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
商业综合体高层酒店建筑设计

餐饮区域
设置多样化的餐厅和酒吧,满足不同口味和需求的 就餐体验。
会议设施
提供多功能的会议室和会议设施,满足商务客人的 需求。
建筑结构与外观设计
1
突出地标
2
通过独特的外观设计和建筑元素,使高
层酒店在城市中成为显著的地标。
3
结构稳固
采用可靠的结构设计和高质量的材料, 确保建筑稳定和安全。
材料选择
选择适合的建筑外观材料,使建筑与城 市环境相协调和谐。
室内设计与装饰
豪华设计
• 精美的家具和装饰品 • 高档的材料和质感 • 华丽的灯光设计
舒适空间
• 宽敞明亮的房间布局 • 柔软舒适的床上用品 • 功能齐全的设施和设备
风格多样
• 独特的主题和风格 • 艺术品和装饰品的展示 • 多样化的设计元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考虑
节能 资源回收 绿色空间 水资源管理
功能分区
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确保商业、住宅和酒 店等不同功能间的互不干扰。
可持续发展
采用环保技术和设计原则,降低能耗和资源消 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空间规划与功能布局
大堂区域
设计宽敞明亮的大堂区域,提供舒适的候客、交流 和休闲空间。
客房设计
兼顾舒适性和实用性,提供豪华的客房和套房,满 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商业综合体高层酒店建筑 设计
商业综合体高层酒店的建筑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规划、设计和布局商业综合 体中的高层酒店建筑,使其满足功能需求并提供独特的外观和室内体验。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定义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由商业、办公、住宅和娱乐等多种功能组合而成的建筑群体,集中了各种商业活动,为城市 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商业中心。
采用节能灯具和设备,优化建筑绝热设计,减少 能源消耗。
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PPT课件

创世之初
在《创世纪》中,巴别塔的建造者 宣布:“来吧,让我们为自己建设一座 城市和一座高塔吧,它的高度可以通往 天国;让我们为自己传扬名声吧,以免 我们被分散在地球的表面上”。
高度
高度
高度一直被看作是 在固定不变的土地 面积上提供更多空 间的一种方式,也
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高度
平坦的世界,高耸的城市
如果你热爱自然, 请搬到摩天大楼里 如果你热爱地球, 请搬到城市里
高层建筑设计
高层综合体 1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特征 2 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 3 高层建筑地下车库设计 4 高层建筑相关楼层 5 高层建筑主要设备用房
高层综合体
高层综合体应在平面功能、垂直交通、 设备设施系统、出入口及管理等进行有机组 织,并尽可能采用水平分区、垂直分段、独 立而不相互干扰的交通流线组织、分段或分 区运行的电梯控制方式、可分可合的灵活分 隔措施等建筑手段,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元 兼容的、舒适安全的生活、工作及休息空间。
筑大堂
为集中
2 乘公交 步行 通过与公交站点连接的步道进入 大量人流,高峰时间尤
车
大堂
为集中
3 乘自备 车行 进入车库或停车场,人下车后经 高峰时间的集中车流,
车
广场进入大堂或通过停车场的客 非高峰时间随机分布的
梯直接进入目的地
车流、分散的人流
4 乘出租 车行、乘用者在城市道路下车后通过步 随机分布的车流,小股
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组合
高层建筑把功能相同或雷同的空间重叠 在高层主体里,把功能复杂、大小不一的空 间安排在低层或毗邻的附属建筑里,形成高 低有别,富有变化的体量,是高层建筑在宏 观上最基本的平面布局与形体特征。
高层建筑柱网选择
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

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高层商住综合体是当代城市中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它集商业、办公和居住功能于一体,为居民提供便利高效的生活方式。
高层商住综合体的设计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空间规划、功能配比、交通流线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针对高层商住综合体设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筑设计策略,以期为相关建筑设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空间规划问题高层商住综合体的空间规划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变得愈加紧张,在相对较小的用地面积内,如何巧妙地规划出商业、办公和居住空间,成为了设计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的高层商住综合体设计存在着商业与居住空间的比例不合理、交通流线混乱等问题。
针对空间规划问题,建筑设计师们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政策,清晰地了解用地的规划指标和要求。
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应该全面考虑商业与居住空间的布局,注重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高层商住综合体设计还需注重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域,确保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二、功能配比问题高层商住综合体的功能配比也是建筑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不同功能区域的配比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益和商业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层商住综合体的设计存在着商业和办公空间过大、居住区域匮乏的问题。
为了解决功能配比问题,建筑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发展需求,结合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的情况,合理规划商业、办公和居住空间的比例关系。
建筑设计师还需充分考虑居住者和商业租户的需求,注重功能区域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确保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互补和协调。
三、交通流线问题高层商住综合体设计中的交通流线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由于高层商住综合体本身就是一个功能复合型建筑,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交通流线将会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层商住综合体的设计存在着交通流线混乱、不畅通等问题。
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

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高层商住综合体是一种集商业和住宅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高层商住综合体的建筑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应对策略需采取。
高层商住综合体的建筑设计需要解决商业和住宅功能的相互协调问题。
商业功能通常要求大面积的空间和较高的层高,而住宅则要求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私密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使商业和住宅功能能够互不干扰地存在于同一建筑中。
商住综合体还需要考虑到商业和住宅的共享设施,比如停车场、游泳池等,以提高居民和商业用户的生活品质和便利性。
高层商住综合体的设计还需要解决交通流线和分区问题。
商住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繁华地段,交通流线复杂,人员流动密集。
设计师需要合理规划交通流线,确保商业和住宅的出入口分开,避免交叉干扰和冲突。
商住综合体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分隔和连接,以确保商住两部分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联系性。
高层商住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还需要解决景观和绿化问题。
商住综合体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建筑外观和景观设计尤为重要。
在建筑外观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商住综合体的整体风格和形象,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需要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以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并增加建筑的品质感。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可使用垂直绿化的手法,利用阳台和立面设置绿色植物,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空气质量。
高层商住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结构和施工技术问题。
由于商住综合体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复杂性,需要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还需要考虑到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和效率,以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的达到。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在商住综合体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分区和布局的方式,将商业和住宅功能分别划分在不同的楼层或区域,以满足两者的不同需求。
在商住综合体的总平面布局中,可以规划出共享设施的位置,以方便居民和商业用户使用。
在交通流线和分区的设计中,可以设置独立的商业和住宅出入口,并合理规划车辆和行人的流动路径,以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田 丰 朱 江 ( 中 国建 筑 东北 设 计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沈 阳 市 1 1 0 0 0 6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i z e d S y s t e m De s i g n o f S u p e r Hi g h- r i s e Co mp l e x Bu i l d i n g s TI AN F e n g Z HU J i a n g r C h i n a N o r t h e a s t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智 能 安 防 系统
中 图分 类号 :T U 9 7 6+ .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b u i l d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e c u r i t y
s y s t e m
系统 ( 入侵报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出人 口控 制系
统 、电 子 巡 查 系 统 、停 车 库 管 理 系 统 等 ) 、建 筑 设 备 管理系统 ( 楼 宇 设 备 自动 控 制 系 统 、智 能 家居 系 统 ) 、 信 息化 应 用 系统 ( 智 能 卡 应 用 系 统 、物 业 管 理 系统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i z e d s y s t e m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v o i c e a n d d a t a g e n e ic t c a b l i n g s y s t e m, b u i l d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a n d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e c u it r y s y s t e m ,e t c .
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

第28卷第2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V ol.28 No.2 2020年04月 Journal of Chinese Inertial Technology Apr. 2020 收稿日期:2019-11-12;修回日期:2020-04-06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校级科研基金(NY217138,NY219054);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7KJD53500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70898)作者简介:谭彩铭(1987—),男,讲师,从事定位导航研究。
E-mail :********************联 系 人:高翔(1967—),女,教授。
E-mail :**************.cn 文章编号:1005-6734(2020)02-0186-07 doi.10.13695/ki.12-1222/o3.2020.02.008Three simple quaternion averaging algorithms used in attitude andheading reference systemTAN Caiming 1,2, GAO Xiang 1,2, CHEN Sheng 1,2, XU Guozheng 1,2(1. College of Automation and Colle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 2. Robotics Information Sensing and Control Research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Abstract: Unit quaternion averaging is normally defined as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a constrained minimization problem, which is computationally time-consuming. Considering that there are only two quaternions in an 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 (AHRS) for weighted averaging, three easy two-quaternion averaging formulas are obtained from each minimization-based quaternion averaging algorithm, respectively. The data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quaternions obtained using the three easy two-quaternion averaging formulas are very close, and the angular distances between them are less than 0.04 °. The large angle maneuver experiment confirms that the three two-quaternion averaging formulas can be used in the quaternion-based AHRS.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quaternion averaging algorithm in AHRS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Key words: unit quaternion; quaternion averaging; 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 Kalman filter; complementary filter航姿参考系统中的三种简易四元数平均算法谭彩铭1,2,高 翔1,2,陈 盛1,2,徐国政1,2(1. 南京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南京 210023; 2. 南京邮电大学 机器人信息感知与控制研究所,南京 210023)摘要:单位四元数平均运算通常被定义为求解约束最小化问题的最优解,在计算上很耗时。
关于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思路及其注意事项

关于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思路及其注意事项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城市日益增加的人口,城市的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在进行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时,需要秉承我国追求的绿色环保理念,充分利用“高”这个优势,让建筑更好的城市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所服务。
关键词: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思路;注意事项一、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概述超高层综合体建筑,主要有底部的商业营业厅以及上层的办公楼或住宅共同组成,和其他的建筑类型相比,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功能和空间均更加全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超高层综合体建筑底部商业营业厅也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超市、餐饮、影院等层出不穷,使得超高层综合体建筑底部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完善。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它能够缓解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有效缩短居民的交通距离,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是现代化城市建筑发展的趋势,根据实际应用的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商业、住宿两大类型,并和其他功能相配合。
这种设计理念有效结合了建筑的商业功能和生活功能,同时这两种功能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相互独立,二、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思路2.1对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共享空间进行设计与传统的建筑不同,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需要更多的运用纵向多维空间,从而实现建筑的垂直延伸,包括地面架空层、高层花园等,这些建筑设计能够实现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高层空间共享”,让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室内外环境得到共享。
如此对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高层共享空间进行设计,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给广大住户服务,让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空间得到充分的交流。
同时,在进行超高层综合体建筑共享空间的设计时,设计师需要遵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生态化”的理念巧妙地融入到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空间功能设计当中。
举例来说,可以在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时进行空中生态花园的设计、在雨水渗透系统的支撑下建设屋顶花园等。
2.2单体式商住综合体单体式商住综合体主要包括点式超高层商住综合体、板式超高层商住综合体以及组群式高层商住综合体等三种类型。
高层综合体建筑创新设计

高层综合体建筑创新设计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高层综合体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它们不仅仅是城市天际线的构成元素,更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融合了商业、办公、居住、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创新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空间和功能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可持续性、人性化、智能化等诸多方面,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一、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功能融合与空间布局创新传统的高层建筑往往功能单一,如单纯的写字楼或住宅楼。
而高层综合体建筑则打破了这种界限,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实现了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
例如,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上,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布局,打造出室内步行街,将各个店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氛围。
同时,在商业空间与办公、居住空间的过渡区域,可以设置休闲景观区,如空中花园、屋顶露台等,为人们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
在空间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流流线。
例如,将办公区域设置在较高的楼层,以获得更好的视野和采光;将商业区域设置在底层和裙楼,方便吸引人流;居住区域则可以相对独立,保证居住者的隐私和安静。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共享空间,如共享会议室、健身房、图书馆等,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社区的互动性。
二、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外观设计创新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外观设计不仅要具有美观性,还要能够反映出其独特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在创新设计中,可以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打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
例如,采用曲面玻璃幕墙,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采光面积,还能够营造出流动、柔和的视觉效果;使用钢结构和新型复合材料,构建出独特的建筑结构,展现出建筑的力量感和科技感。
同时,建筑的外观设计还可以与当地的文化和环境相融合。
例如,在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将传统建筑元素进行现代演绎,使建筑既具有现代气息,又能够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特色;在自然景观优美的地区,可以将建筑与周边的山水景观相呼应,打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形态。
三、高层综合体建筑的绿色可持续设计创新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高层综合体建筑的绿色可持续设计成为了创新的重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分组设计:
1.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分组供水,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组成共用的环网。
2.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分组供水,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按室内分组各自构成相互独立的环 网。
3.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分组设计
完全独立的供水系统。 2.分区:水平分区与竖向分区结合。水平分区的目的是 满足业态管理、计量要求;竖向分区依托避难层,泵箱 系统与变频供水相结合的方式。尽量采用重力供水方式 ,目的是减小分区管道的工作压力,使今后的维护管理 成本相对较低,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热水
1. 分区与给水分区相同。计量要求考虑。 2. 热媒选择:高温热水、蒸汽、管道煤气、
超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
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
总图
• 地下室顶板覆土在满足走污雨水管道的前 提下尽可能减少。
• 注意地下室顶板的标高受以下因素影响: • 1一层地下室有人防,大商业,电器房间等 • 2,不同业态的大楼对一层的标高要求不同.
给水
1.给水系统的设置: 根据业态管理要求、建设周期、自来水价格分成多个
•(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当布置成共用或相互独立的环状管网时,向环状消防给 水管网供水的输水干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输水干管仍 能满足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流量,管径不应小于DN150mm。
•(2)室外消火栓应沿பைடு நூலகம்筑物周围均匀布置,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物一侧。当消 防车道进入建筑物内庭时,还应沿消防车道布置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不宜大于 60m。建筑物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人防工程、地下 工程、建筑物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 ,也不宜大于40m。
中水
• 中水: 1. 用途:建议水景池补水、绿化浇洒等。冲厕带来的卫生隐患问题。 2. 水源:优质杂排水。酒店客房的洗浴废水. 3. 作水量平衡计算。
循环冷却水
•循环冷却水系统: 1.冷却塔位置的选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建筑立面的影响、风向、建筑周边 对冷却塔进出风的影响、节能的系统等。不宜放在塔楼顶.若放置在在塔楼顶其 高度大于1.2MPa,最好作二次泵系统,中间换热器宜选用板式换热器.以及竖向管道 的荷重。 2.冷却水泵的位置宜设置在地下室,水泵优先选用卧式水泵,阀门等宜靠近地坪安 装.并加强做好水泵及管道的减震和固体传声的措施. 3.管材选用钢塑管材,无缝钢管等好的管材. 4.应采取稳定冷却水系统水质的有效水处理措施.
其次为电。 3. 换热器宜竖向分散设置,以减小管井的压
力和分区管道的工作压力
雨水
塔楼面积较小, 一般尽量采用重力 流内排水雨水排水
污水
1.污水系统:应根据业态管理要求形成各业态相对独立的污、废水系统。尤其是 餐厅厨房含油废水更是应按业态经营管理的要求严格区分,就近设置各自独立的 含油废水隔油处理排放系统,处理设施一般设在地下室(也有在楼层的),并设 置专门的房间。 2.管材:生活污水立管及排出管、厨房含油废水排水管采用高层建筑排水铸铁管 。生活污水立管也可采用HDPE排水塑料管. 3.通气:≥10层的排水立管应设专用通气管,室内污废水分流,所有卫生间最好设置 环形或器具通气,以平衡管道中复杂的气流变化。 200m以上的超高层塔楼生活 污水立管上应作消能折弯.
4.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分组设计:
压力和分区室内:消防给水应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当室内 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其水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灭火设施的要求 。
室外消防低压给水管道的水压,当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 时,不应小于0.10Mpa(从室外地面算起)。生活、生产用水量应按 最大小时流量计算,消防用水量应按最大秒流量计算。
消防
• 特大规模民用建筑(群)消防设计中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分 组规定;2.分组布置; 3.分组设计.
• 1分组规定:
• 新建、扩建、改建的特大规模民用建筑(群)的消防给水工 程,特大规模民用建筑(群)的消防给水系统应按同一时间 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火灾进行设计。
• 分组:特大规模民用建筑(群)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分组进 行供水。分组宜按建筑条件(平面布置、建筑高度、各幢( 部)使用功能等)、室外给水条件(市政管道布置、水量和 水压等)、疏散和救援条件(消防站设置、消防车道、登高 扑救面和疏散场地等)以及物业管理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 析比较后合理进行分组。
当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串联时,应校核系统供水压力,并在 下一级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宜采用重力消防给水系统 ,系统不设置直接向消防给水管网供水的消防泵,由高位 消防水箱直接向消防给水管网供水。此为最优选择
• 自喷系统的消防设计分区,塔楼部分建议设竖向自喷 环网,报警阀分散设在局部楼层管井或清洁间内,也 可设在避难层或屋顶,尽量不要太集中设置在一处, 避免自喷立管太多,占用管井面积太大。最不利楼层 的喷淋增压应尽量只对那部分楼层的喷淋系统进行增 压,避免对整个喷淋系统增压。
分组供水的消防给水系统在运行条件下的最高压力不应大于2.4Mpa。
当建筑高度等于或小于120m时,消防给水竖向分区宜采用减压阀、 分区并联消防泵给水系统。当建筑高度大于120m时,消防给水竖向 分区宜采用多台消防泵直接串联或设中间水箱转输串联消防泵给水系 统。
采用消防泵直接串联的消防给水系统,上下级消防泵联锁启动的时间 间隔不应大于20s,且应先启动下部消防泵;采用中间水箱转输的串 联消防给水系统,可先启动上部消防泵。
• 2.分组布置:
(1)室外a 各组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组成共用的环网, 其引入管和共用环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满足本导则 2.1.2条的规定。
• (2)室内: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分组供水的设施 不应集中布置,不应布置在一幢建筑物或一 个防火分区内。
• 室内各组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设施(消防水 池、水泵、高位消防水箱、管网等)均应独 立设置,不得共用。消防水池和高位消防水 箱的有效容积除本导则另有要求外,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