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辅导(5)

教学辅导(5)
教学辅导(5)

教学辅导

(5)

1、岩石风化有哪些类型?

答:

岩石的风化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2、残积土有何特征?

答:

残积土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由于残积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残积土由于山区原始地形变化较大和岩石风化程度不一,厚度变化很大,在同一个建设场地内,分布很不均匀。

3、简述坡积土、洪积土和冲积土的形成及特征?

答:

坡积土是岩石风化产物在地表水的作用下被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坡积土是搬运距离不远的风化产物,其物质来源于坡上,一般以黏土、粉质黏土为主,坡积土随斜坡白上而下逐渐变缓,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作用。在坡积土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应注意下卧基岩表面的坡度及其形态,坡积土组成物质粗细混杂,土质不均匀,尤其是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加上坡积土的厚度多是不均匀的,因此在这种坡积土上修建建筑物时应注意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洪积土是山洪急流、暴雨或骤然大量的融雪水形成搬运力很大的急流,它能冲刷岩石,形成冲沟,并能把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麓平原堆积而形成洪积土。当山洪挟带的大量石块泥砂流出沟谷口后,因为地势开阔,水流分散,搬运力骤减,所搬运的块石、碎石及粗砂就首先在沟谷口大量堆积起来;而较细的物质继续被流水搬运至离沟谷口较远的地方,离谷口的距离越远,沉积的物质越细。经过多次洪水后,在山谷口就堆积起锥型的洪积物,称为洪积扇。洪积土具有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

颗粒多带有棱角。洪积扇顶部以粗大块石为多;中部地带颗粒变细,多为砂砾粘土交错;扇的边缘则以粉砂和粘性土为主。

洪积物质随近山到远山呈现由粗到细的分选作用,但碎屑物质的磨圆度由于搬运距离短而不仍佳。山洪大小交替的分选作用,常呈不规则的交错层状构造,交错层状构造往往形成夹层、尖灭及透镜体等产状。

冲积土是河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洪积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陆地地形的改变最主要是靠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不断地对岩石进行冲刷破坏,并把破坏后的碎石物质搬运到海洋或陆地的低洼地区堆积起来。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决定于河水的流速和流量。由于流速、流量的变化,河流表现为侵蚀、搬运和沉积三种性质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地质作用。冲积土的特征:

物质有明显的分选现象。上游及中游沉积的物质多为大块石、卵石、砾石及粗砂等,下游沉积的物质多为中、细砂、粘性土等;颗粒的磨圆度较好;多具层理,并有尖灭、透镜体等产状。

4、坡积土的稳定性是否能以其表面坡度来判断?为什么?

答:

不能。因为坡积土的稳定性与基岩表面的坡度有关,基岩表面的坡度越大,坡积

土的稳定性就越差。坡积土的表面坡度仅与生成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搬运、沉积

在山坡下部的坡积土越厚,表面倾斜度越小。

5、x x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答:

湖泊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破坏作用和沉积作用。

6、风对岩石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答:

风对岩石的地质作用有破坏、搬运及沉积三种。

第5xx

1、什么叫地下水?研究地下水有何意义?

答:

地下水是积存并运动于岩土孔隙、裂隙及溶隙中的水。

从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地下水是白然界水体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是组成白然界水量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强,人类越来越强烈地与地下水打交道,如开发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强,人类越来越强烈地与地下水打交道,如开发地下水源用作灌溉和供水,排除渍涝灾害,防止或减少渠系和灌溉水的渗漏,矿山巷道、施工基坑疏于排水、海水浸入和水污染的防治等都要求进行地下水研究和计算。

地下水知识对于水文地质、水利土壤改良、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工建筑、矿山和石油的开发以及地震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在需要排水的土地上设计排水系统,在设计灌溉系统时进行渗流计算,确定水库渗漏损失,校核坝、闸、泄水建筑物以及其它水工建筑物的渗透稳定,评价防渗设施的效果等,都需要地下水动力学知识。又如在利用地下水灌溉和供水时,取水建筑物如各种井孔、集水廊道等的出水量计算、合理尺寸的确定、井群布局的设计等都是按照地下水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和公式进行的。金属矿产,煤田,油、气田的开采及漠、碘水和井盐的抽取,常常伴随着抽排地下水或向油层注水,这无疑需要进行地下水动力学计算。

2、什么是岩石的空隙性,白然界岩土的空隙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通常将岩石空隙的大小、多少、形状、联通程度以及分布状况等性质统称为岩石的空隙性。

岩石的空隙包括溶隙(地下岩溶洞)、岩体裂隙(节理)和岩石内部的孔隙,而土体一般只考虑孔隙。

(1) 溶隙地下水和有些地表水长期溶解可溶性岩石而形成的较大体积的一种特殊空隙。岩溶洞,亦称喀斯特(Karst),是很大的地下岩体空隙。除了干枯的外,岩溶洞常是地下水大量埋藏的地方,往往形成地下河流或湖泊。有的岩溶洞则相当于不规则的

地下承压水管线。

衡量溶隙多少的定量指标称岩溶率

(2) 裂隙

存在于坚硬岩石中的裂缝状空隙称裂隙。衡量裂隙多少的定量指标称裂隙率

(3) 孔隙率

松散岩石或土体是由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的,在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孔隙。衡量孔隙多少的定量指标称孔隙率

3、何谓岩土的水理性质,包括哪些内容,各用什么衡量指标,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洛:

(1) 岩土的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水分的贮存和运移有关的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和防水性。

(2) 衡量容水性的定量指标称容水度;衡量持水性的定量指标称持水度;衡量给水性通常用给水度来表示;衡量透水性和防水性的定量指标称渗透系数。

(3) 溶水度即岩石中所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显然容水度在数值上与孔隙率、裂隙率、岩溶率相等。当岩土孔隙被水饱和时,水的体积即等于孔隙体积。但具有膨胀性的黏土,充水后体积增大,容水度可大于其初始孔隙率。持水度实际上表明岩石中结合水的含量。岩石颗粒表面面积愈大,结合水含量愈多,持水度愈大。颗粒细小的黏土,总表面积大,持水度就大,甚至可等于溶水度。给水度的大小直接受到岩土的物理性质的影响,且与岩土的有效孔隙率(常用百分数表示)在数值上相当。需要说明,给水度不仅与岩性有关,而且与颗粒级配、空隙发育程度等相联系。渗透系数的大小首先决定于岩石空隙的大小、形状、多少、连通程度有关。松散

沉积物,孔隙率变化较小。给水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透水性的好坏。

4、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哪些?

答: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密度、导电性及放射性等。

5、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的主要特征各是什么?潜水等水位线图和承压水等水

位线图各有什么特征和用途?

答:

(1) 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的

主要特征各是:1)包气带水指位于潜水

面以上包气带中的地下水,按其存在形式可分土壤水和上层滞水两类。土壤水主要以结合水和毛管水形式存在。

靠大气降水的渗入、水汽的凝结及潜水由下而上的毛细作用的补给。土壤水主要消耗于蒸发,水分变化相当剧烈,受大气条件的制约。当土壤层透水性很差,气候又潮湿多雨或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时,易形成沼泽,称沼泽水。当地下水面埋藏不深,毛细水带可达到地表时,由于土壤水分强烈蒸发,盐分不断积累于土壤表层,则形成土壤盐渍化;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上层滞水接近地表,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接受当地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的补给,以蒸发的形式排泄。雨季获得补充,积存一定水量,旱季水量逐渐消耗,甚至干涸。一般含盐量低,易受污染。松散沉积层,裂隙岩层及可溶性岩层中皆可埋藏有上层滞水。但由于其水量不大,季节变化强烈的特点,故只能作为小型临时性供水水源。

2)潜水的主要特征是:

潜水面是白由水面,无水压力,只能沿水乎方向由高处向低处流动;潜水面以上无稳定的隔水层,存残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可通过包气带宣接渗入补给而成为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潜水的水位、水量、水质随季节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在雨季,潜水补给充沛,潜水位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埋藏深度变小;

而在枯水季节正好相反;由于潜水面上无盖层(闲水层),故易污染。3)承压水的

主要特征是含水层上下都有稳定的隔水层存在,所以承压水与地表大气隔绝,其补给

区与分布区不一致,可以明显地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水量、水位、水温都

较稳定,受气候、水文因素的直接影响较小,不易受污染。

(2)潜水等水位线图和承压水等水位线图各有什么特征和用途:

潜水:

潜水面的形状可用等高线图表示,称潜水等水位线图。绘制时格研究区内潜水的露头(钻孔、搽井、水井、泉、沼泽、河流等)的水位,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测定,点绘在地形图上,连接水位等高的各点,即为等水位线图。由于水位有季节性变化,图上必须注明测定水位的日期。一般应有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时期的等水位线图。

根据等水位线可以确定以下问题

1)确定潜水流向。潜水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所以,垂直于等水位线的直线方向,既是潜水的流向(通常用箭头方向表示)。

2)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在潜水的流向上,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值,即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水力梯度。

3)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任一点的潜水埋藏深度是该点地形等高线的标高与该点等水位线标高之差。4)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一般有三种不同情况。

a. 潜水补给河水,潜水面倾向河流,这种情况多见于河流中上游山区。

b. 河水补给潜水,潜水面背向河流,这种情况多见于河流下游地区。

c. 河水一例补给浴九一例排泄潜水。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山前地区的一些河流。

5)确定泉和沼泽的位置。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高程相同处,潜水出露, 为泉或沼泽位置。

6)选择给水或排水建筑物的位置汇流处开挖排水沟或打井。

承压水:

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反映了承压水面的起伏形状。它与潜水面不同,潜水面是一实际存在的面,而承压水面是一个势面。承压水面与承压水的埋藏深度极不一致,与地形高低也不吻合。只有在钻孔揭露含水层时,才能看到。因此,在等水压线图中还要附以含水层顶板的等高线。

根据等水压线图可以确定含水层的许多数据,如承压水的流队水力梯度,储藏深度和承压水头等。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固定适宜开采承压水的水源地。

6、地下水含有哪些主要化学成分?什么是地下水的总矿化度、硬度、酸碱度?

地下水对混凝土有什么腐蚀作用?

答:

(1) H、Ca Mg、Na、K等在地下水中最常见。

(2) 总矿化度表示水的矿化程度,为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量;水的硬度取决于水中Ca2+、Mg2 +的含量,含量高,则硬度大,含量低,则硬度小;水的酸碱度取决于水中氢离子浓度,浓度高,则成酸性,浓度低则成碱性。

(3) 地下水的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对地下建筑材料如混凝土中的由硅酸盐水泥在遇水硬化后形成Ca (OH)

2、水化硅酸钙CaOSiO212H2。水化铝酸钙CaOAl2O3 6H2。等等具有腐蚀作用。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性可分为结晶型腐蚀、分解型腐蚀和复合型腐蚀三类

7、什么是达西定律?室内测定岩土的渗透系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答:

达西(H. Darcy)于1856年在稳定流和层流条件下,用粗颗粒土进行了大量的渗透试验,测定水流通过土试样单位截面积的渗流量,获得了渗流量与水力梯度的关

系,从而得到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或水头能量损失)和土的渗透性质的基本规律,

即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渗透定律。室内测定岩土的渗透系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前者适用于测定透水性强的无粘性土,后者适用于透

水性弱的岩土。

常水头法就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头不变,水头差也不变,渗流稳定变水头法就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水头,水头差是变化的,渗流不稳定。

8、什么是流土和潜蚀?其临界水力梯度的概念是什么?

答:

流土(流砂)是渗流将土体的所有颗粒同时浮动、流动或整块移动。

潜蚀(管涌)是在一定水力梯度下,渗流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削弱土体内部连结,

初一教学辅导全套视频教程【完整版】

初一教学辅导全套视频教程【完整版】初一教学辅导全套视频教程【完整版】残梦初一数学学习专家指导视频教程 初一数学学习专家指导1 初一数学学习专家指导2 初一数学学习专家指导3 初一数学学习专家指导4铜雀台 七年级语文辅导实用教程七年级语文辅导教程1 七年级语文辅导教程2 七年级语文辅导教程3夺宝联盟 人教版初一作文视频教程 人教版初一作文01 人教版初一作文02 人教版初一作文03

人教版初一作文04 人教版初一作文05 人教版初一作文06 人教版初一作文07 人教版初一作文08 人教版初一作文09 人教版初一作文10 人教版初一作文11 人教版初一作文12 特务迷城 七年级地理教材指导教程七年级地理教材指导1 七年级地理教材指导2 七年级地理教材指导3 七年级地理教材指导4血滴子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教程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01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02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03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04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05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06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07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08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09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10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11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12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13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14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15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16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17 苏教版初一生物实验18 孤胆特工 初一英语学习视频教程初一英语学习教程01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02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03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04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06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05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08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0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1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2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07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3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4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5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6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7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8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19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0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1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2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3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4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5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6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7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8 初一英语学习教程29

电工技术(第三版席时达)教学指导、习题解答第五章.docx

第五章电路的瞬态分析【引言】①直流电路:电压、电流为某一稳定值 稳定状态(简称稳态)交流电路:电压、电流为某一稳定的时间函数 ○2当电路发生接通、断开、联接方式改变及电路参数突然变化时,电路将从一种稳态变换到另一种稳态,这一变换过程时间一般很短,称为瞬态过程或简称瞬态(也称暂态过程或过渡过程)。 防止出现过电压或过电流现象,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3 瞬态分析的目的 掌握瞬态过程规律,获得各种波形的电压和电流。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产生瞬态过程的原因和研究瞬态过程的意义。 2、掌握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理解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的概念。 3、理解RC电路和RL电路瞬态过程的特点。 4、了解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本章重点: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 本章难点:初始值的确定。 5-1瞬态过程的基本知识 一、电路中的瞬态过程 【演示】用根据图5-1-1 制作的示教板。观察开关S 合上瞬间各灯泡点亮的情况。 S I C I L I R +C L R U S - HL 1HL2HL3 图 5-1-1 【讲授】开关 S HL 1突然闪亮了一HL 2由暗逐HL 3立刻变合上瞬间下,然后逐渐暗下渐变亮,最亮,亮度稳 去,直到完全熄灭后稳定发光定不变 有瞬态过程无瞬态过程

外因——电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换路) 电路发生瞬态过程的原因 内因 —— 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电容或电感) 二、换路定律 【讲授】①换路定律是表述换路时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变化规律的,即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和电 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②设以换路瞬间作为计时起点,令此时 t =0,换路前终了瞬间以 t =0 —表示,换路后初始瞬间以 t =0 +表示。则换路定律可表示为: u C (0 +) = u C (0 — ) 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 i L (0 +) = i L (0 — ) 换路瞬间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换路后 换路前 初始瞬间 终了瞬间 【说明】①换路定律实质上反映了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不能突变。因为 W C = 1 Cu C 2、W L = 1 Li L 2, p= dw 趋于无穷大,这是不可能的。 2 2 u C 和 i L 的突变意味着能量发生突变,功率 dt ②当电路从一种稳定状态换路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过程中, u C 和 i L 必然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这种电流和电压的连续变化过程就是电路的瞬态过程。 ③电阻是耗能元件,并不储存能量,它的电流、电压发生突变并不伴随着能量的突变。因此由纯电 阻构成的电路是没有瞬态过程的 。 ④虽然 u C 和 i L 不能突变,但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是可以突变的,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也是可以突变 的。这些变量是否突变,需视具体电路而定。 三、分析一阶电路瞬态过程的三要素法 【讲授】①一阶电路是指只包含一个储能元件,或用串、并联方法化简后只包含一个储能元件的电 路 经典法 (通过微分方程求解) ②分析一阶电路瞬态过程的方法 三要素法 (简便方法,本书只介绍此法的应用) ③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的任何一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只要求得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这三个 要素,就可完全确定其在瞬态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三要素法:

线上教学辅导活动设计方案

在线教学辅导活动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方案》和《淮北市教育局普通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方案》通知要求,为贯彻县教育局和刘桥中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以及“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方针,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以尽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二、网上教学准备工作 1、优化家庭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相关设备,做好硬件支持。 2、摸清每个学生具备线上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3、参加学校教师进行线上教学课程观看方法的研讨,并亲自动手操作。 4、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观看方法。 5、制定线上观看课程表并分发到班级群。 三:具体教学安排 教学主要采取线上直播教学,老师线上辅导答疑。 (一)学生观看教学直播方法 1、电视观看方法: (1)电信网络电视:IPTV 首页--停课不停学 (2)移动网络电视:左上角推荐或教育--安徽省中小学线上教育,选择淮北市即可收看

(3)联通网络电视:安徽联通 IPTV 用户直播点播随心看 2、手机或平板观看方法: (1)电信网络:下载“名师云课堂”观看 (2)移动网路:下载“和教育”观看 (3)联通网络:下载“沃视频”观看 3、电脑观看方法: 登录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首页--线上教学课程观看线上教学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f16565393.html,/ (二)线上教学要求 1、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线上推送的课程,统一作息时间,及时总结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合理解决。 2、在线教学研讨工作,积极参加研讨活动,讨论推送课和自录课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改良建议。 3、提前备课并全程线上随堂听课,记录好重难点,线上直播教学结束后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答疑解惑。课后及时布置作业并批改,确保学习效果。 4、与学生家长做好交流工作,让家长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督促学生上好线上课并反馈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学习状态。 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视力保健,加强体育锻炼。 (三)线上教学工作开展具体方案 借助淮北市智慧教育平台、钉钉教育管理系统、微信群、QQ群

《步步高》教学辅导电子版,有习题,有解析,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3讲 原子结构 1.(2009·成都模拟)铋(Bi )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20983 Bi 和 21083 Bi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20983Bi 和21083Bi 都含有83个中子 B.20983Bi 和21083Bi 互为同位素 C. 20983 Bi 和 21083 Bi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20983 Bi 和 21083 Bi 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答案 B 2.(2008·全国理综Ⅱ,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 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m A +2 (A-N+m ) mol B. A a (A-N) mol C. m A a +(A-N) mol D. A a (A-N+m ) mol 答案 A 3.(2009·商丘模拟)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 倍(a >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 A.2a +2 B.2a +10 C.a +2 D.2a 答案 A 4.(2008·上海,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CO 2的电子式为 B.Cl - 的结构示意图为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 2H 4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为17 37Cl 答案 B 5.(2009·长春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B.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 3 C.在CS 2、PCl 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D.Ar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 - 全

一对一个性化 辅导方案 学员姓名年级学校 学管师联系方式 科目一任课老师科目二任课老师科目三任课老师科目四任课老师 星火教育个性化教学研究中心

科目辅导方案 第一部分:学员自我分析学员姓名: 高效学习从了解自己开始。你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制订目标吗?你设想过怎样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吗?让我们先做个自我分析吧! ◆本科目自我学情分析 优势 劣势 ◆解决方案以及目标设定 本阶段我的目标是: 达成目标中我最大的障碍是: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我将要付出的努力:

科目辅导方案 第二部分:教师辅导方案辅导老师: ◆学情分析 叶慧琳同学仔细、认真、踏实,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随和——完美型性格,若是能够形成系统一些的思维模式,包括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学习能力及社会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优势: 良好的态度个人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叶慧琳同学就是具备这样的品质,她会反反复复地确认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好了,她会很有礼貌地和各个老师打招呼,勤奋也是她与众不同的一个因素。 弱势: 可能是年龄还小的原因,或许是心理年龄偏小,慧琳同学在分析问题上面缺乏宏观思维,还缺少学会一样东西的方法和成就感。 ◆解决方案 针对叶慧琳同学的情况,拟定如下辅导计划: 一、鼓励她学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舞蹈、钢琴,还是一段歌曲,学到自己可以独立在舞台面前表演,可以骄傲地在众人面前展示的程度。她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动机她曾经说过一点也不想学习,没有好好地静下来展望未来,通过钻研自己钟爱的内容,得到那种学到知识的成就感,她将会主动去学习自己需要具备的东西。 二、她的思维方式偏向微观的视角,精细、无微不至、注重细枝末节,而且力求完美,发挥这样的优势可以把知识能力弄个通透,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方根”、“立方根”,特别注重每个概念的定位,引导她从宏观角度分析事物之间的结构,从“列方程和解方程”、“有理数和无理数”等等知识结构上思考问题。

第五章公共组织教学辅导

第五章公共组织 一、公共组织的含义 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之一。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我们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国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和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和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有序而有效的动态组织管理行为是一个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正常状态。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公共组织中行政人员的组合不仅是职权的组合,也是人的精神与意志、知识与技能的组合和凝集。这种凝聚力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公共组织一般由权力、机构、人员、规范、信息和物质资源等要素构成。这些行政要素围绕着特定的行政目标组成具有不同职能、形态不同的公共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 5、法制性; 6、系统性。 三、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1)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权制的公共组织的优点是: ①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 ③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和集中各种资源,可以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也有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 ④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集权制的缺陷是: ①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能发挥下级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 ②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而造成决策失误,也容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 ③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 ④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高度集权易于走向家长制或一言堂,甚至走向专制或独裁。这就有损于民主、公平的社会目标。 (2)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分权制的优点是:

一对一辅导教学计划

翰林学院一对一辅导 教学计划 为了进一步让吕伟信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暑期一对一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 吕伟信是家中独子,由于父母常年在苏州上班,四年级开始贪玩,导致成绩下滑严重。根据做题的应变能力来看,他属于比较聪明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快,但是有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粗心大意,有着孩童的共性:自制力差。 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教学上,要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在计算上不容失误,应用题上更是不能疏忽。平时应当严把作业关,做到布置、检查、纠正几步走,争取在本次学习上分数能提高到理想的范围。从长远角度来看,旨在加强培养其自控能力,以便以后无人监管,足以自控玩心,主动学习。 二、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如下: 一、除法 。 本单元的重点是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同时也是难点。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本章没有吃透,而与后面内容脱节,致使成绩下滑,所以应当重点来讲,并在课上课后督促其多练习。 二、角 在学习线段、射线与直线时,能否度量、端点问题属于简单的识记,多从生活中举例,让其直观的了解到这些线的实质。角的定义以及锐角指教钝角的划分,知道平角周角的度数。 三、混合运算 四则运算的初步学习,在讲述级别时,要先让学生理解先运算的原因,从分布式开始,到综合式,理解级别运算,知道在混合运算中的运算步骤。加强应用题综合式的列式,训练思维,分类教学。 四、: 五、平行和相交 什么是平行线,如何用尺子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垂线。知道什么是垂线段,能够在做类似“点到直线引几条线段最短的是垂线段及垂线段一定最短”的判断题。 六、找规律 锯木头,在排物体中间两两放置其他物体,还有排成圆环状中间插放物体,这些规律最好让其自己动手去制造模型操作,加深印象。 七、观察物体 )

《新思维英语阅读》教学辅导(第5章)

《新思维英语阅读》教学辅导(第5章) 《新思维英语阅读Ⅲ》教学辅导(第5章) CHAPTER 5 AGING Theme Introduction: The search for the secret to long life has existed since time began. We all want a long, healthy life. We notice the signs of our own aging with concern. Why do we age? While medical science, and individuals consider ways to prolong human lifespan, the numbers of people over 60 — and particularly those over 80 — are growing fast. This rapid aging of global society brings many problems. Reading Skill Practised: Word Analysis As you learned in Chapter 4, learning to read without constant use of your dictionary will help you become a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reader. However, sometimes the context of the sentence does not give enough information for you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unknown words. Another vocabulary strategy you can try is word analysis. In word analysis, the reader breaks down English words into common parts and guesses the meaning from the word origin. Reading Skill: Word Analysis (Prefixes) Sometimes the context of the sentence does not give enough information for you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unknown word. If that is the case, and you feel you need to know that unknown word's meaning to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then you should open your dictionary. However, there is another vocabulary strategy you might try: Word analysis. In word analysis, the reader breaks down English words into prefix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d), root (the middle of the word, and its basic meaning), and suffix

教学辅导(1)

教学辅导(1) (第一至五章)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 1.了解CAD的发展历史、当前现状及发展趋势; 2.理解CAD的基本概念及当前在土木工程界的应用现状; 3.树立学好本课程的信心,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第二章常用图形输入、输出设备 知识点: 了解键盘、鼠标、扫描仪、显示卡、显示器、打印机和绘图仪的种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第三章二维图形的生成算法掌握 知识点: 1、了解线性变换及其逆变换 2、了解点、直线的生成 3、了解填充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图形变换 知识点: 了解平移变换、投影变换和图形裁剪 第五章 AutoCAD概述 知识点:

了解AutoCAD2000的主要功能、掌握AutoCAD2000的用户界面、基本命令和系统需求 重点内容辅导: 一、了解Auto CAD软件的发展历程 Auto 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通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软件包。 Auto CAD1.0——1982年12月; ...... Auto CADR14——1997年上半年推出,32位,全面支持Windows95; Auto CADR14中文版——1998年,第一次使用简体中文语言的本地化产品;Auto CADR15; Auto CAD2000——1999年; Auto CAD2002——2001年; Auto CAD2004——2003年; Auto CAD2005——2004年; Auto CAD2006——2005年; 从绘图到设计,设计的数字化。 二、启动AutoCAD 2000 在Windows中启动AutoCAD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如果你顺利安装了AutoCAD 2000,则在桌面上就应该有一个快捷键图标双击这个图标就能启动 AutoCAD了。也可以从Windows的开始菜单的程序菜单中寻找AutoCAD 2000程序组,找到AutoCAD 2000项,然后单击它,启动AutoCAD。一般情况下,AutoCAD会显示一个Start Up对话框。当然,我们现在总是单击"缺省设置"按钮,选择"公制",然后点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可以进入AutoCAD中了,总么样,到现在为止,一切还很顺利吧!如果你将上面启动对话框下方的"启动显示对话框"旁边的勾去掉的话,则下次进入AutoCAD你就看不到这个对话框了,而直接就进入AutoCAD了。

教育理论第五章 课程 第六章 教学

第五章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二、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二)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培养共性,选修培养个性)(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五)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课程任务) (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计划性)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需求:通过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二)科学知识 (三)学习者身心的发展:年龄、个体差异性 (四)课程理论 四、课程理论流派 (一)活动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1.倡导者: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 2.优点: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等 3.不足:活动中无明确的教科书和课程标准,活动课题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夸大 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略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二)要素课程论(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要以文化要素为基础,而非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1.要素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 (三)结构课程论 1.倡导者:美国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布鲁纳 第二节课程目标 一、内涵:教育的意图。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传递性 二、影响课程目标的制定的因素 (一)学习者的需要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民主性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统一的原则;教育先行原则) 第三节课程内容 目前在我国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一)概念: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992年: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教学辅导 (5)

教学辅导(5) 1、岩石风化有哪些类型? 答:岩石的风化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2、残积土有何特征? 答:残积土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由于残积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残积土由于山区原始地形变化较大和岩石风化程度不一,厚度变化很大,在同一个建设场地内,分布很不均匀。 3、简述坡积土、洪积土和冲积土的形成及特征? 答:坡积土是岩石风化产物在地表水的作用下被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坡积土是搬运距离不远的风化产物,其物质来源于坡上,一般以黏土、粉质黏土为主,坡积土随斜坡自上而下逐渐变缓,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作用。在坡积土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应注意下卧基岩表面的坡度及其形态,坡积土组成物质粗细混杂,土质不均匀,尤其是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加上坡积土的厚度多是不均匀的,因此在这种坡积土上修建建筑物时应注意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洪积土是山洪急流、暴雨或骤然大量的融雪水形成搬运力很大的急流,它能冲刷岩石,形成冲沟,并能把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麓平原堆积而形成洪积土。当山洪挟带的大量石块泥砂流出沟谷口后,因为地势开阔,水流分散,搬运力骤减,所搬运的块石、碎石及粗砂就首先在沟谷口大量堆积起来;而较细的物质继续被流水搬运至离沟谷口较远的地方,离谷口的距离越远,沉积的物质越细。经过多次洪水后,在山谷口就堆积起锥型的洪积物,称为洪积扇。洪积土具有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洪积扇顶部以粗大块石为多;中部地带颗粒变细,多为砂砾粘土交错;扇的边缘则以粉砂和粘性土为主。洪积物质随近山到远山呈现由粗到细的分选作用,但碎屑物质的磨圆度由于搬运距离短而不仍佳。山洪大小交替的分选作用,常呈不规则的交错层状构造,交错层状构造往往形成夹层、尖灭及透镜体等产状。 冲积土是河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洪积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陆地地形的改变最主要是靠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不断地对岩石进行冲刷破坏,并把破坏后的碎石物质搬运到海洋或陆地的低洼地区堆积起来。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决定于河水的流速和流量。由于流速、流量的变化,河流表现为侵蚀、搬运和沉积三种性质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地质作用。冲积土的特征:物质有明显的分选现象。上游及中游沉积的物质多为大块石、卵石、砾石及粗砂等,下游沉积的物质多为中、细砂、粘性土等;颗粒的磨圆度较好;多具层理,并有尖灭、透镜体等产状。

一对一教学辅导计划

一对一教学辅导计划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VIP” 目 标 签 约 式 辅 导 计 划 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步行街金地广场D栋3楼(米萝咖啡楼上)联系电话:023— “VIP”目标签约式辅导计划 ◆学生姓名:王玥彤◆辅导内容:五年级数学 ◆辅导教师:王维 一、目标任务 (一)情感意志 1.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的情感动机和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并逐步形成主动克服困难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毅力; 4.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基础知识 1.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课本基础知识(比如分数知识、方程的基本解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让学生在开学前对于课本知识有一个整体了解,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2.训练和巩固学生的因数、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知识;灵活运用图形面积、体积公式,分割与组合几何图形的能力; 3.突出训练和巩固学生对各种运算法则的熟练运用,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能做到准确、快速的解题。 (三)基本技能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准确计算、书写规范、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 2.以习题操练为载体,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技能,充分表达交流思维过程和解答思路,并有的放矢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情况分析 (一)学习现状 1.数学基础:由于学生平时数学习题做得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不熟悉,更不能灵活运用;

传播学概论-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假说 概念 1.拟态环境:李普曼1922年出版《舆论学》。认为,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 2.议程设置(问答1) 问答: 1. 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历来的效果研究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 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2. 议程设置功能在理论提出以后具有哪些发展,其不足之处有哪些?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 ⑴“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①时空因素;②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③社会文化规范,即传播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和受众的一般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 概念: 1. 舆论: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结构

第五章课程结构 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第一节教与学之间传递着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 (1)课程要素的演化 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 杜威确定的课程要素有: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和审美经验要素。 (2)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 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着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为什么我国中小学课程需包含这些要素呢? 答:一方面,在前人积累的社会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关于真、善、美的经验。另一方面,儿童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课程的结构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一)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 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和外语。 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类。 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四个“板块”组成的。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国外也有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三课堂’. 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程的基本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的研究 议程设置功能:是由麦库姆斯和肖首先提出的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基本内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培养分析:也称培养理论,教化分析或涵化分析,起源于60年代后期的美国,该理论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共识:这是培养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是由社会传播提供的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是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的共同的基准,是社会生活实现协调的基础 上限效果:这是与“知识沟”理论相反的一种假说,是由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早;反之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才, 也就是说,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识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评价性调查:我国现阶段的传播效果调查的组成方面之一.既有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信誉度和权威性的总体评价,也有对三大媒介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生动性等所做的比较评价,还有对特定报社,电台,电视台工作情况的综合评价以及对各类传播内容的对比评价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有哪些特点? 答: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方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3,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如何评价“议程设置功能”假说? 答:首先,此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入手,提示了大众传播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还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力图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面前.其次,此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研究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1, “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主要从三个“认知模式”, “显著性模式”, “优先顺序模式”三个角度来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2,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3,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4,一些研究还将“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的不同属性结合起来加上考察,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答:内容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

1对1课程辅导的教学模式

1对1课程辅导的教学模式 1对1教学辅导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学科漏洞、家庭教育等各要素对学生全方位分析,精准定位,寻求快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通道,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由教师认真实施。每位教师通过备课、授课、课后反馈等环节完成辅导方案。 一、制定辅导方案: 1.制定辅导方案的依据:第一次与学生、家长的谈话记录(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与家长的具体要求,其它信息),任课教师的书面意见(试听感觉、练习或试卷分析等)。 2.制定辅导方案的方法:辅导方案由1对1课程辅导管理人员根据学生、家长和任课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含学生客观状况综述;辅导内容;辅导期限;课时安排、预计目标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3.制定辅导方案的作用:是任课教师实施教学工作的指导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跟踪检查的重要依据;是进行辅导工作阶段总结汇报的必备资料。 二.备课: 1.教学计划:根据辅导方案制定教学计划,按辅导内客和时间,编排课时教学内客(进度表)、授课方式和应达到的分目标。 2.教案:按教学计划备课,撰写课时教学方案。包括课题、教学目的、重难点、授课方式、教学过程(单元知识归纳讲解、重要数学方法讲解、精选习题训练讲解及养成良好习惯讲解等)、课后作业等。 3.单元练习及测评:精选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习题.按一定的模式编排,作为撰写教案的资源,并可根据需要随时组合单元练习或试卷。 三、授课: 1.一个原则:随机应变 2.三大任务:调整心态、改变习惯、传授知识。

3.六种模式:补缺补漏、答题解惑、知识梳理、讲练结合、试卷评析、专项提升。 四、课后反馈: 1.后记:在调整心态或改变习惯方面有哪些感受供大家分享;在传授知识上有哪些亮点值得总结与提高。 2.说课与听课:教学检查与互相学习可采用说课与听课相结合形式进行。 3.沟通:与学管与家长的沟通采用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方式,适时调整辅导方案。 1对1课程辅导强调因人而异.任课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将备课时准备的资料用好用活,提高教学质量。 实例家长谈话记录 学生: 林瑜莹(女) 十一中高三文科重点班 家长: 父: 母: 时阎: 2012年4月29日晚 内容省质检情况:总分526 ( 班级第5名年段第15名市排名1120 ),未达本一线,文综221分,除数学外各科均在平均分之上。 数学85分. 家长反映:历来害怕数学,目前由于任教老师的原因,有讨厌数学的情诸,心理障碍形成学科缺陷,使数学成绩偏低。 家长目标:高考数学达120分 补课时间:5月6日(星期日)至5月底安排5次。家长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适当加课)。 学管: 任课教师意见 学生:林瑜莹(女)高三文科 情况: 1.省质检85分,选择填空错3题(11.12.16),三角、数列两题满分,统计、立几、解几、函数均不完整,特别是解几和函数,困难较大。 2.学生要求补解几. 3.目前水平:解析几何基本问题可以解决,表达能力尚好.判断题型能力较差,文字计算 不够熟练。 4.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不善于互动与交流,思考与演算的坚持力较差。 意见: 1.以解几为主安排五次课程,兼顾其它章节。 2.每次安排两份家庭作业。 任课教师:陈威

第五章公共组织教学辅导教学内容

第五章公共组织教学 辅导

第五章公共组织 一、公共组织的含义 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之一。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我们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国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和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和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有序而有效的动态组织管理行为是一个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正常状态。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公共组织中行政人员的组合不仅是职权的组合,也是人的精神与意志、知识与技能的组合和凝集。这种凝聚力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公共组织一般由权力、机构、人员、规范、信息和物质资源等要素构成。这些行政要素围绕着特定的行政目标组成具有不同职能、形态不同的公共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 5、法制性; 6、系统性。 三、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1)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权制的公共组织的优点是: ①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 ③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和集中各种资源,可以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也有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 ④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集权制的缺陷是: ①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能发挥下级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 ②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而造成决策失误,也容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 ③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 ④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高度集权易于走向家长制或一言堂,甚至走向专制或独裁。这就有损于民主、公平的社会目标。 (2)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