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化学拓展型课程全套PPT课件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3.2.1平衡转化率课件(18张PPT)(共18张PPT)

pC(g)+qD(g)
m+n>p+q 转化率升高
m+n<p+q 转化率降低
①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各反应物转化率不变。 ②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
相当于对反应体系减压,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进而可判断指定物质的转化率变化。
二、影响因素
3.浓度
1)多种反应物
①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其中一种反应物。
对于反应 CO(g)+H2O(g) CO2(g)+H2(g)
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H2O(g)的浓度,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g)的转
化率增大,而H2O(g)的转化率减小。
,
【小结】多种反应物,平衡后加入其中一种反应物,其它物质转化率增大,但所
加物本身转化率减小。
【变式练习】反应: 3A(g)+B(g)
①【可结逆 论反】应恒达温到恒平压衡,后成,比加例入加其入中反一应种物反,应可物以。看成两平衡进行简单叠加,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
α②1可( N逆②O反2)可>应b%达逆到平反衡应后,达成比到例平加入衡反应后物,。 成比例加入反应物。
②加可入逆 1m反ol应N2达,3m到o平lH衡2 后,成比例加入反应物。
100%
mA(g)+nB(g) pC(g)+qD(g)
A的转化率=
A的起始浓度-A的平衡浓度 ×100% A的起始浓度
=
转化的A的浓度 A的起始浓度
×100%
转化的A的物质的量
=
A的起始物质的量 ×100%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二、影响因素
1.温度 mA(g)+nB(g) pC(g)+qD(g)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 4.1.1 离子方程式PPT(16张)优质课件

♣难溶物:如Mg(OH)2、Cu(OH)2、Fe(OH)3、BaSO4、 AgCl、CaCO3、BaCO3 等。
♣弱酸弱碱:如CH3COOH 、 NH3.H2O 等
弱酸式根: 如HCO3- 、HSO3- 、HS-
♣水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A组 1、盐酸和KOH溶液
2、HNO3溶液和KOH溶液 H+ + OH- = H2O
Ba2++SO42- = BaSO4↓
查 (4)检 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加强记忆
可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
♣强酸:如HCl、 HBr、HI、HNO3、H2SO4 HClO4。 ♣强碱:如NaOH、KOH、Ca(OH)2 、Ba(OH)2。
♣可溶性盐:如K+、Na+、NH4+、NO3-盐及其它可溶性盐。
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碳酸钙跟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2、氯化铝溶液跟氨A水l3+溶+液3N混H3·合H:2O=Al(OH)3↓+3NH4+
Al3++3OH-=Al(OH)3↓
3、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Ca2++HCOCa32-+++O2HH-CO=3C-+aC2OOH3-↓=+CaCHO23O↓+CO32- + 2H2O
拓展型课程 专题四 离子互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1 离子互换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课前提问
1、离子反应的类型? 2、离子反应的本质?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离子方程式:
新知识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
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 4.1.1 离子方程式(课件)(共12张PPT)

活动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③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④锌与稀硫酸 ⑤氧化铝与稀盐酸
Cu2++2OH-=Cu(OH)2↓ OH-+H+=H2O CO32-+2H+=CO2↑+H2O Zn+2H+=Zn2++H2↑ Al2O3+6H+=2Al3++3H2O
现象
化学方程式
产生蓝色 CuSO4+2NaOH=Cu(OH)2↓
沉淀
+Na2SO4
先变红, 后褪色
NaOH+HCl=NaCl+H2O
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 CO2↑+H2O
活动三 离子反应的条件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型) 生成易挥发性物质(如CO2、H2S、SO2等)
活动四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检查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活动三 离子反应的条件
SO42-+Ba2+=BaSO4↓
活动四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KOH+HCl=K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2KOH+H2SO4=K2SO4+2H2O
Ba2+ SO42Cu2++2OH-=Cu(OH)2↓ 活动四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安乐泉”中含大量OHZn+2H+=Zn2++H2↑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型) 生成易挥发性物质(如CO2、H2S、SO2等) 生成易挥发性物质(如CO2、H2S、SO2等) 1、向盛有2 mL CuSO4 溶液的试管里加2 mL NaOH 溶液 SO42-+Ba2+=BaSO4↓ 活动三 离子反应的条件 生成难溶物质(如BaSO4、AgCl、CaCO3等)
沪科版高中化拓展课程元素性质递变的周期性PPT课件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知识总结】
对于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数= 主族 序数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8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项目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课程元素性质递变的周期性PPT课件(完整版PPT)
同周期(从左→右) 同主族(从上→下)
核外电子排 电子层数___相__同____ 最外层电子数__相__同___
布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化拓展 课程元 素性质 递变的 周期性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研讨】 列举Be与Al的相似性: 写出Be(OH)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e(OH)2+2NaOH=Na2BeO2+H2O , 判断BeCl2是___共__价____化合物, Be(OH)2显____两_____性。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1 元素性质递变的周期性完整版(推荐)

•
4.我们还知道 制 约 化 学 和生 物 的 基 本 定律 , 这 样 在 原则 上 , 我 们 应能 确 定 大 脑 如何 工 作 。 但 是制 约 大 脑 的 方程 几 乎 肯 定 具有 混 沌 行 为 ,初 始 态 的 非 常小 的 改 变 会 导致 非 常 不 同 的结 果 。 这 样 ,尽 管 我 们 知 道制 约 人 类 行 为的 方 程 , 但 在实 际 上 我 们 不能 预 言 它 。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1 元素性质递变的周期性完整版(推荐 )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1 元素性质递变的周期性完整版(推荐 )
【研讨】 列举Be与Al的相似性: 写出Be(OH)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e(OH)2+2NaOH=Na2BeO2+H2O , 判断BeCl2是___共__价____化合物, Be(OH)2显____两_____性。
元素的电负 性
电负性逐___增__大____
电负性逐渐 ____减__小______
原子得、失 得电子能力逐渐_增__强_ 得电子能力逐渐_减__弱__ 电子能力 失电子能力逐渐_减__弱_ 失电子能力逐渐_增__强__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1 元素性质递变的周期性完整版(推荐 )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1 元素性质递变的周期性完整版(推荐 )
•
2.在不稳定或 混 沌 的 系 统中 , 一 般 地 存在 一 个 时 间 尺度 , 初 始 状 态下 的 小 改 变 在这 个 时 间 尺 度将 增 长 到 两 倍。 在 地 球 大 气的 情 形 下 , 这个 时 间 尺 度 是五 天 的 数 量 级, 大 约 为 空 气绕 地 球 吹 一 圈的 时 间 。
【知识总结】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 8.2.1 苯酚 (2)(共21张PPT)

探究 往苯酚稀溶液滴加2滴浓溴水 使苯酚首次声名远扬的应归功于英国著名的医生里斯特。
【思考】怎样证明苯酚是否有酸性 里斯特发现病人手术后死因多数是伤口化脓感染。 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
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苯酚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第十四页,共21页。
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
第十五页,共21页。
酸性:苯酚>HCO3- 【思考3】碳酸的酸性和苯酚相比,谁强?如何证明?
第十页,共21页。
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
稀硫酸
实验 现象
澄清溶液变 浑浊
实验
碳酸酸性比
结论
苯酚强
碳酸钠
苯酚钠溶液
小结
—ONa +CO2 +H2O
—OH +NaHCO3
苯酚有弱酸性
酸性强弱:H2CO3 >苯酚>HCO3-
酸性强弱:H2CO3 >苯酚>HCO3-
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药,并将局部药物用酒精洗净。
苯环能影响侧链上的羟基,那么羟基会影响苯环吗?从结构上,苯酚有苯环,你认为苯酚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使苯酚首次声名远扬的应归功于英国著名的医生里斯特。
第十九页,共21页。
1.漆酚(
向(1滴管)苯酚溶液滴加1滴紫色石蕊溶液
响, 能电离出H , 酸性强弱:H2CO3 >苯酚>HCO3-
沪科版高三化学拓展型课程
+
向(1滴管)苯酚浊液逐滴滴加NaOH溶液,振荡。
使酚具有弱酸性 苯酚是酚 具有的性质是(
)
生漆涂在物体表面能在空气中干燥而转变为黑色漆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 6.1 金属的冶炼(共16张PPT)

优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沪 科版高 中化学 拓展课 程 6.1 金属 的冶炼( 共16张 PPT)
优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沪 科版高 中化学 拓展课 程 6.1 金属 的冶炼( 共16张 PPT)
想一想
1、大多数的金属需要冶炼才能使用,说明金属大多以什么状态存在于自然界? 除Au、Pt外,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金属原子失电 子能力
金属阳离子得 电子能力
主要冶炼方法
强
→
弱
→
电解法
热还原法
弱 强
热分解法 物理方法
优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沪 科版高 中化学 拓展课 程 6.1 金属 的冶炼( 共16张 PPT)
优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沪 科版高 中化学 拓展课 程 6.1 金属 的冶炼( 共16张 PPT) 优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沪 科版高 中化学 拓展课 程 6.1 金属 的冶炼( 共16张 PPT)
归纳小结
1、为什么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不同? 2、从金属冶炼的实质角度具体讨论金属活动性和冶炼 方法之间的关系
演示实验
铝热反应
优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沪 科版高 中化学 拓展课 程 6.1 金属 的冶炼( 共16张 PPT)
优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沪 科版高 中化学 拓展课 程 6.1 金属 的冶炼( 共16张 PPT) 优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沪 科版高 中化学 拓展课 程 6.1 金属 的冶炼( 共16张 PPT)
化学性质-沪科版拓展型课程教案

化学性质-沪科版拓展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种类;2.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化学成分、结构有关系;3.能够正确使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决问题及合理设计实验;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运用的综合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学习理论知识;2.学生之间探讨交流;3.借助实验进行现象观察和模型构建;4.进行实验探究;5.实验结果归纳总结。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与化学成分、结构有关系;2.理解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3.理解物质的性质如何影响化学反应。
2. 教学难点1.理解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2.掌握化学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教学准备1.教学物品:实验器材、化学品;2.PPT教学课件;2. 教学流程第1步:导入引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通过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引导学生对化学性质的初步理解。
第2步:理论学习在PPT教学课件中进行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重点讲解与化学反应相关的化学性质,如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通过示例,呈现出这些化学性质在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3步:实验探究1.实验1:物质的燃烧性质通过实验示范来观察物质燃烧的现象,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燃烧的特征及其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2.实验2:金属与酸的反应通过实验示范来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从实验结果中总结出金属还原性的特征以及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第4步:实验结果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对比,总结了具有化学性质的物质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推导出了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化学实验中的问题。
第5步:小结回顾学生的学习和实验过程,并总结出本次实验中的发现与体验,强化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德威克
8、1932年, 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了原子核中有电中性的中 子。
返回主题
德布罗依
199、24-1935年, 德布罗(依法国) 提出:每一种运动着的粒 子,象光一样,都有与它 相联系的波动性。三年以 后,戴维逊(美国)和汤 姆生(英国)各自独立地 解释了他们的电子衍射实 验结果。
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返回主题
问题2
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 (n)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题
问题3
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的最多电 子数是否相同?
返回主题
问题4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哪些规律? (1)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若K层为最 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个; (3)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
返回主题
卢瑟福
6、1907年, 卢瑟福(英国)
做了著名的α 粒子散射实 验,表明正电荷在原子的 中心,负电荷(电子)在 正电荷周围运动,就象飞 蛾在灯泡四周乱飞那样。 原子的大部分是空空洞洞 的空间。 【卢瑟福的实验示意图】展示
返回主题
玻尔
179、13年, 玻(尔丹麦)
提出原子中心的这个正电荷 叫原子核,它几乎占去了原 子的全部质量,但体积却很 小,电子(其质量可忽略不 计)象行星绕太阳公转那样 围绕着原子核高速运转,是 个“小太阳系”
3
层
符号 K L
M
四 五 六七
4
5 67
N
O PQ
能 符号 1s 级 最多电
子数 2
能层最多
可容纳电 子数
2
2s 2p 26
8
3s 3p 3d 4s 4p 4d 4f 2 6 10 2 6 10 14
18
32
学与问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返回主题
问题1
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 数与能层的序数(n)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中化学拓展型课程
全套PPT课件
原子结构
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史
下列科学家在物质结构方面,提出了怎样的 观点?或有怎样的重要发现?
• 1、德膜克利特 • 2、道尔顿 • 3、门捷列夫 • 4、居里 • 5、汤姆逊
• 6、卢瑟福 • 7、玻尔 • 8、查德威克 • 9、德布罗依 •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
1.古典原子论 2.近代原子论 3.现代原子模型
※ 阿佛加德罗第一个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建立了分子学说
连线:
德谟克里特 道尔顿 卢瑟福 伦琴 汤姆逊 惠施
贝克勒耳 墨子
• “一尺之捶,日取 其半,万世不竭”
• “端” • “原子”构成物质 • 化学元素由不可再
分的微粒——原子 构成 • 葡萄干面包模型 • X射线 • 铀的放射性 • 行星模型
<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质子、中子和电子,那 么一个原子中,是否必须存在这三种粒子? 绝大多数原子都是由一定数目的质子、中子、 电子所构成,但对于1H来说,它的原子核内没 有中子。
2.元素、同位素和核素 (1)概念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
类 原子的总称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
返回主题
挑战题
第五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多少? 说出你推导的两种方法。
第一,依据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 数为2n2个,当n=5, 2n2=50
第二、第五能层中有5个能级—5s、5p、 5d、5f、5g,最多电子数分别是2、6、 10、14、18,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 50
一、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
【展示实验示意图】
返回主题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
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 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2 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 少量的氦及极少量的锂。 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 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 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 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返回主题
返回主题
名称 一 二
三
能
序数n 1 2
种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核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相同中子数的原子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间关系
元素
核
核
素
素
(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2)说明: 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量数相同吗? ③元素周期表中列有112种元素,因此就 有112种原子。 ④自然界中,无论元素处于何种状态,各 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即丰度不变
二、原子的构成 同位素
1.原子构成
原子{核原外子电核子{
质子 中子
(1)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 (2)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3)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X (5)元素符号角标的意义:A±a b± Zc
思考:
<1>质子的相对质量是1.007,中子的相对质量是 1.008,这个数值是怎样得来的? 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标准,一个质子的 质量与这个标准的比值即为1.007,一个中子的 质量与这个标准的比值即为1.008。
3、1869年,门捷列夫 (俄国) 建立了根据原子量 大小排列的周期表, 揭示了原子结构与 元素性质有关系
返回主题
居里夫妇
4、1898年, 居里夫妇(法国)
发现镭,发现原子可以分 裂
返回主题
汤姆逊
• 5、 1897年汤,姆逊 (英国)
发现所有原子都含 有带负电的粒子— —电子。汤姆逊的 原子模型象带正电 的“蛋糕”里夹着 许多带负电的“葡 萄干” 【阴极射线实验】演示
⑤一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4C用于考古学上生物体的断代; 2H、3H是制造氢弹的材料; 235U是制原子弹的材料,核反应堆的燃料; 探测金属器件缺陷,育种,保存食物; 研究化学反应机理; 医学上的放射治疗。
想一想:
什么是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质量
论
能层、能级概念 学与问 挑战题
德膜克利特
1、 公元前500年德,膜克利特 (希腊) 提出物质由原子组成
返回主题
道尔顿
128、08年, 道尔(顿英国)
提出:
①一种元素是由完全相同的原 子构成的;
②不同元素的原子互不相同;
③化合物的分子是这些原子化
合而成的。原子是化学上的最
小微粒。
返回主题
门捷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