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尼采的悲剧观

合集下载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尼采悲剧的诞生》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探讨了悲剧的起源和发展,对于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读完这部著作后,我深受启发,对悲剧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尼采在《尼采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悲剧的诞生是出于音乐”的观点,他认为悲剧是由音乐和舞蹈结合而成的,是一种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的生命力的体现。

尼采认为,悲剧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和赞美,是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艺术形式。

在悲剧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丽,可以超越个体的痛苦和困境,体验到一种更高级别的存在。

尼采对悲剧的理解深刻而独特,他认为悲剧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和赞美,是一种通过艺术表达出来的生命力的体现。

在悲剧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丽,可以超越个体的痛苦和困境,体验到一种更高级别的存在。

这种对生命的赞美和肯定,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启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困难和痛苦所困扰,但是通过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我们可以超越这些痛苦,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丽,从而获得内心的力量和安慰。

尼采在《尼采悲剧的诞生》中还探讨了悲剧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他认为古希腊的悲剧是最纯粹的形式,它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达生命的力量和美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悲剧逐渐失去了这种纯粹性,变得越来越虚假和空洞。

尼采认为,要重拾悲剧的纯粹性,需要重新审视古希腊的悲剧,并且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这种对悲剧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思考,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启发。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会感到现代艺术形式的虚假和空洞,但是通过重新审视古希腊的悲剧,并且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重拾悲剧的纯粹性,体验到生命的力量和美丽。

总的来说,《尼采悲剧的诞生》是一部充满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的著作,它对悲剧和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探讨,对于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悲剧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拾悲剧的纯粹性也有了新的思考。

简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

简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

简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班级:姓名:学号:Email: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悲剧历来被看做艺术的高级形式乃至顶峰,因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课题。

马克思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悲剧所体现出的伟大和崇高,赋予了悲剧深厚的美学价值。

何谓悲剧美学悲剧的精髓就在于,人在无限的宇宙和社会客体面前勇敢的接受挑战,不屈不挠的进取,人的价值就是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和社会客体。

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

它与悲观、悲惨、消沉等是完全不同的。

人对悲剧美的感知有时,一个撼动人心的悲剧作品,比那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平庸作品更有力量。

正因为这样,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俄罗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元杂剧《窦娥冤》、民间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会产生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这就是悲剧美的力量。

悲剧是代表进步社会力量的人物在斗争中受到严重的苦难或死亡,从而引起人奋发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的愉悦感情。

简言之,先进的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毁灭就是悲剧。

鲁迅曾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为何悲剧更“美”悲剧美学的代表希腊神话中,俄普休斯一心想摆脱命运,结果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

悲剧因不完美而更具震撼力,人的内心深处总是被一种本质奴性所支配,潜意识地觉得失去的比得到的珍贵。

几乎所有人都不承认这一点,但是很多人都在实践着。

所以无论是失去的悲剧,还是死亡的悲剧,都会给人更加震撼的审美体验。

而人最大的悲剧就是不知道自己做的错事,一般做错事的时候都不知他错,等日后才明白,正如俄普修斯,自以为摆脱了命运的安排,却一直在命运的摆控之下。

所以悲剧一直延续。

尼采的悲剧美学概论尼采的美学思想都是围绕“为人生而艺术”这一要义而阐发的,这也是尼采面对生命的悲剧性而开出的良方。

论尼采的悲剧思想

论尼采的悲剧思想

论尼采的悲剧思想一、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的悲剧世界观强调,只有在酒神状态中,人们才能认识到个体生命的毁灭和整体生命的坚不可摧,由此才产生出一种快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

在悲剧中所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非科学的、非功利的人生态度。

尼采对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认为它们是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

它们只能使人类丧失其生存的基础,人类只有在悲剧的再生中才能实现自我拯救。

尼采反传统的理性主义悲剧理论,认为悲剧产生于人性中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与日神阿波罗精神的永恒对立和冲突,这种对立和冲突也正是悲剧的本质,以此为支点,他对悲剧的快感、悲剧的乐观主义等问题做了全新的解释。

尼采的悲剧观不仅是对理性主义悲剧观的反叛,同时也是对他的补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慰藉。

酒神是光明之神,它代表着人的理性和静穆.而尼采推崇的是一种原始冲动,一种忘我迷狂的状态.这种精神是由麻醉剂或由春天的到来而唤醒的,这是一种类似酩配大醉的精神状态。

在酒神影响之下,人们尽情放纵自己原始的本能,与同伴们一起纵情欢乐,痛饮狂歌狂舞,寻求性欲的满足。

人与人之问的一切界限完全打破,人重新与自然合为一体,融入到那神秘的原始时代的统一之中去。

他如醉如狂,几乎就要飞舞到空中。

像停不住的孩子一样,他不断地建筑,又不断地破坏,永远不满足于任何固定而一成不变的东西。

二、尼采悲剧的意义和色彩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千万个人生过程终将走向同一个结束,死亡阴影的巨大威胁之下,人生还是否有其存在的意义?生与死的宿命,这是每个哲学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尼采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给了我们属于他的回答。

尼采曾提出人生有何好?生来病死都是苦的,哪有什么快乐可言,或许对人来说活着是最痛苦的事情,《悲剧的诞生》是尼采早期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从题目上看看是谈论艺术的。

但尼采实际上借助对艺术解释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思考,或者借助与艺术解释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旁注。

尼采的悲剧理论

尼采的悲剧理论

尼采的悲剧理论
尼采悲剧理论的核心是推崇以酒神精神为根基的悲剧文化,并以此反对理性主义文化。

1、悲剧的诞生
尼采认为真正的原始悲剧是从希腊悲剧的歌队中产生的。

将歌队称为醉境中的人的自我反映。

悲剧本来只是‘合唱’,而不是戏剧,作为舞台主角和幻象中心的酒神只是被想象为在场。

直到后来,才试图把这位神灵作为真人显现出来,便开始有狭义的戏剧。


尼采首次引入了酒神和日神的概念,认为酒神迷醉现实,消解个体;日神梦幻现实,创造个体,日神和酒神是悲剧艺术生成的原动力和根源。

他认为希腊悲剧是造型艺术与音乐的结合,其本质是酒神冲动表现为日神冲动,即酒神冲动在日神世界里的形象表现。

2、悲剧之美
酒神精神是通往悲剧诗人心理的桥梁。

不是为了摆脱恐惧和怜悯,不是为了通过强烈的宣泄而从一种危险的激情中净化自己,而是为了超越恐惧和怜悯。

尼采认为古希腊人具有乐观的悲观主义精神。

悲剧所给人的美感,是一种“形而上的慰藉”。

在悲剧中,个体毁灭了,但是它使人们回到了世界生命的本体。

因为对于世界生命的本体来说,个体的不断产生又不断的毁灭,正表现它生生不息的、充沛的生命力,所以悲剧给人的美感是痛苦和狂喜交融的迷狂状态。

3、悲剧的灭亡
尼采认为悲剧随着酒神精神的灭亡而灭亡。

欧里庇得斯用自己的理性和探究精神取代酒神精神,是导致悲剧衰落和消亡的主要原因。

4、尼采把科学和理性同样视为重新估价其价值的对象,而把人类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非理性的酒神精神,尼采的理论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对理性主义的反对也有些偏激。

浅谈——尼采认为的古希腊悲剧“酒神精神”

浅谈——尼采认为的古希腊悲剧“酒神精神”

浅谈——尼采认为的古希腊悲剧“酒神精神”尼采曾对古希腊悲剧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并总结出其中的酒神精神。

然而这种酒神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创造力,也往往包含着一种极大的破坏性。

细查这种破坏性在古希腊悲剧当中的表现,即为悲剧中不同人物的恶的行为,也反映了自人类形成之始即有了潜在的恶的本性。

这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心理结构说也颇有相似之处,人的潜意识里始终存在着冲动的、野蛮的原始欲望,虽然被意识所控制,但是仍然会为满足这种欲望而做出不善的行为。

因此分析人性恶也就成为了解古希腊悲剧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

最早的古希腊悲剧只有歌队的演唱,演唱悲剧的歌队来源于酒神颂,它的歌词慢慢便成了合唱与诗的对话。

酒神节则是大规模演出悲剧的时候。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古希腊悲剧予以了极高的评价,称古希腊悲剧具有“永久的魅力”,而“古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

马克思用“正常的儿童”来表示古希腊悲剧强烈的人文超越性。

但是,这样的“儿童”是否真的是“正常”的呢?一、尼采酒神精神所反映的人性恶与非善因素尼采的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悲剧的诞生》当中,其中他提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种艺术冲动。

日神精神是“趋向幻觉之迫力”,它所要获取的是美的外观,而美的外观实际上又是人的一种幻觉。

“酒神精神”则是“趋向放纵之迫力”,它所要获取的是解除个体存在、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

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又名巴库斯,传说他是宙斯和凡女塞弥丽之子,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情欲的放纵,酒神用酒使人在沉醉中纵情狂坏,放纵性欲,打破一切经济,忘掉自己的个性与世俗的追求,重新与自然合一,在令人痛苦甚至毁掉自己中求得欢乐由于时代原因,尼采谴责自由资产阶级,称他们为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的庸人,认为必须否定受理性主义、基督教以及人道主义影响而日趋落寞的西方文明,提倡主观战斗精神和对生活的肯定态度,强调进化即是权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

人生的目的就在于发挥权力和扩张自我,所以他借古希腊悲剧提出了要敢于冲动和放纵自我的酒神精神,不断地毁灭又不断地重构。

浅析尼采的悲剧观

浅析尼采的悲剧观

浅析尼采的悲剧观摘要:悲剧是西方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方文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一反理性主义的传统,首次用日神和酒神的概念对悲剧进行了独特地解读,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对立斗争的产物,同时认为悲剧能够产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的审美快感,并且提出了一种审美的艺术哲学和人身哲学。

本文将围绕日神与酒神的二元关系,从悲剧的起源、悲剧的本质、悲剧的效果和尼采悲剧观的意义四个角度对尼采的悲剧理论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尼采是以反叛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他是第一个公开宣布上帝死了的人,他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而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也一反理性主义的传统,从非理性的古希腊人原始的两种艺术冲动出发来重新阐释悲剧乃至所有艺术。

这两种艺术冲动即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尼采认为,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斗争最终促使了悲剧的产生,而日神与酒神,特别是酒神精神,不仅仅是悲剧产生的根源,而且是所有真正的艺术乃至人类生存意义的根本所在。

一、日神和酒神要弄清楚尼采的悲剧理论,就必须弄明白日神和酒神这两对《悲剧的诞生》中最核心的概念。

日神是个体化原理的壮丽的神圣形象,与之相对应的人的生理状态是梦,相对应的艺术形式是造型艺术。

日神阿波罗是发光之神,它支配着内心幻想世界的美丽外观,它是个体化原理的壮丽的神圣形象。

希腊人敏锐地感到生存的可怕和恐怖,但却为了生存下去而借日神创造出美丽的外观幻像,以此来忍受痛苦和恐怖。

日神象征着光明、美丽、适度和静穆等美好的形象。

日神对应于人的生理状态是梦,表现在艺术上即是光辉、静穆而伟大的造型艺术。

酒神是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基础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对应于人的生理状态是醉,相对应的艺术形式是音乐。

酒神精神是尼采悲剧观里最核心的概念,如果说日神是人幻想的美丽外观,酒神则是人内在最根本的精神实质。

酒神即狄奥尼索斯,在酒神状态下,人们处于一种极度癫狂的迷醉状态,各种制度戒律等个体化原理都被瓦解,人与人在这种迷狂状态下消解了所有的敌对和疏远,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和解,人与人甚至人与自然都在此刻融为一体,人不再是艺术家,而成为了艺术品。

浅析尼采的悲剧观

浅析尼采的悲剧观

《长江丛刊》2019.07169浅析尼采的悲剧观■卢 倩/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尼采提出悲剧来源于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与阿波罗(日神)精神的永恒对立中。

他从苏格拉底和叔本华的悲剧思想中,打破了以日神为中心的美梦,冲破个性化的束缚,展示出悲剧观的创新性和革命性。

此外尼采在人类精神达到奔溃时,善于将人类内心的痛苦与狂喜结合起来,进一步带来悲剧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酒神 日神 悲剧观 审美意义尼采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特别是他的非理性取向观点,注重从学科的各个领域出发,向理性观点提出的批判,即使是美学也难逃厄运。

由此,今天的人们常常评价尼采为“西方当代哲学的首创者”。

主要是他的早期作品《悲剧的诞生》问世,代表了审美世界中非理性主义悲剧的崛起,而且他在书中还提出了以音乐为中心的强大生命意志,由此打破了以雕像与诗歌为代表的美学范畴,为西方悲剧观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一、“日神”和“酒神”的悲剧观尼采将希腊意识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清醒的意识,这是一种让希腊人感觉到痛苦绝望的意识;第二种是梦幻的意识,在尼采看来这种意识是超越第一种清醒的意识,是人类所追求的意识。

因为清醒的意识使希腊人感觉到人生是痛苦的,由此创造出日神阿波罗这一美丽的幻想。

但由于阿波罗精神不能真正挽救希腊人,所以他们需要寻找另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

(一)日神和酒神阿波罗作为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理性代表,其观点照亮了世界外表。

然而尼采始终强调世界本身不包括外表,它仅仅属于“内部幻觉世界”,由此他给日神的含义下了一个明确的界定:“我们用日神的名义统称美的外观”。

虽然日神通过塑造美丽的想像而拯救了人类,但由于其自身的审美本质,它只是向人类展示了艺术的审美要求和人类的伦理要求,其实质是对人类天性的迫害。

由此发现阿波罗(日神)精神无论是从艺术还是从道德都不能真正挽救希腊人,它还不足以构成悲剧。

由阿波罗(日神)精神得出虚幻的始终是虚幻的,不管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美丽梦境,最终都会被现实生活中的痛苦所打败。

探索尼采的悲剧哲学

探索尼采的悲剧哲学

探索尼采的悲剧哲学尼采是19世纪最富有争议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现代哲学和文化领域。

尼采对于悲剧和人类存在的看法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将探索尼采的悲剧哲学,并分析其对于个体自由、道德观念和现代人的影响。

一、尼采的悲剧哲学的基本理念尼采的悲剧哲学可以追溯到他对于古希腊悲剧的研究和对于希腊文化的深入了解。

他认为,古希腊悲剧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成就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肯定和探索。

在尼采看来,悲剧揭示了人类的深层存在状态,呈现出人类欲望与自身无力相互冲突的景象,并且通过表达这种冲突来减轻人类的痛苦。

二、悲剧与个体自由尼采主张个体自由和个体权力的追求,他认为每个个体都应该超越传统的规范和道德束缚,追求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自由发展。

悲剧在尼采看来,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束缚的方式,通过审视悲剧中的角色命运,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

悲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触动,引导人们超越传统道德框架,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

三、悲剧哲学与道德观念尼采对于传统道德观念持有批判态度,他称其为"奴隶道德",认为这种道德意识压抑个体本性,对于个体自由和权力的发展产生限制和束缚。

在尼采看来,悲剧中的主要角色往往超越了传统道德框架和规范,通过追求个人欲望和权力的实现,使自我得以突破和成长。

悲剧哲学再次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权力,对于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超越和颠覆的可能性。

四、悲剧哲学对于现代人的影响尼采的悲剧哲学对于现代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社会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正是在尼采悲剧哲学的启发下逐渐形成的。

然而,尼采的悲剧哲学也引发了对于个体主义和道德观念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过度追求个体自由可能破坏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

因此,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恰当运用悲剧哲学的思想仍然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在总结这篇文章之前,我希望提醒您,尼采的悲剧哲学是一个庞大的话题,并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完全掌握其核心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尼采的悲剧观
摘要:悲剧是西方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方文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一反理性主义的传统,首次用日神和酒神的概念对悲剧进行了独特地解读,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对立斗争的产物,同时认为悲剧能够产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的审美快感,并且提出了一种审美的艺术哲学和人身哲学。

本文将围绕日神与酒神的二元关系,从悲剧的起源、悲剧的本质、悲剧的效果和尼采悲剧观的意义四个角度对尼采的悲剧理论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尼采是以反叛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他是第一个公开宣布上帝死了的人,他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而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也一反理性主义的传统,从非理性的古希腊人原始的两种艺术冲动出发来重新阐释悲剧乃至所有艺术。

这两种艺术冲动即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尼采认为,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斗争最终促使了悲剧的产生,而日神与酒神,特别是酒神精神,不仅仅是悲剧产生的根源,而且是所有真正的艺术乃至人类生存意义的根本所在。

一、日神和酒神
要弄清楚尼采的悲剧理论,就必须弄明白日神和酒神这两对《悲剧的诞生》中最核心的概念。

日神是个体化原理的壮丽的神圣形象,与之相对应的人的生理状态是梦,相对应的艺术形式是造型艺术。

日神阿波罗是发光之神,它支配着内心幻想世界的美丽外观,它是个体化原理的壮丽的神圣形象。

希腊人敏锐地感到生存的可怕和恐怖,但却为了生存下去而借日神创造出美丽的外观幻像,以此来忍受痛苦和恐怖。

日神象征着光明、美丽、适度和静穆等美好的形象。

日神对应于人的生理状态是梦,表现在艺术上即是光辉、静穆而伟大的造型艺术。

酒神是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基础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对应于人的生理状态是醉,相对应的艺术形式是音乐。

酒神精神是尼采悲剧观里最核心的概念,如果说日神是人幻想的美丽外观,酒神则是人内在最根本的精神实质。

酒神即狄奥尼索斯,在酒神状态下,人们处于一种极度癫狂的迷醉状态,各种制度戒律等个体化原理都被瓦解,人与人在这种迷狂状态下消解了所有的敌对和疏远,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和解,人与人甚至人与自然都在此刻融为一体,人不再是艺术家,而成为了艺术品。

与酒神相对应的生理状态自然是醉,而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最能带动人达到那种自弃的忘我境界的音乐。

悲剧产生的根源:酒神信徒魔变的萨提尔歌队
关于悲剧的起源,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出:“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队领队的即兴口
诵”,“悲剧的前身是萨提尔剧”[ 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48-49.]。

但亚里士多德却没有更进一步解释原因。

尼采认为,歌队之所以能成为悲剧的起源,是因为萨提尔歌队是酒神信徒的魔变!“魔变是一切戏剧艺术的前提”[ 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1:37.]最先,
酒神信徒在纵饮狂欢中,仿佛变成了酒神的随从萨提尔,自己面前发生了变化,感觉自己进入了另一个肉体,另一世界。

酒神信徒在这种魔变中将自己视为萨提尔,而作为萨提尔的自己又看见了神。

作为对这一魔变现象的艺术模仿,萨提尔歌队产生了,他们用舞蹈、声音、言词的全部象征手法来谈论这些幻想,最后“试图把这位神灵(酒神)作为真人显现出来,使这一幻想及其灿烂的光环可以有目共睹。


[ 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1:38.],于是不断向日神形象世界迸发
的酒神歌队最终被模仿为舞台艺术,“于是便开始有狭义的‘戏剧’”。

悲剧就这样在酒神信徒魔变的萨提尔歌队向日神形象世界的迸发行进中产生了!
悲剧的本质:酒神与日神的斗争结盟
酒神和日神这两种人类艺术冲动的斗争结盟,是悲剧的本质所在。

日神是人类为了逃避生存的恐怖和痛苦而借以慰藉的一种幻想,是人类美丽的外观形象。

但如果只停留在日神的美好的外观形象,人只能越来越掩盖人生痛苦的真相,人的这一痛苦的根源总有一天会爆发,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痛苦根源。

酒神是人内在基础中爆发出的最原始的快乐,在醉的状态中,他与人最根本的痛苦实质相接近,也是人类痛苦的一种极大的释放。

然而,若人完全沉醉于酒神之中,就会陷入一种充满暴行和淫欲的情景之中,酒神便成了“妖女的淫药”,而人则完全沦为了野蛮人。

因此,唯有日神与酒神的结盟,才能从根本上解救人,这是悲剧产生的根源,也是悲剧的本质所在。

而二者能够结盟是建立在人内在痛苦这同一一根源上的。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功能是“激发人们的同情与怜悯,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或净化”。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纳入道德体系,认为悲剧的净化作用就是帮助观众把过强或过弱的恐惧与怜悯之情转变为适度,充分发挥审美欣赏对于人的好的有益的一面,即通过充满快感的审美获得知识,使悲剧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水准。

宣泄净化。

悲剧引发怜悯与恐惧(且应同时产生),悲剧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不同一般情况下的怜悯与恐惧,后者仅是一种痛苦,而前者则引起观众对原因、对知识的追索,它能够强化心灵,“把人引到最高尚的方向”。

它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

悲剧的净化作用就是帮助观众把过强或过弱的恐惧与怜悯之情转变为适度,充分发挥审美欣赏对于人的好的有益的一面,即通过充满快感的审美获得知识,使悲剧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水准。

悲剧的功能
尼采认为,悲剧的实质在于人性中两种精神——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对立和统一。

日神精神是趋向幻觉之迫力;酒神精神是趋向放纵之迫力。

所谓“希腊式乐观主义”只不过是希腊人浸透骨髓的厌世情绪及悲剧感的极端产物。

为了自救,希腊人创造了美丽的阿波罗的“幻相”,但是这并不能真正挽救希腊人,希腊人为真正挽救自己, 就必须寻找出另一种更有力的手段, 这就是狄奥尼索斯精神。

在酒神颂中,酒神精神被完全激发,于是悲剧就从萨提儿歌队中产生了。

“我们必须把希腊悲剧理解为不断重新向一个日神的形象世界进发的酒神歌队”。

尼采认为悲剧的功能是使人产生“形而上慰藉”,代表酒神精神的悲剧艺术就是在克服现象世界中的个体存在的痛苦中最终到达到与本体世界的融合,进而解除痛苦,获得之上的快乐。

尼采完全从审美的角度看待悲剧的功能,他认为悲剧的功用就是使人们获得形而上的快感,达到对生命意志的肯定。

使人感到“尽管万象流动不居,生活本身到底是牢不可破,而且可喜可爱”,即使现象不断毁灭,生存之核却万古长青。

那就是激发与太一的统一感,达到对生命意志的肯定,从而获得悲剧性所生的形而上快感。

具体到希腊民族,悲剧具有“激发、净化、释放全民族生机的伟大力量”,它“作为全部防治力量的缩影,作为民族最坚强不屈和最凶险不祥两重性格之间的调解女神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能揣摩到它的最高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