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初级班集体课教案·教学计划·教学反思·学生反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初中小提琴音乐教案

苏教版初中小提琴音乐教案

苏教版初中小提琴音乐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揉音等。

2. 掌握小提琴的基本演奏姿势和握弓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2. 小提琴的演奏姿势和握弓方法3. 音乐欣赏教学重点:1. 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2.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 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的熟练运用2. 音乐欣赏与演奏的结合教学准备:1. 小提琴乐器2. 音乐教材3. 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小提琴演奏片段,引导学生欣赏。

2. 教师简要介绍小提琴的历史和基本构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演奏技巧学习(15分钟)1. 弓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弓法,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2. 指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指法,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3. 揉音:教师示范正确的揉音技巧,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三、演奏姿势和握弓方法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握弓方法,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音乐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小提琴协奏曲,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练习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

2. 欣赏并分析一首小提琴乐曲,撰写音乐欣赏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小提琴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基本演奏技巧的学习中,教师示范并进行分组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技巧。

音乐欣赏环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小提琴的教案优质

小提琴的教案优质

小提琴的教案优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提琴基础教程》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小提琴的基本持琴姿势、运弓技巧、音阶练习以及简单的曲目演奏。

重点在于掌握正确的持琴姿势和运弓方法,了解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提琴的基本持琴姿势和运弓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阶的认识,能熟练演奏C大调音阶。

3. 通过学习简单的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提琴的持琴姿势和运弓技巧。

教学重点:音阶练习和简单曲目的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提琴、谱架、乐谱、教学视频、音响设备。

2. 学具:小提琴、松香、琴弓、调音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小提琴演奏的优美曲目,激发学生对小提琴学习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持琴姿势(10分钟)介绍小提琴的持琴姿势,包括站姿、坐姿,讲解并演示正确的姿势。

3. 运弓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小提琴运弓的基本方法,示范正确的运弓动作,指导学生进行运弓练习。

4. 音阶练习(10分钟)讲解C大调音阶的构成,带领学生一起练习,纠正音准和节奏。

5. 简单曲目演奏(10分钟)分组练习简单曲目,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提高演奏水平。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小提琴基本持琴姿势图示。

2. C大调音阶谱例。

3. 简单曲目谱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C大调音阶,熟练掌握。

(2)演奏本节课学习的简单曲目。

2. 答案:(1)C大调音阶:5671。

(2)简单曲目:根据教材第三章选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小提琴比赛,提高演奏水平,培养音乐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欣赏更多优秀的小提琴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正确的持琴姿势和运弓技巧。

幼儿园音乐课程体验小提琴教案教学反思与提升

幼儿园音乐课程体验小提琴教案教学反思与提升

幼儿园音乐课程体验小提琴教案教学反思与提升一、引言幼儿园音乐课程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小提琴作为一种经典的音乐器乐,对于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音乐课程中小提琴教案的设计、教学反思与提升展开讨论,并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的评估,探讨如何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幼儿园音乐课程体验中的小提琴教学水平。

二、小提琴教学案例评估与反思1. 案例描述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小提琴教学案例通常包括音乐启蒙、乐器介绍、基本演奏技巧等内容。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通常会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音乐表达和演奏活动。

2. 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反思。

教案设计是否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幼儿对小提琴的兴趣,促进其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幼儿的实际水平,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提琴技巧?三、提升小提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1.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应当采用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逐步学习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与示范,引导幼儿熟悉小提琴乐器的外形、演奏姿势等基础知识,再逐步进行简单的音阶练习和乐曲演奏,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技巧水平。

2. 多次提及主题文字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次提及“小提琴”这一主题,让幼儿对于小提琴的认知和了解更加全面。

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具的引导,可以帮助幼儿体验小提琴演奏的魅力,激发其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3. 总结与回顾性内容的设计为了让幼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小提琴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总结与回顾性的设计环节,帮助幼儿回顾所学知识,强化对小提琴的认知与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共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受,促进他们对小提琴的情感投入和思考。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教师,我深知幼儿园音乐课程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小提琴教学教案

小提琴教学教案

编号:__________ 小提琴教学教案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小提琴教学教案目录一、教学内容1.1 小提琴的基本知识1.2 演奏姿势与手法1.3 音阶与练习曲1.4 乐曲解析二、教学目标2.1 掌握小提琴基本演奏技巧2.2 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2.3 增进团队合作与表现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音准与节奏3.2 弓法与指法3.3 音乐表现与情感传达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小提琴与弓4.2 乐谱与教材4.3 调音器与节拍器五、教学过程5.1 热身与练习5.2 乐曲学习与演练5.3 小组合作与表演六、板书设计6.1 音阶与指法图示6.2 弓法与节奏示意图6.3 乐曲结构与旋律线七、作业设计7.1 练习曲与乐曲片段7.2 听力训练与乐理知识7.3 个人与小组作业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8.2 学生反馈与改进措施8.3 教学方法与内容的调整九、拓展及延伸9.1 欣赏小提琴经典作品9.2 了解小提琴家及其成就9.3 小提琴比赛与活动推荐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小提琴的基本知识1.1.1 小提琴的历史与发展 1.1.2 小提琴的构造与术语1.2 演奏姿势与手法1.2.1 正确的坐姿与持琴方式1.2.2 左手手法与指位1.2.3 右手弓法与运弓技巧1.3 音阶与练习曲1.3.1 大调音阶练习1.3.2 小调音阶练习1.3.3 练习曲选取与演练1.4 乐曲解析1.4.1 选取简易乐曲进行解析1.4.2 分析乐曲结构与技巧要求二、教学目标2.1 掌握小提琴基本演奏技巧2.1.1 音阶与练习曲的演奏2.1.2 乐曲的表现与情感传达2.2 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2.2.1 聆听与分析经典小提琴作品2.2.2 学习音乐理论,提高音乐鉴赏力2.3 增进团队合作与表现力2.3.1 小组合奏与协作2.3.2 参加演出与比赛,提升舞台表现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音准与节奏3.1.1 音准的训练与调整3.1.2 节奏的稳定与变化3.2 弓法与指法3.2.1 运弓的平直与力度控制3.2.2 指法的灵活与准确3.3 音乐表现与情感传达3.3.1 乐曲情感的理解与表达3.3.2 演奏技巧与音乐性的结合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小提琴与弓4.1.1 检查小提琴的音准与状态 4.1.2 选用合适的弓子与松香4.2 乐谱与教材4.2.1 准备教学所需的乐谱与教材 4.2.2 安排学生的练习与作业4.3 调音器与节拍器4.3.1 使用调音器确保音准4.3.2 节拍器的运用,培养节奏感五、教学过程5.1 热身与练习5.1.1 身体与手指的 warmup5.1.2 音阶与练习曲的练习5.2 乐曲学习与演练5.2.1 乐曲解析与示范5.2.2 分段学习与合奏练习5.3 小组合作与表演5.3.1 小组合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3.2 学生个人或小组的表演与展示 5.4.1 教师点评与指导5.4.2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六、板书设计6.1 音阶与指法图示6.1.1 的五线谱与指法标注6.1.2 弓法与节奏示意图6.2 乐曲结构与旋律线6.2.1 乐曲的段落与主题分析6.2.2 旋律线的勾画与强调七、作业设计7.1 练习曲与乐曲片段7.1.1 针对性的练习曲与乐曲片段 7.1.2 家庭作业的布置与要求7.2 听力训练与乐理知识7.2.1 聆听经典小提琴作品7.2.2 学习乐理知识,提高音乐素养7.3 个人与小组作业7.3.1 个人演奏视频或音频作业7.3.2 小组合作演出或创作项目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8.1.1 学生进步情况与问题分析8.1.2 教学方法的调整与改进8.2 学生反馈与改进措施8.2.1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8.2.2 针对学生反馈的改进措施8.3 教学方法与内容的调整8.3.1 教学计划的调整与优化8.3.2 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拓展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小提琴的基本知识1.1.1 小提琴的历史与发展1.1.2 小提琴的构造与术语1.2 演奏姿势与手法1.2.1 正确的坐姿与持琴方式1.2.2 左手手法与指位1.2.3 右手弓法与运弓技巧1.3 音阶与练习曲1.3.1 大调音阶练习1.3.2 小调音阶练习1.3.3 练习曲选取与演练1.4 乐曲解析1.4.1 选取简易乐曲进行解析1.4.2 分析乐曲结构与技巧要求二、教学目标2.1 掌握小提琴基本演奏技巧2.1.1 音阶与练习曲的演奏2.1.2 乐曲的表现与情感传达2.2 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2.2.1 聆听与分析经典小提琴作品2.2.2 学习音乐理论,提高音乐鉴赏力2.3 增进团队合作与表现力2.3.1 小组合奏与协作2.3.2 参加演出与比赛,提升舞台表现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音准与节奏3.1.1 音准的训练与调整3.1.2 节奏的稳定与变化3.2 弓法与指法3.2.1 运弓的平直与力度控制3.2.2 指法的灵活与准确3.3 音乐表现与情感传达3.3.1 乐曲情感的理解与表达3.3.2 演奏技巧与音乐性的结合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小提琴与弓4.1.1 检查小提琴的音准与状态4.1.2 选用合适的弓子与松香4.2 乐谱与教材4.2.1 准备教学所需的乐谱与教材4.2.2 安排学生的练习与作业4.3 调音器与节拍器4.3.1 使用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轻松理解。

(完整版小提琴教案

(完整版小提琴教案

(完整版小提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提琴基础教程》第三单元“左手技巧”,详细内容包括第三章“手指按弦姿势与独立性训练”的第46节,重点探讨手指的独立性、准确性以及按弦姿势的正确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手指按弦姿势,提高手指的独立性。

2. 培养学生对音准、音色的感知能力,提高演奏技巧。

3. 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指的独立性训练、按弦姿势的正确运用。

难点:手指的灵活性与协调性,音准、音色的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提琴、教学视频、音响设备、谱架。

2. 学具:小提琴、乐谱、节拍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小提琴演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左手技巧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按弦姿势的正确方法,示范手指独立性训练的练习方法。

过程细节:讲解手指按弦姿势,示范练习方法,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音准、音色的控制。

3. 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节拍器进行左手独立性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过程细节: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监督,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4.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展示练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练习曲目进行实践。

过程细节:学生独立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左手技巧训练》2. 内容:手指独立性训练按弦姿势的正确运用音准、音色控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第三章第46节的练习曲目,注意手指独立性和音准、音色的控制。

2. 答案:课后自行练习,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更多小提琴演奏视频,了解不同演奏家的左手技巧,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同时,加强课堂所学内容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手指独立性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完整版小提琴教案

(完整版小提琴教案

(完整版小提琴教案一、教学内容1. 弓法技巧:长弓、分弓、跳弓的基本演奏方法。

2. 指法练习:基础音阶与简单旋律的指法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提琴长弓、分弓、跳弓的基本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熟练演奏基础音阶与简单旋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小提琴演奏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弓法技巧的掌握,特别是跳弓的演奏方法。

2. 教学重点:基础音阶的熟练演奏和简单旋律的指法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提琴、琴弓、谱架、示范演奏音频。

2. 学具:小提琴、琴弓、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一段小提琴演奏的优美旋律,引导学生感受小提琴音色的魅力。

邀请学生分享对小提琴演奏的认识和体会。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长弓、分弓、跳弓的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

指导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弓法技巧的练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带领学生练习基础音阶,纠正指法错误。

分组练习简单旋律,互相交流心得。

4.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六、板书设计1. 长弓、分弓、跳弓的演奏方法示意图。

2. 基础音阶与简单旋律的谱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长弓、分弓、跳弓的演奏方法。

熟练演奏基础音阶和简单旋律。

2. 答案:视频示范:长弓、分弓、跳弓的正确演奏方法。

乐谱:基础音阶和简单旋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奏水平。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小提琴演奏音乐会,了解更多小提琴名曲和演奏家,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弓法技巧的掌握,特别是跳弓的演奏方法。

2. 教学重点:基础音阶的熟练演奏和简单旋律的指法练习。

3. 作业设计:练习题目和答案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一、弓法技巧的掌握1. 长弓:要求学生保持弓子平稳,控制力度,避免弓子颤抖。

在练习过程中,可先从慢速开始,逐渐增加速度,确保音色饱满、连贯。

少儿小提琴集体课教程第一册

少儿小提琴集体课教程第一册

少儿小提琴集体课教程第一册【导语】在提倡减负和素质教育的今天,孩子们拥有比较多的闲暇去拓展才艺,提高综合素质。

音乐艺术不仅能陶冶情操,小提琴以其音域宽广、音色纯美、轻巧便携得到更多的青睐。

但要学好小提琴并不容易,须经过漫长、艰辛的历程,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

儿童小提琴教育面对的学生年龄小,容易疲劳,在专注性、感受力、理解力等方面相对而言比较弱,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个儿童对音乐都有一种天然的爱好,孩子们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对音乐感知和敏感度大、可塑性强,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扬长避短,将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小提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以小提琴教学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美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之下,练好基本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表现音乐,同时培养学生专注、坚持的能力,进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逐步成长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小提琴学习的起步阶段,仅最基础的音准、节奏训练,就需要大量的练习积累,枯燥的练习容易让学生望而却步,而小提琴扎实的基本功有赖于时间的积累,否则影响质量。

从根本上说,儿童小提琴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巩固提高的过程成为一种乐趣。

正如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铃木先生所说:“教育应当是使孩子们喜欢接受、积极参加的,这样的方式才是最优化的教育。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致力建立互动式教学关系,通过科学的引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萌发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并在持续的学习和感悟中获得提升。

音阶、练习曲、乐曲的学习穿插进行学生普遍对单纯的音阶、练习曲训练提不起兴致,但音阶、练习曲的训练对于学生掌握发音、音准、基本技巧等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阶、练习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旋律优美的乐曲(有时根据需要作一些适当的改编),如《天鹅湖》、《彩云追月》、《爱是永恒》、《军队进行曲》等,并鼓励学生,如果表现出色,则可上台表演,这些悦耳的乐曲,学生耳熟能详,容易理解,再加上学生对上台表演的向往,也就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计划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计划

夏阳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农村少年宫”小提琴活动计划小提琴集体课面对的学员,大多是低龄、初学的孩子,所以在这种的课程设计中,需要加入更多一些的活动要素在内。

采纳听、做、说、唱、玩、演、游等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课,为学生供给一个轻松的上课环境及氛围,鼓舞学生踊跃参加,勇敢表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琴,自但是然的走近小提琴。

小提琴集体课面对的学员,大多是低龄、初学的孩子,依据这一特色,我的课程设计中加入了更多一些的活动要素在内。

我们力争想经过教课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激活讲堂教课,激活学生的思想,真实产生“讲堂活起来,学生活起来”的成效。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重申感性认识和“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十分重视由“闻”“见”向“知”的上涨由“知”向“行”的转变。

西方教育界也相同存在着活动育人的思想渊源,特别是文艺中兴以来的几百年间,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教育史渐渐形成了一条显然的教育思想发展线索,这一思想的核心要求从头确定小孩在教育中的地位,反对纯真向学生灌注书籍知识,反对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主张尊敬小孩,解放小孩的双手和各样器官,重申小孩的学习兴趣、感性经验和活动价值,重视于是,我在课程设计中的基本功训练、新知识的学习、复习旧知识这三个主要的环节中做了很多的试试,来自然适应教育和活动教育。

一、课程设计中的“教”要“活”起来1、让基本功训练“活”起来:在乏味的基本功训练中,老师能够成为一位“美”的使者。

教师将用自己的语言,乐器的演奏来充足地进行指引,让学生放松心情,跟着音乐“美”起来,而不是从心理上对基本功训练很讨厌。

如:我在课上做空弦练习的时候,让学生所有面对镜子,想象自己正站在舞台进行表演,随即我用电子琴做一个以空弦为主音的和弦分解伴奏,让大家跟着轻柔的节奏轻轻晃起程体,尽兴地让自己的琴声美好起来,并且要时时地夸耀个别做的好的学生。

这样学生从心理上放松下来,使得基本功训练“活”起来,动作也不再僵直,并且成效要比以前那种干巴巴的只给学生们“挑缺点”要好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六年级弦乐基础班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反思·学生反馈·②
教师:魏谦谦
【教学计划】
项目内容
Ⅰ.课题名称Merry Christmas!!!
Ⅱ.教学内容①.乐队中的坐姿
②.复习前一节课中所学内容;
③.基本练习:D大调音阶(D弦--- A弦);
④.“室内乐”中“重奏”;
⑤.“一起过圣诞吧”·《Jingle Bells》
Ⅲ.学情分析平安夜、圣诞节将至,学生在经过大半学期的学习后已经掌握了小提琴中“第一手位”的音阶等基本练习,因此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教授学生《Jingle Bells》,陪同学生一起过圣诞节。

Ⅵ.教学方法教师:拉斯卡教学法(教学、呈现、实践)
学生:威斯顿教学法(整体练习、分组练习,通过练习找出疑难环节,再进一步
解决)
Ⅴ、教学目标①.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Learning B,C# & D on the A String》,帮助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前后教学内容有延续性;
②.让“乐队中的坐姿”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大型交响乐团的正确坐姿以及大概的乐队编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提琴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舞台素养。

③.掌握多种的演奏形式,提高学生视听能力,并能够为今后“双音”教学打下良好
基础。

④.陪同孩子学一首圣诞音乐,过一个完美的圣诞节,拉近师生距离。

Ⅵ.教学重、难点重点:乐队中的坐姿,此环节尤为重要,现在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由于平常写作业过程中不注意姿势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育,因此,乐队坐姿不仅是纠正他们的不良坐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坐如钟”之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难点:《Jingle Bells》。

这首曲子是一个重奏的版本,要提升学生的视听能力,掌握每一个音的发音、音准是比较困难的。

【教案】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坐享音乐”教师播放轻音乐,并要求学生以正确的“乐队坐
姿”静坐5分钟。

学生以正确的坐姿完成教学要求,
并欣赏轻音乐,对今后的作品分析
打下基础。

①.教师出示上节课中所学习内容《D Major
Scale》:
学生以全弓的形式演奏,弓子尽可
能的平稳,尽量不出现音准问题,
换弓、换弦不出现明显痕迹。

2. 复习
②.复习《Can - Can》:1.学生集体以欢快、喜悦的情绪演奏这首曲子。

2.掌握这首曲子出自于奥芬巴赫《天堂与地狱》这部歌剧。

3.新知识导入播放帕尔曼、祖克曼《帕萨卡利亚》重奏视频,
引出新知识点---“重奏”:
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及
其演奏形式。

根据乐曲的声部及演奏者的人数,
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以至七重奏、八重奏等。

由于演奏的乐器不同,因而又有钢琴三重奏、弦
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等的形式。

最常见的重
奏形式是弦乐器重奏
.....,如由两把
...小提琴
...、一把中
....
提琴和一把
.....大提琴
...组成,称为弦乐四重奏
..........。

在弦
乐重奏中加入其他乐器,如由一架钢琴和两件弦
乐器组成的重奏,称为钢琴三重奏。

又如由一支
单簧管和四件弦乐器组成的重奏,则称单簧管五
重奏。

器乐重奏曲多半采用多乐章套曲形式。

器乐重奏强调整体的匀称、均衡和统一,要
求在起奏、分句以及色调的细微变化等方面都达
到准确、协调,演奏者之间保持高度的默契和相
学生仔细聆听,掌握重奏的概念,
重奏的形式,并注意重奏最重要的
特点:强调整体的匀称、均衡和统一,
要求在起奏、分句以及色调的细微变
化等方面都达到准确、协调,演奏者
之间保持高度的默契和相互配合,应.
避免个人的炫技
.......。

互配合,应避免个人的炫技
........。

4.重奏基本练习教师出示《Basic Exercise》题板,将学生分
成两个组,演奏重奏的基本练习:
学生分成两组,轮流练习Violin Ⅰ、
ViolinⅡ部分,并在教师的组织下进
行交换练习,通过演奏不同声部,
感受重奏最重要的特点:整体的和
....
谐性
..
5.Merry Christmas!!教师将《Jingle Bells》(分谱)发给学生:学生在掌握重奏的基本要领后,结
合前期所学习的“第一手位”的指法、
演奏法,进行简单的视奏:《Jingle
Bells》。

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
行分声部练习,在学生练习充足的
前提下,最终将两个声部结合在一
起,以登台演出的形式给予学生鼓
励,以“交响乐团坐姿”的良好面貌,
再加之钢琴伴奏,陪同学生过一个
完美的圣诞节音乐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掌握正确的“乐队坐姿”以及重奏最重要的特点
------整体的和谐性。

就“乐队坐姿”这一点而言,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单独练琴的时候会忘记,在今后学生独立练琴环节,还应多加提醒,以确保从小提琴启蒙教育开始,就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素养。

关于重奏,这对于专业的乐队而言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加以磨合、训练,在本节课中仅仅能够完成“了解”重奏,而并非掌握,因此,若要达到整个弦乐基础班声音的统一、整齐、和谐性,还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做教学更新,便于学生掌握良好的发音。

【学生反馈】
本节音乐课的授课时间正
值Dec.24th---平安夜,在上课前,
我在黑板上以板书的形式写出了
《Jingle Bells》的单声部乐谱,
并加以诸多圣诞元素,学生在进入
教室后便能感受到浓厚的圣诞节氛围,这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之经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均能够独立完成《Jingle Bells》,并以二重奏的演奏方法
演绎这首著名的圣诞节音乐,学生对
此很是激动。

在下课收好琴后学生表示已将
乐谱和指法记下,回家要加以更多的练习,这样的音乐课以及愉快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更让学生在“课堂教育”环节同样也能过一个完美的圣诞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