美狄亚母子驱逐出境。

当婚姻破裂、无路可走之时,美狄亚并没有选择死掉,不但没有死掉,还将有一番惊天地的作为。

美狄亚,这个遭受屈辱,性如烈火的女子,由爱而恨,不得不采用残忍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权利和意志的不可侵犯,她不但用巫术要了新娘和国王的命,更深知儿子是作为父亲的生命、权力、和财产的体现,她要绝后,给伊阿宋致命的打击。

最终,
在极惨烈的尸体叠尸体的场面里,美狄亚的尊严和人格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部作品里,人的力量被大大提升。

命运的抗争意识不断加强。

主人公美狄亚面对命运并没有选择屈服,不仅淋漓尽致地向丈夫、国王、公主进行了报复,而且自己能够全身而退。

在这部戏剧之中,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类开始意识到面对命运的不公,人是有能力进行反抗的。

人的自信心也在不断提高。

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这三部作品可以看出,希腊悲剧中命运观念的转变。

从开始相信命运,相信命运的安排,认为命运是不可抵挡,不可反抗的力
量,到依然相信命运的力量,但是已经开始对命运的正义性和强大性产生怀疑,再到后来开始强调人在命运中的重要位置。

其主题不断地由神向人变换,慢慢地可以看出对人的作用的重视。

悲剧作品中的主人公用不同的方式,面对落到头上的不公的命运,意志坚定、竭尽所能的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作家把自己的命运观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也让人看到了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念的发展:传统的、带有宗教宿命论色彩的古希腊悲剧早期的命运观念逐渐被具有进步性和现代性的人性命运观取代。

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对人的力量的认识不断加强。

在人生故事的发展中,绝对命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