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课件】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能量形式:机械能=任意位置的动能+势能 =振幅位置的势能 =平衡位置的动能
AOB
若是水平弹簧振子
二.简谐运动的能量
AOB
2、决定因素:振动系统的能量与振动的振幅A和劲度系数k有关。劲 度系数越k大,振幅越A大,振动的能量E越大;
证明步骤: 1、确定平衡位置(振动停止时的位置) 2、分析回复力(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力) 3、求回复力与位移大小关系F=kx 4、若回复力和位移方向总相反则F=-kx
二.简谐运动回复力、加速度、速度与位移关系
1、回复力、加速度与位移关系:对水平弹簧振子而言,回复力就是 合力 位移为 X=Asin(ωt+φ), 回复力F=-KX 加速度a=-kx/m 注意:对所有简谐运动,回复力不一定是合力,a=-kx/m只是回复力 产生的加速度,不一定是合加速度。在本章范围内,没作特别说明时, 提到的加速度均指回复力产生的加速度。
2、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物体B上,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相连,在弹性
限度范围内,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fBA
A.A和B均做简谐运动
B.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G
C.B对A的静摩擦力对A做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对B不做功
(2)在t=0到8.5×10-2 s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位移各为多大?
答案:(1)变大 变大 变小 变小 变大
(2)34 cm 2 cm 解析:(1)由题图可知在1.5×10-2~2×10-2 s内,质点的位移变大,回复力变大, 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势能变大。 (2)在0~8.5×10-2 s时间内为 17个周期,质点的路程为s=17A=34 cm,质点0时 刻在负的最大位移处,8.5×140-2 s时刻质点在平衡位置,故位移为2 cm。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0 max 0
A-O 负
↘正 ↘
正 ↘ 正↗ ↘
↗
1.简谐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不断地 发生转化。系统的总机械能。
2.振幅越大,机械能越大。
3.势能Ep、动能Ek[来周期性变化。
ks5u精品课件
你会荡秋千吗?
你喜欢荡秋千吗?也许你很喜欢却荡不好。要知道,会荡秋千 的人,不用别人帮助推,就能越摆越高,而不会荡秋千的人则始终 也摆不起来,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荡秋千高手的动作
【解析】选C、D.振子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运动,速度相同
的位置可能出现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这时弹簧长度明显 不等,A错;振子由最低点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对振 子施加的力指向平衡位置,做正功,B错;振子运动过程中的回 复力由弹簧振子所受合力提供且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C、D 对.
小结
类型一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例1】.如图所示,弹簧振子B上放一个物块A,在A与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关于A受力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恒定的弹力 B.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弹力 C.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恒定的摩擦力 D.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摩擦力
回复力—效果力,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
简谐运动
动力学特点: 运动学特点:
F回=–kx a kx
m
简谐运动的能量— 机械能守恒
的是简谐运动吗?
试证明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连在弹簧上,把原来静止的小球沿斜
面拉下一段距离后释放,小球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证明】
如图,小球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x为0
mgsin k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能量

B
F
A
F
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定义:总能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2、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3、特点: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
4、来源:振动方向的合力
可以是重力,弹力,摩 擦力,还可以是几个力的合 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O B
F
F A
二、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F kx
振动的平衡位置O也 式中F为回复力,x为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可以说成是振动物体 k是劲度系数,负号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始 振动时受到的回复力 为零的位置。 终相反
向左 减小
向左 增大
向右 增大
向左 减小
向右 减小
向右 增大
向左 增大
向右 减小
速度的方向怎样?大 小如何变化?
三、简谐运动的能量:
不计任何阻力,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振子的运动
振子的动能 弹簧的势能 系统总能量
C→O
增大 减小 不变
O→ B
减小 增大 不变
B →O
增大 减小 不变
O→C
减小 增大 不变
小结:
1、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2、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F
kx
3、简谐运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 化,机械能守恒。
这是一个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x-t图像。 从图像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X/cm
2 O -2
B
1
2
3
4
C
5
6
7
8
t/s
flash
简谐运动中x ,F, a ,v的变化规律
O B F C
F
O
B
振子的运动
F
C→O
F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解析版)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解析版)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解析版)简谐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也是许多实际问题的基础模型。
本文将解析简谐运动中的回复力和能量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指物体在偏离平衡位置后所受的恢复力,该力的大小与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成正比,方向与偏离方向相反。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服从胡克定律,可以表示为F = -kx,其中F为回复力的大小,k为回复力常数,x为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回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只与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和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x有关。
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越远时,回复力的大小越大,当物体回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
二、简谐运动的能量简谐运动的能量可以分为势能和动能两部分。
1.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对于简谐运动,物体的势能可以表示为Ep = 1/2kx^2,其中Ep为势能,k为回复力常数,x为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当物体处于平衡位置时,势能为零,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越远时,势能越大。
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对于简谐运动,物体的动能可以表示为Ek = 1/2mv^2,其中Ek为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由于简谐运动的速度与物体的位置关系是正弦函数,因此动能也是随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三、简谐运动的总能量守恒对于简谐运动系统来说,总能量是守恒的,即势能和动能的和保持不变。
当物体在偏离平衡位置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当物体回到平衡位置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在一个简谐周期内,势能和动能交换,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总能量可以表示为E = Ep + Ek。
在简谐运动中,总能量的大小等于势能的最大值等于动能的最大值。
四、总结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是描述该运动的两个重要概念。
回复力的大小与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成正比,方向与偏离方向相反。
势能是由于位置变化而产生的能量,动能是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学习目标:1.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
2.对水平的弹簧振子,能定量地说明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学习过程: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在已学的知识当中,我们知道不同的运动受的力也是不同的,例如: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物体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都在改变,但方向总指向圆心。
那么物体简谐运动时,所受合力有何特点呢 ?当把弹簧振子从它静止的位置O 拉开一小段距离到A 再放开后,它会在A -O -B 之间振动。
为什么会振动?物体做机械振动时,一定受到指向中心位置的力,这个力的作用总能使物体回到中心位置,我们把这个力叫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定义:受到总能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且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力2、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3、特点: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不是什么新的性质的力,4、来源:振动方向的合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还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对于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回复力就是弹簧的弹力。
振子由于惯性而离开平衡位置,当振子离开平衡位置后,振子所受的回复力总是使振子回到平衡位置,这样不断地进行下去就形成了振动。
振动的平衡位置O 也可以说成是振动物体振动时受到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5.回复力与位移关系弹簧振子的位移总是相对于平衡位置而言的,即初位置是平衡位置,位移可以用振子的位置坐标x 来表示,方向始终从平衡位置指向振子(外侧)。
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因而回复力的方向与振子的位移方向始终相反。
对于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回复力就是弹簧的弹力。
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振子的回复力F 跟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 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的方向总是相反。
二、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F=-kx式中F 为回复力,x 为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k 是劲度系数,负号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总相反。
大量理论研究表明:如果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简谐运动是一种在物理学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它是指一种物体在作往复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变化呈现出正弦曲线的运动。
简单来说,就是物体在一定的位置上来回振动,比如一个摆锤在悬挂在绳子上摆动,或者是一个弹簧在振动。
这种运动具有回复力和能量的特点,下面将分别进行讨论。
回复力的定义和特点在简谐运动中,回复力指的是弹性势能的作用力,它是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受到的恢复力,使物体朝向平衡位置方向移动。
回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成正比,反向指向平衡位置。
具体来说,回复力的公式为F = -kx,其中k是弹性系数,x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
回复力对于简谐运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因为它是使物体朝向平衡位置恢复的力量,同时也是振动维持的关键因素。
在简谐运动中,振动的频率、周期和振幅都取决于回复力的大小和弹性系数的变化。
当振幅变大时,回复力也会变大,当弹性系数增大或减小时,回复力的大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能量的定义和特点能量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具有的“有用”的物理量。
在简谐运动中,能量由动能和势能组成,它们之间通过运动的转化实现互相转换。
简谐运动的总能量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它是一个守恒量,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总和始终保持不变。
具体来说,当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时,它具有最小的动能和弹性势能;当物体脱离平衡位置时,弹性势能会转化为动能,同时物体有更大的动能;当物体到达到最远的位置时,它的动能最大,而弹性势能为零。
这意味着,简谐运动所产生的能量是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化。
简谐运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它具有回复力和能量的特点。
回复力是指物体朝向平衡位置方向恢复的力量;能量由动能和势能组成,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有用”物理量。
回复力和能量是简谐运动的关键特性,它们直接决定了运动的频率、周期和振幅变化,因此在研究简谐运动时非常重要。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课件

解析:由题图可知,B、D、F 时刻振子在平衡位置,具有最大动能,
此时振子的速率最大;A、C、E 时刻振子在最大位移处,具有最大势
能,此时振子的速度为 0。B、F 时刻振子向负方向运动,D 时刻振子
向正方向运动,可知 D 时刻与 B、
F 时刻虽然速率相同,但方向相反。
A、E 两时刻振子的位移相同,C 时刻振子的位移虽然大小与 A、E
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振动系统的机械能与振幅有关,振
幅越大,机械能就越大。
一、
Hale Waihona Puke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1.回复力的来源
(1)回复力是指将振动的物体拉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同向心力一
样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2)回复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提供,如水平弹簧振子的回复力即为
弹簧的弹力;也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如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的回复
力是弹簧弹力和重力的合力;还可能是某一力的分力。归纳起来,回
复力一定等于振动物体在振动方向上所受的合力。分析物体的受
力时不能再加上回复力。
2.关于 k 值
公式 F=-kx 中的 k 指的是回复力与位移的比例系数,而不一定是
弹簧的劲度系数,系数 k 由振动系统自身决定。
3.加速度的特点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x,表明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振
成两次周期性的转化。经过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经过最
大位移处时,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5.能量大小:如果选取平衡位置为零势能点,弹簧振子振动时的
能量就等于振子在平衡位置的动能或在最大位移处的势能。
6.能量的对称性:振子运动经过平衡位置两侧的对称点时,具有
相等的动能和相等的势能。
高中物理选修3-4-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知识集结知识元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知识讲解回复力和能量1.回复力物体振动时受到的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即总是要把物体拉回到平衡位置的力称为回复力.F=-k x注意:(1)负号表示回复力的方向是与位移方向相反.(2)k为F与x的比例系数,对于弹簧振子,k为劲度系数.(3)对水平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回复力由弹簧的弹力提供;对竖直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回复力由弹簧的弹力与重力两力的合力提供.(4)物体做简谐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0(但合力可能不为0).(5)回复力大小随时间按正弦曲线变化.2.简谐运动的能量(1)弹簧振子运动的任意位置,系统的动能与势能之和都是一定的,即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水平方向的振子在平衡位置的机械能以动能的形式出现,势能为零;在位移最大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3)简谐运动中系统的动能与势能之和称为简谐运动的能量,即。
(4)简谐运动中的能量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大.(5)在振动的一个周期内,动能和势能间完成两次周期性变化,经过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经过最大位移处时,势能最大,动能最小.例题精讲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例1.如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2s时,弹簧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在同一位置C.从t=0到t=0.2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D.在t=0.6s时,弹簧振子有最小的弹性势能例2.关于简谐振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一周期变化一次B.大小不断变化,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C.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D.大小变化是均匀的,方向一周期变化一次例3.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附近做简谐运动,从它经过平衡位置起开始计时,经0.28s质点第一次通过M点,再经0.1s第二次通过M点,则质点振动周期的可能为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周第( 1 )课时授课日期:
第10 周第( 2 )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弹簧振子,知道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
那么: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答:物体做机械振动,受到的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机械振动——单摆的运动
(二)进行新课
1、阅读课本第167页到168页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单摆
答: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小球,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长和质量可以忽略,细线的长度又比小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单摆。
物理上的单摆,是在一个固定的悬点下,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住一个一定质量的质点,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所以,实际的单摆要求绳子轻而长,摆球要小而重。
摆长指的是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
距离。
将摆球拉到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单摆振动类似于钟摆振动。
摆球静止时所处
的位置就是单摆的平衡位置。
物体做机械振动,必然受到回复力的作用,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弹簧弹力提供,
单摆同样做机械振动,思考:单摆的回复力由谁来提供,如何表示
1)平衡位置当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O点时,细线竖直下垂,摆球所受重力G
和悬线的拉力F平衡,O点就是摆球的平衡位置。
图22)回复力单摆的回复力F回=G1=mg sinθ,单摆的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呢
单摆受到的回复力F回=mg sinθ,如图:虽然随着单摆位移X增大,sinθ也增大,但是回复力F的大小并不是和位移成正比,单摆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
但是,在θ值较小的情况下(一般取θ≤10°),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近似的认为sinθ=X/ L,近似的有F= mg sinθ= ( mg /L )x = k x(k=mg/L),又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O点,与位移方向相反,满足简谐运动的条件,即物体在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F = - ( mg / L )x = - k x(k=mg/L)为简谐运动。
所以,当θ≤10°时,单摆振动是简谐运动。
条件:摆角θ≤10°
位移大时,单摆的回复力大,位移小,回复力小,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单摆的位移为0,回复力也为0,思考:此时,单摆所受的合外力是否为0
单摆此时做的是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向心力,单摆也不能例外,也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单摆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从何而来)。
在平衡位置,摆球受绳的拉力F和重力G的作用,绳的拉力大于重力G,它们的合力充当向心力。
所以,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受到的回复力为0 ,但是所受的合外力不为0。
3.单摆的周期
我们知道做机械振动的物体都有振动周期,请思考:
单摆的周期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
生:可能和摆球质量、振幅、摆长有关。
单摆的周期是否和这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干扰,每次实验中我们只改变一个物理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首先,我们研究摆球的质量对单摆周期的影响:
那么就先来看一下摆球质量不同,摆长和振幅相同,单摆振动周期是不是相同。
[演示1]将摆长相同,质量不同的摆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现象:两摆球摆动是同步的,即说明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不会受影响。
这个实验主要是为研究属于简谐运动的单摆振动的周期,所以摆角不要超过10°。
接下来看一下振幅对周期的影响。
[演示2]摆角小于10°的情况下,把两个摆球从不同高度释放。
(由一名学生来完成实验验证,教师加以指导)现象:摆球同步振动,说明单摆振动的周期和振幅无关。
刚才做过的两个演示实验,证实了如果两个摆摆长相等,单摆振动周期和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如果摆长L不等,改变了这个条件会不会影响周期
[演示3]取摆长不同,两个摆球从某一高度同时释放,注意要θ≤10°。
(由一名学生来完成实验验证,教师加以指导)
现象:两摆振动不同步,而且摆长越长,振动就越慢。
这说明单摆振动和摆长有关。
具体有什么关系呢荷兰物理学惠更斯研究了单摆的振动,在大量可靠的实验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得到:单摆的周期和摆长l的平方根成正比,和重力加速度g的平方根成反比,
周期公式:
同时这个公式的提出,也是在单摆振动是简谐运动的前提下,条件:摆角θ≤10°
由周期公式我们看到T与两个因素有关,当g一定,T与成正比;当L一定,T与成反比;L,g都一定,T就一定了,对应每一个单摆有一个固有周期T,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只有在θ<10°时单摆振动才是简谐运动;单摆振动周期
例1:已知某单摆的摆长为L,振动周期为T,试表示出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g.
例2:有两个单摆,甲摆振动了15次的同时,乙摆振动了5次,则甲乙两个摆的摆长之比为_________。
作业课后习题
第10 周第( 3 )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
教师把弹簧振子的振子向右移动至B点,然后释放,则振子在弹性力作用下,在平衡位置附近持续地沿直线振动起来。
重复两次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振动图象的示意图(图1中的Ⅰ)。
再次演示上面的振动,只是让起始位置明显地靠近平衡位置,再让学生在原坐标上画出第二次振子振动的图象(图1中的Ⅱ)。
Ⅰ和Ⅱ应同频、同相、振幅不同。
结合图象和振子运动与学生一起分析能量的变化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现在以弹簧振子为例讨论一下简谐运动的能量问题。
问:振子从B向O运动过程中,它的能量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答出弹性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问:振子从O向C运动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振子由C向O、又由O向B运动的过程中,能量又是如何变化的问: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总的机械能如何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在不计阻力作用的情况下,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教师指出:将振子从B点释放后在弹簧弹力(回复力)作用下,振子向左运动,速度加大,弹簧形变(位移)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振子的动能。
当回到平衡位置O时,弹簧无形变,弹性势能为零,振子动能达到最大值,这时振子的动能等于它在最大位移处(B点)弹簧的弹性势能,也就是等于系统的总机械能。
在任何一位置上,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都等于开始振动时的弹性势能,也就是系统的总机械能。
由于简谐运动中总机械能守恒,所以简谐运动中振幅不变。
如果初始时B点与O点的距离越大,到O点时,振子的动能越大,则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越大。
相应地,振子的振幅也就越大,因此简谐运动的振幅与能量相对应。
问:怎样才能使受阻力的振动物体的振幅不变,而一直振动下去呢引导学生答出,应不断地向系统补充损耗的机械能,以使振动物体的振幅不变。
指出:这种振幅不变的振动叫等幅振动。
举几个等幅振动的例子,例如电铃响的时候,铃锤是做等幅振动。
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打点针是做等幅振动。
挂钟的摆是做等幅振动。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作时振动物体不断地受到周期性变化外力的作用。
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外力叫驱动力。
在驱动力作用下物体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再让学生举几个受迫振动的例子,例如内燃机气缸中活塞的运动,缝纫机针头的运动,扬声器纸盆的运动,电话耳机中膜片的运动等都是受迫振动。
问:受迫振动的频率跟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图3)。
用不同的转速匀速地转动把手,可以发现,开始振子的运动情况比较复杂,但达到稳定后,振子的运动就比较稳定,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受迫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
这样就可以得到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跟振子的固有频率无关。
问:受迫振动的振幅又跟什么有关呢
演示摆的共振(装置如图4),在一根绷紧的绳上挂几个单摆,其中A、B、G球的摆长相等。
当使A摆动起来后,A球的振动通过张紧的绳给其余各摆施加周期性的驱动力,经一段时间后,它们都会振动起来。
驱动力的频率等于A摆的频率。
实验发现,在A摆多次摆动后,各球都将以A球的频率振动起来,但振幅不同,固有频率与驱动力频率相等的B、G球的振幅最大,而频率与驱动力频率相差最大的D、E球的振幅最小。
明确指出: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
讲解一下共振在技术上有其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
结合课本让同学思考,在生活实际中利用共振和防止共振的实例。
三、请同学小结一下本节要点
1.振动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振动能量也越大;
2.当振动物体的能量逐渐减小时,振幅也随着减小,这样的振动叫阻尼振动;
3.振幅保持不变的振动叫等幅振动;
4.物体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是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5.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振幅最大的现象叫共振;共振在技术上有其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有利的要尽量利用,不利的要尽量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