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研究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方法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案一、引言教学实践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因此,建设教学实践基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本文就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案进行了探讨。
二、确定建设目标首先,需要确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明确建设的核心任务。
教学实践基地旨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够通过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建设目标可以具体分为:提供实践实训机会、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产学研结合等。
三、选择合适场地建设教学实践基地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
场地可以是学校内的实验室、工作室,也可以是外部企业、科研机构等。
对于学校内的场地,要考虑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安全问题;对于外部场地,要考虑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和实践资源的获取。
四、提供先进设备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包括实验仪器、计算机设备、模拟器等。
通过配置先进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真实、更高质量的实践学习环境,提高实践训练的效果。
五、组织实践活动建设好教学实践基地后,需要制定实践活动的计划和安排。
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实验、实训、实地考察、实习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实践能力。
六、指导教师培养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还需要加强指导教师的培养。
指导教师要对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学校可以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
七、建立评价体系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实践报告、项目实施情况、实践成果等方面的评判标准。
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通过跨学科的合作,能够实现知识的互补和综合应用。
学校可以组织跨学科的实践项目,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1. 引言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本文将探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包括基地选址、建设方向、设备设施等内容。
2. 基地选址选择合适的基地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
我们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2.1 地理位置基地的地理位置应尽量靠近学校,以方便学生前往。
另外,地理环境也应符合实践教学的要求,比如有丰富的资源、适宜的气候等。
2.2 基地面积和使用权基地的面积应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基地的使用权问题,是否能长期租赁或拥有,以确保基地的稳定运作。
3. 建设方向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方向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建设方向:3.1 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可以提供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
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并按照安全规范进行管理。
3.2 制造车间制造车间可以为工科类专业提供实际的制造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车间应配备相关设备和工具,并设置安全措施。
3.3 农田示范基地针对农业类专业,建设农田示范基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基地应包含农田、设施等,供学生实地观察农业生产过程,并参与实际操作。
3.4 模拟场景设施模拟场景设施可以提供学生真实的模拟环境,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建设模拟医院、模拟商店等。
4. 设备设施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设施是提供实际操作机会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备和设施:4.1 仪器设备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仪器设备。
这些设备应先进、可靠,并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2 工具设备不同建设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需要不同的工具设备。
例如,制造车间需要机床、焊接工具等;农田示范基地需要农具、种植设备等。
4.3 安全设施安全设施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应考虑配置适当的消防设备、急救设备等,以及安全培训和管理措施。
5. 经费来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
教学实践基地教程(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为了使学生在教学实践基地能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实践基地的设置、功能、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二、教学实践基地的设置1. 地理位置教学实践基地应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区域。
靠近学校,便于学生和教师前往。
2. 基地规模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生人数,确定教学实践基地的规模。
一般包括实验楼、实习楼、实训车间、实验室、图书馆等。
3. 设施设备教学实践基地应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实习设备和实训设备,满足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需求。
主要包括:(1)实验设备:包括化学、物理、生物、计算机等实验室的实验设备。
(2)实习设备:包括电子、机械、建筑、纺织等实习车间和实习场所的设备。
(3)实训设备: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实践等实训场所的设备。
4. 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等,确保教学实践基地的有序运行。
三、教学实践基地的功能1. 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积累实践经验。
3. 创新创业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 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教学实践基地的社会效益。
四、教学实践基地的操作流程1. 学生报名学生根据专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教学活动,报名参加。
2. 教师审核教师对学生报名进行审核,确保学生具备参与实践活动的条件。
3. 安排课程教师根据实践教学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实验项目、实习实训项目等。
4. 实施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实践技能。
5. 检查评估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教学质量。
6. 总结反馈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为后续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举措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举措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的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一些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举措:
1. 建立合作关系:与相关企业、机构和行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这种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2.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包括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 建设实践教师队伍:实践教学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应该具备实践经验、掌握实践技能,并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因此,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他们的待遇。
4. 建立实践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园等。
这些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辅助工具。
5.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学生实习管理、校企合作管理等。
确保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
6. 加强资源整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因此,应该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实践教学基地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学校和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合作机会和资源共享。
优秀教学实践基地的做法(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实践基地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优秀教学实践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还有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优秀教学实践基地的做法。
二、明确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目标1.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通过实践教学,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
三、完善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体系1.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 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4. 建立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四、创新教学实践基地的管理模式1. 实施项目管理:将实践教学项目化,明确项目目标、内容、进度和考核标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引入企业参与: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教学项目,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针对性。
3.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性: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4.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估体系:定期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五、强化教学实践基地的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学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言: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生实践基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构建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即学生实践基地。
本文将围绕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案展开。
一、基地设置目标和功能学生实践基地的设置目标是为了提供一个真实、实践的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地应该具备以下功能:1. 提供专业实践环境: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环境和设备,满足不同学科的实践需求。
2. 提供创新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支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3. 提供实践指导和辅导: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和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
4. 提供交流和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基地选址和建筑设计1. 选址:(1)交通便利:基地应尽可能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学生和老师的实践活动。
(2)生态环境好:尽量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2. 建筑设计:(1)多功能空间:基地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实践活动的需求,划分出灵活多变的空间。
(2)设施齐全:基地应配备实验室、工作室、创客空间、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3)舒适环境:基地应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的办公室和休息区。
三、基地管理机制为了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基地管理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1. 管理团队: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2. 制定管理规范:制定基地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范,保障学生实践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基地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4. 激励机制:建立学生实践成果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取得优秀成果。
四、基地设备和器材采购为了支持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
学校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学校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引言: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基地规划、活动设计以及师生参与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一些具体指导和借鉴。
一、需求分析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丰富自身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有针对性的需求分析是建设实践基地的首要任务。
二、基地规划基地的规划与布局是基础,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资源。
首先,确定基地的位置和面积。
其次,根据不同的实践目标和活动内容,规划基地的功能区,如实训区、实验室、图书馆等。
最后,建设相应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转。
三、活动设计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的活动设计应注重创新,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体验。
可以组织实地考察、社会调研、模拟实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和课外科研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师生参与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广泛的师生参与。
首先,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指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研究。
其次,学生可以组建实践团队,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学校应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为师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实践成果评估学校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离不开实践成果评估。
评估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评估形式可以包括实践报告、项目展示、成果评选等,以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资源共享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应注重资源共享。
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生的实践领域。
同时,可以探索开展线上资源共享,通过与其他学校或教育机构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和影响力。
七、与行业对接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应与当地行业对接,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打通校本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桥梁。
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开发方案

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开发方案学校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实践和实习的重要场所。
它既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平台。
本文将探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确定基地定位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定位是其开发的第一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基地的主要目标,例如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创新能力等。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基地所面向的学科领域,以及与当前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和实际需求相结合。
二、选择合适的场所学校实践教学基地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所进行开发。
首先,基地的场所要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例如实验室、工作室等。
同时,场所应该具备良好的交通便利性,便于学生前往。
另外,基地的环境要安全卫生,保障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三、与企业合作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实践教学的平台。
与企业合作可以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并使实践教学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同时,企业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指导,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建立导师制度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过程中,建立导师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导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引导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导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实践。
五、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为了更好地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非常重要。
实践教学计划可以明确学生的实践目标和任务,并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可以使实践活动有序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此外,实践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为他们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七、完善评估机制为了确保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可以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同时,评估机制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March 2019, Volume 9 Issue 1, PP. 29-33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on Campus with User ResearchZhou Yan, Liu Xiaosheng, Fu Yanping, Wang Yong, Zhu Lei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150001, Heilongjiang, ChinaAbstractBased on Norman’s theory of user research, we put forward a general idea of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base on campus, starting from the core theory of two-dimension user research. Combining seven steps included in the user research plans, we first select the object of main users, study the extract methods of practice experiment factors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factors, then we design the mixture teaching methodology of virtual objects and material objects based on the case teaching and the multimedia simulation teaching. Last, we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nd their key experimental items.We hope to bring forward a novel model and a novel idea for carrying ou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talents in Industrial Design specialty.Keywords: User Research; Practice Education; Base Construction基于用户研究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方法周岩,刘晓胜,付雁平,王勇,朱磊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以诺曼的用户研究理论为基础,从两维度用户研究的核心思想入手,提出了基于用户研究的实践教学基地总体思路;结合用户研究所规划的七大步骤,在确定主体用户的基础上,研究了实践实验要素及实验研究要素的提取方法,制定了以案例教学和多媒体仿真教学的虚实结合教学法,并以此确定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内容以及关键实验项目,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理念。
关键词:用户研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图分类号:G420;G642.0 文献标识码:A引言20世纪80年代,唐纳德٠诺曼,在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大学的研究中心最早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概念[1],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用户思维参与式设计方法[2],以人物角色方法洞察用户需求[3]等方面。
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教学实验和实习为主,在教学实验环节,其主要思路是:教师设定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学生以单纯验证实验完成相关实验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
高校实验教学往往被认为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实践基地,也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其研究内容也在逐步深化。
在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及实验室建设方面,目前学者们关注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研究[4];基于人才联盟的实验室、企业、网络工程三位一体模式[5];默会性知识为导向的真实项目探索[6]。
在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方面,着重研究创新能力培养[7]、学科专业一体化视角下教学体系改革[8]、基于工业4.0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方法[9]、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10-11]等方面的研究。
在实验教学研究方法方面,基于虚拟仿真实验[12-13]以及虚实结合方面[14-16]研究较多。
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16版培养方案为依托,以诺曼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概念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研究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法。
1. 基地构建核心思想及总体思路1.1 两维度用户研究的核心思想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创新战略规划使用了两个维度对用户研究过程进行描述[1],如图1所示,维度一为“认识—制作”,维度二为“真实—抽象”。
基于由这两个维度构建用户空间,将整个规划过程分为七大步骤。
图1 用户需求空间图图2 基地建设方案总体思路对于学生需求采用如图1所示空间图进行描述,该空间图由两个维度七个步骤构成。
对于用户分析通常需要四个方面,即调研——分析——综合——制作,将这四个方面置于空间图的四个象限。
调研是对每一个用户主体真实描述的再现,由此在空间图中找到对应位置为“认识真实”——空间图的第三象限;其中了解用户的输出即为构建洞悉的输入部分,将调查部分所了解的内容和用户进行分析综合,抽象真实认识 制作由真实的描述通过综合分析上升为抽象的分析结论——构建洞悉,由此对于分析——构建洞悉对应位置为“认识抽象”——空间图的的第二象限;综合和制作是认识的实现过程,此阶段有认识上升为制作,其中综合属于抽象的制作,而制作属于具体的制作,由此确定了四个方面七个步骤的空间位置。
在图1所示学生空间图的七个步骤中,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该过程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尤其是在第一维度的认识过程,为了能更好的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需求,需要多次调研和分析以确定体验式实践教学基地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概念、计划和实现的可靠性。
1.2基地建设方案总体思路综上所述,两维度用户分析的核心思想是在构造学生需求空间图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迭代的过程来完成。
结合用户研究结果,确定了基于用户研究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如图2所示。
2.用户意图研究及用户主体确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那么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用户研究,因此学生需求分析就变得至关重要,系统性的研究首先从确定用户主体开始。
2.1用户意图分类研究依据用户研究方法,用户意图获取主要通过调查统计的方法,用户意图识别也就变成了分类问题,因此本阶段采用用户意图分类研究的方法。
以用户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其主要意图是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往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是一种被动式的知识获取,其主要缺点是学生不能很好的了解教学意图;而以用户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由学生提出实验项目,这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交流与分析来理解学生的意图——这是用户意图的第一个方面;如前所述,教师每次上课、每个实验都是有教学目的的,也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用户意图的第二个方面,将这两个方面的用户意图相结合决定了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基本思路。
2.2基于需求的主体用户确定针对基于用户研究的实践教学模式,使用的用户主体人群为教师和学生,使用者的目标有三个方面:(1)满足课程需求:以学生能够掌握教学知识点为主要目标,能将教学知识点能融入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由此确定了体验式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需求的主体用户群体为专业的一线教师,参照国内外同类学科的培养方案,同时聘请美国IIT、日本千叶工大、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教授共同分析探讨。
(2)满足个性化需求:以学生希望体验的实验项目为目的,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实验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设定好相关实验项目转变为实验引导者,由学生自行提出实验项目,实验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学生的实验项目可以具有个性化,但在教师引导下确立并完成相关实验项目,掌握相关知识。
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采取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解决。
(3)满足社会需求:以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为靶点,尤其是面向高端装备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
教学过程中将科技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需全面系统的进行分析综合,邀请了解学校教学模式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大中型企业相关人员参与,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实践需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学生由于受自身知识体系、知识面以及相关专业阅历的局限,提出的往往是零星的知识点,但却是极具代表性的;教师长期从事同一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具有绝对的权威;已毕业的学生具有了解学校的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又能较为全面了解社会需求及最新专业动态。
由此确定了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以本科各年级学生及研究生作为用户研究的主体;针对课程需求方面,以专业一线教师作为研究主体;针对社会需求方面,已毕业五年及毕业二十年的优秀本硕毕业生作为研究主体,组成了系统的、分层次、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分析用户主体。
3.基地建设内容与实施3.1基地建设内容分析与综合基于以上建设思路,基地建设内容是基于对用户研究的方法,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进行研究:(1)行为观察法:针对本科学生主要是了解个性化需求,得到较为客观的学生意图数据。
具体操作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教师设定的实验观察学生的行为动作、交流语言,发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2)多层次访谈法:对于教学需求、社会需求及学生个性化需求均采用了访谈的形式,是了解各层次用户意图的主要方法。
访谈的对象包括各层次用户主体——学生、教师、毕业生等。
(3)出声思维法:主要是在研究生中开展,一方面研究生接受过系统的本科教学——课程、实习、设计等,对于总体教学内容熟悉且理解深入,且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另一方面研究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且具有来自不同高校相同学科的学习经历。
(4)人物角色法:将本校教师群体设置为人物角色——学生,教师在观察学生思维模式与行为细节之后,模拟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进行完成实验大纲所规定的实验项目,实验过程中始终将自己置于角色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实验的每一个细节。
综上所述,构建实践教学基地是通过基于用户研究的方法,对学生、教师及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多方法多层次研究,获得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3.2实验项目确立由3.1节得到的基地建设内容和需求,内容繁杂庞大。
为确定实践基地的关键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项目,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6版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用了专家研讨法为主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