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的管弦乐配器法档
木管组的配器

双簧组
J 英国管: 通常作为色彩乐器来使用,适合表现沉思, 忧郁,理想色彩,不适于冲动的情绪,是旋 律性乐器。但是不像双簧管能奏华彩性乐句。 其音域比双簧管低,故有时可以代替双簧奏 低音域。 在配器中要节约使用英国管的音色, 起到点睛的作用
单簧组
J
单簧管: 在整个木管组是用途最广的一件乐器。其力度变化 幅度最大的,因此最能表现情感变化的,在演奏和 声时最易于其它乐器相融合。还善于演奏华彩,快 速经过句等技巧性旋律片断; 单簧可作为长笛的替补声部; 音色穿透力强,在中低音区最好别附加其他木管乐 器,否则音响会不平衡,单簧管音色易跳出来。
大管组
J 低音大管: 在大型乐队中使用,可做大管的低音区的代 乐器 。
配器法
• 合唱式的四部和声的单管式与双管式组合 • 单管式组合 • 每一种木管乐器的一件来配置多声部和声中的 一个声部,称之为单管式的组合方法,由于单 管式的组合法声部间由不同的音色构成,因此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每个声部均具每种乐器的鲜明音色个性,欲求 整个音响具有均衡融合之特点的话,应注意声部的 排列形式(顺置法, 包围法,夹置法) –为取得声部的平衡,还应注意和声的排列法,多采 用开散排式。 –应选择适当的音区,力度,以及各乐器的音色
丰满,一般用于强奏,但受到技术限制。若 相同乐器交替出现则可避免。
不同乐器的同度结合
能产生复合音色 长笛+双簧管(较常用) 长笛+单簧管(较常用) 长笛+大管(较少用) 双簧+单簧(较常见) 单簧+大管:常用于中、低音区 长笛+双簧+单簧 长笛+双簧+单簧+大管。较少见 在木管乐器的配器中,且在同度结合当中,最常见 的是两件同种或不同种的乐器的结合。
配器法.配器分析

弓弦乐器弓弦乐器组中和弦音响的平衡通常应包括哪些因素?1、力度:同一和弦结构中的所有和弦音,都应具有相同强弱的力度,音量比例大致为1:1. 2、音色:在强奏的时候,不同音色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异会越明显,用交置法排列较好;弱奏和弦在音色和音区的运用、声部排列上比较自由。
3、声部排列:上密下疏中不空。
《朝景》片段分析:定音鼓(E、弦乐乐器组: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音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乐曲开始由木管乐器组呈示,单簧管与大管奏出大调主和弦,衬托出由第1长笛奏出的主题旋律。
主题旋律个性鲜明,风格清新,旋律平稳,带有装饰风格,表现了清晨日出、万物复苏的绚丽景色。
随着旋律的流动,第一圆号在第三小节第四拍上调色加入。
在第四小节第四拍,由中提琴下行填空引入弦乐组,弦乐组由第工和第Ⅱ小提琴、大提琴的分奏演奏形式与中提琴同时构成大调的主和弦,形成主题旋律的铺垫。
双簧管在中音区吹奏出美妙的第二乐句旋律,乐思由木管乐器组相互交接、过渡呈述,而弦乐队的和声衬托已从分奏转换成齐奏。
随后,直接由弦乐队重复主题旋律。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低音提琴的最低音E音的长音铺垫,起到了关键性的基础作用。
第l与第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整体齐奏主题旋律。
铜管乐器组由4支圆号同时吹奏出宽长的和声进行,起到一种稳定性的作用。
第l、第Ⅱ小提琴与中提琴进行乐思动机的分解演奏。
引进大提琴奏出的优美而富有幻想的旋律,大管乐器进行和声性的音乐衬托。
随着乐思的进一步发展,小号与圆号构筑出浓郁的和声配置效果。
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加整体木管乐器组演奏,再加入整体铜管乐器的和声性配置,第l、第Ⅱ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和弦分解演奏将这一部分的乐思推向高潮。
由木管乐器组接替了弦乐器组的音型分解和弦的织体演奏,大管与单簧管进行了和声性交接。
这种手法是在管弦乐队配器中非常重要的"桥接"(交接)手段之一,它起到了一种音乐发展上的过渡作用。
随着圆号独奏(solo)的主题乐思再现,旋律已经在乐句的结尾处拉宽。
弦乐器配器法(一)

弦乐组的特性:
一、音色 弦乐组具有在其他乐器组中都罕见的, 近似于人声的基本音色,温暖而富有表情, 而且,不同弦乐器的音色,乃至每件乐器 自身不同音区间的色调也相对比较统一, 可以凝聚为一个音响高度融合的完美整体。
此外,现代作曲家们通过弦乐音色 “异化”的实验,又创造出了大量新的音 响造型手段。这些经过“畸变”的弦乐音 色的艺术表现价值虽然不一,但若仅就音 响的多样性而言,却又远为其他乐器组所 不及。它们极大地扩大了弦乐组的表现力 及音色对比的范围。
弦乐尽管木管、铜管乐 器在现代音乐中所扮演的“角色”显得日 见其重要,各种打击乐器、装饰性乐器及 电声的运用也愈益广泛,但至少如今,弦 乐器组却仍不失为现代管弦乐队中最重要 的成员之一。
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作为一个群体 的弦乐器组在音响上具有超过任何其他乐 器组的巨大“包容度”及“可塑性”。它 为作曲家进行丰富多彩的音响“实验”, 创造“千姿百态”的音乐形象提供了无比 广阔的天地。
《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为52件弦乐器而作,1960)
二、弦乐编制
传统的弦乐器组通常划分为小提琴I II, 传统的弦乐器组通常划分为小提琴I、II, 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五个基本声部, 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五个基本声部, 每个声部的乐器数目可根据乐队的规模大小 及不同乐器组间的音响比例关系,按大、中、 小三类编制进行配置。(P17) 小三类编制进行配置。(P17)
三、演奏技巧 除低音提琴外,可以说,弦乐家族的 主要成员在演奏技术方面的多样化,灵巧 性以及对难度较高的技巧性句型的适应能 力上,也都是其他乐器组的大多数乐器所 望尘莫及的。
正因为弦乐组在以上三个方面拥有巨 大的“优势”,才奠定了它在交响乐队中 虽历数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地位。即使 在上 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实验音乐”中,常 规的乐队编制虽一度曾被各种奇特的“室 内性”乐器组合所取代,但专为弦乐队而 作的“试验性”作品,却仍在先锋派的曲 目中据有相当的比重。(【波】潘德列茨基:
论西洋管弦乐队配器法

替 代 维 奥 尔 琴 而 加 入 管 弦 乐 队 ; 羽 管 键 琴 或 管 风 琴 采 用
数 字低 音 演奏 ; 曼海 姆 乐派首 先把 单簧 管 引入 管弦 乐 队 。 这 样便 形成 了管弦 乐 队的雏 型。 在 1 8世 纪 至 1 9世 纪 , 海
实 事 求 是 的态 度 , 不 断 从 实 际 作 品 中总 结 经 验 , 并 发展 曲式 理 论 , 以适 应 并 指 导 创 作 实 践 。
顿 和 贝 多 芬 在 管 弦 乐 队 的 应 用 上 已 基 本 完 善 了 小 、 中 型
园” 活动 , 更 是 使 管 弦 乐 直 接 走 出剧 院 , 迈 向校 园 。 我 国 各 大音 乐院 校也 都 开 设相 关专 业 , 其 中管 弦 系 、 作 曲系 、 指 挥 系 课 程 中 的 绝 大 多 数 作 品 都 来 自干 西 洋 管 弦 乐 。 这 些 丰 富 的 社 会 活 动 与 教 育 实 践 使 西 洋 管 弦 乐 得 到 越 来 越 多
论 西 洋 管 弦 乐队 配 器 法
陈锐 宿 迁 学院五 系
[ 摘 要 ] 西 洋管弦乐队 由弦乐、 木管 乐、 铜管 乐、 打 击 乐 与 彩 饰 乐 器 五 部 分
组 成 。 自海 顿 、 莫 扎 特 时期 开 始 为 管 弦 乐 队 创 作 曲 目 , 西 洋 管 弦 乐 队 配 器 法
其次 , 随着音乐创作的发展 , 音 乐 作 品 的 原 有 结 构
模 式 也 在 不 断被 突 破 , 在作品分析过程中 , 机 械 地 套 用
某 种 曲 式 原 则 是 不 可 取 的 。 我 们 绝 对 不 能 因 某 一 作 品
小型乐队编配(八)

(3)无论旋律在任何音区,伴奏织体层次都 应当与旋律层拉开距离,以防伴奏织体对 曲调的干扰。 3,伴奏的织体 木管乐独奏或重奏曲调时,弦乐的伴奏织 体是异常多种多样的,很难例举出全部织 体的表现形式,用什么形式的织体要取决 于旋律所表现的内容、性格特点及它的音 区、音色、速度、旋律线条的起伏和节奏 特点等等。
但在实际创作中,作曲家经常采用混合的 形式,以弥补木管的上述不足。 (1)用大提或低音提琴(可采用拨奏)或 圆号重复大管的声部,以增强低音部的力 度及伴奏音响的厚度。 (2)用木管的持续和弦长音烘托弦乐的曲 调。木管微弱的和声背景非常适合于为独 奏乐器伴奏。 (3)将木管与弦乐的拨奏结合起来,并用 竖琴做装饰来为单部弦乐旋律伴奏。
第二节 弦乐旋律管乐伴奏
木管乐器往往不单独为弦乐器的独奏或由 部分弦乐所演奏的旋律伴奏。 原因是:第一、木管组缺少丰厚的音响共 鸣,尤其是它的低音部,单独依靠大管演 奏低音部力量显得薄弱。 第二、节奏的力度感不强。因为伴奏的织 体总是要求更多的鲜明节奏型。 第三、由于木管音响总的来说不如弦乐器 响,因此,当旋律稍增加力度时,则容易 掩盖做织体伴奏的木管音响。
1,用单簧管、大管或圆号做和声的补充声部 单簧管的中音区尤其能与小提琴或中提琴的音 色相溶合,因此,经常使用它来重叠中音提琴 声部。 2,用管乐器演奏长音持续音,使弦乐的动态 音型得到连贯 3,由管乐器填充弦乐旋律中的和声因素 此方法多用于强奏段落中。此时,弦乐器用八 度、双八度或三个八度演奏旋律,而八度之间 的和声材料则由管乐担任。
第七章小型乐队配器法(一)
第一节 木管独奏弦乐伴奏 1,木管乐器与弦乐器的音响平衡关系 从音响角度看,在p的力度下,一支木管乐 器相当于一部弦乐器;在f的力度下,两支 木管乐器相当于一部弦乐或一支圆号。 p:1ob.=一部弦乐 f:2ob.=一部弦乐=一支Con.
管乐器指法表精编版

小号指法:长笛指法:长笛颤音指法:长号指法:大号(中音号)指法:单簧管指法:萨克斯指法:圆号指法:概述西洋管乐器是一组非常常见的乐器, 英文为Wind Instruments,是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管弦乐队(Orchestra)中,管乐器主要是作为和声支持声部或色彩性声部出现的,而管乐队(Wind Band)中除了打击声部以外都是管乐器(唯一可能出现的弦乐器是Double Bass)。
由于管乐队常常为军队出操或礼仪所采用,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军乐队。
本人爱好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同时也算是一个乐器迷,以下内容是本人多年学习音乐及乐器知识的一点积累,希望能对网友中的音乐爱好者及乐器爱好者有一点帮助,纰漏之处还敬请不吝赐教。
如对文中的介绍有需要深入了解之处,还请查阅专业书籍。
编辑本段乐器介绍-吹孔气鸣乐器A.发声原理:吹孔气鸣乐器管体为圆柱型,横吹,唇是激振器。
唇振动时,气流冲击在吹孔锋利的边缘上而分开, 进入管中的气流就引起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
B.乐器介绍1.长笛(Flute)长笛别称及雅号:“花腔女高音”乐器本调:C调应用谱号:高音谱号, 不移调记谱实用音域:c1--c4 (三个八度)结构组成:管身( 含吹节, 主节和尾节)和音键系统.使用材质:普通型: 无缝镍银管专业型:硬质真银乐器特色:清新,透彻,色调是冷的。
高音活泼明丽,低音优美悦耳,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和军乐队。
其他:除C 调长笛外, 还有bD,bD调长笛,G调次中音长笛,C调低音长笛等,应用较少典型应用:斯美塔那(捷克),交响诗《我的祖国》之《沃尔塔瓦河》引子部分葛里格(挪威)《皮尔.金》组曲之《清晨》。
2.短笛(Piccolo)短笛乐器本调:C调应用谱号:高音谱号, 不移调低八度记谱实用音域:c2--c5 (三个八度)使用材质:普通型: 无缝镍银管专业型:硬质真银乐器特色:音域比长笛高一个八度,可达到乐队的最高极限,音色尖锐透明,同音区不如长笛丰满,属装饰性乐器,很少独奏,用于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中。
【配器】MIDI交响乐配器法之——管弦乐配器基础——

标题:【配器】MIDI交响乐配器法之——管弦乐配器基础——思维如果要问怎样才能制作出效果很棒的管弦乐作品,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简单说清楚的。
我们可以以绘画为例来打比方。
画家在作画的时候,必须要懂得如何运用调色板上的颜色,比如,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相调和以及在什么位置用什么颜色等,必须明白怎样运用色彩的配合才能获得期望的效果。
那么,画家又如何知道该怎样运用色彩的搭配呢?这取决于作品的风格、想要表现的主题和意境等。
管弦乐作品的制作也是如此,管弦乐队就如同绘画艺术中的调色板,要想获得美妙动人的管弦乐效果,管弦乐制作者就必须熟练掌握管弦乐配器知识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这样,一旦确定了作品的风格、主题等要素,就可以进行作品的创作了。
l 管弦乐创作首先应考虑的两个方面在进行管弦乐编曲的时候,需要兼顾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音乐作品本身要表现的意图;其次是用什么样的管弦技法来达到表现的目的。
这两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在作曲的时候,需要很好地兼顾,才能获得出色的作品。
下面分别看这两个方面要达到的目的。
1. 作品本身的目的。
a) 按照所需要表现的情绪,使用相应的风格来完成作品。
b) 通过各种音响的有机组合来打动听众。
c) 作品要有引人入胜之处,而不致能使听众昏昏入睡。
d) 作品应该有感情上的起伏,能够引起听众的内心共鸣。
2. 通过管弦技法达到的目的。
a) 整个作品有平衡的音响,包括音量平衡、音色平衡和织体的平衡。
b) 充分利用管弦乐队中的各种音色,使音响富于变化,为旋律、副旋律及伴奏声部指派最合适的乐器。
c) 为每个声部分配理想的乐器领域、音色及表现这种乐器的演奏技法。
为了达到以上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把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来进行创作。
有些因素需要在动手之前就充分考虑到,而有的因素应该在创作的过程中边创作边考虑。
从作品本身应该提前规划好以下方面的内容。
1. 作品的风格以及要表现的情绪。
2. 作品的长度以及将使用的声部数。
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目次

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目次前言第一章管弦乐配器的声学基础第一节声音的产生第二节声音的音高特性一、声波的二、音高的相对性三、拍频四、结合音第三节声音的力度特性一、声强、声压与响度二、听觉阈与痛阈三、声压级与响度的测定四、等响曲线五、隐蔽效应第四节声音的音色特性一、声音的谐波结构二、共振峰三、声波的时间过渡特性四、其它对音色形成具有影响的因素五、声音的结合作业建议第二章弦乐器性能总论第一节弦乐器的发音原理第二节弓法技术一、连音弓法二、半连音弓法三、断音弓法第三节拨弦一、指端拨弦二、左手拨弦三、拍击拨弦四、其它拨弦奏法第四节触弦点的变化第五节双音与和弦一、双音二、三音及四音和弦第六节震音第七节滑音奏法第八节泛音奏法一、自然泛音奏法二、人工泛音奏法第九节揉弦第十节弱音器第十一节特殊奏法一、特殊定弦二、弓杆奏法三、强弓压奏法四、非常规的激振点变化五、叩击奏法六、其它特殊奏法作业建议第三章弦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小提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定弦与音域三、各弦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二节中提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定弦与音域三、各弦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三节大提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定弦与音域三、各弦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四节低音提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定弦与音域三、各弦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四章弦乐器组的组合第一节概述一、弦乐器组的音色二、弦乐器组的力度三、弦乐器组的演奏技巧四、弦乐器组的编制与声部排列第二节线条性因素的构成一、同度线条的构成二、八度线条的构成三、十五度线条的构成四、多层八度线条的构成五、和声性线条的构成六、线条构成的特殊形态第三节和声性因素的构成一、密集的和声排列二、开放的和声排列三、特殊的和声排列四、和声的音区分布与幅度五、分部演奏的弦乐和声六、多弦演奏的弦乐和声第四节线条-和声性因素的音型化一、节奏音型化二、线条音型化三、和声音型化四、混合音型化第五节织体的分类与处理原则一、织体的分类二、织体处理的原则三、织体处理的方法第六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一、同质性织体的构成二、异质性织体的构成第七节若干配器手段的使用一、织体因素的个性化与复杂化二、乐队踏板音因素的应用三、多重复合弦乐编制的应用四、横向色彩对比手法的应用第八节不同历史时期的弦乐写作一、文艺复兴与巴罗克时期二、古典时期三、浪漫主义时期四、印象主义时期五、表现主义时期六、世纪其它流派作业建议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I(上册)目次第五章木管乐器性能总论第一节木管乐器的分类与发音原理一、木管乐器的分类二、木管乐器发音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木管乐器的常规演奏技术一、木管乐器的基本指法原则二、木管乐器的吹奏技术第三节木管乐器的非常规演奏技术一、单音性的特殊奏法二、微分音奏法三、复音奏法四、其它作业建议第六章木管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长笛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二节长笛族的变种乐器一、短笛二、中音长笛三、低音长笛作业建议第三节双簧管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四节双簧管族的变种乐器一、英国管二、抒情双簧管三、海克尔管作业建议第五节单簧管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六节单簧管族的变种乐器一、小单簧管二、低音单簧管三、巴塞特管及其它作业建议第七节大管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八节大管族的变种乐器一、低音大管二、倍低音萨吕管作业建议第九节萨克斯管一、音响特性二、记谱、音域与音色特性三、演奏技术及在乐队中的运用作业建议第七章木管乐器的组合第一节概述一、木管乐器组的基本特性二、音量的平衡三、音色的呈现方式四、木管乐器组的编制与声部排列第二节线条性因素的构成一、同度线条的构成二、八度线条的构成三、十五度(以上)线条的构成四、多层八度线条的构成五、和声性线条的构成六、线条色彩的横向变化第三节和声性因素的构成一、木管和声的基本排列原则二、木管组与弦乐组的和声结合第四节线条-和声性因素的音型化一、音型化织体中各类木管乐器的技术适应性二、音型化写法中木管乐器的气息支持力三、音型化织体中木管组与弦乐组的结合第五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一、同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二、异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第六节若干配器手段的使用一、派生线条的构成二、乐器声部的变化叠合第七节不同历史时期的木管写作一、文艺复兴与巴罗克时期二、古典时期三、浪漫主义时期四、印象主义时期五、表现主义时期六、世纪其它流派作业建议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I(下册)目次第八章打击乐器性能总论第一节打击乐器的分类与发音原理一、打击乐器的分类二、打击乐器发音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式一、击奏二、碰奏三、刮奏四、擦奏五、摇奏六、拨奏第三节击器的选择一、不同类型击器的特性二、不同类型击器的运用第四节击点的选择一、击点选择的原理二、不同击点的运用第五节非常规打击效果一、乐器自身发音条件的改变二、非常规击器、击点和击法的结合作业建议第九章打击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有确定音高的体鸣乐器一、木琴二、马林巴琴三、钟琴四、颤音琴五、管钟六、拱锣七、其它有确定音高的体鸣乐器第二节无确定音高的体鸣乐器一、三角铁二、钹三、大锣四、响板五、鞭六、响棒(梆子)七、盒梆八、木鱼九、刮响器十、摇响器(嘎声器)十一、砂槌十二、撬铃十三、牛铃十四、其它无确定音高的体鸣乐器作业建议第三节有确定音高的膜鸣乐器一、定音鼓二、其它有确定音高的膜鸣乐器第四节无确定音高的膜鸣乐器一、小鼓二、大鼓三、铃鼓四、邦戈鼓五、康嘎鼓六、通通鼓七、其它无确定音高的膜鸣乐器第五节打击乐器组中的气鸣乐器一、哨笛二、警报器三、汽车喇叭四、口琴作业建议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II(上册)目次第十章拨(击)弦-键盘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竖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音域及音区特性三、踏板与调弦四、等音调弦五、常规演奏技术六、非常规演奏技术第二节其它拨(击)弦乐器一、吉他二、曼多林三、民间-古代拨(击)弦乐器作业建议第三节钢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音域及音区特性三、常规演奏技术四、非常规演奏技术第四节其它键盘乐器一、钢片琴二、羽管键琴三、管风琴五、风琴第五节电鸣键盘乐器一、马特诺电子琴二、电子风琴三、电子音响合成器作业建议第十一章打击-拨(击)弦-键盘乐器的组合第一节编制、声部排列与记谱惯例一、打击乐器组的编制二、声部排列原则三、若干记谱惯例第二节不同织体写法中打击乐器的运用一、同质性织体中打击乐器的处理二、异质性织体中打击乐器的处理三、打击乐器的其它处理方式第三节不同历史时期的打击乐写作一、巴罗克与古典时期二、浪漫主义时期三、印象主义时期四、二十世纪诸流派作业建议第十二章铜管乐器性能总论第一节铜管乐器的发音原理一、概述二、自然铜管乐器的特色三、活塞系统的运用第二节铜管乐器的常规演奏技术一、铜管乐器的指法二、铜管乐器的吹奏技术三、铜管乐器的力度特性第三节铜管乐器的非常规演奏技术一、单音性的特殊奏法二、微分音奏法三、复音奏法与泛音奏法四、其它特殊奏法作业建议第十三章铜管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圆号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二节小号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三节小号的变种乐器一、短号三、低音小号作业建议第四节长号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五节大号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六节其他用于交响乐队的铜管乐器一、瓦格纳大号二、翼号三、中音号四、次中音号五、上低音号/尤福纽姆大号六、萨克斯号作业建议第十四章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第一节概述一、铜管乐器组的基本特性二、音量平衡与混合音色三、铜管乐器组的编制与声部排列第二节线条性因素的构成一、铜管音色构成的线条二、混合音色构成的线条第三节和声性因素的构成一、同类铜管音色的和声结合二、不同类铜管音色的和声结合三、带有重叠声部的铜管和弦四、铜管组与其它乐器组的和声结合第四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一、不同织体因素的音色配置基本原则二、同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三、异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II(下册)目次(第十四章)第五节不同历史时期的铜管写作一、文艺复兴、巴罗克与古典时期二、浪漫主义时期三、印象主义时期四、表现主义时期五、世纪其它流派作业建议第十五章管弦乐色彩的强化及全奏的处理第一节管弦乐织体因素的强调一、节奏性的强调二、色彩性的强调三、力度性的强调四、结构性的强调五、音响动态的强调作业建议第二节色彩性装饰手法的运用一、音响色彩的渲染二、骨架音的色彩性装饰三、附加同质性平行声部作业建议第三节不同类型力度变化的处理一、渐进型力度变化二、突变型力度变化三、力度的对位作业建议第四节音响的呼应、回声与转接一、呼应与回声二、音响的转接作业建议第五节乐队的全奏一、全奏的作用二、全奏的不同类型及其音响特征三、全奏的处理作业建议第十六章音色的对比变化与配器布局第一节音色的节奏一、音色节奏与旋律-和声节奏二、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音色节奏特色三、音色节奏与音乐陈述类型四、音色节奏的处理原则第二节音色对比变化的不同类型一、隐含性音色对比变化二、结构性音色对比变化三、“人工逻辑化”的音色对比变化作业建议第三节局部结构的配器布局一、呈示型结构中的音色布局二、过渡-展开型结构中的音色布局作业建议第四节整体结构的配器布局一、对整体结构配器布局问题的几点思考二、整体结构配器布局中四大关系的处理作业建议附录一:乐器频谱与共振峰图示附录二:弦乐器把位指法表附录三:木管乐器指法表附录四:铜管乐器指法(把位)表附录五: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的管弦乐配器法档简易的管弦乐配器法配器法为什么有的作曲或配器的人有很好的创作理念、也听过很多类别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作品、也会玩一手不错的乐器、也参加过很多演出活动、也对各种现代和传统的音乐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也有一套不错的音乐制作设备、也制作过不少的音乐作品......常常有些配器做的很细、作的也很内行、全都很合乎逻辑......但是听起来却非常枯燥无味,只求相当响亮和相当清晰......这就是作曲或配器的人对器乐作品的“色彩”抱漠不关心的态度。
有的朋友认为∶(MIDI同真乐队是不同的......为什么XXX大师的作品那么NB......?)除了后期技术的处理(缩混大师和母带大师)前期的关键就是作品和配器......就像kinghand文章所说∶新世纪最大的谎言:“我们会在作mastering的时候修正所有的问题”。
小型配器中的乐器结合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许多配器结合往往是管乐器的音色占优势,弦乐器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溶化到管乐器的音色里。
我举一些最普通的情况∶1∶小提琴声部,如果同二支Ob在最富持色的中低音区同度结合,只会使Ob 的音色更富于轫性和稍柔和一些而已,不会改变后者的音色。
2∶单簧管与大管同度结合,在用中提琴加以重叠时,可以得到比较流动的音色,并且稍带暗淡的色调。
3∶小提琴相隔八度的分奏,重叠二个双簧管和二个长笛八度演奏,可以使后者的音色变得非常柔和。
以上例子大家可以在做MIDI的时候进行试用,听一听有什么不同...了.要知后一课......下回分解。
同类管乐器的同度结合为了比较系统地论述同类乐器的同度结合起见,以下都从乐队的三个应用音域来谈这种结会合∶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
1∶低音区从A2-B2--C2∶中音区从C--C23∶高音区从C2--更高的在小字4--5组的所谓最高音1∶低音区小型管弦乐队配器只有大管或法号可做同类管乐器的结合,二个成三个大管在低音区同度结合可以发出美妙的浑厚的音色。
所得出的音色厚实、严峻,但有些粗糙。
二个法国号在低音区的同度结合也是配器法中同样有趣的手法。
在弱时他们的声音柔和迷人,很象管风琴的低音。
四个法国号齐奏可以形成浑厚、丝绒般柔和的音色。
法国号的发音有些慢吞吞地,这在低音区特别显著,用它演奏大提琴味的乐句会发出沙哑的、非常笨拙的音响,因而刻划出一幅漫画般的形象。
2∶中音区几支长笛在低音区的同度结合发音虽然冷冰冰的、但很柔和而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
这里用来表现苦闷、淡漠、一种象石头般沉重的忧郁交织的感情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只用一支长笛,那不仅音量不够,而且在表现上也不合适。
三支长笛会发出厚实、抽象而冷漠的音色,充满了言语难以形容的复杂感情。
四支长笛齐奏显得特别神秘和阴沉。
三支单簧管的齐奏发出均衡而冷冰、刚强、灵活的音色,效果是惊人的。
3∶高音区在这个音区可以有长笛的、双簧管的、单簧管的结合。
二支长笛同度结合通常是加强在高音区的旋律,最常见的情况是二个八度平行陈述......几友双簧管在高音区齐奏相当罕见,因为在高音区音色干巴巴的......有点象唢呐。
单簧管三支在高音区齐奏就不同了,会发出强烈的声音。
非同类管乐器的同度结合大家在做MIDI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三个音区都可供非同类管乐器的同度结合,只有高音区小字四组和低于B2音的低音区例外......非同类结合的目的是∶1、加强织体中某一声部的声音,由于补充了有比较强烈和鲜明音色的乐器使该声部的声音加强了。
2、软化音色,把音色柔和的乐器附加到音色强烈的乐器上。
3、造成特殊的色彩,混合不同的音色以形成与纯音色迥然不同的新音色。
以上所举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得出所谓“复杂”的新音色,但在MIDI制作中,复杂音色都起特殊表现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配器者只需要达到加强或软化旋律的音响,另外就是配器者从音乐刻划出发,探求独特的音色做为富于个性的表现因素......因为∶“色彩”揭示了配器的主题性质。
上述前一种情况下,形成“复杂”音色的纯音色在某种范围内可以用其它纯音色来替换、好象是一种变奏。
而后一种情况下,丝毫不能替换,因为∶改变“复杂”音色的组合就会引起配器性质的改变。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明确自己根据“乐思”的深刻了解而产生的意图。
待续......两种不同音色的管乐器的同度结合1、在制作MIDI的低音区大管+低音单簧管,在速度中庸的配器进行中音色真是其妙无比。
大管+法国号,在配器中给人以柔和松软的印象、飘飘然的感觉。
低音单簧管+法国号,配器中带有冷冰冰的、严峻的色彩,但需要在非常清澈、轻盈和稳定时很适用。
以上的配合在MIDI制作中是很自然很有效果的。
2、在制作MIDI的中音区大管+单簧管,一般会形成比较安溢、宽广柔和的音响。
单簧管+法国号,给人以比较阴晦、严肃的印象。
法国号带弱音器,在PP时会带有纤细和稍泛银光的色彩。
小号的低音区同单簧管的音色结合,使小号的音响更缜密而富于轫性、减弱了小号特有的金属味、音色柔和而浑厚。
3、在制作MIDI的高音区在高音区除了上举的结合,管乐器和小号的结合很常见十,从小字二组到C2都可做结合在作曲的过程中,每个乐句都可以分成三个要素。
1.第一要素:是指乐句中最重要的元素——旋律,它可以明显地从其他音乐成分中区分开来。
2.第二要素:通常为乐句的副旋律或者是非常重要的伴奏或节奏。
3.第三要素:是指背景及伴奏部分。
以上谈论的这些要素主要是针对多声部乐曲而言,这种多声部音乐包括像钢琴这样多声部乐器的独奏、小乐队合奏,当然更包括管弦乐队合奏。
在钢琴独奏这样的乐曲形式中,因为所有的要素都通过统一个乐器来演奏,所以,事情会变得简单很多。
不过,在面对管弦乐队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这些要素就成为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
在管弦乐队中,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安排及布局。
1.不同乐器的音色变化2.同种乐器在不同音区的音色变化3.不同音区的动态范围4.各种乐器的动态表现能力5.各种乐器表现风格的区别正因为乐器的音色有各种变化,因此,在用不同的乐器构成和弦及伴奏的时候,要想做到音响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大多数乐器的音色将随着音区而变化,可能在这个音区乐器之间的融合性非常好,但到了另外一个音区则完全是两回事。
再就是,乐器的动态范围,也经常随着音区而有很大的不同,比方说,许多吹奏乐器在高音区将奏出更大的音量,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乐器在高音区需要更强的吹奏力度才能发声。
与之类似,如果用某些乐器的中低音来奏出旋律,在整个管弦乐队中,这条旋律可能会被彻底淹没,因为某些乐器在中低音区无法奏出更大的声音,必须意识到每件乐器都只能发出一定音量的声响,在这个乐器的音量范围内,不可能再大,也不可能再小,这就意味着在创作管弦乐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运用各种乐器的动态。
最后要补充的是,每件乐器的发音方式及演奏法都有其独到之处,在某些乐器上可以奏出的效果,在另外一件乐器上可能根本就无法实现。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合理地分配这三个要素呢?对于每个要素,都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考虑。
1.第一要素:我们怎样才能突出旋律,同时又与管弦乐队的其他部分保持音响平衡?我们将用什么样的乐器进行旋律伴奏?用什么样的乐器来演奏旋律,才能充分表达出所需要的情感?2.第二要素:怎样才能合理地插入一条副旋律,而不至于喧宾夺主呢?哪些乐器可以用来演奏,其中哪个乐器更合适呢?3.第三要素:怎样才能制作出引人入胜的伴奏效果?使用什么样的乐器?在不需要使用打击乐器的时候,怎样安排伴奏织体?在需要打击乐器的时候,又怎样安排伴奏织体?怎样安排伴奏织体,同时又不会影响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呢?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先来分析一下管弦乐队中的各个乐器组如何运用在这三个要素上。
一.弦乐组弦乐组的各件乐器在整个管弦乐队中最为一致,在整个音域范围内,都有统一而和谐的音色,弦乐是管弦乐队的中坚力量,几乎可以用于各个声部,做各种用途。
确切地说,弦乐组可用在以下4个方面。
1)以整个弦乐组合奏的方式演奏旋律和副旋律,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与管弦乐队的其他乐器进行合奏(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
2)整个弦乐组为铜管独奏或木管独奏担任伴奏(第三要素)。
3)整个弦乐组既用来演奏旋律,也用来为自身进行伴奏(第一要素和第三要素)。
4)通过弦乐组来演奏一些特殊的效果(第一要素、第二要素和第三要素)。
二.木管组木管组的各个乐器也有较为统一和谐的音色,但由于木管组的乐器包括无簧片乐器、单簧片乐器和双簧片乐器,因此从发音原理来讲,声音的和谐度相对来说赶不上弦乐组、铜管组的音色融合性。
木管组的乐器在独奏的时候,可以用来演奏旋律、副旋律及相关的固定音型(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
涉及到整个木管组,则有以下几种用法。
1)整个木管组为弦乐组担任伴奏(第三要素)。
2)在管弦乐队合奏中,整个木管组为其他乐器提供伴奏(第三要素)。
3)整个木管组独立演奏旋律,并进行伴奏(第一要素和第三要素)。
4)整个木管组独立演奏,突出不同于弦乐组及铜管组的音色和色彩(第一要素或第二要素)。
5)木管组以独奏或合奏的形式出现,与管弦乐队中的其他乐器进行叠奏,目的是强调音色对比,加强音符的音响,或是突出音符的重音(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或第三要素)。
6)整个木管组与弦乐组、铜管组一起,担任伴奏角色,用于增加伴奏的音量及织体密度(第三要素)。
三.铜管组铜管组中各件乐器的音色融合度仅在弦乐组之后,排在第二,可以有以下几种用法。
1)以独奏方式演奏旋律和副旋律(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
2)整个铜管组为弦乐组做背景伴奏(第三要素),这时铜管组将奏出极其融合及持续的音色。
3)铜管组本身演奏旋律和伴奏(第一要素和第三要素),这就是大家熟悉的铜管合奏。
4)铜管组本身进行合奏,在音色和色彩上,与弦乐组和木管组形成对比(第一要素或第二要素)。
5)在非常激烈的乐段里,增加戏剧效果或模仿暴风骤雨的效果(第三要素)。
6)整个铜管组为弦乐组或木管组增加伴奏音量及伴奏织体密度(第三要素)。
四.打击乐组打击乐组可以看成是一个辅助性的乐器组,主要用来为音乐增添各种特殊效果,或模仿自然界的声响。
打击乐组可以有以下几种用法。
1)增加音乐的节奏动力(第三要素)。
2)强调音乐里的重音(第三要素)。
3)是拥有独特音响的打击乐器,为音乐做点缀或增加特殊效果(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或第三要素)。
4)加入特色性的民族打击乐器,使音乐中出现相应的民族风味(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或第三要素)。
5)制造渐强、减弱或暴风骤雨之类的动态效果(第三要素)。
事实上,打击乐器的运用在影视作品中随处可见。
我们可以在影视片断中,注意倾听打击乐器声部的运用,看看音响如何与画面结合、打击乐器怎样在其中运用,从而增加对打击乐器声部制作的驾驭能力。
在关注这3个要素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音色、音域及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