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发展的历史和变迁
零售业的发展历程

零售业的发展历程
零售业是指商品通过零售商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行业。
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演变,零售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贸易: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早期贸易时期。
在那个时候,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主要通过直接交易,即商品的生产者将其产品出售给消费者。
店铺时代: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开始建立专门的商店进行商品的买卖。
店铺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过程,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
百货公司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百货公司的兴起引领
了零售业的新发展。
百货公司采用大规模运营模式,集合各类商品于一体,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购物体验。
连锁经营的崛起:20世纪的中后期,连锁经营逐渐崛起并成
为零售业的主流模式。
连锁经营通过统一的品牌形象、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等手段实现规模化运作,提高了零售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电子商务的兴起: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动力。
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商品和服务,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多样化的购物方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移动电子商务成为了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购物,零售商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进行精准营销和用户管理。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零售业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无人零售、智能零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和新概念将为零售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苏宁发展历史

苏宁发展历史一、苏宁的起源与发展背景苏宁是中国率先的零售企业集团,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起初,苏宁是一家小型家电专卖店,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公司战略的调整,苏宁逐渐发展成为一家涵盖家电、日用品、数码产品、服装等多个品类的综合性零售企业。
二、苏宁的发展历程1. 1990年-2000年:初创阶段在成立初期,苏宁主要以销售家电产品为主。
由于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苏宁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在这一阶段,苏宁逐渐扩大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开设了更多的门店,并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
2. 2001年-2022年:跨越式发展在这一阶段,苏宁加速了对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扩张。
2004年,苏宁成功上市,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苏宁进一步完善了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了商品的采购效率和库存管理能力。
同时,苏宁还推出了“苏宁易购”在线购物平台,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
3. 2022年-至今:多元化发展在这一阶段,苏宁进一步加大了对线上业务的投入。
苏宁继续扩大线下门店的规模,并加强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苏宁还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先后在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和合资企业。
此外,苏宁还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活动,关注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苏宁的发展成就和影响力1. 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苏宁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之一,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
苏宁的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多次荣获中国零售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受消费者爱慕的零售企业等荣誉称号。
2. 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能力苏宁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实现了商品的高效采购和库存管理。
同时,苏宁还拥有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3. 电商平台和智能零售苏宁通过不断提升线上线下融合的能力,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零售生态系统。
苏宁易购成为中国率先的电商平台之一,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和便捷的购物体验。
连锁经营的来源和历史

连锁经营的发展历史小知识1发源地连锁经营的发源地是美国,在美国内战之前,连锁经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连锁商店首先出现在大零售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那些行业和部门,如杂货业、药品业和家具业,没有进入纺织业。
在地区分布上,连锁商店大多分布在小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在大城市的中心和乡村地区极少。
而且,在开始的时候,连锁商店几乎全是地区性的。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它一直都没有成为美国的重要零售机构。
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其经营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并且马上同其他大零售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连锁经营已经发展到遍布各地,并且有了很高的发展效率,成为成长最快的销售商,并正在成为美国标准的大零售机构。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连锁商店的发展一度受到阻碍,发展速度停滞。
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这是连锁商店迅速发展起来的转折点。
●发源地2初具规模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是1859年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公司。
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便已发展到了26家正规连锁店。
全部集中在百老汇大街和华尔街一带,全部经销茶叶。
1869年该公司更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并开始把它的连锁商店延伸到东北部,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
到1880年已经发展了100多家分店,经营地区从圣保罗、明尼苏达到诺福克、弗吉尼亚。
1900年前,该公司经营的地区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整个大陆,经营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除了茶叶,还经营包括了咖啡、可可茶、糖、各种浓缩汁和发酵粉的商品,销售额达到了560万美元。
在以后的10年,它有了更大的成长。
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的经营方式是连锁经营在杂货业的小试牛刀,它的锋芒初露引来了很多企业的效仿。
其他茶叶公司相继建立了连锁商店,也有人用同样的方法经营别的杂货。
浅析新零售的历史蜕变过程及动因

浅析新零售的历史蜕变过程及动因
一、历史蜕变过程
1.第一阶段:线下实体店
20世纪初,零售业以传统的线下实体店为主。
消费者需要亲自前往商场或超市购买商品。
这种购物方式主要以门店营业额为衡量标准,通过提高门店的面积、展示陈列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2.第二阶段:电子商务
21世纪初,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在网上进行购物。
电商平台不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还可以通过网络推广、精准营销等方式提高销售额。
3.第三阶段:新零售
新零售是指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基础,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作用实现消费者全场景服务的一种新型零售模式。
新零售将传统的线上线下分割打破,实现了用户线上下单、线下体验、快递配送等一体化服务。
二、动因
1.消费者需求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零售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期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购物方式。
2.科技的进步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科技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新零售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商家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高销售额。
3.竞争压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零售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
传统商业模式被互联网企业颠覆,传统零售行业的未来愈发不明朗,因此,零售商需要寻求创新,乃至触底反弹。
综上所述,新零售的历史蜕变和动因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消费者需求转变、科技进步和竞争压力是较为突出的原因。
随着新零售的发展壮大,它将继续创新,满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求。
国外商业题目

国外商业题目美国部分1.美国零售业的发展概况(发展历史、阶段、业态等)2.美国零售与中国零售之间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零售的启示日本部分1.日本战后流通业的发展概况,两次流通革命的内容,变化2.日本批发、零售业当前的发展变化,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的办法3.对照中国批发、零售业,带给我们的启发和帮助,我们与日本在批发零售方面的差距1.美国零售业的发展概况(发展历史、阶段、业态等)(1)发展历史150多年前,美国主要的零售商业业态是杂货店(general store),这种传统的零售业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和消费需求相适应。
南北战争(Civil War,1861-1865)以后,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产品开始大大丰富,原有业态开始显示其不相适应的一面,某些杂货店开始改变其经营结构,变综合经营各种产品为经营单一系列产品或有限系列产品,从而出现了单一或有限品类商店(Single and limited-line store)。
尽管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公司“好市场”于1862年问世于法国巴黎,这种被称为世界零售业上的“第一次革命”的现代零售业态此后在美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零售业的中坚和“领导”。
百货公司好似由若干个专业商店和单一或有限品类商店的集合体,其宽泛的商品线,齐备的品种规格,良好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周到的服务,较高的商品质量以及较好的信誉和提供的信用条件等优势,比较适应于选购品和特殊品的销售,能吸引一大批收入水平在中等以上的顾客购买。
在50年代以前,百货公司一直开设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地带,此后,由于拥有小汽车者越来越普遍,人口向市郊扩散,百货公司也开始向市郊进发。
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百货公司的数量只占全美零售企业总数的1%不到,但其零售额却几乎占了零售总额的10%。
但是,70年代以后,百货公司遇到了挑战,零售份额开始下降。
被誉为世界零售业“第二次革命”的超级市场的问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危机的产物。
在第一家超级市场1930年于美国纽约问世之前,杂货商和食品商大都属于经营单一或有限品类的小企业。
人类社会以来零售业态的起点是( )

人类社会以来零售业态的起点是农业的兴起引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活动,而零售业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人类社会以来零售业态的起点,并分析农业的兴起如何影响了零售业的发展。
零售业的定义和起源零售业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经济活动。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的阶段。
农业的兴起推动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商品农业的兴起使人类开始有能力进行定居并种植和养殖,大量的农产品出现在市场上。
这使得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农产品,从而提供了多样化的商品选项。
城市的出现和贸易的发展随着农业的兴起,人类社会开始形成城市,并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城市中的人们需要购买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这就催生了零售业的需求。
市场的出现为了方便交换商品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逐渐兴起。
这些市场成为人们交易商品的场所,也为零售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不同时期的零售业态早期的露天市场在农业社会初期,人们通过露天市场进行商品的交换。
这些市场通常是在城市的中心位置,人们聚集在一起买卖商品。
商店的出现随着农产品销售的增加,商店开始出现。
这些商店将大量的商品进行集中销售,方便人们购买。
百货公司的兴起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进程,百货公司开始兴起。
这些百货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商品种类和更舒适的购物环境,成为了零售业的重要形式。
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零售业的重要形式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购物,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的商品。
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科技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无人商店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变零售业态。
例如,无人商店可以通过感应和识别技术自动完成商品销售流程,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个性化定制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个性化定制的需求逐渐增加。
零售业将会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
绿色环保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强,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消费者选择零售商的重要因素之一。
苏宁发展历史

苏宁发展历史一、苏宁发展的起源与背景苏宁是中国领先的零售企业之一,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苏宁起初是一家小型电器销售店,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迅速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多个业务板块的综合性零售巨头。
苏宁的发展离不开其创始人张近东的智慧和领导能力,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使得苏宁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零售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二、苏宁的主要业务板块1. 零售业务:苏宁零售业务是其最主要的业务板块之一。
苏宁在中国各地开设了大量的实体门店,销售电器、家居用品、日用品等各类商品。
此外,苏宁还通过其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在线购物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2. 物流服务:苏宁物流是苏宁集团旗下的物流子公司,负责为苏宁的零售业务提供配送服务。
苏宁物流拥有庞大的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各地,能够快速、高效地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3. 金融服务:苏宁金融是苏宁集团的金融子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
苏宁金融推出了苏宁支付、苏宁小贷、苏宁保险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支付、借贷、保险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4. 文化传媒:苏宁文化传媒是苏宁集团的文化传媒子公司,主要从事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业务。
苏宁文化传媒致力于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电影内容给观众。
5. 体育产业:苏宁体育是苏宁集团的体育产业子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苏宁体育拥有多支职业足球队,并举办了多场国内外体育赛事,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苏宁的发展历程1. 初创阶段(1990年-2000年):苏宁成立于1990年,当时只是一家小型电器销售店。
在这个阶段,苏宁主要通过开设实体门店来销售商品,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 扩张阶段(2000年-2010年):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背景下,苏宁开始积极拓展线上业务。
2004年,苏宁推出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为消费者提供在线购物服务。
此后,苏宁不断完善电商平台,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力度。
我国医药零售业历史和发展趋势

31 药店 的 大型 化 、连 锁 化 .
“ 十五 ”期间整个 医药 行业各 项指标 1 我 国医 药 零 售 业 的 历 史
实行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处方 外配服 务的定点药 店制度 ,从 而改变了以前单纯} 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保险 配方的不公 h 平竞争局面 ,患者可以持处方在医院门诊药房购药 , 可以在社会 也 零售定点药店购药 这一举措无疑为医药零售业 的发展带来 了广阔 的前 景 同时,药 品实行分类管理后 ,乙类非处方药被允许在药店 ( 药房 )以外的特 许场所销售 ,如特许的综合商场 、超市等 。新的 医 保体制 为我国的药品零售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药品零售业 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
2 我国医药零售业 的现状
21 行 业 总 体 保 持 快 速 增 长 ,规 模 不 断 壮 大 .
制改 革的进 一步深化 .我国的药品零 售市场特 别是大城市 中的药品 零售 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而随着处方药 和非处方药 分类管理制度 以 及医 疗机 构药 品分业制度改革的实施 .更是使得药 品零售市场变得 越来越 重要 ,从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另一方 面随着市场经济 改 革的进 一步 深化和我 国成功加入WT O,外 资被 允许在2 H ( . X 年进
GS t 证 P人
道 、少环节 、多点购销 、相互竞争的药品流通格局。这 里既有工业 自销 、直销 ,又有 商业经销 、代理 ,并且有跨 地区 、 层次收 购供 跨
应,使药品经营F 集中走向分散 。但直到上世纪9 年代中期 ,药品 h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业态变迁分析陈敏一、中国零售业困境分析西方零售业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一大批巨型零售企业,创造了百货、超市、仓储俱乐部等零售业态,相对于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具有规模、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三到五年将逐步取消对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零售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如何,能否在与强大对手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国零售业经历了自1978年开始的流通体制改革,尤其是在1992年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领域以后,获得巨大的发展。
目前已打破百货商店单一业态的格局,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
引人注目的是在与传统百货业的竞争中,以连锁超市为主的连锁经营形式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中国百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1997年开始,中国百货业进入全面萎缩阶段,百货业的主导地位被动摇。
面对这些现象,新兴业态、连锁经营模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甚至有人认为目前零售业已步入连锁经营的时代。
对于处于困境的百货业态为主的企业,人们也纷纷建议企业改变业态形式,实行连锁经营。
但从连锁企业的经营绩效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面对外企的巨大冲击,改变业态形式,连锁经营是否能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连锁超市的经营绩效状况表明,简单的转换业态形式和采用所谓的连锁经营形式并不能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关键是对零售企业进行经营绩效的深入分析,探求业态转换和连锁经营模式内在的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有关因素,借助这些因素的改善,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争取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历程分析零售作为商品从流通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的最后一道环节,有其自身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根据我国 2001年8月推出的《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确定。
目前,我国零售业的主要业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i]。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如果以业态的发展为标志,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国有大型百货业态为主体的单一业态阶段;1992年尤其是1996年以来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多业态并存的阶段。
1.大型百货业态为主体的单一业态阶段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80年代中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这时,大型商业零售业还没有成为我国流通规模扩张的主导型商业形态。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全国形成了兴建大型商厦的热潮。
不仅商业系统,许多国营单位、地方政府以及各行业部门也纷纷立项上马,仅从1986年到1990年,我国新建的大型零售商场就相当于前35年建设的总和。
到了90年代初期,大型商场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
据有关资料统计,年销售额在 1.2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1991 年只有94 家,1992年增加到150家,1993年达到291 家,1994年1995年分别达到488家和624家,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1992——1995年分别是2家、7家、10 家、21 家,仅5年时间内大型商场的数量增加了5倍多。
2.连锁超市为主体的多业态并存的阶段大约在20世纪80年底中后期,超市在我国出现,其原始形态是大中型百货商场设立的自选商场或自选柜台以及城市小商品批发市场里的自选摊位(黄昌富,2000)。
从其产生到90 年代中期的一段时间里,超市在城市零售市场里并未占有什么重要地位。
然而自20世纪90 年代后期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的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与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见图1)。
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成为各种零售业态中发展最快、极具市场活力与竞争力的零售业态。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资料,1998年,以“超市”命名的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的超市公司就有22家之多,它们共同拥有门店数1530个,每家超市平均拥有门店数69.55个,平均每个门店的年销售额为 1192万元。
1999年,联华超市的销售额达到73亿元,利润5333 万元;2000年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元,比1999年增长53%,上海连锁业“三巨头”—联华、华联和农工商超市分列全国零售业10强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
2001年,前百家零售企业中,以超市为代表的新型连锁企业有33家,其中有23家超市连锁、3家仓储连锁和1家专业连锁:其商品销售总额合计为 1155.23亿元,占百强企业商品销售总额的49.32%,同比增长54.5%,增长速度高于传统百货业态的企业38个百分点,其零售额合计944.63亿元,占百强零售企业零售额的49.63%,同比增长44.4%,增长速度高于传统百货业态的企业16.6个百分点(萧牧,2002)。
三、对我国零售业态变迁的相关分析许多学者在对西方零售业态变迁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零售业态的变迁进行了评价。
西方零售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演变如果从十九世纪中叶被称为“第一次零售革命”的百货业诞生算起,迄今已近150年。
在这期间,零售业态从最初的小型杂货店,到现代的百货公司、邮购、连锁商店、超市,再到目前占据零售业主流业态的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仓储俱乐部、超大型专业店等,零售业的经营形式、组织形式不断创新,给世界零售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零售业,其零售业态的变迁过程极具代表性。
表1反映了美国零售业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
表1美国主要零售业态的特点(资料来源:根据吕一林:《美国现代商品零售业—历史、现状与未来》所提供资料整理而得)业态类型/主要竞争业态成熟阶段相对于其竞争业态的优势形成时期的外部条件百货公司/城市中的杂货店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目前仍是主流业态之一,但发展缓慢规模大,价格低,品类齐全,大批量采购,大批量销售,周转快,装修豪华,高水平服务,实行一价制,建立商品保证制度人口迅速增长及城市化;大量分销体制的建立;工业集中与垄断;铁路、电报连接全国市场;巨型制造业公司诞生;杂货店细小分散,效率低;30年代的大萧条,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增加;汽车、冰箱进入家庭;食品工业、包装食品、广告和商品品牌化的发展超市/杂货店,百货公司20世纪50年代发展迅速,目前仍是主流业态开架售货,人工成本低,经营面积小,设施简单,有免费停车场,价格更低,以经营食品为主,种类齐全,商品周转速度快便利店/超市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经营食品为主,营业时间长,规模小,购物轻松快捷,价格高,服务水平较高购物中心/百货公司20世纪50年代后迅速发展,是目前的主流业态之一。
价格更低,功能全,集合了多种的综合和专业商店,服务功能全面,满足购物的多样性选择,满足一站式购物习惯战后需求膨胀,基本形成买方市场;中产阶层的形成;城市乡村人口大量迁入郊区;建立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汽车在家庭中普及;消费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临时的难以预料的需求的存在折扣百货/传统百货公司、专业店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后期规模大,建筑设施柜台廉价,运营成本更低,高周转,价格更低,商品种类多,每类品种较少,经营自有品牌仓储俱乐部/超市、折扣百货店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成为主流业态之一,成长迅速价低,经营品种多为需求最多、销量最大的品种,仓储合一,会员制,停车场大,售货人员少,店内几乎无修饰,直接从制造商处定购商品网上销售/有店铺销售20世纪末网上销售,无经营场所,商品品类齐全,信息量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比西方零售业态的变迁,李怀政,仲向平,鲍观明等人(2001)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效应还很不显著,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变迁并不完全遵循世界零售业态变化的一般规律,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我国零售业变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缺乏阶段性,各种新业态几乎同时出现。
从建国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百货商店一直是主要的业态形式,90年代以来,伴随着超市的率先进入,连锁经营方式也一同引进,之后就是便利店随着外资的进入而出现。
近几年,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无店铺销售等业态形式相继出现,打破了百货商店单一业态的格局。
新型业态为什么会在同一时期进入市场?杨维臻、吴小丁(2001)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水平提高,大量生产体制确立,为新型零售业态的进入提供了供给方面的支持;城市人口的增加,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新型业态的进入提供了需求方面的支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使我国新兴零售业态在同一时期进入市场的特征愈加突显。
由于我国新兴业态几乎同时进入零售业市场,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新业态本身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以模仿新型零售业态的外在形式进入市场,为了吸引顾客,在销售方式上实行的一种花样翻新,新兴业态不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优势(杨维臻、吴小丁,2001)。
薛国琴(2001)在总结中国零售业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指出了零售业存在如下四个问题:零售企业处理问题缺乏总体规划,导致零售业总量控制失衡、农村零售业的改革滞后、缺乏规模效益、经营方式缺乏竞争力。
方虹(2001)认为我国零售业态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布局不合理,机构失调;业态组织化程度低,运作不规范,业态优势难以发挥;业态结构调整内容基本上是纯粹的模仿式;变革手段大多是一种“速成”式的数量扩张。
--------------------------------------------------------------------------------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经贸系)人生中每一次对自己心灵的释惑,都是一种修行,都是一种成长。
相信生命中的每一次磨砺,都会让自己的人生折射出异常的光芒,都会让自己的身心焕发出不一样的香味。
我们常常用人生中的一些痛,换得人生的一份成熟与成长,用一些不可避免的遗憾,换取生命的一份美丽。
在大风大雨,大风大浪,大悲大喜之后,沉淀出一份人生的淡然与淡泊,静好与安宁,深邃与宽厚,慈悲与欣然⋯⋯生活里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给别人什么,别人就会回待你什么。
当你为一件事情不悦的时候,应该想想你给过人家怎样负面的情绪。
世界上的幸福,没有一处不是来自用心经营和珍惜。
当你一味的去挑剔指责别人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自己是否做得尽善尽美呢?假如你的心太过自我,不懂得经营和善待,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那么你永远也不会获得真正的爱和幸福⋯⋯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所行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丰富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