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上《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预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详细精华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详细精华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经过:19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

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①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加重百姓负担③腐蚀统治机构④危害中国人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5、道光帝为什么下令禁烟: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威胁清皇朝的统治6、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1、背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4、标志: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5、19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6、相关人物:林则徐、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最后战死在炮台上)、道光帝、琦善(直隶总督,英军攻陷浙江定海、继续北上直逼天津时被道光帝派去与英军谈判)7、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近代史的开端。

10、启示:落后就要挨打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咸丰帝在位)3、对手: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4、借口:“亚罗号”时间、马神甫事件5、过程:19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

随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在圆明园中掠夺珍宝,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6、《北京条约》内容:与英法签订(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给英国(4)赔款:英法各800万7、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其后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5.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6.评价:(1)积极方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预习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预习单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预习速填】知识点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背景: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2.概况: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起义军称“太平军”。

3.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分封诸王。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

知识点二定都天京1.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作为都城。

2.《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3.北伐和西征(1)开始时间:1853年。

(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结果: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

(4)意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在进入全盛时期。

知识点三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时间:1856年。

(2)概况:杨秀清企图篡位。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

(3)影响:使太平天国。

2.太平天国后期的统治(1)政治:洪秀全封为干王,总理朝政。

(2)军事:提拔陈玉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他们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年夏,洪秀全病逝。

,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自我检测】1.“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这首《题太平天国战史》对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进行了评价。

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并建号太平天国的地点()A.金田B.南京C.青浦D.慈溪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口粮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开辟海外市场重要事件:(1)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

(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4)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③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④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暴行:①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并火烧圆明园②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③列强逼迫清朝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1.1858年《天津条约》(俄、美、英、法)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4.《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英、法、美)内容: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5.1860年,中英、中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内容: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大增加。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四条基本线索:屈辱史: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列强侵华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严重侵华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p7八国洗劫北京p19、日军旅顺大屠杀p14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背景 1.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4.地点:广州虎门。

(●★记:P3 虎门销烟图)5.人物:林则徐(清朝道光皇帝时)。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6.鸦片的危害:P3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7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8月)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背景(原因):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②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危机;③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经过: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XX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提纲【DOC范文整理】

XX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提纲【DOC范文整理】

XX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
复习提纲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

洪秀全称天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由东王节制其他诸王,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定都天京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
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北伐和西征: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国悲歌
1856年,天京事变,标志着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在李鸿章的淮军和曾国藩的湘军围攻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性质:天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意义:它建立了政权,提出了鲜明的纲领,坚持斗争14
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在华势力。

失败的原因:①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②定都后领导人进取心衰退;③天京事变消弱了自身的实力;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八年级历史第三课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第三课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第三课知识点整理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 背景。

国内呢,清政府腐败无能,不断增加赋税,老百姓苦不堪言,就像被一座大山压着,很多人都活不下去了。

广西地区受灾严重,又有民族矛盾啥的,就像是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着。

2.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洪秀全呢,是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

他看自己考不上科举,心里那个气啊,就接触到了基督教的一些教义,然后他灵机一动,把这些教义改吧改吧,就创立了拜上帝教。

这个拜上帝教啊,就像一个大磁铁,吸引了很多对现实不满的老百姓,他们觉得跟着洪秀全能过上好日子。

3.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这就像是一声惊雷,打破了当时沉闷的局面。

起义军号称“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

这就好比一群受压迫的人团结起来,要跟压迫他们的势力干一场大仗。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 永安建制。

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到了永安。

在永安呢,洪秀全开始封王了。

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这就像是建立了一个领导班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就像一个团队有了分工一样。

这让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政权的规模。

2. 定都天京。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

天京这个地方可不得了,地势险要,又很富庶。

太平天国定都在这里,就像是有了一个大本营,他们可以在这里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和清政府对抗。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全盛与转折。

1. 北伐和西征。

北伐: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

北伐军一路北上,那是相当英勇,一直打到了天津附近。

可北方毕竟是清政府的老巢,势力比较强大,北伐军最后因为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失败了。

不过北伐军就像一把利剑,刺向了清政府的心脏,把清政府吓得不轻。

西征:西征军呢,由石达开等率领。

西征军在长江流域和清军打得不可开交,他们攻占了很多地方,像安徽、江西、湖北的好多地方。

西征的胜利,让太平天国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巩固了天京的安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达到了全盛时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本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清朝政权的命运,而且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的建立、太平天国的发展和失败。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发展和结果,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复杂,涉及的人物和事件较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太平天国运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人物关系、事件发展顺序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顺序,分享学习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预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基础认知】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基本概况: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两年多就发展会员两千多人。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天王)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4、初步建立政权: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天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5、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6、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时间:1853年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理想):天平天国想通过此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评价:
(1)进步性: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2)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

(3)落后性:它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形势图
7、北伐和西征:1853年
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结果: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意义:天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8、走向失败:天京陷落
9、天京事变: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10、挽救措施
政治上: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采纳了洪仁玕写成的《资政新编》。

《资政新篇》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军事上:
(3)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不利的局面。

11、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军遭到湘军(曾国藩)、淮军(李鸿章)和洋枪队(华尔)的围攻。

影响:标志着天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2、太平天国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3、失败原因:
(1)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4、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5、启示:
(1)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英勇抗争,这是列强无法控制中国的重要原因。

16、历史功绩: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2)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自我检测】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在于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击外来侵略
C、实现其革命理想
D.建立人间的天国
2.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3.太平天国在北上途中,先后牺牲的两位重要将领是
①北王②翼王③南王④西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7.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8.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9.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带有宗教色彩
10.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

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决定全力夺取()A.苏州
B.上海
C.杭州
D.安庆
11.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他又颁布法令称:“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①随着地位的变化,洪秀全难以抵制封建思想的侵蚀
②太平天国政权已不能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正确②不正确
12.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3.太平天国运动在下列哪个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对象
D.奋斗目标
14.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ACBDC CACBD DA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