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切口逐层浸润麻醉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下腹部手术患者氯普鲁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低位硬膜外阻滞的效应比较

下腹部手术患者氯普鲁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低位硬膜外阻滞的效应比较齐伟;吴志恒;张明华;朱铁梁【期刊名称】《武警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16)3【摘要】【目的】比较3%氯普鲁卡因与0.75%罗哌卡因,0.75%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3%氯普鲁卡因组20例,0.75%罗哌卡因组20例,0.75%布比卡因组20例,2%利多卡因20例。
侧卧位下取L1—2或L2—3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cm,分别注入首次量3%氯普鲁卡因、0.75%罗哌卡因组、0.75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L组3ml,试验量5min后再分别注入对应药物各12ml。
分别观察心率、血压、呼吸次数和氧饱和度及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疼痛恢复时间、硬膜外阻滞范围、运动阻滞最大程度(Bromage评分)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
【结果】0.75%布比卡因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疼痛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长于3%氯普鲁卡因、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P〈0.05),3%氯普鲁卡因的起效时间最短,与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氯普鲁卡因和2%利多卡因在疼痛恢复和运动阻滞恢复上时间最短,0.75%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程度在4组中最为轻微。
4组间阻滞范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4组镇痛效果均良好。
氯普鲁卡因起效迅速,阻滞完善,维持时间稍短,更适合临床中、短手术;布比卡因维持时间长,适用长时间手术;利多卡因组与氯普鲁卡因组相似,痛觉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快:罗哌卡因感觉阻滞完善,止痛效果好,维持时间适中,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对循环影响小,利于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总页数】3页(P276-278)【关键词】氯普鲁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作者】齐伟;吴志恒;张明华;朱铁梁【作者单位】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相关文献】1.下腹部手术病人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阻滞的效应比较[J], 杨程;段立杰;鲁会卿2.一项随机、前瞻性、双盲试验:比较3%氯普鲁卡因随即0.5%布比卡因与2%利多卡因随即0.5%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 [J], Soheila Jafari;Allison I. Kalstein;Habib M. Nasrullah;Mehrdad Hedayatnia;Joel M. Yarmush;Joseph SchianodiCola;闫红林3.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硬膜外阻滞效果比较 [J], 邵克剑4.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低位硬膜外阻滞的效应研究 [J], 李明5.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阻滞的效应比较 [J], 方才;秦红;魏昕;李娟;陈昆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术后臂丛神经镇痛效果的观察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术后臂丛神经镇痛效果的观察宋甲;宋玲【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08(003)004【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吗啡和利多卡因用于上肢手术术后臂丛神经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0.30%罗哌卡因组(Ⅰ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15 ml),0.25%罗派卡因组(Ⅱ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20 ml),20%罗哌卡因组(Ⅲ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25 ml),术后臂丛神经镇痛(PCRA)负荷剂量15 ml,总剂量15ml/24 h,镇痛时间约50 h.以VAS评分比较3组术后PCRA镇痛效果、Bromage 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25%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和利多卡因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适合临床应用.【总页数】3页(P70-72)【作者】宋甲;宋玲【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523018;江西省宜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术后臂丛神经镇痛效果的观察 [J], 陈丽霞;沈伟和2.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J], 金超;林靖;季灵正3.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于肘关节松解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 [J], 刘莹;袁嫕;周雁;王庚4.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J], 刘明5.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安全性[J], 梁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比较

麻醉方式的选择

麻醉方式的选择术中麻醉管理的关键在于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消除病人对伤害性刺激的逃避反射,拮抗应激反应,并为手术医师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后者包括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及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神经阻滞麻醉以及局部浸润麻醉等。
一、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经静脉或吸入给药,需综合合理应用镇痛药物、镇静药物和肌肉松弛药物,以达到术中镇痛充分、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术中知晓以及完善肌松的目标。
全身麻醉病人术中意识消失,可耐受如俯卧位、侧卧位等体位而增加舒适度。
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和吸入麻醉药物七氟醚、地氟醚均具有起效迅速、停药后体内清除快,苏醒具有可预测性,是髋膝置换术ERAS较理想的药物。
短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消除半衰期短且无残留作用,与上述药物配合应用于术中,可提高病人苏醒质量而促进康复。
在气道管理方面,有研究证实喉罩较气管插管可明显减少苏醒期喉痉挛、咳嗽、声嘶等不良反应,且放置喉罩较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因此喉罩可能比气管插管更加适合THA/TKA病人。
但需注意,喉罩在术中可能移位,因此需严密观察潮气量和气道压,以早期发现喉罩移位的情况。
二、局部麻醉用于THA/TKA的局部麻醉包括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等。
椎管内麻醉镇痛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全身麻醉小,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单独应用于心肺功能差的病人。
但对于髋膝置换术病人,若老年病人脊柱退行性变如棘上棘间韧带钙化或腰椎骨质增生、骨关节炎等病变累及椎体、强直性脊柱炎至脊柱无法弯曲等,导致穿刺困难或穿刺失败,无法应用椎管内麻醉。
此外,若不辅以镇静药物,病人在清醒状态常难以避免对手术室环境的恐惧感和焦虑感,难以耐受体位,并且易于将触觉误以为是痛觉。
用于THA/TKA的神经阻滞麻醉主要是阻滞腰丛、骶丛或其发出的各支神经如股神经、隐神经、坐骨神经等,通常在超声引导或神经刺激器指导下进行。
罗哌卡因应用于会阴侧切术的效果分析

B组 的损伤发生率高于 A组,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 ) 结论 : 置口咽 、鼻咽通气管均 能有效改善通气。 口 P O 5。 0 放 咽通气管适合短时间放置 ,鼻
咽通气管适合高龄 、阻塞性睡 眠性呼 吸暂停 ( S ) O A 或合并 有轻度躁动等需要较长 时间放置通气管的患者。
【 关键 词】 舌后坠 ; 开放气道 方法 ; 口 咽通气管 ; 鼻咽通气管
意参加 此次研 究。共 9 4例纳入研 究。按照孕产妇 手术时 间
21 术后孕产 妇出现疼 痛 的时 间和 自感 疼 痛程 度 比较 .
试
验 组孕 产妇 术 后平均 ( . + . ) 1 6 _ 9 h出现 疼 痛,对照 组平均 87 42 (.8 .2h 3 ±1 ),两组 比较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 ) 9 0 尸 0o 。术后孕 5 产妇 自感疼痛程度 比较,见表 2 。
16 . 8 4
探究罗 哌卡 因应用 于会 阴侧 切术的效果 ,将符合条件 的孕产
妇 随机 分为两组 ,给 予不 同的处理 ,结果显示 ,使用罗 哌卡 因的试 验组孕产妇术后出现疼痛 的时 间远 远晚于对照组 ,差 异有统计 学 意义 < . ) 00 ,这与 国内相关研 究结果 一致 ] 5 。
1 一般 资 料 . 1
选择 21 00年 6 - 0 1 8月在 本 院术后 月 21年
全麻 苏醒期发 生舌后坠 上呼吸道 阻塞 的患者 6 O例 ,其 中不 完全 阻塞 5 例 ,血 氧饱 和度 (p 2降至 7 %一 1 2 S 0) 8 9 %,完全 阻
塞 8例 ,S O 降至 6 %- 8 p 0 - %。术 前美 国麻 醉 学会 (s ) 7 A A 分 当完全 阻塞 时鼾声消失,血氧饱和度进行 性下降,严重者可 级 I~Ⅲ级 , I 2 例 , Ⅱ级 2 级 8 0例 ,Ⅲ级 1 2例,未清醒 患 发 生窒息 死亡 ,必须 紧急处 理,开放气道 ,辅助呼 吸。笔者 者占 7 %, 0 清醒患者占 3 %, 0 年龄 5 8 ~ 6岁, 平均 (1 ± . 岁, 5. 5o 0 )
罗哌卡因切口内局部浸润用于阑尾术后镇痛

罗哌卡因切口内局部浸润用于阑尾术后镇痛目的比较阑尾手术后切口局部浸润罗哌卡因与硬膜外给药对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162例急性阑尾手术随机分为3组。
Ⅰ组:对照组常规关腹;Ⅱ组于关腹后用0.37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mg共6mL行切口内局部浸润麻醉;Ⅲ组:于关腹前硬膜外腔注入上述用药。
三组病人均术前30min口服曲马多1片(100mg);术后分别于4、8、16、24、32、40、48h由专人对病人进行镇痛镇静评分,记录辅助应用哌替啶的情况,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果在各时间段内Ⅱ组镇痛镇静评分均低于Ⅰ、Ⅲ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肌注哌替啶情况Ⅰ组52例,Ⅱ组2例,Ⅲ组5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除Ⅲ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Ⅰ、Ⅱ组有显著差异外,余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罗哌卡因局部切口内浸润联合术前口服曲马多用于手术后镇痛比椎管内给药效果好,维持时间长。
标签:罗哌卡因; 镇痛; 切口内; 硬膜外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国外有学者曾报告用罗哌卡因连续伤口渗透进行术后镇痛有良好效果[1]。
关于罗哌卡因手术切口注射镇痛与术前口服曲马多复合用于手术后镇痛的报道很少。
本研究拟评价阑尾术后一次性切口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对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为临床术后镇痛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人选择和麻醉择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人162例,ASAⅠ~Ⅱ级,男86例,女76例,年龄16~52岁,体重43~78kg。
全部病人既往无慢性疼痛及长期服镇痛药史。
随机将病人分为三组,每组54例,三组病人年龄、性别、体重经方差分析F=3.52,查F界值表知三组数据无统计意义(表1)。
术前30min所有病人口服曲马多1片,入室后,均行T11-12硬膜外穿刺置管,给2%利多卡因4mL作试验量,确定平面在T6以下,给0.75%罗哌卡因10mL,阻滞效果满意后开始手术。
术中均未用静脉辅助药。
1.2 术后镇痛Ⅰ组:对照组,常规关腹;Ⅱ组:观察组,于手术关腹后在腹膜与肌层缝合止血并清理创面,不再擦拭或冲洗切口,用注射器抽0.37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mg共6mL行切口内局部浸润麻醉,其中4mL切口浅筋膜下局部浸润,2mL撒于切口内并维持3min;Ⅲ组于关腹前硬膜外注入上述用药。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与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探讨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与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探讨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因其具有持续时间长、效果良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中。
本文将从药理学、临床应用、安全性等方面探讨罗哌卡因的应用情况。
一、药理学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
罗哌卡因具有氨基酯类局部麻醉药比较明显的优点,在临床使用中,常采用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使用,以发挥彼此的协同作用。
二、临床应用1、临床麻醉罗哌卡因可以作为单独的局麻药使用,也可以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
罗哌卡因的优点是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吸收缓慢,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够减少患者对麻醉的恐惧感,降低术后镇痛的需求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
2、术后镇痛罗哌卡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硬膜外麻醉中。
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同时,添加罗哌卡因可以延长镇痛的时间,并且可以降低术后镇痛和一般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罗哌卡因还可以在神经阻滞镇痛中使用,例如在术后胸部镇痛、股神经阻滞内斜肌、髂腰肌阻滞等方面。
三、安全性罗哌卡因的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其安全性,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速度。
过量使用罗哌卡因可能会导致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所以使用药物时应在剂量、速度和频次上加以控制。
2、及时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并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
3、避免应用于对罗哌卡因过敏的患者。
罗哌卡因过敏的情况虽然较为罕见,但仍需在药物使用前进行过敏试验。
4、遵循药物使用的禁忌症。
罗哌卡因是一种神经系统的药物,所以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药物的禁忌症,例如心脏、肝肾功能不全、药物过敏等病情。
四、总结。
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药物选择

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药物选择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药物选择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得到适当的镇痛以减轻疼痛感,同时又能保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手术中常用的镇痛药物选择,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为医生在手术中做出明智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一、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产生麻木效果的药物。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抑制痛觉神经冲动的传导,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1.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迅速起效、作用时间短等特点。
它主要适用于轻度疼痛的手术,如皮肤切割和缝合等。
利多卡因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过量使用可能引起中毒反应。
2. 布比卡因布比卡因是一种较长作用时间的局部麻醉药物。
它适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的手术,如拔牙和骨科手术等。
布比卡因虽然作用时间长,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控制,以免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二、静脉麻醉镇痛药物静脉麻醉镇痛药物是通过静脉给药产生全身性镇痛效果的药物。
常见的静脉麻醉镇痛药物有芬太尼、丙泊酚等。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达到镇痛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1. 芬太尼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物,具有快速起效、作用持久等特点。
它适用于重度疼痛的手术,如剖腹手术和心脏手术等。
然而,芬太尼也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和循环抑制等严重副作用,因此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 丙泊酚丙泊酚是一种快速起效的静脉麻醉镇痛药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可控制的麻醉水平。
丙泊酚适用于不同程度的手术镇痛,但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三、神经阻滞药物神经阻滞药物是通过将镇痛药物注射到神经或神经节附近,阻断痛觉神经的传导来达到镇痛效果的药物。
常见的神经阻滞药物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
神经阻滞可以提供局部和全身的镇痛效果,并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
1.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在神经阻滞中具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 AS A)分级 I~Ⅱ级 ;体重 4 5 ~7 5 k g 。
患 者 术 前 均 无 明显 心 、 肺 、肝 、肾等 重 要 器 官 功 能 不 全 ,无
吸毒及 阿片类药物滥用史 ,无慢性疼痛疾病史 ,无局麻 药过
依 然 不理 想 。为 减 轻脊 柱 手术 术 后 疼痛 ,我们 比较 了罗 哌 卡 因
氧化碳浓度 。手术由同一组医生 完成 。手术结束缝皮前 :罗 哌卡 因组应用 0 . 5 % 罗哌卡因 4 0 ml 行切 口两侧逐层 浸润麻 醉 ,利多卡 因组应用 0 . 5 % 利多卡因 4 0 ml 行切 口两侧逐层 浸润麻 醉 。两组患者 术后接 静脉 自控镇 痛泵 ,1 0 0 g舒芬
2 O 1 5年 4 月第 2 2 卷第 7 期
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切 口逐层浸润麻醉
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效果 比较
何 辉 周 建 辉
择期 脊柱手 术患者 4 0例 ,
【 摘要 】 目的 比较罗 哌卡因与利 多卡 因在脊柱 手术后局 部浸润 麻醉 的镇痛效果 。方法
按随机 数字表法 分为 罗哌 卡因组和 利多卡 因组各 2 0例 。罗哌卡 因组 手术结 束缝皮 前 ,于切 E l 两 侧逐层 应用 0 . 5 % 罗哌卡 因4 0 ml 浸润 麻醉 ,利多卡 因组手 术结 束缝皮 前 ,同法 、同量应 用利多 卡 因浸润麻醉 。两组术 后用静 脉 白控 镇痛泵 镇痛 。
身 比 较 : 两 组 静 息 状 态 下 VAS评 分 均 在 术 后 1 2小 时 达 高 峰 ,术 后 2 4小 时 开 始 回落 ,至 术 后 4 8小 时 又 进 一 步 回落 , 但 得 分 仍 高 于 术 后 2小 时 。组 问 比较 :罗 哌 卡 因组 术 后 6 、
( 5 5 . 6± 2. 5 )岁 ;平均 体重 ( 5 8 ;平均 年龄 ( 5 6. 8± 2. 1 )岁 ;平
痛 效果 并无 明显优 势 。
【 关 键词 】 罗 哌卡 因;利多 卡 因;浸 润麻 醉 ;脊柱 手术 ;术后 镇痛
术后 急性 疼痛 主要 来 自于 外科 手术切 口, 尤 其是 对于 脊柱
中监 测 有 创 动 脉 血 压 、心 电图 、脉搏 血 氧饱 和度 和 呼气 末二
骨折手术的患者来说 , 背部皮肤和深部软组织的疼痛是术后主 要疼痛源。术后采用静脉、口服、肌注等方法缓解疼痛 ,效果
1 . 3 观察指 标
术后 2 、4 、6 、1 2 、2 4 、4 8小 时 的静 息 与
择期行脊柱手术 的 4 0例 患 者 为 观 察 对 象 ,年 龄 3 0 ~6 0岁 ;
活动疼 痛视觉模拟评 分 ( VAS) ,0分为无 痛 ,1 0分 为最剧 烈痛 ,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重 , 5分则影响睡眠。记录术后各 时间段 自控镇 痛 ( PC A)药 液使用 量 ( 按压 PCA 次 数 X 0. 5 m1 ) 。观察 并记 录术 后镇 痛不 良反 应发 生情 况 。
尼 、七氟烷维持麻醉 深度 ,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 。术
作者单位 :3 1 4 2 0 0 浙江平 湖市中医 院麻醉 科 通信 作者:何辉 , E ma i l : g o o d 1 2 3 6 @s i n a . c n
1 2小 时的静息状 态下 VAS评分均 低于利 多卡 因组 , 差 异 有 统计学 意义 ;其 余时点 两组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均 体重 ( 5 5 . 7 ± 8. 7 )k g。两 组 基 本 情 况 接 近 。
1 . 2 麻醉与镇痛方法
两 组 采 用 全 身麻 醉 ,舒 芬 太 尼
0. 3 g / k g、丙 泊酚 2 mg / k g、维库 溴铵 0 . 1 5 mg / k g麻 醉诱导 ,气管插管 完成 后俯 卧位手术 ,采用丙泊酚 、瑞芬太
观察两 组术 后不 同时间 的静息 与活动 疼痛视 觉模拟 评分 ( VAS) ,术后各 时段 自控 镇痛 ( PC A)药液使 用量及 不 良反应 。
结果 罗哌 卡因组术 后 6 、l 2小 时 的 静 息 VAS评 分 ,术 后 4 、6 、1 2小 时 的 活 动 VAS评 分 均 低 于 利 多 卡 因 组 ,术 后 4~
6 、7~1 2小 时 的 PCA 药 液 使 用 量 少 于 利 多 卡 因组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两 组 术 后 镇 痛 不 良反 应 发生 率相 同 。
结论 罗 哌 卡 因切 口浸 润 用 于 脊 柱 手 术 后 镇 痛 在 术 后 4 ~1 2小 时 的 效 果 优 于 利 多 卡 因 ,4小 时 以 内 和 1 2小 时 以上 的 镇
太 尼 、5 mg托 烷 司 琼 溶 于 生 理 盐 水 中 配 制 成 l 0 0 ml 溶液 , 速度 2 ml / h,0 . 5 ml / 次 ,锁 定 l 5分 钟 。
和利多卡因用于切 口浸润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 , 报道如下: 1 资 料与 方法 1 . 1 对 象与 分组 选 择本 院 2 0 l 3年 9月至 2 0 1 4年 6月
敏 史 。按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分 为 罗 哌 卡 因 组 和 利 多 卡 因组 ,各 2 0 例 。本 研 究 经 过 本 院 伦 理 委 员 会 批 准 ,患 者 知 情 同 意 并 签 署 知 情 同意 书 。罗 哌 卡 因 组 男 l 2例 ,女 8例 ; 平 均 年 龄
量资料 以 ( ±s )表示 , 组间比较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 以百分 率表示 , 组间比较用 x 检验。 P<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术后不 同时 间静息状态 下 VAS评分 比较 ( 表 1 )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