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合集下载

博山方言中的文白异读

博山方言中的文白异读

博山方言中的文白异读作者:孙梦城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09期摘; 要:文白异读是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指同一个字在不同语体读音有异。

博山方言有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主要是声母和韵母的异读。

白读音保留了博山方言的本来面貌,在权威方言的影响下日渐衰落,文读音则逐渐向普通话靠拢。

在博山方言中,文白异读的产生一方面是方言内部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权威方言的影响。

文读音晚于白读音出现的说法在博山方言中并不完全适用。

关键词:博山方言;文白异读;语言接触;成音机制博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淄博市五区三县之一,区域面积698.2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辖6个镇、3个街道、1个开发区,209个村,111个社区。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将博山方言划归冀鲁官话石济片的聊泰小片[1],在山东方言分区中属于西齐片[2]。

所谓“文白异读”,“专指同一个字文言音和白话音不同”[3],不包括意义不同的“又读”和由于讹读、连读音变等导致的异读现象。

如:“河”,博山文读作“xə35”,白读作“xuə35”,是共时平面存在的不同的语音层次。

一般认为,文白异读现象是由语言接触造成的,多具有系统性。

白读音往往反映了当地方言的本来面貌,文读音是在权威方言的影响下产生的。

文白异读是研究语音史、语音演变规律的重要资料。

博山地区三面环山,地形闭塞,因此,博山方言的白读层保留了较多的古音成分,文白异读的现象十分丰富。

钱曾怡在《博山方言研究》中曾专列“文白异读和新老异读字表”,共列85个具有文白异读或新老异读的字,但不包含在某个词中有特殊读音的字,也未说明系统的变化规律[4]。

张玉来认为,对方言字音构成及变化的观察不应局限在文白异读内,而应从新旧异读的角度去分析[5]。

为全面分析博山异读现象的规律,本文所说的“文白异读”实际包括以下内容:1.钱曾怡所提到的文白异读现象;2.博山方言中的新旧异读;3.在某个词中出现的特殊的白读音。

本文以钱曾怡的调查为基础,又据现代博山方言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共收208字;声韵系统依据钱曾怡[4],声调系统据陈宁记为:阴平33、阳平35、去声31[6],记音符号采用国际音标。

淄博方言资料

淄博方言资料

谢谢观看
Docs
淄博方言的特色词汇
• 包括地方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词汇 • 这些词汇在淄博方言中具有较高的独特性
淄博方言的词汇来源
淄博方言的本土词汇
• 这些词汇主要来源于古代汉语和当地民间语言 • 反映了淄博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风俗
淄博方言的外来词汇
• 这些词汇主要来源于其他方言和外语 • 反映了淄博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社会变迁
淄博方言的发展历程
01 淄博方言的起源
• 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 当时淄博地区属于齐国领土 • 齐国方言对淄博方言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淄博方言的发展
• 随着历史变迁和人口流动 • 淄博方言不断吸收其他方言的特点 •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言特点
03 淄博方言的现代转型
•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 淄博方言逐渐与普通话融合 • 但仍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方言词汇和语法特点
淄博方言的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淄博方言的词汇与饮食文化
• 淄博方言中有许多关于食物、烹饪方法等方面的词汇 • 这些词汇反映了淄博地区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
淄博方言的词汇与民间风俗
• 淄博方言中有许多关于节日、庆典等方面的词汇 • 这些词汇反映了淄博地区的民间风俗和民间信仰
04
淄博方言的语法特点
淄博方言的词法特点
淄博方言的声母数量
• 一般为21个 • 包括清音、浊音和半元音
淄博方言的声母特点
• z、c、s发音部位靠前 • j、q、x发音部位靠后 • zh、ch、sh发音时带有摩擦音
淄博方言的韵母特点
淄博方言的韵母数量
• 一般为39个 • 包括单元音、复元音和鼻音
淄博方言的韵母特点
• a、o、e发音时开口较大 • i、u、ü发音时嘴唇呈圆形 • an、en、in、un、ün发音时带有鼻音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

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

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

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

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

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

它基于北方的语言方言,主要以北京话为基础,并吸收了其他方言的一些特点。

各方言与普通话有以下差别:
1. 发音差异:各方言的发音方式有所不同。

例如,广东话较多地使用鼻音和塞音,而四川话则有独特的声调。

2. 词汇差异:各方言的词汇也有所不同。

例如,广东话中常用的“你”在普通话中是“你”,而在四川话中是“侬”。

3. 语法结构差异:各方言的语法结构也有差异。

例如,在普通话中,形容词一般放在名词前,而在四川话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后。

4. 语言习惯差异:各方言在使用习惯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普通话中,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好”,而在广东话中,则是“早晨好”。

虽然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但中国各地仍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方言。

这些方言在各地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也体现了中国的多样文化。

淄博方言重叠式初探

淄博方言重叠式初探

淄博方言重叠式词语初探[摘要]淄博方言在语言交际运用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重叠式词语运用范围的广泛性[关键词]淄博方言词汇重叠结构方言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汉语共时研究中理清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规律联系差异的横向比较和揭示汉语纵向发展的脉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方言的范围如果实际划分区域的话是有一定难度的。

其中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往往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交叉甚至是重叠。

淄博方处于鲁中大地。

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人际交通的频繁。

并且区域地形平坦,相对于南方一些地区由于地形的崎岖交通不便造成的十里不同音来说具有统一性,这也有利于对淄博方言的描写与研究。

淄博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中的华北官话区。

历时角度看它与官话有较多相同的发展轨迹与规律,而共时角度上来说它有着自己某些独特的语言规律。

本文主要对部分方言词中的重叠结构进行初步的探讨。

淄博方言在语言交际运用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重叠式词语运用范围的广泛性。

一、量词重叠虽然相对表示少。

例如:1.一把把韭菜就两块钱?2.一亩地就打了这一堆堆粮食。

3.我吃不多,下一绺绺面条就行。

4.老王秃得就剩下几根根头发。

5.一角角饼够谁吃的?6.棉衣就一层层棉花,能暖和吗?淄博方言的量词重叠表示的不是一类事物的全部,而是一类事物的一部分;量词重叠第二个音节读轻声;这类重叠前边必须加“一”或“几”等数词。

二、形容词重叠表限定性功能。

例如:1.长长西瓜不如圆悠西瓜。

2.她在家门口那棵弯弯树上吊煞(死)了。

3.他盖的房子都是尖尖屋顶。

普通话的从式形容词做定语是描写性的,没有分类的作用;淄博方言的AA式形容词做定语不是描写性的,而是限制性的,具有分类的功能。

如“弯弯树”,不在于说明树的情态状况,而是用来限制“树”这一类名的,从而有别于那些“直立”树。

此外,淄博方言中ABB式形容词结构有区别于普通话。

例如淄博方言中有像大沉沉、小巧巧类似形容词与普通话中如黑黝黝、绿油油类似的形容词有着明显的差异。

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一、方言音与普通话的调值区别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且地域宽泛,除了现在全国推广的普通话之外,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字发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汉语方言,方言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调值,调值是普通话发音的核心,声调发的是否标准,会直接影响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各地方言如下图:二、调值的由来“一声平,二声扬,三声转弯,四声降”用这种方式发声会出现错误。

在普通话中一二三四称为“阴阳上去”,这是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戏曲”。

五度标记法三、调值与声带的关系——看松紧1、阴平:阴平调值是55,发音时声带始终是拉紧,声音又高又平,阴平有为其它三个声调定高低的作用,如果阴平调值掌握不了,会影响其他声调的发音。

2、阳平:阳平调值是35,发音时声带由不松不紧,逐渐拉紧,声音由不高不低升到最高。

3、上声:上声调值是214,发音时声带由较送慢慢到最松,再很快地拉紧。

声音由较低慢慢到最低,再快速升高。

4、去声:调值是51,发音时声带先拉紧,后放松,声音从最高降到最低。

四、变调1、上声变调(1)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句尾以及处于句子中语音停顿位置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即可读原调214;(2)上声+上声,“上声+上声”→“阳平+上声”(35→214),如:保险;(3)上声+非上声,前面的变成半上211(日常当中经常发成这样)。

上声+阴平(211+55) 如:首都上声+阳平(211+35) 如:古人上声+去声(211+51) 如:本质上声+轻声如:奶奶(4)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如果后面没有其它音节和语气词,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读的时候中间要停顿拆开来读。

2、去声变调(1)非去声前读本调;(2)去声前变53,如“秘(53)密(51)、暗(53)恋(51)、甚(53)至(51)”;3、“一”的变调(1)非去声音节前变去声(例:一起);(2)去声音节前变阳平(例:一切);(3)夹在重叠词中间念轻声(例:数一数、看一看);(4)“一”单念或在序数词中仍读本调—阴平;(5)例子:一(51)帆一(51)桨一(35)叶舟,一(35)个渔翁一(35)钓钩,一(51)俯一(51)仰一(35)顿笑,一(51)江明月一(51)江秋。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2016级非师1班赵祎学号:2016213564山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而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统一语音,因此山东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

而山东方言在山东省内又细分三个官话小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在语音方面,山东部分地区(如:枣庄、济宁)没有普通话中的卷舌音,导致卷舌音和舌尖前音不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翘舌不分”,因此在这类地区“zh、ch、sh”和“z、c、s”是混杂的,会出现“炒”和“草”、“找”和“早”等字发音相同的情况。

而跟这些地区将两类声母混为一类不同的是,在山东的其他一些地区(如:胶东)出现了将一种声母分为两类的情况,同样以“j、q、x”为声母的字读音上却有差别。

我的家乡青岛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特征融汇了多个市区的不同色彩,比如,在青岛方言中,在发某些字如“人、闰、热”等以“r”为声母的字时,习惯性省略声母,直接读韵母,发音为“银、运、掖”;而在“算、钻、脱”等字的发音中则习惯性省略介音“u”,发为”散、赞、特“。

而在韵母上,青岛方言中几乎没有”e“这个韵母,在一些字眼中我们会将”e“发为”uo“,比如”哥、饿、贺“等发音为”锅、卧、货“,而在另一些字眼如”喝、蛤“中我们则将”e“发为”a“,读成”哈、嘎“。

总的来说,在青岛方言中,声母”r“和韵母”e“都是非常不标准,几乎不使用的,这可能跟这两个音都有不同程度的卷舌有关。

同时,在广播台练声的过程中,我被指出尖音现象很重,也就是在发”j、q、x“音的时候由于舌尖过紧抵住牙关,导致有气流从齿缝中流出,带出”s“的杂音,经过查证和了解,我发现山东其实是一个尖音团,也就是说山东方言的发声方式中即带有尖音重的特点。

除却声母和韵母,山东方言在声调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以青岛、淄博为代表的胶辽官话区中只有三个声调,而在另一些市区比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却有五个声调。

对于青岛地区究竟是少了哪一个声调我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但根据我自己平日生活的理解,我认为青岛方言中缺失的声调很可能是三声,比如”晚、管、毯“等字的时候,我们会读成”弯、关、摊“,像北方人直爽的性情一样,直来直去。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区别:1、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及港澳地区称作华语。

2、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普通话的标准口音: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准,普通话发音图谱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

国语、普通话、华语三大系统内部还存在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

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

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

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国语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

学习普通话及口音的有无与出身地域与教育程度有相当关系。

不标准的普通话古称蓝青官话,蓝青即是暗指发音夹杂方言口音。

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以普通话为例: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

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

例如,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差异过大,或有过多的字发音不准。

但台湾地区的取音不同与大陆地区,如垃圾、崖,中华民国国语文读乐色、ㄧㄞˊyai2,大陆普通话读拉机、牙。

方言的语言特征:①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

古全浊声母字在现代官话方言各支系中几乎都念为清声母字,很少例外。

一般古全浊平声念送气清声母,古全浊仄声念不送气清声母。

②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

③声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调类的数目比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普通话的含义: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的含义: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
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
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
、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
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淄博方言归属于
冀鲁官话。

山东方言内部存在不少差异,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

钱增怡、高文
达等学者根据各地方言特点,把山东话分成两个大区:西区、东区;四个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淄博方言属于山东鲁中方言的一个分支,属于上述的西齐小区。

在语音方面无形之中
保留了古代齐国语言的痕迹。

淄博中部地区淄川一带的痕迹尤为明显现。

淄博分五
区三县,每个地区方言都有细微上的差别。

博山由于地理上靠近莱芜,方言里明显
有很多莱芜的口音。

淄川位于张店与博山之间,口音比博山轻,但是明显比张店重。

至于张店口音,是淄博方言里面最容易懂的了。

而临淄方言,由于当地有齐鲁石化这种企业存在,外地人较多,说普通话的人较多,感觉临淄人说话更象普通话。

属于淄博方言与普通话的杂交品种。

:)
淄博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表现在语音上为:
1.声母(1)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的字“熬袄欧呕沤安俺岸恩昂”等,多数市县读ng声母。

(2)普通话r拼合口呼的字,多数地区读l声母,如“如入褥软荣熔”等。

2.韵母
(1)“街解鞋、矮、崖涯”等字方言读[iεi].
(2)“责策色”等字靠河北省的地方读ê,其他地区读ei。

3.声调
(1)淄博、莱芜、博兴、高青、无棣等地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调类。

(2)利津、章丘、邹平、桓台等地“接国铁册”等字读入声。

(3)多数地区“接国铁册”等字读阴平。

(4)去声多读低降调31或21。

语法上:
1、量词重叠普通话中量词重叠产生好多新义,可以表示多,如造起一幢幢楼房;有些表示“一”,如“个个身强力壮”;有些表示“逐一但淄博方言中有的量词重叠却表示“少”。

2、“V+不+V+底+V”句型如:饭做多了不吃就不好了。

3、程度副词显著特点:以“gang(上声)’替代“很”。

4、句末语气词:连、欢、包
词汇方面:
淄川--只川、人--len、肉--漏、头发--毛仪、脚--撅、真高兴--刚资连
是吗?--是包?、吃了吗?--吃连?、没有--木家、告诉你--横你说、吃药--吃跃、喝水--哈水、太好了--刚塞连、给你--几你、骗你--戳红你、太饿了--刚卧慌连(刚几捆连)、不知道--知不道、鞋子--(字母拼不出)、你这个东西--你这个航摘玉米--北棒槌、小麦--妹、白菜--北菜、蹲着--古得(dei)桌、膝盖- - 菠萝盖钥匙- - 月池、你太脏了--你这过脏先、热--勒、一会儿--一沙沙、口渴--干阔、
角落--家哈拉、心眼多--刚口(2声)连、打嗝--打给(gei)拉、稀粥,稀饭--年住,杀哈、傻瓜--潮八、咋呼--只貌、流口水--淌斜斜、绻着--古出桌、蝉--少牵、蚂蚁--以羊、早上--寝寝、晚上--侯上、注意--徐户(国才)、小胡同--狱另、打喷嚏--打带喷、接吻--阻(4声)嘴、剪指刀--指甲刀
剪指甲--较指甲、颜色--颜shei、暖和--囊或、夹菜--几菜、磨蹭--欲磨
出老千,耍赖--草机(多指玩牌一类游戏)、打你--多你、你在这儿做什么?--你睐捏组杀?、心思--木量、故意--得(dei)为、拾掇,修理--扎过、什么样的?--杀户?、一个劲的--架拢、你们--ei、搅拌--获拢、一次--一磨、眼前--给(1声)前、花生--果雷、不杂样--不吊、抚摩--磨拢、邀请--嘎或(国或)、舒服,顺心--育铁、得jiai、那么--囊等、打颤--得(dei)sei、和你一起--横你一嘴半、那样的--那户(nia 样)、桶--烧、扁担--担章、东西--赢声、下小雨--蒙星恶心、讨厌、别扭——啊匝
附:淄博方言四级考试试题一份(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耶楼盖“是指身体的哪一部分?
A、膝盖
B、屁股
C、额头
D、下巴
2、“波拉盖“是指身体的哪一部分?
A、膝盖
B、屁股
C、额头
D、下巴
3、“俺适心里刚阿砸了“其中阿砸是什么意思?
A、心绞痛
B、郁闷\窝囊
C、被东西砸了一下
D、痛彻心扉的
4、“俺得(dei)为的“其中得为是什么意思?
A、为了理想
B、故意的
C、必须的
D、这句话没说全
5、“听说这个事以后,我恣的不行了“是什么意思?
A、巨伤心
B、巨高兴
C、肆意妄为的
D、精神崩溃了
6、“三本“是什么意思?
A、日本鬼子
B、指有很多东西
C、汉奸
D、原本
7、我有个亲戚称呼为“两乔“,他是谁?
A、我老婆的兄弟
B、我老婆的父母
C、我老婆的姐姐的丈夫
D、我儿子的老婆的父母
8、“俺家的林地就在那儿“其中林地是什么意思?
A、私家树林
B、农村的耕地
C、泛指家里的树木和田地
D、祖坟
9、“嘎渣“是什么意思?
A、硬的脆的东西
B、鼻涕
C、一种类似于疙瘩汤的食物
D、垃圾
10、“因为走了很长的路,所以俺只能股得(dei)着了“其中股得是什么意思?
A、趴着
B、蹲着
C、跑着
D、坐着
11、“麻(一声)虎“是什么?
A、小的老虎
B、一种类似麻花的食物
C、狐狸
D、狼
12、“这个小孩真踢呼“是什么意思?
A、形容健康
B、形容顽皮
C、形容厉害
D、形容不健康
13、“铺衬“是什么东西?
A、形容词,铺垫的意思
B、衣服的内衬
C、碎布
D、火炕
14、“粘(nian)住“和“糊渡“是什么东西?
A、玉米面的稀饭
B、根本不是一回事
C、浆糊
D、动词,使什么粘住
15、“你在顾拥什么“是什么意思?
A、搂搂抱抱的意思
B、动词,指乱动
C、左顾右盼的意思
D、小孩打滚
二、连线题,请按照实际意思进行连线(10分)
“下晌“早晨
“后晌“下午
“夜来“前天
“前日“明天
“早晨“昨天
“寝寝“晚上
三、阅读选择题(15分)
妻:“艾,你捏五经半夜带上哪?”
王:“俺上门口股得股得。


妻:“扎过晚法,你股得啥?”
王:“俺蛋练蛋练。


妻:“俺娘艾,俺还知不道你昂?你又带去打老K是不?”
王:“木阿”
妻:“木声么木,俺红你说你今日敢出去!!!咱俩不算完!!”
王:“扎过晚法,你吆活啥?怕临实北家知不道是咋?拍(三声)煞你俺!!”
妻:“我是带,几你点好脸你还不要,此鼻上脸了你还!(手拿交叉),俺海煞你!!!”
1、夫妻为什么事吵架?
A、第三者
B、丈夫打人
C、打扑克
D、木头丢了
2、“临实北家“能够表达出什么意思?
A、他们的地名叫临实
B、村中有人姓北
C、他们住南边的房子
D、有很多邻居
3、夫妻最后即将交手时用的招式是否相同,即“拍煞“&“海煞“?
A、相同
B、不同,一个用脚一个用板凳
C、不同,一个用拳头一个用钢叉
D、不同,一个用手掌一个用椅子
四、阅读理解题(15分)
夜来,俺二嫂来连,俺一看快上屋来半。

俺问她饥困不,二嫂恩,叫俺几
她滚点啥哈,俺作摸家里木家糊渡面连,就带几她酷差郭茄奥。

过了老时节还木好,俺二嫂不得劲了,说光叫俺呆着站着半,几俺找过戊扎不行昂,俺找奥半天,啥也木找着,木办法就红她说,不行你上墙夹由聂哈拉那股得股得半。

(请翻译成普通话,尽量贴近原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