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论文
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部分一:介绍电动汽车是一种以电能作为动力源的汽车,而不是传统的内燃机。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性的担忧,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代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本论文旨在探讨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优势和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
电动汽车论文部分二:发展历程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早期试验阶段。
然而,由于当时电池等关键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直到20世纪末,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对新能源的需求,电动汽车得到了重新关注和推动。
现代电动汽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03年特斯拉公司的成立,该公司开发出了第一辆高性能电动汽车。
此后,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出各种品牌的电动汽车,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电动汽车论文部分三:技术特点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是电动机和电池。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部件,而电池则储存和提供电能。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以下技术特点:零排放、高效能、低噪音和高可靠性。
电动汽车的零排放特点使其成为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此外,电动汽车的高效能可以通过能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
低噪音和高可靠性使电动汽车在城市交通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电动汽车论文部分四:优势与挑战电动汽车具有各种优势,包括环保、经济、效率和可持续性。
首先,电动汽车零排放的特点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因为电能相对于化石燃料更便宜。
同时,电动汽车的高效能和低噪音也使其在城市交通拥堵和噪音污染问题上具有优势。
然而,电动汽车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充电设施不完善、续航里程有限和电池寿命问题。
这些挑战需要在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解决。
电动汽车论文部分五:未来发展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电动汽车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得到显著提升,使其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电动汽车新能源技术论文范文

电动汽车新能源技术论文范文在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益缺乏的世纪,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希望。
店铺整理了电动汽车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电动汽车技术论文篇一:《试谈电动汽车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已迈进汽车社会。
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导致环境严重污染、交通堵塞等严重问题,因此,为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倡导并鼓励研发、使用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能源燃料电池前言在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益缺乏的今天,电动汽车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可以形象地把它称为21世纪的交通工具、明日之星。
电动汽车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它集光、电、机、化等各学科领域中的最新技术于一体,是汽车、电力拖到、功率电子、智能控制、化学电源、计算机、新能源、新材料等工程技术中最新成果的集成物。
从外形上看,电动汽车于常见的汽车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来自蓄电池。
汽车行驶时,蓄电池电流通过控制器输入到电机中,电机输出扭矩,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驱动车轮转动。
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排出任何污染物,噪声也很小,而且不仅不消耗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还可应用多种能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修保养方便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
1. 电动汽车定义电动汽车是指全部或部分用电能驱动电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汽车。
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力常见的有各种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2.电动汽车分类电动汽车的种类: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汽车(FCEV)。
2.1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BEV):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
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2.2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指能够至少从下述两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的汽车。
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论文

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论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解决方案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发展现状以及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优势进行研究,探讨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油,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的一种汽车形态。
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方面,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支持政策,如减免购车税、补贴新能源汽车购买等;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新能源汽车在面临技术瓶颈、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高成本等问题。
三、新能源汽车的环境优势新能源汽车通过减少尾气排放和降低噪音污染,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零排放,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问题。
四、新能源汽车的经济优势新能源汽车在长远来看具备经济优势。
首先,新能源汽车能够降低能源依赖,减少对石油的需求,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其次,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和运营成本更低,对用户更具吸引力;最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产业化可以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五、新能源汽车的社会优势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可以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提升公众出行体验。
六、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前景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前景广阔。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不断下降,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会逐渐降低,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推动和社会意识的提高,也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应用,需要从多个方面继续努力。
首先,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其次,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最后,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论文范文参考

新能源汽车论文题目:新能源汽车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能量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成为提升车辆能效和续航里程的关键。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效、可靠的新能源汽车智能能量管理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能量回收与利用技术,并结合智能能量管理策略,实现了对车辆能量的精细化管理。
系统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辆状态和环境信息,并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能量进行最优分配,显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和续航里程。
在实际测试中,系统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复杂工况下仍能维持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此外,本文还深入探讨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也能保障用户行车安全。
研究结果不仅为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电池管理;能量回收与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续航里程;能效提升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4)1.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4)1.2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的意义 (5)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6)第二章能量管理基础理论 (8)2.1 电池管理系统基础 (8)2.2 能量回收与利用技术 (9)2.3 智能能量管理策略 (10)第三章智能能量管理系统设计 (12)3.1 系统架构设计 (12)3.2 能量管理算法设计 (12)3.3 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13)第四章系统实现与测试 (15)4.1 硬件平台搭建 (15)4.2 软件系统实现 (16)4.3 系统测试与验证 (17)第五章结果分析与讨论 (18)5.1 性能测试结果 (18)5.2 结果分析与对比 (19)5.3 改进方向探讨 (19)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21)6.1 研究结论 (21)6.2 未来研究方向 (21)第一章引言1.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作为降低碳排放、缓解能源压力的关键途径,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电动汽车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对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现状1. 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池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主要采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电池的主流选择。
然而,锂离子电池仍存在成本高、安全性等问题。
未来,电池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能等方面。
2. 电机及驱动技术电动汽车的电机及驱动技术是保证车辆动力性能的关键。
目前,电动汽车主要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轻量化、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已成为电动汽车电机的主流选择。
驱动技术方面,目前主要采用交流异步电机驱动和永磁同步电机驱动两种方式。
未来,电机及驱动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效率、降低噪音、减小体积和重量等方面。
3. 能量管理技术能量管理技术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关系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等。
目前,能量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器和整车能量管理系统等。
未来,能量管理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电池使用寿命、降低能耗、优化充电策略等方面。
4. 充电技术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
目前,电动汽车主要采用慢充和快充两种充电方式。
慢充充电时间长,适用于夜间充电;快充充电速度快,适用于临时充电。
未来,充电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降低充电成本等方面。
二、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1. 电池技术:未来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将朝着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长寿命、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新型电池材料、电池结构设计、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2. 电机及驱动技术:电机及驱动技术将朝着高效、轻量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电机材料、电机结构设计、驱动控制策略等方面将得到突破。
新能源汽车论文范文参考

新能源汽车论文题目: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对续航里程的影响评估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成为提升车辆续航里程、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深入探讨了轻量化技术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机制。
研究表明,轻量化技术通过降低整车质量,显著减少了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从而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实验数据显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钢材、优化车身及底盘结构等轻量化措施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平均提高了约XX%。
此外,轻量化技术的应用还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能和操控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能。
从理论角度出发,本文深入剖析了轻量化技术与整车质量之间的紧密关联,以及整车质量对续航里程的影响机制。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本文揭示了质量减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即对能量消耗和行驶距离的正面推动作用。
此外,本文还全面综述了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现状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方向。
在技术应用层面,本文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创新研发方向和市场推广策略。
建议从材料科学、结构优化、工艺改进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轻量化技术的持续进步。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行业标准,为轻量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续航里程;整车质量;材料科学;结构优化;市场推广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5)第二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概述 (6)2.1 轻量化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6)2.2 轻量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7)第三章轻量化技术对续航里程的影响机制 (8)3.1 轻量化技术与整车质量的关系 (8)3.2 整车质量与续航里程的关联性分析 (8)第四章轻量化技术影响续航里程的实证研究 (10)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10)4.2 实验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10)4.3 实验结果分析 (11)第五章轻量化技术应用策略与建议 (12)5.1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12)5.2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广 (13)第六章结论 (14)6.1 研究总结 (14)6.2 研究展望 (14)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以其低碳、环保的特性逐渐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论文范文参考

新能源汽车论文题目: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摘要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创新与发展对于提升车辆性能、降低成本以及推动可持续交通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系统地梳理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基础理论、主要类型以及关键性能指标,并深入探讨电池材料、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创新方向。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分析电池技术发展的技术路线、市场规模的增长潜力以及政策支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此外,针对电池技术目前面临的安全性、寿命和成本等挑战,我们将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基础研发、优化生产工艺、提升安全性能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
研究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将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更快速充电、更长寿命和更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其中,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将成为研究热点,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商业化应用。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为相关产业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府政策支持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面对挑战,需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创新;发展;安全性能;产业政策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基础 (7)2.1 电池工作原理 (7)2.2 电池主要类型 (8)2.3 电池性能指标 (9)第三章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创新 (10)3.1 材料创新 (10)3.2 结构设计创新 (11)3.3 制造工艺创新 (12)第四章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发展 (13)4.1 技术路线发展 (13)4.2 市场规模发展 (14)4.3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14)第五章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挑战与对策 (16)5.1 技术挑战 (16)5.2 对策建议 (16)第六章结论 (18)6.1 研究成果总结 (18)6.2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8)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前景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前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前景,并对其在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上的潜力进行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成为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产品。
新能源汽车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是清洁环保,新能源汽车较之传统燃油汽车,排放物大幅减少,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缓解环境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是节能高效,新能源汽车采用了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能量回收技术,使得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最后是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燃料,减少对于有限资源的依赖,对于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前景1. 国内市场前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的不断推出,以及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国际市场前景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快速发展。
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并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
同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催生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30%以上。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挑战与应对虽然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续航里程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仍然无法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媲美,这限制了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普及程度。
其次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充电桩的建设成本较高且覆盖范围有限,这使得用户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存在一定的不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4)前言 (6)第一章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7)1.1电动汽车的定义及简介 (7)1.2电动汽车的结构 (7)1.3电动汽车的发展史 (7)第二章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9)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9)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 (9)2.3混合动力汽车分类及各类型的工作原理 (10)2.3.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特点 (10)2.3.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特点 (10)2.3.3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SHEV)的结构特点 (10)第三章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2)3.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特点以及特性分析 (12)3.2燃料电池的简介 (12)3.3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缺点 (13)3.4燃料电池的种类 (13)3.4.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3)3.4.2 甲醇燃料电池 (13)3.4.3 甲烷燃料电池 (13)3.4.4 氢燃料电池 (14)3.4.5 微生物燃料电池 (14)3.4.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4)第四章纯电动汽车(EV) (15)4.1纯电动汽车的特性分析 (15)4.1.1 纯电动汽车的简介 (15)4.1.2 纯电动汽车的优缺点 (15)4.2纯电动汽车蓄电池的简介 (16)4.2.1 蓄电池结构图 (16)4.2.2 蓄电池主要部件 (17)4.3蓄电池的种类 (18)4.3.1 铅酸蓄电池 (18)4.3.2 镍镉蓄电池 (19)4.3.3 镍氢蓄电池 (19)4.3.4 钠硫蓄电池 (19)4.3.5 锂离子电池 (20)4.3.7 飞轮电池 (20)4.3.8 燃料电池 (21)4.3.9 太阳能蓄电池 (21)4.4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21)4.4.1 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 (21)4.4.2 镍镉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3)4.4.3 镍氢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4)4.4.4 钠硫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6)4.4.5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7)4.4.6 锌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 (29)4.4.7 飞轮电池的工作原理 (30)4.4.8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32)4.4.9 太阳能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4)4.5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 (35)第五章动力电池组特性的分析与均衡管理分析 (38)5.1动力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38)5.1.1 电压 (38)5.1.2 内阻 (38)5.1.3 温升 (39)5.1.4 内压 (39)5.1.5 电量 (39)5.1.6 荷电 (39)5.1.7 容量 (39)5.1.8 功率 (40)5.1.9 效率 (40)5.1.10 寿命 (40)5.1.11 安全 (40)5.2动力电池组充放电特性 (41)5.2.1 充电 (41)5.2.2 过充电 (42)5.2.3 放电 (42)5.2.4 过放电 (42)5.2.5 经济速度与续驶里程 (43)5.2.6 加速与爬坡 (43)5.2.7 刹车制动与逆变 (43)5.2.8 先进的电池组使用方法 (43)5.3动力电池组的均衡控制和管理 (44)5.3.1 断流与分流 (44)5.3.2 能耗与回馈 (44)5.3.3 能量变换器 (45)5.3.4 静态与动态 (45)5.3.5 单向和双向 (46)5.3.7 独立与级联 (46)5.3.8 效率与安全 (46)5.3.9 控制与管理 (47)5.3.10 均衡小结 (47)5.4动力电池的选用策略 (47)总结 (50)致谢 (51)参考文献 (52)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特性分析学生:李帅指导老师:皮胜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动汽车发展状况,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和动力电池的特性分析。
在本课题的设计中,笔者研究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电动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动力蓄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
随着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汽车废气排放及对石油资源的过度消耗所引发的环境、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电动汽车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绿色交通工具,发展电动汽车必是日后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研究低成本高效电池和社会充电系统是今后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working principle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wer battery.In the designing of this subject, my research mainly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working principle,category of battery, working principle and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s in cars, it cause lots of problems such as air pollution and decrease in resourses.electric vehicle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the green tool of transportantion,it is the important de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cars.low-cost, high efficiency battery and social charging system will be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cars.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electric vehicles, power battery前言能源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汽车技术正经历着燃料多元化、动力电气化等重大技术变革。
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优势的电动汽车重新获得了生机,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是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21世纪初激烈竞争的焦点,动力技术革命将彻底改变2l世纪汽车业的面貌。
电动汽车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在于电池,铅酸、镍氢、锂电池在成本、稳定性、性能指标等方面各有优势,也一直存有争议。
依据2009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新能源汽车产品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燃料电池汽车属于起步期,锂电池电动汽车属于发展期,铅酸蓄电池电动汽车属于成熟期产品。
从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发展历程看,最早是铅酸电池,后来是Ni-MH电池,再进一步是锂离子电池。
由于磷酸铁锂安全性和性能都非常好,现在各国都在重点技术攻关,普遍认为是今后动力电池的一个主导方向。
但据统计,目前全球90%的电动车车型使用的是日韩的电池,技术路线以锰酸锂加三元材料为主。
国内上市公司中,德赛电池、华芳纺织等生产电池,中国宝安等生产磷酸铁锂,杉杉股份主攻三元材料和锰酸锂,中信国安、西藏矿业等拥有上游锂资源。
第一章电动汽车发展概况1.1 电动汽车的定义及简介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一般采用高效率充电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源。
电动汽车无需再用内燃机,因此,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蓄电池相当于原来的油箱。
传统燃油汽车的传能方式为刚性的物理齿轮传动装置,而电动车的传能方式为电导线,这就使电动车的布局更加自由化,结构更加简单,维修更加容易,使用寿命更长,并可直接利用电子技术进行传动、显示和控制,使风阻系数大大减少,还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同时安全性也优于内燃机汽车。
电动汽车主要包括有: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汽车(FCEV)等。
1.2 电动汽车的结构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分别是电源、驱动电动机、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传动装置、行驶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工作装置。
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
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
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
1.3 电动汽车的发展史一百多年来,电动汽车在汽车发展史中经历了三次重大机遇。
第一次发生在一百余年前。
由于当时电池和电机的发展较内燃机成熟,而且石油的运用还没有普及,使电动汽车在早期的汽车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第一辆电动汽车(3轮)由法国人古斯塔夫?土维(GustaveTrouve)在1881年制造出来,此后三四十年间,电动汽车在当时的汽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19世纪末期到1920年是电动车发展的一个高峰。
在早期的汽车市场上电动车比内燃机驱动车辆有着更多优势:无气味、无震荡、无噪音、不用换挡和价格低廉,这使得当时的市场是以电动车为主导。
随着美国德州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大大提高,电动车在1920年之后渐渐地失去了优势。
汽车市场逐步给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所取代。
第二次是在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时.由于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内燃机的种种优越性,电动汽车渐渐被人们忽视。
直到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给世界各国政界一次不小的打击,开始考虑替代石油的其他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可再生能源。
因此从政治经济方面考虑,才又给了电动汽车第二次机遇,又一次被人瞩目。
第三次机遇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各个主要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关注电动车的未来发展并且开始投入资金和技术在电动车领域。
在1990年1月的洛杉矶汽车展上,通用汽车的总裁向全球推介Impact纯电动轿车。
1992年福特汽车使用钙硫电池的Ecostar,1996年丰田汽车使用镍氢电池的RAV4LEV,1996年法国雷诺汽车的Clio,1997年丰田的Prius混合动力轿车下线,1997年日产汽车推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Prairie Joy EV,1999年本田汽车发布、销售混合动力Insight。
第二章混合动力电动汽车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将电力驱动与传统的内燃机驱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二者的优势。
同时,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差和续驶里程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