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宏观经济分析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市场行情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行业动态、公司业绩、政策影响和国际因素五个方面对美国市场行情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1.1 美国经济增长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经济增长直接影响市场行情。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稳健,主要受益于消费支出、投资和出口的增长。
1.2 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的状况也是影响市场行情的重要因素。
美国失业率的下降和就业人数的增加,通常会带动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从而推动股市走高。
1.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另一个影响市场行情的关键因素。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可能会导致央行加息,从而影响股市表现。
二、行业动态2.1 科技行业科技行业一直是美国市场的引擎,科技巨头如苹果、谷歌等公司对市场行情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股的表现。
2.2 医疗保健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保健行业也成为市场的热点。
制药公司、医疗设备制造商等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备受关注。
2.3 金融行业金融行业是美国市场的支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表现对市场走势有着重要影响。
利率、汇率等因素也会影响金融股的表现。
三、公司业绩3.1 财报季每个季度的财报季是投资者密切关注的时期,公司的业绩表现直接影响股价走势。
盈利能力、营收增长等指标是评估公司业绩的关键。
3.2 资本支出公司的资本支出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投资者通常会关注公司的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以判断其未来的盈利能力。
3.3 领导层变动公司领导层的变动通常也会对市场行情产生影响,新任CEO的上任、公司重大战略调整等都可能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和市场波动。
四、政策影响4.1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影响市场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关税政策等都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
4.2 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税收政策、财政支出等都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和市场表现。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美国的微观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美国的微观财政政策一、案例内容美国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也很重视微观调节。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陷入“滞胀”的情况下,用宏观政策进行总量调节,已经遇到了很大难题。
于是,美国政府扩大了微观财政政策的使用范围,强调以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的配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美国微观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利用大幅度优惠减轻企业、居民负担,鼓励私人投资和消费,刺激供给和内需有效增长。
1981年,美国经济处于严重衰退之中。
为实现经济的复兴,里根政府奉行了以刺激供给,调动企业积极性为主要目标的新经济政策,其重大举措是“经济复兴税法”的实施。
该税法在大幅降低公司所得税率的同时,把加速折旧制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把资产的使用年限与专为征税目的而折旧的周期之间的联系切断,如规定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10年,而实际平均使用年限为37年。
这样,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进一步加快,公司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笔固定资产的重置资金,从而为扩大投资迅速积累资金。
另外,为了使无利或低利企业享受投资税收抵免,即企业资本投资额的一部分可从当年应纳税额中扣除美国政府出台了“安全港租赁”条款。
该条款允许低利或无利企业可向别的企业租赁设备。
这样,作为出租方的高利贷企业因购入设备,可享受投资抵免的好处,而租用方的低利或无利企业不仅获得设备,而且还可和出租方“共享”投资抵免的好处。
再加上投资在享受投资抵免后,仍可按全额计算折旧。
这样,有力激发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维持了企业在经济衰退时适当的投资规模。
为刺激国人消费,美国政府同样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居民消费。
如美国政府运用减免税引诱人们购买房地产。
住宅购买者在计算自己当年度应税收入时,可以扣除购买第二栋住宅支付的地产税和住宅贷款利息;住宅购买者如因购买新宅而将旧宅出售,他可以将出售旧宅所得不计入当年应税收入总额中,享受延税优惠。
另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向高收入者征收高税,再以转移性支付的方式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利息补贴、租金利息补贴、食品补贴等。
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案例分析【导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宏观调控在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政府不断对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稳健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宏观调控手段、调控效果等多方面分析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案例,并探讨其对当今全球经济的启示。
【历史背景】美国宏观调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后,美国政府逐渐开始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颁布了《新政》方案,采用了多项政策措施,如规范银行业、增加税收、制定民生计划等,从而促进了其国内经济的稳定。
1950年代至1970年代,美国实施了“肯尼迪-约翰逊新政”、“里根-撒切尔新自由主义”等一系列经济政策,旨在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宏观调控手段】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
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收支的调整,影响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效果。
常见的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减税、增加政府支出、借贷等。
1954年,美国政府为了刺激企业进行投资,推出了租赁法案,允许企业将设备租赁成本当作扣减税款的支出。
这一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企业进行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08年至2009年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减税、增加财政支出等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力图在经济低迷时期稳定经济。
这些措施虽有所帮助,但也带来了政府债务的规模增加和财政短缺等问题。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控货币供给等方式,对经济周期进行干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利率、购买国债、调整货币储备等。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
此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货币供给和提高利率等方式,控制通货膨胀。
在短期内,这一政策使经济出现萎缩,但大幅下降的通货膨胀率也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了通货膨胀危机。
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20 = 0 0 2 10 2 0 = 0 0 2 10 2 0 = 0 02 10
l 美元 乙
15 0 0 . 7 . 52 7 . 19
1, 6 . 2 1 38
12 5 0 . 7 . 36 7 . O2
1, 9 . 2026
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指 G P( D 现价 , 经季节调 整, 折年率 ) G P( 0 0 经季节调整 , D 2 0 价, 折年率 )
G P 长率 ( D增 季节调 整 )
标
名 称 G os o sc rd c C r n pi s rsd met out ur t r e) ip ( e c G os o sc rd c a2 0 r e) rs dmet out t 0 0 i s ip ( pc
G rwt r e DPgo h a t
单位 l亿美元 O ll 美元 OL
%
9 n  ̄ 一垂唐 2 0 年 三季度 2 0 年 四季度 oa 08 08 1, 9 . 4 24 5 1, 2. 4492 1 ,0 . 4203 1, 4 . 1 70 3
28 .
1, 1 . 17 2 3
P roa dsoal icme esn i sben o l p R a Pmo acnu t n x edtr el e n lo smpi pn i e oe u B l c r n cut aa e nc r t co n n o ue a U e ly nrt nmpo meta e
全部工业 生产指数
P dc cs o lise os r ueP e Tt i d od) o r r ( af h g i n Pou tPi s tr da t a ) rd c r e( e s c I me ie e l n tma r s i Pou tP cs rd tr s rd c r e( u e ei ) si C ma a l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一、市场概况美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将对美国市场的宏观经济情况、股市行情和消费市场进行分析。
1. 宏观经济情况美国的宏观经济表现稳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稳定,失业率低,通胀率可控。
根据最新数据,美国的GDP增速为3%,失业率为4%,通胀率为2%。
这些数据表明美国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2. 股市行情美国股市是全球最重要的股票交易市场之一,主要指数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 Index)。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股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道琼斯指数上涨了10%,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12%。
这些数据表明美国股市整体上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3. 消费市场消费市场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消费者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支出保持稳定增长,个人消费支出增长了3%,零售销售额增长了4%。
这些数据表明美国消费市场依然活跃,消费者信心较高。
二、市场影响因素分析美国市场的行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形势、企业盈利状况等。
1. 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政策对市场行情有重要影响。
近期,美国政府推出了减税政策和放松监管的措施,这些政策举措对企业盈利和股市行情产生了积极影响。
2. 国际贸易形势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国际贸易形势对美国市场行情具有重要影响。
最近,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引起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贸易磨擦加剧可能对美国股市和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 企业盈利状况企业盈利状况是影响股市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期,美国企业盈利表现良好,多家公司的季度财报超过市场预期。
这些积极的盈利数据对股市行情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市场前景展望根据对美国市场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1. 经济增长稳定美国的宏观经济表现良好,估计未来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分析美国经济数据解读

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 不是存量 。
PPT文档演模板
•<a href="/ganzhou/">赣州癫痫病医院</a> •<a href="/pingxiang/">萍乡癫痫病医院</a>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美国经济数据解读
美国经济数据的解释补充
• 二. GDP:港台地区被称为国内生产毛额、本 地生产总值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
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 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第一,国内生产
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 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
PPT文档演模板
•<a href="/shangrao/">上饶癫痫病医院</a> •<a href="/jian/">吉安癫痫病医院</a>
分析美国经济数据解读
美国经济数据的解释补充
• 六. 贸易赤字: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 (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 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 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 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美国经济数据解读
美国经济数据的解释补充
• 十、领先指标(ECRI):宏观经济波动分为繁 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它的变化是 有一定规律性的,而且必然会通过一定的经济 指标的变化反映出来。这些指标称为敏感性指 标,通常按周期循环的时间性区分为三类,即 领先指标、同步指标与滞后指标。1、领先指 标:是在变化时间上早于预测对象,即波峰或 波谷的出现时间均早于预测对象。2、同步指 标:变化时间与预测对象完全同步,即出现波 谷与波峰的时间与预测对象相一致。3、滞后 指标:在变化时间上迟于预测对象。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美国市场一直被视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市场之一。
美国市场的行情波动对全球经济都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美国市场的行情进行分析,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走势。
一、宏观经济数据分析1.1 GDP增长率:美国的GDP增长率是衡量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GDP增长率的变化来判断经济的健康状况。
通常情况下,GDP增长率较高意味着经济增长强劲,股市可能会表现良好。
1.2 就业数据:就业数据是另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较低的失业率和增加的非农就业人数通常会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股市上涨。
1.3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市场也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上升可能会导致股市下跌,因为高通货膨胀会削弱消费者购买力。
二、行业分析2.1 技术行业:美国的科技行业一直是市场的领头羊。
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些知名的科技公司,如苹果、谷歌等,以获取市场行情的重要信息。
2.2 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也是美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者可以通过关注金融股的表现来了解市场整体的走势。
2.3 医疗保健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疗保健行业也备受关注。
投资者可以关注医疗保健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前景。
三、政治因素分析3.1 贸易政策:美国的贸易政策对市场有着直接的影响。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贸易战的发展情况。
3.2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
投资者应关注政府对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3.3 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国国内外的政治事件,以及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四、国际因素分析4.1 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对美国市场也有着重要影响。
投资者应关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以把握市场走势。
4.2 汇率变动:美元汇率的波动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投资者应关注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以了解市场的风险和机会。
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单位 ll美元 O L 1亿美元 O % 2o = 0 O o 10 1亿美元 O 1I 美元 o乙 ll美元 O L
百万美元
,n 生 一善 唐 2 0 年 三季 度 2 0 年 四季度 nR 垦 08 08 1,9. 4 24 5 1,2. 4492 1,0. 4203 1 , 4 . 17 0 3 28 . l180 2 . 9 1, 6 . 2486 8 94 6 , 1. 1, 1 . 1 72 3 — . 05 13 0 6 2.5 1, 7 . 24 8 8 8751 , 1 . 1 , 2 . 15 5 0 — . 62 12 9 6 2 . 7 8704 , 6 .
n ut o u t dxT t) Id s y rd cin n e(oa rp oi 1
18= 0 9 5 10 18= 0 9 5 10 18 - 4 10 9 2 8 = 0 l8 = 0 9 2 lo 18=0 92 10 18 = 0 9 2 10
2o=0 o 2 10
20=0 0 2 10 19 = 0 90 10 l亿美元 O % % %
17 5 0 .
7 . 64
15O 0 .
7 . 52
1造业生 产能力利用率 ( 季节调整 ) 全部个人 收入 3 月期 存款利率 (IO LB R) 新发 行3 期政 府债 券利率 l f 1年期政 府债 券收益率 0
3 . 55 4 . 19 267 1 . 16 5 7 . 19 5 8. 29 0 0 .
1 73 0 .
4 . 67 4 . 22 231 1 . 126 7 . l13 8. 128 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美国宏观经济分析
2012年,美国GDP总量156848亿美元,同比2011年增长2.2%,人均收入5.4万美元,失业率下降致7%左右,经济实现平稳回升,发展势头良好。
下面从四个方面对2012年美国宏观经济做详细分析。
一、通过SNA体系的主要总量指标数据,了解和把握2012年美国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国内生产总值(GDP)、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进而分析2012年美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一国富裕程度,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
下图为2004年到2012年美国GNI数据,2012年美国GNI美国国民总收入157,346亿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50,120美元。
在受经济危机影响造成经济的走低之后,美国的经济在2010年开始复苏,人均国民总收入呈连续增长的趋势,说明美国的经济政策对就业以及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行业产生了刺激作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下图为美国个人收入指标,从图中可以看出,2012年美国个人收入环比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个人收入持续增加,但收入增加缓慢。
经济危机之后,通过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刺激作用,促使经济缓慢增长,但收入不平等、分配不均等现实性问题将严重制约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导致经济增长疲软,而经济疲软又将加剧收入不平等的势头,这种恶性循环会对美国的经济、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个人可支配收入指标图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美国个人收入环比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个人收入持续增加,但收入增加缓慢。
经济危机之后,通过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刺激作用,促使经济缓慢增长,但收入不平等、分配不均等现实性问题将严重制约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导致经济增长疲软,而经济疲软又将加剧收入不平等的势头,这种恶性循环会对美国的经济、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
下图为美国GDP和年度增幅:
州名GDP 州名GDP 州名GDP
加利福尼亚
州
20500亿美元印第安纳州2560亿美元新墨西哥州1130亿美元得克萨斯州10800亿美元康涅狄格州2220亿美元密西西比州1000亿美元佛罗里达州7860亿美元密歇根州2100亿美元内布拉斯加州896亿美元伊利诺伊州7410亿美元内华达州2030亿美元夏威夷州689亿美元纽约州7330亿美元威斯康辛州2000亿美元西弗吉尼亚州666亿美元俄亥俄州6450亿美元亚利桑那州1970亿美元特拉华州627亿美元新泽西州6210亿美元科罗拉多州1960亿美元新罕布什尔州616亿美元宾夕法尼亚
州
6130亿美元阿拉巴马州1950亿美元爱达荷州548亿美元佐治亚州3870亿美元马里兰州1920亿美元缅因州532亿美元北卡罗来纳
州
3710亿美元肯塔基州1770亿美元罗得岛州495亿美元马萨诸塞州3680亿美元衣阿华州1480亿美元阿拉斯加州456亿美元华盛顿州3580亿美元堪萨斯州1320亿美元南达科塔州399亿美元弗吉尼亚州3090亿美元阿肯色州1240亿美元怀俄明州382亿美元田纳西州2860亿美元阿俄勒冈州1220亿美元蒙大纳州372亿美元
密苏里州2650亿美元南卡罗林纳
州
1210亿美元北达科他州334亿美元
路易斯安那州2640亿美元
内布拉斯加
州
1190亿美元佛蒙特州264亿美元
明尼苏达州2620亿美元犹他州1169亿美元
由表数据分析,美国2012年GDP总值为15684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1882亿美元,占总产值比重的1.12%;工业(建筑业)产值为29958亿美元占总产值比重的19.1%;服务业产值为125007亿美元占总产值比重的79.7%。
三大产业的比重约为1:19:80,可以看出美国产业结构打到了高度优化阶段。
从美国50个州的GDP值可以看出,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由于其自身服务业的高度发达,其GDP值远高于其他州,相对于农业较发达的田纳西州和重工业发达的密歇根州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虽然经济高度发达,但地区之间差距依旧较大,发展不平衡。
二、通过固定资本投资指标和就业失业指标、工业生产指标、股票价格指数数据,分析2012年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包括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经济的后续增长潜力等。
从图表可以看出,美国固定资本投资稳中有升,期间虽然经历下降趋势,但是总体保持上升态势,下降原因主要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宏观局势不稳定,但是随着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的实施,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一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但是对于经济发展有较大刺激作用。
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日趋式微,人们对于房地产的信心有所增加,从房屋销售量稳中有升可以看出。
预计未来美国经济将保持较好增长趋势,经济的后续增长动力稳定,这不仅与固定资本投资有关,而且与近几年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对第一、二产业的轻视到重视能够缓解全球经济波动对美国影响,同时实体经济总
量的增加,能使国家在抵御金融危机是具有更明显的抵抗力,既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
结合失业率指数,可以更加明显的看出美国经济已经走出金融危机,走向复苏,从2012年4与到2013年10月末,美国失业率从8.1%下降到7%左右,显然是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的结果和美国经济市场自我治疗的成效。
未来美国失业率将保持稳中有降,对于增强国民信心具有一定的作用。
当然,美国大选后的一系列措施会对经济产生积极与否的影响。
如下图,从工业生产指数可以看出,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稳中有升,亦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从2012年8月始,工业生产指数显著上升,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良好。
下图图一为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图二为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从上述图表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经济虽然跌宕起伏,但是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主要是由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运输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和公用事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构成,所以上升幅度比较大,而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还包括了金融股票,金融市场常受汇率、政治事件等的影响,因此标准普尔指数波动幅度比较大。
但总体来看,美国经济发展依然良好,同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要想持续保持经济的良好运行,势必要加强金融市场管理,规范市场制度,确保人为操纵市场的概率降到最小。
三、通过国内贸易指标、国际贸易指标数据,分析商品在美国国内市场的流通情况、美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美国进口波动比较大,从2012年3月到2012年8月,进口总量持续下降,自2012年12月以后,有所回升,到2013年初,经历经济寒潮,进口总量大幅下降,2013年六月以后,才开始平稳回升。
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其进口贸易集中在第一、二产业,近些年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美国时常采取一些非关税壁垒,导致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业受到打击,因此可以说其进口量的规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国民间和政治上的影响力,甚至成为某些政客的筹码。
为此,美国应该积极担负起大国的责任,明白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积极的和中国等发展中大国保持积极合作,创造出全球化的新局面。
结合上图,可以看出,美国出口波动和进口类似,波动很大,一方面由于美国的技术限制,导致一些想引进其技术的国家不能顺利引进,另一方面是由于其常常拿技术出口作为外交手段,其技术的输出地区往往是与其保持战略同盟和西方发达国家。
这势必会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但由于美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高,并不会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未来一段时间可能继续保持对外进出口波动较大的态势。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持续贸易逆差,导致其资本外流,但又呈现贸易逆差下降的趋势,这和前面的分析相吻合,即美国加大对第一、二产业的投入,国内产业结构有所改善的结果,预计未来美国的贸易逆差将持续下降。
四、通过综合商品价格指数数据,分析美国国内物价水平、人民生活质量,通货膨胀与否等。
下图为CPI同比增幅和环比增幅:
2012年美国物价走势基本保持稳定,从图中可以看出CPI上半年同比稳步下降,下半年出现一定回升,但通货膨胀并未出现抬头趋势。
物价水平虽呈回落状态,但仍然高于2009、2010年。
受美国总统大选和国会换届等政治因素影响,2012年美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并不显著,在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实现强有力的反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2012年美国经济的表现可以做出以下评论:
一、经济总量仍居世界第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二、经济弹性有所增加,后续增长力稳中不足。
三、经济对外依存度低,但对外贸易往往受政治因素影响。
四、经济结构有所转变,对抵御经济危机有一定增长力,但从全球来看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