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时代意义

合集下载

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文化意 识 形 态 控 制 手 段
现的

是 通 过 社 会 中 的 大 多数




愿 的 认 可赞 同 来 实
我 们今 天 讲
系的
“ 。

文化 霸 权




文化 领 导 权

都 是 跟 葛 兰 西 的 论述 紧 密 联

葛兰 西认 为
的手段
“ “
统 治 阶级 的 国 家 治 理或 统 治 方 式 不外 乎
狱 中 札 记》 中 明 确 提 出


文化领 导 权


的 概念




个社 会
集 团 的 霸权地 位 表 现 为 以 下 两 个 方 面


统治



智识 与 道德 的 领 导
” 。


这里 的

智识 与 道 德 的 领 导 权


本 质 上 是指
文 化领 导 权 具有

葛兰 西
本 义 是指

个 国 家 的领导人或统治



般用 作 国 与 国 之 间 的 政治 统 治 关 系 ?
“ ”
英文

一 :
H eg e mony
有 时 汉译 为

霸权
” 。
在 汉语 中



字有 三 个 内

是指 依仗 权 势 或 武 力 欺 压 他 人 的 人 或 集 团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及现实意义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及现实意义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2021年第2期(总第206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No.2.2021General.No.206收稿日期:2020-12-14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九大后深化南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证研究”(18XKS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专项资助(彭剑勇名师工作室)作者简介:吴瑞(1997—),女(回族),新疆库尔勒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彭剑勇(1974—),男,新疆喀什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产生的理论来源(一)意大利政治思想理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是基于本土哲学家的影响,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出君主统治国家思想,既要有军队和法律作为政治权利的基本保障,也要有强制力量和强制约束作为政治权利的运行。

与此同时,马基雅维利还指出君主的统治不仅是为获得政治权利,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人民解决现实的问题,与人民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获得人民大众的支持和爱戴,因此君主统治的长久性和稳固性与人民性是密不可分的。

克罗齐的政治思想理论观点的提出,认为人在客观事物和历史发展的社会关系中不是具体的个人,他的思想、意识在创造历史活动中都是精神的产物。

同时,克罗齐十分推崇文化的作用,强调文化观念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葛兰西在克罗齐的政治思想中也深受启发,意识到文化价值是阶级斗争中绝不能忽视的要点和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要素,认为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是占领文化领域这块高地。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和国家观理论马克思市民社会和国家观理论,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马克思从经济范畴的层面考察了市民社会,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意识形态对于统治阶级实现长久统治的重要成果。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葛兰西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被誉为领导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葛兰西认为,文化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而领导者的作用就是去领导和塑造这种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以及他的理论在当代领导学中的价值,并通过5个例子证明其理论的应用和意义。

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主要强调了组织文化和领导者的作用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概念,更是一种可以在组织中进行实践并影响组织绩效的概念。

葛兰西将文化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价值观、信念、行为模式和工作习惯等具体表现”,并且认为,文化是基于组织价值和信仰的而不是简单地由领导者决定的。

葛兰西进一步指出,领导者是组织文化形成的关键人物,他们需要为组织设定价值观和信仰,进而激发员工的个人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葛兰西将领导者和文化分为五种类型:1. 英雄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强调权威和英雄主义,强调个人能力,并传达一种“成功只属于个人”的观念。

例如,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领导风格便具有典型的英雄文化特征。

2. 先知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通常有着一种远见卓识并希望利用组织来实现某个更高层次的目标,比如改变整个行业或者提升社会福利。

例如,特斯拉公司的埃隆·马斯克就是一位典型的先知型文化领导者。

3. 价值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会强调核心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他们会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组织的文化中。

例如,谷歌公司的文化便十分强调团队的合作以及员工的创新精神。

4. 关系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着重于建立员工间的关系和信任,他们会注重员工的感受和情感需求,塑造一种开放、普惠的文化氛围。

例如,小红书的文化便有很强的关系型特征。

5. 动力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注重运用强大的动力激励员工完成目标任务,通过强调竞争和个人成就来激发员工的潜能。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新时期中 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
目录
01 引言
03
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 权建设研究
0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 论概述
04 结论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领导权问题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在当今时代,文化领导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 位。如何加强文化领导权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共 同挑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 的研究,以期为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
当前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 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强烈,中国面临 着维护自身文化独立性和发展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内部存在 着一系列文化问题,如传统文化的失落、文化创新不足、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 这些问题也影响着中国文化领导权的建设。
为了加强中国文化领导权的建设,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治领导权的建设。政治领导权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们 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 为文化领导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2、文化生产领域的领导权建设。文化生产领域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环节,也 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需要提高文化生产领域的企业实力和市场竞 争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推动文化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 国文化品牌。
3、文化消费领域的领导权建设。文化消费领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和动力。我们需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和审美培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 素质和消费水平,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产业消费,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 展和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Gramsci, Antonio)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杰出的活动家和理论家。

革命失败后他被墨索里尼法西斯关进监狱,在狱中他对意大利等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出了《狱中札记》,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内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在坚持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意大利革命道路进行的分析,因此,虽然其文化领导权思想散落在《狱中札记》各章节中,却仍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是从他的国家结构学说开始的。

他认为“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受经济基础决定,容易发生变化,而市民社会具有相对稳定性。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保持稳定,是因为资产阶级在市民社会中取得了文化领导权,牢牢地控制了整个社会的思想。

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通过“有机知识分子”在“市民社会”中以“阵地战”的方式夺取文化领导权,进而夺取政治领导权及整个国家政权。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前提下,在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基础上,结合东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独到的富有创新意义的革命思想,至今它仍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深入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要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自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以来,马克思主义就一直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绝对的指导地位,为大多数人民群众所认同。

然而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固有的合法性与指导地位却正面临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与威胁以及新形势下被淡化、弱化的危险。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葛兰西是个接地气的思想家,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现实启示。

他不书斋式学者,而是脚踏实地、从事革命实践的思想家,用今天的话语来形容,他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思想家。

葛兰西在总结东西方革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并联系当时的实际,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

该理论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文化领导权理论的产生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对前人理论成果进行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

此外,任何思想的形成都必然与当时的政治社会状况相联系,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时代性是理论所具备的重要特征之一。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形成也是如此。

从国际背景来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俄国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效仿俄国的做法,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但是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都相继失败了。

东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现实命运直接引发了葛兰西的现实思考。

葛兰西从东西方社会结构的根本差别入手,指出了东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及他们所处地位的不同。

在俄国,市民社会相对薄弱,发展程度较低;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民社会的发展程度较高,相对完善。

因此,俄国的这种模式不适用于市民社会发展程度比较高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基于此,葛兰西主张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与资产阶级展开争夺,夺取文化领导权,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提供根本保障。

从国内背景来看,意大利在那段时期,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发展程度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北方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以工业为主;南方经济发展程度比较低,以农业为主,人民生活贫困,南北方差距的拉大和对新秩序的期待促使了工人运动的爆发。

葛兰西对南北问题深入思考后,提出了“领导权”概念。

他认为要使无产阶级的文化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成立一些教育机构来进行宣传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意义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意义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意义【摘要】: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市民社会等理论出发,探讨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途径。

学校应被视为培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领域,党对自身意识形态的发展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不能忽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市民社会;知识分子;网络传播葛兰西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意大利共产党的领导人,1926年被捕入狱后,深刻反思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寻求新的革命道路。

在他的著作《狱中笔记》中,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深刻剖析。

他的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仍具有借鉴意义,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文化领导权的作用不应该减弱,而是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并在新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遭受了惨痛的失败,革命浪潮一度陷入低潮;然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从另一面给人们带来了反思。

按照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更有可能率先实现,而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不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条件就不成熟。

所以,仅从经济因素去探寻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这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葛兰西认为,俄国的情况以及其它国家的情况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不同的。

东方社会是以专制统治为其特征的,统治集团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西方社会在生产关系因素中还产生了市民社会,”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

他把上层建筑分为了政治社会(国家)和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括了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领域。

西方无产阶级为取得政权,不能只进行经济和政治上的革命,还需要夺取文化领导权,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

葛兰西认为”人民的信仰”或这一类型的思想具有物质力量的意义。

而第二国际领导人却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庸俗化,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启示作者:谢琦来源:《学习与探索》 2020年第5期谢琦1,2(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2.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哈尔滨 150001)摘要: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在文化研究及政治实践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该理论以实践哲学为基础,将意识形态领导权归结为人民的自愿“同意”,并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来执行文化方面的“阵地战”策略。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展开的,基于反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理解目的而强调社会实践的主体性维度,这对我们将意识形态领导权重新理解为一种包含主体性维度的文化软实力建构实践具有很大的理论启发。

面临网络文化迅速发展、国际间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攻击加强等新情势,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比以往更加扩大化、国际化、复杂化,已经转换成为文化软实力概念。

要想牢牢把握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新阵地维护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地位,在国际社会新平台唱出中华文化的最强音。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文化软实力;互联网新阵地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0)05-0009-08作者简介:谢琦,1982年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讲师。

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构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只有好的理论才能指导好实践,反过来好的实践也能发展好的理论。

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深刻地阐释了构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内容和实践策略,本文意图透过对该理论核心问题的解读来揭示其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并以此为借鉴,思考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工作在文化软实力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核心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葛兰西反对第二国际将马克思主义机械地理解为“经济决定论”的做法,他认为无产阶级在获取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之前,必须先要获得意识形态上的统治权,在意识形态方面成为统治阶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时代意义
摘要: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概念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路径,在社会治理借鉴其理论中积极成分,有助于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治理理念的创新,进而取得在文化领域的领导权,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市民社会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自苏联解体以来,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启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带动下,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自身的价值观和理念,并加大了对其余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如何有效捍卫我国的文化安全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涵
(一)在文化或意识形态上,葛兰西通常使用的是狭义上的领导权,即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他认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之前,必须首先夺取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2]无产阶级在革命成功中的成功,总是伴随着对,对文化领导权的取得而进行的,在夺取政权后,更会深化对无产阶级统治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并上升到国家统治意识的地位。

而且,革命成功并不意味着“领导权”一劳永逸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仍有旁落的危险。

(二)领导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

从“发
展态”的意义上看,领导权既是政治、精神、道德综合体,又是一定阶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发展的历程中,通过破坏敌人在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确立革命阶级的领导权。

(三)领导权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条件。

无产阶级的革命始终是一个总体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全部领域内意识形态思想的革新和变革,其中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是一个重要前提。

在革命中,工人阶级只有首先实现自身思想的解放,才能树立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理念,进而为夺取政权奠定基础。

(四)思想上的一致性是领导权的实现方式。

葛兰西看来“领导权的特征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同意主要的统治集团对社会生活
作总的指导。

”[3]此外,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扮演着双重角色,不但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家政权结构的重要方面。

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

[4]按他的观点,市民社会是中立的,不同阶级可以通过自身的意识形态宣传,影响市民社会的利益趋向,进而获取市民社会的支持,参与到革命中。

二、葛兰西认为获取文化领导权的路径
(一)文化领导权的获取和巩固需要得到大众的同意和认同。

葛兰西认为,大众的同意始终是一种心理状态,其内容包括对社会价值和领域变革的认可,它是与大众日常生活中未加批判的“常识”直接相连的,是被群众自觉信奉与服从的。

无产阶级领导权融入市民社会塑造大众思想基础的前提,就是更好地获得大众积极的“同
意”与自觉服从。

(二)大众日常生活领域是文化领导权获取与巩固的实施场所。

在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文化领导权获取与巩固的基础。

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结构主要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构成。

其中,带有强制性的、暴力特征的政治社会,并不是文化斗争的场所。

制订和传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是教会、学校、新闻机构、文艺团体等民间机构,他们是市民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这些地点牵涉到市民的日常生活,才可能是文化领导权现实的实施场所。

(三)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导权获取与巩固的主体。

葛兰西认为,无产阶级要想在市民社会获取或巩固文化领导权,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有机的传播作用。

知识分子能够很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群众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从而同群众组成一个文化和社会的集团。

三、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时代意义
(一)从文化功能上看,葛兰西理论的思维触角伸展到文化领域,关注社会进步的文化原动力。

当今世界上,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碰撞以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是从文化层面上争夺话语权,这也是我们审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现实价值所在。

(二)从领导权内涵上看,葛兰西把它提高到一般原则的高度,涵盖了国家的作用和领导权思想,凸显了国家的民主内涵,与传统的把国家看成阶级压迫的强制性工具的观点相比,具有一定理论拓展性,有益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从对知识分子角度来看,葛兰西肯定和发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教育功能、传播文化功能和领导作用,在社会变革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更需要大批的先进知识分子,发挥其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建方面的聪明才智。

(四)从党的领导地位看,领导权尤其重要,如何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是一个现实问题。

葛兰西认为,应重视市民社会对革命形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密切党群关系层面,加强对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输出。

无论是社会主体的参照方面,还是在思想的同一性方面,工人们的普遍意愿就是该“意愿”在其中得到确认的那个党的意愿。

只有在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意愿变为全体工人的思想意识的情况下,才能够成为获得工人阶级支持,市民“同意”的政党。

参考文献:
[1]余华,葛兰西.上层建筑理论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
报,2000,(4).
[2]萧贵毓,张海燕.社会主义思想史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1998:451.
[3]毛韵泽.葛兰西政治家囚徒和理论家[j].求实出版
社,1985:168,126.
[4]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