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敏捷开发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敏捷开发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敏捷开发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现有软件工程模型的实际运用对比,列举出适合敏捷开发过程的应用场景,并对常用敏捷开发过程进行分析,为实现软件产品的轻量化管理交付提供了参考依据。Abstract:Based on the contraction of exist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model's application case, this paper describes different scenario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gile development ,and also supplies several analysis of processes of actual used metho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how to achieve the aim of lightweight delivery of software product.

Keyword:Softwar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model, Agile development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产品的普及,客户对于软件产品的版本稳定性及交付周期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软件工程理念的引入正迎合了这一需求。软件工程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利用软件工程模型整合资源、缩短开发周期,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在版本维护周期缩短,版本迭代速度提升的前提下,原有的软件工程模型在客户需求和开发时间的双重压力下,被开发负责人分解为多个相互联系也可独立运行的小模型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这就是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文献1]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软件工程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敏捷开发应用的特点,在项目实际运用中具有参考价值。

1. 传统的软件工程模型分析

软件工程过程模型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是由软件工程师在具体的实践工程活动当中设计并提炼出来,能够覆盖软件过程的基本阶段,确定设计的方法、过程及工具。[文献2]在实际中应用最多的软件工程模型主要包括瀑布模型、螺旋模型、迭代模型和原型模型,下表以表格的形式对这四种模型进行分析:

模型名称形式优势劣势

瀑布模型线性顺序模型。过程

严格按照“需求一分

析一设计一编码一测

试”的步骤进行,每

个阶段都要定义明确

的产出物及验证准

则。可以保证软件产品具

有较高的质量:保证

提前发现和解决存

在的缺陷;保证软件

系统在整体上具有充

分的把握,从而保证

系统具备良好的可

维护性和扩展性。

瀑布模型没有反馈

环,难以完善和满足

用户的需求,一旦需

求发生变化后者需求

增多,则瀑布模型就

显示出了很大的劣势

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每一次迭代

仅仅包含了瀑布模型

的某一个或者个阶段螺旋模型遵循了瀑布

模型的模式,随着项

目成本的逐渐增加,

风险性则逐渐减小。

有利于已有软件的

缺点是对于风险评估

比较困难

重用,有助于把软件质量作为软件开发的重要目标,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指在进行

较大规模的项目任

务时,将迭代开发分

为若干次,第一次迭

代完成项目各阶段

的基本业务,但是不

包含较为复杂的业务

和逻辑,通过第二个

功能则针对相关

的逻辑和业务逐渐补

充完整并进行细化。迭代模型能够较早得

到用户的反馈,不断

的测试和整合,是

项目短期里程碑。主

要适用于系统需求不

稳定的情况,所包含

的活动与瀑布模型一

样,包括软件的需求

分析和设计、代码生

成测试及维护。

迭代周期以及每次迭

代的内容难以规划,

对于项目架构师要求

较高

原型模型原型模型能够快速实

现一个可以实际运

作的系统初步模型,

适用于有结构的系统

或者需求不明确的系

统原型模型是很好的启

发方法,可以迅速地

挖掘用户的需求并与

用户达成一致,避免

在签字时发现需求并

不是客户所满意的东

西

没有反馈环。原型模

型一般不单独采用,

往往是与瀑布模型和

迭代模型一起使用。

由上表分析可知,在软件工程实际运用中,只采用单一一种模型显然不能适应实际项目复杂的需求变更,采用各种模型组合开发的形式在实际运用中较为广泛,然而一些瀑布模型版本允许生命周期中相邻阶段的迭代,在大系统中肯定存在较晚阶段浮现的不能快速定位的问题,因而往往瀑布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结束于大规模的迭代,那些迭代包括越来越多的生命周期阶段。生命周期的累加必然会造成开发周期的延长从而耽误交付时间,从而增加了软件开发的风险。因此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在传统软件模型基础上进行演进而产生的敏捷开发,就拥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

2.敏捷开发过程的典型代表

面向对象的思想是把系统定义为一组正在交互的对象,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思考形式。敏捷开发所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开发团队和他们之间的交互比开发过程和所使用的工具更重要

在软件产品上多下功夫比广泛的文档编制更重要

在开发过程中间客户的良好协作比签订合同的谈判更重要

积极面对需求的变更比实现一个完美的计划更重要。

在这一价值观引导下,敏捷开发的开发过程主要是:

2.1 极限编程(XP)

极限编程是一套能快速开发高质量软件所需的价值观、原则和活动的集合,使软件能够快速开发出来并向客户提供最高效益[文献3]。极限编程的极限就在于它将众所周知的软件开发“最佳实践”都发挥到极致:

a.计划游戏:在需求和实现间取得平衡;

b.小版本:在每个迭代周期交付可执行的版本,根据客户提供的评价获得反馈。

c.简单设计:只设计立刻需要的东西。

d.测试:程序员编写单元测试,使得他们对程序的信心成为程序的一部分;

e.重构:更改现有程序从而使添加功能变得简单;

f.结对编程:所有的生产代码都由两个人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完成;

g.集体所有权:任何人有发现改进代码的机会,并马上执行改进;

h.持续集成:几个小时的开发后对代码进行集成和测试;

i.现场客户:真是的客户同开发团队坐在一起,随时回答问题;

j.编码标准:人员交换和代码重构的要求,追求最小工作量。

2.2 SCRUM

SCRUM是一种迭代的增量化过程,用于产品开发或工作管理,其将项目分成短期迭代,或者“短跑”(sprints),每个sprint在开发团队和团队管理间有个短会跟踪进展,在每个sprint 期间开发目标保持不变[文献4]。在一个sprint运作期间,新需求的加入会规划到下一个sprint 中去,从而保证每个sprint 中的开发目标保持不变。SCRUM是一种对已存在系统的管理、提高和维护方法,在SCRUM中发布产品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其主要关注项目的客户需求、时间压力、竞争、质量、版本和资源。

2.3 RUP

RUP将一个项目分解成多个开发周期,将每个开发周期分解成多个阶段:先启阶段、精化阶段、构建阶段和移交(产品化)阶段。每个阶段由依次的开发迭代组成,每个迭代产生可执行的产出物。RUP在软件开发中确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流”: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部署、配置和变更管理、项目管理、环境管理。所有的工作流在每个阶段都会涉及。

RUP在每个阶段为每个开发成员都提供了行为准则、模板和工具指导,建立了简洁和清晰的过程结构,为开发过程提供较大的通用性,但是RUP只是一个过程,没有涵盖软件工程的全部内容,例如缺少软件运行和支持方面的内容[文献5],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结合软件工程的整体计划进行改进。

2.4 Crystal

水晶方法组由一系列以人为本、自适应、超轻型、可伸缩的软件开发方法构成。Crystal 方法不仅考虑最佳理论,而且考虑切实可行,因此希望获得好的折衷并最终满足大批需求而取得成果。过程的形式由项目的大小和种类比例决定,Crystal经验包括:

强调一组,不同项目需要不同方法;

两个主要变数:开发团队人数和可靠性要求;

注重人性:考虑开发者不易遵循严格方法,强调不很严格但仍能保证成功和容易执行的方法。Crystal 可以说是最轻的一类方法,但不惜对迭代过程后期评审加载,以及早发现问题和及时纠正,强调对过程的监控,使开发过程呈现出定制化的特定,是非常人性化的开发方式。

3.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得出结论:在实际系统项目运用中,是否采用敏捷开发要依据项目规模进行选择。对于系统项目(软硬件结合):要采用软件工程的理论进行宏观分析,比如采用瀑布+迭代+风险管控的方式进行规划,而在实际实现阶段则可引入敏捷开发的理念,实现轻量化管理交付;对于纯软件项目则可直接进行规模分解,根据软件规模选择敏捷开发中的开发过程,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开发。

【参考文献】

[1.]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现美马丁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1

[2] 樊学东.软件工程过程模型及其选择[N] .西安外事学院学

报, 2 0 0 8 , 1 2 , 4

[3] Kent Beck, 解析极限编程——拥抱变化.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 ]Alistair Cockburn,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Addison Wesley, 2000

[5 ]Dan Turk, Robert France , Bernhard Rumpe ,敏捷软件过程的局限性,xprogrammer,2004,8

浅谈敏捷开发与迭代开发相结合

应用软件专题 作业题目word排版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1310 学号20131613535 姓名陈勇 2014 年12月

目录 一.什么是软件工程 (2) 二.内涵: (2) 三.软件工程中的新技术 (4) 一)敏捷开发 (4) 二)迭代开发 (5) 三)敏捷开发的特点 (5) 1

一.什么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都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软件工程一直以来都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学者、组织机构都分别给出了自己认可的定义: BarryBoehm: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行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文件资料。 IEEE:在软件工程术语汇编中的定义:软件工程是:1.将系统化的、严格约束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2.在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FritzBauer:在NATO会议上给出的定义: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工程。软件工程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算法。其中,计算机科学、数学用于构建模型与算法,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设计范型(paradigm)、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用于计划、资源、质量、成本等管理。 比较认可的一种定义认为: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ISO 9000对软件工程过程的定义是:软件工程过程是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其它定义:1.运行时,能够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2.程序能够满意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3.描述程序功能需求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以开发语言作为描述语言,可以认为: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二.内涵: 一)、软件工程过程是指为获得软件产品,在软件工具的支持下由软件工程师完成的一系列软件工程活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

敏捷开发流程详解

敏捷开发流程详解by yangdl 1敏捷开发流程 ?敏捷软件开发核心是迭代式开发,增量交付。 ?每一次迭代都建立在稳定的质量基础上,并作为下一轮迭代的基线,整个系统的功能随着迭代稳定地增长和不断完善。每次迭代要邀请用户代表(外部或内部)验收,提供需求是否满足的反馈。 ?迭代型的方法就是将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分成多个小的迭代,每一次迭代都由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在内的多个活动组成,每一次迭代都可以生成一个稳定和被验证过的软件版本。 ?迭代建议采用固定的周期(1-4)周,可以每个迭代周期不一定要相同,但迭代内工作不能完成,应该缩减交付范围而不是延长周期。 1.1敏捷流程详解图-敏捷流程图 1.2敏捷流程三种角色及其职责

1.3敏捷开发流程详解 1.3.1流程图详解步骤 1.制定产品需求列表 ?PO收集来自客户、市场、领导等渠道的信息,从业务角度和市场价值编制一份按优先级排序的、明确的、可度量的、合理的产品需求列表; 2.召开计划会议 ?PO召集TM和SM(也可邀请其他利益相关者参加)召开计划会议(发布计划会议和冲刺会议一块开),发布计划主要是说明产品完整交付给客户的计划时间和交付物, ?冲刺计划就是确定该冲刺阶的长度(建议冲刺长度1-4周)、目标和冲刺任务单及其工作量估算

(以理想人天manday=7.5h估算,单位为小时计算),会议时间建议不要超过6h时间; ?在计划会议上就需要进行确认,是否需要使用持续集成;若使用持续集成,团队需要每天下班前至少提交一次私有构建成功的代码到服务器,并且要求写详细的日志信息;若不使用持续集 成,团队每天有完成任务单的情况,都需要在svn上以增量形式发包并通知到相关人员; ?项目计划会议上可以确定每天站立会时间及其规则要求(建议会议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每个人回答3个问题:昨天做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今天要做什么。具体问题讨论及其解决, 在私下进行沟通,不要在会议上讨论。站立会上只有TM人员有发言权,其他人员不要干预,SM 主要是维护秩序、规则及其引导作用。 3.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计划会议结束后,TM获取各自的冲刺任务单进行后面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开发和测试是并行工作,必要的文档还是需要输出(如:讨论次数较多的功能点、备选方案很多但最后确认一种、重要功能、业务逻辑复杂的等等)。具体情况,需要 项目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但客户要求交付的文档必须要输出; 4.冲刺任务单和燃尽图更新 每天SM需要根据每日站立会上TM反馈的情况,进行更新冲刺任务单和燃尽图或SM和TM之间达成共识,TM各自完成后进行更改状态,这里涉及到的文档都会有相对应的模板供参考使用。 5.迭代周期结束点 ?已到迭代周期结束点,只有哪些经过测试通过的冲刺需求列表才能算是真正的完成,其他未经过测试或测试不通过的不能算是完成。 ?这里要特别注意,所谓的测试通过不是说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才算是通过,这个要根据项目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来定。还没有达到迭代结束点,该冲刺任务需求列表就完成,可以从产品需 求列表中挑选优先级高的进行开发。 6.冲刺评审会议 ?TM需要召开冲刺评审会议,邀请PO、客户或客户代表来参加,由这些客户或客户代表来表决是否满足需求和期望目标。一般会议时间建议不要超过2个小时,参加人员除PO及其相关利益 人来参加外,TM全体成员,也可以邀请其他相关人员参加。 7.冲刺回顾会议 ?迭代输出的增量交付可能会引起原产品需求列表的改变,可能需要更新原产品需求列表;最后TM需要开展本次迭代的好的实践和不足的改进机会,最终稿由SM整理汇总,作为下一次的迭 代的经验参考。回顾会议建议时间不用太长,一般15-30分钟即可,全体人员都需要参加,包括:

浅谈敏捷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浅谈敏捷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使用传统项目管理技术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的方法,然后介绍了使用敏捷项目管理的初步实践,通过两者比较,提出了使用敏捷项目管理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 一、使用传统项目管理技术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的方法 按照《人月神话》的说法,软件开发是个焦油坑,书店里关于软件开发管理的书籍林良满目,各个软件开发组织也在尝试和应用不同的软件开发管理办法,希望寻找到“软件开发的银弹”。 在软件开发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的办法,已经得到广大软件开发管理人员的一致认同,但对于具体实施何种项目管理办法,各个软件开发组织都有不同的答案,更多的迷茫,因为引入的项目管理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软件开发项目面临的进度拖后、费用超支等问题,软件开发的银弹到底在哪里? 以下是笔者对国内软件开发组织不同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归纳和总结,大概可以分如下几类;1)小作坊、混沌形的,这样的组织还处在接单求生存的阶段,管理者还根本没有项目的意识,以满足客户需求、定制开发和回款为第一要务;2)尝试按照项目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管理软件开发项目,但发现推

行困难,不得要领,目前很多中小型的软件开发组织都处于这个阶段;3)大型的软件企业,已经通过CMM|ISO认证、有足够的资源做保障,实行规范的项目管理做法,如一些软件外包工厂。 本文主要讲述处于第二个层次的软件开发组织的项目管理问题。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涉及非常多的内容,从软件开发本身的业务出发,有需求管理、变更控制、配置管理、测试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从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角度,有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按照传统的经典项目管理方法,通过一定的项目管理模板与IT工具,总结多个项目的经验,笔者总结有如下经典步骤来完成项目管理的计划编制与进度控制过程: 计划编制的经典步骤: ①建立企业和项目资源库:这个是进行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 ②设置项目日历、资源日历。 ③设置项目的主要里程碑点。 ④在WBS(工作包)下列出工作清单(Task,Activity)。工作分解结构(WBS)和作业是进行项目范围管理的途径。 ⑤对每个Task估计工期。 ⑥连接每个Task间的逻辑关系(SS,FS,FS,FF,延时)。

Scrum敏捷软件开发过程

Scrum敏捷软件开发过程 目录 ?什么是敏捷软件开发? ?敏捷方法的项目计划 ?敏捷项目管理和传统项目管理 ?为什么使用敏捷? ?Scrum概述 ?Scrum的角色 ?Scrum实践和工作产品 ?敏捷开发中的估计方法 ?测试驱动开发 ?Scrum应用 ?支持工具和模版 ?一些常见的误解 敏捷开发方法 什么是敏捷软件开发? ?敏捷软件开发是软件项目的一个概念框架. ?有许多建立在敏捷概念上的方法,如Scrum和Extreme Programming(XP). ?与僵化的、重量级的、官僚式的方法形成对照,比如瀑布模型(指纯粹形式的)?最大限度地降低短期固定时间的迭代式软件的开发风险. 敏捷宣言(2001年) ?人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 ?Individuals and interactions over processes and tools ?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完备的文档. ?Working software over comprehensive documents ?客户协作胜过合同谈判. ?Customer collaboration over contract negotiation ?随时应对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Responding to change over following a plan 敏捷过程的限制 ?敏捷软件开发过程包含过程、原则、工具,和最重要的-人 ?因此:诚信是基础 ?没有过程能够对诚信进行有效地约束,诚信与否是有效实施敏捷过程的最大限制

Product constantly Scope frozen new PBL items to next Sprint Backlog 使用敏捷方法的项目计划 “Sprintful” of top - priority PBL to the next Sprint Sprint More accurate estimates as man hours 8 Short term planning (commitment by May be 5 2 1 3 8 5 8 ∑32 Long term planning (best guess at the moment): Initial Size Estimates As Story Points Velocity 8 SP/Sprint 4 Sprints T arget Sprint for each PBL item set,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Order. 敏捷项目管理和传统项目管理 ? 传统项目管理: ? 事先对整个项目进行估计、计划、分析 ? 反对变更; 变更需要重新估计、重新规划 ? 严密的合同来减少风险, 如果改变需求要走 CR 流程. ? 项目作为一个“黑盒子”,对客户与供应商的可视性差. ? 产品化和测试阶段是分离的. ? 文档和计划驱动的方法. ? 软件交付时间晚, 意识到风险的时间晚. ? 敏捷项目管理: ? 对整个项目做一个粗略的估计,每一次迭代都有详细的计划. ? 鼓励变化, 客户价值驱动开发. ? 信任和赋予权力;合约使变更变得简单,增加价值. ? 客户和开发人员之间是紧密的连续的合作关系 ? 每次迭代都产生可交付的软件 ? 专注于交付软件. ? 第一次迭代就可交付能工作的版本,风险发现的早. 为什么采用敏捷? –预期的收益 ? 采用敏捷方法得当的话,可以: ? 更加透明; 随时跟踪项目的状态和进展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和风险 . ? 快速交付, 每次迭代都能交付可运行的软件. ? 最高风险和最高优先级的需求,最优先进行开发. ? 改善应对变更能力, 减少大量的重计划. ? 改善项目沟通. ? 更好的客户参与, 避免错误的假设. ? 总之: ? 提高了生产率; 减少“浪费”(不需要的文档,重复工作等),项目的每次迭代都有明

敏捷开发流程(自己总结)

敏捷开发的相关简介 敏捷定义 Scrum是一个轻量级的软件开发方法 Scrum是一个敏捷开发框架,是一个增量的、迭代的开发过程。在这个框架中,整个开发周期包括若干个小的迭代周期,每个小的迭代周期称为一个Sprint,每个Sprint的建议长度2到4周。 在Scrum中,使用产品Backlog来管理产品或项目的需求,产品backlog 是一个按照商业价值排序的需求列表,列表条目的体现形式通常为用户故事。Scrum的开发团队总是先开发的是对客户具有较高价值的需求。在每个Sprint 中,Scrum开发团队从产品Backlog中挑选最有价值的需求进行开发。 Sprint中挑选的需求经过Sprint计划会议上的分析、讨论和估算得到一个Sprint的任务列表,我们称它为Sprint backlog 。在每个迭代结束时,Scrum 团队将交付潜在可交付的产品增量。 敏捷的原则 个体与交互胜过过程与工具 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 客户协作胜过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这四句价值观用语句表达就是: 自组织团队与客户紧密协作,通过高度迭代式、增量式的软件开发过程响应变化,并在每次迭代结束时交付经过编码与测试的有价值的软件。 胜过 与客户确定合同后在初期制定并遵循基于活动的完整计划,在重型过程和工具指导下,通过完成大量文档进行知识传递,最后交付需求。 《敏捷宣言》12条原则 1.最优先的目标是通过尽早地、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满足客户。 2.欢迎需求变化,甚至在开发后期。敏捷过程控制、利用变化帮助客户取得竞争优势。 3.频繁交付可用的软件,间隔从两周到两个月,偏爱更短的时间尺度。 4.在整个项目中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每天在一起工作。 5.以积极主动的员工为核心建立项目,给予他们所需的环境和支持,信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6.在开发团队内外传递信息最有效率和效果的方法是面对面的交流。 7.可用的软件是进展的主要度量指标。 8.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发展。发起人、开发者和用户应始终保持稳定的步调。 9.简化——使必要的工作最小化的艺术——是关键。

敏捷软件开发理论与实践

BJUG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理论与实战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理论与实战
https://www.360docs.net/doc/7e4660747.html,/ mailto:morningspace@https://www.360docs.net/doc/7e466074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e4660747.html,/

BJUG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理论与实战
议 题
? ? ? ? 敏捷方法概述 极限编程简介 敏捷实践案例 敏捷游戏
https://www.360docs.net/doc/7e4660747.html,/

BJUG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理论与实战
敏捷方法概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7e4660747.html,/

BJUG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理论与实战
开场白
军事历史就是一个在装备和灵活性的相对优势之间来回摇摆 的钟摆。
——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 – – –
盔甲骑士 vs. 布衣士兵 盔甲骑士 vs. 轻骑兵 坦克 vs. 轻骑兵 坦克 vs. 反坦克导弹
在IT领域,我们正好都在从装备统治一切的时代走出来。现 在我们正进入一个唯有灵活性才是至关重要的时代。
—— Tom DeMarco《规划极限编程》序
– 工程方法 vs. 没有方法 – 工程方法 vs. 敏捷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7e4660747.html,/

BJUG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理论与实战
工程方法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 借鉴了工程领域的实践,有着严格而详尽的规定,强调 项目的可控性 ? 官僚繁琐,要做太多的事情从而延缓开发进程 ? 从泰勒主义,到精益制造
https://www.360docs.net/doc/7e4660747.html,/

敏捷软件开发

敏捷软件开发:SRP单一职责原则 (2009-03-24 20:30:24) 转载 标签: it 这条原则实际就是体现内聚性原则的体现,一个模块的组成元素之间的功能相关性。把内聚性概念扩展一下:把内聚性和引起一个模块或者类改变的作用力联系起来。 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发生变化的原因。若Game类有2个不同的职责,一个是记录当前轮,另一个式计算分数,最后要把这两个职责分离到两个类中。为何把这两个职责分在单独的类中呢?因为每个职责都是变化的一个轴线,当需求变化会反映为类的职责的变化。如果一个类承担了多于一个职责,那么引起它变化的原因就会有多个。 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太多,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一起了。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削弱或抑制这个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这种耦合或导致脆弱的设计,当变化发生时,设计会遭受到预想不到的破坏。 定义职责:如果你能够想到多于一个的动机去改变一个类,那么这个类就具有多于一个的职责,有时候我们很难注意到这点,我们习惯以组的形式去考虑职责。 public interface Modem{ public void Dial(String pno); public void Handup(); public void Send(char c); public char Recv(); } 接口包括了2个职责,第一个职责是连接管理,第二个职责是数据通信。 如果应用程序的变化方式总是导致这两个职责同时变化,那么就不要分离他们,分开他们就会有不必要的复杂性味道。仅当变化发生时,变化的轴线才有实际意义,如果没有征兆,那么应用SRP或者任何其他原则都是比明智的。 分离耦合的职责:经常会有一些和硬件或者操作系统的细节有关的原因,迫使我们把不愿意耦合在一起的东西欧和在一起了。然而,对于应用的其余部分来说,通过分离他们的接口我们已经解耦概念。 如果ModenImplementation implemet DataChannel,Conection。ModenImplementation看起来是一个混杂物,或者有缺陷的类,所有的依赖关系都是从它发出来的。谁都不需要依赖它,谁都不需要知道它的存在。因此,我们已经把丑陋的部分隐藏起来了。其丑陋性不会泄露出来,污染应用程序的其它部分。 持久化:如Emplyee:CalculatePay,Store,Emplyee类包括了业务规则和对于持久化的控制,这两个职责在大多数情况下绝不应该混合在一起。业务规则往往会频繁地变化,而持久化的方式却不会如此频繁的变化,并且变化的原因也不一样。把持久化系统和业务规则绑定在一起是自讨苦吃的做法。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存在了,应该使用FACADE、dao或者proxy模式对设计进行重构,分离这两个原则。 SRP是所有原则中最简单的原则之一,也是最难正确运用的原则之一。

敏捷开发与敏捷测试(很详细的说明)

敏捷开发与敏捷测试 来源: cnblogs 敏捷开发:1.敏捷型方法是“适配性”而非“预设性”。重型方法试图对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在很长的时间跨度内作出详细的计划,然后依计划进行开发。这类方法在计划制定完成后拒绝变化。而敏捷型方法则欢迎变化。其实,它们的目的就是成为适应变化的过程,甚至能允许改变自身来适应变化。2.敏捷型方法是“面向人” 的(people-oriented) 而非“面向过程”的(process-oriented)。它们试图使软件开发工作顺应人的天性而非逆之。它们强调软件开发应当是一项愉快的活动。 我认为以上两个特点很好的概括了敏捷开发方法的核心思想:适应变化和以人为中心。 敏捷开发其实借鉴了大量软件工程中的方法。迭代与增量开发,这两种在任何一本软件工程教材中都会被提到的方法,在敏捷开发模式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再向前追溯,我们还也可见到瀑布式与快速原型法的影子,也许还有多。改善,而非创新。敏捷开发可理解为在原有软件开发方法基础上的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敏捷开发继承了不少原有方法的优势。“在敏捷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每两周都会得到一个可以工作的软件,”Fowler介绍,“这种非常短的循环,使终端客户可以及时、快速地看到他们花钱构建的软件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敏捷开发提出了以下遵循的原则: ·我们最优先要做的是通过尽早的、持续的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 ·即使到了开发的后期,也欢迎改变需求。敏捷过程利用变化来为客户创造竞争优势。 ·经常性地交付可以工作的软件,交付的间隔可以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交付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在整个项目开发期间,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天天都在一起工作。 ·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体来构建项目。给他们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持,并且信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在团队内部,最具有效果并富有效率的传递信息的方法,就是面对面的交谈。 ·工作的软件是首要的进度度量标准。 ·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速度。责任人、开发者和用户应该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恒定的开发速度。 ·不断地关注优秀的技能和好的设计会增强敏捷能力。 ·简单是最根本的。

软件工程总结(中文版)2

早在我选择软件专业的时候,我一直认为软件工程无非是努力的敲代码,从敲代码的过程中去体会各行代码的意思和用处,在没学软件工程时我一直都是努力的敲代码去学习软件开发这门专业。学了软件工程以后,我就感觉我以前的学习方法是错误的。以前我只注重于代码,而不注重理论知识以及编程的思路,程序的架构。以至于在些程序时没有写程序的思路,不能形成程序的架构。下面是我对软件工程这门课知识点的概括: ●软件: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和使程序正 常执行所需要的数据,加上描述程序的操作和使用的文档。 软件的特征:(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2)软件是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把知识与技术转化成信息的一种产品(3)软件成为产品后,其生产只是简单的拷贝,不同于硬件制造。 (4)维护过程比硬件复杂的多,甚至会引发新的错误。 软件危机:指的是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出现软件危机的原因: (1)软件维护费用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 (2)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软件生存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到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弃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以下阶段: 1.问题定义 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概要)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与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 软件开发模型(software process models):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全过程、软件开发活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结构框架。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即生存周期模型,由B.M.Boehm提出,是软件工程的基础模型。其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 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 快速原型模型(Prototyping model):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增量模型(Phased development): increments and iterations(反复递增)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

敏捷开发过程中如何开发高质量的软件

.、八、- 刖言 什么是软件质量?很多技术同仁都认为软件质量是软件是否存在Bug,是否性 能高,安全性好等等。其实软件质量的含义远多与此。质量就是软件产品对于 某个(或某些)人的价值;价值是指创造利润,又或是降低成本。总的来说, 软件质量是软件的灵魂和存在意义。另外,我们知道现在敏捷开发日趋流行, 其实敏捷开发也是顺应市场的对价值的诉求和日益复杂的业务而产生的方法论, 敏捷开发是追求高质量软件的方法论和过程。 本文将和大家一起探讨软件质量的含义,以及敏捷开发中如何进行高质量软件 的开发。 软件质量的理解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软件产品质量?先有了软件质量定性的了解,才能 介绍如何影响、控制和改进质量。 大师温伯格在《质量?软件?管理系统思维》说到:“质量就是软件产品对于 某个(或某些)人的价值”(某个或某些人文章中统称之为用户),这里面包含两个层次的质量含义,即“正确的软件”及“软件运行正确”: 1.“正确的软件”是说,一个软件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 此处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为用户创造利润或者减少成本。如果一个软 件能够满足需求的用户群体越大、创造的利润越大或减少的成本 越大,则该软件产品的质量越高。反之,一个产品尽管运行良好,没有 Bug,扩展性很强,性能很好,但如果没有服务的用户人群,没有为用户 创造价值,则这样的软件尽管运行良好,也无任何质量可言。 2.“软件运行正确”是说软件没有或很少Bug,扩展性很强,性能良好,易 用性高等。这样的软件是一个运行良好的软件,但还不能称之为高质量 的软件。只有在软件符合用户的需求的基础上,运行良好的软件,才是 一个高质量的软件。当然,如果软件完全符合用户需求,但不易使用, 经常出错,性能很差,这样的软件也不是一个高质量的软件。 “正确的软件”及“软件运行正确”二者相辅相成,前者关系到软件的成败, 后者关系到软件的好坏。在现实的很多开发团队中,特别是偏技术的开发团队中,往往过分注重后者(软件的Bug率,性能,可扩展性,架构等),经常陷入在软件开发过程的细节之中,而忽略了前者(软件需要符合用户的需求),开发出的软件经常能用但无用,不是最终用户期望的软件,这样的软件是能用但无用零质量软件。 在产品开发中,能用但无用的现象尤为明显。产品和项目不一样,项目往往是 为某个客户而开展,有特定的需求来源,而产品往往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是

软件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是一种从199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些新型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一种软件开发能力。它们的具体名称、理念、过程、术语都不尽相同,相对于"非敏捷",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也更注重做为软件开发中人的作用。 相关联的关键成功因素有: 组织文化必须支持谈判人员彼此信任,人少但是精干,开发人员所作决定得到认可,环境设施满足成员间快速沟通之需要。最重要的因素恐怕是项目的规模。规模增长,面对面的沟通就愈加困难,因此敏捷方法更适用于较小的队伍,20、40人或者更少。大规模的敏捷软件开发尚处于积极研究的阶段。 对比其它方法 敏捷方法有时候被误认为是无计划性和纪律性的方法,实际上更确切的说法是敏捷方法强调适应性而非预见性。 适应性的方法集中在快速适应现实的变化。当项目的需求起了变化,团队应该迅速适应。这个团队可能很难确切描述未来将会如何变化. 对比迭代方法 相比迭代式开发两者都强调在较短的开发周期提交软件,敏捷方法的周期可能更短,并且更加强调队伍中的高度协作。 对比瀑布式开发 两者没有很多的共同点,瀑布模型式是最典型的预见性的方法,严格遵循预先计划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的步骤顺序进行。步骤成果作为衡量进度的方法,例如需求规格,设计文档,测试计划和代码审阅等等。 瀑布式的主要的问题是它的严格分级导致的自由度降低,项目早期即作出承诺导致对后期需求的变化难以调整,代价高昂。瀑布式方法在需求不明并且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变化的情况下基本是不可行的。 相对来讲,敏捷方法则在几周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相对较小的功能,强调的是能将尽早将尽量小的可用的功能交付使用,并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持续改善和增强。 极限编程

敏捷软件开发过程中高质量软件的开发

敏捷软件开发过程中高质量软件的开发 姓名:郑哲学号:21120233071 目录 一、敏捷开发的意义 (2) 二、敏捷开发同软件质量并无矛盾 (2) 1、沟通 (3) 2、简单 (3) 3、反馈 (3) 4、勇气 (3) 三、如何在敏捷开发过程中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3) 1、勇于重构 (4) 2、简单设计 (4) 3、编程规范 (5) 4、平稳的工作效率 (5) 5、每日会议 (5)

一、敏捷开发的意义 敏捷软件开发又称敏捷开发是一种从199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一 些新型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一种软件开发能力。它们的具体名称、理念、过程、术语都不尽相同,相对于"非敏捷",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也更注重做为软件开发中人的作用。 敏捷方法有时候被误认为是无计划性和纪律性的方法,实际上更确切的说法是敏捷方法强调适应性而非预见性。适应性的方法集中在快速适应现实的变化。当项目的需求起了变化,团队应该迅速适应。并不意味着没有文档、没有设计、没有计划随意设计的万能钥匙[1]。 对于从前预见式的软件产品开发,在第一次挖成规格说明以及需求分析后,就进行软件产品的构建,并在开始阶段对所有的安排以及调度等细节活动进行安排,一般情况下不对计划做成没有预定义的变动,造成了项目计划的改动率极低。而相对来讲,敏捷软件开发并不在前期进行详细的规格说明,在开始阶段随着经验数据的出现,计划与估算的可能性才会相应增加,并通过构建反馈周期,推动自适应步骤,因此改动率较高,同时更加注重响应变化而不是一味遵循计划进行软件产品的开发[2]。 针对敏捷软件开发的目标,提出了12条的敏捷宣言: 1、最优先的目标是通过尽早地、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满足客户。 2、欢迎需求变化,甚至在开发后期。敏捷过程控制、利用变化帮助客户 取得竞争优势。 3、频繁交付可用的软件,间隔从两周到两个月,偏爱更短的时间尺度。 4、在整个项目中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每天在一起工作。 5、以积极主动的员工为核心建立项目,给予他们所需的环境和支持,信 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6、在开发团队内外传递信息最有效率和效果的方法是面对面的交流。 7、可用的软件是进展的首要度量指标。 8、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开发。发起人、开发者和用户应始终保持一个长 期的、稳定的开发速度。 9、简化——使必要的工作最小化的艺术——是关键。 10、持续关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和良好的设计以增强敏捷性。 11、最好的架构、需求和设计产生于自我组织的团队。 12、团队定期地对运作如何更加有效进行反思,并相应地调整、校正自己 的行为。 二、敏捷开发同软件质量并无矛盾 首先,根据敏捷项目开发的要求以及目标,我们提出四个敏捷开发的价值目标:沟通、简单、反馈以及勇气。同上一节讲到的敏捷方法有时候被误认为是无计划性和纪律性的方法,实际上更确切的说法是敏捷方法强调适应性而非预见性,同时拥抱市场变化,拥抱客户需求变化,采用迭代反馈的方式管理项目[3]。 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一次论证敏捷项目开发同软件质量保证之间并无矛盾。

高级软件开发过程——Rational统一过程、敏捷过程与微软过程-第一章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摩尔学院,由此拉开了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而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 (1)第一阶段——程序设计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还没有软件开发的说法,那时只有程序设计的概念,最多在写出程序后配有程序结构说明和使用说明。经典的程序设计方法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 (2)第二阶段——软件工程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软件的工作不能仅限于编写程序,软件开发工作在程序编写之前和之后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不能忽略,例如需求分析、测试、维护等等。在总结“软件危机”教训后,人们认识到并建立了软件工程的思想。软件工程摒弃了认为只有充满编程技巧的程序才能高水平地发挥个人才能的观念,强调程序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和易修改性等工程化的原则。 (3)第三阶段——软件过程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更加强调软件开发的效率、软件的质量以及与软件开发相关的管理工作,建立了“软件过程”的概念。软件过程不仅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还包括了支持性、管理性过程。 以上发展历程表明,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人们对软件这门实践学科的理解正朝着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1.1 现代软件产业的困境 1.1.1 困境中的现代软件产业 当今,全球市场变幻莫测,用户需求日趋复杂,IT技术日新月异。软件企业组织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中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企业组织是否能在市场许可的期

2 限和有限资源条件下不断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然而,现代软件产业的总体情况并不理想。下面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14]。 Square Cal 3.0版本计划在2.0版本上市后的10个月内发布。项目经理Mickey和上司Kim讨论后决定:他们将为项目组成员提供私人办公室、最新型的计算机以及免费的碳酸饮料,并且要求开发者在前8个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接口各自开发,8个月之后进行可视化锁定,在最后2个月内完成系统集成。这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于是项目组成员各自做着自己的工作。随着可视化锁定日期的来临,他们开始进行代码集成。他们在可视化锁定最终截止日期前一天的下午两点开始工作,但很快发现程序不能编译通过,更不用说运行了。代码在编译时有数十个错误,而似乎每处理一个错误就会产生十个以上的新错误。他们一直干到午夜也没有结果,只好决定第二天再说。但测试发现问题的速度远比开发人员解决问题的速度快,解决系统某一部分的错误经常会导致其他部分的新问题。项目超期,项目组成员在巨大的压力下工作,士气逐渐低落。最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用了15个月时间,即超过了项目计划时间的50%,公司错过了最佳的产品发布日期。产品发布后,用户对Square Cal 3.0版本反映冷淡,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其市场份额从第二位下降到第四位。 再看一组统计数据。图1-1[12]是根据最近一次项目调查得到的某公司所有软件项目的完成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出现问题的项目和中途取消的项目所占比例远高于顺利完成的项目。实际上,图1-1代表了整个现代软件产业的现状,很多软件项目最终不能交付,或者最终交付的软件项目进度发生延期、成本超出预算,而且运行经常不可靠。 因此,诸如“软件开发的滑铁卢”(Software Runaways)[2]、“死亡之旅”(Death March) [3]之类关于软件失败项目的报道不时见诸于媒体报端也就不足为奇。 53%16% 31% 中途取消的项目 出现问题的项目 顺利完成的项目 图1-1 项目完成情况图 1.1.2 陷入困境的根源 众所周知,现代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性能在逐年增强,用户对运行于计算机和因特网

探讨如何进行敏捷软件开发

探讨如何进行敏捷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自诞生以来,一直试图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手段来降低软件项目的不确定性。在这个美好的愿望指导下,专家们发明了结构化、发明了面向对象、发明了CMM,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的确有助于“软件危机”的解决,促进了软件业的发展;然而,超支、超时、低质量的老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多数软件开发仍然是一个显得混乱的活动,即典型的“边写边改”(code and fix)。设计过程充斥着短期的、即时的决定,而无完整的规划。这种模式对小系统开发很管用,但是当系统变得越大越复杂时,要想加入新的功能就越来越困难。错误故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于排除。一个典型的标志就是当系统功能完成后有一个很长的测试阶段,有时甚至有遥遥无期之感,从而对项目的完成产生严重的影响。2001年2月在美国犹他州,敏捷软件开发联盟(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Alliance)成立。在这之前,联盟的成员们在轻型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知名的XP(Extreme Programming,极端编程)方法就是众多Agile方法论中的一种。敏捷(Agile)方法是对繁文缛节的官僚过程的反叛。它们在无过程和过于繁琐的过程中达到了一种平衡,使得能以不多的步骤过程获取较满意的结果。 1敏捷方法将拥有大量artifact(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如需求规约、设计模型等)和复杂控制的软件开发方法称为重型(Heavy Weight)方法,而把artifact较少的方法称为轻型(Light Weight)方法。敏捷方法(Agile Methodologies)汲取了众多轻型方法的“精华”,恰当地表达了这些轻型方法的最根本之处。首先,敏捷方法强调适应,而非预测。重型方法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试图制订详细的计划来指导长期的工作,而一旦情况变化,计划就不再适用。因此重型方法本质上是抵制变化的,而敏捷方法则强调适应变化。其次,敏

敏捷开发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敏捷开发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现有软件工程模型的实际运用对比,列举出适合敏捷开发过程的应用场景,并对常用敏捷开发过程进行分析,为实现软件产品的轻量化管理交付提供了参考依据。Abstract:Based on the contraction of exist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model's application case, this paper describes different scenario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gile development ,and also supplies several analysis of processes of actual used metho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how to achieve the aim of lightweight delivery of software product. Keyword:Softwar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model, Agile development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产品的普及,客户对于软件产品的版本稳定性及交付周期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软件工程理念的引入正迎合了这一需求。软件工程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利用软件工程模型整合资源、缩短开发周期,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在版本维护周期缩短,版本迭代速度提升的前提下,原有的软件工程模型在客户需求和开发时间的双重压力下,被开发负责人分解为多个相互联系也可独立运行的小模型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这就是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文献1]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软件工程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敏捷开发应用的特点,在项目实际运用中具有参考价值。 1. 传统的软件工程模型分析 软件工程过程模型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是由软件工程师在具体的实践工程活动当中设计并提炼出来,能够覆盖软件过程的基本阶段,确定设计的方法、过程及工具。[文献2]在实际中应用最多的软件工程模型主要包括瀑布模型、螺旋模型、迭代模型和原型模型,下表以表格的形式对这四种模型进行分析: 模型名称形式优势劣势 瀑布模型线性顺序模型。过程 严格按照“需求一分 析一设计一编码一测 试”的步骤进行,每 个阶段都要定义明确 的产出物及验证准 则。可以保证软件产品具 有较高的质量:保证 提前发现和解决存 在的缺陷;保证软件 系统在整体上具有充 分的把握,从而保证 系统具备良好的可 维护性和扩展性。 瀑布模型没有反馈 环,难以完善和满足 用户的需求,一旦需 求发生变化后者需求 增多,则瀑布模型就 显示出了很大的劣势 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每一次迭代 仅仅包含了瀑布模型 的某一个或者个阶段螺旋模型遵循了瀑布 模型的模式,随着项 目成本的逐渐增加, 风险性则逐渐减小。 有利于已有软件的 缺点是对于风险评估 比较困难

大数据时代的敏捷软件开发方法

对象持久与敏捷软件开发 软件设计白皮书 Dirk Bartels 与Robert Greene 编制:Versant中国 2009 年11月 Versant China 上海市昆明路572号B区415-419室 邮箱: info@https://www.360docs.net/doc/7e4660747.html, 电话: (021) 5172 1968 传真: (021) 5172 1967 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7e4660747.html, P 001

概述 效的软件开发方法之一。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的挑战 之一是需要将非面向对象子系统,例如MySQL , Oralce或者其它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与现有的,面向对象的系统集成在一起。关系型数 据库要求将源代码在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之间进行 “翻译”,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对象关系映射—— ORM”。管理对象到关系的映射不仅仅非常消耗时 间,而且关系型数据库及其Schema经常处于受 限,或者无法“敏捷开发”的状态下。而且,存储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经常可能会无法与采用敏 捷开发方法的团队对应用所进行的变更相匹配。 实际上,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由于是采用独立管理、独立建模的方式,它的自成体系必然会要求开发团队将有限的开发资源分成两部分。团队的管理者不仅仅需要管理源代码的同步,而且还需要管理实体关系模型的同步,进一步还要保持二者之间映射的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资源就被浪费甚至内耗掉了。尤其是当采用敏捷开发方法,源代码处于经常性的快速变动过程中时,保持对象模型和实体关系模型的一致就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 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发生在采用敏捷开发方法的团队中,而且也会大量发生系统构建原型期。由于在这个阶段系统需求无法完全明确,可能会根据系统产出有快速迭代的要求,尤其是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更是如此。在一些复杂的、对性能要求很高或者复杂度很高的系统中,这种对象-关系维护成本造成的开发团队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危及整个原型产品的生命。 本文将通过检讨和比较在采用敏捷开发方法的团队中,采用关系型数据库以及集中常见对象数据库的数据持久方法,对整个开发效果所带来的不同。同时,我们将对不同的持久方法对敏捷应用开发项目的开发速度和开发质量所带来的冲击进行量化的描述。我们相信在 采用敏捷开发方法的项目中,采用真正的对象持久工具,相比较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 理系统,能够大大改善开发团队的财务状况,以及通过提高开发速度来提高产品抢占市场 P 002

软件工程选择题.doc

第一章初认软件工程 1.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 A.由于软件是产品,因此可以应用其他工程制品所用的技术进行生产 B.购买大多数计算机系统所需的硬件比软件更昂贵 C.大多数软件系统是不容易修改的,除非它们在设计时考虑了变 D.一般来说,软件只有在其行为与开发者的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才能成功 2.造成大型软件开发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 A.开发人员缺乏足够的开发经验 B.对软件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 C.项目开发进度不合理 D.软件系统的复杂性 3.软件会逐渐退化而不会磨损,其原因在于()。 A.软件通常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下 B.软件错误在经常使用之后会逐渐增加 C.不断的变更使组件接口之间引起错误 D.软件备件很难订购 4.“软件工程”术语是在()被首次提出。 A.Fred Brooks的《没有银弹:软件工程中的根本和次要问题》 B.1968年NATO会议 C.IEEE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SWEBOK) D.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 5.Ariane 5火箭发射失败的事例告诉我们()。 A.系统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软件采集数据的精度、范围和对系统的控制 B.软件后备系统可以通过复制生成 C.软件重用必须重新进行系统论证和系统测试 D.选项A和C E.选项A、B和C 6.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是()。 A.开发足够好的软件 B.消除软件固有的复杂性 C.努力发挥开发人员的创造性潜能 D.更好地维护正在使用的软件产品 7.软件工程方法是()。 A.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B.为开发软件提供技术上的解决方法

C.为支持软件开发、维护、管理而研制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D.为了理解问题和确定需求而采取的一些技术和方法 8.下面的()是正确的。 A.运行正确的软件就是高质量的软件。 B.软件质量是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构建起来的。 C.软件产品质量越高越好,最理想的情况是达到“零缺陷”。 D. 软件质量是由产品的功能、性能、易用性等外在特性决定的。 9.在Garvin多维度模型中,可靠性是指()。 A.软件产品提供了让用户产生惊喜的特性 B.软件实现了用户需要的功能和性能 C.软件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无故障持续运行 D.软件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 10.()是软件从一个硬件或软件环境转换到另一环境的容易程度。 A.易用性 B.可维护性 C.可移植性 D. 性能 第二章软件开发过程 1.下面的()决策是在需求分析时做出的。 A.自动售票机系统的开发时间预计是6个月 B.自动售票机系统由用户界面子系统、价格计算子系统以及与中心计算机通信的网络子系统组成 C.自动售票机系统已经达到交付的要求 D.自动售票机系统将为使用者提供在线帮助 2.下面的()决策是在系统设计时做出的。 A.自动售票机系统的开发时间预计是6个月 B.自动售票机系统由用户界面子系统、价格计算子系统以及与中心计算机通信的网络子系统组成 C.自动售票机系统已经达到交付的要求 D.自动售票机系统将为使用者提供在线帮助 3.下面的()是软件构造活动的任务。 A.构建软件组件 B.设计用户界面 C.实施组件的单元测试 D.评估组件的质量 E.选项A和C F.选项A、B、C和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