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王增伟

一、授课题目儿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儿化的定义、作用,掌握儿化的发音规律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读准常用儿化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同学们的普通话更标准、更地道,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增强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儿化的发音要领

儿化的作用

儿化的发音规律

四、教法学法

1、讲授法

系统、详细地讲授儿化的定义、作用和儿化的发音规律,使学生对儿化有一个系统、明确的认识。

2、创设情境法

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说出日常口语中的儿化词语,从中发现儿化韵朗读中出现的错误,指导正确的儿化发音要领。

3、示范、模仿法

教师示范发音要领,学生做模仿、跟读训练

4、练习法

通过对比练习,分析儿化与非儿化音节的不同,从而全面掌握儿化的作用。

5、合作探究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探究儿化的发音规律。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绕口令:

小兰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

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绿叶儿镶金边儿。

中间还有个小圆点儿。

1、儿化定义:在普通话中,元音er可以单独成为音节,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语音现象叫“儿化”。

例如:点儿豆儿猴儿核儿壳儿块儿球儿(二)落实基础,逐层引领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可以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带头的人)

眼(眼睛)眼儿(小窟窿)

信(信件)信儿(消息)

儿化可以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儿化可以表示细小、亲爱、喜爱的感情色彩

小球儿脸蛋儿纸条儿

宝贝儿小孩儿金鱼儿

3、儿化音变的规律

对比分析

①号码儿(hàomǎr)粉末儿(fěnmòr)小猴儿(xiǎohóur)唱歌儿(chànggēr)半截儿(bànji?)打球儿(dǎqiúr)

玩意儿(wány?er)毛驴儿(máolǘer)词儿(c?r)事儿(shar)

②刀背儿(dāobar)有味儿(yǒuwar)心眼儿(xīnyǎr)窍门儿(qiàom?r)电影儿(diànyǐr)帮忙儿(bāngmár)③麦穗儿(màisuar)干劲儿(gànjiar)飞轮儿(fēilu?r)合群儿(h?qu?r)

儿化音变的规律有:

(1)单韵母的儿化

①韵母是a、o、e、?、u的,韵母不变,加卷舌动作r

②韵母是i、ü的,韵母不变,加er

③韵母是-i(前)、-i(后)的,把-i(前)、-i(后)变成er

(2)韵母的尾音是-i、-n、-ng的,去-i、-n、-ng,加卷舌动作r (3)韵母是ui、in、un、ün的,去i或n,加er

(三)拓展训练,规范发音

(1)词语发音练习:

号码儿豆芽儿野花儿山坡儿大伙儿

小孩儿宝贝儿一块儿一会儿

小米儿小鸡儿小曲儿金鱼儿

写字儿没词儿枪子儿铁丝儿头发丝儿

帮忙儿竹筐儿小样儿板凳儿电影儿没空儿

(2)绕口令练习

小哥俩儿

小哥俩儿,红脸蛋儿,手拉手儿,一块儿玩儿。

小哥俩儿,一个班儿,学造句儿,一串儿串儿,

唱新歌儿,一段段儿,学画画儿,不贪玩儿。

画小猫儿,钻圆圈儿,画小狗儿,蹲庙台儿,

画只小鸡儿吃小米儿,画条小鱼儿吐水泡儿。

小哥俩儿,对脾气儿,上学念书不费劲儿,

真是父母的好宝贝儿。

(3)词语注音练习

风车儿秧歌儿爆肚儿枣核儿

半截儿名牌儿刀背儿乖乖儿

麦穗儿果汁儿锯齿儿有事儿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都能掌握住儿化的定义,儿化的作用和儿化的发音规律,其中儿化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希望同学们能掌握规律,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使普通话更自然、更标准。(五)作业布置

朗读课本145页儿化词语表

请同学们朗读《普通话水平测试题》作品17号

(六)板书设计

儿化

一、儿化的定义

二、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

2.区别词性

3.表示细小、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三、儿化的规律

1.单韵母的儿化

2.韵母的尾音是-i、-n、ng的儿化

3.韵母是ui、in、un、ün的儿化

普通话水平测试常考音变

普通话中的音变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 [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汉语音变现象解析

毛世桢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纯属应用语音学教材,理论研究色彩较浓,各章相对独立,设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研读时要考虑三方面:学习内容与目标,基本概念分辨及相关知识,教学方式与效果。 第四节普通话的主要音变现象 主要概念:音变、逆向音变、顺向音变、连读变调、轻声、儿化、儿化韵 讨论题: 1. 阐释你所认知的“音变” 。 2. 举例说说各种语言中较为普遍的音变现象。 3. 普通话特有的音变现象有哪几种?它们都是逆向音变吗? 4. 汉族人和外国人对普通话连读变调的掌握过程一样吗? 5. 轻声是第五种声调还是变调现象?为什么? 6. 从发声学上说,轻声音节的变化有哪些? 7. 从词汇音系学上说,轻声词语如何分类?除此还有怎样的分类? 8. 谈谈自由音变与不自由音变。 9. 阐释“儿化是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语音手段”的含义。 10. “金鱼儿”“张文儿”中的“儿”是个指小的词缀吗? 11. 儿化的发音规律是什么?

12. 语气词“啊”的变读规则是什么? 13. 话语中语气词“啊”一定要按照上述规则发音吗? 关于音变 音变内涵 语音/历时的(历史音变)语音经过一段时间而产生的 历史变化 变化共时的流音变(联合音变)应用于跨越语 素边界或跨越词边界的音段序列的各种音系过程特拉科斯 在语流中,由于连续发音,邻近音节的音素或声调互相影响,音节的原来读音就有可能发生各种临时变化。 腭化、唇化、-弱化、换位 音变现象------ 普通话中特殊的:变调、轻声、儿化、语气 词啊”的变读 普通话音变现象较多:有普遍性音变,有特殊性音变。 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与之相同或相近。面包→ [mi εmp αu](逆向音变) 异化: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而变得不同。土改→涂改、起码→骑马(逆向音变)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王增伟 一、授课题目儿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儿化的定义、作用,掌握儿化的发音规律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读准常用儿化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使同学们的普通话更标准、更地道,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增强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儿化的发音要领 儿化的作用 儿化的发音规律 四、教法学法 1、讲授法

系统、详细地讲授儿化的定义、作用和儿化的发音规律,使学生对儿化有一个系统、明确的认识。 … 2、创设情境法 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说出日常口语中的儿化词语,从中发现儿化韵朗读中出现的错误,指导正确的儿化发音要领。 3、示范、模仿法 教师示范发音要领,学生做模仿、跟读训练 4、练习法 通过对比练习,分析儿化与非儿化音节的不同,从而全面掌握儿化的作用。 5、合作探究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探究儿化的发音规律。 六、,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绕口令:

小兰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 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绿叶儿镶金边儿。 中间还有个小圆点儿。 。 1、儿化定义:在普通话中,元音er可以单独成为音节,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语音现象叫“儿化”。 例如:点儿豆儿猴儿核儿壳儿块儿球儿(二)落实基础,逐层引领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可以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带头的人) 眼(眼睛)眼儿(小窟窿) 信(信件)信儿(消息) ? 儿化可以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儿化可以表示细小、亲爱、喜爱的感情色彩 小球儿脸蛋儿纸条儿 宝贝儿小孩儿金鱼儿 3、儿化音变的规律 对比分析 * ①号码儿(hàomǎr)粉末儿(fěnmòr)小猴儿(xiǎohóur)唱歌儿(chànggēr)半截儿(bànjié)打球儿(dǎqiúr)玩意儿(wányìer)毛驴儿(máolǘer)词儿(cér)事儿(shèr) ②刀背儿(dāobèr)有味儿(yǒuwèr)心眼儿(xīnyǎr)窍门儿(qiàomér)电影儿(diànyǐr)帮忙儿(bāngmár)¥

(完整word版)普通话教案.doc

普通话教案 教师教案 2017—— 2018 第二学期

授课题目授课日期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实训要求训练程序 课堂教学及作业情况第一章绪论第1周课2018 年 3 月 12 日星期一有无课件有 新授课课时数 2 课程介绍;了解并初步掌握普通话的含义;了解我国七大方言区;弄清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要求、等级划分。 普通话的含义;七大方言区的位置及辨读;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及标准。 基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标准要求,先对普通话含义、发展及学习意义进行普及;然后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包括声母、韵母、声调、朗读、命题说话等,理论知识讲解与训练相结合。 通过发音、朗读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发音标准及要求,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规范、熟练说话的要求。 教师先讲解、示范普通话发音部位及方法,然后由学生学习、练习,以个人形式进行课堂上的展示训练,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包括字母、字词、短文等内容,特别是生僻字的学习与掌握。 1.课上认真听讲,张口进行普通话要素的学习与训练,主动参与; 2.每个人每节课都有公开发言的机会,形成监督、学习、训练的氛围; 3.注重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积累与掌握 含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测试方式:口试( 100 分) 测试内容:有文字凭借:( 1)读单音节字词 100 个( 10 分) (2)读多音节词语 50 个(20 分) (3)读短文 400 个音节(30 分) 无文字凭借: (4 )命题说话三分钟(40 分) 作业:无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必不可少, 教学小结通过系统介绍普通话各要素的学习要点,使学生掌握基本说话要求,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语言基础。 教学反思以后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题目第二章声母及其训练第2周课

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并不是把声母、韵母或者音节一个一个地孤立发出来的,而是把一连串音节组成的词句连续地发出,形成语流。在语流中,相连的音素或音节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读音上的变化,产生音变。在语流中发生的音变现象称为语流音变。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几种。 我们在说话时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说,总要把一些语言单位组织起来,说出一个个句子,一段段话,形成连续的语流。在语流中,相连的往外说,总要把一些语言单位组织起来,说出一个个句子,一段段话,形成连续的语流。在语流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前后音的影响,或者受到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等音素的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语流音变”。学习普通话,光学单字音还不行,还要了解音变现象,否则即使声母、韵母、声调都读得很准确,连起来说就又不像普通话了。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等。

一上声的变调 (1)上声在上声前变35,调值与阳平一样 例如:懒散手指母语 海岛旅馆广场 首长简短古典 粉笔小组减少 (2)上声在非上声前变半上211 例如:(阴平前) 北京饼干海军首先奖杯 (阳平前) 古文坦白海拔旅游语言 (去声前) 典范讨论广大挑战土地 (3)三个上声相连: 若为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前两个上声变35 例如:展览馆选举法勇敢者洗脸水 若为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前面的上声变半上211,中间的上声变35 例如:纸老虎耍笔杆搞管理很美满(4)上声在由上声变来的轻声前面有两种变调,一种变半上211,一种变35 例如:姐姐奶奶剪子马虎耳朵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说明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彩霞 授课班级:15级汽修5班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第四节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儿化韵的作用及书写,知道儿化的作用。 2、掌握正确的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训练学生读好儿化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韵母和儿化韵母之间的变化规律。 2、训练学生拼读儿化音节的能力。识记课本中的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 感受卷舌动作以及卷舌发音的特点,找准正确的儿化韵读音。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发音部位,教读正确的儿化音。 2、在儿化音节中反复训练学生的读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 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儿化韵,了解儿化韵的特点和作用。

2、回顾39个韵母的读音并学习掌握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一。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绕口令练习)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歌本儿,唱了一曲又一曲儿,练了嗓子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快板儿对口词儿,又说又唱真带劲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一、什么是儿化韵 er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 二、儿化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②区别词义:

(完整版)普通话的四种音变现象用

无处不在的普通话音变现象 所谓的音变是指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的语音变化。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音变主要是同化、异化、弱化、增音、减音、脱落、换位、代替、转化等。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第一: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些音节在词或句子里失去了原调,被念成一种相对较短较轻叫含糊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第二变调

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普通话主要有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1.两字上声词语,前一字变读阳平如:处理小姐老虎懒散 2.结构为2+1的三字上声词语,前两字变读阳平如:跑马场手写体 3.结构为1+2的三字上声词语,中间一字变读阳平如:小两口老古董(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重叠式形容词的三种形式,即AA式、ABB式和AABB式。 1.AA式一般不变调。例如:快快地、长长的。只有带儿化韵尾时第二个叠字变成阴平。例如:慢慢儿地暖暖儿的 2.ABB式后面的两个叠字都变成阴平。例如:热腾腾甜蜜蜜 3.AABB式第二个字变轻声,第三、四字变阴平。例如:漂漂亮亮明明白白(三)“一”和“不”的变调 1.在去声字前面都变读阳平如:一律不动声色 2.“一”在非去声字前面变读去声如:一直一生一早 3.“一不”在重叠动词中变读轻声如:想一想来不来 第三:儿化 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自成音节时,只有“儿、耳、而、饵、尔、二”等几个字。普通话的er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写成r),构成卷舌韵母(儿化韵),这种现象就是儿化。 普通话的韵母除er ê之外,都可以儿化。儿化韵里的er不能念成er,只在前面韵母的元音上附加一个卷舌动作,是那个韵母带上卷舌的声音。 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例如:头tóu(脑袋)头儿tóur(领头的人) 后门hòumén(后面的门)后门儿hòuménr(非正当途径) 2.确定词性。例如:画huā(动词)画儿hāur(名词) 破烂pòlàn(形容词) 破烂儿pòlànr(名词)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一、授课题目儿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儿化的定义、作用,掌握儿化的发音规律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读准常用儿化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同学们的普通话更标准、更地道,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增强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儿化的发音要领 儿化的作用 儿化的发音规律 四、教法学法 1、讲授法 系统、详细地讲授儿化的定义、作用和儿化的发音规律,使学生对儿化有一个系统、明确的认识。

2、创设情境法 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说出日常口语中的儿化词语,从中发现儿化韵朗读中出现的错误,指导正确的儿化发音要领。 3、示范、模仿法 教师示范发音要领,学生做模仿、跟读训练 4、练习法 通过对比练习,分析儿化与非儿化音节的不同,从而全面掌握儿化的作用。 5、合作探究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探究儿化的发音规律。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绕口令: 小兰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 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绿叶儿镶金边儿。

中间还有个小圆点儿。 1、儿化定义:在普通话中,元音er可以单独成为音节,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语音现象叫“儿化”。 例如:点儿豆儿猴儿核儿壳儿块儿球儿(二)落实基础,逐层引领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可以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带头的人) 眼(眼睛)眼儿(小窟窿) 信(信件)信儿(消息) 儿化可以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儿化可以表示细小、亲爱、喜爱的感情色彩 小球儿脸蛋儿纸条儿 宝贝儿小孩儿金鱼儿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单音节字词 普通话培训教案(一) 1、单音节字词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目的是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情况,此项要求比较高,声母、韵母、声调要发音到位。考试中的100个单音节字词要覆盖普通话整个语音系统。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不少于2次;阴、阳、上、去四个声调也要全部覆盖。 1、1评分标准。 此项满分为10分。读错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即视为发音错误,每个字扣0、1分。读音有缺陷,每个字扣0、05分。 所谓的错误是指引起表意上的差别,就是把甲读作乙,如把诗人的“诗”读成了自私的“私”就是错误。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发错任何一项都算错误。 所谓的缺陷是指发音不够准确,主要是由于方音纠正的不够彻底造成的,但没有把普通话里的某个音完全读成了另外一个音。如以下几种情 况: (1)某些声母发音时发音部位和方法没有掌握准确。如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都发成了舌尖中音。舌面音j、q、x发成了舌尖音,但不太明显等。 (2)某些韵母发音不完整。如单元音o不但不圆唇而且还有动程;e 发成了喉塞音;开口呼韵母的开口度明显不够;有些复韵母舌位动程几乎没有。如同安人uo读成了o。 (3)声调调值明显偏低或该降调的不降调该升调的不升调。如阴平调55调值读成了44甚至33调值。阳平调35调值读成了34调值。上声调214读成了213或212。去声调51调值读成了31或41调值。 (4)读儿化韵时,卷舌生硬不自然等。 另外超时也要扣分。限时3分钟,3分半到4分钟扣0、5分,4分钟以上扣0、8分。 注意此项允许读两遍,评分以第2遍为准。总失分满1分以上,不能进入一级。多音字念那个都可以,但最好念常用音,如“和”有五个音:hé、hè、huó(和面、和泥)、huò(和稀泥、和药)、hú。有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最好猜着念,又不倒扣分。 下面我要讲的是单音节字词(双音节)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是重点,它们几乎贯穿了整个学习与测试过程。请各位老师对号入座,看自己是什么问题,主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1、2声母 (1)f—h f是唇齿音,h是舌面后音。闽南的老师大部分把f读成h。如把“分配”说成“婚配”,“仿佛”说成“恍惚”,“公费”说成“工会”,“发钱”说成“花钱”,“求分”说成“求婚”。 示范练习: 伐、罚、法、帆、翻、繁、凡、烦、返、范、饭、泛、房、防、肥、诽、肺、分、坟、粉、份、封、缝、凤、幅、俯、附、 反复、方法、吩咐、夫妇、仿佛、丰富、纷纷、非法、奋发、

普通话音变规律

原文地址:音变(一)作者:菡萏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 2、“一”、“不”的变调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ì ( [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nggà ([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 ([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ì (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原文地址:音变(二)作者:菡萏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

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它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一般不出现在一个词或句子的头。所有的轻声音节都要失去它原来的调值,但是轻声音节在音的高低上有会受前面音节调值的影响而产生差异。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例如:走着z?uzhe 紫的z?de;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轻声使普通话语音变得更加丰富,有些轻声还具有区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例如: 东西dōngxi (物体)dōngxī(方向) 厉害lìhài (名词)lìhai (形容词) 普通话语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常读轻声: (一)结构助词的、地、得。例如:我们的愉快地写得好 (二)时态助词着、了、过。例如:笑着哭了学过 (三)语气助词吗、吧、啦、呀、嘛、哇、啊等。例如:好吗去吧行啦好啊 (四)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们等。例如:桌子石头他们

(五)名词或代词的方位词上、下、里、边、面等。例如:墙上地下家里左边 (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等。例如:进来出去站起来请进来 (七)某些量词个、些、封等。例如:一个有些写封信 (八)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例如:爸爸看看讨论讨论研究研究 (九)作宾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例如:请你叫我找他 (十)口语中有一批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例如:葡萄玻璃 训练材料(一) 抽屉胳膊客气功夫脑袋脾气包袱窗户 阔气耳朵亲戚溜达便宜喇叭亮堂俏皮 惦记桌子故事合同妈妈拳头什么他们 尾巴衣服月亮外甥新鲜热闹星星扑克 二、变调 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普通话主要有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1.两个上声相连前面一个上声字变成阳平。例如:很好理想 2.三个上声字相连前面两个上声字变成阳平。例如:演讲稿展览馆 3.三个以上的上声字相连按词或语气划分为两个或三个字一节,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变调,例如:我很|了解你。请你|给我|找好手|整理好。

普通话单韵母教案

普通话教案 横山职教中心张艳萍 授课时间:一课时 授课内容:普通话单韵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普通话韵母,使学生掌握普通话39个韵母及其分 类。 2.使学生掌握普通话10个单韵母的发音要领,读准每一 个韵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训练使学生完全掌握这十个单韵母,纠正容易出现 的错误和缺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这些韵母使学生能够掌握说普通话的要 领,讲好普通话。 教学重点: 1.读准各个韵母,克服方言的影响。 2.单韵母i和ü的辨音。 3.对这10个单韵母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缺陷着重训练。 教学难点: 通过单韵母的辨音练习,诗词欣赏,绕口令等训练使学生完全掌握这些 韵母的发音。 教学方法: 训练法,讲解法 学法指导:

示范发音与模仿训练相结合 教学用具及仪器: 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与复习: 1师生问候,清点人数。 2复习声母。 二,导课: 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讲好票准普通话就要从字母发音学起,要掌握每一个字母的发音要领,读准每一 个字母。普通话韵母发音是普通话标准发音的另一重要部分,其发音 清晰响亮,归音圆润,既不能加音也不能减音。 三,揭示课题,学习韵母。 1,韵母的性质 按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分析,声母后面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 叫韵母。例如:‘普通话’三个字里,u,ong,ua 是韵母。 2韵母的分类 [1]从韵母因素性质上我们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单韵母10个:a, o , e ,i, u , ü,ê, er, -i(前),-i(后) 复韵母13个:前响复韵母ai , ei , ao ,ou, 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 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

普通话的音变(一)电子教案

淮阴区职教中心基础文化课教案 课题序号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 1 授课形式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第课普通话的音变(一) 使用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的只是目标:掌握普通话中的“一”、“不“和轻声的音变规律 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普通话中的“一”、“不“和轻声的音变规律进行口语和职业用语练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勤奋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以及热爱母语的道德情操。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讲授法、互动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普通话中的“一”、“不“和轻声的音变规律以及变化后的正确读音 教学难点:轻声词的发音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课外作业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 课 二、研习新课播放小提琴独奏经典名曲《梁祝》 教师设问:这首曲子为什么能经久不衰?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拉好一首曲子不仅要把每一个音符拉准确、拉完整,而且也要把变奏处理好。要把普通话说的准确,不仅要掌握熟练汉语中每个音节相对固定的读音,还要掌握它们在某一特定的语音环境中临时发生的变化。 一、音变初体验 学生听短文朗读作品1号,想一想:这段短文中有哪些字词发生了音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词海寻规律 (一)“一”的音变 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念阳平 一十一统一万一唯一划一 2. 在去声前念阳平 一样一向一定一块一切一半 3、在阴平、阳平、上声(非去声)前念去声 一般一边一端一只一杯 一年一齐一时一瓶一条 一早一举一手一两一里 4、在叠用的动词中间,念轻声

想一想试一试管一管读一读看一看坐一坐 (二)“不”的音变 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念原调(去声) 不偏不来不要不 2、在阴平、阳平、上声(非去声)前念原调(去声) 阴平前:不安不单不端不吃不开 阳平前:不行不白不才不同不详 上声前:不好不比不等不管不敢 3、在去声前念阳平 不怕不够不看不象不去 4、在动词后的补语中,或夹在词语当中念轻声 来不来找不找走不走听不听看不看 (三)轻声的规律 1、助词和和语气词 领路的、愉快地、学得(好)、笑着、活了、 他呢、谁啊、放心吧、来吗 2、叠音词和重叠形式动词的第二个语素 星星、妈妈、坐坐、读读、了解了解、商量商量 3、用在名词、代词后面的方位词 脸上、山下、地底下、村子里、前边、外面、里面 4、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动词等。 进来、起来、出去、热起来、说出来、夺回来 5、量词“个” 这个、哪个、一个 6、名词的后缀 石头、桌子、我们、骨朵儿 7、连绵词的第二个音节 伶俐萝卜哆嗦疙瘩 8、一些常用的习惯读轻声的双音节词语 护士、事情、东西、消息、干部、体面、动静、招呼、便宜、客气、风筝、行李、包袱、高粱、蘑菇、西瓜、石榴、喜鹊等

语流音变-儿化教案

《语流音变-儿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儿化(音)词语运用方法; 辨析儿化词语与带“儿”附加式合成词; 2.情感目标:培养正确审美观 3.能力目标:掌握掌握儿化音发音要领;了解儿化音用途,合理运用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儿化音发音要领 教学重点:儿化音运用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正误辨析法情景模拟 教学设想:营造轻松学习环境,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掌握发音要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即儿化音运用方法。并结合朗读训练巩固本节重难点。 教学步骤: 导入(热身): 1.绕口令1: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哥哥挎筐过宽沟,快过宽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扣哥怪狗。 2.绕口令2: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着个嗒玛(tama)。 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手里提嗒玛的喇嘛,要拿嗒玛换哑巴腰里的喇叭。 腰里别喇叭的哑巴,不拿喇叭换喇嘛手里的嗒玛。 提嗒玛的喇嘛,打了哑巴一嗒玛。 别喇叭的哑巴,打了喇嘛一喇叭。 提嗒玛的喇嘛回家炖嗒玛别喇叭的哑巴站那儿嘀嘀嗒嗒吹喇叭。 2.朗读作品25号并评点 新课学习(重难点突破):语流音变――儿化(板书课题) 实例导入:蓝天六必治广告:牙(儿)好,胃口(儿)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难点讲析: 1.儿化音的发音要领 将卷舌韵母er 与前字连读而成音即为儿化音。 2.读准儿化音要注意两点:

(1)“儿”与它前面的字连读后形成的儿化音听起来就是一个字音,两个汉字读成一个音。(2)儿化音发完后一定是卷舌状态,如果舌头保持状态,再发一次音,发出的应该是“er”,这个儿化音才是准确到位的。 3.儿化变读分两种情况: (1)方便卷舌的直接卷舌。如:刀把儿麻花儿旦角儿模特儿碎步儿红包儿(2)不便卷舌的作些处理,使其便于卷舌。如:名牌儿扇面儿花样儿人缘儿 听辩训练: 读下列儿化词语,判断读音是否正确 绕口令练习:(教材p229) 设疑1:儿化词和非儿化词在词性和词义方面有何不同? 活-活儿尖-尖儿点-点儿头-头儿包-包儿 刺-刺儿画-画儿信-信儿弯-弯儿空-空儿 答疑:儿化词一般是名词,非儿化词可以是形容词或是动词 设疑2:是不是所有的名词都可以儿化? 春天里来百花儿花香,一朵鲜花儿插在牛屎儿上。 前面开来一辆大卡车儿 答疑:有些儿化词语具有细小、轻微的意思,还有的表示说话人喜爱、亲切的感情。 设疑3:是不是所有的带儿的名词都是儿化词? 健儿、男儿、女儿、幼儿、宠儿、小儿、胎儿、婴儿、混血儿。

普通话音变(轻声、儿化)

普通话音变(轻声、儿化)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 2、“一”、“不”的变调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ì ( [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énggà ([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é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 ([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ì (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

儿化音详细讲解教学内容

普通话说好儿化音,不是简单的把“儿”当成一个独立的音节来读,而是在念“儿”前面一个音节的同时,把舌尖轻轻向上一卷。增加这样一个卷舌动作,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准确,同时,也使我们的语言更富有美感。 ①韵母尾音是a、o、e、u的,原来的韵母不变,加一个卷舌动作(r)就行了。如:“手套儿”(shou tao r)。 ②韵母尾音是ng的,后鼻尾音减弱,加上卷舌动作(r)。如:黑影儿(hei ying r)。 ③韵母末尾为i、n的,去掉韵尾,然后加上卷舌动作(r)。如:刀背儿(dao bei r 应读成dao ber)。 “儿化音”举例 注意:此处是借助汉语拼音写儿化音节的实际发音,并非拼写规则。儿化音节的拼写要符合拼写规则。 a>ar 那儿哪儿把儿碴儿价码儿话把儿刀把儿 ai>ar 小孩儿女孩儿男孩儿盖儿鞋带儿 an>ar 老伴儿门槛儿坎儿脸蛋儿白干儿(白酒) 腰板儿快板儿光杆儿ang>ar 药方儿帮忙儿 ia>iar 豆芽儿纸匣儿 ian>iar 一点儿有点儿差点儿片儿心眼儿沿儿聊天儿小辫儿燕儿前儿牛角尖儿 iang>iar 好样儿(的) 象样儿娘儿(俩) 鼻梁儿看样儿 ua>uar 大褂儿 uai>uar 一块儿 uan>uar 好玩儿撒欢儿猪倌儿 uang>uar 像框儿蛋黄儿 uan>er 烟卷儿杂院儿绕远儿韵缘儿 ei>er 倍儿(棒) 椅子儿背儿 en>uar 大婶儿嗓门儿纳闷儿压根儿小人儿(书) 调门儿串门儿 eng>er 八成儿板凳儿麻绳儿 ie>uer 小街儿一些儿半截儿 ue>uer 木橛儿 uei>uer 一会儿这会儿会儿洋味儿那会儿跑腿儿多会儿烟嘴儿 e>er 这儿个儿自个儿嗝儿哥儿们下巴颏儿模特儿 u>ur 煤核儿纹路儿身子骨儿指头肚儿主儿 ong>or 空儿萤火虫儿 iong>ior 小熊儿 ao>aor 好好儿着儿(招儿) 早早儿小道儿一股脑儿半道儿走道儿符号儿iao>oaor 面条儿豆角儿小鸟儿 ou>our 兜儿年头儿纽扣儿头头儿炕头儿两口儿两头儿个头儿高手儿猴儿 iou>iour 一溜儿打球儿蜗牛儿 uo>uor 大伙儿大家伙儿朵儿蝈蝈儿心窝儿酒窝儿饭桌儿座儿土坡儿 儿化音练习办法: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赵彩霞 授课班级:15级汽修5班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第四节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儿化韵的作用及书写,知道儿化的作用。 2、掌握正确的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训练学生读好儿化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韵母和儿化韵母之间的变化规律。 2、训练学生拼读儿化音节的能力。识记课本中的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 感受卷舌动作以及卷舌发音的特点,找准正确的儿化韵读音。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发音部位,教读正确的儿化音。 2、在儿化音节中反复训练学生的读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 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儿化韵,了解儿化韵的特点和作用。

2、回顾39个韵母的读音并学习掌握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一。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绕口令练习)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歌本儿,唱了一曲又一曲儿,练了嗓子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快板儿对口词儿,又说又唱真带劲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一、什么是儿化韵 er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 二、儿化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②区别词义: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在声调 一、普通话的声调共有四类不同的音高变化,简称四声。 在汉语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词义。如拼音“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子”、“竹子”、“主子”、“柱子”或“铸字”。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 第一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 第二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 第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 第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 音变 一、变调

(一)上声变调 1、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4(为“全上”)。但只有在读单音节或 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4调值读全。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在朗读和说话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都不读全上,只读半上211。 2、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 时,只读半上211。如: 好书,火车;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 3、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 上。如:领导,演讲,了解,厂长,处理,尽管 4、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 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 三个字仍读全上,如: 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水彩/笔, 洗脸/水 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间 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 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小/海岛 5、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

《儿化》教学设计

《儿化》教学设计 聊城市阳谷二中陈秀春 一、导入新课: 1、听歌辨词,请注意听下列词语的特点,播放歌曲陈红的《小桃红》 柳絮桃花榆钱梢黄鹂 2、提问这几个词的特点,导出新课。 二、教学流程: 1、儿化及相关概念: 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这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叫作“儿化”,我们把这种有卷舌色彩的韵母称作“儿化韵” 例如: “花儿”(huār)一词,就是把“儿”(er)与“花”(huā)的韵母uɑ结合成一个音节,简写作uar,这种现象叫“儿化”,uar叫“儿化韵” 2、儿化的作用: (一)表示亲切、温和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小孩儿脸蛋儿雪球儿 (二)表示细小、轻微的状态或性质。如:勺儿碗儿树枝儿 (三)区分词性如:画——画儿破烂——破烂儿 (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四)区分词义如:头——头儿眼——眼儿 (脑袋)(领头的)(眼睛)(小孔) 3、儿化的音变规则: 1)ɑ、o、e、ê、u收尾的韵母,儿化时主要元音基本不变,韵母直接卷舌。 如: ɑ-ɑr刀把儿o-or粉末儿ɑo-ɑor火苗儿 e-er模特儿u-ur没谱儿ou-our小丑儿 1

2)韵尾是i,n的韵母,韵尾脱落,主要元音卷舌。 如: ɑi-ɑr小菜儿ɑn-ɑr书签儿 3)韵母是I,ü的,韵腹不变,原韵母后加er。 如: i-ier米粒儿ü-üer金鱼儿 4)韵母是舌尖前韵母一i和舌尖后韵母一i的,将韵母改成er。 如: i(前)-i:er瓜子儿i(后)-i:er没事儿 5)韵尾是-ng的,丢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 如: ɑng-ɑr药方儿eng-er夹缝儿 ing-ir花瓶儿ong-or果冻儿 4、特殊音节儿化后的读音变化。 有的词语后面加上了“er”以后,不仅韵母出现了卷舌现象,其声调也发生了变化。如: 早早(zǎozǎo)—早早儿(zǎozāor) 慢慢(mànmàn)—慢慢儿(mànmānr) 相片(xiàngpiàn)—相片儿(xiàngpiānr) 中间(zhōngjiān)—中间儿(zhōngjiànr) 相片(xiàngpiàn)—相片儿(xiànpiānr) 5、朗读训练 (1)词语练习: a > ar 刀把儿dāobǎr 号码儿 hàomǎr 戏法儿xìfǎr 在哪儿zàinǎr 找茬儿zhǎochár 打杂儿dǎzár 板擦儿bǎncār ai > ar 名牌儿mngpáir 鞋带儿xiédàir 壶盖儿húgàir 小孩儿xiǎoháir 加塞儿jiāsāir an > ar 快板儿kuàibǎnr 老伴儿lǎobànr 蒜瓣儿suànbànr 脸盘儿liǎnpánr 2

普通话教案——音变(一)

普通话教案(八) 【课题】:普通话音变(一) 【教学目标】了解语流音变的含义及普通话音变的类型、明确变调的含义,掌握普通话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语流音变的含义及普通话音变的类型、明确变调的含义,掌握普通话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的规律; 难点:明确变调的含义,掌握普通话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的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师生讨论、小组活动 【教具】麦克风课本 【教学课时】周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旧课声调知识 2、导入新课语流音变上声、“一”、“不”变调 二、讲授 一)什么是语流音变? 我们在读书或说话时,不是孤立地严格按照每一个音节的声、韵、调来发音的而是根据需要将许多音节快速地组合,连续发出很多音节,形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音节与音节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从而使有些音节的读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普通话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读等几个方面。音变是有一定规律的,了解这些规律,一是有助于说好普通话,二是能使我们的口语表达给人以语音自然和谐之感 二)普通话中语流音变的类型(穿插朗读练习) 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是单个音节发音时的声调,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声调的影响,使有些音节的声调本来的调值发生变化,这种声调变化现象叫变调。普通话中的变调主要包括上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上声变调、“一”、“不”变调、轻声、儿化、“啊” 变调 三、上声变调与上声变调训练 上声的调值是214降升调,但在语流中,很难允许上声四平八稳地把既长又曲折的调形发完整,往往是后面的音节挤一挤,就使得上声不得不变原形,或者只发前一半,后半被挤掉, 或者简化发音进程,把曲折调发成直上调,降而低的部分被挤掉。因此,上声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尾、句尾时,才读原字调外,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都要发生变调。例:下xià雪xuě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教学内容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 计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赵彩霞 授课班级:15级汽修5班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第四节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儿化韵的作用及书写,知道儿化的作用。 2、掌握正确的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训练学生读好儿化词语的能 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韵母和儿化韵母之间的变化规律。 2、训练学生拼读儿化音节的能力。识记课本中的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 感受卷舌动作以及卷舌发音的特点,找准正确的儿化韵读音。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发音部位,教读正确的儿化音。 2、在儿化音节中反复训练学生的读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 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儿化韵,了解儿化韵的特点和作用。 2、回顾39个韵母的读音并学习掌握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一。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绕口令练习)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歌本儿,唱了一曲又一曲儿,练了嗓子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快板儿对口词儿,又说又唱真带劲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一、什么是儿化韵 er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 二、儿化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