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与汽车碰撞中头部伤害与保护的研究

合集下载

行人在与汽车碰撞中的力学分析

行人在与汽车碰撞中的力学分析

行人在与汽车碰撞中的力学分析摘要:行人在汽车碰撞事故中的损伤生物力学知识是针对行人制订汽车安全试验法规的重要基础,也是汽车安全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文献学习的过程中,本文概括阐述了汽车与行人碰撞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和现状,包括汽车与行人碰撞的动态响应过程,身体各部位致伤原因,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损伤机理、耐受限度、损伤程度的评价标准,以及在不同载荷条件下造成的伤害与物理参数的相关性,并提出了未来对行人损伤预防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生物力学问题。

关键词:汽车与行人碰撞;损伤机理;耐受限度;评价准则Abstract:The knowledge of injury biomechanics in passenger car to pedestrian collisions is important for us to establish test procedures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It also forms important background for design of safer car. A condensed overview is given based on the published and ongoing studies of the pedestrian injury biomechanics.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the injury biomechanics in car-to-pedestrian collisions was described, including the dynamic responses during a collision, the causation of injuries on diff erent body parts, injury mechanisms, tolerance levels, injury severity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with injuries in diff 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The needs of future research on pedestrian injury prevention were presented.Key words:car-to-pedestrian collision;injury mechanism;tolerance;assessment criterion.引言汽车交通事故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公共健康问题。

基于行人头部碰撞保护的发动机罩结构设计

基于行人头部碰撞保护的发动机罩结构设计

基于行人头部碰撞保护的发动机罩结构设计李子云;李峥;李涛;李燕龙;杨飘;罗鑫;陈文【摘要】在车辆与行人碰撞事故中行人属于弱势群体,而且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尤其严重,所以研究发动机罩结构有利于提高行人头部的保护.文章基于GB/T 24550—2009中行人头部碰撞保护的要求和CAE计算精度设定头部碰撞保护的设计目标,阐述了避开碰撞风险区、增大溃缩空间及弱化零部件局部结构的3种主要设计方法,并且利用PAM-CRASH软件详细分析了这些方法在发动机罩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和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头部损伤指数(HIG)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最大降幅可达892.该方法对汽车行人保护开发方面具有实际借鉴意义.【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行人头部保护;发动机罩;避开风险区;增大溃缩空间;弱化结构【作者】李子云;李峥;李涛;李燕龙;杨飘;罗鑫;陈文【作者单位】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在美国和欧洲等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行人保护已经成为强制性法规要求,是汽车基本的市场准入要求,同时也是Euro-NCAP评分内容中的一项。

我国仍然属于人车混合的交通状况,汽车碰撞事故频繁发生。

在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中,行人属于弱势群体,加上现阶段汽车缺乏对行人保护的措施,行人伤亡严重。

随着人们对行人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2009年我国出台了GB/T 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而且2018版C-NCAP将会加入行人保护的考察项目。

此外,在人车碰撞的交通事故中行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受到损伤,但不同部位的损伤程度会根据其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碰撞中与车体接触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的头部是最易受到重度损伤的部位(80%),其次为胸部(7%)、脊柱(6%)及腹部(6%)。

汽车与行人碰撞中头部有限元模型关键参数研究

汽车与行人碰撞中头部有限元模型关键参数研究

汽车与行人碰撞中头部有限元模型关键参数研究胡敏;羊玢;成惠林;杨慧敏;郑庆乾;Lee Heow Pueh【期刊名称】《森林工程》【年(卷),期】2014(030)006【摘要】改进并验证一个基于人体解剖学结构的头颈部碰撞损伤有限元模型,探讨有限元模型的关键参数,增加颅骨和脑组织之间的脑脊液层(CSF),采用表面流体建模方法模拟其静液压流体腔,改变其余头部各组织的材料属性为粘弹性材料,采用该模型计算颅内压力、最大von Mises应力和颅骨最大主应力.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生物逼真度,在汽车碰撞事故模拟中有更好的压力响应,可用于研究在汽车碰撞事故中头颈部损伤生物力学问题.【总页数】5页(P89-93)【作者】胡敏;羊玢;成惠林;杨慧敏;郑庆乾;Lee Heow Pueh【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南京210037;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新加坡117576;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210002;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南京210037;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新加坡1175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73;U467.1【相关文献】1.汽车碰撞事故中人体头部损伤有限元模型的研究 [J], 羊玢;范李晖;胡敏;汤勇;肖峰;王娟;曹立波;Lee Heow Pueh2.基于有限元模型的汽车前保险杠与行人下肢碰撞仿真分析 [J], 宋东辉;梁云飞;李海岩;阮世捷3.行人汽车碰撞损伤研究中的人体头部有限元建模方法 [J], 王群;范李晖;王娟;李美莹;颜潇;童燮;羊玢;吴廖华4.行人与汽车碰撞中头部伤害与保护的研究 [J], 乔维高;朱西产5.基于汽车碰撞事故的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J], 孙浩; 羊玢; 汪瑷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VPG的行人保护头部碰撞仿真分析

基于VPG的行人保护头部碰撞仿真分析
*
图 1 汽车有限元模型
根据最新发布的 2012 年 2 月 Euro-NCAP 评价体系 6.0[2],对模型中车辆的保险杠、发
(a) 区域划分 图 2 车辆划线分区
(b)栅格点显示
动机罩、挡风玻璃、A 柱和翼子板进行划线,得到的头部碰撞区域如图 2(a)所示。整个 碰撞区域是由左右两侧的 SRL 线(Side Reference Line) ,1000WAD(Wrap Around Distance) 和 2100WAD 四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区域。 在该区域内, 沿着中心线 (Centerline) 每间隔 100mm 标记下一个栅格点(Grid Point) ,把这些栅格点在水平方向上向左右两侧每隔 100mm 布下 一个栅格点,得到如图 2(b)所示的用于定位碰撞冲击器的栅格点。1000WAD 至 1500WAD 之间的栅格点用于摆放儿童头部冲击器模型(Headform) , 1700WAD 至 2100WAD 之间摆 放成人头部冲击器模型。然后用一个半径 100mm 的球体沿着发动机罩和风挡玻璃滚动,得 到 BRFL(Bonnet Rear Reference Line), 1500WAD 和 BRFL 之间的栅格点摆放儿童头部冲 击器,BRFL 和 1700WAD 之间的栅格点摆放成人头部冲击器。 2.3 定位头型冲击器模型
图 7 发动机罩铰链
图 8 发动机罩锁扣
3 结论
本文通过 VPG 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 Euro-NCAP 行人保护法规,对车头部分进行 区域划分,计算出区域中各栅格点的 HIC 值,通过结果提出车辆设计修改意见,提高了车 辆的安全性, 达到了行人保护设计的目的, 对各种类型的汽车行人保护碰撞分析具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
参 考 文 献

行人头部冲击载荷下风挡玻璃的模拟和试验验证

行人头部冲击载荷下风挡玻璃的模拟和试验验证

行人头部冲击载荷下风挡玻璃的模拟和试验验证刘奇;刘军勇;苗强;陈国强;王大志【摘要】行人头部和风挡玻璃的碰撞是造成行人严重受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本文进行了行人头部模块冲击风挡玻璃的有限元模拟和试验验证。

有限元模型采用壳单元和体单元分别代表风挡玻璃的各夹层结构,假设中间夹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不失效,玻璃层采用最大主应变准则模拟其失效。

运用头部伤害指标(HIC),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行人头部模块撞击风挡玻璃试验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从HIC值和撞击裂纹产生的范围来看,本模拟方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行人头部受伤程度和风挡玻璃的失效模式,可为安全评价和%A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pedestrian head impact with windshield, which is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pedestrian severe injury or fatality. In the FE model, shell and solid elements represented different layers of a windshield. Major strain principal was used to deal with the failure of glass and no failure was assumed for the PVB interlay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validated by the 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Euro NCAP) pedestrian head-to-shield impact tests using the Head Injury Criterion (HIC). The HIC value and windshield crack range show that the model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pedestrian head injury and the failure pattern of windshield. This will be helpful for pedestrian safety evaluation and automotive development.【期刊名称】《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年(卷),期】2011(002)002【总页数】6页(P128-133)【关键词】行人头部;风挡玻璃;有限元(FE)模型;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失效;头部伤害指标(HIC)【作者】刘奇;刘军勇;苗强;陈国强;王大志【作者单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上海,201804;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上海,201804;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上海,201804;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上海,201804;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上海,2018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91行人保护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汽车安全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

汽车碰撞试验假人的标定试验

汽车碰撞试验假人的标定试验

汽车碰撞试验假人的标定试验摘要:假人参数在碰撞试验中对碰撞模拟结果有显著影响,分别对汽车正面碰撞实验应用的HybridⅢ男性假人头部与颈部标定试验要求、步骤等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具体试验对某HybridⅢ做了头部与颈部的标定。

关键字:假人;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标定试验Abstract:The parameters of dummi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imulation results in the crash test. It illustrated the test requirements,steps and presente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of head and neck calibration test of Hybrid Ⅲmale dummy in the front crash test. All the test methods are demonstrated in the head and neck calibration test of some Hybrid Ⅲ.Key words: anthropomorphic; vehicle frontal crash test; demarcate test1 试验意义汽车碰撞试验属于汽车被动安全的研究范围,其目的主要是检验碰撞过程中车辆对乘员的保护能力。

碰撞试验的危险性,使得在实验中不可能是用进行真人,国外研究机构在大量尸体解剖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的动力特性及各部位的质量大小等,制造了假人,它可以代替人体用于汽车碰撞实验,模拟真人受到的伤害情况,并经标定后可以重复使用。

在试验中,通过在假人头部、胸部以及腿部安装传感器采集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体现汽车碰撞时,力、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对人体的作用,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这些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由计算机处理,通过计算得出HPC(head Performance Criterion,头部性能指标)、ThPC(Thorax Performance Criterion,胸部性能指标)、FPC(Femur Performance Criterion,大腿性能指标)等伤害指标。

人车相撞头部伤害影响因素仿真分析及试验

人车相撞头部伤害影响因素仿真分析及试验
2007年 (第 29卷 )第 10期
汽 车 工 程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07 (Vol. 29) No. 10
2007194
人车相撞头部伤害影响因素仿真分析及试验
葛如海 ,王岐燕 ,陈晓东 ,韩 兵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镇江 212013)
[摘要 ] 在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中 ,行人头部伤害是造成行人重伤或死亡的主要原因 。采用有限元三维实体 建模技术 ,建立了发动机罩和包括头皮 、头骨两层球体结构的行人头部有限元模型 ,分析了头部与发动机罩的瞬态 大变形非线性撞击响应 ,得到了头部与发动机罩相撞时的速度 、位置及头部质量 、发动机罩的厚度 、摩擦因数等因素 对头部伤害的影响规律 ,并对铝质与钢质发动机罩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铝质发动机罩对行人头部具有更好的保护效 果。
图 5 撞击点位置的影响
图 6 儿童与成人碰撞区比较
图 7 头模质量的影响
刚度大 ,导致头模的撞击加速度大 。 214 撞击速度的影响
在 A2C区 ,头模分别以 50、40、30km / h的速度 撞击发动机罩时 ,有限元法仿真得到头部加速度曲 线如图 8所示 。由图可见撞击速度对加速度峰值影 响较大 。且经计算 ,撞击速度为 50km / h时 , H IC 值 已高达 1 436,增大了对头部的伤害 。 215 发动机罩外板厚度的影响
部 (图 2) 。模型为头皮和 头骨两层的球体模型 ,质 量为 418kg。外球直径为 法规规定的 165mm , 厚度 图 2 头部有限元网格图 为 5mm。设定头皮为均匀 的 、各向同性黏弹性材料 ,头骨为刚性材料 。
表 1为头模和发动机罩的材料参数 。
表 1 头模和发动机罩的材料参数

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分析

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分析

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分析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的碰撞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而行人撞击汽车,则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如果汽车的前风挡玻璃未能承受行人的头型撞击,则行人的伤害将会十分严重。

因此,对于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首先,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与行人和车辆的速度有关。

车辆的速度越高,撞击时的能量就越大,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也就越大。

因此,如果行人和车辆之间的速度差距越大,则行人的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也会增加。

其次,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还受到车辆的设计影响。

如果车辆的前风挡玻璃材料很脆弱,很容易就被行人头型撞击破裂,则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会大大增加。

相反,如果车辆的前风挡玻璃材料很坚固,则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会大大降低。

此外,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也与行人撞击部位有关。

如果行人的头部斜向前方撞击,同时撞击面积较大,则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也会增加。

相反,如果行人只是侧身擦撞前风挡玻璃,则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会很小。

最后,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还受到车辆和行人之间的距离影响。

如果行人离车辆很近,则行人的头部撞击前风挡玻璃的概率会更高,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在城市中心等人流量大的地区行驶的车辆,需要保持足够的行驶速度,以确保与行人之间有足够的距离。

综上所述,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车辆制造商和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来说,需要提高车辆前风挡玻璃的强度,同时加强行人和车辆之间的距离控制和速度限制,以减少行人头型撞击前风挡玻璃区域的损伤风险。

对于行人来说,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避免在车辆驶过路口时冒险闯红灯或者携带大件物品穿行于车行道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9月农业机械学报第37卷第9期行人与汽车碰撞中头部伤害与保护的研究乔维高 朱西产 【摘要】 对行人与汽车碰撞中头部保护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行人头部与发动机罩碰撞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发动机罩参数的变化对行人头部伤害的影响。

关键词:汽车 碰撞 行人头部中图分类号:U 49112+5;X 91219文献标识码:AStudy of Head I n jury and Protection i nVeh icle -pedestr i an Coll ision sQ iao W eigao 1 Zhu X ichan2(1.W uhan U n iversity of T echnology 2.Ch ina A u to m otive T echnology &R esea rch Cen tre )AbstractB ased on the in troducti on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m ethods abou t p edestrian head p ro tecti on ,th is p ap er bu ilds the m athem atics equati on s and FEA m odels and com p ares the calcu lating resu lts w ith the test resu lts abou t the co llisi on m odels betw een the p edestrian head and the engine hood .T he hood facto rs affecting the head in ju ry w ere analyzed ,w h ich include the po siti on of i m p act ,the th ickness of the hood ,cu rvatu re radiu s of the hood ,the length of the hood and the m aterial of the hood and so on ,and the am eli o rating m ethods fo r the head p ro tecti on w ere given .Key words V eh icle ,Co llisi on ,Pedestrian head收稿日期:20051111乔维高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副教授 博士,430070 武汉市朱西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博士,300162 天津市 引言行人与汽车碰撞中,行人的头部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而且往往是致命伤害。

当汽车碰撞速度达到40km h 时,行人碰撞头部伤害指数H I C 基本达到或超过人体头部严重伤害的界限值1000。

因此,对行人碰撞头部保护的研究很有必要。

1 行人头部保护研究方法行人头部保护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人体部位的模型试验及计算机仿真试验研究。

根据EEV C 的要求,采用头部撞击器装置对汽车前部的主要部位进行撞击试验。

头部撞击器试验条件相当于行人与时速40km h 的汽车相碰撞时的事故形态,试验条件为:头部撞击器质量418kg ,撞击速度40km h ,撞击角度65°。

2 头部撞击力学方程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根据球体与薄板碰撞的力学原理[1],可以得到头部模型和发动机罩板的微分方程M 1x β1+R (x 1-A )=0M 2A β+k bA +k mA 3=R (x 1-A )(1)式中 M 1——头部模型质量M 2——发动机罩板的等效质量x 1——头部模型的位移k b ——发动机罩板的等效弯曲刚度k m ——等效薄膜刚度R (x 1-A )——头部模型的力位移函数A ——发动机罩板的变形位移利用式(1)可以对头部模型与发动机罩撞击中的力学响应进行计算。

利用M AD Y M O 软件[2]建立头部有限元模型,该模型是用橡胶层包围的刚性球体,模拟行人头部结构。

中间是个刚性体,头皮则由625个单元组成。

将发动机罩结构简化为薄钢板,板的有关结构及性能参数为:薄板厚度h =110mm ,罩板宽度b =1380mm ,长度a =1200mm ,泊松比Μ=0128,密度Θ=7833kg m 3。

成人头部模型质量图1 头部与发动机罩撞击模型F ig .1 I mpact models of head and hood为M 1=418kg ,撞击角度为65°,撞击速度分别为30km h 、40km h ,进行模拟仿真试验,并与撞击器撞击试验比较。

有限元仿真的模拟试验如图1所示。

3 试验结果比较头部模型与发动机罩撞击的数学模拟、有限元仿真及撞击器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试验结果比较F ig .2Comparison of resu lts betw een test and si m u lati on(a )撞击速度30km h (b )撞击速度40km h可以看出,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头部受到的最大加速度也随之增加,从而对人体头部的伤害也随之增大。

从结果可以看出数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差异稍大,在第1个加速度峰值处的趋势大致相同,而在后面基本上无第2峰值,但由于主要是第1峰值的影响,因此,数学计算方法可以定性地分析头部模型与发动机罩撞击的影响。

有限元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从图中可以看出,模拟仿真的结果稍高于撞击器试验值,但其误差基本上都在5%以内,因此,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是较合理的,从而可以利用它进行进一步模拟试验研究。

4 发动机罩板主要参数对头部伤害的影响411 发动机罩长度对头部伤害的影响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进行撞击试验,发动机罩板其他因素不变,罩板长度a 分别为110m 、112m 、115m 时,得到的头部撞击加速度如图3所示。

图3 发动机罩长度变化时头部撞击加速度曲线F ig .3 H ead i m pact accelerati on in differen t hood length由图3可以看出,发动机罩长度对头部撞击加速度的最大峰值及最大峰值的时刻基本上无影响,主要对加速度的第2峰值有影响。

这是由于第2峰值的产生是因为罩板受到冲击后,所产生的弹性波将向罩板边界扩散,到达边界后再反弹回来,从而引起板与撞击器的第2次碰撞。

因此,发动机罩板越长,头部加速度第2次峰值出现的时间就越迟。

发动机罩板长度变化时,头部伤害指数H I C 值分别为992、990、986。

说明罩板长度变化对H I C 的影响很小。

罩板宽度对头部伤害的影响与之相同。

因此可以说发动机罩板的大小不是行人头部伤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412 发动机罩板厚度对头部伤害的影响发动机罩板其他因素不变,罩板厚度h 分别为018mm 、110mm 、112mm 时,模拟得到头部模型加速度如图4所示。

图4 发动机罩板厚度变化时头部撞击加速度曲线F ig .4 H ead i m pact accelerati on indifferen t hood th ickness由图4可以看出,罩板的厚度对头部模型加速度的值,特别是加速度的峰值有很大的影响。

罩板厚度越大,加速度第1峰值就越大。

这是由于厚度增加,其罩板的刚度增大,变形减小,从而由变形所吸收的能量减小,使得加速度峰值增大。

另外,罩板厚度增加,质量增大,则其惯性增大,因而变形较慢,从03农 业 机 械 学 报2006年 而吸收的能量减小,使得加速度峰值增大。

头部H I C 值为992、1087、1205,说明发动机罩板厚度增大,其头部伤害指数H I C 也随之增大。

因此,发动机罩板的厚度是行人头部伤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413 发动机罩板曲率半径对头部伤害的影响发动机罩板其他因素不变,罩板的曲率半径Θ分别为25m 、35m 、70m ,模拟得到头部模型的加速度值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得出,随着发动机罩板曲率半径的增大,其头部加速度第1峰值随之减小。

这是由于随着发动机罩板曲率半径的增大,罩板的变形增大,从而由罩板变形所吸收的能量增多,从而使头部加速度值减小。

其头部H I C 值为995、896、799。

因此,发动机罩板曲率半径变大,有利于行人头部的保护。

图5 发动机罩板曲率半径变化时头部撞击加速度曲线F ig .5 H ead i m pact accelerati on in differen thood cu rvatu re radiu s414 发动机罩板材料对头部伤害的影响发动机罩板材料不同,所具有的材料性能也不同,对行人头部伤害的程度也不相同。

图6为罩板材料屈服强度G 分别为200M Pa 、300M Pa 和400M Pa 时头部撞击加速度的变化值。

由此可以看出,发动机罩板材料屈服强度的增大对第1峰值基本没影响,但第2峰值出现的时间延迟,且峰值增大。

由此得出的头部H I C 值为810、913、1001。

因此, 降低发动机罩板的屈服强度有利于行人头部的保护。

图6 罩板材料屈服强度变化时头部撞击加速度曲线F ig .6H ead i m pact accelerati on in differen t hood m aterial415 不同的撞击位置对头部伤害的影响在发动机罩板上不同的撞击位置,对头部伤害程度也不同。

对112m 长的发动机罩板,取离发动机罩后缘距离分别为100mm 、300mm 、600mm 处进行模拟计算,运算得出各自的头部伤害指数H I C 值为1099、981、841。

由此可以看出,离发动机罩边缘越近,其H I C 值越大,即对人头部的伤害越大。

因此,有效降低发动机边缘处的刚度有利于行人头部的保护。

5 结论(1)行人与汽车碰撞中,行人的头部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而且往往是致命伤害。

(2)利用M AD Y M O 软件建立的行人头部与发动机罩的有限元模型,经撞击器与发动机罩撞击试验验证,表明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可以用于仿真分析。

(3)发动机罩板厚度越大、曲率半径越小、材料屈服强度越大、撞击位置离发动机罩后缘越近,其头部伤害指数H I C 越大;而发动机罩板长度的变化对H I C 的影响很小。

参考文献1 王心田,洪善桃,翁智远.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弹塑性薄板的非线性动力响应[J ].固体力学学报,1985,6(3):281~294.2 TNO A u tomo tive .T heo ry m anual (M AD Y M O V 6.1)[M ].N etherlands D elft :TNO A u tomo tive ,2003.3 A li S ,A l 2Gham di .Pedestrian 2veh icle crash and analytial techn iques fo r stratifies con tingency tab les [J ].A cciden tA nalysis and P reven ti on ,2002,34(2):205~214.13 第9期乔维高等:行人与汽车碰撞中头部伤害与保护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