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前言:1.中国民间音乐:指在民间形成的,由“无名氏”创作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音乐体裁,即民歌,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种类型的音乐。

2.民间音乐又分: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综合性乐种。

3.说唱音乐包括:单弦、大鼓、评弹、道情、琴书、牌子曲等上百种不同的曲种。

4.戏曲音乐的四大声腔系统: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两大声腔类型:四大声腔系统和民间歌舞类型、民间说唱类型。

5.戏曲唱腔的三种结构体式:曲牌连缀体、板式变化体、曲牌连缀体与板式变化体相结合的综合体。

6.文人音乐:指的是历代由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

主要包括:古琴音乐(汉人唯一的乐器,古琴原称“琴”又称“七弦琴”)、词调音乐(配合着古典诗词而歌唱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7.宫廷音乐:指历代统治者在宫廷内部或朝廷仪式中使用的、为宫廷统治者服务的音乐。

8.宗教与祭祀音乐:指的是由宗教神职人员或其他信徒在宗教场所演奏,或是普通百姓在世俗场合为宗教信仰与祭祀目的而演奏的音乐。

9.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三大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10.中国现有的三种音乐形式:纯西方的音乐形式在中国的再现、西方专业音乐文化二十世纪进入中国,跟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依然在民间自生自灭的中国传统音乐。

★秦陇音乐:11.花儿的音乐特点:又名“山歌”“少年”,自由高亢,乡土气息很浓,以上下句体曲调结构为基础,但旋律衬腔比较丰富,旋律线起伏跌宕,富有层次感。

花儿的曲调以“令”称呼,分“大令”“小令”,“大令”旋律悠长,结构清晰,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

“小令”节奏规整,乐段结构内变化较多,旋律受小调影响较多,大多用真声演唱。

12.信天游的音乐特点:自由奔放高亢嘹亮,旋律舒展直敞,大多是上下句构成的单乐段,上句比较开放宽阔,下句比较收拢,趋于稳定。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较为多样,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乐器等因素,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多个类别。

首先,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贵族阶层享受的音乐形式,表现出庄重、典雅的特点。

宫廷音乐主要包括雅乐和宫调,雅乐又分为大雅、小雅和颂三个部分,它们用于祭祀、宴会和重大仪式。

宫调是古代君主的乐队演奏曲目,其音乐形式以洪亮、庄重、慷慨激昂的风格而著称。

其次,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音乐伴奏,它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戏剧的完美结合。

戏曲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剧种,分为京剧、豫剧、昆剧、评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各具特色。

戏曲音乐以其高亢激昂、婉转动人的旋律和独特的唱腔而著名,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剧情和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再次,民间音乐是中国广大民众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其源远流长,风格各异。

民间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陕北民歌、苏州评弹、云南民间音乐等。

民间音乐大多通过歌唱、弹奏乐器以及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其特点是音乐旋律朴实淳厚、歌唱方式自由自在,常常以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和情感为主要内容。

最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面貌。

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

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调式、音色和演奏技巧而著名,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圆舞曲、壮族的木鱼等,都是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代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多样性、传承性和情感性。

中国广大的地理和民族多样性使得民族民间音乐充满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同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性非常强,许多音乐形式和曲目在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演变中得以保存和发展。

另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强调情感表达,其音乐旋律和歌唱方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心情。

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第一讲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一、传统音乐的概念我国音乐包括以下几种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我们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

二、传统音乐的分类:1、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雅乐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通常为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受厚古薄今观念支配,多沿用古乐或攀拟古乐,肃穆端庄而缺少活力。

燕乐用于宫廷中宴会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经过挑选和加工改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需要。

2、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古琴音乐:我们都知道,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擅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从“载弹载咏、爰得我娱”的音乐功能观,到“中正平和”、“静、远、淡、逸”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出有入无”的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

词调音乐:比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等,都属于词调音乐。

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是文人用读唱方式诵读诗、文言文所形成的音乐门类。

3、宗教音乐:在我国主要是佛教与道教的音乐。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佛教在印度创立时期就已使用音乐,伴随着佛教向亚洲各地的流传,佛教音乐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成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乐中国民族民间⾳乐⼀、传统⾳乐分类:民间⾳乐、宫廷⾳乐、⽂⼈⾳乐、宗教⾳乐。

⼆、民间⾳乐的特点:1、创作过程⼝头性和集体性; 2、乡⼟性;3、即兴性;4、流传变异性;5、⼈民性;6、多功能性。

三、王光祈将世界⾳乐分为“世界三⼤乐系”: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

四、民歌定义:是民间歌曲的简称,是劳动⼈民在⽣活和劳动中⾃⼰创作、⾃⼰演唱的歌曲。

它以⼝头创作、⼝头流传的⽅式⽣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提炼,随时间的流逝⽽⽇臻完美。

五、民歌的功⽤: 1、教育与传承功⽤; 2、⼈⽣礼仪功⽤;3、祭祀与驱邪功⽤;4、交际功⽤;5、娱乐作⽤。

1、定义:⼜称号⼦,是产⽣并应⽤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的民间歌曲。

在劳动号⼦中,最常见的歌唱⽅式是⼀领众和。

2、分类及代表作品:(1)搬运号⼦:《哈腰挂》、《⾛绛州》;(2)⼯程号⼦:《打硪歌》;(3)农事号⼦:《催咚催》;(4)作坊号⼦:《打蓝调》;(5)船鱼号⼦:《渔民号⼦》、《川江船夫号⼦》。

3、特征:(1)直接简朴的表现⽅法和坚毅粗狂的⾳乐性格;(2)节奏的律动性;(3)⾳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唱、合唱相结合的歌唱⽅式;(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歌:1、定义:⼭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亢嘹亮,节奏⾃由、悠长,是劳动⼈民⽤以⾃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2、分类及代表作品:(1)⼀般⼭歌:①信天游:《蓝花花》、《脚夫调》;②⼭曲:《提起哥哥⾛西⼝》、《想亲亲想在⼼眼眼上》;③花⼉:《上去⾼⼭望平川》、《⼀对⽩鸽⼦》;④四川⼭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时开》、《康定情歌》;⑤云南⼭歌:《赶马调》、《弥渡⼭歌》;⑥湖南⼭歌:《浏阳河》、《郎在外间打⼭歌》、《⼀堂清⽔⼀莲塘》;⑦湖北⼭歌:《盼红军》;⑧江浙⼭歌:《对鸟》、《红菱牵到藕丝根》。

(2)放牧⼭歌:是放牧者在⽥野劳动时吆喝牲畜或问答逗趣所唱的⼭歌,主要为农村的少年⼉童所唱。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是人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而创造。

据调查,世界上每个民族无论历史长短,人口多少,都拥有自己的音乐文化。

中华民族所创造和拥有的音乐文化称为中国音乐,它不仅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

中国音乐可根据不同研究目的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

如按作品创作和产生的时代,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古代音乐和近现代音乐;按音乐的形式和风格特征,分为传统音乐和新音乐;按表现乐思所用媒介,分为器乐和声乐等。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运用上述方法、形式创造的,具有上述形态的作品。

中国新音乐则指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音乐的技术和基础理论后,借鉴或按照那种技术和理论创作出来的音乐。

今天我们来学习绪论部分“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呢?通俗的将中国传统音乐就是中国古老音乐的活化石,是依旧存活在今天的乐种。

他就象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从古代流到今天,流向明天,流向未来,它就像时空的隧道一样,从隧道的这一端能看到隋唐乃至先秦那一端的音乐光点,它就象天方夜谭的神话一样,不断的吸引着我们去走进它、发现它、探索它……首先我们来看传统音乐的概念界定。

一、中国传统音乐概念的由来1840年以前,中国音乐就是中国音乐,无所谓中西、新旧之分,也没有传统音乐这个概念。

但是随着西学东渐,西方文化的强行输入,一大批留学归国的学者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将西方的作曲技法用于中国音乐的创作中,从而产生了与先前华夏正声完全不同的一种“新音乐”。

为了与这种新音乐相区别,人们把原来旧有的中国音乐称之为中国传统音乐,从此以后,中国音乐就有了中西、新旧、古今之别,也就是说中国传统音乐是因为有了新的参照物而诞生,它就和中药、国画、针灸、中国武术、中国人来区别于西药、油画、拳击、西方人一样,代表着中国民族特色,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灵魂。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件

一、抽查上节作业:
1、记准每个小调的代表歌曲(采用选择和连 线形式)
2.抽唱上节留的7首小调歌曲。
二、新课:小调的具体分类之<二>
1、歌舞小调:
55
2、表现人民翻身解放和赞美新生活的小调: 《月儿五更》、《沂蒙山小调》、《杨柳青》
3、儿童歌曲形式的小调: 《精调》、《一只小鸟仔》、《小白菜》
4.听、唱几首代表性的小调歌曲: 《沂蒙山小调》、《拥军秧歌》、 《月儿五更》、《采茶舞曲》、 《猜调》
第十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 民歌(一)
.;
61
[教学内容]蒙古族长调与短调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其历史,掌握二者的音乐特点 和题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风格的把握
[课前准备]《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大学生民 间音乐教材》、《中国民族器乐曲集》,电脑、 投影仪、U盘一个、VCD.CD碟片若干张,TAPE 62 若干盘,光碟播放机、TAPE播放机各一部。
33
三、听、唱记几首重要歌曲: (作 业)
①《放马山歌》 ②《牧歌》 ③《槐花几时开》 ④《小河淌水》 ⑤《弥渡山歌》
34
第七节 ——《山 歌》(四)
.;
35
[教学重点]记、唱熟山歌两种类型山歌及 代表性的歌曲:“田秧歌”,“一般山歌”。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目的] (同上) [教具]CD.TAPE盒带、CD机、录放机。
36
[教学过程] 一、抽查作业。 1、“慢赶牛”、“弥渡山歌”和“晨歌”各自的表 现特点。 2.抽唱①—⑤首留唱歌曲。 二、新课。 1、一般山歌: ①《太阳出来喜洋洋》 ②《马桑树儿搭灯台》 ③《康定情歌》
37
2、田秧歌: ①流传地点。 ②音乐特色。 ③代表歌曲。 《拔根芦柴花》、《一根丝线牵过河》、 《小小水车四顶头》、《一下田来把口开》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一、内蒙古蒙古族歌曲: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蒙古族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歌曲: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三、西藏歌曲: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一)民族器乐1.吹奏乐器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包括笛、箫、唢呐、笙等。

笛子,又称竹笛。

它音色清脆,音域宽广,能吹两组多的音。

主要作品:《五梆子》、《鹧鸪飞》、《姑苏行》、《荫中鸟》等。

箫,也称洞箫。

它的音色圆润、柔和、悠扬、穿透力强。

唢呐音量宏大,音色高亢明亮,擅于表现热烈奔放和欢快、活泼的情绪。

主要作品:《百鸟朝凤》等。

笙可以同时发音达到三个以上,有和声乐器之称。

代表曲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2.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主要有二胡、马头琴、京胡、板胡、艾捷克等。

其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代表作分别有《二泉映月》、《赛马》、《蒙古小调》、《赞歌》等。

3.弹拨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

横式,如古筝、古琴、扬琴等。

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

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

代表作分别有《十面埋伏》、《高山流水》等。

4.打击乐器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镲、板、梆、铃等。

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二)民歌民歌特点:口头性、集体性、流传变异性、短小精悍性、鲜明的风格色彩。

1.号子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

2.山歌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山歌产生在野外的劳动、生活之中,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的特点。

3.小调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三)中国歌舞音乐其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广泛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期末复习
1.秧歌,也称为“扭秧歌”、“闹秧歌”、“走会”、“闹社会”等,是汉代地区最具代表性的
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形式,是一种集体性的歌舞表演艺术;
其风格独特,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秧歌大多流行于北方汉族地区,主要在元宵节时在民间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唱、舞蹈、器乐及戏剧等艺术元素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

2.花鼓,又称“打花鼓”、“花鼓子”、“地花鼓”、“花鼓小锣”等,是流行于安徽、浙江、
江苏、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的民间歌舞艺术、其以敲击小花鼓和小堂锣来为歌舞伴奏而得名,有时也增加其他乐器来增加音乐的表现力,从而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3.花灯是中、南部地区人民群众春节文娱活动的主要项目。

民间歌舞花灯的主要形式包括
灯舞、集体歌舞和小型歌舞戏三个类型。

4.二人台器乐曲牌音乐来源于民歌、吹腔、散曲、套曲、爬山调、门楼调以及宗教音乐等。

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等乐器。

5.弦子舞是藏族综合性歌舞艺术,主要流行于西藏康、卫藏地区以及云南、四川、青海等
藏族聚居区,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娱性歌舞。

6.堆谐是西藏西部地区的民间歌舞。

7.囊玛主要流行于拉萨地区,是一种在室内表演的歌舞。

8.赛乃姆是维吾尔族聚居地最为常见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它广泛流行于新疆各地,是维
吾尔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9.说唱音乐的文化功能:
首先,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其次,具有聚众娱乐功能;最后,具有仪式主持沟通功能。

10.山东琴书的前身是唱曲子的形式,原为民间小曲联唱体,最早叫“小曲子”。

因其主要
伴奏乐器是扬琴,又名“打扬琴的”,后来又叫“改良扬琴”、“文明扬琴”、“山东扬琴”,发端于山东省曹县一带。

11.京韵大鼓是鼓书类说唱音乐中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类型,过去又叫“怯大鼓”、“京音大鼓”,
在北方说唱音乐中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地位。

艺人刘宝全等把原来用河北方言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话演唱,该长篇为小段演唱,又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基础上,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

12.中国的戏曲音乐,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戏剧三者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戏曲是中国一门
古老传统的戏剧形式,它与希腊的悲剧、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艺术。

它是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与古老民间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产物,它融合了文学、音乐、武术、表演、杂技、舞台艺术、美术等艺术门类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性舞台艺术。

13.戏曲音乐艺术的基本特点:
(一)综合各种艺术元素为己用
(二)题材内容极富戏剧性
(三)民间性和专业性的结合
14.曲牌体又称为“曲牌联联套体”、“联曲体”、“曲牌联缀体”。

15.板腔体是戏曲、曲艺音乐中一种重要的结构体式,又称为“板式变化体”。

它是以某一
曲调为基础,通过速度、节拍、节奏、宫调、旋律等要素的变化,在旋律和曲体上采用扩张和紧缩的调节方法,从而逐渐演变出一系列不同的板式,形成了一套具有多种戏剧表现功能的唱腔,这种唱腔结构的总称就是“板腔体”。

它通常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
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通过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

这种结构形式,以简练的基本音乐素材与灵活变化的发展形式为特点。

同类腔调的各种板式,可视为由一种基本板式发展变化而成。

梆子、皮黄系统的剧种可作为板腔体的代表,在近代戏曲音乐的发展上有重大影响。

曲艺中如大鼓、河南坠子等,都属板腔体。

(一)板腔体音乐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⑴句式。

构成段式的基本单位,有基本段式和变化段式之分;有些句式本身就是一种板
式,如单句体的导板和回龙。

⑵段式。

板腔体中完整的结构单位。

由上句和下句组成;上下两句变化反复,是板腔体
唱腔的基本特征。

⑶板式。

唱腔的结构、板眼、腔格形式。

(二)板腔体音乐的特点:
⑴统一腔系既有变化,又高度统一;既有统一的词格、腔格、引奏、过门、宫调、旋律
趋向,又有多种变化节奏、速度的句式和板式。

⑵板腔体具有较大的伸缩性,节奏多变,可整可散,可松可紧。

板式布局的逻辑性很强。

根据剧情的变化和任务描述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板式,可叙事也可以抒情,具有多种戏剧表现的功能。

⑶同一腔系音乐风格相对比较统一,但色调的对比变化不及曲牌体丰富多样。

16.继魏良辅之后,昆山人梁辰鱼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

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
部昆腔传奇《浣纱记》。

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学习和欣赏昆腔者日益增多。

于是,昆腔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万历末年,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17.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和剧种之一。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昆剧曾经有“昆山腔”、
“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

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作“昆剧”。

18.高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所有运用此类戏曲声腔系统剧种的总称。

因为它起源
于江西弋阳,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

其特点是醇厚质朴、通俗易懂、唱腔高亢嘹亮、一人唱而众人和,用金鼓表现节奏,通常没有管弦乐伴奏。

19.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艺术,是北方最重要的戏曲剧种。

它形成于北京地区,至今已有将近
两百年的历史。

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发展变化而来。

20.越剧虽属地方戏种,但就其影响而已属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号称“全国第二大剧种”。

主要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越剧善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曲折婉约,优美动听,表演动人心弦,极其江南地方色彩。

21.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称为“中路梆子”或“山西梆子”,主要流行于山
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22.八音分类法:
(一)按照乐器制作材料可分为:金、石、土、木、丝、竹、匏、革八类。

金类:主要是钟
石类:各种磬
土类:陶制乐器,如埙、陶笛、陶鼓等
木类:多为打击乐器,如木鼓等
丝类:各种弦乐器
匏类:用匏做的乐器主要是笙
革类:各种鼓
(二)按照其演奏方式分为吹奏类乐器、拉弦类乐器、弹拨类乐器、打击类乐器23.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古代称为“篴”,秦汉后,笛成为竖吹的萧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

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

由此可见,笛子是比其他任何乐器都早几代的、最原始的乐器。

24. 广东音乐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在港、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聚居地亦很流
行。

25. 鼓吹乐是以吹奏乐器为主,打击乐器为辅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

鼓吹乐和吹打乐的区别
在于前者中没有由击奏乐器演奏的“锣鼓段”,最多只是用简单的“锣鼓点”在乐曲中引起、转换、收束的作用。

26. 吹打乐是广泛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由吹管、打击两类乐器演奏,民间
俗称锣鼓或鼓吹。

27. 西安鼓乐,也称长安古乐、西安古乐,是流行在西安一带的一种用竹笛为主奏乐器的大
型吹打音乐。

28. 民族管弦乐队一般包括四个乐器组:吹管乐组、弹拨乐组、拉弦乐组、打击乐组。

由于
乐队的大小编制不同,选用的乐器的各类和数量也不同,常用乐器如下:
吹管乐组:笛、萧、笙、唢呐、管等
弹拨乐组:柳琴、琵琶、中阮、大阮、扬琴、筝、三弦等
拉弦乐组:高胡、二胡、中胡、大胡、低胡等
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鼓、钹、碰铃、木鱼、云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