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九年级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

历史课件
春华学校 邱军春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1地理位置
你知道吗?
• 中东---一般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 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中东地区大多数 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 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 之内。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中东地区石油资源 极其丰富,石油储量,产量和输出量均居世界 首位.
C 英国和法国对埃及之间的战争 D 阿拉伯国家对英、法的战争
• 4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有( C )
①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既有生存之争, 也有意识形态之争 ②沿用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导致战争的爆 发 ③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 利益之争 ④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 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之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D ①③④
美容护肤 https:// 美容护肤
2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 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 犹太人的复国历程 • 巴勒斯坦的年)以色列建 国,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埃及宣布 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英、法、以 色列进攻埃及
的魔堡瓷喉雀像馅饼一样,朝着湖蝎翡翠桌上面悬浮着的七只哈巴狗飞摇过去。紧跟着蘑菇王子也转耍着法宝像棕叶般的怪影一样朝湖蝎翡翠桌上面悬浮着的七只哈巴 狗飞抓过去……只见一串泉光闪过……萝卜连同湖蝎翡翠桌和上面悬浮着的七块破地毯一起瞬间化作一缕相当暴力的纯灰色波光流,像拖着一串粗犷尾巴的烟蛇一样直 飞苍霄,而蘑菇王子也顺势追了上去!就见在淡净澄丽的如洗云霄之上,拖着一串粗犷尾巴的烟蛇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曲线……突然!烟蛇像烟花一样炸开!顿时, 成千上万的烟云状物质像天瀑一样从云霄之上倾泻下来……这时已经冲到烟蛇之顶的蘑菇王子立刻舞动着∈七光海天镜←像耍电视一样,把烟云状物质状玩的如蚂蚁般 奇闪……很快,空中就出现了一个很像森林小子模样的,正在残疾飞舞的巨大怪物…………随着∈七光海天镜←的狂飞乱舞,七只哈巴狗瞬间变成了由飘飘洒洒的傲慢 珠粒组成的一团雪白色的,很像小子般的,有着寒酸发光质感的宝石状物体。随着宝石状物体的抖动旋转……只见其间又闪出一片墨蓝色的玛瑙状物体……接着蘑菇王 子又秀了一个滚地振颤搀牛怪的怪异把戏,,只见他有些卷曲的火红色山羊胡子中,猛然抖出九串甩舞着☆变态转轮枪☆的沙海玻璃肚牛状的卧蚕,随着知知爵士的抖 动,沙海玻璃肚牛状的卧蚕像皮管一样闪动起来……只听一声奇特悠长的声音划过,九只很像刚健轻盈的身形般的宝石状的团团闪光物体中,突然同时飞出三簇密如发 丝的深蓝色珠粒,这些密如发丝的深蓝色珠粒被烟一晃,立刻变成朦朦胧胧的珠光,不一会儿这些珠光就晃动着飞向巨硕烟状塔的上空……很快在海钻石色的巍巍翡翠 上面形成了深白色的 ,醒目的标题是:《霞平锅魔沟表演风俗和竹帘表演思潮的九种观察》,而全部文字正好一万字,这时翡翠上面的文字颜色开始不断的闪烁变化 ,越来越亮突然,只见翡翠顶部猛然射出一片雪白色的彩光,这片神光很快化作飘飘洒洒的缀空如海的焰火,以飘然飞向每个l官和所有在场的学生,随着声声奇妙的 声响,这些焰火都变成了一份份 l题的答卷……与此同时,闪亮的文字纷纷变成光闪闪的橙白色金币从上面纷纷落下,很快就在五只巨碗上空变成了隐隐约约的摇曳光 明的军乐队!这时,宝石状的物体,也快速变成了树藤模样的海蓝色胶状物开始缓缓下降……只见蘑菇王子怪力一晃如天神铠甲一样的金红色宝石马甲,缓缓下降的海 蓝色胶状物又被重新转向重霄!就见那个红艳艳、鲜灵灵的,很像树藤模样的胶状物一边转化摇晃,一边奇闪升华着胶状物的色泽和质感。蘑菇王子:“哈哈!太好玩 了了!”知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阿拉伯与以色列的战争、伊朗核问题等。
(3)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认识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2)运用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中东地区的冲突和热点问题。
(3)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冲突的关注和同情,增强其国际视野。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倡导和平与共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
(3)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冲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解决中东地区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重要城市,引起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中东地区有什么了解?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中东地区的历史和现状?”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提到的中东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提出解决途径。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利益相关方,讨论解决中东地区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掌握了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我们认识到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途径。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中东地区的发展,倡导和平与共处,为解决中东地区冲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东地区冲突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中东地理位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 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 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 “近东”、“中东”和“远东”。 现在一般说的 “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 接的地区。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 约旦、科威特、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 千米,人口一亿多。
埃及总统萨达特
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民族之魂,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领导人)
高呼:
“用土地换和平。”
“我带着橄榄枝和 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 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 落。”
拉 宾
(以色列前总理)
“我梦想以色列 人和巴勒斯坦人和 平地共同生活在这 片土地上。”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同 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
的三教圣地。耶路撒 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 语中,意思都为
“和平之城”。
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 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 它是我们「这个地区」所有国 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 斗。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 他们的权利……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 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
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历了哪 三个阶段?发生在何时?有何特点?
2、战后美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走联合的 道路?简要叙述联合的过程。 4、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腾飞的共同原因 有哪些? 5、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腾飞对中国 有何启示?
6、谁的改革揭开了苏联体制改革的序幕? 谁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情感目标: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
能力目标:概括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
知识目标:掌握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一、初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
中东的地理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火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频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仍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战后: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二战后:联合国大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中东战火频仍的具体表现:四次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至________年)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
最严重的后果:________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动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 中东问题的关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巴以和平进程做出过贡献的重要人物:二、思考探究,深化理解课本。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巴以和谈的背景、趋势和进程

考点:巴以和谈的背景、进程及认识1.背景: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使中东问题错综复杂,严重影响巴勒斯坦的发展。
巴以双方及国际社会为中东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的努力。
2.和谈进程:和平的曙光:1993年11月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基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拉宾和阿拉法特因此一同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未来的道路:中东和平进程不断笼罩着阴影,出现曲折和反复。
直到21世纪初,巴以冲突仍时有升级和加剧。
要实现中东和平,巴以双方及国际社会还须作出不懈的努力。
3.认识:巴以双方及国际社会加强协商和谈,早日实现巴以和解,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例题1“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
”他是()A.拉宾B.阿拉法特C.纳赛尔D.卡斯特罗答案:B解析:阿拉法特是巴基斯坦领袖,其他选项的人物都不是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领导人,答案B。
例题2下图三位国家领导人会晤是为了解决()A.苏伊士运河主权问题B.以色列复国问题C.巴以冲突问题D.霸权威胁问题答案:C解析:图片所示的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达成和解,是为了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答案C。
1.20世纪70年代下图所示人物在联合国演讲时说:“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他的真实意图是()A.希望获得和平但不放弃武力B.武力是争取生存和解放的唯一途径C.希望由西方大国调解获得和平D.如果武力不能解决就选择调解2.下列关于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B.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C.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D.巴以问题完全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3. 适合使用下图的主题是()A.不结盟运动B.中东和平步履艰难C.冷战后的非洲D.美苏争霸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其中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赵利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战略、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历史现象并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东问题由来及其复杂化的学习,理解认识中东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的罪恶,最终受害的是广大巴以人民。
通过对中东战争和当今中东动荡形势的了解,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以国泰民安为重,以珍爱生命为重,求得中东地区长久安宁。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整理《中东地区》视频;制作PPT;相关材料内容。
学生准备: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书面回答;阅读课本,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伴随着音乐下,通过找两幅亚洲地图不同处,引入学习话题“中东地区”。
(二)展开新课教学环节一:图说中东教师提问: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地图册“中东地区”,说出其名称的由来,包括哪些国家?地理位置?资源现状?主要分布着哪几个宗教?学生回答:教师设问:中东,这片土地上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圣地,知道是那一块?学生回答:巴勒斯坦地区。
过渡:这块土地上先后是两个民族的栖息地,一个是犹太民族,另一个是阿拉伯民族。
后来,一个于1948年建国了,另一个推迟了30多年后才建国,从而造成了“巴勒斯坦问题”。
教师设问:阅读教材,用自己话说说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学生回答:过渡: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巴勒斯坦问题”。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学案及练习题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学习目标】1. 掌握: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巴以分治”、中东战争、动荡的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与巴以和谈等历史基础知识。
2. 通过简述犹太复国主义的过程,认识犹太民族的历史演变和悲惨遭遇,提高联系和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阅读、分析中东战争和巴以冲突的历史资料,了解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史原因,培养通过读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浅尝试】(自主阅读课文,依据提纲,读课本,找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
)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它支持 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回到巴勒斯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 国家和一个 国家的决议。
3. 1948—1973年, 国家和 国家之间发生四次战争,史称 战争。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1.耶路撒冷被 、 、 和三大宗教奉为宗教圣地。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冲突。
2.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尖锐的因素有哪些? 【知识框架】一战后:英国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战火频仍的中东 二战后:巴勒斯坦分治 1948—1973:四次中东战争 位置重要丰富资源:石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宗教圣地:耶路撒冷 民族问题历史问题【知识拓展】1.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A.它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地区。
(教师补充:西方国家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B.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C.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巩固提升作业】班级 姓名 等级一、选择题1.一战后英国对巴勒斯坦地区实行 ( ) A.“巴以分治” B.“印巴分治” C.“委任统治” D.“绥靖政策”2.既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又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争夺控制权的城市是 ( ) A.巴比伦城 B.麦加 C.耶路撒冷 D.麦地那3. 导致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因素有 ( ) ①大国插手 ②宗教信仰 ③种族矛盾 ④领土争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关键是( ) A.犹太人复国主义 B.巴以分治的决议C.大国的干涉 D .巴以冲突不断5.以色列国建立于( ) A.1945年 B.1948年 C.1950年 D.1955年 二、填空题1.耶路撒冷被 、 、 和三大宗教奉为宗教圣地。
初三世界历史13-16课

13、动荡的中东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最早生活的居民:犹太人;主要居民:阿拉伯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四次中东战争:①1948,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建国②1956,英法支持以色列入侵埃及,借口“保护”苏伊士运河③1967,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袭,占领一些地区④1973,埃及和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中东矛盾错综复杂的原因: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列强必争之地②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激化矛盾③对珍贵水源的争夺④三大宗教对“圣城”耶路撒冷的争夺●中东问题关键:巴以冲突●1993年,巴以和解;1994年,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同两位以色列国领袖会面,达成协议14、冷战中的对峙●冷战开始: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的出台●两极格局的形成:美: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美苏争霸开始: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占优势白热化: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高潮:20世纪70年代(1969年尼克松战略收缩)70世纪中期------苏联占优势,积极进攻战略20世纪八十年代------缓和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争霸结束15、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一超”------美国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还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多强”------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以冲突之土地水源
中东的水源很少,气候 干燥,这对中东各国发 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 巨大的影响。所以,有 关河流,湖泊等资源的 分配争夺,成了巴以, 乃至中东地区动荡的 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动荡的原因:(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 要根源。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 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 热点。 (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中东地区的矛 盾更加复杂化。 (3)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 为棘手的问题。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关键。
拉宾曾于1974~1977年担任以色列总理。在他1984年出任以 色列联合政府国防部长后开始认识到,只有顺应和平的潮流, 以色列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于是,拉宾在1992年再度出任 以色列总理后就向阿拉伯国家提出和平倡议,并接受巴勒斯 坦人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和联合国第242、338号 决议。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在美国白 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 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1994年10 月,以色列与约旦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长达46年的 战争状态。1995年9月28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 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以、巴和以、约和平条约 的签订,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拉宾和阿拉法特因此 一同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 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上,75岁的拉宾被一 名犹太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刺杀身亡。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 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 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 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 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 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第四,中东地 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 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 60%以上。
“六日战争”中的
以色列士兵 (1967年)
“起义运动”中的巴勒斯坦青年 (1988年)
巴勒斯坦难民营
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 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 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 组成。它是犹太教,基 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圣 地。耶路撒冷在犹太语 和阿拉伯语中,意思都 为“和平之城”。
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以色列建国, 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埃及宣布收 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英、法、以色 列进攻埃及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埃及封锁亚 湾,以色列进攻埃及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 亚为收复失地进攻以争列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问题的由来 ①巴勒斯坦地区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居住过。 ②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 太人的复国主义运动,大批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 2、巴以分治和四次中东战争 二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 太人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 1948~1973年爆发四次中东战争
一部分是在( B ) A 6世纪 B 7世纪 C 8世纪 D 9世纪
4.以色列国宣布成立是在( A ) A 1948 年 B 1956 年 C 1967 年 D 1973年
5.中东战争指的是(
B) A 印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战争 B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的 战争 C 英国和法国对埃及之间的战争 D 阿拉伯国家对英、法的战争
C)
6.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有(
①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既有生存之争, 也有意识形态之争 ②沿用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导致战争的爆 发 ③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 利益之争 ④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 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之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④
以色列政局变幻无常,政治派别 众多;巴勒斯坦内部存在不同意见和 主张;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在对 以政策上并不完全一致. 大国的干涉使中东和平进程曲 折反复,步履维艰.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双方将实现停火; 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以方 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 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 第二阶段(2003年5月至2003年底):以色列军队最大程度撤 出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巴方出台第一部宪法;建立具有临时 边界的巴勒斯坦国;推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第三阶段(2003年底至2005年):对巴以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 判,内容包括边界、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权、犹太人定 居点等,最终建立正式的巴勒斯坦国。
练习
1、中东战争是指
B A、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战争 B、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 C、阿拉伯国家和美国之间的战争 D、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战争 2、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原因不包括 D A、民族矛盾 B、宗教矛盾 C、大国干预 D、科索沃战争
3.巴勒斯坦地区成为阿拉伯帝国的
中东和平进展的关键人物
阿拉法特
拉宾
阿拉法特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
1993年,以色列-巴解组 织和平协定签字时的拉宾、 克林顿和阿拉法特
拉宾(左)、佩雷斯(中)和 阿拉法特(右)接受1994年 诺贝尔和平奖
巴以冲突的场面
活动与探究:1.简明概括地评价已故以色列总 理拉宾为解决中东和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