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PPT素材
合集下载
高铁基本知识ppt课件

波不平顺。 重视竖曲线养护,保持竖曲线圆顺。
26
(2)提高道岔质量
从制造、运输和铺设等方面严格管理,保证道岔的铺 设质量。
充分利用精测网,确保岔位和线形正确。 将道岔及其两端各150-200m线路作业一个管理单元来
养护,重视长波不平顺。 加强扣件和几何尺寸养护,控制各部件的状态,保证
道岔的刚度均匀性。 养护中要关注钢轨光带,保持光带在变截面处的均匀
11
(5)刚度均匀
通过区间扣件刚度与轨下基础的合理分配, 道岔内轨道刚度的优化设计,合理设置路桥、 路涵、路隧、有砟与无砟轨道等过渡段,实现 了高速铁路轨道刚度均匀,有效保证了轨道的 动态平顺性。
12
(6)沉降控制
为保证线路的平顺性,高速铁路采用多种 措施控制轨下基础沉降,如控制路基填筑质量, 严格进行沉降评估,加载预压,应用桩板、桩 网等结构,以桥代路等,以满足高速铁路基础 较小沉降的要求。
21
1.5 高速铁路工务设备修理原则 ——严检慎修
严检慎修 线路维护工作要严格设备检查和分析,慎
重修理,突出设备检查和分析的环节。通过以 动态检查为主、动静态检查相结合方式,做好 线路检查,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检查资料进行分 析,制定详尽的作业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实 施,切忌盲目动道,随意作业。
22
(6)沉降控制 (7)精密控制 (8)动态优化 (9)灾害预防 (10)环境友好
7
(1)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具有结构稳定性高、轨道平顺性 高、刚度均匀性好、耐久性强、轨道几何尺寸 能持久保持、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等优点。
8
(2)新型桥梁
高速铁路桥梁具有跨度大、组合结构多的 特点。大跨度桥梁采用梁拱组合、斜拉等新型 结构,可满足高速铁路跨越江河的需要,有效 减少车桥动力效应,降低高速列车通过时的噪 音与振动,造型美观。
26
(2)提高道岔质量
从制造、运输和铺设等方面严格管理,保证道岔的铺 设质量。
充分利用精测网,确保岔位和线形正确。 将道岔及其两端各150-200m线路作业一个管理单元来
养护,重视长波不平顺。 加强扣件和几何尺寸养护,控制各部件的状态,保证
道岔的刚度均匀性。 养护中要关注钢轨光带,保持光带在变截面处的均匀
11
(5)刚度均匀
通过区间扣件刚度与轨下基础的合理分配, 道岔内轨道刚度的优化设计,合理设置路桥、 路涵、路隧、有砟与无砟轨道等过渡段,实现 了高速铁路轨道刚度均匀,有效保证了轨道的 动态平顺性。
12
(6)沉降控制
为保证线路的平顺性,高速铁路采用多种 措施控制轨下基础沉降,如控制路基填筑质量, 严格进行沉降评估,加载预压,应用桩板、桩 网等结构,以桥代路等,以满足高速铁路基础 较小沉降的要求。
21
1.5 高速铁路工务设备修理原则 ——严检慎修
严检慎修 线路维护工作要严格设备检查和分析,慎
重修理,突出设备检查和分析的环节。通过以 动态检查为主、动静态检查相结合方式,做好 线路检查,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检查资料进行分 析,制定详尽的作业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实 施,切忌盲目动道,随意作业。
22
(6)沉降控制 (7)精密控制 (8)动态优化 (9)灾害预防 (10)环境友好
7
(1)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具有结构稳定性高、轨道平顺性 高、刚度均匀性好、耐久性强、轨道几何尺寸 能持久保持、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等优点。
8
(2)新型桥梁
高速铁路桥梁具有跨度大、组合结构多的 特点。大跨度桥梁采用梁拱组合、斜拉等新型 结构,可满足高速铁路跨越江河的需要,有效 减少车桥动力效应,降低高速列车通过时的噪 音与振动,造型美观。
中国高铁介绍PPT课件

“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
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示意图
18
-
我国“四纵四横”铁路网建设情况
我国“四纵四横”铁路网建设情况
19
-
2016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4年调整)明确,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3万公里;到2025年,高速铁路总量里程将达3.8万公里左右;远期,我国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
展望未来
我国铁路网总里程未来规划
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未来规划
20
-
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布局规划图
21
-
构建起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发展历程
11
-
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发展历程
12
-
中国高铁引进国外技术后的产业自主化
13
-
四方庞巴迪高速动车组列车型号图谱
14
-
中车四方股份高速动车组列车型号图谱
15
-
中车长客、唐车高速动车组列车型号图谱
16
-
2008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至今,我国高铁建设高速发展,高铁里程持续增长。2016年,我国高铁总里程已达2.20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17.74%;同期高铁旅客发送量高达14.43亿人次,占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的比例高达51.28%,首次超过50%。
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示意图
18
-
我国“四纵四横”铁路网建设情况
我国“四纵四横”铁路网建设情况
19
-
2016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4年调整)明确,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3万公里;到2025年,高速铁路总量里程将达3.8万公里左右;远期,我国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
展望未来
我国铁路网总里程未来规划
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未来规划
20
-
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布局规划图
21
-
构建起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发展历程
11
-
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发展历程
12
-
中国高铁引进国外技术后的产业自主化
13
-
四方庞巴迪高速动车组列车型号图谱
14
-
中车四方股份高速动车组列车型号图谱
15
-
中车长客、唐车高速动车组列车型号图谱
16
-
2008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至今,我国高铁建设高速发展,高铁里程持续增长。2016年,我国高铁总里程已达2.20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17.74%;同期高铁旅客发送量高达14.43亿人次,占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的比例高达51.28%,首次超过50%。
高铁发展之路(精)课件

绿色环保
研发和应用更环保、节能的高铁技术,降低高铁运行对环境的影 响,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高速磁浮技术
研究和发展更高速度的磁浮技术,打破传统轮轨高铁的速度限制 ,提升高铁的运输能力和效率。
高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竞争格局
全球范围内,各国高铁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 术、成本、质量和市场拓展等方面。
德国
ICE高速列车于1985年开通,代表 德国的高铁技术。
中国高铁的早期发展
1990年代
中国开始引进国外高铁技 术,并进行消化吸收。
2003年
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 秦沈客运专线开通运营。
2008年
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沪 高铁开通运营。
02 高铁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CHAPTER
资金投入
优化高铁建设资金来源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降低政府财政压力,同 时加强资金监管,提高 资金使用效率。
安全管理
强化高铁建设和运营安 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 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5 高铁的社会文化影响与旅游发展
CHAPTER
高铁对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
出行时间缩短
高铁的出现使得城市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为人 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出行方式转变
高铁逐渐成为人们中长途出行的首选方式,改变 了传统公路、航空等出行方式的地位。
促进区域交流
高铁的便捷性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交通改善
高铁的建设使得城市交通网络更加完善,缓解了城市交通 拥堵问题。
城市经济发展
高铁的建设带动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 的协同发展。
研发和应用更环保、节能的高铁技术,降低高铁运行对环境的影 响,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高速磁浮技术
研究和发展更高速度的磁浮技术,打破传统轮轨高铁的速度限制 ,提升高铁的运输能力和效率。
高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竞争格局
全球范围内,各国高铁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 术、成本、质量和市场拓展等方面。
德国
ICE高速列车于1985年开通,代表 德国的高铁技术。
中国高铁的早期发展
1990年代
中国开始引进国外高铁技 术,并进行消化吸收。
2003年
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 秦沈客运专线开通运营。
2008年
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沪 高铁开通运营。
02 高铁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CHAPTER
资金投入
优化高铁建设资金来源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降低政府财政压力,同 时加强资金监管,提高 资金使用效率。
安全管理
强化高铁建设和运营安 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 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5 高铁的社会文化影响与旅游发展
CHAPTER
高铁对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
出行时间缩短
高铁的出现使得城市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为人 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出行方式转变
高铁逐渐成为人们中长途出行的首选方式,改变 了传统公路、航空等出行方式的地位。
促进区域交流
高铁的便捷性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交通改善
高铁的建设使得城市交通网络更加完善,缓解了城市交通 拥堵问题。
城市经济发展
高铁的建设带动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 的协同发展。
高铁相关的ppt模板

点击添加文字标题
请在此输入内容
请在此输入内容
请在此输入内容
请在此输入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写下标题
写下标题
写下标题
点击在此输入说明内容点击在此输入说明内容点击在此输入说明内容
点击在此输入说明内容点击在此输入说明内容点击在此输入说明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1.点击添加标题
2.点击添加标题
3.点击添加标题
4.点击添加标题
大标题
【壹】
【贰】
【叁】
【肆】
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标题
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
标题
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添加文字
添加文字
添加文字
点击此处添加内容此处添加内容
高速铁路PPT课件(全)

高速铁路通论
• 1、绪论 • 2、高速铁路线路 • 3、高速铁路站场 • 4、高速动车组 • 5、高速铁路的牵引和供电技术 • 6、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7、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技术
2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
高速铁路:1996年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是:最高 速度至少达到250km/h的专用线或最高速度达200km/h 的既有线。 国际上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最高时速作以下划分:
欧洲之星, Eurostar
德国ICE(Inter City Express)
ICE1高速列车
ICE2高速列车 ICE3高速列车
ICE-V高速列车
日本高速新干线铁路网
0系列高速列车
100系列高速列车
200系列高速列车
300系列高速列车
400 系 列 高 速 列 车
500 系 列 高 速 列 车
赔全部票款。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 1994年我国第一条时速200km/h的准高速铁路----广州至深圳 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化时代。
❖ 2003年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皇岛至沈阳客运专线建成 并投入运营,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施 工方法、运营管理及维护等积累了经验。
1.1兴建高速铁路是客运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 1825-1950,铁路运输处于垄断地位 • 50年代后受到了公路航空的挑战 • 根据“旅行时间”最短的法则,在主要优势为短途运输
的公路和主要优势为长途运输的航空之间,仍然为铁路 留有广宽的发展空间。
三种不同速度的高速列车的优势距离比较
• 210 km/h时, 300~500km • 250 km/h时, 250~600km • 300km/h时, 200~800km
• 1、绪论 • 2、高速铁路线路 • 3、高速铁路站场 • 4、高速动车组 • 5、高速铁路的牵引和供电技术 • 6、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7、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技术
2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
高速铁路:1996年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是:最高 速度至少达到250km/h的专用线或最高速度达200km/h 的既有线。 国际上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最高时速作以下划分:
欧洲之星, Eurostar
德国ICE(Inter City Express)
ICE1高速列车
ICE2高速列车 ICE3高速列车
ICE-V高速列车
日本高速新干线铁路网
0系列高速列车
100系列高速列车
200系列高速列车
300系列高速列车
400 系 列 高 速 列 车
500 系 列 高 速 列 车
赔全部票款。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 1994年我国第一条时速200km/h的准高速铁路----广州至深圳 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化时代。
❖ 2003年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皇岛至沈阳客运专线建成 并投入运营,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施 工方法、运营管理及维护等积累了经验。
1.1兴建高速铁路是客运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 1825-1950,铁路运输处于垄断地位 • 50年代后受到了公路航空的挑战 • 根据“旅行时间”最短的法则,在主要优势为短途运输
的公路和主要优势为长途运输的航空之间,仍然为铁路 留有广宽的发展空间。
三种不同速度的高速列车的优势距离比较
• 210 km/h时, 300~500km • 250 km/h时, 250~600km • 300km/h时, 200~800km
高铁ppt_图文

三,高铁发展
铁路是人类发明的首项公共交通 工具,在十九世纪初期便在英国出现 。早在20世纪初前期,当时火车“最 高速率”超过时速200公里者寥寥无 几。直到1964年日本的新干线系统开
通,是史上第一个实现“营运速率”
高于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系统。 世界上首条出现的高速铁路是日 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 日系新干线列车由川崎重工建造,行 驶在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东 海道新干线,营运速度每小时270[1] 行驶在山阳新干线上的300系列车
商业运行的高速磁
悬浮列车,设计最 高运行速度为每小
时430公里,仅次
于飞机的飞行时速 。
四、高速铁路与汽车及民航
无论是高速铁路或机场都发生会挤塞。 高速铁路的优点是载客量非常高。倘若旅程非以大城市中心为出发及目的 地,使用高速铁路加上转乘的时间可能只跟驾驶汽车相仿,但高速铁路毋须自 行驾车,较为舒适。另外,虽然 高速铁路的速度比不上飞机,但 在距离稍短的旅程(650公里以下), 高速铁路因为无需到通常较远的 机场登机,故仍较省时。由于高
高铁概论
班级:姓名:ຫໍສະໝຸດ 学号:一、高铁现代高速铁路是指通过
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
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 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 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 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 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 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 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六、中国大陆已开通的部分高铁线路概况
2003年[1条]:
10月12日,秦沈客运专线通车
2010年[8条]:
1月28日,郑西客运专线通车 4月26日,福厦铁路[1]通车 5月1日,成灌高铁通车 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通车 9月20日,昌九城际铁路通车 10月26日,沪杭城际高速铁路通车 12月30日,长吉城际铁路开通 12月30日,海南东环铁路通车 另外,2011年01月04日,铁道部长 刘志军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表示, 2010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8358 公里。
中国铁路(CR) ppt课件

铁路等级
高铁级(特Ⅰ级)
轨 道
中国采用无砟轨道(除渝万高铁)
内部分档
一般高铁、超级高铁
早期车型
中国高铁最初用CRH2C,CRH3C等
代表车型
中国CRH380,中国标准动车组
磁悬浮极速
日本超导磁悬浮列车590公里
1、和谐号 (CRH)
高铁的号
高铁的号
2、复兴号
(中国标准动车组) 编辑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 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英文代号为CR,高于CRH系列。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 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适应于高速铁路(高铁)、快速铁路(快铁)、城际铁 路(城铁)。早期的两个型号是蓝海豚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复兴号CR400是上 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
【3】:快车 5、高级软卧
七、动车和高铁的区别
八、中国铁路车种字母表示
没有字母的四位车次——普通列车 Z —— 直达特快列车(简称:直特,读作:直) T —— 特别快车(简称:特快,读作:特)(跨局:1~399, 管内401~999) K —— 快速列车(简称:快速,读作:快) N —— 铁路局管内快速列车(简称:管快,读作:内) X —— 直达行邮行包专列(读作:行) 临时列车:(跨局:1~499,管内501~999) L —— 临时旅客列车列车(简称:临客,读作:临) A —— 按需临时加车(简称:临时加车,临外临,读作:A) Y —— 临时旅游列车(简称:旅游列车,读作:游)
2010年10月26日 随着上海至杭州段开通正式开站运营。2012年12月30日并与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实现对接。 中文名
高铁级(特Ⅰ级)
轨 道
中国采用无砟轨道(除渝万高铁)
内部分档
一般高铁、超级高铁
早期车型
中国高铁最初用CRH2C,CRH3C等
代表车型
中国CRH380,中国标准动车组
磁悬浮极速
日本超导磁悬浮列车590公里
1、和谐号 (CRH)
高铁的号
高铁的号
2、复兴号
(中国标准动车组) 编辑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 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英文代号为CR,高于CRH系列。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 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适应于高速铁路(高铁)、快速铁路(快铁)、城际铁 路(城铁)。早期的两个型号是蓝海豚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复兴号CR400是上 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
【3】:快车 5、高级软卧
七、动车和高铁的区别
八、中国铁路车种字母表示
没有字母的四位车次——普通列车 Z —— 直达特快列车(简称:直特,读作:直) T —— 特别快车(简称:特快,读作:特)(跨局:1~399, 管内401~999) K —— 快速列车(简称:快速,读作:快) N —— 铁路局管内快速列车(简称:管快,读作:内) X —— 直达行邮行包专列(读作:行) 临时列车:(跨局:1~499,管内501~999) L —— 临时旅客列车列车(简称:临客,读作:临) A —— 按需临时加车(简称:临时加车,临外临,读作:A) Y —— 临时旅游列车(简称:旅游列车,读作:游)
2010年10月26日 随着上海至杭州段开通正式开站运营。2012年12月30日并与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实现对接。 中文名
中国高铁发展ppt课件模板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自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超过3.6万 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二分之三。 中国高铁的里程碑 2010年中国高铁运营历程突破1万公里,2017年中国高铁运营历程突 破2万公里,2019年中国高铁运营历程突破3万公里。 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发进展 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悬浮列车最高时速已达到620公里,未来有望实现 时速600公里以上的商业运营。
国 高 铁 的 建 设 成 就 与 里 程 里 程 碑
国 高 铁 对 经 济 社 会 的 影 响
国 高 铁 的 未 来 发 展 趋 势 与 展 望
中国高铁的起源及早 期发展
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设想
高铁发展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单一线路到全球运营,经历了几十年的 发展和创新。 20世纪80年代设想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提出建设高速铁路的设想,并在1986年正式成 为国家重点项目。
2015年中国高铁里程超越美国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经历了20多年的发 展,已经成为全球高铁技术领先者。
中国高铁里程超越美国
• 截至2015年,中国的高铁里程已经超过 了美国的高铁里程,成为全球最大的高 铁网络。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构建完成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总里程已超过3万公里。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构建完成 中国高铁“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于2014年正式建成,覆盖了全国96%以上的地级行政区。 中国高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高铁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人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Learn more
高铁对中国制造业的促进 作用
高铁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低技术到高技术,实现了制 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高铁建设带动就业增长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3.8 万公里,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高铁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高铁网络的覆盖使得区域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促进了区域间的 经济交流和合作,推动了中国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国 高 铁 的 建 设 成 就 与 里 程 里 程 碑
国 高 铁 对 经 济 社 会 的 影 响
国 高 铁 的 未 来 发 展 趋 势 与 展 望
中国高铁的起源及早 期发展
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设想
高铁发展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单一线路到全球运营,经历了几十年的 发展和创新。 20世纪80年代设想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提出建设高速铁路的设想,并在1986年正式成 为国家重点项目。
2015年中国高铁里程超越美国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经历了20多年的发 展,已经成为全球高铁技术领先者。
中国高铁里程超越美国
• 截至2015年,中国的高铁里程已经超过 了美国的高铁里程,成为全球最大的高 铁网络。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构建完成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总里程已超过3万公里。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构建完成 中国高铁“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于2014年正式建成,覆盖了全国96%以上的地级行政区。 中国高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高铁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人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Learn more
高铁对中国制造业的促进 作用
高铁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低技术到高技术,实现了制 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高铁建设带动就业增长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3.8 万公里,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高铁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高铁网络的覆盖使得区域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促进了区域间的 经济交流和合作,推动了中国经济的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