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关于使用盐酸曲马多、0.75%罗哌卡因、双氯芬酸钠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关于使用盐酸曲马多、0.75%罗哌卡因、双氯芬酸钠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1 ,为 1分 ,1 2 2 2— 4小时 1 。I 组在 0~ 分 I 2小时评 分为 1 分 ,2— 4小时为 4分 ,4—8小时为 4分 ,8—2 4小 时为 4 分 ,1 比 2组 患者 疼痛 明显 减轻 。两组 病人 生命 体征 平 组
稳 ,两 组 H R,B P无 明显 差 异 ,全 部 病 例 均 未 发 生 明显 的
[ ]临床麻醉学杂志 2 卷 1 6
[ ]围手术期麻醉与安全. 2
[ ]临床麻醉学第二版 15 3 2 章
( 收稿 日期 :2 1. 50 ) 0 O0 7
【 关键词 】 盐酸曲马多;盐酸罗哌卡因;双氯芬酸钠;剖宫产术后镇痛 【 中图分类号 】R 1. 79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81 21 )1 — 16 O 07— 57 f00 5 08 ~ 1
呼吸抑制 ,S o p2波动于 9 % 一9 %之 间。恶 心呕吐各发生 5 8
冯艾青
湖北 省 广 水 市 中医 院 ,湖 北 广水 4 21 3 70 3
【 摘
要】 目的 :采用盐酸 曲马多 , .5 07%罗哌卡因,双氯芬酸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 痛,观察镇痛 效果。方法 : 择剖宫产患者 6 选 0
例 ,年龄 l 8—3 8岁 ,A A1— S 2级 ,随机分成两组 ,麻醉方式选择腰硬联合麻醉 ,I 组在穿刺成功后 ,常规注入腰麻液 ,并硬膜外置管 3— 5 厘米 ,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固定导管于背部 ,在手术 完毕后注入盐 酸曲马多 10毫克加 07 %罗哌卡 因 3 ,直肠 塞入 双氯芬酸钠栓 10 0 .5 ml 0 嘲 。I组 ( 照组 )患者麻 醉穿刺成功后 ,直接注入腰麻液后拔 出腰穿针 ,贴上敷贴 ,术毕送 回病房 ,在患者诉伤 E疼痛时使用镇痛药肌 I 对 l 注或直肠塞双氯芬酸钠栓 10毫克。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镇痛效果 。结论 :使用硬膜外注人 0 7 %罗哌卡 因 3毫升 ,盐酸 曲马多 10毫克 0 .5 0 合并直肠塞人双氯芬酸钠栓 10毫克应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 能起到 良好的镇痛效果 。 0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Feb32(4)553・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李庆丰(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本院行分娩镇痛产妇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

对照组产妇采取单一应用罗哌卡因的硬外膜麻醉,观察组产妇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硬膜外麻醉。

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生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及新生儿岀生后lmin、5min的身体状况和产妇发生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镇痛生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偏短,镇痛持续时间及lmin、5min的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较对照组的46.00%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的产妇中应用效果较好,镇痛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安全性高。

关键词:分娩;镇痛;舒芬太尼;罗哌卡因中图分类号:R7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8174(2021)04-0553-02分娩镇痛亦称无痛分娩,其是指通过各种方式缓解、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耐受力咱1]。

而随着医疗手段的发展与提高,我国每年选择分娩镇痛的产妇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故探寻镇痛效果良好、保证产妇术后正常的活动能力且对母婴无害的方式,是临床医疗人员一直以来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针对在生产活跃期的产妇常采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来进行分娩镇痛袁虽然镇痛效果良好袁但是部分产妇使用罗哌卡因后会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胎儿的分娩及术后身体恢复有一定影响叫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分娩镇痛产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分娩镇痛产妇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罗哌卡因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较低,低浓度时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效果显著,麻醉及镇痛效果确切,作用时间长,现在临床上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其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标签:罗哌卡因; 麻醉镇痛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纯左旋体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低,低浓度时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明显[1],在麻醉、术后镇痛等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1 药理学特点1.1 药代动力学罗哌卡因主要由肝脏代谢,约1%不经代谢由肾脏排泄[2]。

成人静脉输注罗哌卡因的清除率为(0.82±0.16)L/min,高于布比卡因,稳态分布容积和消除半衰期均短于布比卡因,因而可有效防止药物累积,降低中毒风险。

硬膜外腔注射罗哌卡因后呈现出双吸收相,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并按一级速率过程进行消除[1]。

其在婴幼儿的血浆峰浓度时可出现时间延迟。

1.2 药效动力学已证实,罗哌卡因是开放的钾通道阻滞剂,其与阻滞位点解离后,通道才能关闭。

文献显示,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机制主要在于其对Na+通道的抑制[3]。

注射低浓度(25~50)μmol/L的罗哌卡因对兔离体去髓鞘迷走神经C纤维(无髓鞘,与痛觉传导有关)的阻滞速度快于Aδ纤维(有髓鞘,与运动功能有关),从而表现为感觉与运动分离[1]。

1.3 毒性作用罗哌卡因的毒性较低,游离罗哌卡因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动脉血浆浓度为0.6mg/L,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症状较布比卡因持续时间短,且更易于控制。

常规剂量的罗哌卡因具有血管收缩作用,对心脏的影响表现为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平均动脉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每搏量和心排血量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布比卡因低,罕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3]。

罗哌卡因麻醉效果观察

罗哌卡因麻醉效果观察

罗哌卡因麻醉效果观察6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

蛛网膜下腔注药后,患者感觉下肢发麻,2min后出现麻醉平面,患侧感觉肢体疼痛消失;30min后麻醉平面固定。

麻醉平面不超过T9,手术时间不超过2h,单纯腰麻即可完成手术,无需经硬膜外追加麻醉药物。

术中未使用麻黄碱和阿托品;术中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意识不清发生;术后无头痛、栓塞、肺部感染发生。

老年患者因生理退行性改变,全身生理功能普遍降低,有时伴有心、肺、脑等各系统疾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差,长时间的卧床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危险,麻醉难度大,以上因素给麻醉医师带来了较大风险和挑战[1,2]。

在以往的麻醉中,为满足手术要求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大多数麻醉医师首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但是,全身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易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且气管导管在插入和拔出过程中对气管具有较强的刺激,也易引起循环系统剧烈变化如屏气、呛咳、喉痉挛等。

麻醉苏醒延迟和残余肌松药物作用也使患者呼吸功能恢复不满意,术后易出现恶心、呕吐、误吸、肺不张等不良反应。

因此,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利弊也需要慎重权衡。

过去有学者认为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为禁忌,因为麻醉平面不易控制,对老年患者呼吸、循环干扰大。

但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小[3]及感觉与运动分离的特性[4],可安全用于腰麻[5]。

本研究证实,罗哌卡因单腿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安全可靠,其优点表现为:①本麻醉在有创动脉测压下进行,能够连续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了麻醉安全性;②麻醉前输注胶体液进行扩容补充血容量,可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③麻醉穿刺点选在L3~4椎体间隙,L3最高,大部分药物向骶段方向移动,可防止麻醉平面过高影响呼吸、循环;④手术体位需要侧卧位的骨科手术,实施罗哌卡因单腿腰麻时,患侧肢体在上,健侧肢体在下,患者更为舒适,可避免麻醉后变换体位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⑤罗哌卡因单腿腰麻时,对血管的扩张作用仅限于患侧肢体,健侧肢体未出现明显的麻醉平面,保留了肌肉、血管的紧张性,因而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组 , 与产妇 惧 怕疼 痛有 关 , 这 以各 种 理 由 要求 剖宫 产而 增 加 了 剖宫 产 率 ( 00 ) P< .5 。
尼 用 于硬 膜 外 分 娩 镇 痛 的 I 床 效 果 。 方 】 盏 法: 择 AA 选 S I ~ Ⅱ级 可 以 自然 分 娩 的
足 月产 妇 5 0例 , 为 单 胎 头位 , 产 科 并 均 无
药 中毒现象 后将 产妇 自控镇 痛泵 ( c ) P A 接于硬膜外导管 , 物配制 为 1 药 %罗 哌卡 因 +05 / 舒芬 太尼 混合 液 10 l维 . gml 0m , 持量 5 ls 时 , C m/b P A剂量 2 ]锁定 时 间 m, 1 5分钟 , 当宫 口开 至近全 时停用 P A泵 。 C
效 降低 剖 宫 产 率 。
滞优于对运动神经阻滞 , 低浓底 时产 生感 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分离阻滞 , 即此 时罗
哌 卡 因 主 要 是 阻 滞 感 觉 神 经 产 生 有 效 的 镇 痛 作 用 而 对 运 动 神 经 阻滞 的 影 响 极 小 或 无 , 心 血 管 系统 和 中枢 神 经 系统 毒 性 对 低 , 子 宫胎 盘 血 流 无 明 显 影 响 , 不 影 对 且 响 产 程 进 展 和 新 生 儿 呼 吸 , 其 适 用 于 无 尤 痛 分 娩 和 产 科 镇 痛 J 。本 资 料 显 示 ,I
讨 论
观察指标 : ①镇 痛效 果 : 采用 视觉 模 拟评 分 法 ( A ) 疼 痛 程度 分 为 0~1 VS , 0 分, 0分表示无 痛 ,O分 表示 难 以忍受 的 1 疼痛 。分别在镇 痛前 即刻 、 痛后 1 镇 5分 钟 、O分钟 、 小 时 、 口开全各 时点进行 3 1 宫
关 键 词 罗哌卡 因 舒 芬 太尼

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及VAS评分影响观察

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及VAS评分影响观察

39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8 年 11月 B 第 6 卷第 32期Nov. B 2018 V ol. 6 No. 32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及VAS 评分影响观察高焕龙(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观察不同VAS 评分。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A 、B 两组进行罗哌卡因用药治疗。

A 接受0.25%罗哌卡因进行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B 组接受0.20%罗哌卡因进行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对比用药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相当(P >0.05),镇痛效果B 组好于A 组(P <0.05)。

结论 0.25%和0.20浓度的罗哌卡临床麻醉效果相当,镇痛方面0.20浓度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好于0.25%浓度罗哌卡因。

【关键词】罗哌卡因;临床麻醉;疼痛治疗;V AS【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2.39.02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Luopaiqiayin on clinical anesthesiaand pain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 of V AS scoreGAOHuan-long(Ji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Shandong Jining 272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opivacaine in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pain treatment, as well as to observe different V AS scores.Methods A total of 140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 and B for ropivacaine.A received 0.25% ropivacaine for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pain treatment.Group B received 0.20% ropivacaine for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pain treatment.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medication.Results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able (P >0.05),and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 <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nesthesia of ropivaca at concentrations of 0.25% and 0.20 is comparable.The analgesic effect of 0.20 concentration of ropivacain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0.25% ropivacaine.【Key words 】ropivacaine;clinical anesthesia;pain treatment;V AS临床上常使用0.20%和0.25%浓度的罗哌卡因来进行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以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以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以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以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4-2020.4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手术治疗患者总计86例,按照使用麻醉药物的不同浓度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0.25%罗哌卡因,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0.2%罗哌卡因,对比不同浓度下患者的麻醉效果及疼痛评分。

结果:与采取0.25%罗哌卡因的对照组相比,采取0.2%罗哌卡因的研究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更优,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两种浓度的罗哌卡因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而0.2%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更好,建议采纳。

关键词:临床麻醉;罗哌卡因;浓度;疼痛程度;效果手术是外科治疗的常用手段,在手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罗哌卡因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物,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也可以作为患者术后用于镇痛的补充药物,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1-2]。

而不同浓度下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与镇痛效果也有所差异,本次研究将8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分组对比,观察不同浓度下罗哌卡因的临床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86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按照使用麻醉药物浓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在25-55岁之间,中间值(38.22±3.21)岁;研究组4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25-55岁之间,中间值(28.18±3.19)岁。

将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可比性较高。

本次研究内容对患者公开,患者知情且配合度较高。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肌肉注射鲁米那与阿托品,建立静脉通路,以L2-3椎间隙作为穿刺点行硬膜外腔穿刺同时给予置管,注入3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观察5分钟,若无全脊髓麻醉表现则给予咪唑安定与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

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临床观察

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临床观察
3 治疗 结果
3 疗效标准 显效 :疗程结束后 1 内无慢性支 体免疫平衡 , . 1 年 对防止病情反复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 。 气管炎急性发作 。 有效 : 疗程结束后 1 年内慢性支气 目前 , 冬病 夏 治多 采用 穴位 贴敷 治疗 。 者在 穴 位贴 笔 管炎全年发作次数减少 5%以上 , 0 发作程度 比往年 敷基础上联合 穴位注射 , 连续治疗 3 , 年 结果显示 , 明显减轻。 无效 : 疗程结束后 1 内慢性支气管炎全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 的疗效优于单用穴位贴敷 , 年 年发作次数和( ) 或 发作程度无明显变化。 值得临床推广。 3 结 果 观察组 4 例 中显效 1 例 ,有效 3 . 2 9 4 2 例, 无效 3 , 例 总有效率 9 . 对照组 4 例 中显效 3 %; 9 8
收稿 日期 :0 10 — 2 21-42
修回 日期 :0 10 — 5 21老年下肢 骨折手术 临床观察
梁永妃 屠福汉 何 美媛
腰麻
章钧钧
浙江省新 昌县中医院麻醉科
手 术治 疗
新昌 32 0 150
关 键词 罗哌卡 因 芬 太尼
老年 人
下肢 骨折
罗哌卡因是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具有作用时间 级 ,年龄 6 ~ 5 ,身高 10 10m,体质量 5 07 岁 5 7c 0 长, 麻醉效果确切 , 心脏毒性低 , 以及运动和感觉分 7 k , 0g 除外心 、 、 脑 肺疾病 、 凝血功能异常者 ; 随机分 离 的特点 , 已广泛应用 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 本 为罗哌卡 因一芬太尼等 比重液组( l J 。 A组 )8 , 3 例 罗哌 研究拟评价罗哌卡因一芬太尼等 比重液行蛛 网膜下 卡因重 比重液组 ( )8 。 B组 3 例 两组年龄 、 身高 、 体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8-19T09:50:04.84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杨帆
[导读] 罗哌卡因麻醉及疼痛治疗中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麻醉专业 450000
【摘要】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本院手术治疗的并且适合硬膜外镇痛的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盐酸布比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病人的相关情况。

结果:观察组综合评分为94分,对照组为分74,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及疼痛治疗中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罗哌卡因;麻醉;疼痛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30-01
手术是目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麻醉和镇痛是手术前必须要注意的工作,如果手术前患者使用的麻醉和镇痛方法效果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目前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被广泛的使用,为探究其麻醉和疼痛治疗效果,选取50例各方面情况适合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

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在25岁到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9±2.6)岁;对照组男性为16例,女性9例,年龄处于26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4.7±2.52)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其他麻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对照组使用盐酸布比卡因。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疼感、肌肉松弛、病患反应、舒适度等方面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16.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x2/T检验,P <0.05,具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通过观察对比,在疼感、肌肉松弛、病患反应、舒适度等方面,发现罗哌卡因的效果明显好于盐酸布比卡因。

综合评分,观察组综合评分达到了94分,对照组只有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局部麻醉药品,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人体对该药有比较好的耐受性,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低,副作用小,效果好[1]。

该药有较长效的麻醉效果,手术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发挥很好的镇痛作用。

此药在使用过程中适当的调整用量,可以在手术中和手术后达到比较理想的麻醉和镇痛效果[2]。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50例患者进行探究,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麻醉药物,结果发现,使用罗哌卡因麻醉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和镇痛治疗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方面,情况都要比对照组好。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在麻醉和疼痛治疗中,效果良好,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爱民.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13):204-205.
[2]蔡昀方,王理仁. 探讨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2):1452-14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