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5.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6.评价:(1)积极方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课件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不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6.(唯物史观)下表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评价。这反映了 (B )
清朝政府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湘军志》等著述,斥洪秀全等人 为“匪”“贼”“逆”,竭尽攻击诬蔑之能事
孙中山等 革命党人
在著述中使用“广西金田村起义”“金田军起义”“广西起义” 等概念,赞许洪秀全“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 即位于南京”
运 动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____南__京____,将其改名为
天京。后颁布《__天__朝__田__亩__制__度___》。
(4)巩固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西征战
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

____全__盛____时期。
平 发 (5)由盛转衰:1856年,_天__京__事__变___爆发,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B )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7 . 徐 中 约 《 中 国 近 代 史 》 载 : “ 他 们 于 1855 年 4 月 第 三 次 攻 取 武
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
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材料评述的是
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A )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3.“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成果,体现出传
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它体现了工业革命后,半殖民地人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天王玉玺
1860年夏天,太平军
将领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
上海官绅与西方侵略者勾 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 “洋枪队”,对抗太平军。 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
大败洋枪队。
李秀成画像
李秀成(1823~1864.8.7),广西藤县人,雇农出身。 1849年全家入拜上帝会,1851年8月,太平军过藤县境,举 家入伍。1864年8月7日,李秀成在江宁被曾国藩杀害。
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 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
金田起义图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在广西
桂平县金田村爆发,建号太平天国。1852年春太平军出广
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 改称天京,定为都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和外国 侵略者的进攻下,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起 义历时14年,遍及18个省,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军的湘军首领 ——曾国藩
镇压太平军的淮军首领 ——李鸿章
第 二列 次强 鸦侵 片华 战罪 争行 期 间
火烧 圆 明园 太平 军抗 击洋 枪队
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和时间
2.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掠夺和焚毁
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及都城 2.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3.太平军大败华尔洋枪队
文物的摧残者是( B )
A.英美联军 C.德日联军 B.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贵港中考)法国作家雨果写道:“一天,两个强盗 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这“两个强 盗”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D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5.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他 们的异同点是什么? (1)根本原因和目的一脉相承 继 续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 (1)侵略国增多(英→英、法、俄、美) (2)侵略区域扩大(深入内地和统治中心) 扩 大 (3)不平等条约增多 (4)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 (5)主权遭破坏更多(鸦片贸易、传教等) (6)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当堂讲】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当堂讲】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目录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洪 秀 全 与 金
定 都 天 京
天 京 陷 落





1壹
全 与 金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造成传统 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史学家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鸦 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 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 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 饿和死亡的困境。
第四阶段:北伐和西征
(1)开始时间:1853年
(2)结果:
①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 大突破 ②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第五阶段:天京陷落
背景: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时间:1856年。
过程:杨秀清被杀。不久,韦昌辉也被处 死。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部出走 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目的:为了改变不利局面,重振太平天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英王)、李秀 成(忠王)等一批青年将领。
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 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 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 治、经济、文化、外交主 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对整个社会进行全面的改 革: 政治上:提倡广开言路,实行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上:提出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 社会上:兴办医院,设鳏寡孤独院、育婴堂。 外交上:在平等基础上同各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26张PPT)

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至52岁病 逝,在美女丛中生活 11年,从 天王宝座 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 杀敌,也不过问朝政。 11年仅颁 天王府花园 布过25篇诏书,而且1854年至 1858 年是空白,5年竟然未发一 诏。
天王府西花园—
洪秀全僻处深宫,诸王罕识其面。杨秀清 自恃功高,朝见洪秀王立而不跪…… 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要 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亲密无间 争权夺利,矛 盾重重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 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 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轰 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曾国藩(1811—1872) ,湖南湘乡人。1852年创建 湘军,1854年始与太平天国 军作战,1860年升任两江总 督,次年节制苏、皖、赣、 浙四省军务,派李鸿章、左 宗棠分两路,他居一方指挥 ,分三路围攻天京,1864年 7月陷天京,太平天国亡。 后从事洋务运动,举办军事
天京事变: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 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 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 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 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 转衰。
天京事变:
事件 韦昌辉滥杀杨秀清部下
兵力损失 两万多人
洪秀全处死韦昌辉,秦 日纲等同时被杀 石达开带走的太平军将 士 共计
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
项 目 时 间 目 的 经 过 意 北 伐 1853--1855 年 推翻清朝 打到天津郊 区 因孤军深入 牵制清军 失败 ,为西征 创造条件 西 征 1853-1856年 巩固天京 挺进安徽、湖北、湖 南 石达开鄱阳湖大败湘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军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 期

第3课红色政权的创建(八年级上册中图版)

第3课红色政权的创建(八年级上册中图版)
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 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派毛泽东在 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 地点: 湘赣边界 领导人: 毛泽东 结果: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
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 根据地?
1.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敌强我弱, 在大城市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
----1927年周恩来在 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
思考: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 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A.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 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B.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 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 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
八七会议: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内容: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
6.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这只队伍的领导人是(D )
A.毛泽东、周恩来 B.周恩来、朱德
C.朱德、陈毅
D.毛泽东、朱德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 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条道路的开
领导人: 周恩来、朱德、贺龙、叶
挺、刘伯承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 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




周恩来

承伯刘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它原为江西大旅社。
南昌起义前,党包租了 大旅社。周恩来等在此 办公。1927年7月27日, 领导起义的党的前敌委 员会在此成立。中共前 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主 持了会议。会议决定成 立武装起义总指挥部, 预定7月30日晚举行起 义。由于张国焘的干扰, 推迟到8月1日起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1.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使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2.历史解释:使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的能力。
3.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具体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现代史实,对我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有一定的认识。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发展及其失败的原因,培养运用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树立为国家、民族作贡献的意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20张
A B.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C.它历经14年,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 D.它所击毙的洋枪队头目名叫华尔
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
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3.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4.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农民阶 级的局 限性
本课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
全盛:1856,突围和西征后 盛衰转变:1856年的天京变乱
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 思考: 1851年的中国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 运动,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有 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一起探讨吧!
教学目标
1、了解、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时间、经 过、结果等概况; 2、通过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认识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对内反 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双重性质和失 败原因。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体会面对列 强入侵,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通过对洪秀全 和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初步感受近代中国仁 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初步树 立国家发展责任意识。
1859年,《资政新篇》
开始:1851,金田起义 前后14年
失败:1864年,天京 失陷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
D 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

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近代的中国农民怎样担任起近代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一任务的?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3.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天京变乱: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会走上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烦琐等级之路?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天京变乱分别会给太平天国和清朝政府带来什么影响?
2、重建核心:新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主军,洪仁轩主政太平天国新的领导核心形成。

3、积极防御: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
斗争重任;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

4、天京陷落:1864年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⑴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⑵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
⑶实施目的:大同社会
(2)评价:⑴具有强烈的革命性: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是几千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⑵局限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空想性。

2、《资政新篇》
(1)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

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

教师补充材料:“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

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让学生阅读、思考、概括《资政新篇》提出哪些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

然后对学生的概括作简单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