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装饰画中的色彩构成

浅析中国传统装饰画中的色彩构成

1装饰画和色彩构成的概念

(1)装饰画的概念。《辞源》对于“装饰”的解释是:“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意思是对器物表面添加纹饰、色彩、图案等,目的是起到美化和装饰的作用。装饰画是偏重表现形式的绘画,其主要强调的是它的功能性和装饰性。装饰画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发展极为迅速,由于其表新形式和载体越来越丰富,极大的提高了当今人们对优质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2)色彩构成的内涵。绘画在技术层面上是以表面作为支撑的。我们看一幅作品不论是素描、线描、油画、国画和水彩等,都是会做出主观的色彩辨识的,即黑、白、灰或带有某种色彩倾向的。颜色可以说是一幅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色彩构成是通过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已有的色彩元素按照构成规律的重组、变换。

2中国传统装饰画色彩风格的变化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是中国画,也称之为国画。与传统中国画艺术形式不同,装饰画则更注重形式美和装饰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功能。如今,装饰画在商业市场上很受追捧,如商品外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设计等。绘画本身就具有商业价值,也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所以,中国画一定是装饰画,但装饰画不一定是中国画。

(1)器物上的装饰色彩。器物上的装饰画是指画的载体不同于纸或绢,而是平时生活中使用的实用工具。早期的装饰艺术是从实用功能转化而来的,例如:彩陶、青铜、漆器、画像石、画像砖以及瓷器等。这些装饰画的色彩简洁鲜明,主要以红色、黑色、白色、黄色、绿色为主。如仰韶文化的彩陶身上的装饰纹样,如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重复排列。是现代装饰画造型的重要方法。所谓的彩陶就是在橙红色陶胚上,用矿物质颜料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进行描

绘,烧制后的陶身上会产生赭石、墨、白赭色

美丽的图案,整体风格古朴厚重,大方端庄。

商代的青铜器本身并不是绿色的,因年

代久远氧化成斑驳的黑绿色调。器型多种多

样,包括炊器、食器、酒器、乐器、车马饰、铜

镜、兵器、度量衡工具等。纹样种类更是丰

富,如兽面纹、回纹、饕餮纹、铭文等。整体浑

厚凝重,气势磅礴。

中国传统的漆器工艺是古老华夏民族

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漆器中的造型造型

将方圆有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主要以朱、

黑二色来髹涂。

经过千年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后来生

产的瓷器成为日常生后中经常使用的器具,

由风靡一时的元代青花瓷到清朝的粉瓷,色

彩单调的白底蓝釉发展为五光十色、丰富多

彩的珐琅彩瓷和粉瓷。

(2)壁画上的装饰色彩。说起壁画,中国

最著名的壁画是魏晋的敦煌壁画和元永乐

宫壁画,他们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物,由

于承载壁画的载体是石窟、建筑等,修建时

耗时巨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敦煌壁画早期创作的色彩表现和色调都

体现了北魏时期的色彩特征,设色浓重又富有

变化,线条如行云流水般。隋唐时期,敦煌壁画

的创作既保留了上一代的特点,又加入了属于

本时期绘画风格和绘画表现的特色。作画时以

平涂为主,绘出主体后再加以修改,在色彩上,

遵从装饰色彩规律,巧妙地将朱砂、石绿与黑

搭配在一起。色块在面积、明度、节律对比中尽

显时代风采。壁画水平也大达到了敦煌壁画的

顶峰。到了晚期,在历经了时代的变迁和民族

的融合。颜色的使用变得温和,不在以色彩表

现为主,颜色也退居次要地位。

元永乐宫壁画在创作的时候则强调色块

之间构成的比例与呼应的节奏感。画面上人

物众多,但层次井然有序,完整不乱。人物之

间的前后关系不是靠色调的虚实强弱。或透

视中的近大远小,而是巧妙的运用了装饰色

彩表现中的平远推移法。愈远愈高。并借助线

条的疏密对比。穿插有序的将各层次的人物

一一衬托出来,有条不紊,相辅相成。画面的

整体与局部不受干扰、气脉连贯,情趣倍增。

3传统装饰画中的色彩对比

对于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除了立意恰

当,构图巧妙,还要有良好的设色。在色彩搭

配过程中必然产生色彩之间的对比,这是绘

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当然色彩对比也需要掌

握“度”,要达到即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1)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是指画面中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组合后,由于色相的差别而

形成的对比。包括原色对比、补色对比、间色对

比等。补色对比是画面中颜色对比较为强烈的

表现方式。使画面色彩更加有生机活力。

(2)明度对比。和色相对比不同,明度对

比是极其隐蔽的。他是装饰画色彩表现的重

要形式。同一色相不同的明度对比可以产生

不同的明暗层次,呈现出不同韵味和节律美

感。不同的色相不同的明度对比可以使画面

效果得到更好的升华。

(3)纯度对比。纯度对比是通过运用不

同的纯度色彩在画面上形成有差别的对比,

又可以根据色彩不同的色相纯度分为三个

阶段,分别是高纯度色、中纯度色和低纯度

色。高纯度的对比最大的特点是色彩鲜明炫

目,但长时间盯着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中

纯度对比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使画面保持稳

定、深厚的感觉;低纯度对比能使画面淡雅、

含蓄,但是,使用不当则会产生郁闷的感觉。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装饰画的载体和色彩

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创作一幅好画绝非易

事。中国传统装饰画中的色彩对后世也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与今天的装饰画相比,古人

艺术家们创作的装饰画更加真实、淳朴。这

也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戴建华.装饰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翟鹰.高等艺术设计院校色彩教材丛书——

—装饰

色彩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赵炅涵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如果说点、线、面是一副作品的框架支撑,那么颜色就是整幅画的灵魂。现如今,装饰画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这其中的原因不乏有行云流水穿梭的线条美以及自由散落的点形成的不规则美,更重要的还有动感又跳跃的色彩搭配呈现出的韵律美。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的装饰画的起源及后续发展去了解装饰画的色彩构成。

关键词:装饰画;色彩;构成

中图分类号:J1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1-0066-01

作者简介:赵炅涵(1995.07-),女,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

CULTURE AND DESI GN

-66-

色彩研究

山海经 怀化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17届毕业设计报告册《山海经》插画绘本——色彩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视觉传达 指导老师:姚禹伯

诚信声明 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报告书,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报告书中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对毕业设计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作者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诚信说明 (Ⅰ) 摘要 (Ⅱ) 一、课题概述 (1) (一)引言 (1) (二)课题来源 (2) (三)设计计划 (3) 二、课题分析与定位 (4) (一)市场调研 (4) 1、国内现状 (4) 2、国外现状 (5) (二)研究意义 (6) 三、课题的展开设计 (7) (一)素材收集 (7) 1、色彩素材收集 (7) (二)创意过程 (13) 1、确定色彩风格 (13) 2、色彩运用 (14) 四、设计制作过程 (15) (一)色彩方案 (15) 1.方案一 (15) 2.方案二 (16) (二)绘本效果展示 (38) 五、设计感想 (41) 六、成果展示 (42) 1.书籍 (42) 2.海报 (43) 3.书签 (44) 参考文献 (45) 致谢 (46)

在绘本书的图画画面中,色彩语言和其他图画语言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让画面本身朝着更加多维的、更加立体的方向去扩充,为画面创造一个更加全新的空间。在所有的要素中,色彩常常是最属于艺术家个人所感知的东西.它是最能从个人的角度来表现一种反应、印象、情绪、哲理的要素,从而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此绘本的色彩设计研究课题中,用合理的色彩搭配,来增添《山海经》绘本的艺术魅力,使绘本作品可看可读性与传统文化并存。借此宣传民族传统文化,激起观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之心。 一、课题概述 (一)引言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绘本大都是青春校园类,或是幼儿故事类的题材,而关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方面的绘本创作少之又少。所以这次绘本创作我们把目光放在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绘本创作上,在创作研究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中《山海经》是一部涵盖面很全的一部书,很具代表性。 《山海经》中大量存在的这些神话传说,是今天我们研究原始宗教、原始文化的难得材料。《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如何通过绘画形式呈现这些内容,再现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对此感兴趣。同时如何通过研究做出符合中国人色彩审美需求的色彩搭配,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绘本,这是此次课题研究的重点。 (二)课题来源 在当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多传统的文化已逐渐消失。人们也渐渐地忘记了对传统文化重视和发扬,反而去追寻国外传进来的各类文化,使得有些人已经被洋化,忘记了民族之根。 此次选题根据《山海经》里的动物和神为主,研究绘本色彩设计。希望在有意味的色彩设计下,来展现一个又一个只存在书本中的动物和神。也希望通过画面的用色,给予人们深刻印象,用色彩认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让大家更好地去传承传统文化。 绘本创作是一个繁复的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色彩设计便是将前期设计的造型,进行着色,它将直观地表现出绘本的绘画风格、画面场景、人物特征等重要内容。色彩设计的研究是绘本后期创作的主要内容,是创作者思想的一个具体表现。当色彩设计的内容完成之后,整个绘本制作就到了尾声了,所以关于色彩设计的研究是此绘本创作的重要环节。

装饰色彩与写生色彩的区别

①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以固有色为基础,研究色彩的平面性与装饰性。装饰色彩一般排除自然界中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综合、概括、抽象出来,利用色彩的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的艺术创造。装饰色彩可以不再是物体本身的自然颜色,而是人们根据审美需要,对色彩进行多种艺术处理和加工,装饰色彩是人们对自然色彩的再创造,是人们主观赋予物体的一种抽象色彩,是人们对色彩欣赏的一种需要.见彩图。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从大量的日用品、工业晶、工艺晶、现代建筑等等各个领域中充分领略装饰色彩的无穷魅力。 装饰色彩更多的应用在图案设计、装饰壁画、工艺美术、国画、民间艺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家具日用品等众多方面,可以说在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里,它几乎无所不在,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对于装饰色彩最为熟悉,在现代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最早接触的并不是大自然,而是房屋建筑、家具、玩具等生活日用晶,人们的色感最初也是通过最早接触的这些物品的色彩而培养出来的。所以人们对于固有色与装饰色有着某种最为敏感的直觉,并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的色彩审美情趣和标准,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许多色彩观念。这些因素既给人们以后学习写生色彩打下了一些色彩基础,但同时也是许多人在写生色彩训练时,摆脱不掉固有色与装饰概念色影响的重要原因。 ②写生色彩 写生色彩与装饰色彩不同,它是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再现色彩关系的.它不仅仅研究物体的固有色,而是整体的表现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所有色彩关系。写生色彩是把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来表现的。 因此,评价一幅写生色彩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看它是否准确,真实,生动地表现出对象的色彩关系。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写生色彩更多的偏重于再现客观自然的真实色彩关系.而装饰色彩则更多的偏重于表现色彩的抽象装饰效果。一个是客观真实的再现,一个是主观审美需要的表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追求,便造就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所以不能用装饰色彩的标准来衡量写生色彩绘画作品,同样也不能用写生色彩的标准来评论装饰色彩的效果.二者有不同的标准和规则,千万不能混为一谈.做为画家,在自己的绘画实践中,借鉴融和二者的某些特点,追求创造某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则是容许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初学色彩的美术爱好者,应把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学习训练上,写生色彩可以全面培养与提高我们的色彩感觉能力,并且可以使我们从更高层次上去观察、理解、欣赏装饰色彩。 写生色彩追求的是在画面中表现出物体在一定光线下和在特定环境中色彩之间的综合效果。光与色是主要的研究对象,所以人们把这种写生绘画叫做“外光画派”。外光画派突破了传统古典画派的束缚,把绘画从画室中解放出来。它强调光线对于色彩的影响,追求从大自然中获取色彩的第一感受,大大丰富了色彩理论与色彩绘画的表现力,也可说,是“外光画派”真正创立了写生色彩学。

浅析装饰绘画中的色彩

浅析装饰绘画中的色彩 薛晓妍 摘要:装饰色彩是相对于写实色彩而言的。研究色彩与色彩之间所形成的美感关系,即用“关系色”观念去观察和运用色彩。绘画(这里主要指装饰绘画)能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感受,这就是色彩构成中的色彩心理在装饰绘画中起的作用;装饰绘画也可以用色彩构成中纯粹的色彩与形态,给人以直觉及震撼的感受。当今装饰绘画的色彩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呈现出纯粹化、符号化的特征。色彩成为最富表现力和影响力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装饰色彩,装饰绘画,装饰性,对比性 色彩一直是画家与设计家们都十分重视的因素,不同的色彩会使同一个形体具有不同的视觉意义,某些色彩除了审美价值外,还会给人带来特殊的感觉。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色彩的世界,色彩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快乐,它随时能引起视觉对周围事物的注意。但是,当环境或情绪等因素出现了转变时,色彩又往往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压抑或悲痛的感觉。色彩就是在使人产生愉快和痛苦之间对人产生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色彩呢?有人说颜色就是色彩,比如画画用的油画色、水粉色,装修用的涂料、油漆。但是,当夕阳西下天色渐黑时,这些颜料都会失去绚丽的色彩。此时,色彩变成了不可视的,变化微妙、不可触摸的东西,人们发现使物体失去颜色的是光。因此,有人说色彩就是光,有了光各种色彩就能得到显现。然而,同样的光照条件在作用于有不同视觉缺陷的人时,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阳光照射下的雾都伦敦,在印象派出现之前一直是以银灰色的面貌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可是,观众在首届印象派画展中看到熟悉的雾都被描绘成紫红色以后,走出展厅时却满面疑惑地发现平时常见的雾似乎真的含有了紫红色的成分。从这种对色彩微妙的认识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光只是引起色彩感觉的客体,它不等同于色彩。在艺术范围内,对光与色彩的感知必须依靠一双由色彩理论支配的眼睛。 让我们设想以下,如果艺术家们都根据粒子和波长来计算色彩,那结果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再比如,牛顿的三棱镜色光学说与歌德的明暗色彩观相比,前者是科学的。但是,歌德发现的色彩不仅出现于明亮之处,也会从暗部出现的观点,不是对艺术家们处理暗部色彩时更有启示么?人类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天才的创造力,思维着的大脑会随时影响视觉对色彩的理解。在构成形象的诸多因素中,色彩能够迅速的触动人们的感觉,成为一种活跃的视觉力量。英国著名学者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中说:“色彩是形式的外观,然而色彩在艺术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对我们的感官 有一种非常直接的影响。真的, 各种色彩相当于我们的各 种情绪。 一、色彩与装饰色彩 考虑到色彩在艺术上的应用,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事 实:一是以自然色彩为师,试图再现自然色彩的真实面貌 和美感,在表现方法上注重环境色和色彩冷暖关系;二是 以人对色彩的主观理解为依据,侧重在衣、食、住、行等 方面对色彩的利用,并希望因此而提高生产、学习、娱乐、 环境、社会活动的效率和审美意义,追求色彩的实用意义, 力图经济、美观、科学,有益于人的身心和社会道德。这种色彩称为设计色彩或装饰色彩。 图1→

中国传统色彩分析

中国传统色彩分析 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 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 丹:丹砂的鲜艳红色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 洋红:色橘红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 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鹅黄:淡黄色 鸭黄:小鸭毛的黄色 樱草色:淡黄色 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 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橘黄:柑橘的黄色。 橙黄:同上。 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 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缃色:浅黄色。 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 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棕色:棕毛的颜色,即褐色。1,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2,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 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棕黑:深棕色。 棕红:红褐色。 棕黄:浅褐色。 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赭色:红色、赤红色。 褐色: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黄栌:一种落叶灌木,花黄绿色,叶子秋天变成红色。木材黄色可做染料。 秋色:1,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古以秋为金,其色白,故代指白色。 秋香色:浅橄榄色浅黄绿色。 嫩绿: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 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 柳绿:柳叶的青绿色 竹青:竹子的绿色 葱黄:黄绿色,嫩黄色 葱绿:1,浅绿又略显微黄的颜色2,草木青翠的样子 葱青:淡淡的青绿色 葱倩:青绿色 青葱:翠绿色,形容植物浓绿 油绿:光润而浓绿的颜色。以上几种绿色都是明亮可爱的色彩。 绿沈:深绿 碧色:1,青绿色。2,青白色,浅蓝色。 碧绿:鲜艳的青绿色 青碧:鲜艳的青蓝色 翡翠色:1,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2,翡翠宝石的颜色。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 青色:1,一类带绿的蓝色,中等深浅,高度饱和。3,本义是蓝色。4,一般指深绿色。5,也指黑色。6,四色印刷中的一色。2,特指三补色中的一色。 青翠:鲜绿 青白: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鸭卵青:淡青灰色,极淡的青绿色 蟹壳青:深灰绿色 鸦青: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 绿色:1,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2,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3,引申为黑色,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代指为青春年少的容颜。 豆绿:浅黄绿色 豆青:浅青绿色 石青:淡灰绿色 玉色:玉的颜色,高雅的淡绿、淡青色

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浅谈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作者:————————————————————————————————日期: 2

浅析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摘要:在艺术发展到"东西方会合"的大时代背景下,选择野兽派领袖马蒂斯为代表,以分析、对照具体作品为方法,从画面形式层面,具体从色彩方面剖析这位画家作品中所蕴含的具有东方意味的情趣,以展现东方意味在他画面中的具体运用或表现。 关键词:亨利·马蒂斯;平面性;东方艺术;色彩观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出生在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诺尔省),是法国野兽派的先驱,与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1892年,马蒂斯报考巴黎美术学院,落第后被著名象征派画家莫罗看重,收入自己的画室。这位导师竭力鼓励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绘画。他教导学生,为抵制学院主义,不要单纯地满足于经常去博物馆,也要向街头或者到大自然中去作画。莫罗的"在艺术上,你的方法愈简单,你的感觉就愈明显"这句格言,对他启发最大。① 他从后印象派画家中得到启示,大胆发展塞尚的"艺术是一种和自然平行的和协体"这个思想,并从凡高那跳动的笔触中得到狂热表现的力量,也从高更东方色彩的运用中取得表现的方法,马蒂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美术界。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他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画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犷有力,画面线条狂野,富有装饰趣味,成为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他的油画、壁画、雕塑、素描、版画、剪纸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继往开来,但那看似极其概括简单却又神秘的色彩,精致、提炼,究竟有何深度呢? 一、马蒂斯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1、时代背景。19世纪末,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这种工业革命的变革,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给人们的观察和思维方法带来了变化。20世纪初,以反叛传统为特点的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出现,但从艺术本身来看,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传统的写实艺术已经多次复兴,整个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几乎无人能有新的建树。事物的极度发展往往会导致衰退或者变异,西方现代艺术走向了相反的道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写实走向写意。于是改变了对自然物象的摹仿与再现,开始注重主观情感的表现。科学的发展也使得追求客观物象视觉真实效果的西方传统绘画受到了危机;照相机的发明可以把客观景物十分快捷并且真实无遗地重现出来,以客观再现为主要目的的西方传统绘画,无法与照相机抗争,而到主观色彩更加强烈的领域寻找出路,因而笔触、线条、色彩、光等,都成为画家一直用来表达情感和情趣的手段。 2、东方艺术的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从工艺美术之国--日本选择工艺性重于绘画性,装饰性重于写实性的浮世绘等艺术。这种选择也导致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最重大的文化革命--现代主义扬弃写实主义传统。所以早在1891年,法国批评家在谈到日本主义的时候就指出:"试图无视这个影响者,看不清现代艺术革命的起源,注定会犯这种过失,忽略形成今天样式的本质要素。同时,在艺术历史中,也注定会对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的实例视而不见。"事实上,这种影响,与古希腊,罗马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意义。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大量的东方艺术品、非洲艺术、中世纪艺术涌入欧洲,给欧洲艺术家以许多启发,审美价值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绘画不

中国传统色彩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S

中国传统色彩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S ?蔚蓝#70f3ff ?蓝#44cef6 ?碧蓝#3eede7 ?石青#1685a9 ?靛青#177cb0 ?靛蓝#065279 ?花青#003472 ?宝蓝#4b5cc4 ?蓝灰色#a1afc9 ?藏青#2e4e7e ?藏蓝#3b2e7e ?黛#4a4266 ?黛绿#426666 ?黛蓝#425066 ?黛紫#574266 ?紫色#8d4bbb ?紫酱#815463 ?酱紫#815476

?紫檀#4c221b ?绀青#003371 ?紫棠#56004f ?青莲#801dae ?群青#4c8dae ?雪青#b0a4e3 ?丁香色#cca4e3 ?藕色#edd1d8 ?藕荷色#e4c6d0 ?朱砂#ff461f ?火红#ff2d51 ?朱膘#f36838 ?妃色#ed5736 ?洋红#ff4777 ?品红#f00056 ?粉红#ffb3a7 ?桃红#f47983 ?海棠红#db5a6b ?樱桃色#c93756 ?酡颜#f9906f ?银红#f05654

?石榴红#f20c00 ?绛紫#8c4356 ?绯红#c83c23 ?胭脂#9d2933 ?朱红#ff4c00 ?丹#ff4e20 ?彤#f35336 ?酡红#dc3023 ?炎#ff3300 ?茜色#cb3a56 ?绾#a98175 ?檀#b36d61 ?嫣红#ef7a82 ?洋红#ff0097 ?枣红#c32136 ?殷红#be002f ?赫赤#c91f37 ?银朱#bf242a ?赤#c3272b ?胭脂#9d2933 ?栗色#60281e

什么是装饰色彩

什么是装饰色彩-装饰色彩怎么画-写生色彩和装饰色彩的区别---武汉美术网 ①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以固有色为基础,研究色彩的平面性与装饰性。装饰色彩一般排除自然界中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综合、概括、抽象出来,利用色彩的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的艺术创造。装饰色彩可以不再是物体本身的自然颜色,而是人们根据审美需要,对色彩进行多种艺术处理和加工,装饰色彩是人们对自然色彩的再创造,是人们主观赋予物体的一种抽象色彩,是人们对色彩欣赏的一种需要.见彩图。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从大量的日用品、工业晶、工艺晶、现代建筑等等各个领域中充分领略装饰色彩的无穷魅力。 装饰色彩更多的应用在图案设计、装饰壁画、工艺美术、国画、民间艺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家具日用品等众多方面,可以说在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里,它几乎无所不在,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对于装饰色彩最为熟悉,在现代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最早接触的并不是大自然,而是房屋建筑、家具、玩具等生活日用晶,人们的色感最初也是通过最早接触的这些物品的色彩而培养出来的。所以人们对于固有色与装饰色有着某种最为敏感的直觉,并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的色彩审美情趣和标准,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许多色彩观念。这些因素既给人们以后学习写生色彩打下了一些色彩基础,但同时也是许多人在写生色彩训练时,摆脱不掉固有色与装饰概念色影响的重要原因。

②写生色彩 写生色彩与装饰色彩不同,它是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再现色彩关系的.它不仅仅研究物体的固有色,而是整体的表现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所有色彩关系。写生色彩是把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来表现的。 因此,评价一幅写生色彩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看它是否准确,真实,生动地表现出对象的色彩关系。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写生色彩更多的偏重于再现客观自然的真实色彩关系.而装饰色彩则更多的偏重于

论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当代的发展及应用

论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当代的发展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1-09-28T11:17:38.72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供稿作者:耿钰珠[导读] 不同种类的商品包装,就必须要用不同倾向的色彩。 耿钰珠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中图分类号:J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1 常言道“艺术当随时代,是生活的反映”。不同时期的艺术及其表现手法都不尽相同,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艺术的发展不能脱离其久远的历史,同时艺术的进步也离不开孕育它生命活力的时代特性。当代艺术的发展可谓门类纵多,百花齐放。但其发展及应用始终继承并发展着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发展和应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及其应用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也叫“五色观”,即红、黄、青、白、黑。至今我们称颜色多仍为“五彩缤纷” “五色斑澜”。“五色”形成于二千年以前的西周,在黑、白的基础上加上赤、黄、青三原色形成五个正色青赤黄白黑,为我国传统的五色观。黑、白二色体现了辨证思维特点的“阴阳色彩观”,即“二气相交,产生万物”的观念。古人从色彩实践中发现这五种色彩是最基本的元素,是最纯正的颜色,它们必须从自然界的原料中提取,而它们相混则可以得到丰富的间色。黑、白是色彩的两极,“有”极归于黑,“无”极归于白,有之极和无之极奠定了以黑白代替一切色彩的水墨画基础。同时五行色也形成了民间美术的基本观,在民间社火、戏曲、脸谱及地戏、面具中,五色成为身份性格品质的象征。有“红色忠勇白为奸”等口诀。南方民间木版年画大多用五色套印,强烈的色彩并置效果,响亮明确。民间刺绣、泥塑也多用五色。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人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色彩为人类自身服务。色彩的这种象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与认识观念。黄色,居五方之中为主宰之位,被认为是帝王之色,崇高神圣不可侵犯,因而华夏之祖为黄帝。古代建筑中的都城四门也以色彩象征。东方黄龙门属青,南方朱雀门属红,西方白虎门属白,北方玄武门属黑。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纳西族族人将生辰与服色相对应,认为衣服的色彩与生辰的五行或属象的“天象”有相生相克的关系,生辰与服饰色相对应则吉祥平安,若相违不仅不吉利,而且还会患病或引来灾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皆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并有所象征,只有顺应了这种传统的观念,才是吉祥的,也是审美的。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的色彩观为现代色彩的主观唯我、理性的积极参与的色彩设计观念奠定了雄厚的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当代的发展及应用的表现在中西绘画100年的交融中,我们看得出中国山水画对西洋画的影响是微乎其微,而西洋画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可以说是长驱直入。其中色彩方面的影响尤其明显。中国山水画便敞开怀抱采取了开放吸收的态度,使中国山水画的面貌有了翻新。在现当代,一部分画家在运笔、行墨上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山水画传统的技艺技法,而在用色上,借鉴了西方油画的特点,将传统笔墨与现代色彩构成有效地融会贯通,把写意与写实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其绘画作品饱满流畅,层次分明,赋予色彩的变幻,既有水墨与色彩的互渗,又有水墨与色彩的并置,有时则以局部的泼墨、泼彩增加画面的光感、朦胧感、斑驳感,使画面既浑厚又清新,从而达到一种特有的透亮和凝重的效果。一幅好的中国山水画要素很多,其基本的一条就是笔墨。笔墨这最后一道底线的存在,中国山水画不是油画,不是水彩,不是水粉,不是素描,不是版画。如不立定笔墨,中国山水画倒是有足够的涵量来吸收消化一些这些画种的因素。 在水墨与色彩的使用中,美而不俗,用水墨与色彩来演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使画面带着一种音乐的韵味,表达了现代画家对外界和绘画语言的深刻认知,体现了其本人的艺术观点和追求。同时色彩本身也是有很高深的学问,但貌似单纯的黑白对比所产生的力度和丰富的内涵,又是其它色彩所不能代替的。白为万色之母,黑为万色之王。黑与白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基调与骨架。客观地讲,中国山水画离开了传统的笔、墨、宣纸,就很难称其为中国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色彩运用的笔墨技法中,“水墨为上”“计黑当白”是表现中国山水画色彩的主要形式,这个形式不能丢,中国山水画艺术离开了这些就失去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色,因此固守这一色彩理念,我以为也是中国画色彩现代性体系向前发展的一种归宿。 中国山水画可以接受西方绘画色彩,但并不意味着抛弃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中国山水画可以坚持“水墨为上”,但也并不意味着就固守传统,所以,不管艺术家们选者哪一条道路,中国山水画色彩的发展前景都是辉煌的同时中国传统色彩观在现代社会商品的包装上也用自己独特的发展与应用。在中国现代包装中的色彩设计,是要充分考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用色习惯和色彩象征。如红、黄、紫色的搭配总能有一种出色的视觉效果,它强烈但不轻浮,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渲染出热烈的节日气氛,形成极强的视觉效果,同时又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底蕴。 不同种类的商品包装,就必须要用不同倾向的色彩。如副食品类的包装需要鲜明轻快的颜色,如用蓝、白表示清洁、卫生、凉爽等,用红、黄等表示甜美、芳香、新鲜等;化妆品类的包装用柔和的中间色彩如桃红、粉红、淡玫瑰色表示芬芳、柔媚、高贵,对某些男用化装品用黑色表示其庄重;在纺织品类包装中用黑、白、灰的层次关系在调和中求对比,女用的纺织品,多用艳丽、优雅的色彩;在医药类包装中,用单纯的绿、蓝、灰等表示宁静、消炎、止痛等,用红、黄等暖色表示滋补、营养、兴奋,黑色表示有毒,红、黑色块表示巨毒。即使是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季节销售要考虑到不同的色彩倾向,比如床上用品,冬季用红、黄暖色会给人以温暖,夏季用蓝、绿、白等冷色给人以清凉;但是总体上黄色会使人倍感温馨。 传统的中国画的是相对缺乏现代感,传统中国画之需要不断革新,也由于此,作为中国画表现体系的重要一环,我们也要不断地更新传统色彩系统,这既是历史的发展完善,也是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中国色彩观未来的发展,既不是弃古从今,也不是扬外抑内。需要多种探索共存,并行不悖,表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精神。这样一个色彩觉醒的时代将会来临,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也将逐渐通过和世界的交流取得更大影响。

浅析装饰画中的色彩与图案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7325785.html, 浅析装饰画中的色彩与图案运用 作者:邓凡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01期 摘要:装饰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早在人们的童年时代就已经诞生,它的发展一直与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步,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息息相关。装饰画中的色彩与图案的研究也一直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研究。 一、装饰画 装饰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彩陶上创作了装饰画,成为了传统的艺术样式。它以美的形式表达着自身的意愿,形象地传达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想的追求。伴随着人们对“物”的生命知觉,人们的装饰意识也逐渐由朦胧走向自觉,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装饰画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形态,也就是公共艺术。从它的应用范围上来讲,大到建筑设计,小到书籍设计、装饰画设计等等;从它的视觉语言上来讲,有色彩和图形的表现,还有材料的表现,其中色彩和图案的设计则是装饰画中视觉传达的最大的艺术特点。例如,在图形的设计上,装饰画和绘画其实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以点、线、面来作为造型的元素。它们就好比英语里的单词,音乐中的音符,机器中的零件等,都有独立的个性、更具有组合的妙趣,是视觉语言和艺术表达的符号,具有美的潜质。 二、装饰画中色彩的表现 在现代装饰画的设计中,色彩的处理在一般来讲,不会完全遵从表面对象的固有色彩,而是艺术家们根据他们设计主题的需要来采取主观性的、理想化的色彩。不同的色彩就意味着不同的特定语言,能够引发人们在某个方面的美好联想,也能够象征不同的特定事物,表达不同的思想意识,寄托美好的愿望。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喜庆,橙色代表快乐、勇敢,黄色代表希望、光明,绿色代表和平、安全。色彩在不同领域上的运用,也能表达出不同的创作思想和 创作主题。 在装饰画的图形变化中,也决定了其色彩的丰富性;在装饰主体的差异中,同时也决定了画面色彩表现的多样性。因此,色彩在装饰画的表现上,大致可分为两类:套色法和明暗法。第一,套色法是装饰画色彩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它将所要描绘的色彩归纳为一种或是几种固定的大的色块,描绘时一般从浅色开始着手,然后再画深色。但有的时候根据具体的情况也可以先画那些大面积的深色作为底色。套色法能够使画面干净而整洁,色彩和形态清晰又具体。在采用套色法来设计色彩。套色法还有两种表现技法,就是平涂法和单浅平涂两种。前者主要是以色块来描绘事物,具有单纯美;后者则是在色块的基础上,以线来勾边,注重表现形轮廓的特征,具有影像美。第二,明暗法是用素描的明暗造型的方法,又不局限于明暗色调的

中国传统色彩名录及其RGB值

xx传统色彩名录及其RGB值 (五) 2007-11-19 23:41 ████#ffb3a7粉红,即浅红色。别称: 妃色xx妃色湘妃色妃红色 ████#ed5736妃色妃红色: 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 ████#f00056品红: 比大红浅的红色(quester注: 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品红M100”不是一个概 念) ████#f47983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quester 注: 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 色) ████#db5a6b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f20c00石榴红: 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c93756樱桃色: 鲜红

色████#f05654xx: 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ff21大红: 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quester注: RGB 色中的R255系列明 度) ████#8c4356绛紫: xx略带红的颜色 ████#c83c23绯红: 艳丽的深红 ████#9d2933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ff4c00xx: 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quester注: 在YM对等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红色的成分就是该色的色彩系列感觉) ████#ff4e20xx: 丹砂的鲜艳红色 ████#f35336彤: 赤色 ████#cb3a56茜色: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在绘画中色彩起着独特的作用。它对塑造人物、描绘景物,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巧妙地运用色彩,能使美术作品增加光彩,给人的印象更强烈、更深刻,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和更鲜明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因而也就更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绘画作品,虽然构图一般,但由于色彩处理得恰当,还是能吸引观众。与此相反,有的作品,如果在构图、素描、透视、解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但在色彩处理和运用上存在问题,这幅作品就逊色了。 一张描绘工人形象的油画肖像画,形体结构和神态表现都很好,但是色彩很脏、很灰暗,或者是很“火”气,就不仅破坏了形和神,还可能在客观上造成丑化工人形象的不良效果。肖像画是这样,风景画和主题性创作也是这样。一幅主题是需要表现欢乐、热烈气氛的画,而作者使用了灰色调或冷色调,则不论在其它方面表现技巧多好,它的艺术效果还是未能达到。这是因为色彩在人们视觉上是有其独特作用的。而色彩在使用上又往往是感性多于理性,因而它在画面上最富有感情效果。它对于深入刻画形象、抒发情感、烘托气氛,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这种独特作用,是其它绘画语言所替代不了的。一般从事绘画工作的人,对色彩都是十分重视的。 作为绘画语言,色彩是重要的造型因素,但它不是第一位的,只有素描才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色彩,但反对色彩第一论与唯色彩论。把绘画中的色彩看成是第一的与唯一的因素,只看运用色彩的技术,这是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语言,素描是解决形体结构这一最基本问题的,没有形也就没有造型艺术了。而色彩是依附于形的,不依附于形的一堆色彩是不能正确描绘对象的。我们在绘画训练中,不仅要处理好色与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色彩与主题内容的关系。即色彩的运用必须服从于主题思想,才能达到以形写神,以色写神,使形、色、神浑然一体,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装饰性色彩的表现

第三章装饰性色彩的表现 装饰性色彩表现是按照美学的形式法则及作者主观的认识和感受,对描绘对象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制作的表现形式。装饰绘画的形式美一方面寓有设计意识,设计和创造第二自然与现在绘画相吻合,另一方面它作为“最普通的美术”,长期扎根于生活,扎根于广大民众中,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成为我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 做为一种特殊的独立的艺术形式,装饰绘画在发展道路上,表现为东西方绘画的二维和三维之间在转化和渗透,它交集于纯艺术和实用性设计。不难发现装饰绘画的造型和色彩是起本质和关键。 一、装饰性造型的特征 1、秩序化。把丰富杂乱的自然色彩进行程式化,条理化,规则化,以求在写生 时整体上有装饰的特点。面对自然的多样性,人的心灵有两个极端,一是在其中寻求秩序,一是服从其多样性,这两个极端相互影响,使秩序化在实践中明显的表现出来。 2、单纯化。装饰造型是一个概括提炼的过程,抓住“简而变”,通过造型构思, 用简洁朴素的艺术语言,来达到单纯的艺术效果。 3、平面化。平面化是将客观存在的立体物象转化为平面形象为特征,分主观平 面化,客观平面化。“平面”两层含义,一、形象平铺;二、平视观察。 4、意象化。意象是主观想象的形象。 5、夸张化。在装饰绘画中,夸张就是变形变色,处于抒发情感,营造有意识形 式,为突出主题和生活本质,追求感染为目的。 二、装饰性色彩的特征 1、色彩形象固有色,它是一种最具普遍意义的色彩形象,用与设计色彩表 现就带有本质色彩的特征。 2、色彩布局均衡性,所谓均衡不是面积上的平均,而是主要指分量的对称。 色彩均衡重在相互呼应,比如某中色出现在一方,要在彼方有同性色或 近似色的“再现”,才能相映成趣。 3、色彩表现高纯度,颜色鲜艳符合一般的审美要求,所以装饰性色彩追求 高纯度。 4、色彩观察移动性,集中于一点来观察,这对远近,左右,上下空间反映 比较清楚。移动观察可避免远近左右遮挡,重叠,不受限制,无限延伸。 5、色彩含义象征性,在视觉艺术中,各种色相都含有它特定的给人联想和 象征,以引起美的感觉,它与地域、习惯、文化、时代及人对审美观念、情感、理想和素养相关。 6、色彩效果在对比,即调和的对比,对比、调和是形式美规律的具体表现。 三、变形和变色的表现 1、变形:属于模糊美的范畴,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形的变化(完形变化是 原形本质不变),一类是异形的变化(不受限制,任意性变形) ①简洁:通过概括、提炼,来简化画面,使形象单纯明确,并表现出丰富的 内涵。 ②夸张:以夸大膨化为主的一种变形方式,在简化的基础上,夸张最典型的部分,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③添加:为了完善形象。画面经过提炼和夸张后,添加适量的装饰等,使画

浅谈幼师专业中的装饰画教学

浅谈幼师专业中的装饰画教学 幼儿装饰画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了解幼儿装饰画的特点,掌握其造型规律和表现手法,并逐步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是每一个幼教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幼儿师范教学中提倡装饰画教学,有利于幼师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装饰画,给孩子们一个形式上美丽缤纷的世界,也有利于培养和挖掘孩子们绘画的天性,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全面地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几点: 一、装饰画的概念 幼儿装饰画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在表现手法上侧重夸张变形,并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的绘画,都可以称为装饰画。幼儿装饰画在这里专指成人画给儿童看的富有装饰性的画。以幼儿为主要欣赏对象,强调从幼儿审美心理的需要出发,充分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对所要表象的对象进行装饰变化。让画面天真浪漫、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真正为幼儿所喜爱。 二、装饰画的特性。 饰绘画的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它包含着对材料质感的敏感,对装饰语言的驾驭,对工艺技能的娴熟和最富创意精神的体现,把人类的精神、情感和信念变成了一种可感、可知、可触的物质形象造型。 1.外形轮廓美 强调造型的轮廓和动态美。形象不求体积而是平面化或浮雕化,所以它不像素描要求形象的边缘表现出立体与深度。 2.色彩单纯美 幼儿装饰画在色彩的表现上不追求条件色微妙复杂的变化,它主要注重物体固有色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对比调和关系、组合与色调等问题。 3.构图整体美 幼儿装饰画的构图注重画面上下左右面积的经营,不去刻意追求画面的纵深立体效果。在表现中要做到变化中求平衡,开合中求呼应,整体中求丰满和稳定。它可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总散点透视构图法和“蒙太奇”式的自由组合构图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远景与近景、天空与地面、虚景与实景等,按画面需要组合在一起。形成比现实更理想、更浪漫、更丰富的构成效果。

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感受

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感受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色彩。在生活中,我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得到训练,在欣赏绘画时,我们对色彩的感觉得以抒发。色彩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能引发人对绘画作品的感悟,从而引发人的共鸣。一副能引起观赏者共鸣的优秀的绘画作品离不开好的色彩搭配。优秀的色彩搭配又得在冷暖色调、色调强弱、主题突出等问题上特别注意。 【关键词】色彩;绘画;视觉感受;心里联想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世界里,最先进入人感官世界的都是色彩。在欣赏绘画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走进由色彩组建成的五彩缤纷的画面中的世界,在这世界中体会绘画者得感情。不同的色彩反应了绘画者不同的情感,而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欣赏同一副画面所看到的色彩也是不同的。色彩是引起绘画者与观赏者情感上发生碰撞的一个重要因素。 1.关于色彩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也随着对光学知识的了解而变化着。起初人们认为色彩是有物体本身发出的,而实际是部分光线不能被物体本身吸收而发生反射形成的。比如黑色的物体将所有颜色的色光都吸收了,没有色光反射出来,人们看到物体就是黑色的了;白色物体将所有色光都反射,七色光混合在一起,人们看到物体就是白色了;红色物体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反射红光,于是人们看到物体呈现红色…… 色彩在绘画中的变化规律分为两个方面:冷暖色调变化以及强弱变化。在绘画中绘画者一般用冷暖色调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基调,而色彩强弱的变化的使用使得色彩在过渡方面不会显得太突兀。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应用这些规律,让我们的眼睛更容易捕捉色彩,思想更容易捕捉情感。 2.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绘画者根据绘画的需要将色彩分为光源色、固有色、条件色。光源色指光源的色彩,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光源是太阳光,太阳光实际是7色光,由7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手电筒的光是橘黄色,白炽灯的光是白色的,这就是他们的光源色了。而固有色指的是物体在阳光照色下所表现的颜色。至于条件色就比较复杂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平时人的肤色一般都是白色或黄色但在舞厅的时候,各种色光照过来,人脸的颜色也不同的变化着。物体在不同光源、环境下呈现的色彩就叫条件色了。对于绘画者来说,要注意固有色和条件色的把握,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从生活中寻找他们的矛盾统一关系,并且灵活运用,才能提高色彩运用的表现力。

装饰绘画色彩里的个人情感表达-模板

装饰绘画色彩里的个人情感表达 色彩是组织装饰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一个当代画家的绘画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使色彩能充分表达画家的情感和内心体验。仅凭画家的感觉所创作出的绘画色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艺术家应该注重艺术的内在情感的抒发,从而提高作品的丰富情感。本文以色彩形式审美为主,并能通过现代的旋律”节奏”构成等抽象形式,完成装饰画的装饰语言和装饰效果,就色彩的象征”装饰”模仿和表现作用论述色彩是以平面造型表现客观物象,以主观意念为思维方式,就象征性与表现性来看,色彩本身就拥有的独立审美意义。 一、色彩表现形式的主观性 装饰绘画的色彩表现不受自然物象色彩的影响,更不受客观物象色彩的约束,而是在追求色彩对人的情感表达及审美取向。然而,装饰色彩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凭空臆造的,更不是对大自然色彩的临摹,而是根据作者的意念在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来进行归纳、概括变化所形成的。它并不受固有色的约束,更不受环境色的影响,不以光色现象为色彩配合的原则它是运用装饰色彩形式美的规律,强调主观意念的情感表现,对固有色彩进行装饰、包装和合理化的处理,将固有色彩与装饰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于装饰色彩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的色彩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它比较注重的是抓住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表现,对于色彩在画面中的表现往往要超出画面色彩本身的视觉意义,因此,色彩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很多科学意义上的规律,所以了解和研究装饰绘画色彩中的个人情感表达也就更重要了。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场所,你就什么颜色也看不出。可见有光才有色,没有光就没有色。不同的颜色会给浏览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光源的颜色取决于发出光线的光谱成分,即光的波长情况如果想要提高色彩不同颜色的综合运用,不仅表达了他们不同的个人情感,同时也给予了人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表现色彩对人的主观思维情感表达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人们通过视觉去观察色彩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便被色彩象征力影响等,色彩在心理学上的影响所感染,从而导致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全面的把握其规律,对于色彩,它既有环境和灯光的感觉,又有冷暖、光源和色调的感觉,同时还具备华丽与朴素之分,还有主观与客观之别。等等这些,都会使人们深深的感受到色彩的审美表现以对色彩自身所独特的魅力所在。

中国传统色彩样本与描述

原文 xx女附注及色样添加: Quester 原先见过一个比较日本感的色彩图典,于是我也想作个中国色彩图典。现在粗略整理了一些,以后慢慢补充好了,要是有谬误差错的地方还请高人指正。这是平时从绘画书籍,古典文学作品以及金山词霸中搜集而来的。 国画用色 ████xx: 呈暗粉色。 ████胭脂: 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xx: 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quester注: 黄色成分微高于红色成分,色艳丽,需注意与背景色调和,多数情况下不大面积使用。) ████xx膘: 色橘红。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用以画花卉。 ████赭石: 色红褐。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xx: 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用以画叶或山石。

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白粉: 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xx: 色藏青。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广花,颜料。即广东产的花青。(quester注: 微含红色成分,故与黄色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 ████xx: 色明黄。用以画花卉、枝叶。xx: 明黄色。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quester注: 亦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 ████赭石色: 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雌黄: 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雄黄: 中药名。为含硫化砷的矿石。别名石黄、黄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