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

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通货膨胀的特点①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

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②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物价上涨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1)×100%=100%。

类型中另有:④输入型通货膨胀。

由于输入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的普遍上涨。

这种类型一般出现在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并通过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开放型经济部门等途径在国际间传播。

⑤抑制性通货膨胀。

在市场上存在着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或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国家通过控制物价和商品定额配给的办法,强制性地抑制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这是一种实际上存在,但没有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现代经济学界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或经济效应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大致有“促进论”、“促迟论”和“中性论”这三种不同的意见。

1、促进论“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能促进经济增长。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育费兰克斯、西尔斯及萨尔沃等人,其理由是:(1)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的提高一般快于工资的提高,结果导致实际工资降低,厂商的利润增加,这样就会刺激厂商扩大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率的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率的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率的名词解释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2、信用活动的过度膨胀;3、金融资产价格的持续上升;4、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如下:1、实际余额法:也称扣除法,是最基本的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是先按各年实际发行的货币和黄金总量以某一单位货币为权数折算成名义货币量,然后把实际货币量与名义货币量相比较,求出两者之间的差额。

这个差额就是实际余额,它与名义余额之间的比例就是通货膨胀率。

这个方法的计算结果也是直接的,不同的是,由于各年的实际发行货币量并不能准确地表明各年的真实货币供应量,因此,对于通货膨胀率的计算结果,还必须作进一步的修正。

如将人口增长率因素纳入,则得出:2、名义余额法:又称平均法。

是在前述实际余额法的基础上,对各年的名义货币量平均加以计算的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方法。

其公式为:3、观察值法:是指根据货币统计资料,来推算通货膨胀率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根据当年有关统计资料(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等行业的生产、收入、利润、库存等情况)来推算第二年的物价变化指数。

用以推算当年的通货膨胀率,然后再用修正的实际余额法计算当年的通货膨胀率。

这样,就可以将每年的实际余额法与名义余额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货膨胀率计算体系。

这个方法,由于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所依据的是历史数据,没有考虑到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货币条件,因此,不太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5、历史资料:利用过去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及各种商品的物价指数,采用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的方法,推算未来若干年内的物价水平。

这种方法通常运用于那些由政府统计部门或中央银行发布的商品物价指数资料。

因为这种方法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因此可以客观地反映当前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状况,并且由于这种方法只运用已经发布的物价指数数据,所以,其可靠性也比较高。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两者严格意义上不一样,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通货膨胀率是反映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数,进而可以反映货币贬值的程度。

两者不同: 通货膨胀率=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或=(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A货物现在的价格是10元。

(1)问:通货膨胀率为20%时,价格是多少计算:10x(1+20%)=12(元)(2)当货币贬值率为20%时,价格是多少?计算;10除以(1+20%)等于12.5元到底哪个是正确的阿。

还是说就是这么算的满意回答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是不一样的。

通货膨胀率是本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下降;货币贬值率是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下降;计算方法上第一个是对的;第二个条件不充分,如果是本币贬值20%,则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涨幅可能为:10除以(1-20%)等于12.5元。

这可以探讨,我不肯定。

例如;一年前10元钱能买到的东西,一年后变成15块钱了,我想问一下这一年的货币贬值率和通胀率是多少?怎么计算?(1/3 1/2)货币实际购买力的计算小李2010年元月10日将4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5%,假设同期我国CPI上涨3.3%,到期时小李存款的实际购买力约为()答案是39690元,请问是如何计算的?回答存款到期日可以得到本息和为41000元,但是那个时候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购买力的计算公式为:货币购买力指数=1/CPI,假设2010年的货币购买力为1,那么到期时的货币购买力就为1/1.033,所以41000*(1/1.033)=39690。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速度。

通货膨胀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的上涨情况,而货币贬值率则是指货币相对于其他货币或商品的价值下降幅度。

本文将介绍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首先,我们来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公式。

通货膨胀率可以通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衡量,CPI是一个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数。

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公式如下:通货膨胀率 = (当前CPI - 过去CPI)/ 过去CPI × 100%其中,当前CPI是指特定时间点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过去CPI是指相应时期的消费者物价指数。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计算公式。

假设过去一年的CPI为120,而当前的CPI为132。

那么,通货膨胀率可以计算如下:通货膨胀率 = (132 - 120) / 120 × 100% = 10%这表示在这一年内,物价上涨了10%。

接下来,让我们来计算货币贬值率的公式。

货币贬值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相对于其他货币或商品的价值下降的幅度。

货币贬值的原因可能是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政府债务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结果。

货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货币贬值率 = (当前汇率 - 过去汇率)/ 过去汇率 × 100%其中,当前汇率是指特定时期一个国家货币与其他货币的兑换比率,过去汇率是指相应时期的货币兑换比率。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计算公式。

假设过去一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为1:6,而当前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为1:5。

那么,货币贬值率可以计算如下:货币贬值率 = (1/5 - 1/6) / (1/6) × 100% = 20%这表示在这一年内,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了20%。

请注意,以上的计算仅是以示范为目的,并不代表实际数据。

实际计算需要具体的CPI和汇率数据。

在平时生活中,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对个人和企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货币金融学常用计算公式

货币金融学常用计算公式

货币金融学常用计算公式一、利息与利率的计算单利c = p? r? ns = p ( 1 + r? n )p= s?( 1 + r? n ) (单利现值公式) 注:c:利息 r:利率 n:期限 s: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终值FV) p:本金(现值PV)复利ns = p ( 1 + r )c = s , pnp = s?( 1 + r ) (复利现值公式)(注:c:利息 r:利率 n:期限 s:本利和(终值FV) p:本金(现值PV)若:n = 1,则单利现值公式: p= s?( 1 + r? n ) = s,p rn等于复利现值公式:p = s?( 1 + r ) = s,p r二、实际利率的计算计算公式为:i=r-P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上式中,i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借贷期间的通货膨胀率, 当r,P,则i,0,实际利率为正,表明有利息,借贷资金增殖;, r=P,则i=0,实际利率为零,无利息,借贷资金保值;, r,P,则i,0,实际利率为负数,无利息,借贷资金贬值。

三、现值公式的运用(已知s、r,求P)(一)票据贴现额的计算票据付现额=票面金额×(1,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 若: P: 票据付现额S:票面金额 r:年贴现率则: P= S,S r现值公式:p= s,pr(二) 贴现率的计算商业票据贴现业务中,贴现申请人获得的金额按照下式计算: 实付贴现金额=汇票金额-贴现利息贴现利息=汇票金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天) 例:某公司持有一张票面额为40,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出票日3月1日,到期日6月1日.企业于4月1日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12%,则企业能从银行得到多少钱,1.贴现期限 = 30 + 31 + 1 - 1 = 61天其中,4月30天、5月31天、6月1天。

2.贴现息= 40 000 × (12% / 360) × 61 = 813.33元3.贴现额 = 40 000 - 813.33 = 39 186.67元(三)债券价格的计算1、到期一次支付本息的债券n PB = A?(1+r)(注:PB:债券价格 A:债券到期本利和 r:利率 n:债券到期的期限)2、定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息票债券)2nn PB= c?(1+r)+ c?(1+r)+……+ c?(1+r)+ F?(1+r) (注:PB:债券价格 c:债券利息 r:利率 n:债券到期的期限 F:债券面值)3、永续债券(支付利息,永不还本)n2PB= c?(1+r)+ c?(1+r)+……+ c?(1+r) (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c?r (收益资本化)(注:PB:债券价格 c:债券利息 r:利率 n:债券到期的期限)(四)股票价格的计算2nPs= D?(1+r)+ D?(1+r)+……+ D?(1+r) (收益资本化)(注:Ps:股票价格 D:股票红利 r:利率)四、金融工具收益率的计算1、票面收益率票面收益率=票面收益?票面额×100%2、当期收益率(现时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年收益?买入价格×100%3、到期收益率使金融工具未来所有收益的现值等于现在价格的贴现率,或利率。

高二政治必修四重点知识笔记

高二政治必修四重点知识笔记

高二政治必修四重点知识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政治必修四重点知识笔记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政治必修四重点知识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政治必修四重点知识笔记篇一1.商品价格与货币升值贬值关系的计算(1)货币贬值。

经济生活计算公式

经济生活计算公式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公式二:纸币发行量= ×(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量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量×100纸币实际发行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币量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纸币贬值率 A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 B =1 A—纸币贬值率当前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公式八:商品新标价=×商品原标价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资金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1 CPI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 1 -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 贬值率)当前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1+m%)(注:m%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二: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总产量(总数量)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公式二: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五.股票价格的计算预期股息(货币形式)1. 公式:(1)股票价格=银行利率(2)股票价格= 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股份数)股票面额银行利率2. 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

经济生活中常用的计算题公式

经济生活中常用的计算题公式

经济生活中常用的计算题公式经济生活中的计算公式都是有特定的适用范围的,做题时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和所给条件。

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次数2、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纸币的发行量3、纸币的贬值率=纸币超发量/纸币发行量×100%=(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1-100/200)×100%=50%。

4、物价上涨率=纸币超发量/流通中的需要量×100%。

或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200/100)-1)×100%=100%。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贬值是由高到底,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5、商品的现价=原价/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6、价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值7、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格8、单位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总时间/同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9、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10、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同期存款利率1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存款的实际收益=存款利率-物价上涨率(CPI)13、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14、利润或投资收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15、利润率=(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100%16、银行利润=(银行贷款利息+其他收入)-(存款利息+银行费用)17、用外币标价的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外币数量×外汇汇率18、人民币标价的商品的外币价格=人民币价格/外币汇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
某时期某国待售商品为8万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6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随着生产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实际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2万亿元。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时货币的贬值率为,物价上涨率为。

A.25% 33.3%
B.25% 25%
C.33.3% 33.3%
D.33.3% 25%
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个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而目前福建省的新教材中均未涉及,故此题有“超纲”之嫌。

2.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所谓货币贬值率,是指由于货币的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后和贬值前相比所存在的比率,我们称为货币贬值率。

货币贬值,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物价上涨。

二者有密切关切,很难区分。

因此,解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3.二者的计算公式不同,关键是要明确基数是什么。

(1)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00%
在物价不明的情况下,其公式表现为:
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注: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或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基数)
(2)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00%
在物价不明的情况下,其公式表现为:
纸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注:贬值是由高到低,以现期物价水平或现已发行的货币量为基数)
因此,结合货币流通公式,市场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①求出实际所需要货币量=8*6/8*(1+50%)*100%=9万亿元。

②在此基础上,求出货币贬值率=(12万亿-9万亿)/12万亿*100%=25%
物价上涨率=(12万亿-9万亿)/9万亿*100%=33.3%
例题1.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通货膨胀率为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4000、0.25、100%
B.2000、0.5、100%
C.2000、2、50%
D.2000、
0.5、50%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ⅹ10)/5=2000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
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

通货膨胀率=(4000亿-2000亿)/2000亿*100%=100%该题正确答案为B。

例题2.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
A 28% , 22元
B 25% ,20元
C 22% ,18元
D 25%, 18.75元
解析:按照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元),而实际发行了8万亿元,贬值程度为(8-6)/6=1/4,货币贬值程度为25%。

根据货币贬值率=(现价-基价)/现价,即25%=(现价-15元)/现价,求得现价=20元。

此答案为B项。

同理,可求得例3的答案为B项。

例3. 假定去年某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2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

今年该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了10﹪,而实际纸币发行量为660亿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年售价50元的商品今年的售价应为
A.40元
B.60元
C.50元
D.70元
当然,还可以运用公式转化的方法。

但不建议掌握太多的技巧,实用、熟练就行。

对于经济计算题,实用一招胜百招
两者严格意义上不一样,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通货膨胀率是反映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数,进而可以反映货币贬值的程度。

两者不同: 通货膨胀率=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或=(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A货物现在的价格是10元。

(1)问:通货膨胀率为20%时,价格是多少
计算:10x(1+20%)=12(元)
(2)当货币贬值率为20%时,价格是多少?
计算;10除以(1+20%)等于83.33
到底哪个是正确的阿。

还是说就是这么算的
满意回答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是不一样的。

通货膨胀率是本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下降;
货币贬值率是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下降;
计算方法上第一个是对的;
第二个条件不充分,如果是本币贬值20%,则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涨幅可能为:10除以(1-20%)等于12.5元。

例如;
一年前10元钱能买到的东西,一年后变成15块钱了,我想问一下这一年的货币贬值率和通胀率是多少?怎么计算?(1/3 1/2)
货币实际购买力的计算
小李2010年元月10日将4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5%,假设同期我国CPI上涨3.3%,到期时小李存款的实际购买力约为()
答案是39690元,请问是如何计算的?
回答
存款到期日可以得到本息和为41000元,但是那个时候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购买力的计算公式为:货币购买力指数=1/CPI,假设2010年的货币购买力为1,那么到期时的货币购买力就为1/1.033,所以41000*(1/1.033)=396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