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诊断与治疗__修正版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毫摩尔/升;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毫摩尔/升;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毫摩尔/升;高血脂症的治疗中药2.:草决明20g、海带30g;水煎滤药除渣,吃海带饮汤,每日1次,一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疗程,此方有祛脂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或肥胖病人食用;3.泽泻:泽泻汤加味治疗法采用泽泻汤中配合补脾、活血、润肠类中药对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三七:研究表面三七叶苷对食物性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6.柴胡: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7.首乌片:每次口服5片,一日3次,连服2~4个月;本药的降脂作用,主要机理是滋补肝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首乌含大黄根酸,能促进运动,阻止或减少脂类在肠道吸收,因而血脂下降;8.红花: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的作用;药物利压肽主要成分: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主要功效: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功效,可以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维脂康胶囊:主要成分:三七、大蒜粉、、陈皮、、陈皮、槐花主要功效:行气,活血,降浊;适用于气质痰浊性高脂血症;从源头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三七花主要成分:三七皂苷、多糖类、类、三七素等;主要功效:三七花性凉味甘,清热、解毒、凉血、、调脂、免疫调节、活血通脉、养生抗衰、消炎镇痛作用的人参二醇型三七皂甙、黄酮、多糖等有效成份;具有显着的平肝、祛痰、平喘、镇痛安眠、扩冠、抗过敏、促进及DNA、RNA合成,排毒养颜,主要包括:由血热、湿毒引起的:青春痘暗疮、口边起泡;由气血虚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失眠、情绪不定等;由肝火旺引起的:手心烫、脾气爆、夜咬牙等都有很好的疗效;用法与用量:每次取本品3-6朵用开水200毫升冲泡饮用;10克文山三七花、四个鸡蛋、先用花和鸡蛋煮10分钟,然后将鸡蛋敲碎壳再煮30分钟,花和鸡蛋同吃,可治疗高血压;适用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偏头痛、失眠症状患者,白领及长期坐办公室的人群;灵芝防治高血脂症灵芝单用或与降血脂药合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同时,还能降低全血粘度和,改善血液流变学障碍;灵芝的保肝作用可防止或减轻化学合成调节血脂药引起的肝损伤;灵芝的调节血脂作用是其对保护作用的基础;利压肽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功效;灵芝防治高血脂血症的疗效特点灵芝对高血脂症确有一定的疗效,可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常规的抗高血脂症药合用;临床疗效特点如下:1.灵芝可不同程度地减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2.灵芝还能降低全血黏度和,改善血液流变学障碍;3.灵芝与常规的降血脂药合用,有协同作用,可相互增强疗效;4.灵芝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与病情轻重、用药剂量及疗程长短有关,一般病情属轻、中度患者疗效好,剂量较大,疗程较长者疗效较好;5、目前常用的化学合成抗高血脂症药常能引起肝损伤,合用时,由于灵芝有保护作用可防止或减轻这些药物引起的肝损伤;6.用药后尚见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体力增强等效果;灵芝防治高血脂症的作用是如何产生的药理实验证明:1、灵芝及其所含多糖可降低高血脂症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肝脏中三酰甘油含量附表1;相反,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明显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SOD酶活性,减低血清LPO的浓度;2、灵芝多糖能调节大鼠高血脂症的代谢和增强抗脂过氧化的作用附表2一些细胞分子生物研究所结果还证明,灵芝能显着降低LDL的氧化,减轻由氧化型LDL和人糖白蛋白诱导的单核细胞对血管的黏附作用;3、灵芝还明显抑制氧化型LDL与人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表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VCAM-1的表达,并因此影响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从而防止的形成;4、灵芝或含三萜类可抑制胆固醇吸收,并抑制人体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现速酶-3羟-3-甲戊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并因此机制胆固醇合成;从而使血脂固醇降低;山楂山楂含有三萜类、生物类黄酮和丰富维生素C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壁、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压等作用;另外,还含有、柠檬酸,均有显着的降血脂功效,只是有的老年人食用山楂会引起反酸等胃部不适,须酌情慎用;山楂含钙量最高,对中老年人补钙有益;。
高血脂症诊疗指南

高血脂症诊疗指南
简介
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本文档旨在提供高血脂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的诊断通常基于测量血液中的脂质水平。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标准:
- 高总胆固醇(TC)水平:男性大于5.2mmol/L,女性大于5.8mmol/L。
-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大于3.4mmol/L。
-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男性小于
1.0mmol/L,女性小于1.3mmol/L。
- 高甘油三酯(TG)水平:大于1.7mmol/L。
治疗方法
高血脂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 饮食控制: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2. 运动治疗: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3. 药物治疗:在饮食和运动治疗无法有效控制高血脂症时,可
以考虑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纤维酸类药物等。
随访和管理
对高血脂症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医务人员
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脂质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应注意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
总结
高血脂症诊疗指南提供了针对高血脂症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然而,需注意
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临床效果。
高血脂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高血脂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血脂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一健康问题。
诊断方法准确诊断高血脂症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高血脂症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和体征:高血脂症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促、腰腹部脂肪堆积等症状。
医生会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观察体征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高血脂症。
2. 血脂检测:这是确诊高血脂症的关键步骤。
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可以测定其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
正常范围是:总胆固醇 < 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mmol/L,甘油三酯 < 1.7mmol/L。
3. 遗传学检测: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性高血脂症,遗传学检测能够帮助确定疾病的基因突变,以更好地指导治疗。
治疗方法高血脂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可以综合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非药物治疗1.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结构对高血脂症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者应尽量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黄油、奶油等,同时增加蔬菜、水果、豆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脂水平。
2. 生活方式改变: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高血脂症的发展至关重要。
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适度的体重,进行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3. 控制并治疗相关疾病:高血脂症常常伴随着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发展。
因此,控制和治疗这些疾病也是高血脂症治疗的重要环节。
二、药物治疗在非药物治疗无效或高血脂症病情较为严重时,医生会考虑采用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高脂血症,又称为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三酸甘油酯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高脂血症,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
本文将介绍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一、血脂检测。
1. 胆固醇水平,成年人静脉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大于5.18mmol/L(200mg/dL)为高;2.59-5.18mmol/L(100-199mg/dL)为边缘高;小于2.59mmol/L(100mg/dL)为正常。
2. 三酸甘油酯水平,成年人静脉血浆三酸甘油酯水平大于1.70mmol/L(150mg/dL)为高;1.13-1.70mmol/L(100-149mg/dL)为边缘高;小于1.13mmol/L(100mg/dL)为正常。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成年人静脉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小于1.04mmol/L(40mg/dL)为低。
二、其他相关检查。
1. 腹部超声,检查脂肪肝和胰腺炎。
2. 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
3. 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4. 肾功能检查,排除肾功能不全。
5. 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
三、诊断标准。
1. 无症状高脂血症,成年人连续两次检测,任一项或多项血脂异常。
2. 症状性高脂血症,成年人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
3. 家族性高脂血症,成年人家族中有高脂血症或早发心血管疾病者。
4. 继发性高脂血症,成年人合并糖尿病、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不全等。
以上就是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通过血脂检测和其他相关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高脂血症,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高脂血症的指标是什么?诊断标准有哪些?

高脂血症的指标是什么?诊断标准有哪些?高脂血症指机体血液中脂质含量在体内脂类代谢紊乱的作用下急剧升高,在临床较为常见,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继发性高脂血症两类。
通常情况下,患者症状不典型,一些患者会有肥胖、头痛、气促、眼睑黄色瘤等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对国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对中老年人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近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年龄日益降低,为了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病情恶化进行控制,临床需要将合理的诊断方法选取出来。
那么高脂血症的指标是什么?诊断标准有哪些?1.高脂血症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血脂过高会引发脑中风、冠心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在人体中,脂类中的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物质,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生理功能重要。
但是,如果过量也不好。
人们将胆固醇摄取过来的途径为膳食、体内大量合成,特别是肝细胞,具有最多的合成。
如果具有过多的摄入,那么就会造成血液中具有过高的胆固醇含量,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形成。
由于血液中过高的胆固醇极易沉积在动脉壁,促进斑块的形成,而动脉管壁会随着斑块的增多而变硬,管腔变窄,对血液流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靠血液供氧的心肌就可能缺氧坏死,促进心肌梗塞的发生,而中风会在脑组织缺氧的情况下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对冠状动脉、股动脉、脑动脉等造成侵害,由于这些部位很难有侧支循环形成,因此阻塞后会有极为严重的后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极易引发冠心病,患者会有心绞痛出现,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有心肌梗塞出现,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原因中,脑供血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下不足是重要原因,而脑中风会在脑动脉急性堵塞的情况下发生。
肾性高血压会在肾动脉硬化狭窄的情况下发生。
如果肾内小动脉硬化,那么一方面会引发高血压,另一方面还会对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引发肾功能衰竭。
基于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高脂血症(图1)。
图1 高脂血症的危害1.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有哪些?临床分高脂血症为四种类型,诊断标准分别为:①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中具有较高的甘油三酯含量,在1.70 mmol/L以上,但具有正常的总胆固醇含量,总胆固醇含量在5.72 mmol/L以下;②高胆固醇血症:血清中具有较高的总胆固醇含量,在5.72 mmol/L以上,但是具有正常的甘油三酯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在1.70 mmol/L以下;③低HDL-C血症:血清中具有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1.04 mmol/L以下;④混合型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中医疗法

高脂血症中医疗法一、概述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亦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血脂。
高血脂为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它归属于中医的肥胖、痰湿、瘀证、心悸、胸痹、眩晕、消瘅、中风偏枯等范畴。
二、临床表现及体征(一).临床表现: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
(2)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
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
(二).体检发现:可有肥胖、周围神经炎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糖尿病等体征。
三、临证分类(一)、根据血生化的测定结果分为四种类型:(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TG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0.9毫摩尔/升。
(二)、根据病因分类分为两类:(1)原发性高脂血症:罕见,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有些患者还可出现腱状、结节状、掌平面及眼眶周围黄色瘤、青年角膜弓等。
(2)继发性高脂血症:多继发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有关。
四、病症危害概括来讲,高脂血症的危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998 年第10 版,确定高血脂症界限: 空腹血清胆固醇( TC) > 6. 2mmol/ L ; 甘油三脂(TG) > 2. 28mmol/ L ;高密度酯蛋白(HDL - C) < 0. 09mmol/ L。
其诊断标准为: 近期2 次(相隔2 周以上) 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 ≥6145 mmol/ L , 甘油三酯( TG) ≥1153 mmol/ 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h) 男性≤1104 mmol/ L , 女性≤1117 mmol/ L 。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确定了血脂升高标准,同时也将血清HDL-C降低作为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之一。
静脉血液检查符合以下一项条件即可诊断高脂血症:1.血清LDL-C 3.64mmol/L(140mg/dl)以上;2.血清HDL-C 0.91mmol/L(35mg/dl)以下;3.血清TG 1.70mmol/L(150mg/dl)以上;4.血清TC5.72mmol/L(220mg/dl)以上;正确的血脂检测,应在隔夜禁食12-14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测定。
以下人员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血脂: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者;2.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吸烟者;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4.有黄瘤或黄疣者;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6.40岁以上男性以及绝经期后女性也应该接受血脂检查。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简介如下:⑴英国心脏病学会标准:1)胆固醇浓度>6.5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需要饮食控制;2)胆固醇浓度>7.8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应考虑饮食/药物治疗;3)治疗目的:降低胆固醇至<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⑵⑵英国高脂血症学会建议:1)一般人群最佳胆固醇浓度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高脂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PPT

01
02
03
04
05
06
高脂蛋白血症:血 液中脂质含量过高, 导致血液黏稠度增 加,血流速度减慢
分类:根据脂质类型和 含量,分为高胆固醇血 症、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
病因:遗传因素、 饮食因素、生活方 式、疾病等因素
症状:头晕、头痛 、胸闷、心悸、乏 力等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脂蛋白血症病史 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 肥胖:体重超标,脂肪堆积 疾病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可能导致高脂蛋白血症
饮食管理:低 脂、低糖、低 盐饮食,避免 高胆固醇食物
运动指导:适 当运动,如散 步、慢跑等, 提高心肺功能
药物管理:按 时服药,定期 监测血脂水平
心理支持:保 持乐观心态, 避免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病情 变化
监测指标: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
饮食管理:控制饮食,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
智能诊断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临床数据、基因检测结果等,实现高脂蛋白血症的 智能诊断和预测
药物治疗:新型降脂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基因治疗: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高脂蛋白血症中的应用 细胞治疗: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 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饮食疗法的研究进展
高脂蛋白血 症与心血管 疾病的关系: 研究发现高 脂蛋白血症 是心血管疾 病的重要危 险因素
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C)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升高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内脂 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 梗死、脑卒中等
脂肪肝:肝脏脂肪堆积,影 响肝脏功能
胰腺炎:胰腺脂肪堆积,影 响胰腺功能
肥胖:体重增加,影响身体 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医学ppt
28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DL受体缺损
医学ppt
29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断
医学ppt
30
四、调脂治疗(Modification of dyslipoproteinemia)
• 分清原发与继发高脂蛋白血症; • 根据血脂水平及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对病人进行分层; • 根据分层决定开始治疗的方法; • 根据分层决定治疗的血脂目标值; • 长期观察随访治疗效果。
6
脂蛋白代谢
1、外源性代谢途径
CM的合成与转变
2、内源性代谢途径
VLDL的合成与转变
IDL代谢
LDL代谢
3、HDL代谢-胆固醇逆转运
医学ppt
7
1、外源性代谢途径
医学ppt
8
2、内源性代谢途径
医学ppt
9
LDL的代谢
医学ppt
10
HDL代谢-胆固醇逆转运
医学ppt
11
二、脂质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中危 高危
高危 高危
注: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医、学吸pp烟t 、低HDL-C、肥胖和早发缺血性心管病家族3史2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冠心病 • ACS • 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病等危症
•有临床表现的冠脉以外 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
• 陈旧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 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 •多种危险因素其发生主
LDL
血管腔
黏附分子
HDL抑制黏附因子的 表达
MCP-1 LDL
被修饰的 LDL
内皮细胞
HDL抑制LDL的氧 化
细胞因子
内膜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HDL 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
医学ppt
13
动脉粥样硬化自然发展过程
医学ppt
14
医学ppt
15
动脉粥样硬化的复合病变
医学ppt
16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解剖结构
医学ppt
2
脂蛋白的组成
1. 胆固醇、胆固醇酯 2.甘油三酯 3.磷脂 4.载脂蛋白
医学ppt
3
脂蛋白的形态结构
医学ppt
4
血浆脂蛋白分类
电泳法: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 β-脂蛋白、乳糜微粒
离心法: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 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 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医学ppt
5
医学ppt
➢ 血压:≥130/85mmHg
➢ 空腹血糖≥6.lmmol/L(ll0mg/dl)或糖负荷后2h血糖
≥7.8mmol/L(140mg/dl)或有糖尿病史。
医学ppt
34
极高危人群的定义
中国血脂指南定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 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 糖尿病
美国NCEP ATP III定义 心血管病合并: •多重危险因素(特别是糖尿病) •严重及未得到很好控制的危 险因素(特别是长期吸烟) •代谢综合症的多重危险因素 (特别是甘油三酯>200mg/dL+
• 分类较为繁杂,归纳起来有三种 原发与继发、临床分型、基因分型
医学ppt
23
血清TC
5.18mmol/L(<200mg/dL)
合适范围
5.18-6.19mmol/L(200-239mg/dL) 边缘升高
6.19mmol/L(≥ 240mg/dL)
升高
血清LDL-C 3.37mmol/L(<130mg/dL)
血
要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相
• 冠脉介入及冠脉手术 当于己确立的冠心病,心
后患者
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的10
年危险>20%。
医学ppt
33
代谢综合征
具备以下的三项或更多即可作出诊断
➢ 腹部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 血甘油三酯:≥1.7mmol/L(150mg/dL)
➢ 血HDL-C:<l.04mmol/L (40mg/dl)
Ⅱa 透明
↑↑ → → → ↑↑ 冠心病↑
Ⅱb 透明
↑↑ ↑↑ → ↑ ↑ 冠心病↑
Ⅲ 奶油上层,下层混浊 ↑↑ ↑↑ ↑ ↑ ↓ 冠心病↑
Ⅳ 混浊
↑→ ↑↑ → ↑↑ → 冠心病↑
Ⅴ 奶油上层,下层混浊 ↑ ↑↑ ↑↑ ↑ ↓→ 胰腺炎↑
注: ↑升高; ↓降低; →正常
医学ppt
26
医学ppt
27
2.26mmol/L(≥ 200mg/dL)
升高
(胆固醇1mmol/L=38.66mg/dl)(甘油三酯1mmol/L=88.5mg/dl)
医学ppt
24
高脂血症分类
医学ppt
25
高脂蛋白血症WHO分型
分 型 血浆于4℃过夜后外观 TC TG CM VLDL LDL 附 注
Ⅰ 奶油上层,下层清 ↑→ ↑↑ ↑↑ ↑↑ ↓→ 胰腺炎↑
1.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胆固醇来自LDL; 2.LDL增高是一个强效、连贯并呈
梯度和前瞻性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3.降低LDL可以预防冠心病; 4.低HDL是一个强效、连贯、呈梯
度和前瞻性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5.VLDL和残体颗粒的作用尚未肯定。
医学ppt
12
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
HDL抗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
医学ppt
17
粥样硬化动脉组织病理切片
医学ppt
18
冠状动脉中破裂斑块
医学ppt
19
医学ppt
20
医学ppt
21
医学ppt
22
三、血脂异常分类
•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 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 。
• 实际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 的各种血脂异常。
合适范围
3.37-4.14mmol/L(130-159mg/dL) 边缘升高
4.14mmol/L(≥ 160mg/dL)
升高
血清HDL-C 1.55mmol/L(≥ 60mg/dL) 0.91mmol/L(<40mg/dL)
升高 减低
血清TG 1.70mmol/L(<150mg/dL)
合适范围
1.70-2.26mmol/L(150-199mg/dL) 边缘升高
高脂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曹中南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心
内科
2013-12-22
医学ppt
1
一、基本概念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其他类脂如磷 脂等的总称。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 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 (apo)结合形成脂pt
31
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分层(2007)
危险分层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3
TC5.18-6.19mmol/L
或 LDL-C3.37-4.14mmol/L
低危
TC≥6.19mmol/L 或
LDL-C ≥4.14mmol/L
低危
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1
低危
中危
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3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非HDL-C >130mg/dL,伴有 HDL-C <40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