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以古希腊三大悲剧为视角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作品的命运主题和艺术特色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对命运主题的表现以及各自的艺术特色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和欧里庇得斯(Euripides)。
三大悲剧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广泛探索了命运的主题。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和展示命运,通过戏剧性的情节、角色发展和对神秘力量的描绘,深入探讨了人类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每位悲剧家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埃斯库罗斯是最早的悲剧家之一,他的作品着重强调了命运的无法逃避性和决定性。
他的悲剧《伊阿娜》和《俄瑞斯忒亚》以神话和神秘力量为背景,表现了人类对命运的无力抗衡。
他认为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必须面对并承受其带来的后果。
埃斯库罗斯是悲剧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注重戏剧的宏大和庄严。
他善于通过庄重的诗歌和雄伟的舞台效果来表现人类与神明、命运的冲突。
他的悲剧作品中经常出现众神的介入和决定,强调命运对人类的影响。
埃斯库罗斯的作品通常包含多个连续的悲剧,形成三部曲的形式,展示出更为宏大的叙事。
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悲剧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更加关注个体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他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揭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类对自身命运所知之限。
主人公俄狄浦斯即使竭尽全力逃避他的命运,最终还是无法逃脱。
索福克勒斯通过这个故事探讨了命运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自由意志与命运的辩证关系。
索福克勒斯的作品是悲剧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充满了紧张和冲突。
他以复杂的情节、深入的人物描写和严谨的结构著称。
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展示了人类面对命运时的冲突和选择,他强调个体的意志和自由意志。
他的角色常常面临道德抉择和命运的挑战,通过这些冲突和抉择来探索人性的复杂性。
欧里庇得斯是另一位重要的悲剧家,他的作品中也展现了命运的主题。
他的悲剧《奥德修斯王》和《埃琉赛斯》揭示了人类在命运中的不可预测性和被动性。
他通过角色的遭遇和冲突,探讨了人类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出了人类必须勇敢面对命运并寻求自身解脱的思考。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在古希腊的悲剧文学中,命运观念是一个核心的主题。
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到欧里庇得斯,这一观念在三位伟大的悲剧诗人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和独特的解读。
首先,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早期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俄瑞斯忒亚》,对命运观念有着深刻的洞察。
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中,命运往往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决定着人物的命运。
比如在《俄瑞斯忒亚》中,俄瑞斯忒亚家族的命运仿佛被一个不可逾越的诅咒笼罩,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摆脱悲剧的轮回。
然而,埃斯库罗斯并未将这种命运观念解读为宿命论,而是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
俄瑞斯忒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选择善恶的能力,他们的悲剧更多的是由于自己的选择而非命运的压迫。
相较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等作品中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命运观念。
他不再将命运看作是一种外在的、不可逆转的力量,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内在的、与个人选择和行动紧密相连的力量。
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中,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都是命运的自我创造者。
他们的行为和选择不仅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周围人的命运。
索福克勒斯的命运观念更多地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责任,将人的行动和选择提升到了决定命运的高度。
最后,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晚期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如《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和《海伦》展现了不同于前两位诗人的命运观念。
欧里庇得斯更加关注命运与个体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所引发的道德问题。
在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中,人物常常面临命运的困境,需要在道德和命运之间做出选择。
例如,《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中的伊菲革涅亚被阿伽门农家族的命运所束缚,但她仍试图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改变命运。
她的决定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但她的勇敢和坚持却成为了观众心中的胜利。
综上所述,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都深入探讨了命运观念,但他们对于命运的解读和理解各有侧重。
【精品资料】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精品资料】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
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常见的主题。
按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
其实,人与命运的冲突是人与外界环境的冲突,它是人类在低下生产力的情况下受自然摆布而产生的命运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命运观也在发生变化。
三位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变化就说明了这一点。
埃斯库罗斯把命运看作具体的神物,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在索福克罗斯的心目中,命运不是具体的神物,而是一切超乎人类之外的抽象观念,命运虽然不可抗拒的,其正义性、和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欧里庇德斯却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作者:陆叶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8期摘 ; 要:对“命运”的思索,是古希腊人在人类思想史上做出的独特贡献,同时也是希腊文学留给后世的一个难以破解的命题。
他们用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对生命的独特体验,揭示了某种生存的荒诞和矛盾,同时也对人生以及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杰出的探究。
另外,古希腊的命运之思被赋予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要梳理古希腊的哲学和文学,就必须了解其命运观念。
关键词:古希腊;命运观;悲剧中图分类号:I106.3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3-0084-02人之于世界,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大起大落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办法预知明天,更不可能知道命运要把我们带向何处。
善于发现的古希腊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揭开了这其中的谜团的,它就是“命运”。
对于古希腊命运观念的研究从不曾停止过,尤其是在当今复杂的生存状态下,这一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自身。
古希腊悲剧所反映的命运观念是一个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命题。
它存在于全人类和各个时代当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希腊人对命运的思考,既有宽广的横面,又有幽深的纵面,是人类思想史上开出的绮丽的花朵。
早在悲剧之前,在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中,关于“命运”的思索已经显现。
不同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念侧重于表现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与叹息,而荷马史诗则试图对无常的命运作出解释,并开始着手建立系统的命运观。
古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中关于命运的探索与思考,为古希腊悲剧进一步探究和揭示命运问题提供了基础,成为命运观念发展的源泉。
一、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念命运观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着,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念既相互区别,又有一定的延续性。
他们对命运的独特的阐释,恰好形成了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演变轨迹,同时也展现了人本思想不断加深的趋势。
(一)命运掌控一切“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形成时期的代表作家。
命运的历程_试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命运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第5期 2007年10月JOURNA L O F KANGD I NG NAT I ONA L I T Y Vo l 16No 5 O ct 2007TEACHERS CO LLEGE命运的历程试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命运春 燕摘 要!悲剧在诞生处,就与命运观念结下了不解之缘,命运观是古希腊悲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本文旨在比较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的基础上,旨在论述随着文明进化,悲剧中的命运观不断演化并逐渐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态;也试图说明在后世文学中,以∀神谕#形式为核心的古希腊悲剧艺术观并没有消亡,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显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思想倾向和社会历史内涵。
关键词!悲剧;命运观;三大悲剧家;演变中图分类号!I 109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5076(2007)05 0034 05作者简介:春燕,女,康定民族师专教育系助教。
(四川康定,邮编:626001)一、悲剧与命运的不解之缘在人类文明的摇篮时代,很少有民族能够像古希腊人那样,将火一般的热情与冰一般的理智结合得如此完美而和谐。
他们对于生活并不仅止于感受,而且认真地加以思考;从感受中得到现实的快乐,在思考时产生宿命的悲哀,而欢乐与悲哀交融的结果,便是悲剧的诞生。
其实,在古希腊悲剧中,连欢乐都渗透着悲哀。
换言之,尘世的生活时刻笼罩着宿命的阴影。
因此,有人断言:∀不管希腊人生活中有过什么样的宗教,而反映在悲剧中的宗教便是对命运的膜拜。
#[1]也许,命运观念之于古希腊人,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摆脱的命运。
让我们启开尘封已久的历史,走进一个更为遥远的神话时代。
在原始民族时期,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和科学水平的低下,古希腊的初民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勉强维持自身的温饱和种族的繁衍。
在世界面前,他们是无力的。
日月星辰、风霜雪雹、飞禽走兽、山川草木,自然界的一切外部力量在他们的原始意志中,都具有一种毋庸抗争的支配力量,特别是,当这些力量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痛苦,以致毁灭的时候,他们便逐渐由迷惑不解转而顶礼膜拜了。
古希腊悲剧命运意识探析

摘要欣赏和研究古希腊悲剧离不开对“命运”意识的理解。
从埃斯库洛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彼得斯三大悲剧家流传下的经典文本中,“命运”一开始充当外在的抽象的力量,后逐渐充实自身的内涵并不断分化成各种概念,包括原则、性格、正义,自由等。
与之相对应的“本源”范畴——作为解释万物构成的“始基”概念随着古希腊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变而改变。
在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对“本源”的探索转变对心灵的研究,并认为心灵蕴含万物的原则,认识世界首先得认识自己。
所以,理顺命运概念以及本源内涵的演变脉络可以很好地了解两者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本文的论说重点。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古希腊哲学;命运;本源AbstractThe fate which Greek Tragedy implicts is very important to appreciate and anylse Greek Tragedy.The fate is regarded as objective or abstractive force determing everyting at first,however,with the increasing of knowledge,it enlarges its own apprehension and formulates different concepts such as principle,disposition,justice,or freedom,which interpret natural and social phenomenon.Similiarly,the category of arche that express what makes up the universe has correspondingly changed.In Socrates’era,philosophers reasearch the soul or the spirit instead of arche,and they think that the soul contains the principle of everyting ,and before recognizing world we must recognize ourslves .So , Straightening out the fate and the arche of the evolutive process m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 the two clear,which is also the significant job of this article.Keywords:Greek tragedy;Greek philosophy;fate;arche目录一、前言:何为命运 (1)二、“命运“与“本源”之联系 (1)(一)埃斯库洛斯的命运意识与本源 (2)(二)索福克勒斯的命运意识与本源 (4)(三)欧里彼得斯的命运意识与本源 (7)三、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命运观

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命运观——命运悲剧与社会矛盾【摘要】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雅典工商业迅速发展,刺激农业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政治生活日益活跃。
简单的酒神颂歌已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由此演变为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是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反映其生活和愿望。
所以尽管大多取材于神话,内容带有命运观念,但是却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
公元前五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盛期。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便是在此时期涌现,所以本文将就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探讨古希腊命运悲剧与社会矛盾之间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悲剧命运观奴隶主民主政治三大悲剧家一、古希腊命运观与希腊悲剧古希腊人信奉神,认为神是无所不能的,但是除了神之外,还有命运的控制,神也对之无可奈何。
故而,命运是古希腊文学中的永恒主题。
古希腊悲剧兴起于公元前六世纪,于公元前五世纪。
满足了古希腊繁盛时期对文化的要求。
主要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虽然是以神话的形式表现并且带有一定迷信色彩,但却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无论是神与神还是人与神,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斗争的反映。
命运的主题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古希腊流传至今的三大悲剧家的作品中体现了人与命运的关系演变史,不仅体现了古希腊人的认识逐步提高,也体现了奴隶主民主制度的兴衰。
二、社会矛盾嬗变与三大悲剧家“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如是说。
这也就是说,一切文艺必应反映现实,模仿现实。
古希腊悲剧不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民主政治生活,更揭示了现实的必然性。
(一)社会现状与社会矛盾。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公元前五世纪处于奴隶主民主政治的转型期,古希腊悲剧正是这一阶段发展繁荣。
民主制最兴盛的时期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前444-前429),兴建大型剧场,发放津贴,戏剧由是成为雅典公民政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希腊人对于奴隶主民主制度与社会的探索也体现在古希腊悲剧中。
(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公元前五世纪是希腊悲剧繁荣期,涌现许多悲剧家,流传至今有三大悲剧家。
古希腊人的命运观

观《俄狄浦斯王》,品古希腊人之命运观希腊悲剧常常以表现人的努力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作为主题,因此又被称为命运悲剧。
古希腊悲剧一般主要写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和命运的人冲突。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俄狄浦斯王》展现出的命运观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源于自身无视人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夸大了主体性的作用,过分相信理性。
他承认自己有罪,又认为自己无罪。
他将自由意志、勇敢智慧、信仰与诚实、民主、正直、信守承诺等看做世界的终极尺度希望通过穷尽世界的奥秘,摆脱悲剧性的处境,寻找到人的解放、自由幸福。
在俄狄浦斯看来,只要自己用自由意志反抗这一厄运,只要遵循了一切世俗化的价值规定,就可以摆脱悲剧性的处境。
然而,人企图通过主体的力量走出封闭性自我,就如同用自己的手托起自己的身体一样不可能,人性中的魔性也势必在这种精神的迷雾中显现。
她的遭遇表明,人越是企图通过理性与自由意志摆脱杯具性的处境,就越是制造了更大的灾难。
人越是企图自我拯救,就越是陷入毁灭与虚无的深渊。
人越是企图揭开所有的谜底,就越会变的无知。
可见,对于那些企图以理性与自由意志执着的追求自己所肯定的价值和穷尽世界的无限与永恒的英雄们,悲剧的命运是注定的。
二、“杀父娶母”的悲剧,人为?天意!俄狄浦斯这个悲剧的不幸儿,似乎从他还没成型之前就注定了他今生的悲剧。
或许说,要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他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
从《俄狄浦斯王》这场戏剧我们可以看出:(一)、古希腊人是敬畏命运的,命运总是变幻无常无法预测,许多人因此而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无力承载命运的重轭,他们或许蒙蔽双眼及时行乐,或许犯下错误却像逃避惩罚。
俄狄浦斯的父亲在知道自己被诅咒缠身之时,他选择的是逃避。
逃避与妻子的璧合,若不是一场醉酒,就不会有这场悲剧的存在,换言之,俄狄浦斯就是一场醉酒交合后产物,不带感情,不被喜爱,不被祝福的存在世界。
而俄狄浦斯的生父在他降生之后,选择相信了那个诅咒,刺残并丢弃了这个命中注定的悲剧儿,这也间接促使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以古希腊三大悲剧为视角目录摘要………………………………………………………………………………Abstract …………………………………………………………………………前言………………………………………………………………………………1古希腊悲剧的内涵1.1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1.2希腊悲剧命运观的意义2古希腊命运观在三大悲剧中的演变2.1埃斯库罗斯与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2.2 索福克勒斯与其《俄狄浦斯王》2.2欧里庇得斯与其《美狄亚》3 古希腊命运观的演变成因3.1 生存方式的变化3.2 民主政治的成熟3.3 人本主义的形成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摘要命运是人类一个永恒的命题,各个时代的命运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当时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对命运做出了杰出的思考,并成为人类思想上一朵齐丽的花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与古希腊悲剧有着紧密联系,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有一个发展和嬗变的过程,因此,本文主要从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为出发点,去探寻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在悲剧中的体现,同时,寻求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之处。
关键词:命运古希腊悲剧文学前言“命运既是哲学上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文学上的一个重要母题,它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现,从古到今不少人对其探索,其中古希腊人对“命运”做出了杰出的思考,其意义也超出了自己的时代,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在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品中有着重要体现,这是由于三大悲剧作品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念——命运观,也称之为“命运悲剧。
它表现出的是人或神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主要是围绕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展开。
所谓“命运”,是指客观规律的必然性。
而人与命运的冲突不过是人与外部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命运”面前,有的人选择接受,如在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有的人选择逃避,如在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底浦斯;而有的人选择反抗,如在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希腊人的命运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些变化主要是随着生存方式的改变、民主政治及人文主义精神的形成等而变化的,从总体上我们可以得知,古希腊人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且开始积极地肯定自我的能动性。
前人对古希腊悲剧作品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对命运问题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很浅的层次,本文的写作将悲剧作品与命运观相结合,总结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特点,挖掘其思想价值,能够有新的发现与探讨。
1古希腊悲剧的内涵悲剧,古希腊语意味“山羊之歌”,是由于它的产生与祭祀酒神有关,古希腊悲剧的内容,基本取材于神话和传说,在古希腊时期,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们的认知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原因,在面对大自然和生活中无法解释和无法把握的问题上,便以为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控制着,而这种力量便是所谓的“命运”,但是,他们依然对生活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在生活中思考着人生的本质,随着对人生问题思考的深入,就越意识到生活中的邪恶、不公正,于是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愿望寄托在文学之中,悲剧文学的另一方面是美的领域,文学家用文学作品去照亮生活中的黑暗,虽然悲剧带来的光亮闪烁不定,它总是以牺牲一定的条件让人得到安慰,但是它却是不可缺少的,对悲剧作家们最是如此,因为他们要用悲剧的力量去描述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
1.1古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古希腊悲剧文学往往以命运问题为题材,悲剧作家们在自己作品中诠释着对命运的认知,悲剧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艺术形式,它也称为“命运悲剧”,从最早的荷马史诗到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命运”是构成古希腊悲剧作品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重要线索,它反映了人与命运的冲突,突出人的意志与命运冲突过程中所发生的悲剧,它是希腊悲剧中最具魅力的因素。
“命运悲剧”指的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与生俱来就注有某种悲剧,虽然在这过程中,它抗争、反击,却也逃不过注定的命运,最终会被摧毁。
比如在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中便揭示这一主题。
在这些悲剧中,往往会把“命运”当作一种无形的具有必然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而在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通常是有着坚强不屈的性格,主人公与命运的冲突尖锐,他们常常在命运的抗争中遭遇失败,具有一定的宿命色彩,但是悲剧中的主人公精神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在磨难面前,敢于面对。
在古希腊早期,由于人们认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对生活无法把握和预测,所以当时的命运观具有神秘性和注定性,随着社会生产力、思维情感、认知水平地提高,在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念中,人类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从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屈服于命运打击,到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对命运质疑与反抗,再到面对负心汉宁可杀死亲儿也要与命运决裂的美狄亚。
可以看出古希腊悲剧文学的命运主题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各方面因素变化发展的。
1.2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意义命运观念是是古希腊悲剧一个长盛不衰的古老话题。
悲剧和命运的联系是历代研究古希腊悲剧的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点。
朱光潜就曾说过:“命运观念对悲剧的创作和欣赏都很重要。
”别林斯基也认为“在希腊人的悲剧中,占优势的也是他们基本的世界观——命运。
”命运观的形成与人自身的认识能力紧密相关,而命运对人的威慑作用是在于对人生命、生活是福是祸的决定方面。
命运是操纵人生活的一种神秘力量,服从命运的安排会导致悲剧精神和自我意识的丧失,与命运相抗争会促进悲剧精神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而古希腊人便属于后者,他们在命运面前敢于抗争。
因此,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在一方面对人类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与生命意识加以赞赏,另一方面它也在警惕人类,人不是万能的,它受自然及社会各种关系的的制约。
2古希腊命运观在三大悲剧中的演变希腊人认为人生中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神还是人,它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中,都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同时,在他们看来,命运就像一个梦魔在无情地捉弄着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高高在上的神。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埃斯库罗斯生活在雅典贵族奴隶主专政向奴隶主民主制过渡时期,索福克勒斯生活在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最繁盛的时期,而欧里庇得斯生活在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由盛而衰时期。
在他们一生中,共创作了260多部悲剧,但是流传至今的,仅有33部。
其中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反映了各个时代不同的命运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发展和嬗变的过程。
2.1 埃斯库罗斯与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2.1.1 作者及作品简介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出生于雅典附近的一个古老贵族家庭,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最早的一位,在青年时代他便开始了悲剧创作,据说他从25岁开始就参加戏剧比赛,但直到40岁才获得第一次桂冠,此后连续获奖12次。
政治上他拥护民主派,但由于不满于民主派的进一步改革,曾两次客居西西里南部的叙拉古王国宫廷,并于那里辞世。
埃斯库罗斯有“悲剧之父”的美誉,是他首先在悲剧中增加了第二名演员,使对话成为戏剧的主体部分。
他缩减了合唱队,基本形成了戏剧的结构形式,此外他还首创了舞台背景,使用华丽的服装和高底靴,并使演员的面具初步定型化。
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气势磅礴,继承荷马史诗中带有浓烈悲剧色彩的世界观,他通过对主人公与命运冲突的描述,深化古希腊悲剧所一再强调的命运主题,表述了人的生存始终与痛苦相伴。
同时,埃斯库罗斯也是一名伟大的战士,他曾参加过萨拉米斯、马拉松和普拉底历次战役,表现出反侵略者的勇敢精神。
埃斯库罗斯生活的时代是贵族政治衰亡,民主制逐步强盛的时期,所以他的悲剧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政治特点与民主精神。
史料中关于埃斯库罗斯作品的数量记载颇有出入,他的悲剧传至今日的共有7出,即《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阿加门农》、《奠酒人》、《报酬神》、《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其中《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他将神话中一个原本只是保护陶工的小神普罗米修斯塑造成一个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理想的高大英雄,剧中写到普罗米修斯由于为人类盗取天火惹怒了新登基的神王宙斯,威力神和暴力神奉旨将他拖到了高加索山,火神把他钉在了山崖之上,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却顽强不屈,最终宙斯无计可施,大发淫威,在天崩地裂中,英勇的普罗米修斯消逝于雷电之中。
普罗米修斯这一高大的悲剧英雄给人们深刻的启示:在面对专制暴力和个人利益前,真正的英雄绝不会放弃原则和真理而苟且偷生。
2.1.2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的命运观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造物主,在人类与自己之间,他选择牺牲自己,帮助人类。
于是受到同类的抛弃、打击,这是他无法回避的悲惨命运。
但是,在他眼里,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有选择帮助宙斯的自由,在他的帮助之下,宙斯推翻自己的父亲克洛诺斯成为众神之王,他也有不屈服宙斯的自由,在违背宙斯的命令下将火种盗取给人类,最终在电闪雷鸣、山崩地陷中坠下深渊而结束。
在普罗米修斯强烈的自由意识下,我们可以看到他帮助人类的毅然决然性,在命运悲剧前,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普罗米修斯的顽强不屈,而不是悲哀。
这是一种对“命运”乐观接受的态度。
普罗米修斯对命运的欣然接受也反映了埃斯库罗斯所在时代的人们的命运观:命运是永恒的正义,无论是高高在上的众神之王宙斯,还是捍卫自由的普罗米修斯,最终也逃不过命运的束缚。
神亦如此,那人当然也毫不例外。
所以,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或多或少有规劝人们听天由命的意思,在命运悲剧面前,他并没有与命运抗争,并且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有一种“成事在天”的想法,人类无法掌握命运,只能消极地任凭命运摆布。
这是古希腊人初期的命运观。
2.2 索福克勒斯与其《俄狄浦斯王》2.2.1 作者及作品简介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生于雅典附近的克罗诺斯的一个富有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音乐和诗律,与雅典民主派的著名领袖伯里克利交谊深厚。
他被人们称为“戏剧中的荷马”,足见其地位在剧坛的重要性。
他所生活的时代是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最繁盛的时期,而他的剧作反映了古代希腊“黄金时代”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同时,他在戏剧艺术上的高造诣给后世的剧作家深刻的影响。
据说他在28岁就在戏剧比赛中击败埃斯库罗斯得了头奖,此后又多次摘取桂冠,是获奖最多的希腊悲剧家。
他一生中创作了120余部剧作,但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其中以《俄狄浦斯王》最为出色,它被亚里士多德赞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弑父娶母的故事:太阳神曾谕示忒拜王拉尹俄斯必死于儿子之手,于是在儿子出生就命人将其丢弃在荒山,可是在机缘巧合下,孩子被科林索斯国的国王养大成人,太阳神再次神示俄底浦斯将来要杀父娶母,他在逃亡中偶杀生父拉尹俄斯,在忒拜城郊猜中司芬克斯之谜后拥立为王,便娶了是自己生母的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