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新QC七大工具介绍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展开全文文章来源:网络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或者新旧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旧QC七大手法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七大手法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旧七大工具:检查表、数据分层法、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散布图、控制图新七大工具: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箭条图01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在现实的企业活动中,所要解决的课题往往关系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预防环境污染等方方面面,而每一方面又都与复杂的因素有关。
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同样也多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组成。
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不能以一个管理者为中心一个一个因素地予以解决,必须由多方管理者和多方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在广阔范围内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关联图法即是适应这种情况的方法。
所谓关联图,如下图所示,是把若干个存在的问题及其因素间的因果关系用箭条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工具,是一种关联分析说明图。
通过关联图可以找出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于统观全局、分析以及拟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计划。
关联图法的主要用途是:1. 制订、展开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方针;2. 制订质量管理的推进计划;3. 分析制造过程中不良品的原因,尤其是潜在原因的分析;4. 提出解决市场投诉的措施;5. 有效的推进QC小组活动;6. 促进采购原辅材料、外构件的质量管理;7. 改进各职能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联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 提出认为与问题有关的一切主要原因(因素);2. 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表示主要原因;3. 用箭头表示主要原因之间,原因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4. 了解问题因果关系的全貌;5. 进一步归纳出重点项目,用双圈标出。
质量改进新QC七工具课件

➢ 但是如果我们依靠其相互间的亲和性作归纳,再由归纳的结果取 出每个类别的含意,便可渐渐清楚其真正的状况。
➢ 明确根本的问题 品质管理活动是通过实施各种审查和评比,指出各项优点及必须改
每人分派20~30张卡片来填写语言资料,因为语言资料传达了最基 本的印象,以陈述句来表现最为合适。
➢ 排列卡片(归纳卡片) 收集所有人写出的资料卡片,将资料卡片加以搅混后摊开在大白纸
上或桌面上,花些时间反复读几次。在读卡片时,找出“好象很相 似”,“好象感觉一样”有亲近感的卡片放在一起,这种有亲近感的情 形,就称为有亲和性。
性,并且是可能实施的。在关联图法上,是将某一目的的手段再看
作目的而讨论,研究该目的的手段,直到为了达成该目的的手段可
以实际执行为止。
手段 (目的)
手段 (目的)
手段
基本目的
理想的改善小组(项目小组)成员一般由4~6人组成,但人数可以增 加,只要主题清楚,会议掌握得好,以致于大家围绕主题积极参与 讨论即可。
提示:想要确定问题的解决方向、或是想要明确必须执行的事项时 ,若采用脑筋激荡法,便可以产生各式各样的创意。然后将这些创 意再进行集中、整合,便可以导引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方法:
➢ 决定主题(用一个整句来描述主题) 因为亲和图是将零散的语言资料、依其亲和性作整合、归类,使问
题明确化的图形思考法。因此,大都以“不够了解的事物”,“无法做 整理的事物”,“不知如何是好的事物”等作为主题。 ➢ 收集情报 在主题方面,收集使用“看到”、“听到”,“想到”,“感到”,“查到”等 语言信息,并将其内容以简洁的文句整理写在卡片上。(资料卡)
QC质量管理新旧七大工具介绍

旧七大工具简介-散布图
强负相关
弱负相关
负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却减小,如油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旧七大工具简介-散布图
曲线相关:变量X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但达到某一值后,当X增大时,Y反 而减小,如记忆和年龄的关系
旧七大工具简介-散布图
不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不改变,如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2)作用: ➢ 归纳整理所收集到的数据,以便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问题问题和规律。 ➢ 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产品质量会因人、机、料、法、环、检测等不同而存在
(2) 作用: ➢ 找出主要问题,优先解决
➢ 充分反映出“少数关键、多数次要”的规律 ➢ 是一种寻找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的手法
旧七大工具简介-柏因 死亡人数 累计人数 影响比率%累计比率%
1 酒后驾车 5000 5000 41.67 41.67
2 超速行驶 3000 8000 25 66.67
L xy ——表示x的离差与y的离差的乘积之平方之和,即 (xx)(yy)2
旧七大工具简介-散布图
相关系数r与相关性判断:
r值 r=1 1>r>0 r=0 0>r>-1 r= -1
两变量间的关系 完全正相关 正相关(越接近于1,越强; 越接近于0,越弱) 不相关 负相关(越接近于-1,越强; 越接近于0,越弱) 完全负相关
旧七大工具简介-因果图
① 整理问题型: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
培训计划实施
培训计划制定
结果跟踪
师资 教材
培训项目 员
课时计划
工
培
实际应用
学生反馈
课时跟踪 训
晋升比例
成绩评比
成绩考核
质量改进新七种工具教材介绍

设想资料
× ● ● ◎
• 3.将语言资料制成卡片
– 将收集的语言资料按内容进行逐个分类,并用 独立、简洁的语言写在卡片上。 – 不要用抽象的语言表述、尽量用形象生动、大 家都能理解的语言来表示。否则,这些卡片在 下一阶段就会失效应有的作用。
• 4.整理综合卡片
– 卡片汇在一起,展开,反复阅读。 – 将内容相似或比较接近的卡片汇总在一起,编 成一组,并命名。 – 整理卡片时,将无法归入任何一组的卡片,独 立地编为一组。
D1 图4-1
D2
D3
Dn
4.3 PDPC法的思维方法
•(2)逆向思维法
说明:●常用 ◎使用
① .直接观察法
• 含义:
– 指亲自到现场去听、看、亲手去摸,直接掌握 情况,增强感性认识。
• 重要程度:
– 质量管理是根据事实进行管理,而亲和图更强 调掌握事实的重要性,所以用直接观察法收集 语言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②.文献调查法和面谈阅读法
• 包括:
– 这两种方法包括查阅文献资料、直接征求别人 的意见以及启发多数人新构思的集体创造性思 考方法。
• 5.制图
• 卡片编组整理后,将它们的总体结构用容易理解的 亲和图来表示。
• 6.应用
• 绘制出亲和图后,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采用小组 的形式在组内轮流讲解,还可以就亲和图写一些报 告,在这些活动中,就逐步达到了使用亲和图的目 的。
3.2
亲和图的主要用途(目的)
» 对未知事物或领域,认真收集实际资料,并从杂乱无意的资料中整 理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脉络,就某件事情达成共识。
– 这种方法是针对某一问题,充分收集各种经验、知识、 创意和意见等语言、文字资料,并按其相互亲和性归 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 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QC新老七种工具

类”。
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
❖ 1.询问法
❖ 询问法是调查人员向被调查人员询问,根据被调查人员的回答来搜集信息资 料的方法。可分为口头询问和书面询问两种。
❖ (1)口头询问法
❖ 口头询问可以采取自由式交谈,也可按事先拟订好的提纲提问;可采取个别 询问形式,也可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如果是个别询问,也可采用非面对面 的电话询问形式。优点:便于沟通思想,被调查者能充分发表意见,信息反 馈快,调查者搜集的资料比较全面深入,真实性较大。缺点:调查花费人力、 费用支出大,对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调查结果的质量,易受调查人员的 技术熟练程度、工作态度和心理情绪的影响。
4.判断决策:针对问题所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 加以处置。工具包括:特性要因图、统计图中的控 制图(Control Chart)。
QC统计手法
1.老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图,散布图,柏拉 图,直方图,控制图, 检查表,层別法.
2.新QC七大手法----关联图法,KJ法,系统图 法,PDPC法,箭线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解 析法
❖ (1)直接观察:派人直接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举例
❖ (2)亲身经历:调查人员亲自参与某种活动来搜集有关部门的资 料。通过亲身经历法搜集的资料,一般是比较真实的。举例
❖ (3)痕迹观察:调查人员不直接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而是观 察被调查者留下的痕迹。举例
❖ (4)行为记录。只在调查现场安装收录、摄像、及其他监听、 监视仪器,调查人员不必亲临现场即可对被调查者的行为和态度 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在取得被调查者的同意后,也可用一定 的装置记录调查对象的某一行为。
累计% 40
70
新旧七种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对比

新旧七种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对比新七大手法要紧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要紧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与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QC旧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QC新七大手法:关系图、系统图法、KJ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一、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但或者许正由于其简单而不受重视,因此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系统地收集资料、积存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与分析。
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要紧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1、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
如,可收集1个月或者3个月或者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者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马上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一致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之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者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与作图时的基本根据。
3、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4)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5)栏。
4、作排列图。
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
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三、因果图法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者鱼骨图。
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者鱼刺图。
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1、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与工作环境。
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能够采取措施为止。
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

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1. 原因递消法(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也被称为鱼骨图或石墨图。
这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识别问题根本原因的图形化工具。
它将问题看作是一个“鱼骨”,问题是鱼头,根本原因是鱼刺。
通过细分问题和原因的关系,我们可以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控制图(Control Charts):控制图是用来监测和分析过程稳定性的统计工具。
它可以根据过程中的变异性来判断是否存在特殊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问题的发生。
控制图通常用于跟踪关键过程指标(KPI),例如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
3. 计数法(Check Sheets):计数法是一种用来搜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数据并统计出现的频率。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我们可以快速了解问题的分布和趋势,进一步分析问题的原因。
4. 直观图(Pareto Charts):直观图是一种按照重要性排序的条形图。
它显示了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其相对重要性。
通过直观图,我们可以集中关注并解决产生最多问题的主要原因,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5.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s):散布图是用来确定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它通过将数据点绘制在二维坐标系中,明确显示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散布图,我们可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改进质量问题。
6. 流程图(Flow Charts):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表示工作流程或过程的工具。
它通过绘制过程的各个步骤和决策点,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通过流程图,我们可以确定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
7. 直方图(Histograms):直方图是一种用来展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表。
它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组或区间,并绘制出每个组的频率。
通过直方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并提醒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进质量问题。
这些新QC七大手法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中的工具,通过数据分析和图形化展示帮助我们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QC培训]QC七大工具运用介绍
![[QC培训]QC七大工具运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29487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8.png)
程序3
编制活动计划
程序4
分析主要原因
程序5
探讨研究对策
程序6
实施对策
程序7
确认效果
程序8 落实标准化与管理
1.3 QC七大工具
■进行问题解决时得程序 ①认识事实·现象
②取得数据
③比较、研讨、判断
为查明原因・・・
→ 进行正确的比较、研讨、判断
→ 采集数据,正确了解事实・现象。
(但是・・・) 「只是观望数据」就可以了吗?
时间序列的确认
现场、现物、现实的确认
调查要因是否随时间变化, 仔细观察是否有与往常不
确认对特性·结果是否有影 一样的地方,考虑并确认
响。
特性·结果是否有影响。
1.2 问题解决型的程序
程序1
选定主题
程序2 掌握现状和设定目标
绞尽小组全体人员脑汁,提出对策案 对评价项目进行优先排序,选出应先实施的对策。
痕 口 裂 巢 纹 它 检查数:1000个
对策后
实施对策①
不
不 1.2
实施对策②
合
合 1.0
格
格
实施对策③
率
率 0.8
%
% 0.6
0.4
目标
0.2
目标
0.0
7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2 问题解决型的程序
程序1
选定主题
程序2 掌握现状和设定目标
在日常工作里反映对策后取得效果的项目 并稳定地维持其效果
④行动
需整理数据所持有的信息,并进行正确筛选。 QC七道具(统计的手法):汇总与目的相符的数据的手法
1.3 QC七大工具
No
手法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计划的 方法须改进
团体可以更 加有效运作
要解决资源 缺泛问题
外来因素 影响
计划没有被 制定方法无 执行计划手
结合
标准化
段不清
团体工作没 有全力以赴
公司资源分 对市场引进 不符实际的 配不协调 的意义不明 目标造成
各工作组互 不信任
各组员没有 尽个人努力
计划受工作 纠缠在日常 计划与财务
精品资料网
➢ 亲和卡的摆放与布置
将一叠叠的卡片放在大白纸或桌面上。为了方便亲和图完成以后, 更容易了解其构造,应适当地决定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 取下环形针或橡皮筋,决定全体的摆放
与归纳卡片相反的是,要取下每组卡片的环形针或橡皮筋,按照亲 和卡来摆放每一组的卡片。
质改善活动”为目的来找出各种可以实施的方案。 如果该方案(手段)并不是最终可以实施的方案,则以该方案为目的
,进一步寻找可以达成该方案的实施手段。如下图所示:
手段=目的
基本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精品资料网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手段=目的
➢ 明确根本的问题 品质管理活动是通过实施各种审查和评比,指出各项优点及必须改
善的事项。根据审查和评比记录的事项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主观 性。如果各式各样的情形都被当作问题提出来,会模糊了焦点。所 以可以根据亲和图掌握改善的重点。
➢ 整理思绪 ➢ 当我们在思考某一项主题时,往往会有一些跳跃性的观念或创意
方法:
➢ 组织一个得力的改善小组(项目小组)。 ➢ 关联图要求小组成员均熟悉讨论题,这对最后找出的因果模式的
可靠性至关重要。 ➢ 准备必要的卡片、全开的模造纸、文具。 ➢ 商定对对主题/问题的陈述。 所决定的问题点必须明确而且简洁地表示,使人容易了解结果是不
好的,例如:“PBE活动不顺利”、“产品不良率高”。
有效的手段 (可实施的方案)
➢ 明确构成要素相互间的关系(构成要素展开型系统图) 企业中的改善对象包括:产品、生产过程、服务、组织、业务等
。为了针对这些对象进行改善,经、必须就改善对象的构成要素( 例如:品质特性及机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明确。(手段—目的 、原因—结果) 提示:构成要素展开型系统图可以分为
1) 功能展开型系统图:明确基本功能与必要功能之间的关系。比如 :火机的基本功能是用来点火。将此功能作为最上位的目的,进 行手段展开,再层层细化,最终必须实现哪些必要的功能,才能 实现“火机点火”的功能。以此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改善点。
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提示:如果想预测不久的将来,目前周围所发生的现象就是线索
,也可以说是未来变化的征兆。但是,这些现象非常零乱,并不是 可以用来直接做评估的情报。将现在已经发生的现象、或是已经知 道的事情、或是可以加以思考的问题等用语言资料的形式加以收集 、整合,便可以预测将来的情况。 ➢ 强化解决问题的方向 要如何将本公司的品质改善活动与往来客户结合在一起?
为了达成某种目的,例如:“降低成本”,则其手段必须具有现实
性,并且是可能实施的。在关联图法上,是将某一目的的手段再看
作目的而讨论,研究该目的的手段,直到为了达成该目的的手段可
以实际执行为止。
手段 (目的)
手段 (目的)
手段
ww基w.本cn目sh的 精品资料网
理想的改善小组(项目小组)成员一般由4~6人组成,但人数可以增 加,只要主题清楚,会议掌握得好,以致于大家围绕主题积极参与 讨论即可。
个人工作 效率低
间接部门 工作效率低
重做的 工作多
管理指示 不明确
做了不必 要的工作
当事人工 人有重复
部门间的 合作不够
部门间的 工作重复
管理者不 未制定管
w知w道w.重cn点理范精围品资料网
组织活动 效率低
在决策上 花时间多
任务分担 不明确
未能有效 使用情报
情报分析 能力差
解决问题 的能力差
www.要cn如s何hu使.c用n 工精场品的人资际料关网系更好?
提示:想要确定问题的解决方向、或是想要明确必须执行的事项时 ,若采用脑筋激荡法,便可以产生各式各样的创意。然后将这些创 意再进行集中、整合,便可以导引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方法:
➢ 决定主题(用一个整句来描述主题) 因为亲和图是将零散的语言资料、依其亲和性作整合、归类,使问
精品资料网
➢ 考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作原因卡 每个组员均应该对问题进行反复地提问,例如:为何会有这种问题
产生?然后针对提问,将所想出的原因记在笔记本上。 在各人所记的原因中,选出与问题较有关系的原因,将其内容写在
卡片上。 ➢ 排列卡片
将要讨论的主题摆放在白板的正中心,或挂图纸的中间位置。 将5~25张对问题点影响较高的卡片摆放在问题卡的四周,成一个大
以箭号联接。同样、二次原因、三次原因等也同时有好几个,则应 该分别记录在挂图纸或白板上的相关问题点附近,并以箭号联接。 核对每个原因卡,理解其中的内容,将内容类似者靠在一起,在挂 图纸或白板上区分成组。
精品资料网
将卡片贴在挂图纸上,记入主题、成员、制作日期等必要的事项。 将大致完成的关联图,再次检查原因→结果之间的关系,吟起来要
有魅力、可信赖的公司时,总觉得有点模糊而不易掌握。这时我们 可以采用脑力激荡、或是面谈的方式,去听取每个人各自的想法, 可以想象得到这样子的语言资料应该是相当零散而无法整合的。
精品资料网
➢ 但是如果我们依靠其相互间的亲和性作归纳,再由归纳的结果取 出每个类别的含意,便可渐渐清楚其真正的状况。
,或是与主题相关的其它事项。对于这些事项,不要马上做出取舍 ,应该分别记录在卡片上,画成亲和图再作评价。同时也可以从某 个人所说(记载)的内容中,整理出其想法,然后再将各式各样的
www.内cn容s加hu以.c整n 合精,品用来资澄料清网重要的课题。
➢ 预测未来的状况 未来的品质改善活动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未来的企业环境以及工作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尖端技术的开发以加速进行着,企业在此环境中的研究开发方向会
范围限制
问题中
目标无关
工作组间没 有明确的奖
罚规定
精品资料网
团体内交流 有问题
开发引进新 产品不够
有他们与我 们概念之分
工作组间交 流困难
工作组不能 解决矛盾
缺少时间和 资源
顾客要求的 复杂性增加
投资
资金不足限 制机会
引进新产品 过快造成资
源紧张
缺乏辅助工 作组计划
较快的引进 产品造成资
精品资料网
➢ 了解问题的结构
将事实真相与其要因之因果关系画成易懂的图,了解问题的构造。 在此亦以与探索原因时相同的要领,将事实真象与其要因的因果关 系画成关联图。在探索原因时,不良的结果是问题,将其原因视同
犯人一般,由许多的嫌疑犯中找出犯人。
➢ 能够一目了然地清楚展开的手段
将构成改善对象的要素分成目的与手段或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经过 有系统的整理后,明确改善对象之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
系统图就是从树 的分枝结构来探 寻解决问题所必
须的手段
精品资料网
作用:
➢ 取得可以实施的方案(方案展开型系统图) 当提到“要如何推行品质改善活动好呢?”的时候,便以“如何推行品
精品资料网
➢ 4)不要勉强做归纳、让其自然的聚集在一起。没有亲和性的卡片 可以单独摆放。
➢ 将最初的相同信息的卡片资料汇总到一张卡片上(亲和卡) 亲和卡是必须将原本2张或以上的卡片上所叙述的事情完整的转述
,而且不可以超越其原本的内容。另外,若只是将语言罗列加总到 卡片上也是不好的做法。 将亲和卡叠放在同一意思的原始卡片上方,用环形针或橡皮筋固定 ➢ 重复以上两步(将卡片继续归类及堆叠成束) 在卡片归类进程中,卡片间的亲和性会越来越远。由“好象类似”,“ 好象一样”变成了“有关系”,“有点共通性”。这种亲和性的连接关系 变得松散,即为重点所在。
精品资料网
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 目的:
➢ 亲合图是使用改善小组(项目)成员针对浑沌状态中不清楚的问题 ,创造性的产生出大量的意见/论点,然后组织和总结出它们的自 然类别或亲和性作归纳,以便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突破问题的解决 办法。
作用:
➢ 明确应有的状态 ➢ 例:“创造有魅力、可信赖的公司”,如果是具体来考虑如何创造
圆形,留出足够的空间画箭号。对问题影响较弱者,置于距问题卡 较远的区域。 决定一次原因。即直接导致问题(主题)产生的原因,有时一次原 因可能有好几个。
精品资料网
一次原因
一次原因
問題點
一次原因
一次原因
箭头的指向称为问题点,箭头画出的地方是原因。 针对一次原因进行提问,依此找出二次原因、三次原因等。并分别
题明确化的图形思考法。因此,大都以“不够了解的事物”,“无法做 整理的事物”,“不知如何是好的事物”等作为主题。 ➢ 收集情报 在主题方面,收集使用“看到”、“听到”,“想到”,“感到”,“查到”等 语言信息,并将其内容以简洁的文句整理写在卡片上。(资料卡)
精品资料网
每人分派20~30张卡片来填写语言资料,因为语言资料传达了最基 本的印象,以陈述句来表现最为合适。
➢ 分析关联图 分析关联图时,必须把自己当作问题的当事者,根据平日观察与经
验再加以判断,同时组员们应共同讨论,观察及调查现场,有时必 须收集数据与资料,利用统计方法,或实验计划,加以定量的验证 找出真正原因。 主要原因的判断方法如下: 1)箭头引出的项目 2)许多箭头引入或引出的项目 3)全体成员商讨的结果 4)各个成员投票产生的结果 5)进行统计而取得数据与数值后进行解析的结果。