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电路课程-EMI信号线滤波器时频域滤波特性测试分析实验报告

电磁兼容电路课程-EMI信号线滤波器时频域滤波特性测试分析实验报告
电磁兼容电路课程-EMI信号线滤波器时频域滤波特性测试分析实验报告

信号线滤波器时频域滤波特性测试分析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首先从原理上掌握信号线滤波器的网络特性响应,其次了解信号源、示波器、频谱仪和网络分析仪等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并熟练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流程,通过示波器观察方波信号经过网线滤波器和RS232总线滤波器后的波形变化特征,并通过频谱仪观察接入滤波器前后,方波频谱的变化特点。

二、实验原理

图1时域测试原理图

图2 频域测试原理图

三、实验仪器

信号源

信号源

Ω

1.信号源(产生方波信号)

2.频谱分析仪(在频域范围内分析信号,显示出谱线)

3.示波器(在时域范围内分析信号)

4.滤波器插入损耗测试夹具

5.测试电缆及附件

6.RJ45(网线)滤波器TF-10C041048

RS232总线滤波器TF-1018011513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时域滤波特性测试

通过信号源发出重复频率F,幅值为A,占空比50%的方波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接入滤波器前后的波形特征,并记录波形上升沿时间,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二)频域滤波特性测试

通过信号源发出重复频率F,幅值为A,占空比50%的方波信号,通过频谱仪观察接入滤波器前后方波信号的频谱特征,保存频谱曲线图,记录各谐波分量的幅值,并计算其插入损耗。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将线路全部收进屏蔽金属盒内;

(2)查看波形时,将屏幕调整至可清晰查看2-3个波形。

五、实验结果记录处理

系统

20lgU/dB 频率

直通

RJ45(网线)

滤波器

RS232总线 滤波器

基波:500kHz -0.67 -10.47 -6.16 三次谐波:1.5MHz -10.21 -21.39 -39.22 五次谐波:2.5MHz -14.67 -26.16 -53.60 七次谐波:3.5MHz -17.61 -29.13 -62.35 九次谐波:4.5MHz -19.83 -31.40 -69.17 十一次谐波:5.5MHz -21.59

-33.14

-76.07

系统 直通

RJ45(网线)

滤波器

RS232总线 滤波器 波形 方形 类似方形 锯齿形 上升沿时间

4.7ns

51.0ns

263.2ns

(a )直通 (b )网线滤波器 (c )总线滤波器

图3 波形图

方波信号经过RJ45(网线)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为:

20lg -20lg IL U U =直通网线网线,

经过RS232总线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为:

20lg -20lg IL U U =直通总线总线,

根据上述二式,做出插入损耗曲线图,如下图4。

图4 插入损耗曲线图

六、实验结果分析

1、方波信号频谱有何特征?

答:方波信号频谱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离散性。方波信号频谱为非周期性离散的线状频谱,非周期性离散的线状频谱,连接各个谱线顶点的曲线为频谱的包络线,它反映了各频率分量的幅度随频率的变化情况;(2)谐波性。方波信号谱线为等距离分布,任意两谐波的频率之比都是整数或整数比,各次谐波的频率都是基频的整数倍;(3)收敛性。随着频率增加,幅值减小,最终趋于零,另外幅值越小意味着该频率成分在整个信号中所占比重越小。 2、方波信号经过滤波器后其波形有什么变化?结合频域分析结果根据傅里叶变换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答:方波信号经过(总线)滤波器,波形由方形变为锯齿形。不妨设方波信

号()U t 周期为T ,基频02=T

π

ω,将其做傅里叶变换,

0001

()(cos sin ),2n n n a U t a n t b t ωω∞

==++∑

频率/MHz

插入损耗/d B

其中,

202202

2()cos ,

2

()sin 0,1,2,T

T n T T n a U t n tdt T b U t n tdt n T ωω--==

=?????

由上述内容可知,信号中高频成分(n 较大)对应的系数,n n a b 较小,即高频成分占整个信号的比重较小。方波信号经过过滤器后,高频成分被滤除,信号中仅存幅值较大的低频信号,可看做低次谐波的叠加,波形与正弦波类似,故呈现锯齿形、上升沿时间变长。

七、实验感想与体会

记得老师上课讲过方波信号可看做谐波叠加,当时只记得这样一句话“上升

沿越陡,高频成分越多”,印象比较深刻。这次轮到真的动手做实验,与之前记忆的内容完全吻合,有很大的满足感。同时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又重新翻开高数书,复习了傅里叶级数,感觉这个公式真的很伟大。

(完整word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ADS设计

应用ADS设计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1、微带带通微带线的基本知识 微波带通滤波器是应用广泛、结构类型繁多的微波滤波器,但适合微带结构的带通滤波器结构就不是那么多了,这是由于微带线本身的局限性,因为微带结构是个平面电路,中心导带必须制作在一个平面基片上,这样所有的具有串联短截线的滤波器都不能用微带结构来实现;其次在微带结构中短路端不易实现和精确控制,因而所有具有短路短截线和谐振器的滤波器也不太适合于微带结构。 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的主要形式有5种: 1、电容间隙耦合滤波器 带宽较窄,在微波低端上显得太长,不够紧凑,在2GHz以上有辐射损耗。 2、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窄带滤波器,有5%到25%的相对带宽,能够精确设计,常为人们所乐用。但其在微波低端显得过长,结构不够紧凑;在频带较宽时耦合间隙较小,实现比较困难。 3、发夹线带通滤波器 把耦合微带线谐振器折迭成发夹形式而成。这种滤波器由于容易激起表面波,性能不够理想,故常把它与耦合谐振器混合来用,以防止表面波的直接耦合。这种滤波器的精确设计较难。

4、1/4波长短路短截线滤波器 5、半波长开路短截线滤波器 下面主要介绍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这里只对其整个设计过程和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2、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 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是由几节半波长谐振器组合而成的,它不要求对地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滤波器。整个电路可以印制在很薄的介质基片上(可以簿到1mm以下),故其横截面尺寸比波导、同轴线结构的小得多;其纵向尺寸虽和工作波长可以比拟,但采用高介电常数的介质基片,使线上的波长比自由空间小了几倍,同样可以减小;此外,整个微带电路元件共用接地板,只需由导体带条构成电路图形,结构大为紧凑,从而大大减小了体积和重量。 关于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已有不少资料予以介绍。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到目前为止所查阅到的各种文献,还没有一种能够做到准确设计。在经典的工程设计中,为避免繁杂的运算,一般只采用简化公式并查阅图表,这就造成较大的误差。而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时,则可以力求数学模型精确,而不追求过分的简化。基于实际设计的需要,我对于平行耦合线微带

EMI滤波器结构与分类

EMI滤波器结构与分类 一、LC滤波器(也称无源滤波器) LC滤波器是利用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组合设计构成的滤波电路,可滤除某一次或多次谐波。 按滤波器的电抗元件结构区分,有T、L、π型滤波器。 选取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滤波器的电感与低的源阻抗或者负载阻抗串联,用滤波器的电容器与一个高的负载阻抗或源阻抗并联。以此保证阻抗最大失配的条件下,使滤波网络实际工作时,即有较大的插入损耗,又有最大的反射损耗,从而实现对EMI 信号的有效抑制。这样,EMI滤波器中的LC电路仍可以维持其谐振滤波特性,同时也能够部分补偿或削弱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变

动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 按滤波器的作用区分,有调谐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①调谐滤波器 调谐滤波器包括单调谐滤波器和双调谐滤波器,可以滤除某一次(单调谐)或两次(双调谐)谐波,该谐波的频率称为调谐滤波器的谐振频率。 ②高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也称为减幅滤波器,主要包括一阶高通滤波器、二阶高通滤波器、三阶高通滤波器和c型滤波器,用来大幅衰减

低于某一频率的谐波,该频率称为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二、 T 型滤波器(即LCL 滤波器) 采用L 滤波器时,为了减小电流纹波,不得不增加L ,导致滤波器体积增大;采用LC 滤波器,虽然结构和参数选取简单,但无法抑制输出电流中的高频纹波,容易因电网阻抗的不确定性影响滤波效果。三相LCL 滤波器因其高效的滤波效果受到广泛重 视。 ①整流器侧电感L 设计 ,...3,2) ()(max 0==h h i hw h u L , ②滤波电容C 设计 b sa oe f E P C ω?22*3) (cos 1*-= ③网侧电感Lg 的设计

EMI滤波电感设计

EMI滤波电感设计 EMI滤波器 正常工作的开关类电源(SMPS)会产生有害的高频噪声,它能影响连接到相同电源线上的电子设备像计算机、仪器和马达控制。用一个EMI滤波器插入电源线和SMPS之间能消除这类干扰(图1)。一个差模噪声滤波器和一个共模噪声滤波器能够串联或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共模噪声滤波器。 图1 EMI滤波器的插入 一、共模电感设计 在一个共模滤波器内,电感的每一个绕阻和电源输入线中的任一根导线相串联。(对于电源的输入线来讲)电感绕组的接法和相位是这样的,第一个绕组产生的磁通会与第二个绕组产生的磁通相削. 于是,除了泄漏阻抗的小损耗和绕组的直流电阻以外,电感至电源输入线的插入阻抗为另。由于磁通的阻碍,SMPS 的输入电流需要功率,因此将通过滤波器,滤波器应没有任何明显的损耗。 共模噪声的定义是出现在电源输入线的一根或二根导线上的有害电流通过电感的地返回噪声源的噪声。 此电流要视共模电感的任何一个或二个绕组的全部阻抗,因为它不能被返回的电流所抵消。共模噪声电压是电感绕组上的衰减,应从有害噪声中保持电源输入线的畅通。 1.1、选择电感材料 开关电源正常工作频率20KHz以上,而电源产生的有害噪声比20KHz高,往往在100KHz~50MHz之间。 对于电感来讲,大多数选择适当和高效费比的铁氧体,因为在有害频带内能提供最高的阻抗。当看到公共参数如磁导率和损耗系数就去识别材料是困难的。图2给出铁氧体磁环J-42206-TC绕10匝后的阻抗ZS和频率的关系曲线。 图2铁氧体磁环的阻抗和频率的关系 在1~10MHz之间绕组到达最大阻抗,串联感抗XS和串联电阻RS(材料磁导率和损耗系数的函数)共同产生总阻抗Zt。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复习过程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解析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微波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微波信号的一种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只让需要的信号通过。在微波电路系统中,滤波器的性能对电路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性能的滤波器,对设计微波电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微带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微波电路系统应用广泛,其中用微带做滤波器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因此本节将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并优化微带滤波器。 滤波器(filter),是一种用来消除干扰杂讯的器件,将输入或输出经过过滤而得到纯净的直流电。对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的电路,就是滤波器,其功能就是得到一个特定频率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 1 微带滤波器的原理 微带滤波器当中最基本的滤波器是微带低通滤波器,而其它类型的滤波器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的原型转化过来。最大平坦滤波器和切比雪夫滤波器是两种常用的低通滤波器的原型。微带滤波器中最简单的滤波器就是用开路并联短截线或是短路串联短截线来代替集总元器件的电容或是电感来实现滤波的功能。这类滤波器的带宽较窄,虽然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场合,但是由于它设计简单,因此在某些地方还是值得应用的。 微带滤波器是在印刷电路板上,根据电路的要求以及频率的分布参数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各种不同的线条形成的LC分布参数的滤波器。 2 滤波器的分类 最普通的滤波器的分类方法通常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及带阻四种类型。图12.1给出了这四种滤波器的特性曲线。

低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低频或直流分量通过,抑制高频分量或干扰和噪声。 高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高频分量通过,抑制低频或直流分量。 带通滤波器:它允许一定频段的信号通过,抑制低于或高于该频段的信号、干扰和噪声。 带阻滤波器:它抑制一定频段内的信号,允许该频段以外的信号通过。 按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来划分,常见的有巴特沃斯型、切比雪夫Ⅰ型、切比雪夫Ⅱ型及等;按滤波器的构成元件来划分,则可分为有源型及无源型两类;按滤波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可分为波导滤波器、同轴线滤波器、带状线滤波器、微带滤波器。 巴特沃斯滤波器是电子滤波器的一种。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特点是通频带的频率响应曲线最平滑。这种滤波器最先由英国工程师斯替芬·巴特沃斯(Stephen Butterworth)在1930年发表在英国《无线电工程》期刊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 切比雪夫滤波器,又名"车比雪夫滤波器",是在通带或阻带上频率响应幅度等波纹波动的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来自切比雪夫分布,以"切比雪夫"命名,是用以纪念俄罗斯数学家巴夫尼提·列波维其·切比雪夫(ПафнутийЛьвовичЧебышёв)。 3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主要包括: 1绝对衰减(Absolute attenuation):阻带中最大衰减(dB)。 2带宽(band width):通带的3dB带宽(flow-fhigh)。

EMI 原理分析

开关电源EMI滤波器原理与设计研究 魏应冬,吴燮华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在开关电源中,EMI滤波器对共模和差模传导噪声的抑制起着显著的作用。在研究滤波器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对共模、差模信号进行独立分析,分别建模的方法,最后基于此提出了一种EMI滤波器的设计程序。 关键词:开关电源;EMI滤波器;共模;差模 0 引言 高频开关电源由于其在体积、重量、功率密度、效率等方面的诸多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国防、家电产品等各个领域。在开关电源应用于交流电网的场合,整流电路往往导致输入电流的断续,这除了大大降低输入功率因数外,还增加了大量高次谐波。同时,开关电源中功率开关管的高速开关动作(从几十kHz到数MHz),形成了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骚扰源。从已发表的开关电源论文可知,在开关电源中主要存在的干扰形式是传导干扰和近场辐射干扰,传导干扰还会注入电网,干扰接入电网的其他设备。 减少传导干扰的方法有很多,诸如合理铺设地线,采取星型铺地,避免环形地线,尽可能减少公共阻抗;设计合理的缓冲电路;减少电路杂散电容等。除此之外,可以利用EMI滤波器衰减电网与开关电源对彼此的噪声干扰。 EMI骚扰通常难以精确描述,滤波器的设计通常是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制作以求逐步逼近设计要求。本文从EMI滤波原理入手,分别通过对其共模和差模噪声模型的分析,给出实际工作中设计滤波器的方法,并分步骤给出设计实例。 1 EMI滤波器设计原理 在开关电源中,主要的EMI骚扰源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关动作产生的d v/d t 和d i/d t,因而电磁发射EME(Electromagnetic Emission)通常是宽带的噪声信号,其频率范围从开关工作频率到几MHz。所以,传导型电磁环境(EME)的测量,正如很多国际和国家标准所规定,频率范围在0.15~30MHz。设计EMI滤波器,就是要对开关频率及其高次谐波的噪声给予足够的衰减。基于上述标准,通常情况下只要考虑将频率高于150kHz的EME衰减至合理范围内即可。 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普遍认同的低通滤波器概念同样适用于电力电子装置中。简言之,EMI滤波器设计可以理解为要满足以下要求: 1)规定要求的阻带频率和阻带衰减;(满足某一特定频率f stop有需要H stop的衰减);

EMI滤波元件和滤波器介绍

1)EMI滤波元件与滤波器的种类 滤波器的种类繁多,除了一些传统的电感、电容及其组合外,还有多种新技术产品,其用法各不相同。根据应用场合不同,可把它们分为三大类: ①在交、直流电源部分使用的滤波器:电源滤波器、磁环和磁珠等; ②在信号线上使用的滤波器:信号滤波器、磁环和磁珠、穿心电容、滤波连接器 (即滤波器阵列)等; ③在印刷电路板上使用的滤波器:去耦电容、片状(表面安装式)滤波器、磁珠 等。 3)电感器与电感型滤波器 线圈与其回流部分就可构成一个传统的电感器,通常有单线圈或多线圈式的。电感器可按 其环绕的磁芯来分类,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是空气磁芯和磁性磁芯。磁性磁芯电感器(简称 磁芯电感)又可按其磁芯是开路或闭路作进一步分类。另外,目前广泛应用的铁氧体磁环(或磁珠),虽然在物理概念上讲起变压器的作用,它也更象一个随频率变化的可变电阻,但是人们通常还是把它当作电感器来考虑。 实际应用中的电感器,其绕制导线中必然含有寄生的串联电阻及绕线间的分布电容,因此 应用中会在某些频率上产生谐振现象。衡量电感器性能的主要参数有:分布电容、有效电感、品质因数Q、自谐振频率和饱和电流等。这些都是应用中应该考虑的。 ①普通线圈式电感器 具有同样体积和匝数的开路磁芯电感比空气芯电感有大得多的电感量和Q值,闭路磁芯情况会更好。电感器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产生杂散磁场和对杂 散磁场敏感。空气芯或开路磁芯电感器最容易引起干扰。,因为其磁通从电感器扩展到相 当大的距离。就对磁场的敏感度而言,磁芯电感器比空气芯电感器敏感得多,而开路磁芯 是最敏感的,因为磁芯(低磁阻通路)集中了外部磁场并引起更多的磁通流过线圈。 普通电感型滤波器一般只用于低频滤波。在高频条件下,其插入损耗开始降低。这是因为 随着频率的增加,当频率超过电感器的自谐振频率后,寄生电容的阻抗开始降低从而引起 电感器的阻抗降低。这样一来,高频噪声便得不到良好的抑制而通过电感器引起噪声泄漏。 ②铁氧体磁环电感器 空心铁氧体磁环可以套在导线上,而带引线的铁氧体磁珠则串联在导线中。带引线的铁氧 体磁环具有简单的结构,如图6所示,因为通过磁芯可提供一个良好的回流端,从而其寄 生电容较小。不带引线的铁氧体磁环情况一样。所以,铁氧体磁环电感器具有良好的高频 特性,其工作频率可达1GHz或更高。它可以应用在低阻抗电路中的高频滤波和去耦。 4)脉冲电压吸收器 对瞬态脉冲电压(如静电放电、浪涌、脉冲群等)的干扰,可采取滤波或吸收的措施。但 滤波器对幅值较大的瞬态电压抑制能力有限,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脉冲电压吸收器。脉冲 电压吸收器有避雷管、压敏电阻和瞬变电压吸收二极管(TVS)。目前市场上已有片状式 的压敏电阻及TVS阵列供应。(因为严格地讲,脉冲电压吸收技术并不属于滤波的范畴,所以这里不再对其做详细介绍。如有需要,请参考相关资料及产品手册。)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朱晶晶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看和整理,对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滤波器目前的发展现状做了阐述,然后介绍了微带线的基本理论,以及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归纳了微带滤波器的作用和特点。之后对一个七阶微带低通滤波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ANSYS HFSS 进行仿真验证,经过反复调试,结果显示满足预期的性能指标。 关键字:微带线;低通滤波器;HFSS Abstract:View and finish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filter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microstrip line,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summarizes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trip filter.After a seven step microstrip low-pass filter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research, the use of 3 d electro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software ANSYS HFSS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after repeated test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et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index. Key word: microstrip line; low-pass filter; HFSS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滤波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如卫星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军事电子对抗、毫米波通信、以及微波导航等多种领域,并对微波滤波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滤波器是一种重要的微波通信器件,它具有划分信道、筛选信号的功能,是一种二端口网络。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直接受它的性能优劣的影响[1]。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有高阻带抑制、低通带插损、高功率、宽频带和带内平坦群时延等。同时,体积、成本、设计时间也是用户较为关心的话题。滤波器已经成为许多设计问题的关键,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传统方法设计出来的滤波器结构尺寸都比较大,在性能指标上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够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目前,微带低通滤波器具有高性能、尺寸较小、易于集成、易于加工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以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的研究作为实例,设计出一款七阶的微带低通滤波器,要求符合现代个人移动通信系统多需求的射频产品,覆盖一定的通信频率范围,使之掌握工程开发的相关步骤以及当前技术发展与需求。 2. 微带线的基本理论与参数 ε和导线厚度t、基板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函数,接地板和导线所用的金属 (1) 基板参数[2]:基板高度h、基板相对介电常数 r 通常为铜、银、铝。 (2) 电特性参数:特性阻抗、工作频率和波长、波导波长和电长度。 (3) 微带线参数:宽度W、长度L 和微带线单位长度衰减的量AdB。微带线的基本结构如1所示。 (a)结构示意图(b)横截面示意图 图1 微带线结构图 微带滤波器的参数: (1) 带宽 带宽指信号所占据的频带宽度,在被用来描述信道时,带宽是指能够有最大频带宽度。带宽在信息论、无线电、通信、信号处理和波谱学等领域都是一个核心概念。 (2) 带外衰减 由于要抑制无用信号,因此越大的带外衰减特性就越好,此项指标一般取通带外与截止频率为一定比值的某点频率的衰减值[3]。 (3) 通带插损 由于网络端口和元件自身损耗的不良匹配会造成一些能量损耗,造成在通带内引入的噪声过高以至于有用信号通过系统后产生信号失真,为了解决通信系统的这方面问题,就用插损IL 来表示滤波器的损耗特性。 (4) 带内驻波 滤波器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与外加阻抗匹配的程度由带内驻波表示。驻波越小则说明匹配越好,反过来,则不然。 3. 运用HFSS 软件进行设计模拟仿真 3.1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参数 滤波器工作频段:f1 =10MHz—f2=2500MHz =0.1dB 滤波器通带衰减:L Ar 滤波器带外抑制:在3500~5000MHz 的频率之间有35dB 的衰减 滤波器输入、输出端微带线特性阻抗:Z0=50 ε=3.66mm,h=0.508mm,t=0.004 所选介质基板指标为: r 可以计算得到7 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电路各微带传输线的结构参数[4-5]得到各尺寸如表1所示:

EMI电源滤波器基本知识介绍

EMI电源滤波器基本知识介绍 电磁干扰(EMI)电源滤波器(以下简称滤波器)是由电感、电容组成的无源器件。实际上它起两个低通滤波器的作用,一个衰减共模干扰另一个衰减差模干扰。它能在阻带(通常大于10KHz)范围内衰减射频能量而让工频无衰减或很少衰减地通过。EMI电源滤波器是电子设备设计工程师控制传导干扰和辐射电磁干扰 的首选工具 (一)EMI电源滤波器部分技术参数简介 插入损耗 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是不加滤波器时从噪声源传递到负载的噪声电压与接入滤波器时负载上的噪声电压之比。插入损耗衡量EMI电源滤波器电性能的重要参数,用下式表示:Eo IL=20log--- E 式中:Eo------不加滤波器时,负载上的干扰噪声电平。 E------接入滤波器后,同一负载上的干扰噪声电平。 干扰方式有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两种,其定义为:共模干扰:叠加于火线(P)、零线(N)和地线(E)之间的干扰电压。 差模干扰:叠加于火线(P)和零线(N)之间的干扰电压。 因此插入损耗又分为共模插入损耗和差模插入损耗,插入损耗的测试原理图 如下:

泄漏电流:滤波器的泄漏电流是指在250VAC的电压下,火线和零线与外壳间流过的电流。它主要取决于滤波器中的共模电容。从插入损 耗考虑,共模电容越大,电性能越好,此时,漏电流也越大。但从安全方面考虑,泄漏电流又不能过大,否则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尤其是一些 医疗保健设备,要求泄漏电流尽可能小。因此,要根据具体设备要求来确定共模 电容的容量。泄漏电流测试电路如下所示 耐压测试 为确保(交流)电源滤波器的质量,出厂前全部进行耐压测试。测试标准为: 火线与地线(或零线与地线)之间施加频率为50Hz的1500VAC高压,时 间一分钟,不发生放电现象和咝咝声。 火线与零线之间施加1450V直流高压,时间一分钟,不发生放电现象和咝 咝声 (二)EMI电源滤波器的选用 根据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和工作频率来确定滤波器的类型。滤波器的额定工作电流不要取的过小,否则会损坏滤波器或降低滤波器的寿命。但额定工作电流也不要取的过大,这是因为电流大会增大滤波器的体积或降低滤波器的电性能,为了既不降低滤波器的电性能,又能保证滤波器安全工作,一般按设备额定电流的1.2倍来确定滤波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根据设备现场干扰源情况,来确定干扰噪声类型,是共模干扰还是差模干扰,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选用滤波器。如不能确定干扰类型,可通过实际试探来确定

滤波器设计流程

滤波器设计流程(TUMIC) 实验要求: 用 =9.6,h=0.5mm的基板设计一个微带耦合线型的带通滤 r 波器,指示如下:中心频率 f=5.5GHz; 实验步骤: 1.计算阶次: 按照教材P109的计算步骤,仍然选用0.1db波纹的切比雪夫低通原型。根据中心频率、相对带宽和要求的阻带衰减条件,我们可得出最后n=4。 2.用TUMIC画出拓扑图: 因为TUMIC里没有对称耦合微带线,所以我们采用不对称耦合微带线 将两个宽度设为相同,即实现对称耦合微带线的作用。如图所示:

在每个耦合微带线的2、4两个端口,我们端接微带开路分支,将微带部分的长度设置为很小,而宽度设置为与端接的耦合微带线相同即可,即此部分微带基本不产生作用。如图: 因为n=4,我们采用5个对称耦合微带线。可知它们是中心对称的,即1和5,2和4为相同的参数。在每两段耦合微带线连接处,因为它们的宽度都不相同,所以我们需要采用一个微带跳线来连接,如图:

注意:有小蓝点的一端为1端口,另一端为2端口。 参数设置如下图: 条件中,要我们设计两端均为50欧姆的微带线。我们用此软件本身带有的公式计算出它的设计值即可。不过要注意一点,我们需在设置好基片参数(见后面)的情况下再进行计算。如图:

最后在两端加上端口,并标注1,2端口。如图: 3.参数设置: ⑴基片设置:即按设计要求里的 和h进行设置。如图: r

⑵变量设置: 上面讲到我们实际上是使用三组耦合微带线,即有三组参数。考虑每个对称耦合微带线都有w(宽度),s(间距),l(长度)三个参数。我们进行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计算机优化得到我们需要的这些参数的值,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将这些参数设置为变量。如图:

电源滤波器设计与使用原则分析

电源滤波器设计与使用原则分析 中心议题: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需要加装滤波器 ?介绍电源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参数选取以及安装原则等几个方面 ?分析电源滤波器得出相关结论 解决方案: ?安装无源EMI滤波器,减少干扰和衰减 ?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磁芯绕制成多匝线圈,得到共模电感,减小差模电感 ?串联电感和并联的滤波电容不能选择太大 ?正确安装滤波器,获得预期的衰减特性 引言 为了符合国际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使用高频开关器件的电源电子电路必须安装合适的电磁干扰滤波器(以下简称EMI滤波器),以阻止频率范围为150kHz~30MHz的传导干扰侵入电源网络。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特殊性,其共模和差模干扰很容易引起车载设备传导和辐射干扰升高,使其无法达到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为此,必须在导线和电子设备之间的供电部分安装一个合适的无源EMI滤波器,将干扰衰减到所要求的程度。 常用设计滤波器的公式和图表是在其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匹配情况下得出的。而EMI滤波器存在阻抗失配问题,因此在这种滤波器的实际设计中通常采用试探法。但采用试探法时,由于高频时寄生参数起主导作用以及对噪声源的内阻抗不了解,使得选择正确的设计参数值变得非常困难。对于共模干扰尤其如此,因为其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电路的布置和电路的寄生参数。 本文结合研究和设计电源滤波器的实践,在简化电源滤波器设计过程的同时,仍能满足实际应用场合的需要。 电源滤波器中共模扼流圈内磁通的分析 电源滤波器中共模扼流圈的作用,一般采用以下论述:“共模扼流圈管芯两侧的磁场相互抵消,因此不存在磁通使管芯饱和”。尽管这种论述对共模扼流圈作用的直觉叙述具体化了,但实质并非如此。因为根据电磁场理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假设电流密度J产生磁场H,则附近的另一个电流不会抵消或阻止磁场或由此而产生的电场; 同样一个相邻的电流可以导致磁场路径的改变; 在环形共模电感的特殊场合中,每条引线中的差模电流密度可假定是相等的,且方向相反。由此而产生的磁场必定在环形磁芯周边上的总和为零,而在其外部的总和则不为零。

微带带通滤波器

射频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平行耦合线带通滤波器基于ADS的设计专业学号通信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4月16日

一、带通滤波器 (1)简介 带通滤波器是指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的概念相对。一个模拟带通滤波器的例子是电阻-电感-电容电路(RLC circuit)。这些滤波器也可以用低通滤波器同高通滤波器组合来产生。 (2)工作原理 一个理想的带通滤波器应该有一个完全平坦的通带,在通带内没有放大或者衰减,并且在通带之外所有频率都被完全衰减掉,另外,通带外的转换在极小的频率范围完成。 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的带通滤波器。滤波器并不能够将期望频率范围外的所有频率完全衰减掉,尤其是在所要的通带外还有一个被衰减但是没有被隔离的范围。这通常称为滤波器的滚降现象,并且使用每十倍频的衰减幅度的dB数来表示。通常,滤波器的设计尽量保证滚降范围越窄越好,这样滤波器的性能就与设计更加接近。然而,随着滚降范围越来越小,通带就变得不再平坦,开始出现“波纹”。这种现象在通带的边缘处尤其明显,这种效应称为吉布斯现象。 除了电子学和信号处理领域之外,带通滤波器应用的一个例子是在大气科学领域,很常见的例子是使用带通滤波器过滤最近3到10天时间范围内的天气数据,这样在数据域中就只保留了作为扰动的气旋。 在频带较低的剪切频率f1和较高的剪切频率f2之间是共振频率,这里滤波器的增益最大,滤波器的带宽就是f2和f1之间的差值。 (3)典型应用 许多音响装置的频谱分析器均使用此电路作为带通滤波器,以选出各个不同频段的信号,在显示上利用发光二极管点亮的多少来指示出信号幅度的大小。这种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在中心频率f0处的电压增益A0=B3/2B1,品质因数,3dB带宽B=1/(п*R3*C)也可根据设计确定的Q、f0、A0值,去求出带通滤波器的各元件参数值。R1=Q/(2пfoAoC),R2=Q/((2Q2-Ao)*2пfoC),R3=2Q/(2пfoC)。上式中,当f0=1KHz时,C取0.01Uf。此电路亦可用于一般的选频放大。 此电路亦可使用单电源,只需将运放正输入端偏置在1/2V+并将电阻R2下端接到运放正输入端既可。

:开关电源中常用EMI滤波器

摘要:开关电源中常用EMI滤波器抑制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三端电容器在抑制开关电源高频干扰方面有良好性能。文中在开关电源一般性能EMI滤波器电路结构基础上,给出了使用三端电容器抑制高频噪声的滤波器结构。并使用PSpice软件对插入损耗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 1 开关电源特点及噪声产生原因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种类日益增多,而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源,因此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关电源以其高效率、低发热量、稳定性好、体积小、重量轻、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开关电源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本身就会对供电设备产生干扰,危害其正常工作;而外部干扰同样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开关电源干扰主要来源于工频电流的整流波形和开关操作波形。这些波形的电流泄漏到输入部位就成为传导噪声和辐射噪声,泄漏到输出部位就形成了波纹问题。考虑到电磁兼容性的有关要求,应采用EMI电源滤波器来抑制开关电源上的干扰。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开关电源输入端的EMI滤波器。 2 EMI滤波器的结构 开关电源输入端采用的EMI滤波器是一种双向滤波器,是由电容和电感构成的低通滤波器,既能抑制从交流电源线上引入的外部电磁干扰,还可以避免本身设备向外部发出噪声干扰。开关电源的干扰分为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在线路中的传导干扰信号,均可用差模和共模信号来表示。差模干扰是火线与零线之间产生的干扰,共模干扰是火线或零线与地线之间产生的干扰。抑制差模干扰信号和共模干扰信号普遍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开关电源输入电路中加装电磁干扰滤波器。EMI滤波器的电路结构包括共模扼流圈(共模电感)L,差模电容Cx和共模电容Cy。共模扼流圈是在一个磁环(闭磁路)的上下两个半环上,分别绕制相同匝数但绕向相反的线圈。两个线圈的磁通方向一致,共模干扰出现时,总电感迅速增大产生很大的感抗,从而可以抑制共模干扰,而对差模干扰不起作用。为了更好地抑制共模噪声; 共模扼流圈应选用磁导率高,高频性能好的磁芯。共模扼流圈的电感值与额定电流有关。差模电容Cx通常选用金属膜电容,取值范围一般在0.1~1μF。Cy用于抑制较高频率的共模干扰信号,取值范围一般为2200~6800 pF。常选

实验四微带线带通滤波器设计

实验四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实验四:基于ADS软件的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一、实验原理 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信号的一种器件,在微波电路系统中,滤波器的性能对电路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微带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诸多优点,在微波电路系统应用广泛,其中用微带做滤波器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在微波集成电路中是被广为应用的带通滤波器。 1、滤波器的介绍 滤波波器可以分为四种: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射频滤波器又可以分为以下波导滤波器、同轴线滤波器、带状线滤波器、微带滤波器。 滤波的性能指标: 频率范围:滤波器通过或截断信号的频率界限 通带衰减:滤波器残存的反射以及滤波器元件的损耗引起 阻带衰减:取通带外与截止频率为一定比值的某频率的衰减值 寄生通带:有分布参数的频率周期性引起,在通带外又产生新的通带 2、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理论 当频率达到或接近GHz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平行耦合微带传输线由两个无屏蔽的平行微带传输线紧靠在一起构成,由于两个传输线之间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两个传输线之间会有功率耦合,这种传输线也因此称为耦合传输线。 平行耦合微带线可以构成带通滤波器,这种滤波器是由四分之一波长耦合线段构成,她是一种常用的分布参数带通滤波器。 当两个无屏蔽的传输线紧靠一起时,由于传输线之间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传输线之间会有功率耦合,这种传输线称之为耦合传输线。根据传输线理论,每条单独的微带线都等价为小段串联电感和小段并联电容。每条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为Z0,相互耦合的部分长度为L,微带线的宽度为W,微带线之间的距离为S,偶模特性阻抗为Z e,奇模特性阻抗为Z0。单个微带线单元虽然具有滤波特性,但其不能提供陡峭的通带到阻带的过渡。 如果将多个单元级联,级联后的网络可以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 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的流程

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电路

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电路 1、功能定义 所谓电磁干扰(EMI),是因电磁波造成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降低的一种电磁现象。 EMI以辐射和传导两种方式传播。 辐射方式:能量通过磁场或电场耦合,或以干扰源与受扰设备间的电磁波形式传播。 传导方式:能量通过电源线、数据线、公共地线等而产生或接收。 传导干扰有差模(DM对称模式)和共模(CM非对称模式)两种类型。 目前抑制EMI的技术措施有屏蔽、接地(浮地、单点接地和接地网)与滤波。 我这里所说的即为滤波电路,它主要用于高频开关电源和电子镇流器的输入回路及电源的输出回路中中。该电路用于滤除电源的输入和输出的噪声(150kHz~30MHz),消减对直流稳压电源的传导干扰。 2、适用范围 A、CISPR标准(电机、家用电器、照明设备等射频干扰设备) B、VDE0871标准(有目的的高频波发生器的电磁兼容标准)

C、FCC标准(工业、科学、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 D、VCCI标准(在工业和商业区使用的家用电器及其类似装置) 3、设计规范 3.1 电路原理图及其描述

该电路主要对输入进行滤波,削弱对稳压电源或电子镇流器的输入的传导干扰。其中,C1、C2和C4、C5及Lc用于滤除共模噪声,C3和C6用于滤除差模噪声。输出端一般接一电解电容,负载电流大时还需接高频电容,用于消除负载端对输入的噪声干扰。C1=C2、C4=C5、C3=C6,Lc=(7~30)mH、磁材使用铁氧体材料。 EMI滤波器有C型(纯电容)、L型(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T型(两只电感和一个电容)、π型(一个电感和两只电容)、双π型(对称绕在同一磁芯上的两个电感和两只电容)等。上图中电路为最常用的电路。 电源的滤波和保护电路 [作者:耗子转贴自:网上转载点击数:1477 更新时间:2004-4-28 文章录入:admin ] 一、滤波电路 1、电磁干扰 电脑电源是把工频交流整流为直流,再通过开关变为高频交流,其后再整流为稳定直流的一种电源,这样就有工频电源的整流波形畸变产生的噪声与开关波形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噪声在输入端泄漏出去就表现为辐射噪声和传导噪声,在输出端泄漏出去就表现为纹波。辐射噪声频率高于30MHZ,会传播到空间中;传导噪声频率在30MHZ以下,主要干扰音频设备,通过电源线传播到电网中。 外部噪声会进入到电网中的其它电子设备中影响电子设备的运行,而供给负载的电源产生的噪声也会泄漏到电源外部,因此,电脑电源必须有阻止这些噪声进出的功能。 在电脑电源的输入端,需要有由电容和电感构成的滤波器,用于抑制交流电产生的EMI。在电源的输出端,工频电源的整流波形畸变引起的噪声,以及开关工作波形产生的噪声呈现为纹波,因此在输出端也需要接入滤波器,用于抑制直流电产生的EMI。 2、输入端第一道EMI滤波电路 第一道EMI滤波电容是由X电容(白盒子)、线圈型电感和两个Y电容构成的,用来抑制输入端的高频干扰,以及PWM自身产生的高频干扰对电网的污染。

基于ADS的微带滤波器设计

基于ADS的微带滤波器设计 微波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微波信号的一种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 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 只让需要的信号通过。在微波电路系统中,滤波器的性能对电路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性能的滤波器,对设计微波电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微带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微波电路系统应用广泛,其中用微带做滤波器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因此本节将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并优化微带滤波器。1 微带滤波器的原理微带滤波器当中最基本的滤波器是微带低通滤波器,而其它类型的滤波器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的原型转化过来。最大平坦滤波器和切比雪夫滤波器是两种常用的低通滤波器的原型。微带滤波器中最简单的滤波器就是用开路并联短截线或是短路串联短截线来代替集总元器件的电容或是电感来实现滤波的功能。这类滤波器的带宽较窄,虽然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场合,但是由于它设计简单,因此在某些地方还是值得应用的。2 滤波器的分类最普通的滤波器的分类方法通常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及带阻四种类型。图12.1给出了这四种滤波器的特性曲线。按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来划分,常见的有巴特沃斯型、切比雪夫Ⅰ型、切比雪夫Ⅱ型及椭圆型等;按滤波器的构成元件来划分,则可分为有源型及无源型两类;按滤波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可分为波导滤波器、同轴线滤波器、带状线滤波器、微带滤波器。3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主要包括:1绝对衰减(Absolute attenuation):阻带中最大衰减(dB)。 2带宽(Bandwidth):通带的3dB带宽(flow—fhigh)。3中心频率:fc或f0。4截止频率。下降沿3dB点频率。5每倍频程衰减(dB/Octave):离开截止频率一个倍频程衰减(dB)。 6微分时延(differential delay):两特定频率点群时延之差以ns计。 7群时延(Group delay):任何离散信号经过滤波器的时延(ns)。8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当滤波器与设计要求的负载连接,通带中心衰减,dB 9带内波纹(passband ripple):在通带内幅度波动,以dB计。10相移(phase shift):当信号经过滤波器引起的相移。 11品质因数Q(quality factor):中心频率与3dB带宽之比。 12反射损耗(Return loss) 13形状系数(shape factor):定义为。 14止带(stop band或reject band):对于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器,指衰减到指定点(如60dB点)的带宽。工程应用中,一般要求我们重点考虑通带边界频率与通带衰减、阻带边界频率与阻带衰减、通带的输入电压驻波比、通带内相移与群时延、寄生通带。前两项是描述衰减特性的,是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决定了滤波器的性能和种类(高通、低通、带通、带阻等);输入电压驻波比描述了滤波器的反射损耗的大小;群时延是指网络的相移随频率的变化率,定义为 dU/df ,群时延为常数时,信号通过网络才不会产生相位失真;寄生通带是由于分布参数传输线的周期性频率特性引起的,它是离设计通带一定距离处又出现的通带,设计时要避免阻带内出现寄生通带。4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本小节设计一个微带低通滤波器,滤波器的指标如下:通带截止频率:3GHz。通带增益:大于-5dB,主要由滤波器的S21参数确定。阻带增益:在4.5GHz以上小于-48dB,也主要由滤波器的S21参数确定。通带反射系数:小于-22dB,由滤波器的S11参数确定。在进行设计时,我们主要是以滤波器的S参数作为优化目标。S21(S12)是传输参数,滤波器通带、阻带的位置以及增益、衰减全都表现在S21(S12)随频率变化的曲线上。S11(S22)参数是输入、输出端口的反射系数,如果反射系数过大,就会导致反射损耗增大,影响系统的前后级匹配,使系统性能下降。了解了滤波器的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指标后,下面开始设计微带低通滤波器。4.1建立工程新建工程,选择【File】→【New Project】,系统出现新建工程对话框。在name栏中输入工程名:microstrip_filter,并在Project Technology Files栏中选择ADS Standard:Length unit——millimet,默认单位为mm,。单击OK,完成新建工程,此时原理图设计窗口会自动打开。4.2原理图和电路参数设计工程文件创立完毕后,下面介绍微带低通滤波

直流EMI滤波器设计原则

直流电源EMI滤波器的设计原则、网络结构、参数选择 1设计原则——满足最大阻抗失配 插入损耗要尽可能增大,即尽可能增大信号的反射。设电源的输出阻抗和与之端接的滤波器的输人阻抗分别为ZO和ZI,根据信号传输理论,当ZO≠ZI时,在滤波器的输入端口会发生反射,反射系数 p=( ZO- ZI)/( ZO+ ZI) 显然,ZO与ZI相差越大,p便越大,端口产生的反射越大,EMI信号就越难通过。所以,滤波器输入端口应与电源的输出端口处于失配状态,使EMI信号产生反射。同理,滤波器输出端口应与负载处于失配状态,使EMI信号产生反射。即滤波器的设什应遵循下列原则:源内阻是高阻的,则滤波器输人阻抗就应该是低阻的,反之亦然。 负载是高阻的,则滤波器输出阻抗就应该是低阻的,反之亦然。 对于EMI信号,电感是高阻的,电容是低阻的,所以,电源EMI滤波器与源或负载的端接应遵循下列原则: 如果源内阻或负载是阻性或感性的,与之端接的滤波器接口就应该是容性的。 如果源内阻或负载是容性的,与之端接的滤波器接口就应该是感性的。 2 EMI滤波器的网络结构 EMI信号包括共模干扰信号CM和差模干扰信号DM,CM和DM的分布如图1所示。它可用来指导如何确定EMI滤波器的网络结构和参数。 EMI滤波器的基本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上述4种网络结构是电源EMI滤波器的基本结构,但是在选用时,要注意以下的间题: l)双向滤波功能——电网对电源、电源对电网都应该有滤波功能。 2)能有效地抑制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工程设计中重点考虑共模干扰的抑制。 3)最大程度地满足阻抗失配原则。

几种实际使用的电源EMI滤波器的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3电源EMI滤波器的参数确定方法 a)放电电阻的取值 在允许的情况下,电阻取值要求越小越好,需要考虑以下情况: 第一,电阻要求采用二级降额使用,保证可靠性。降额系数为0.75 V,0. 6 W。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n>(0.75Ve)2/(0.6 Pe)。 第二,经过雷击浪涌后有残压,其瞬时值一般在1000 V取值;其瞬时功率值不能超过额定功率值的4倍,也可求出R>(Vcy)2/(4Pe)。 两者综合考虑取R值,一般情况下,电阻R的取值为75-200 K之间。功率为2-3 W。金属模电阻。 b)Cx电容的取值 在允许的情况下,容量要求越大越好,其值很难确切地估算出来,一般情况下,要求取值在l-5uf之间(对每个电容)。电容的耐压值必须经过雷击浪涌后取值,有残压,其瞬时值一般在1000V/s时不损坏,按二级降额的原则选取,取值在275 V,频率特性与电容的取值有关,取值越小,频率特性越好。

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正确选择与使用

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正确选择与使用 1插入损耗和滤波电路的选择 在用户选择滤波器时,最关心插入损耗性能。但是,往往插入损耗相近的滤波器,在实际运用中效果相差甚远。究其主要原因是,相近插入损耗的滤波器可由不同的电路实现。这和理论分析是吻合的,因为插入损耗本身是个多解函数。 所以,选择滤波器时首先应选择适合你所用的滤波电路和插入损耗性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了解所使用电源的等效噪声源阻抗和所需要对噪声的抑制能力。这符合“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的客观规律。 那么滤波电路和电源等效噪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众所周知,EMI滤波器是由L、C构成的低通器件。为了在阻带内获得最大衰减,滤波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阻抗需与之连接的噪声源阻抗相反,即对低阻抗噪声源,滤波器需为高阻抗(大的串联电感);对高阻抗噪声源,滤波器就需为低阻抗(大的并联电容)。对于EMI滤波器,这些原则应用于共模和差模中。 如按此原则选用的滤波器,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效果相差很多的现象,特别发生在重载和满载的情况下。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滤波器中的电感器件在重载和满载时,产生饱和现象,致使电感量迅速下降,导致插入损耗性能大大变坏。其中尤以有差模电感的滤波器为多。因差模电感要流过电源火线或零线中的全部工作电流,如果差模电感设计不当,电流一大,就很容易饱和。当然也不排除共模扼流圈,因生产工艺水平较差,两个绕组不对称,造成在重载或满载时产生磁饱和的可能。 图1 共模滤波器模型 1.1.2差模滤波电路 由于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谐波噪声源阻抗为低阻抗,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滤波器输出端应是高阻抗串联大电感LDM。 AC电网火线和零线之间是低阻抗,所以与之对应的滤波器输入端也应是高阻抗串联大电感LDM。如果想再进一步抑制差模噪声,可以在滤波器输入端并接线间电容CX1,条件是它的阻抗要比AC电网火线、零线之间的阻抗还要低得多。 开关电源工频谐波噪声源阻抗是高阻抗,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滤波器输出端应是低阻抗并联大电容CX2。 合成的差模滤波电路参见图2。 最后,完整的共、差模滤波电路参见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