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治疗癌症的方法
中医对癌症的辅助治疗方法

中医对癌症的辅助治疗方法癌症作为一种复杂而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而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中医在辅助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癌症的辅助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和中医养生等方面。
一、中药治疗中医药认为癌症是由体内气血不畅、阴阳失调等因素造成的。
因此,中药治疗癌症的主要目的是调理阴阳,活血化瘀。
常用中药包括黄芪、当归、人参等。
这些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并有助于癌细胞的凋亡。
二、针灸疗法中医认为身体的健康与气血通畅息息相关,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机,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从而改善癌症患者的身体状况。
适当的针灸可以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减轻恶心、呕吐等化疗的副作用,并促进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三、中医养生中医强调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对于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包括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的锻炼和调节情绪等方面。
例如,癌症患者应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
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也有助于癌症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一些医院,中医与西医常常进行合作,为癌症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治疗。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发挥中医的优势,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放疗和化疗的过程中,中医可以通过中药和针灸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癌症的辅助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针灸和中医养生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疾病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是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对癌症的辅助治疗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
癌症疼痛的治疗

癌症疼痛的治疗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有计划地综合应用有效止痛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持续、有效地消除或减轻疼痛,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将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基本共识,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癌症疼痛治疗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对疼痛程度的三级划分法,因此,合理止痛治疗需要个体化综合治疗。
一、癌痛治疗方法癌症疼痛的治疗方法分为四大类:病因治疗;镇痛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一)病因治疗癌症疼痛主要由癌症本身及合并症引起。
针对引起癌症疼痛的病因进行抗癌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或化疗等。
1. 抗癌治疗:(1) 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
晚期及终末期癌症疼痛患者,大多为姑息性抗癌治疗。
(2) 放射治疗:放疗是抗癌治疗的有效手段,约 70 %的癌症患者在肿瘤病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放疗,可有效迅速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降低病理性骨折发生率。
姑息性放疗对患者的损伤相对较小,适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晚期癌症患者。
(3) 化疗: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癌症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但对化疗敏感性差尤其是终末期癌症患者,试图通过化疗缓解疼痛是不恰当的。
2. 有效治疗引起癌症患者疼痛的合并症或伴发症。
感染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合并症。
(二)止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
详见下文。
(三)非药物治疗1. 心理治疗:伴随癌症疼痛的常见心理行为包括焦虑、抑郁、害怕、失眠、恐惧、绝望和孤独感等,因而心理治疗是非药物治疗癌痛的重要部分,必要时可考虑给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
2. 物理治疗:有助于辅助缓解疼痛。
(四)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对于止痛药难以奏效或无法耐受止痛药不良反应、癌痛部位相对局限的顽固性重度癌痛患者,可以选择脊神经或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神经破坏疗法,神经阻断术等。
癌症中医妙手治疗方案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癌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尽管西医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中医在癌症治疗中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治疗癌症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等方法,为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妙手治疗癌症的方法。
一、中医治疗癌症的理论基础中医治疗癌症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认为癌症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邪气侵袭有关。
正气包括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生理功能,邪气则包括外邪(如病毒、细菌等)和内生邪气(如痰湿、瘀血等)。
中医治疗癌症的原则是扶正祛邪,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消除肿瘤细胞,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
二、中医妙手治疗癌症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中医医生会开具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方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1)扶正类中药:如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等,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的作用。
(2)祛邪类中药:如半夏、白术、黄连、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作用。
(3)抗癌类中药:如人参皂苷、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重楼等,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针灸穴位:(1)扶正穴位: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具有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祛邪穴位:如合谷、曲池、血海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3)抗癌穴位:如足临泣、内关、膻中等,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推拿按摩方法:(1)按摩头面部:如按摩百会、印堂、太阳等穴位,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作用。
热敷减轻癌痛的原理

热敷减轻癌痛的原理
热敷是一种常见的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包括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热敷通过提供温暖的刺激,可以产生多种生理效应,从而减轻癌痛。
首先,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当我们将热敷物放在疼痛区域时,温度的升高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这有助于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疼痛区域,同时帮助排除代谢产物和毒素。
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过程。
其次,热敷可以改变疼痛感知。
热敷刺激可以通过激活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来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
这种刺激可以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来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减轻疼痛感。
此外,热敷还可以放松肌肉和减少肌肉痉挛。
癌痛常常伴随着肌肉紧张和痉挛,这会进一步加重疼痛。
热敷可以通过放松肌肉纤维和减少肌肉痉挛来缓解这种情况,从而减轻癌痛。
总的来说,热敷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变疼痛感知和放松肌肉等多种机制来减轻癌痛。
然而,每个人的疼痛感受和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热敷或其他疼痛缓解方法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
杀死癌细胞的小偏方

杀死癌细胞的小偏方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一些治疗癌症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通常很昂贵,并且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然而,有人声称有一些简单的小偏方可以帮助杀死癌细胞。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可能对杀死癌细胞有帮助的小偏方。
1. 健康饮食健康饮食对于预防和治疗癌症非常重要。
一些研究表明,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可以帮助减少癌症发生的风险。
此外,一些调味品如大蒜、姜和黄酮类化合物也被发现具有抗癌的作用。
尽量选择新鲜、有机的食材,并避免摄入过多的加工食品和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
2. 提高免疫力免疫系统的强大可以帮助身体抵御癌细胞的侵害。
为了提高免疫力,可以多参加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并进行适度的日光浴。
此外,还可以通过服用一些天然的免疫增强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D和锌来增强免疫系统。
3. 注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对于身体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情绪稳定、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减少癌症发生的风险。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参加一些有助于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冥想和按摩,可能有助于杀死癌细胞。
4. 使用中草药中草药在传统医学中一直被视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有一些中草药被认为具有抗癌的特性,如黄连、紫金花和青蒿素等。
虽然这些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使用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因为它们可能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5. 避免致癌物质环境中的一些物质被认为是致癌物质,如烟草、汽车尾气和一些化学物质。
为了杀死癌细胞,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致癌物质,并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清洁。
6. 寻求专业治疗虽然小偏方可能对癌症治疗有一定帮助,但是对于严重的癌症患者来说,专业治疗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在决定使用小偏方之前,患者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结起来,虽然有一些小偏方被认为对杀死癌细胞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它们并不是替代传统治疗的方法。
在使用这些小偏方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癌痛的三阶段疗法名词解释

癌痛的三阶段疗法名词解释癌痛是癌症患者中常见且难以忍受的一种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为了帮助患者缓解癌痛,医学界提出了癌痛的三阶段疗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本文将对这三个阶段逐一进行解释。
药物治疗:癌痛的第一阶段疗法是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使用药物来控制疼痛,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
在这个阶段,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开具镇痛剂,例如吗啡、芬太尼等等。
这些药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抑制神经痛觉传导,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此外,还可以联合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其他药物,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唯一的解决方案。
有些患者可能会对药物治疗产生耐受性或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医生通常还建议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癌痛的第二阶段疗法是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通过物理治疗或心理干预等方式来缓解疼痛。
其中,物理治疗主要包括按摩、温热疗法、瑜伽和针灸等。
这些方法通过刺激身体的神经末梢、提高血液循环和减轻紧张情绪,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心理干预则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心理咨询等。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疼痛观念、调整情绪和减轻紧张,非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癌痛。
手术治疗:癌痛的最后阶段疗法是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那些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忍受的患者。
根据病情的不同,手术治疗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神经阻滞、植入脊髓刺激器或脊髓灰质刺激系统等。
这些手术可以通过阻断神经痛觉传导路径或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阶段的疗法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可以相互结合使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疼痛的特点和病情的发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样的综合治疗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癌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癌痛的三阶段疗法是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减轻患者的疼痛,非药物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方式来缓解癌痛,而手术治疗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前两个阶段治疗缓解疼痛的患者。
癌症疼痛患者的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效果对比

癌症疼痛患者的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效果对比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疼痛症状。
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其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治疗癌症疼痛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本文将探讨,以期更好地帮助癌症疼痛患者缓解痛苦。
药物治疗是治疗癌症疼痛的主要方式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激素药物和抗抑郁药等。
1. 镇痛药:镇痛药是治疗癌症疼痛最常用的药物。
镇痛药包括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和辅助镇痛药等。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但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非阿片类镇痛药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能够缓解轻至中度疼痛,但效果不如阿片类药物显著。
辅助镇痛药如氯胺酮、多塞平等可增强镇痛效果,但副作用较多。
2. 激素药物:激素药物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可用于治疗炎症引起的疼痛。
激素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
3. 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氟西汀等可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会加重疼痛感受,因此抗抑郁药可以间接减轻疼痛。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癌症疼痛的重要方式。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心理疗法、放松疗法等。
1.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针灸、按摩、瑜伽等。
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来缓解疼痛。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感。
瑜伽通过调节呼吸、伸展身体来放松神经系统,减轻疼痛。
2. 心理疗法: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冥想、放松训练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习惯来减轻疼痛感。
冥想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情绪,从而减轻疼痛。
3. 放松疗法:放松疗法包括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
音乐疗法通过听音乐来放松身心,减轻疼痛感。
艺术疗法通过绘画、手工艺等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药物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减轻疼痛,但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
乳腺癌非化疗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化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非化疗治疗方案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乳腺癌非化疗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乳腺癌非化疗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包括观察等待、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等。
(1)观察等待: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等待。
在观察期间,定期进行体检和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肿瘤生长,再考虑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2)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有他莫昔芬、托瑞米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
(3)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可以采用靶向治疗。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CDK4/6抑制剂、PI3K/AKT通路抑制剂等。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乳房切除术、保留乳房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等。
(1)乳房切除术:适用于乳腺癌晚期、双侧乳腺癌、乳腺巨大等患者。
(2)保留乳房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小、分化程度较低、患者要求保留乳房的患者。
(3)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以减少肿瘤复发风险。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复发转移患者等。
(1)术后辅助放疗: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术后辅助放疗,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2)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对于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是乳腺癌非化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
(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等进行治疗,可改善症状、调节免疫、增强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药物治疗癌症的方法物理和心理社会干预疗法可以与药物以及其他治疗手段同时用来控制疼痛。
这些治疗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但常常是由病人和家属完成。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皮肤刺激、锻炼、固定术、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及针刺疗法。
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减少病人对止痛药的需求,但不能用以代替药物治疗。
应尽早向病人介绍这些疗法,用以治疗全身性虚弱、机能下降以及与癌症诊断和治疗有关的活动受限造成的疼痛。
皮肤刺激它包括在皮肤表面热敷(温热疗法)和冷敷(冷冻疗法)。
其他方法还有:按摩、按压、振动按摩,可以帮助病人松弛,分散疼痛的注意力。
皮肤刺激有时在疼痛缓解前有短暂的加重。
这些方法为无创性疗法,病人和家庭护理人员易于掌握。
皮肤热敷是通过传导或对流作用增加皮肤和表浅器官的血流量,同时减少肌肉层以下非活动组织器官的血流量。
热可使血管扩张,增加损伤组织氧和其他营养成分的摄。
热还可加强肌肉弹性而降低关节的强直度。
浅表热疗可用热裹法、热水瓶、热和湿的敷布。
电热垫(干或湿),市售的化学和凝胶袋以及可使皮肤浸在水里的用具(水桶、脸盆、和涡流浴缸)。
对所有类型的热袋必须认真包好,预防烫伤。
不要让病人直接躺在热袋上面。
一般情况下,在皮肤和加热物之间放一条毛巾可防止烫伤。
如果病人皮肤感觉降低,需要用电热垫,或想躺在热袋的上面,应采用多层布保护皮肤,还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
已经接受放射治疗的组织不要用热疗。
对癌症病人使用热疗问题,有关文献看法不一。
皮肤表面热敷常被病人用来缓解疼痛有些文献推荐用热疗减轻疼痛和不适。
但是,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反对使用热疗,主要担心在肿瘤部位使用热疗可加速肿瘤生长和转移。
反对热疗的依据引自1940年一项用大鼠做的实验研究,以及几项不同高温下胚胎组织细胞的实验研究结果。
鉴于对使用皮肤表面热疗缺乏研究结果和明确的禁忌,专家小组建议它可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疼痛。
深部热疗方法,如:短波透热疗法、微波透热疗法、超声波加热、对肿瘤活动期病人的使用应该慎重,不要直接用于肿瘤部位。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局部感觉过敏,可以有效地减轻炎症、组织损伤后的水肿、会阴部烧灼样疼痛,和肌肉痉挛,在皮肤热疗对缓解肌肉痉挛无效的情况下,可用冷疗。
冷疗可使用冰袋、在冰水中浸泡的毛巾、市售的化学凝胶冰袋。
冷袋在使用时,一定要密封好,防止漏水,还应能适于身体外形状,应用时要保持舒适和安全的低温,同时要尽量包好(如用一层毛巾或枕套),预防刺激皮肤。
冷敷时间要少于热敷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因为只要肌肉确实被冷却,冷敷能产生长效作用。
由放疗损伤过的组织不能用冷疗,有血管收缩后症状加重的情况禁用冷疗技术,如周围血管病、雷诺氏综合症或其他血管或结缔组织病。
冷敷疼痛的关节可使一些病人增加活动范围,也可使另一些病人加重关节强直,因此应避免使用。
按摩是一种较舒服的放松肌肉的方法,易于缓解一般的酸痛和疼痛,特别适于那些治疗期活动受限有关的疼痛。
按摩还可通过增强特定部位皮肤血液循环来减轻疼痛。
按摩的常用技术是用有节奏的,环形的、由远端至近端的活动进行抚摩、揉捏、搓擦,可用无酒精乳液来减少磨擦。
应鼓励病人选择能使自己感到最舒服的运动。
按摩不能增强衰弱的肌肉,因此,不要用按摩代替有行走能力的病人的活动与锻炼。
人工或机械振动按摩法可以增加浅表循环。
另外还有些专门指导使用各种不同的皮肤刺激方法以缓解疼痛。
使用按摩、触摸、温暖等松弛技术的范例见附录C。
锻炼锻炼对治疗亚急性和慢性疼痛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增强无力的肌肉,活动强直的关节,帮助恢复身体的协调与平衡,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改善心血管功能状况。
发现有些病人自己想办法用变化体位或锻炼来缓解疼痛,这些病人中,86%报告体位变化可缓解疼痛,25%锻炼后疼痛缓解。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保持活动力,并参与自我护理。
当病人不能维持活动功能时,应教给家属一些简单、常规的一定活动范围的锻炼和按摩方法,以便在病人功能减退和不能活动期间减轻病人的不适,并保存肌肉和关节的功能。
如被动活动增加病人疼痛则应停止。
在怠性疼痛期,锻炼应限制在病人自已能活动的范围内。
当病人因肿瘤侵犯有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时,应避免做任何形式的负重锻炼。
改变体位是另一种让病人更舒服、预防或缓解疼痛的简单方法。
医务人员应确保卧床病人的正确体位并经常变换体位,注意皮肤情况,并提供一定活动范围的锻炼。
医生应教会护理员和家属能正确地为病人做一定范围的活动锻炼,并能安全地放置病人的体位。
固定术或限制活动常用来治疗急性疼痛发作和固定骨折或丧失功能的肢体或关节。
在需要制动时,可使用一些支持装置,如:可以调节的橡皮带、塑温支架来保持病人最佳体位。
不应把关节放置在最大角度,而应保持在最佳功能位,(如拇指屈曲30度与其他手指相对,踝90度位与膝5一lo度位等)使其在固定期之后仍保留最大限度的功能。
骨转移的病人可采用固定术预防骨折。
应教会病人和家属如何正确使用矫形装置,及如何预防在变换体位和翻身时发生扭转。
应尽量避免延长固定术,以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下降,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抗刺激抗刺激是指像TENS疗法和针刺疗法之类的技术,它直接刺激末梢神经而激活内源性疼痛调节通路。
尽管有些病人报告使用此法可缓解疼痛,但文献中没有最后的结论支持对抗刺激疗法。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TENS是采用可控的低电压,经皮肤电极刺激大的末梢脊髓神经纤维,以达到调节刺激传导,缓解疼痛目的。
对癌症病人使用TENS疗法的研究只局限于一组研究和个案报道。
一项术后病人使用TENS疗法的研究经meta分析发现,真假TENS·疗法均明显降低疼痛强度;在用于镇痛或疼痛强度上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结果表明,正如其他治疗方法一样,TENS 的部分疗效可归属为安慰剂作用。
患轻度疼痛的患者可从TENS试用中受益。
针刺针刺是一种治疗疼痛的神经刺激技术,用小的实心针插入皮肤到不同的深度,一般要刺入肌肉。
很少有针刺疗法的对照研究,最近的研究经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分析没有得出结论,而且不能确定哪些类型的疼痛可以或不能用针刺来缓解。
疼痛可为疾病进展、突发感染、或某种治疗并发症的信号。
因此,对选择针刺止痛的病人,应鼓励他们在寻求针刺止痛之前首先向主管他们的医护人员报告新的疼痛情况。
病人与医生之间最好能开诚布公地讨论针刺止痛的利与弊,以及什么情况可能是针刺疗法的禁忌症。
当病人寻求TENS疗法或针刺疗法时,医务人员应注意找出疼痛未被缓解的线索。
如果病人因疼痛不饷得到充分控制而选择这些方法时,医生应与病人合作,从以下方面修正疼痛治疗方案。
1.纠正病人对使用止痛药可能一直存在的错误理解,特别是对阿片类药物成瘾和耐药现象的担忧。
2.增加止痛药剂量。
3.添加辅助药物治疗特殊性疼痛或减轻副作用。
4.让病人服用精神治疗药物,治疗同时存在的焦虑或抑郁症。
5.告诉他们如何使用认知一行为疗法。
检验抗刺激疗法在癌痛治疗中的有效性,需要做对照实验研究。
社会心理干预社会心理干预是多种疼痛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疗法不是要取代,而是要与止痛药物相结合来控制疼痛。
当社会心理干预成功地控制住疼痛时,医务人员绝对不可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疼痛。
社会心理干预的目的之一是帮助患者得到疼痛被控制的感觉。
支持这种干预方法的简要原理是:病人怎么想就会感觉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改变病人对疼痛的想法,就会改变他们对疼痛的敏感性,和他们对疼痛的感觉和反应(McGrath,1990b)。
社会心理干预可采用认知或行为技术,或两者兼用。
认知技术强调的是领会和思考。
它是用来教会人们如何看待事件和身体的感觉。
给病人一些有关疼痛和止痛治疗的知识,帮助病人用不同的观点来看待疼痛,这两方面都属于认知技术。
相反的,行为技术就是直接帮助病人开发克服疼痛的技巧,帮助他们改变对疼痛的反应。
应鼓励多数肿瘤病人使用认知一行为疗法,它不但常常对控制症状有效,而且能恢复病人的自我控制感、恢复自我效能,并主动参与他们自己的治疗。
在推荐社会心理干预方法时,医务人员应考虑:●疼痛的强度;●预计疼痛持续的时间;●病人的神志状态;●病人过去接受该疗法的经历;●病人的身体状况;●病人对主动或被动实施该疗法的主观愿望。
社会心理干预应在疾病的早期应用,以便病人在有充分体力和精力的情况下能够学习和实践这些疗法。
尽早应用,病人更易成功,而且促使病人产生继续应用这种疗法的动力。
应教给病人及家属几种常用的治疗疼痛和焦虑的方法,让他们多试几种方法,然后当感到疼痛时,常规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来控制疼痛。
正如其它疗法一样,社会心理干预疗法要求对部分医务人员进行不同水平的培训和专门知识。
但这里所讨论的干预方法,多数医生都能完成。
除这些干预疗法外,有些病人还可受益于短期的心理治疗。
放松和意想放松及意想是让精神和身体达到一种松驰的状态。
精神放松意味着缓解焦虑;身体放松意思是降低骨骼肌的紧张状态。
放松技术包括简单的注视呼吸锻炼、逐步放松肌肉、沉思、音乐松驰法。
简单的放松技术用于短暂的疼痛发作,例如用于治疗操作中,或用于病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受到重度疼痛、极度焦虑或疲劳的损害时。
愉快的精神意想能帮助病人放松。
例如,可以鼓励病人设想一个安宁的景色,如海浪轻柔地拍打着沙滩,或者让病人进行缓慢的深呼吸,同时想象疼痛正在离开身体.愉快的意想和逐步放松肌肉二者均已被证明能降低病人自我报告的疼痛强度和痛苦。
放松技术与意想结合更为有效。
特别是当每个病人按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发挥想象力时最理想。
它的优点包括:●方法简单易学;●无需特殊仪器;●工作人员无需强化培训;●病人常易于接受。
有放松技术的教学磁带或其它资料。
分散注意力及调整心境分散注意力是使病人的注意力从疼痛或伴有的恶劣情绪转移到其它刺激上。
分散注意力可以是内心的,例如:在心里数数、给自己唱歌、祈祷或自言自语地说:“我能对付”;也可以是外在性的,例如:听音乐帮助放松、看电视、与家人或朋友谈话,或听别人读书。
分散注意力的锻炼常包括做重复性动作或识别运动,例如有节奏的按摩、或凝视一个焦点。
分散注意力可单独用来控制轻度疼痛,或辅助止痛药控制由治疗引起的短暂的重度疼痛发作。
调整心境或重新认识是一种有关的技术,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教病人监视并评价自己的消极的想法和意念,并用积极的去取代它们。
例如,应鼓励对疼痛有恐惧感的病人运用积极的自言自语的方法使之易于对付疼痛(如对自己说“我以前有过这样的疼痛,现在已经好多了)。
调整心境的办法能增强病人控制困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