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禅茶散文
禅茶一味香自远散文

禅茶一味香自远散文喜欢喝茶,闲来弄字,静倚轩窗,一壶茶,一本书,一帘梦,淡淡的茶水,淡淡的芬芳,淡淡的心境,茶水泡软了时光,也静好了经年。
许多个夜晚,沐轻风习习,一杯香茗在手,听若隐若现的丝竹入耳,清新悠远若云般飘逸,一指飞花信马由缰,那一刻,心是纯净的,仿佛尘世间没有了喧嚣与繁杂,只剩下净化的灵魂与自然喁喁对语。
其实对于茶,并没有太多研究,只是如一见钟情,于茫茫万物中只一眼便认定了它,从此便不管不顾染上了单纯的迷恋。
喝茶,我最喜欢喝的要数花茶。
轻轻拈起几朵,放入杯中,看那皱着的花儿在清清浅浅的水中慢慢舒展,慢慢盛开直至开成温香软玉般的一种心动,心,也便在那一刻美丽如花。
端起杯轻轻啜饮一口,那清香的滋味直抵肺腑,千回百转。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的诗句以及这杯中神奇的盛开之花,又怎不让人“酒”不醉人人自醉呢?偏爱绿茶,记得多年前,曾与一久别的女友相见,喜悦之情自不言表,不约而同寻一茶吧叙旧。
那茶吧是一间临街的铺子,名曰:禅茶一味。
两层角楼,朱红与黑色相间的木雕格子门面,古色古香,很有些老电影中茶吧的味道。
进得店内,但听筝音绕耳,盆栽的绿色植物随处可见,给人以盎然舒爽的感觉,竹帘竹椅,竹制的茶盘,几张禅意深远的字画,更衬托环境的清幽、静谧。
久居喧嚣的闹市,对于我们,难得寻一如此桃源,可以无拘无束,放松心灵。
与朋友要了一壶绿茶,浅斟慢饮,其间谈的大多是生活的`艰辛与坎坷,伤怀处,免不了泪落几行感叹红尘沧桑。
茶水,清清涩涩;茶香,袅袅升腾,人说,酒是凉的佳,茶是热的好。
很多时候,凉的酒可以让人热血沸腾,而热的茶却可以让人神清气爽,在茶香的氤氲弥漫中,生活的不快与烦恼,都在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
是的,时光如水,匆匆而过,或许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太多的快乐或忧伤,浮世的灯火明灭着思想,谁是谁前世的缘分,谁是谁一生的心疼,置身红尘,每个人都需要用一种方式来释放灵魂,而一杯香茗总可以让伤痕累累的心卸下疲惫,尽享一份安宁与通透,正所谓禅茶一味,云淡风轻。
散文欣赏:禅茶一味,莲悟菩提

散文欣赏:禅茶一味,莲悟菩提散文欣赏:禅茶一味,莲悟菩提秋日的疏阳,透过旧时藤蔓长廊,低眉,那些斑驳的旧迹,缄默地渐隐渐深。
不言这:三千丝来年年长,一念可终老。
只说是:那年,那月,那女子,与时光来说禅。
簪来几滴晨间露,拈来一瓣午夜莲。
人在草木间,禅茶品一味,云水之中悟菩提,素心静如简,偷得浮生闲。
——题记时光清浅,庭院深深,独守一隅,静享清欢。
在一杯茶里品人生,一品其苦;二品其香;三品其淡;将一杯茶品到无味。
人心如茶,经历似水,在过程中由浓转淡。
人生一“淡”字了得,淡到无求;淡到无我;便是最好的人生境界!清宁岁月里,以一朵莲的姿态,安守一隅,独自芳菲,静默中深藏。
或悲或喜不会流于表面,是苦是甜自己慢慢品尝。
花至半开,茶饮半盏,我且等,光和影同时移动到最佳位置,然后重叠。
若你懂得,无需多言,不惊亦不扰,让这一如寻常的美丽,延绵......两个人一相遇,便是一朵明媚的花开。
不是为了彼此伤害,而是为了成全那份美好!两个人一牵手,便是一次温暖的绽放。
即便松开了手,也要彼此祝福各自安好!让别离,开出慈悲的花,结出友善的果。
风无散花之意,花无逐风之情,来去是风的自由,开谢是花的宿命。
缘起为缘灭,缘灭缘又起,花开为花谢,花谢花又开。
一切皆自然,随之。
清晨静坐,指尖捻花,轻嗅思念的味道。
风,会记得这淡淡的香。
不言,怕一言即是错。
若懂,风解花语,花解风情。
敲下与季节无关的文字,如杯中清茶,晾晒所有的鲜活,再融进水里的伊始。
回转生命,优雅地舞动身姿!舒展满怀的心事,清香悠远弥漫着点点苦涩。
人生亦是如此,既有花香,也有风雨,既有苦涩,也有甘甜。
静静的'午后,一份闲情,一份雅致,临窗而坐。
听一曲筝鸣,轻柔而舒缓,与氛围的茶香,有着截然不同的美。
品一杯清茶,闭目,轻闻浅尝,微微的苦涩滑过舌尖,然后缓慢咽下。
茶在入喉的瞬间弥漫开来,留下些许延绵的痕迹,口齿留香,此时的我醉便是醉了.想来,这世间的善良是人性、良知、道德的美,只要心纯善念,一切世间的纷扰是非,都会烟消云散。
喝杯禅茶放空自己散文

喝杯禅茶放空自己散文喝杯禅茶放空自己散文杭州实在游客很多,西湖边都是拍照留影的人,梅家坞茅家埠都是吃饭喝茶的人。
不如寻一处听得到暮鼓晨钟的清幽所在,喝一杯清茶,便有了放空心灵的禅意。
夕阳古刹修身更是修心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知道永福寺的也不多。
灵隐西面的石笋峰下,与灵隐寺比邻而居的便是千年古刹永福寺。
驾车往梅灵北路方向,经法云古村,沿着乡间小道蜿蜒而上,不出5分钟,隐匿于山林间的千年禅寺就现出层层叠叠的玲珑俊秀。
在永福寺中,因为有那些葱郁古树的掩映,气温适中,还有穿堂的凉风,空气特别清新。
永福寺有着唐代的建筑风格和江南园林的空间格局,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有布局,据说2003年重修永福寺时,由深谙水墨之道的月真法师规划和监建。
这位月真法师20年前出家之前是学艺术的,水墨山水和书法练得颇具境界,再融入因循自然的空灵之气,永福寺自然不同凡响。
院中的一条石阶小径,两旁密密地种植着新竹和树木。
小径尽头,就是寺院高处的僧客楼,是给远道而来的禅修客人居住的地方,总共有50间客房,收拾得一尘不染。
永福寺的素斋也别有风味:一个方形红色漆盒,盛着几样素色小菜。
虽然是毛豆雪菜、蒜泥蒿菜以及腐皮之类杭州人常吃的家常小菜,却异常爽口。
尤其是白米饭,软糯适中,夹着一股清香。
最美的`时候是傍晚,在寂静的古刹前仰望夕阳下的天空,安静得只听见自己的呼吸。
深吸一口气然后再慢慢吐纳,那些俗世中庸庸碌碌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整个人,就此彻底安静下来。
永福寺有着极好的禅修氛围,每个周末都有师父在此传授佛经。
参加禅修的游客也可以在僧客楼住下来,跟着师傅们清晨4点半起身做早课,诵经参修。
选择禅修旅行,通常只奔着一个目标去:暂时放下日常生活的困扰,在修心过程中舒缓压力。
有关禅茶的散文

有关禅茶的散文我喜欢茶,那淡淡的一抹新绿,沉浮绽放于清澈的泉水中,那缓缓弥漫的茶香,伴着空灵幽雅的琴韵,慢慢沁入我的心扉。
风轻随,叶纷飞,一树碧枝叶嫩翠;月清辉,雨露碎,凝香清雅倾城醉;茶香伴琴韵,沐雨听风吟。
静静的抿一口茶香,回味其中的清爽,微闭双眼,晓听琴韵的悠扬,思悟风声的吟唱。
那琴韵,空灵委婉,清雅飘渺,恍若空山鸟语,寂谷幽泉;那风吟,缥缈洒脱,似禅梵唱,宛若禅语呢喃,凝思沉悟;琴声里伴着风的吟唱,那吟唱,若水般玲珑,如云裳蝶梦,竹林松风,禅语梵唱,恍惚间,仿佛所有的红尘繁华,喜怒哀乐,都成云烟,随风飘远。
幽月人独寂,品茗悟心音。
月华如霜,安坐如禅,寂静淡然的感觉漫染心扉。
漫煮清泉,冲绿淡雅,一泓心湖,漪涟层叠。
淡淡的茶香,澄灵的情怀,伴随着我如水的思绪,温润清澈的蔓延飘远。
喜欢,在淡雅舒缓的琴韵中,漫卷诗书,晓阅词韵;喜欢,在秦砖汉瓦的沧桑里,畅游沉醉,痴狂飞扬;喜欢,在唐风宋律的凄、美中,痴恋缠绵,跌宕回旋;喜欢,在星空的夜晚,逃离、喧嚣的人群,冲一杯淡然的新绿,听一曲幽绝的琴韵。
一个人孤独的静坐,看星河璀璨,听虫鸣天籁,沐月光之临风,品清茶之苦涩,那股淡淡的茶香,是那么的让人沉醉,让人恬静,让人心旷神怡。
琴韵曳清莲松风品茶香蒹葭苍苍处冷冷绕云烟雨润清颜沁芳姿沸于莹盏荡清茗甘露潋滟层碧波袅袅云影清香漫轻拂素袖漫书笺淡墨浸痕古韵篇三生梦晓悟禅境拈花菩提解尘缘一杯温润漫茶香一曲琴韵淡墨痕一场繁华云烟过一岁沧桑心亦殇我感悟着岁月的沧桑,以清莲为茗,掬素手为盏,以心的温度融化天山的冰雪,化一壶馨香芬芳的清波,弥一抹空灵悠远的松风梵唱,洗尽你的心尘,涤静你的神思,让那些红尘的杂念,哀哀的忧伤,都随着那茶香风吟,空灵远去,风清月。
凡世浮华,身行其中,莫过于:执念惹尘埃,瘦尽一世霜。
待过繁华后,方知意味长。
常言道:凡事自有存在的道理,莫需自惊自扰。
一直很喜欢这句话,一则因其朴实无华;二则因其意味深远,且诠释了儒、道、禅的博大精深。
描写品茶的哲理性散文

描写品茶的哲理性散文描写品茶的哲理性散文描写品茶的哲理性散文一:把盏一杯香茗,任丝丝幽香冲淡浮尘,沉淀思绪,体会人生。
让其香润泽心灵,让其味超尘脱俗。
品茶,品味四季蕴味,品淡人生精彩。
初冬的夜,显得有些漫长,忙碌一天的我,丝毫没有倦意,惟一的嗜好便是饮茶。
只要有空闲,便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
然后坐在茶台旁,静神观看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放松一下身心,看着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茶色由浅变深、飘出淡淡清香,深吸沁人肺腑。
啜一口,细细的品味着茶味的苦涩甘甜,体悟着、起伏,荣辱,品味着人世的苦乐、炎凉。
人们常说:“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
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的一生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纷纭变化的大千世界。
在溶汇交融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人生历程。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人们只会关注那些主角,不会去刻意地留心那些配角,就像品茶人很少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叶一样。
人生如茶,多一片或浓,少一片或淡,无论是浓烈或者清淡,都要去细细的品味,苦乐都是滋味。
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妙不可言。
茶之内功,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一盏浅注,清气馥郁。
品茶所品味到的感受,是那一杯清茶中淡淡的滋味。
浅尝苦涩,回味甘甜!人在世间功名利禄浮浮沉沉,滚滚红尘荣辱炎凉,苦乐皆由心生、唯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
这一切与品茶是何其相似。
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生命短暂犹若一片茶叶,又何必为功名利禄所累!拥一份淡泊,守一份宁静,人生的底蕴也会愈发厚实、愈有意味!,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同是一杯茶,文人吟风月、哲人品人生;同是一杯茶,恋人钟情、痴人叹怨、佛家悟空,俗人闻市井,追名逐利。
人生是一壶禅茶美文正文

人生是一壶禅茶美文正文第一篇:人生是一壶禅茶美文后来才知道,茶在众生的心里,有不同的味道。
那一壶用静水煮沸的新茶,在茶客的唇齿间回绕,品后有人似觉苦若生命,也有人淡如清风。
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
用一颗俗世的心品茶,难免执著于色、香、味,则少了一份清淡与质朴。
茶有了万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与情感。
用一颗出离的心品茶,便可以从容地享受飞云过天、绿水无波的静美。
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灵性。
茶可以洗去浮尘,过滤心情,广结善缘。
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个愿意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
始终相信,禅是一种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
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盏茶的时光,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绽放如莲。
人生有七苦,众生流落在人间,是为了将诸苦尝尽,换来一味甘甜。
繁华三千,但最后终归尘埃落定,如同夜幕卸下了白日的粉黛装饰,沉静而安宁。
光阴弹指而过,当年在意的得失、计较的成败,都成了云烟过眼。
任何时候,彼岸都只有一步之遥,迷途知返,天地皆宽。
《心经》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
”一个过于执著于此生的人,不适合修行。
一个痴迷于因果的人,亦不适合修行。
茶有佛性,尤如碧云净水,几盏下腹,心头便了无闲事。
所以修行之人总喜欢将日子浸泡在茶中,抛弃杂念,证悟菩提心。
天地沙鸥,我们微如芥子。
不让自己惊扰世界,也不让世界惊扰自己。
人出生的时候,原本没有行囊,走得路多了,便多了一个包袱。
而我们如何让世俗的包袱,转变成禅的行囊。
只有用一颗清净依止的心,看世态万千,方能消除偏见,在平和中获得快乐。
茶有四德,慈悲喜舍。
所谓云水禅心,就是在一盏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荣者必枯的真意。
须知任何悲伤都是喜悦,任何失去都是得到。
一个人对自己慈悲,才是对万物慈悲。
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
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
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处寂静山林,都可以成为修行道场。
禅茶一味,品悟风雨优美散文

禅茶一味,品悟风雨优美散文禅茶一味,品悟风雨优美散文用一枝禅月,把人生的过往记录在长卷的书笺上,再盖上一枚心印,轻轻合上。
推窗远眺,一源春风、一园花香。
一把青花,撑起禅茶。
两片素云,品悟风雨。
伏案,一卷诗书,字里有秦皇汉武的大帝挥疆,行间有唐宗宋祖的策马西风。
一袭禅音,青灯古佛中诵经积善,袅袅绕着云烟声穿金顶。
茶盈香风雨,禅修行若水。
寒山拾雨,谈经论佛,岁月的悠悠千古,绝唱了金戈铁马。
空灵阁楼里夕阳西下,几片黄昏的蓝草在阑珊处落雨成空,流水成海。
昏沉的夜,吞噬了薄薄的云雾。
罩住了穹顶之下的星辰,一阵冷风,一片细雨,绵绵的朦胧里一曲肠断悲歌,红尘中泪洒昏沉沉的河。
清风穿过红尘世俗,染尽风花雪月。
一山的清晖,安静了草香的虫儿,石缝里淅沥的水滴声,如一层薄薄的雾纱,轻漾着一首情歌。
染尽的泪痕中漫步温柔,开放了山巅的嫩绿,把媚态、春阳融化在沐浴的清雅中。
翻开时光书笺,捧一杯禅茶,品悟风雨。
在人生的长卷中,我们时而飘泊、时而风花、时而孤独、时而花香。
都离不开生命长河、陌上行走。
我们在红尘上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香染四季,尘埃暗香。
春天我们撒一遍绿草芳香,夏日我们泼一山明媚阳光,秋雨我们收一湖红叶梅花,冬雪我们编无数银色希望。
禅茶里我们拥有了明天,一片安静,一山云水。
我们在梵音中刻苦修行。
撑起一湖南北,采撷如莲心果。
砚池墨轩书写红尘的情缘,在生命的轮回中,挥撒着岁月的沧桑,蹉跎的云雾。
让心灵安静,把心事感悟,文墨中写尽流水潺潺,撇捺里阅尽人间禅音。
书写着风花雪月的桃源,描摹着柳暗花明的溪畔,回放着月光水色的甜蜜,思念着竹林萧瑟的浪漫。
花开一首诗,花落几滴泪,闻不尽的墨香,淌不过的情海。
一枝桃花,风流香袭了三千年。
喧嚣的世尘,熬不过时光的`流逝。
在禅意的码头上,独自拥有一片清幽一片桃源。
你来我在码头等你。
你在彼岸,我摆渡去接你。
共一案前品诗,同一长卷绘画。
红尘培花,大江远航。
沐浴心灵的禅意,拂一缕佛光的清雅。
把梵音符律深藏在心底,想着给社会,给人类一片大爱,一片大善,在人间四月天的参天大树上,开出千朵万多最美的荷莲。
禅茶悟道散文

禅茶悟道散文
禅茶悟道散文
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界万物形同意念,如同缥缈的云彩,这就是境界,看破红尘,无处染尘埃,心静则万物静,心无则万物无,诉的是心的豁达与淡泊,诉的是心的空旷与无为,诉的是心的.深邃与无形。
茶中有世界,世界在茶中,懂茶懂万物,万物中有茶,茶由万物生,万物润孕茶。
吸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
佛曰:“是诸法空想”,万物皆空,茶从无我来,也到无我去,缥缈与山间,缥缈与河流,不带走一丝情仇,不念尘世一点寂忧。
茶自曰:吾乃茶,吾非茶,茶乃吾,茶也非吾,更是茶中无吾。
尔在无吾的境界,吾无愁也无忧,世人因我舔了几多愁,吾无争也无欲,世界万物且无休!
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念红尘不念云,不念云彩不念雾,茶乃生与死同在,死与生同行,垢与净同生,净与垢同逝,增就是减,减也是增,这是无我的境界与意识形态。
禅茶是身心的修炼,悟道是灵魂的净化,禅的是身心,悟的是灵魂。
一杯茶,容万物于一体,纳百川于一身,以山川为杯,以万物为茶,以江河为水,以人世间一切温暖为温度,方显一杯茶之胸襟。
一杯茶,惜尘世一切情缘,懂世间万物纷争,以友情为杯,以爱情为茶,以亲情为水,以人世间一切真情为温度,方显一杯茶之情缘。
佛度我,我度众生,我度茶,茶度众生,愿众生被茶禅,被茶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禅茶散文茶是有灵性的,为懂它的人而生。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并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就觉得拥有的更多,佛告诉我们,要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朵花开的时间。
上善若水,心向往之的境界。
你以一个人的最本然的一个状态来和你面前发生的事情发生关系,我也想像你那样活一遍,我就知道了什么是因果。
看一场烟雨,从开始下到结束;看一只蝴蝶,从蚕蛹到破茧;看一树的蓓蕾,从绽放到落英缤纷。
不为诗意,不为风雅,不为禅定,只为将日子,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平淡,一碗清粥的简单。
也许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少一些失去,多一些如意。
去年,朋友送我一些清茶,取淡然随性之意,随附一本《看见》,甚得我心。
我即刻泡茶,细读之。
泡茶是有讲究的,须先用少量的水洗茶,洗去茶叶的青涩味道,把茶叶浸润,唤醒。
洗完后,再加水,盖上壶盖再泡。
这样泡出来的茶,香味醇厚,绵远悠长。
我一直觉得泡茶的过程是一个奇妙的经历,茶与水的融合,是生命的又一次绽放,水给了茶第二次绽放的机会,而茶给了水清香的滋味。
用细致的茶具泡出来的茶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质,沁人心脾,不会被简单的物件污了它的灵气,沾了它的俗气。
茶在水中舒展自己蜷曲的身体,一点一点,慢慢的舒展开来,释放所有,完成了极致的绽放,美得无瑕。
水也从透明状态慢慢变化,一点一点的,与茶的舒展一致。
最终与茶融为一体,像水溶与水中,浑然难分。
迎着太阳洒水,会看到彩虹,伸手接住喷头下的水,会在掌心形成美丽的水莲花,每一次的颤动,都会从掌心直达内心,与心相通,有一种直达内心的通透感,久久凝望,忘了时间,忘了世界。
茶与水是难得的知己,恐怕这世间也是少有的吧,我相信茶与水是以最本然的状态,相溶,相合。
懂得,是一种难得的柔情,入心入肺;是一缕独语的沁香,入骨入髓;是一丝风吹过花丛的飘逸,入眼入喉。
懂得,即使不言不语,即使山高水远,彼此的心依然贴近,惺惺相惜没有距离。
懂得,是发自内心的心声。
往往我们的生活如茶,淡,所以不苦。
甜到浓时会变苦,苦到浓处心无力。
生活如水,欲望如糖,不是糖越多,水就越甜。
适当地追求,能使生活甜蜜,欲望太多,甜也会变成苦。
一颗心,经得起平淡,能看淡得失,虽无大喜,亦无大悲。
淡淡的岁月,静静地走,优雅地坐,安然地睡。
人生的味道,如茶一般,弥久生香。
我习惯于静坐窗前,无论天气如何。
因为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会获得满眼满心的感受,全身心融入,心灵顿觉豁然开朗。
手捧一本书,旁边放着一盏茶,弥漫在空气中的书香与茶香一齐进入我的脑海,刺激着我的灵魂,心情难以平复。
赌书泼茶,倚楼听雨,日子清简如水。
禅的时光,总是寂静无声。
窗外风云交替,车水马龙,内心安然平和,洁净无物。
如此清淡,不是疏离尘世,而是让自己在尘世中修炼得更加质朴。
人生这本蕴含真理的书,其实掩藏在平淡的物事中。
返璞归真,随缘即安。
“正、清、和、雅”四个字,四种气,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作为禅与茶相结合而形成的“禅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
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
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
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
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茶是有灵性的,为懂它的人而生。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这,便是它的态度。
茶,人在草木间。
人生百味中,生老病死,爱恨别离,阴晴圆缺……;茶,“苦”、“涩”、“香”、“甜”,一苦二甜三回味……苦中带甘,苦后回甘。
茶味,亦为人生的滋味。
禅,禅者心也。
佛说,行亦禅,坐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倘若一颗平实简约的心灵,能够在冷暖纷繁的年华岁月里,蕴有着一份清雅和谐般安闲自在的觉悟,那么,踏遍青山梦有径,喫尽禅茶心无尘,人生时时处处莫非皆为禅。
人,生于渺渺天地之间;茶,幽幽清茗,氤氲缭绕,潺潺畅畅,一盏和清寂静的真醇中,茶叶,汲自于日月的精华,茶水,沐集于那春秋霜寒洗礼过后的灵气。
一壶至真至净的茶里,有山有水有自然,有和平、安详、静怡、淡泊、清冽,有仁者乐山,有智者乐水。
人生的真谛,莫不是在偿尽了滚滚红尘里,喜怒哀乐的生涯之后,懂得了沉浮人生中的拿起与放下,参透了来自于自己心灵之中最本真的纯净和清淡,回归到了大自然当中最初的宁静,最初的澄心,最初的真善的自己。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人生应当与清茶相伴。
清茶待静,淡茶待雅。
参禅,澄心静虑、和静怡真的境界,应是为在顿悟的一瞬间,风轻云淡,无悲无喜,“放下着”、“吃茶去”。
轻轻端起一壶甘醇,在虚怀若谷的苍茫天地之间,自斟润莲心。
第一饮,泼墨抒怀,不谙世俗。
第二饮,慧心悟茶香,自若自清,身心自在。
第三饮,淡中品滋味,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古人云:“茶乃水中至清之味”。
茶事,亦为人生之事。
人生若得偶闲时,一盏清茗酬知音。
若能在一杯静雅谦和的清茶时光里,邀三两高朋挚友琴瑟和鸣,推杯把盏,知心交谈……等到一杯倾心妥帖的茶,等到一份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畅快情怀,彼此互相珍惜懂得,默然静守,寂然欢喜……那么,这杯飘逸脱尘间叶青水绿的清茗,何尝不是一处清幽的温暖,一种对饮得趣,众饮得慧的幸福,一味简约隽永,祥和健康的静怡人生。
品茶,亦是品人生的悲喜。
人生如茶,茶亦如人生。
它们,或浓烈或清淡,或香甜或苦涩,或沉或浮……人生若能将一杯苦茶喝到无味,将人生的酸甜苦辣细品、释然、超脱,将一颗尝遍人生当中悲喜冷暖的心灵,净化涅槃,感悟修行,洗涤重生……这,便为禅茶一味的至境人生了。
一壶芳茗,拈花微笑,禅为悟,茶为雅。
若茶是佛的禅心,那么佛便为茶的升华;若佛是茶的真味,那么茶便为佛的风雅与自然。
禅心若佛,茶即心,心即佛,禅茶一味,即茶即佛。
夜幕渐垂,街道华灯初上,车水马龙,映出天明以后人们稀松释然的面庞。
卸下白日里的奔走与匆忙,去搜寻在记忆里那尚未疏远的放松的方式,或放浪形骸,或高雅致情。
无论形式,不拘礼法,只求最彻底的解脱与无谓,而黑夜的深沉恰给了我们一次短暂隔绝的机会与时间。
桌上乃一叶茶盏,茶香轻溢,微呷一口,铅尘尽褪,只因于我这才是最中意的品味,亦是最入心的格调。
也便在这氤氲香气中,吾细品茶之三味,亦为人生三味。
初味—空谷之兰热汤入盏,激起茶盏绿浪层叠,翻起茶姿千态伸张。
此间茶香初溢,茶形尚在展开,只得其中真容一点,颇有管中窥豹之似。
茶香尚淡,直如空谷之兰,淡雅脱俗;生斯幽谷,不挂怀于无人知晓,心中自有一份恬静高洁。
是为若子若兰,长于幽谷,自在开放,莫管谷外是千里艳阳,亦莫羡谷外为百花艳冶。
对其而言,这场盛大的表演不需观众,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宽,有山风与其为伴,有山泉为其伴奏,此已足够,夫有何求。
似如杯中新茶,下山之前乃是未知之命,也只是静观山阑水阔,直待离枝没水,出些许真香,得知音之赏。
只在水中盘旋,敛性收心,不炫不耀,任水上千位,也无惧,只是轻挥淡发。
此一是人生之初始,未见真容,不知其貌,猜测度之,终不可取。
但并非固步自封,只待时光静泡,水过涵养,自有成熟开出,持重演变之刻。
中味—山水之定茶盏迭凉,汤水渐温,新叶重坠,跌入盏底。
此间茶香溶淡,叶形展露无疑,在盏中飘回涡转,累叶堆山,颇得几分山水意味。
茶香虽褪,然茶味渐浓,茶色更熟,虽不得当时激情,唯有得沉没无闻。
呷饮一口,恍坐之山巅,云萦蒲座,纤白细纱尽入浊眼,顿感清亮澄明。
一时已将心洗涤千遍,华垢尽除,空灵布身,毫无疲乏烦恼可言。
看破千般皆入禅,心间满是梵音偈语的回响,吟诵着人生大道的奥妙,描绘了山水沉静的定味。
杯中新茶早已成格定形,一颂穿越了时光的淡柔念和,褪去了繁芜的杂尘,唯剩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
或是缘前时风光赏尽,许是因收敛寒光入鞘,不若浮名牵求一品,遣舟泛于江上,读会山中韶光,阅览水流禅境。
人生在此杯中皆已驻脚,无再复激荡飞扬,只可观杯底余水,甘回,不再苦涩,该终是入了山水之定。
终味—夕阳之歌茶色已浓,遮盖层层茶叶,单只看见朦胧茶影,还有点点轮廓。
嚼些许茶叶,已不觉新嫩如初,弥于嘴中的只是粗络的脉理和清淡的滋味。
毕竟已经看过太多太多,毕竟挣扎过许久许久,也经历了漫长的考验,能够拿出的只有曾经的辉煌和荣誉,可那毕竟已经过去。
可老叶即使已老,复水再沃,仍拼命地翻滚出生命最艳丽的色彩,恰如天边的夕阳。
日薄西山的地平线是火烧的晚霞,映衬着并不闪耀的太阳,那是天黑前最后的狂欢,之后便是长时的黑色。
时光在天边书写着最终的老去,想要握住散如烟去的旋律,即使这般的努力逃不过结局的宿命,吾依然顺应我心,弹奏出吾最华美的夕阳之歌。
谁论余茶无所用,但得几分养树花。
杯中茶叶已倒入土中,让其自在销弥,为另一番景色的盛开铺垫好下一条道路。
品茶读人生,在最适合的时候去进行,去来一次心灵的探索,体味人世百态轮转千回。
持杯盏匀摇,观茶叶飞舞,享有茶之一生,理茶之兴衰,也透明自我心路历程。
茶是知人的,在最劳累的时候给予你放松,在最烦躁的时候给予你镇定。
当然人亦是懂茶的,于是乎道不尽茶中真谛,说不完茶里故事,演不够茶上传奇。
盖杯,笑叹,世间自有痴茶人,似吾般者又复几得耶?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